怎样理解和认识经济学规律规律

对于需求规律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运用微观经济学解释
对于需求规律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运用微观经济学解释
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如果需求增加,在相同的价格人们愿意购买更多的商品,就会导致价格上升,反之,需求减少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一般的商品在劳动者收入减少的时候,价格是下降的,因为劳动者收入下降导致购买力下降(需求下降),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在于,当劳动者收入减少的时候,吉芬物品的价格反而上升,原因是劳动者收入减少导致吉芬物品的需求上升.其实很好理解,几个世纪以前,英国的劳动者阶层收入减少,导致土豆的价格上涨,因为老百姓买不起肉,增大了对土豆的消费,这就导致土豆涨价.而不仅是土豆,很多商品也有类似的属性,比如上次亚洲金融危机中,有报道显示,韩国的电子游戏产业反而十分火爆,很多韩国人因为失业,只能在家里玩游戏,这也是劳动者收入减少导致对吉芬商品需求上升的例子.电子游戏和土豆表面上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商品,但在经济学上可以找到相似的意义.
与《对于需求规律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运用微观经济学解释》相关的作业问题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因其价格变动而发生的变动,称为价格效应.价格效应包括了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收入不变时,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引起两种商品相对价格变化而导致的对该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收入效应是指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对该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一种商品为低档商品时,其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得消
而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化,即价格上升(下降)时如果只考虑收入效应先那么需求量就会上升(下降).这是因为吉芬品价格下降会导致实际收入上升.但是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他的收入效应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化.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是它的特殊性,是吉芬在1
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参考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价格变化有两个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减少低档商品消费(以价格降低为例,下同),替代效应增加商品消费(无论是低档品还是正常品),二者的合力决定商品的需求量.对于一般低档商品,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所以对低档商品的需求增加;而对于吉芬商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所以对
吉芬商品指的是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最早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名的《经济学原理》(1980)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在分析中提及罗伯特·吉芬的看法,从而使得“吉芬商品”这一名词
经济学中很多名词是翻译过来的.因此一个词可能会有多个名字.你说的高级品与低等品 我觉得对应的就是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收入增加导致对其的需求增加,称其正常商品收入增加导致对其的需求减少,称其低档商品像粮食之类的商品就是必须品.价格下降导致需求减少,就是吉芬商品. 再问: 大米,属于必需品 那么 正常和低档的,能否举个现实
个人理解,吉芬商品并不是指某些特定的商品,而是指具有一定性质的商品.某商品在正常情况下是普通商品,但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其具有吉芬商品的性质,此时就被称为吉芬商品.
需求定理反映商品本身价格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对于正常商品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曲线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相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这就是需求定理.在经济学中,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量减少.这是绝大多数人
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导致总效应为负
并不违背.其实,在价格之外,偏好、收入、相关产品的价格、人口、预期都会对市场需求起重要作用.其中,预期效应有时候会带来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的反常现象,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
应该说,吉芬商品是需求定理的特例.它有特殊的背景:饥荒.所以,价格越贵需求越多.
1、完全竞争的市场不一定符合帕累托最优.可以做出十分特殊的无差异曲线,使帕累托最优不能由完全竞争达成.你可以自己做一下做成一部分凸一部分凹的无差异的曲线.2、Giffen good是需求随着收入增加而降低的物品,反之亦然;即dx/dm0,dx/dm>0;)
  吉芬商品 (Giffen Goods),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一些学者认为天下不存在“吉芬商品”.我认为存在“吉芬商品”或者“吉芬现象”,但不认为它违背了需求定律.汪丁丁、黄有光等先生将“事实”当成了“理论”;张五常等先生将“定律”
在互补商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
对于正常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对于低档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总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吉芬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
首先,低档物品的定义:收入上升需求下降的物品是低档物品.收入效应是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实际收入水平变化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变化,替代效应是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化.(反向变化指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但是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是大于收入效应的,是总效应与价格
受消费心理影响,看到商品涨价担心继续涨,所以价格越高需求越大,也可能是从众心理
低档商品是指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吉芬产品也属于低档商品行列.一般低档品和吉芬品这种特殊抵挡品的区别在于对价格的反映,一般低档品满足需求定理,需求量随价格反方向变化,吉芬产品不满足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
邮票,古董不是低档商品要知道吉芬品的意义 吉芬品是属于低档品一种商品只有同时具备“是低档品”和“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两个条件时,才可以被称之为吉芬商品邮票,古董是属于奢侈品 它们的价格上升是因为本来就稀少人们对他们的需求增加了供不应求 是因为需求引起价格上升 而吉芬品是因为价格上升引起需求增加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
这个有几种方法哦,最复杂的是计算替代和收入效应.最简单的是画图解释.夹在中间的可以出文字口述.具体你可以看看高鸿业的书吧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如何认识经济发展的规律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恩格斯说:“社会力量完全象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影响,那末,要使它们愈来愈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里的区别正象雷电中的电的破坏力同电报机和弧光灯的被驯服的电之间的区别一样,正象火灾同供人使用的火之间的区别一样.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   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有着不同的特点.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或多或少是顺利的.和这不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涉及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因而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背景的.为社会的利益来利用经济规律的总是先进的阶级,而衰朽的阶级则加以反抗.先进的阶级发现和利用那些触犯社会衰朽阶级的利益的经济规律,往往要遇到这些阶级的抵制和强烈的反抗.因此,就需要有能够克服这种反抗的社会力量.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曾经利用工人和农民作为自己的后备军,战胜了封建主阶级的反抗.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克服衰朽阶级反抗的社会力量就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和农民的联盟.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原始社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社会中,经济规律常常作为一种自发的力量支配着人们的行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虽然有了高度的发展,但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经济规律仍是自发地起作用,人们的自觉作用被限制在十分狭窄的范围内.社会主义社会则不然,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一致性,使人们有可能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来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时,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认识它们和依靠它们,驾驭它们,并给其他正在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规律以发生作用的广阔场所.恩格斯曾经预见到,随着资本主义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人们将摆脱社会经济关系的压迫,认识客观的经济规律,并将比较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律以利于社会.他写道:“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直到现在都如同异己的、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规律一样而与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起来,因而将服从他们的统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5、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规律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5、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规律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
& &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原理,是又一个重要原理,它既是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继续,又是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开端,是唯物论和辩证法连接的桥梁。&&&&在教材中,第四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认识和把握物质运动的规律问题,讲清楚规律概念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我们可以从物质运动规律的概念入手,讲清规律的内涵。然后,进一步分析如何把握这一概念,最后通过掌握规律的特点,全面认识和理解规律的含义。
【问题解析】
一、什么是规律?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国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和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一)所谓“固有”是指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不是人为强加给事物的联系,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固有是说规律的内在性也就是指规律的客观性,正如荀子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过去有人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是走资派”等,这些并非事物本身所固有,因此,不能说是规律。
& &(二)所谓“本质”是指规律表现着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而不是外部联系和表面现象。如资本家有老有少、有奢侈有节俭、有吝啬有慷慨、有仁慈有宽厚等等,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其共同本质就是他们都有生产资料(资本),并能够通过生产资料去占有工人的劳动。只有这样的认识即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是规律性的认识。
&&&&(三)所谓“必然”是相对于偶然来说的,它是指在事物运动和发展过程中一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则是一种不确定的趋势,它在事物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成语的“守株待兔”其错误就在于,一个人把偶然的东西当成了规律即必然性,同时也是一种消极懒惰的思想。可见,规律是一种必然的联系,而不是某种偶然性。
&&&&(四)所谓“稳定”是相对于暂时而言的,是指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反复发生作用,而不是暂时的。规律的稳定性反映着其反复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规律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会反复出现,并必然普遍地发生作用,任何规律在其所适用的范围内都会反复地、普遍地发生作用。
&&&&二、怎样正确把握规律的概念
&&&&(一)规律的概念涉及多个信息单元,有固有的联系,主观外加的联系,现象的联系、本质的联系、偶然的联系、必然的联系等。只有讲清这一系列的概念和关系,才能总结出规律的定义,由于受教学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成为一个教学难点。
&&&&(二)突破这一难点关键是讲清哲学上的规律与具体规律的关系。
&&&&首先,认识哲学上讲的规律概念是“四个不是”和“四个是”的总结:即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不是偶然的联系,不是暂时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是本质的联系,是必然的联系、稳定的联系。所以说,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其次,哲学上讲的规律与具体规律是共性和个性、—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要理解规律与现象的关系
&&&&规律总是通过它的现象表现出来的。规律作为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是外露于事物表面,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所以,人们才能通过现象发现、认识规律。但规律绝不等于它的现象。
&&&&(四)还要理解规律和规则的本质区别
&&&&规律和规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一是二者的含义不同,规则是按照人们需要而制定的,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二是二者性质不同。规律是客观的,在人意识之外独立存在,人们不能创造、消灭或改造它。而规则是主观的,它依人们的主观需要为转移,人们可以制定、废除和修改它。联系是指正确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三、规律的主要特点
&&&&(一)规律具有客观性。这是规律的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说,任何规律都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如荀子所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里的“常”就是规律的意思,天体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因为好的国王就存在,也不会因为坏的国王而消失。当然,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还是有区别的:自然规律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社会规律则一方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人而存在,是人们活动的规律。所以,社会规律更复杂、更难以把握。
&&&&(二)规律具有普遍性。首先,有些规律是在整个宇宙中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都是宇宙中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其次,即使在在一定领域、一定范围内起作用的规律,在它们所适用的领域或范围内也普遍地起作用,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就是人类社会中普遍起作用的规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对一个在宏观力学领域内普遍起作用的规律的一种认识和概括。
&&&&(三)规律还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也就是说,任何规律都不是暂时起作用的,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它就会反复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是必然的、稳定的。例如,只要是人类社会,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要是阶级社会,就有阶级斗争存在,阶级斗争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等等。
【问题拓展】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拓展的问题有:
&&&&1、理解规律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我们可以收集自然、社会、思维中的规律存在及表现,来进一步理解规律的本质和特点。
&&&&2、理解规律存在的意义。规律的存在使我们有可能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也告诉我们人的活动不能任意妄为,人们尊重规律才能为自己谋福利。
&&&&3、马克思有关“两个必然”结论的提出,是建立在对规律的分析基础上的。因此,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4、不尊重规律的危害性。这种危害性 随处可见的,我们可以从哲学史、现实生活中找到大量事例来进行说明。如何正确理解这里资本的含义
如何正确理解这里资本的含义
09-04-14 &
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资本并不完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然而今天我们来单独研究宏观经济存量核算时,“资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而作为投资活动的沉淀或者累计结果,资本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资本维持原则的基本含义就是指公司在其整个存续过程中,应当保持其实际财产始终处于一定水平之上。换言之,资本维持原则实践之运用、功能之发挥的关键,甚或资本维持原则自身题中应有之义,即是公司实际财产维持的基准问题,该基准作为维持公司实际财产的尺度,必须具有简单确定而又不易波动的性质。学界通说将该基准界定为公司资本额,即注册资本,无疑满足了简单确定而又不易波动的条件。惟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现代公司资本制度下,均将注册资本确定为资本维持原则的基准,是否合适?甚至,将资本维持原则的基准确定为注册资本,是否正确?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探究的问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和研究范式:一个文献综述   全球品牌网    杨雪锋 问题的提出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已经推行20多年,1990年代以来,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存环境压力。循环经济模式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在现实推行过程中却是障碍重重。为什么会存在很大的阻力?实际上是个激励相容问题,即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存在冲突,协调冲突就要让个体激励与社会目标相容。只有二者趋向一致,才会出现合作的纳什均衡。推行循环经济模式,须做到既循环又经济,也就是说既要遵循生态规律,又要遵循经济规律。正如张天柱(2004)所言,“要让市场讲出生态真理”。“由于客观现实的经济系统是分层的,因而在特定分析空间中的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理论也有着不同的层次。从根本上说,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及其外在表现——经济现象,都是由微观层次上的人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的。因此,任何经济学理论,即使是那些不直接研究微观主体行为的经济学理论,都必须以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由此形成的系统均衡为基础”。(叶初升,2005)。经济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市场发挥作用,市场健康运行的条件是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定义良好的微观主体。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的运行规律,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为循环经济理论寻求坚实的微观基础,解析科学的运行机理,得出合理的制度解释,从而形成逻辑自恰的经济学体系,并为循环经济实践探索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由于“目前还没有人对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加以完整的论证”(徐大伟,王子彦,2005),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循环经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国内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已经由观念传播、概念诠释阶段发展到理论体系建构阶段。当前的研究涉及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逻辑过程乃至评价指标、战略对策、实现路径等方面。笔者拟从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和研究范式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循环经济研究文献进行回顾。   二、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基础上,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被视为循环经济的基础(朱铁臻,2005;范跃进,2005;张路,2005;莲果,王淑芳,2005)。张录强(2005)则认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应该是兼具微观、宏观和宇观思想的、以“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矛盾及其运动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理念上,提出新的系统观、发展观、资源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郭柳琴,2005;彭易成,张霞,2005);在效率评价和目标要求上,提出循环经济以生态效率为核心,理想目标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维整合(王文飞,2005)。上述观点基本上都是以生态学或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试图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但是,由于缺乏经济学的逻辑过程,很难对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因而在实现机制方面,就缺乏内生化和自运行的动力,那么在操作模式上就无法做到长期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理论范式,循环经济的理论意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经济伦理层面,人类中心主义让位于生态中心主义,体现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演化:即从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到协调自然,从环境屈从、环境破坏到环境友好;在经济增长模式层面,在要素投入上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从财务资本节约型到自然资本节约型;在经济效益上从粗放式的价值转移到集约式的价值创造;在经济形态层面,从物本经济转变为人-自然为本的经济,从生产经济到服务经济;在技术运用层面,强调经济活动的软化(知识化、信息化,亦即减物质化或轻化)和绿化(生态化)。由此可见,资源减量化不是简单的减物质化,而是对传统的发展理念、经济模式和经济学基础的严峻挑战。   三、循环经济的学科特征和研究方法在研究范式方面,冯之浚(2005)在《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一书序言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这种全新的范式与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有本质区别:从强调人力生产率的提高转向重视自然资本,强调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财富翻一番,资源使用少一半”。即所谓“四倍跃进”(魏茨察克等,1996)。有学者认为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由绿色企业(群)、绿色技术和绿色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需要建立了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模式,并论述了循环经济系统中企业与技术、环境的协同机制、生态位机理和以系统集成的功能经济导向(杜世勋,曹利军,2005)。部分学者还提出建立循环经济学(奈民夫·那顺等,2002)。张天柱(2004)从学科任务和研究内容方面进行学科界定。他认为,循环经济的基本任务是沿着新型工业化方向建立生态产业系统,借以不断改进经济体系的生态质态;其核心内容就可归结为产业的生态化。吴季松(2005)以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为主要特征的新循环经济学。周宏春(2005)认为,循环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按生态学规律进行经济活动的一门科学,“循环经济”中的循环是指生态学意义上的循环,而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生态学上的循环,主要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物质循环和代谢。上述研究不足以形成严密的经济学逻辑,需要在微观基础及其运行机理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循环经济的研究离不开经济学的范畴。从循环经济出发,学术界对传统经济学理论作了多角度的评析,并把传统经济学与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对比(杨雪锋,张卫东,2005;彭易成,张霞,2005;王文飞,2005)。刘思华(1999)把传统经济理论称为“生态环境外因论”,循环经济理论应是“生态环境内因论”。循环经济的本质在于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吴玉萍,2004)。基于经济学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寻求合理的经济解释,现有的研究结论还处于因然阶段,使然尚未涉及。在研究方法上,有基于生态效率的工业生态学方法(孙启宏,段宁,2005),还有包括结构功能原理、自组织原理和系统控制论的系统科学方法(李长安,2005),系统科学的学者主要运用能值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资源科学和环境科学学者主要运用价值分析和物质流分析方法;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者主要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如吴季松在论及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中提到了“经济系统控制论”,在循环经济的实践基础提到了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学的关系,并提出了新名词——“循环经济学”;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对循环经济作了有意义上的经济论述;中国人民大学的曹葵、牛桓云还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徐大伟,王子彦,2005)  四、循环经济概念、内涵及分歧“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是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环境是支撑人类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根本认识出发,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使所有的物质、能量在这个永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从而实现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标志性的特征是遵循“4R”原则,即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以生态经济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一种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近年来,循环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一股新经济的潮流和趋势。20世纪90年代末,循环经济概念开始引入我国。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内涵则可以概括为是对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物质能量流动方式的管理经济(任勇.中外循环经济的比较.中国环境报.日)。具体讲,是通过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等3R(reducing, reusing,recycling)原则,依靠技术和政策手段调控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流程。最终旨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吴季松()则提出以新的5R,即再思考(rethink)、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再修复(repair)等原则。吴玉萍(2005)认为,循环经济内涵的界定应反映出以下五个要素:一是循环经济的定位,或者说提出循环经济概念的关键目的;二是外延,明确给出概念所涉及的领域;三是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四是区别于经典经济学理论的根本特征;五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邹平座(2005)认为,循环经济不仅仅是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一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经济。二是指环保意义上的循环经济。不能只把循环经济理解为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应当是从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经济,而不能单纯地从自然资源的角度来理解。循环经济是指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文化等三个基础资源整体的良性循环,不仅仅指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如过分重视经济运行中的自然要素,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可能会过多地强调行政性措施,与市场经济规律发生冲突,造成资金投入的低效率和损失,形成一定的金融风险。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是把以往的总产出管理和利润最大化目标转化为社会总价值管理和价值最大化目标,并且把经济分析的空间由市场空间拓展到社会空间和自然空间。张录强(2005)提出循环经济的三个循环:一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循环净化和可更新资源(生物、水、大气、土壤等)的循环再生,这是自然行为,需要很好地加以维护和利用,才能持续地为人类造福;二是经济系统中非更新、可回用资源(即:在自然系统中几乎不能通过循环、再生,但在人类生产消费体系中可以被回收利用的资源,如:金属等)的循环利用,这是人类的社会行为,需要有组织推动、监督,才能顺利实现;三是人类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有机联系的复合循环。只有使经济子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的社会行为与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循环的自然行为互为补充,并在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有机联系中实现统一和协调,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持续发展。在这三个循环中自然循环是依托、是基础,经济循环是关键、是途径,复合循环是目标、是结果。(张录强,循环经济的宏观路径——三循环理论[J]。经济经纬,2005(3):24~26;101。)谭根林(2005)提出了有别于其他学者的定义。他认为,“循环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的经济循环运动的科学,人的经济循环运动指的是人不断将环境要素转换为产品,将产品分配给不同的人,产品不断退化为环境要素的过程。”而且,产品的循环运动作为客观存在,就是环境要素---产品---环境要素的转换过程,故,没必要再提所谓的循环经济。如果把产品退化而来的环境要素转换为产品,就更加需要技术,所以,技术是产品循环运动的关键。该定义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有创新意义。如果按照上述定义,称之为经济循环学也许更合适。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任务是实现经济的生态化,生态化的具体目标应当是建立一个“节约型经济系统”,而不是“循环型经济系统”(欧阳志远,2004)。应以“节约型经济”取代“循环型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因为“循环型经济”虽然是一种理想的经济模式,但是在自然资源中,从原材料来看,有相当程度的难以循环性;从能源来看,在地球生态系统内根本就没有循环性可言;仅以环境要素出现的资源,就更加不可轻言循环。而节约型经济含有生产的集约化即资源的充分利用、再生利用的意义,同时还有适度、明智地消费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循环,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循环(欧阳志远,2005)。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规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