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兄平时热爱学习,昨晚我发了一说说。他评论 谈起

找回自己1:谈谈博客学习——兼向李燕飞师兄请教
我喜欢用博客学习,而相对来说更少用微博和qq空间学习。李燕飞师兄最近受一位老师启发,开始思考并实践用qq空间学习以及发一些自己的感悟。我认为,对于一个教育技术学习者来说,相比于qq空间,用博客学习有一下优点:
我们教育技术人有很多圈子,博客里的圈子基本上是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思考者,在博客里发感悟有利于引起共鸣,而在空间,我们发的感悟可能只能引起一小部分人的关注或共鸣,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其他圈子的好友的反感。
用博客写反思,同样也会像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学习,而教育技术思考者相对喜欢用博客写自己的感悟,用博客学习可以减小信息检索的困难。
qq空间里的好友大都是认识的,但是很大部分都不是搞教育技术的,我们每天发一些有关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感悟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即便他们第一次见了觉得新鲜,会和我们互动,我们耐心解释后也许就是回答一句噢这样啊!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博客虽然很多都是不认识的人,但是至少在某个时间段里都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研究领域,很容易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对我们的观点很可能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qq空间圈子较大,博客圈子相对较小,但是,qq空间圈子虽大对教育技术有浓厚兴趣的甚少,博客圈子虽小个个都至少是个教育技术思考者,很容易就和我们产生共鸣,这也许可以叫做浓缩就是精华
&&&&但是,用博客学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开头较难,体现在:其一,要花很大功夫去找寻本专业的牛人而且自己的文章要让更多人看到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其二,开始写文章会觉得比写说说更困难
qq空间的动态很容易查看并回复,而博客需要用电脑才比较方便,笔者通常使用博客app来学习,在评论和回复上遇到过一定瓶颈
博客种类繁多,有人用新浪博客,有人用网易博客,还有人自己开发博客网页,这对博客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而qq空间相对很统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说说我的几位师兄吧
带我做实验的这位师兄,是系主任的现任大弟子,13年博士毕业,可是算是整个研究生办公室里资历最老的人啦。比我大五岁,人显得很年轻,不过仔细一看还是有很多白发的。做科研的人白头发的很多,估计是脑力劳动太多,为了实验作息不规律,忙到凌晨,甚至半夜起床,压力也大。昨天还听闲聊说国家973计划申请的经费没有了,唉,不过够辛苦。师兄为人和蔼,平易近人,桌子底下发着运动鞋、游泳裤,是个运动爱好者,去年马拉松比赛还参加过,不过成绩就不敢说了。但是喜欢说教,叨叨不休,他看不惯的一律要讲出来。可以说是有点卫道士的色彩,他最近要结婚了,经常叫她老婆来秀恩爱。好吧,吐槽无力了。
强哥,大二开始在一起练拳的师兄,现在转博了,就在旁边的脑科学院。山东一所二本学校考来的,据说是笔试第一名。为人仗义厚道,我们一起创建了梅花桩武术协会。他经常带我们,比我早练三年。这个月就要结婚了,发了请柬,到时要去帮忙啦。
还有一位,也是脑院的。为什么要说他呢,三年前,他教过我太极和气功。我亲眼见他能手劈段叠在一起的三块砖头。那时晚上他叫我来草坪那边,教我呼吸吐纳,引导气血。太极不练,忘得差不多了。砖头从来也没劈开过一块。不过练气导引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们冬日晚上练完之后,手上都很热。想想我们都在原地没动,手都发热了,肯定是有气的。最有用的是小周天,就是从督脉命门穴起,向上过百会穴,过舌(舌一定要顶住上颚,出现唾液就咽下),再延任脉落回丹田。再向下通过会阴回到命门。这是一种循环。
其实我也好久没来练了,最近发现在床上也可以引导,练成小周天,百病全消啦。不过蛮难的,我这位师兄从小他爸爸教他他也没练成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脉。据说,他爸爸年轻时是个地痞,有一次打架被一个云游的高人相中,便传他气功之法,嘱咐不可再寻衅滋事,亦不可显露卖弄,只能作强身健体之用。他爸爸先打通任督二脉,练成小周天,后打通全身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确实是循环的,中医课上讲过),练成大周天,成为有大能之人。这位师兄说他小时候亲眼见他父亲徒手掰弯一根钢棍。后来,他父亲显露功夫被其师父看到,便点了他几个穴,封了经脉。从此只能练小周天,做强身健体用了。
怎么说呢,锻炼身体真的很重要,无论是做操跑步,还是学习武术,甚至是学习气功,都是有必要的。健身本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吗?是不是,小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