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有太极,西方有哪些?

中国与西方建交早于耶稣诞生 太极图来自古罗马
我的图书馆
中国与西方建交早于耶稣诞生 太极图来自古罗马
  本文共2876个字,阅读时间约为5分钟。
  标签:罗马帝国 大汉帝国 商贸往来 政治交流
  当古代欧洲陷入战争或忙于商贸活动的时候,古代中国似乎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的文明,与西方社会几乎完全分离。但实际上,中国在罗马帝国时期就与西方取得了联系,双方的文化交流甚至可以追溯到凯撒大帝所在时期。中国古代王朝与古罗马的交流方式显得非常丰富,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以下十大事件可以作为双方交流的证据。
  10.中国有个罗马村
  公元前53年,古罗马指挥官马库斯-克拉苏率领军队向安息帝国(位于现在的伊朗地区)发起进攻,计划将罗马帝国的版图向东方扩展,但安息帝国的战斗力超过了克莱苏的想象,古罗马军队被击败。最后,克拉苏被斩首,大批士兵被处死。
  但其中一支古罗马军队可能突围成功。他们没有向西方撤退,而是向东方转移。一些历史学家称,这支军队随后可能作为雇佣兵加入了汉朝,并与其它地区的中国军队进行交战。中国历史资料显示,这支罗马军队在战斗中使用了鱼鳞阵。这非常符合人们对古罗马军队龟甲阵的描述。
  中国军队在收复这支古罗马军队以后,将他们安置在一个叫做骊靬的小镇,命令他们防御西藏人的进攻。随后,这支古罗马军队可能在当地定居下来,开始组建家庭。现在的骊靬古城居民拥有蓝色的眼镜、金色的头发、以及与古罗马人相似的高鼻梁。DNA测试表明,当地居民拥有56%的欧洲血统。
  9.中国使团在屋大维执政期间访问古罗马
  中国人从公元前200年开始探索西方世界,然后在首任皇帝屋大维执政期间到达罗马帝国。这一时间比耶稣诞生还早了大约20年。
  根据罗马帝国时期史学家弗罗鲁斯的描述,中国外交使团在屋大维成为皇帝不久之后就到达了古罗马。他认为,中国外交官员在访问中认识到古罗马人的宽宏大量,但中国历史学家称,中国外交官员的访问的目只是想知道谁是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中国人与罗马人的差距非常大,让当地人非常震惊。弗罗鲁斯在记录中写道:“这件事确实存在。当地人在听取中国人解释之后,才知道他们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比西方更好。”
  8.中国丝绸曾导致古罗马出现丑闻
  在中国外交使团到达古罗马之后,当地人开始大量购买中国丝绸。根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的描述,罗马帝国每年购买中国丝绸的金额达到数亿塞斯特斯(古罗马货币)。
  由于中国丝绸价格较高,以及丝绸服装过于透明,罗马元老院试图禁止中国丝绸的进口。老普林尼称,虽然中国丝绸服装覆盖了女性的身体,但显得过于透明,释放出很大的诱惑力。
  有些人赞成元老会的提议,但另外一些人却对此并不在乎。他们喜欢女性穿着透明服装行走在大街上,对中国人的到来表示感谢。元老院曾经数次提出禁止提案,但都未能实施。当地女性继续享受着丝绸带来的魅力,让古罗马上流社会一次又一次的感到震惊。
  7.罗马时期古墓出现中国人遗骨
  在一处叫做Vagnari的罗马帝国领地上,研究学家发现了一个遗骨。这个遗骨安放在古罗马为奴隶建造的墓穴中。在对遗骨进行检测以后,研究学家预测,这是一名男性的遗骸,可能在公元1-2世纪被埋葬。另外,他们还认为,这名男性来自东亚地区,很可能是中国人。
  外界还无法确定这名中国人如何到达古罗马并成为罗马帝国的奴隶。显然,这名中国人没有得到罗马人的热烈欢迎,被埋在许多奴隶的下方。同时,这名中国人的遗体也没有被安放在单独的墓穴中,似乎融入了古罗马人的生活。
  6.安息帝国封锁了古罗马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活动
  古罗马人用蛤蜊制作了一种海丝,希望将海丝出售给中国。但在物品交易中,两国彼此之间的了解非常少。古罗马人认为,中国丝绸是由树叶制成的。而中国人在发现对方通过蛤蜊制造丝绸的时候,认为古罗马人在说谎。
  古罗马人试图向汉朝派遣外交使节,但安息帝国封锁了两国之间的所有贸易通道。安息人垄断了彩色丝绸的贸易,不允许古罗马人插足。
  汉朝外交官员甘英曾试图前往罗马帝国,但安息人封锁了交通要道。在甘英到达黑海时,安息商人谎称,前往古罗马需要两年多时间。因此,甘英返回了汉朝,未能完成外交使命。安息人自此之后继续保持了对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垄断权。
  5.中国人认为古罗马一旦出现暴雨就会更换领导人
  甘英并没有空手而归,在沿途搜集了许多关于古罗马的传闻,并将这些信息告诉了其它中国人。这些信息随后被中国古代历史学家班固记载下来。
  班固在记录中对罗马人的城市特征、农民生活和政府结构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他说:“罗马帝国并没有采取世袭制,而是通过选择和任命方式寻找最合适人选。如果古罗马爆发飓风和暴雨等自然灾害,领导人就会受到外界抵制,最终下台。”
  班固认为,古罗马道路上遍布凶残的狮子和老虎。如果人们无法在至少100名士兵的保护下出行,就会被这些猛兽吞噬。此外,古罗马还拥有一个长达100公里的浮桥。不过,班固最后在记录中放弃了一些关于古罗马的荒诞传闻。
  4.罗马帝国皇帝曾向中国赠送珍稀动物
  罗马帝国在公元166年与中国古代王朝达成协议,派遣外交使团前往中国,并赠送大批象牙、犀牛角和乌龟壳。对于罗马人来说,这些赠品是非常珍贵的礼物。罗马帝国皇帝(当时可能是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希望借此赢得中国的支持。
  但中国人对这些礼物的感兴趣程度并不高。他们认为,这些赠品既不是贵重物品,也不是稀有之物,外界扩大了罗马帝国的实力。
  在奥列里乌斯下台后,古罗马与中国的交流日益增多。古罗马曾经派遣外交官员携带西方天文学资料前往中国。在公元230年,罗马帝国领导人亚历山大-塞维鲁向魏朝皇帝赠送了有色玻璃。50年以后,另一名罗马帝国皇帝卡勒斯也向中国赠送了礼品。
  3.太极图可能来自古罗马
  道教使用的太极图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力的符号之一。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太极图来自古罗马。
  在道教首次使用太极图的数百年前,相同的图案就曾经出现在一本古罗马书籍中。这本书介绍了古罗马各级官员的名称和徽章。其中一个徽章与太极图非常相似。
  虽然这本书的编纂时间是公元5世纪,但作者可能收集了罗马帝国自创建以来的很多传统符号。这表明,太极图很可能来自罗马帝国。除颜色不同以外,两个符号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这件事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中国道士可能在偶然的情况下创造了太极图。
  2.日本古代城堡出现古罗马货币
  古罗马人在东方的足迹可能不仅局限于中国,也许到达了更远地区。在位于冲神的城堡中,考古学家发现了4枚铜币。这些铜币拥有罗马帝国皇帝康斯坦丁的头像,铸造于公元400年。
  由于并不存在关于古罗马人前往冲神的历史资料,历史学家难以确认这些货币到达当地的方式。这个城堡曾经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贸易场所。这四枚铜币可能是被知道罗马帝国的其它国家商人带到此处的。
  无论真实情况如何,这足以证明古罗马文化曾经传播到日本地区。
出土的钱币
  1.基督教团体曾经在古代中国非常兴盛
  在公元6世纪,信仰基督教的东方教派人员到达中国。当时,罗马帝国皇帝派遣两名传教士前往中国偷取丝蚕,希望借此建立自己的丝绸市场。
  其中一名传教士叫做Alopen。他在公元635年到达中国,并成功向当地传播了基督教。在随后的150年内,中国基督教徒在当时的首都长安建造了教堂,并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了基督教团体,得到了唐朝的官方认可。
  除此以外,这些教徒也将基督教的文献翻译成了中文和叙利亚语。他们的传教活动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蒙古文字和满语就是在他们翻译的叙利亚语文本上形成的。满语随后成为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正式语言。(雅龙)
馆藏&3168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700被浏览270366分享邀请回答262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2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一、太极图与十字架:东西方文化的密码    我说的太极图,是指后世简化的阴阳鱼太极图。不是“太极图飘扬”的伪货。    阴阳鱼太极图,做为东方文化的图腾,或者象征符号,已经被全世界所认同。如果说中国文化要找一个最具象征意义的图式的话,非太极图莫属。    高度抽象凝炼的太极图,包含了东方文化的内在精神气质,是一个最佳的识别符号。在全世界也不会被人错认。    至于要拿这个去申遗,个人觉得有点好笑。就像有人拿着钉死耶酥基督的十字架,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一样,人家只会笑他是神经病。    言归正传。本文讨论的是太极图与十字架,作为东西方科学思维模式的代表符号,所引出的比较文化视野下的科学发展史。试图探讨东西方科学发展的根源性问题,是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不同。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封面设计,是在地球的背景下,用了三个符号:  西方文明的代表符号,是十字架。伊斯兰文明的符号是新月形,而亚洲的东方文明的代表符号是太极图。    目前的主要冲突是十字架文明与新月文明的冲突,而未来的主要冲突,可能是十字架文明与太极图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观点,虽然引起不少非议,但不能不说,他抓住了几大文明的“根”。经济冲突,政治冲突的背后,是文明的冲突。这是更深层次的冲突。谁都可以反驳他,但奇怪的是,谁都不能忽视他。这就是文明的冲突。    本文讲太极图与十字架,从这两个象征符号着手,探讨东西方科学思维的异同。      1,太极图学案    太极图的思想源头,是《易经》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和《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近年来,不少考古发现表明,中国的先民很早就用了太极图阴阳鱼的图案,但这些都不能作为太极图的真正发源。因为某些图腾符号隐含了太极图的形式,并不能表明太极图的哲理。    早先的太极图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阴阳鱼太极图。阴阳鱼太极图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东西,它只有在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抽象出来。      关于太极图的产生,一直是历史上一段学术公案。    最早提到《太极图》的是宋儒,周敦熙所作的太极图,并不是今天的阴阳鱼太极图,而是八卦的一种圆形排例,周老爷子还作了“太极图说”,阐明太极的原理。    但这些都不重要,太极图是在宋儒手里出世的,但很多学者反驳说,太极图是宋儒偷了唐代道家的东西。    “濂溪之学,希夷仿佛是其源流。”濂溪是周敦颐,希夷是陈抟,五代宋初著名的道士,跟宋赵匡胤在华山上下了一盘棋,因此而名闻天下。    太极图应该是道家的东西。唐代有一个道派叫真元道。真元道是以安史之乱后退位的“太上皇”李隆基为教主的,大约是在四川秘密地成立,现在道经中还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  明版《道藏》里有这样一本书——《还丹肘后诀》,里面说:“余自知命之年,从銮与西幸,当天宝丁亥十一月,遇青城丈人授以真元丹诀。”(天宝丁亥应该是天宝七年,而安史之乱是天宝十四年,这里的时间看来是有问题的。)    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匆匆出逃,路上在马嵬坡将贵妃赐死,他到了蜀中日子是不太好过的。一方面是“蜀山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一方面是他的太子李亨在朔方称帝,实是是属于纂权的行为,而他又奈何不得。    一纸诰令从北方传来,李隆基才明白他已经退位,成为了“太上皇”。    太上皇的皇帝瘾还没有当够,他只好转而求助于道教。李唐向来是以太上玄元皇帝的后代自居的,所以李隆基便被拥护他的道士拥戴为“太上真元大道教”的教主。所以真元派的书里面,总是提到“明皇教主”。唐明皇这个封号,虽然是他死后才有的,但不妨碍后世的真元道派的道士们这样称呼他。    真元道在唐朝一直隐秘传播着,随着李隆基的郁郁而终,转为民间的宗教。这一教派大约在宋朝时一度在四川一带活动较多。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发现了一块道教碑文,明白地写着“真元大道教”。后来这一道派在济源的王屋山得到振兴。到金代才开始影响渐大。    真元道派里有一个道士叫陈抟,这是历史上的高道。真元教里已经有了太极图,名之为“道妙恍惚之图”,后来陈抟把这图改头换面,称之为“易龙图”,在华山之上刻了一块碑,就是太极图碑,现在也找不到了。笔者在华山之上,遍搜未得。    陈抟的易龙图,被宋儒得到,如获至宝,宋代是易学大兴的年代,太极图正好阐释了易经的理论,又表达了太极阴阳的思想,所以太极图之名便在宋儒手中传播天下。    宋朝的理学,其实是儒道佛教结合的产物。理学把孔孟之道改头换面,加上了佛教的禁欲思想,又吸收了易经和道家的宇宙生成演化的理论,弄成了中国意识形态的主流。    周子的太极图,还没有完全抽象化,他还需要弄一篇《太极图说》去阐释。从宋到明,太极图有一个抽象化的过程。    现在的阴阳鱼太极图,其实一直到明朝才有人正式地画出来。《心易发微》里面有一个“来氏太极图”,已经有了阴阳鱼的画法,其时间是明朝的万历年间,但最早的应该是在明正统年间的《道藏》里,很有趣的是,它是在《葛仙翁肘后备急方》这样一本书的雕版补白的位置上出现的。当时的雕工鬼使神差的刻了出来。    这就是这个名闻天下的太极图的由来。    太极图一经问世,中国的文化便算是有了一个CI标识。    说它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恐怕没有人会有异议。儒家说这是他们的易学,道家说这是老子的思想,反正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两家都可以拿来用。    2,十字架的演变    十字架本来是罗马人的一种刑场工具,把人钉在十字架上,残酷地处死。    可见西方的这个符号,从一开始便有点血腥的味道。    后来,基督也被罗马人钉死在十字架上,十字架便成了基督教的象征了。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居然皈依了基督,这才使基督教的十字架就成为了西方世界的主要符号。    基督教文化是一种赎罪文化,上帝是为了给人类赎罪,也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但是,人类的罪恶并没有因为上帝的自赎而减少,十字架逐渐演变成一种博爱的标志,一直到后来的红十字会。    用十字架来代表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气质,它基本上可以表达西方的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方面的气质。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呵呵;)提;)
  1、楼主所谓的“真元道”以及陈抟属于“真元道”的证据何在?    2、楼主所谓“真元大道教”碑文具体内容是什么?到底是历史上的真大道教还是楼主所谓的“真元道”?    3、陈抟华山所刻之图,到底是无极图还是楼主所谓的易龙图?    4、楼主所引《唐仵达灵真人记》中所谓的“真元丹诀”能说明什么问题?只能证明《还丹肘后诀》的大致成书年代,而不能证明“真元道”的存在。    5、楼主说“周敦熙所作的太极图,并不是今天的阴阳鱼太极图,而是八卦的一种圆形排例,”麻烦楼主拿出证据来成么?如果你说周氏太极图是“八卦的一种圆形排例”,那么请你对照一下陈抟的无极图,又是什么的圆形排列?
  &十&字以交点旋转就是太极图.  注:猜想,指形(如流体),即类似银河旋臂那样的星系.
  再补充:其过渡状态是佛家的万字符
  考证太极图学案的古今图书汗牛充栋,今人所论者主要是两派,一派坚持周子太极图来源于道家,一派认为太极图是周子自创,道家反过来吸收了周子的易学太极图,用于阐释炼丹(主要是内丹)。  本人的观点,全是自己读《道藏》得来,不是成说。下面回答道兄的问题:  1,真元道的之秘,在于李景元的《渊源道妙洞真继篇》,可以仔细去考辩。本人首次提出有“真元道”存在,后来也有个别学者承认并作了考辩。上方真元道,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但源流有待细考。  2,上方真元大道教,跟真大道不是一回事。这碑文出土于成都。见《道教考古集》。  3,陈抟刻图之事,多有传闻,各执一说。仅凭文献难定。相传有《易龙图》《太极图》《先天图》三种,均无考。  4,《道藏》中跟“真元”有关的图书有多种,上举仅为明确年代的一种。  5,周子太极图,跟真元道的“太极先天之图”,几乎完全一样。至于其图式,可以在网上找到的,它不是阴阳鱼,而是把八卦排在一个圆形内,用上黑白两种颜色标示,再加上五行等内容。    有暇当再作“真元道与太极图”的考证文章。本文不是考证。    
  结论:十字架-&万字符-&太极图-&收缩爆炸 无序-&十字架.....,宇宙演化过程,我猜的
  我的知识都学砸了^_^那个十字架我觉得跟金字塔(上视图)有某种联系,不过与埃及那个代表生命符号安柯&♀&差别很大,其寓意想不通了,初始认为是圆规,但其无生命意义;
  作者:贫道泥丸 回复日期: 16:12:04 
    考证太极图学案的古今图书汗牛充栋,今人所论者主要是两派,一派坚持周子太极图来源于道家,一派认为太极图是周子自创,道家反过来吸收了周子的易学太极图,用于阐释炼丹(主要是内丹)。    本人的观点,全是自己读《道藏》得来,不是成说。下面回答道兄的问题:    1,真元道的之秘,在于李景元的《渊源道妙洞真继篇》,可以仔细去考辩。本人首次提出有“真元道”存在,后来也有个别学者承认并作了考辩。上方真元道,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但源流有待细考。    2,上方真元大道教,跟真大道不是一回事。这碑文出土于成都。见《道教考古集》。    3,陈抟刻图之事,多有传闻,各执一说。仅凭文献难定。相传有《易龙图》《太极图》《先天图》三种,均无考。    4,《道藏》中跟“真元”有关的图书有多种,上举仅为明确年代的一种。    5,周子太极图,跟真元道的“太极先天之图”,几乎完全一样。至于其图式,可以在网上找到的,它不是阴阳鱼,而是把八卦排在一个圆形内,用上黑白两种颜色标示,再加上五行等内容。  -----------------------------------------------------------    呵呵,俺亦读《道藏》,无论是否成说,既然立论,总得把根据说清楚不是?道兄所答,多有偏颇:    1、你的证据无非是《渊源道妙洞真继篇》中所谓的“明皇天尊”云云,但值得注意的是,“明皇天尊”可不是李隆基啊!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中有题为“唐明皇御制序”,序言中引用“《洞玄灵宝太上天开经》云:上方玉虚明皇天尊,见轻清之形仪。。。  由此可知,无论这序言是不是李隆基所作,李隆基都不可能是“明皇天尊”。那么,仅由李景元的“真元门人”如何能证明“真元道”的存在呢?    2、碑文的全名是什么?内容又是什么?如何能证明“真元道”的存在?    3、陈抟所作《先天图》自宋到清均有记载,且不论《道藏》,《四库全书》亦收其图。而《易龙图》何书所载?    4、《道藏》中《渊源道妙洞真继篇》成书于宋,而《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之年代亦不明确,若说渊源,恐怕与净明道渊源颇深,不能证明真元道的存在。正如泥丸道兄所说,《正统道藏》中葛稚川《肘后备急方》第六卷卷终处有一阴阳鱼图样,只能说明此图样最早可能出现于明,而不能说明其最早出现于晋。    5、周子太极图与陈抟的无极图确实几乎一样,但不曾“把八卦排在一个圆形内”,不能说明陈抟就是真元道中人,也不能说明无极图出自真元道。
  旁门道兄诘责甚力,兹再探讨一番。本来这帖子不是想考证太极图的,呵呵,看来既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考证一番也不成了。    1, 关于真元道:李景元《渊源道妙洞真继篇》的文字,可以明确“真元道”作为一个教派,确实存在过。他自称“真元门生”“季代门生”,其书屡称:“真源门下”,“真元之科”,“真元教主”,《继篇》有“戊辰孟春七日恭默思师”,“戊辰贞元日受师诸经”,戊辰在宋端拱之后,为仁宗天圣六年(1208).所以李景元的《继篇》大致作于此前后。  李景元的老师是“刘子”,应该就是刘希岳,《鸣鹤余音》有其小传:“朗然子,齐人也,因随唐玄宗幸蜀,遇神仙司马承祯口诀……乡老传言朗然子于宋端拱年间醉死于桃花坊。”  这里面的问题是玄宗幸蜀,跟宋初的时间不符。但为何要提玄宗幸蜀,以及司马承祯?我推测真元道是传自上清派,以李隆基为教主,而玄宗与司马本有关系,王屋山在后世金元间,又出现天书,亦称司马“金书玉简”,表明上方真元道,在金元时又复兴了。见元好问的碑文及王卡的考证。金元时在王屋山,确有真元道存在。    2,关于玄宗与真元道的关系:“明皇教主”之称,如果不是指玄宗,哪为何会有这么一个教主呢?“教主贵为天子”一语,说明真元道一定与玄宗有关。前面朗然子小传里也提到。那篇唐明皇序是后人伪作,因其中有“世民”二字,不会是玄宗亲作,他不能不避太宗李世民之讳。而且其序中多处后人姓名,如山谷,高象先等。但是,这些真元道的经文,并不是在金元时期的时雍一手造出来的,前面所说的宋初已经有真元道的活动,朗然子刘希岳和李景元,都比时雍要早。  3,以碑文与成都及玄宗幸蜀之关系,我推测,真元道早期是在成都形成,以明皇为教主,跟玄宗有关。尚缺乏直接的证据。目前只有一些蛛丝马迹,如《真元妙道要略》等书,沿须搜求,奈道书浩如烟海,很难,或许在《道枢》里能找到一些。旁门道兄有闲,或可一同搜寻。    5,陈抟与真元道:陈抟出身毫州真源县,游历四川多年,他既然是太极图的传人,可能与真元道有关。道藏中的《稚川真人校证术》,卷首有“先天图”“传授”字样,但图文均阙,其下又有“亳隐无名传”字样,让人怀疑这些图与陈抟的关系。尚待求证。    6,太极图问世后,先是朱子说:希夷之学,有些是其源流。后有黄宗炎说:“先是,隋唐间有道士作《真元品》者,先窃其图入品中,为《太极先天之图》。说明太极图跟真元道,以及陈抟都有关系。而周子的太极图,应该是从道士手中得来。    7,所以最重要的是,确定《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这些以“真元”为名的经书,《道藏》中共有八种,须一一考辩。    
  1、王卡的结论与尊驾不同,王认为“上方真元道”是个新的道派,出自金、元时期,而非自唐流传。至于元好问只说了得司马承祯丹书,并未说此道派源流。且王之依据亦不足,如只依元好问《通仙观记》中“朝上方者率取道于此”而推断“上方”之来由。考据如此轻率,与附会何异?以真元为名的经书,未必能证明其道派亦名真元。    2、所谓“明皇教主”之前,尚有“明皇天尊”之说。至于“明皇天尊”,不用再行考证,哪怕翻翻《玄门晚课》就能明白吧?再看《十王告简全集》中可知,“明皇天尊”乃是太乙救苦天尊化身之一。再看太乙救苦天尊,又称幽冥教主冥司靥然之鬼王硏孑大帝,故“明皇教主”与“明皇天尊”不过是异名同谓而已。    3、《真元妙道要略》原题为晋代郑思远所著,成书恐怕不早于唐中期。至于《道枢》,俺觉得不可为证,俺对于曾某的人品表示怀疑。即使《真元妙道要略》成书于唐,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与玄宗有关啊。    4、即使《稚川真人校证术》是陈抟托名葛洪而作,难道能因此推断与真元道有关么?    5、黄宗炎《易学辨惑·太极图说辨》所录《无极图》:陈图南本图(自上而下,逆则成丹)“辨曰:此图本名《无极图》,陈图南刻于华山石壁,列此名位。    貌似老黄说德已经很清楚了    6、遗憾的是,以“真元”为名的经书,几乎都出现于宋末,与唐朝、玄宗、乃至陈抟更无半点干系。
  1,王屋山旧有“上方院”,亦名“十方院”,元氏《通仙观记》中“朝上方者率取道于此”,殆指此乎?  王卡认为“上方真元道”为金元时时雍及其弟子假司马承祯之名所造。但成都出土之真元道教碑文,为宋朝之物,如何能够说真元道始于金元?且李景元及刘希岳的“真元门”如何能够忽视?  2,明皇教主是不是唐玄宗,固无确证,但经文中缘何要说“教主贵为天子”?明皇天尊并不是世间的天子而封神。如果教主不是唐明皇,为何后世真元道士要假造“唐明皇御制序”?  3,《真元妙道要略》及《真元妙道修丹历验钞》两书,《云笈七签》收录,故断为宋以前作品。两书是否与真元道有关?联系前论“唐仵达灵真人”之真元丹诀之语,都与玄宗幸蜀扯上关系。  至于《道枢》,可检资料用,曾某取用资料均为南宋以前,佚书颇多。  4,陈抟与真元道有关,是我推测,不能确证。  5,黄宗炎第一个提出《真元品》问题,才引发真元道与太极图之关系考辩。  6,我的假设是:真元道起于蜀中,玄宗幸蜀之时。后玄宗归于长安,居南内,为李辅国阴害,其时或有真元道士在身侧。真元道经书有早于宋末的,道藏中真元诸经,虽有后人文字,但道经增删之事常有,谁又能说唐代没有“真元道经”的出现?如《真元演范》等书,文字高古,断无宋元气象。  
  俺看,不说话
  3,太极图与十字架的异趣    太极图与十字架,其实是两个晚出的图腾符号,但它们却基本抽象出了东西方文化的物质。  如果把这两个图案放在一起,任谁都能一眼看出其中的旨趣大异。    太极图与十字架的区别,处处可见,太极,舞蹈,音乐,礼仪,生活习惯,科学思维,处理问题的方式等。    我们主要谈的还是科学思维。    太极图思维:内向,封闭,直观,平衡,思辩  十字架思维:外向,开放,理性,扩张,机械    太极图,首先它是一个圆。如环无端,没有起点,也不知终点在哪里。    圆是封闭的,是自洽的。它一直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圆满,圆场,圆梦,圆房……当然,还有圆寂。    《庄子。应帝王》里有一则寓言——浑沌之死。    在传说中南海的君王叫做“倏”,北海的君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浑沌”。倏与忽经常作客于浑沌的国土,接受浑沌丰盛的招待,倏与忽欲报答浑沌这样热情的款待,想着人都有七窍而浑沌却没有,就想要一天凿出一窍,让浑沌也能跟他们一样享受美食、音乐、愉人的景色等,没想到等七天凿完七窍后,浑沌却也因此死了。    浑沌其实就是其内无窍,其外无端,恍兮惚兮,玄妙之道。    庄子说的浑沌,其实就是“道”。如果道能够分解,那“道”就死了。    得道的方法,就是领悟。内省式的领悟。    庄子还提出要“灭机心”,其实是一个道理。    庄子有时是很消极的,比如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    但有时也很积极,比如他提出的“种有几”,物种内部有其“内在的密码”,可视为遣传基因那样的东西,生命的化生,这个“种子”里面的“几”在起作用。胡适等人干脆就认为这是庄子跟进化论的相通之处。是两千年前的进化论。    圆融,便是体悟。中国的一切科学人文的学习,都以“悟”之一字,为最高境界。悟,可以是领悟了决窍,也可以是想通了原理,但这种悟,往往是“不著文字”,缺乏细节,不能用简单的语言去表达。    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这是太极思维的特征。    有趣的是,浑沌也是现代物理学的一种新的理论,但这种跳过近现代科学基础的与古人之心直接的勾通,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人是如何的聪明。    所以太极所代表的思维,基本上是直观体悟式的思维方式。从科学认识来看,这还只是停留在认识的最初级阶段。    后来宋儒提出了“格物致知”,虽然有所进步,但仍然是直观体悟。坐在竹林中,哪怕是格个三天三夜,也不可能格出什么名堂来。    出了竹林,只有一个字“悟”。悟道就是那么简单,就是想通了。至于这个悟,是什么程度上的,什么级别上的,什么层次上的,都无关紧要,只要悟了就好。    这一点也是中国式的佛教——禅宗的拿手好戏。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因为突然“顿悟”了。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突然悟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水蒸汽顶开了壶盖,悟到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爱因斯坦看见两列火车运动的速度不同,悟出了相对论。    这也是悟,但其趣大异。    直观:就是观察,观变察机,在实验手段没有产生之前,观察是唯一的方法。    东方的悟,只是个体内心的领悟,最终达到的只是内心的平和安宁,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帮助。    科学,靠悟是不行的。科学必须靠实践,靠反复操作,靠验证,靠推理,最终才能成为了科学。    太极图是封闭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太极是讲平衡的,阴阳的动态平衡。中国的帝王术,治人术,处处在讲平衡。平衡跟对称不同,河蟹是最高境界。    十字架是咄咄逼人的,太强势,一横一竖,无限扩张,代表着一种侵略与探索精神。    十字架:一手拿剑,一手拿着十字架。这便是西方文明的征服史。    整个西方文明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征服的历史。希腊人被马其顿人征服,罗马人又被基督教征服,十字军东征,跨海跨洲的圣战,都是假十字架(上帝)之名。    相比之下,汉民族的太极图大旗下,几乎没有什么侵略性,倒是外族夷人总是用他们的强弓利箭,刺穿了圆的外壳。但当外族一进入这个圆的内部,却被阴阳鱼吞吃掉了,中国文化这种同化作用,让人想起了生物学上的吞噬细胞。    太极图思维是与自然合而为一,十字架精神则是征服自然。    太极图代表的是有机整体观,而十字架代表的是机械还原论。    东西方科学,从根子上便是如此地大异其趣。  
  支持一下,欢迎访问 新浪 明赐东博客,里面有讲太极图
  答:旁门左道网友  关于上方真元道在金元以前就存在的考古证据,见《考古》2006年9期张勋燎的文章《成都宋墓出土真文石刻与“太上真元大道”》。    引如下:二、“太上真元大道”与“上方真元妙道”  根据王卡在《真元妙道与真元妙经图》一文中的论述,《正统道藏》太平部收录《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三卷、《上方约天演范真经》一卷,洞真部本文类收录《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一卷@,洞玄部灵图类收录《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一卷@,统称为“上方四经”。此外,洞玄部灵图类收入《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一卷@、《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一卷@(二者实际为一书,而被《道藏》编者分割而来),另有《上方大洞真元图书继说终篇》一卷0,统称为“上方三图”。以上诸书,均属道教真元派文献。王卡论称,“上方三图”大旨与“上方四经”相同,    皆以论述上方天尊“大洞真元之道”为主要内容,其教义有宋元新道派儒道结合、符篆内丹双修的明显特征;其说兼容上清大洞、灵宝度人经义;从“上方四经”及“上方三图”之内容来看,上方派所奉“大洞真元之道”,的确承袭了六朝隋唐上清派的上清大洞经法和灵宝度人经义;上方真元派应为上清支派,很可能与司马承祯所传上清派天台宗有些渊源关系。但他认为诸书时代甚晚,都是金元时期的作品,并指出:“《上方真元妙经品》及《上方真元妙经图》皆为金朝道士时雍及其门徒所造,而假托唐明皇和唐代道士司马承祯。实际该书问世不仅晚于北宋周敦颐撰《太极图说》,而且晚于南宋初朱震撰《汉上易说》。”@除以上数书而外,包括王卡文章中没有提到的洞真部灵图类之《真元妙道修真历验钞》(又称《修真历验钞图》)@、洞神部众术类之《真元妙道要略》@,以“真元妙道”名书者,也应属于这一道派系统的文献;按照朱越利的意见,也是金元时书①。虽然论者主张真元大道和上清派天台宗、灵宝度人经也都有渊源关系,但实际上认为真元派和上清派关系的密切程度远胜于灵宝,直接把它看作是上清派的一个支派,并且根据上述诸书的年代,进一步判定“上方真元道盖亦为时雍及其弟子顺应时代潮流而创之新道派”@。  我们将“太上真元大道”和“上方真元妙道”的相关材料作比较,发现二者之间一方面有很大的共同点,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现象。  二者的共同之处,首先从名称上看,“太上真元大道”与“上方真元妙道”虽有“太上”、“上方”之不同,但都叫作“真元道”。“真元道”是两个道派名称中最基本的主体部分,这点是相同的。    其次可从内容方面考察。一个墓葬中的道教真文石刻,是在墓主入葬时道士举行葬从时代方面的差异考虑,“上方真元妙道”的出现是在金元时期。而在成都地区,上述田世中墓等两座北宋墓葬出土的“中方炼度真文”石刻可以证明,“太上真元大道”这一道派至迟在北宋仁宗之前即已形成,有了正式的名称,并曾在四JIl西部的成都地区流行。“太上真元大道”与“上方真元妙道”,两者在时间上恰好可以前后衔接。从这一点来看,如果说“上方真元妙道”是金元时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道派,很可能就是在北宋中叶(11世纪60年代或稍前)形成于西蜀地区的“太上真元大道”基础上北传后蜕变而来。“太上真元大道”是以灵宝派内容为主体,吸收了一些上清派的成份;而“上方真元妙道”则是增加了上清派的内容而减少灵宝派的成份,变成以上清派的内容为主体。当然,这个“新”字,也包括吸收河图、洛书之类的新材料在内。“太上真元大道”是“上方真元妙道”的前身,“上方真元妙道”是由“太上真元大道”发展而来。在成都地区,北宋仁宗嘉事占年前后的墓葬出土“五方真文”之“太上真元大道”材料,还保存了这种变化完成之前的早期形态。对于道教真元派的诸多问题,由于文献存世不多,它的具体流传时间、地域范围和有关活动情况等都很不清楚。就以上引王卡论文中讲到的“上方四经”与“上方三图”七种“上方真元妙道”的文献而论.    其实际内容虽然是以上清派为主体,但其中四种却被《道藏》列入洞玄部,这一情况也许可以看作是真元道派由灵宝派转人上清派这一发展变化过程所留下的痕迹。在上述  “上方真元妙道”诸书中,《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书前有唐明皇御制的序,虽然是假托,但也应当有这样做的理由,或可说明道教真元派北宋中叶在成都地区的发展,与唐天宝末年玄宗奔蜀一事多少有些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汉民族的太极图大旗下,几乎没有什么侵略性,倒是外族夷人总是用他们的强弓利箭,刺穿了圆的外壳。但当外族一进入这个圆的内部,却被阴阳鱼吞吃掉了,中国文化这种同化作用  ——————————————————————————————  不知楼主,是否想过,中国文化为什么具有同化作用?以及对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还能否同化呢?
  楼主是否想过,中国文化为何具有同化作用?以及对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还能否同化呢?
  楼主是否想过,中国文化为何具有同化作用?以及对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还能否同化呢?
  楼主是否想过,中国文化为何具有同化作用?以及对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还能否同化呢?
  楼主是否想过,中国文化为何具有同化作用?以及对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还能否同化呢?
  不好意思,发重复拉
  中国文化之圆,太极之圆,天之圆,道之圆,是二方思维基础上以直觉感悟的意向性思维给出的主客二方混同,“故混而为一”的混圆”,自我不成为主体,群体价值本位,是混圆性文化的特征。    耶稣为人类赎罪的十字架不是木头,耶和华说“凡挂在木头上的是被诅咒的”,耶稣不是被神诅咒的,所以不是挂在木头上的。十为全,圆全圆才全。有生死的人处于二元分裂的深渊,耶和华“他在渊面周围画出圆圈”,十字架上的耶稣为人类赎罪,是象征地昭示人类归圆。耶稣说“意思乃是隐藏的”,基督徒们在二方基础上只能看表面,所以耶稣最后对掌管教会的“喂羊、养羊、牧羊”的鸡叫以先即思想的天不亮之前不认识耶稣的彼得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与二方基础上的人无干,在于耶稣属圆。  人成为圆内主体,圆则圆明,不再是混圆。如此,具全中西文化优点,免中西文化所有缺陷
  对于蛮族,如蒙古、女真等文化不发达的民族,中华文化显然具有同化作用。太极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而且变化万端,复杂无比,自洽性强,自然具有同化作用。    但对西方文化,自利玛窦以来,虽有东学西渐之说,但中国文化对整个西方文明影响甚微,并不具同化作用。相反地,中国文化现在包容了西方文化,但改变的是中国文化,而非西方。所以,中国目前的状态,不是东方同化了西方,而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学习西方。
  再说,文明从来没同化过蛮族,要么消灭或驱逐他们,如匈奴,五胡,要么各过各的,明朝的时候蒙古明明还在,哪里被同化了。那个现在还上窜下跳的满清,倒是把天朝人同化成新鞑靼人了。  近代欧洲人变文明,是罗马灭亡千年后的事了,不能说是什么罗马“同化”吧。
  太极除了玄虚还有什么用?  用它能做出什么有用的发明吗?比如手电筒?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太极拳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