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顶针规格表烧死和顶针开关线接触不良导致合模时把滑块压断怎么去写原因分析

注塑模具损坏原因分析
想和其他模具行业的小伙伴们聊聊吗?赶快加入我们吧!
欢迎小伙伴加入:微注塑模具群!
温馨提示:按照腾讯规则,微信群满100人后需要好友拉入,所以请加小编 6683014 为好友!发送消息“模具群”,小编会拉你进群!
撞 模 (或模具损坏) 原 因
预 防 措 施
拆卸装模过程
1.上模时注塑机顶杆退入时高过注塑机动模板面,注塑机合模时损坏模具或注塑机顶针缸或机铰
1.架模时应调整顶杆退入位置,使其退入时低于动模板面。
2.顶针未退位,拆模时合模
1.拆模时,应先检查顶针退位后,方可合模。
3.顶出位置需很高(≥6MM)方能脱模的产品,分开上模合模【即动(静)模在机台上固定,后再装静(动)模,动静模修模时常发生此种情况】, 目前只有一套外支架模,在装模时,动静模不同时保持水平就合模,易出现动模型芯相撞静模型腔使其损坏.
1.此类模具如修模时动静模一起拆卸维修,修好后让模具师合上动静模方可拉入注塑生产。2.如在注塑合模,动静模同时保持水平方可合模;有中间板的模具,尽量让中间板靠近模具最上层码模夹固定板后方可合模。3.此类模具应联络模具师及设计从根本预防解决。
4.维修动模或静模,修好后,动静模方向不一致(动静模装反方向),合模
1.确认模具外观标识,标识方向一致时,方可合模。2.标识不清晰或无标识时,应找相应模具师领班处理,禁止随意处理。
5.拆卸清洗模具滑块(或维修滑块)时,滑块装反方向
1.确认滑块外观标识,标识方向一致时,方可合模; 标识不清晰或无标识时,应找相应模具师领班处理,禁止随意处理。2.确认产品,根据产品外观或静模方向装滑块。
6.滑块装入模具时太用力,滑块与模具相撞损坏镶件及型芯
1.安装滑块用力小心仔细。
7.装滑块或调整滑块时,滑块移入位置过多,顶时顶针与滑块相撞
滑块位置需确认,卸滑块时,最好刻上记号,便于上滑块。
8.滑块取下时,合模,导致前后模芯相碰
1.滑块取下时,不允许合模,如滑块拆下后再卸模,动静模应分开拆卸。
9.码模夹装得太少,模具松动或模具未装紧,开模时,拉断导柱
1.动静模每边至少装4个码模夹,且需锁紧。2.座进的压力速度需尽量小,座进速度需缓慢进入。
10.分开卸模时,模具重心,惯性作用,动静模相撞损坏模具
松最后一颗码模夹螺丝时,用手按住要卸的半边模,防止摆动;另在型腔放一个产品,防止相撞时损坏型腔.
生产过程模具损坏
1.全自动机台顶出方式(顶出位置,顶出次数等)调整不当,产品未脱模合模
1.产品在两次顶出方可顶脱模的,一般设定顶出3-4次.顶出高度设定高于产品高度3MM左右为适宜。
2.全自动产品,产品缺胶顶不出合模压模
成型调整不当;机台封胶不良。
3.半自动产品,产品未脱模合模压模
1.员工工作意识马虎大意,加强员工培训。
4.监控器报警,没有半自动生产三模,没有检查模具状况,按全自动生产压模(该种情况,压模最频繁)
1.培训员工按要求作业。
5.监控器有图像显示,但未监控或其它原因未监控到位产品不脱模时压模(此种情况压模情况最多)
1.培训员工每两小时检查监控器一次,确保监控器有效。
6.顶出高度太高,损坏顶针
1.顶针直径在1MM及细扁顶1MMX1MM以下,应精确控制顶出高度。所有的模具在调顶出时,应从最低位置调起。2.联络模具师及设计做顶针限位处理。
7.顶针润滑不到位或回位弹簧力不够等顶针不退,员工随意调整顶针微动保护开关或开机时未调好微动保护开关或中途生产无人检查微动开关等微动开关不起作用时顶针不退,造成压模
1.模具的润滑保养应作出规范。2.模具的保养点检应作出规范。3.领班组长必须培训每位员工使其懂得微动开关检查方法。
8.生产中,注塑机顶针松动,移位,产品未脱模,合模压模
1.上模时应确认模具顶针状况。2.生产中尽量不要使用过大的顶针压力,过快的顶针速度。
9.滑块未退到位,顶出时造成顶针坏或滑块损坏
1.模具的润滑保养点检应作出规范。
10.开模速度过快,滑块移动偏位,顶出或合模时造成模具损坏
1.脱离铲机后开模速度应适当调整。
11.用钢针铁条等尖锐硬物掏挖模具造成模具损坏
1.员工培训保护模具方面的意识。
12.产品排气不良,用锉刀或粗砂纸打磨模具造成模具出现飞边或型腔损坏
1.尽量用汽油或丙酮清洗模具,用飞边刀小心清理排气口杂物;要加排气需找模具师处理。2.省模抛光需用1200#细或更细的砂纸。3.禁止用砂纸大面积打磨模具。
13.喷嘴流胶,冷胶合模时压模
材料未烘干;背压太大;松退稍短;嘴温过高。
14.大机台装小模具,合模力太大,损坏模具
1.模具锁紧无飞边即可,合模力从最小开始调起。
15.骨架模铁芯粘模用钳子夹住拔拿产品,损坏铁芯柱
1.应移开滑块,用刀片剖开铁芯柱上的胶位。
16.前后模镶件多且细的产品粘模,直接合模,压坏模具
1.应射一块热胶即刻粘在粘模部位,热胶边缘应适当厚一点,待热胶冷却后,用钳子或其它铁棒,则粘模胶位会带起。
微注塑整理,转载需注明来源,未注来源将视为侵权。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转发即支持!文章底部“写留言”可以谈谈你对本文的看法哦!
——还没找到组织?
微注塑微信群是中国最大的注塑微信群组, 赶快加入和小伙伴们聊聊吧!加群方法:先加微注塑小编为好友(微信号 6683014 陈丽军),发送消息“进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模具滑块(行位)结构,搞懂了轻松脱模!-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模具滑块(行位)结构,搞懂了轻松脱模!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3:23:51
在塑料模具中,利用成型的开模动作,使斜撑梢与滑块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使滑块沿开模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两种运动形式,使之脱离倒勾。如下图所示:
滑块在开模过程中要运动一定距离,前后模完全分开后,要使滑块能够安全回位。滑块要停在正确的位置,如果滑块再往前或向后滑行,会导致合模时斜边与孔对不准发生相撞!所以必须给滑块安装定位装置,且定位装置必须灵活可靠,保证滑块在原位不动。
1.波仔螺丝定位
优点为加工方便,操作简单;缺点就是它容易损坏。常用于在X方向(水平)的小行位、行程偏大的行位。它还可以帮助行位延时开模,因为斜边没有起作用时波珠会顶住行位不让动。
2. 弹簧与限位螺丝定位
优点为加工方便,定位安全。常用于在x、y方向的行位,行程小的行位。弹簧的计算:首先要知道行位弹簧的预压是说它在开完模走开扣位的情况下还有预压,它的目的通过预压产生的弹力来克服行位的重力不让它往回走。
(L行程+3~5预压量)/40%=L0(自由长度)
弹簧孔深度: H = L0-预压量-行程
3. 行位配件的所用材料
4.产品与模具滑块
产品属于外螺纹,一般情况下可以做行位方式出模,但不是所有都可以。所以用出模角分析是否在行位出模方向是否有倒扣。倒扣为多少?如果是三几个C的看产品公差是否抵消。
为了防止产品粘前模所以设计行位延时开模,前后模已打开一部分但是行位还没有滑动,通过行位把产品夹住(有扣位)保证产品在后模。产品柱子大部分在行位上,所以行位要设计运水冷却!
顶针不可以在两个工件一边一半钻孔顶出运动!!,在它外面加流道顶针套子或流道镶件。否则由于两工件可能错位夹住顶针易插烧。
推板先顶空一段才到产品底已延时顶出产品,因为推板与产品有一段空间所以推顶空一段才顶到产品,但是水口顶针与水口料没有此情况顶针板一动立刻把水口顶向上但是产品还没有动,达到水口与产品不同步,自动分离。
推板顶针上表面要用螺丝锁紧,所以上螺丝时为不让顶针也跟着转动顶针头要做定位。
微信号:CNC-TEC恒通兴高精密非标模具配件定制专家
模具顶针总断的原因及建议
模具顶针总断的原因及建议
做模具的,难免会发现模具脱模困难,容易压断的问题,这种情况虽然无法杜绝,却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减少问题的发生概率。
模具顶针为什么会断?
1、生产环境温度高,造成顶针疲劳,顶针材料退火失效。
2、整个模具与顶针之间的尺寸精度不符合使用要求。
3、加工过程中,形成应力集中,模具顶针遇到外力作用导致断裂。
4、看看顶针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处理的工艺是否规范,如不规范也会对顶针的耐磨性造成很大影响。
5、一心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周期,将模具顶针的顶进和顶出速度设置的太快,超出了模具顶针的承受能力。
那么我们平时可以怎样去尽量避免这些呢?
1、平日里对模具和顶针做好清洁,否则会随着灰尘、模具摩擦形成的金属粉末累积进入顶针配合的缝隙,光洁度越来越低,就会导致顶针断裂。
2、顶针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顶杆如果比较单薄,记得材质加硬,或者对其加粗。顶针也可以选用双托的。
4、装订针的时候感觉顶针和孔的配合度是否良好,松了,顶针孔容易进料,顶针就容易断了,如果进了,在高温下,顶针就容易烧死了。
5、尽量的避免模具径向力,径向力最容易损害模具顶针的使用寿命。
本文出自17年模具配件定制专家深圳市恒通兴科技()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深圳市恒通兴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备案号:版权所有
ICP备:号-1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上星油厂路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模具顶针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