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还是化学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用PH试纸测酸碱溶液是化学变化吗?
未来EX69EE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是化学变化,所以试纸不能放到溶液中以免污染溶液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佛山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带答案和解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佛山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带答案和解释)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佛山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带答案和解释)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广东省佛山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015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1. “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 &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考点:&水资源状况;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现状解答;B、根据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答;C、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解答;D、根据“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解答.解答:&解:A、虽然地球表面积的75%是水,但是淡水资源却比较少,并且分布不均匀,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错;B、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故对;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可再生资源,故错;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不是CO,故错.答案:B点评:&环境污染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内容,主要考查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有时还会结合时事新闻或政策法规进行考查. 2.(2分)(;佛山)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钠、钾、钙”等不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指元素,与具体存在的形态无关.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学生应明确微观粒子和宏观概念在使用上的差别. 3.(2分)(;佛山)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浊液过滤&B.&冷却结晶&C.&雕石成像&D.&铁锅生锈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浊液过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冷却结晶只是晶体析出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雕石成像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2分)(;佛山)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为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 &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泡沫塑料易燃来分析;B.根据火场逃生的方法来分析;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D.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来分析.解答:&解: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可燃性,故错误;B.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正确;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且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二者缺一不可,故错误;D.要发生爆炸需要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故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虽然考查促使燃烧的方法,爆炸的知识等,但最关键还是教育学生注意防火,加强安全意识及学会自救能力,熟悉自救方法. 5.(2分)(;佛山)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液的特征,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进行分析判断.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可能会增大,不一定会析出晶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KNO3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如低温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温度较高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对于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注意事项、溶液的特征、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分)(;佛山)日,山西省阳城县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二硫化碳(CS2)泄漏事故.二硫化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毒、难溶于水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硫化碳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它属于氧化物 &B.&二硫化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C.&二硫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应该密封保存 &D.&二硫化碳泄露后,可用水稀释溶解除去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以求元素的化合价;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二硫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C.根据二硫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D.根据二硫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A.CS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二硫化碳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二硫化碳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二硫化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液体,化学性质不稳定,故错误;C.二硫化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毒的液体,应该密封保存,故正确;D.二硫化碳是难溶于水的液体,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物质的性质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2分)(;佛山)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B.& 倾倒液体&C.& 蒸发食盐水&D.& 稀释浓硫酸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判断;D、根据浓硫酸稀释的注意事项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不正确;C、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操作正确;故答案选B.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8.(2分)(;佛山)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②石墨可作电极;③氧气可用作燃料;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⑤KNO3属于复合肥料;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氧气的用途;酸碱盐的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①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能吸收热量;②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③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④根据氢氧化钙的碱性分析;⑤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⑥根据火碱氢氧化钠显碱性进行分析.解答:&解:①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②石墨具有导电性,能用于作电极;③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④氢氧化钙显碱性,能够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⑤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是复合肥;⑥氢氧化钠显碱性,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炉具清洁剂成分,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佛山)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Na2CO3溶液呈碱性&Na2CO3属于碱B&铁可以和稀H2SO4反应放出H2&Fe属于金属C&金属Al是热的良导体&金属Al可以用来制作生活炊具D&洗涤剂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A.&A&B.&B&C.&C&D.&D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碳酸钠是显碱性的盐分析;B、根据活泼金属能够和酸反应产生氢气分析;C、根据铝具有导热性分析;D、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解答:&解:A、Na2CO3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B、活泼金属能够和酸反应产生氢气,铁是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二者不是因果关系,故错误;C、金属Al是热的良导体,因此可以用来制作生活炊具,故正确;D、洗涤剂对油污起到乳化作用,而不是溶解,故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方面的问题,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分析与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10.(2分)(;佛山)已知:2Al+Fe2O3 2Fe+Al2O3;2Na+2H2O=2NaOH+H2↑.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X得到Y的一组物质是(  )选项&A&B&C&DX&Fe&Fe2O3&Na&ZnY&FeCl3&Al2O3&NaOH&ZnCl2
 &A.&A&B.&B&C.&C&D.&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依据置换反应概念结合物质性质进行分析判断,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不是氯化铁;B.氧化铁和金属铝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发生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与NaOH,符合置换反应概念;D.Zn和稀盐酸反应生成ZnCl2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解答:&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不是氯化铁,故A不符合;B.氧化铁和金属铝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发生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属于置换反应,故B符合;C.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与NaOH,属于置换反应,故C符合;D.Zn和稀盐酸反应生成ZnCl2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D符合;故选A.点评:&本题以置换反应的概念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物质转化中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 11.(2分)(;佛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烧杯作为反应容器时不能直接加热 &B.&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低 &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B、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防止污染药品.C、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小于所量值.D、需要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判断,如果溶液为酸性溶液,稀释后溶液的pH偏高,如果为中性溶液,溶液的pH不变.解答:&解:A、烧杯可以用作反应容器,但不可直接加热,故本选项叙述正确;B、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防止污染药品,故本选项叙述错误;C、用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会导致所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小于所量值,即所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偏小,质量偏少,溶质质量不变,所以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故本选项叙述错误;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测定结果偏低;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测定结果不变,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测定结果会偏高,所以测定结果不一定偏低,故本选项叙述错误;故选:A.点评:&对于D选项的判断是一个易错点,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需要根据被测溶液的酸碱性来判断其偏大或者偏小,亦或不变. 12.(2分)(;佛山)为了探究a、b、c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b>a>c&B.&a>b>c&C.&c>b>a&D.&c>a>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二是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将a、b中分别加入稀硫酸,a的表面有气泡冒出,b没有,说明活动性a>H>b;将b、c中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b的表面有银析出,c没有,说明活动性b>Ag>c;所以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a>b>c.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2分)(;佛山)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OH H2SO4 BaCl2&B.&NaOH CuSO4 NaCl &C.&HNO3 KNO3 K2SO4&D.&Na2SO4 FeCl3 KCl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A、BaCl2和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B、NaOH与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溶液变浑浊,且CuSO4的水溶液呈蓝色,故选项错误;C、三者之间不反应,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选项正确;D、三者之间不反应,但FeCl3的水溶液呈黄色,故选项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能够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溶解性的掌握. 14.(2分)(;佛山)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OH溶液 (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C&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D&FeSO4溶液(H2SO4)&加入足量Fe粉、过滤
 &A.&A&B.&B&C.&C&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2CO3能与适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足量Fe粉能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2分)(;佛山)下列4个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B.&②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 &C.&③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 &D.&④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稀硫酸和NaOH溶液中都含有水,则根据反应开始时纵坐标的含义进行判断即可.B、根据金属活动顺序知道,锌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D、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一开始就反应,会有沉淀生成.解答:&解:A、在反应开始时,稀硫酸、NaOH溶液中都含有水,所以混合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A错误.B、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Zn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生成ZnSO4溶液,则溶液是质量增加,故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K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故C正确.D、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则反应开始就会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知识的考查题,结合反应的过程与图象情况的走势联系起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注意坐标的起点、拐点及变化趋势. 二、(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6.(2分)(;佛山)只用石蕊试液就能将下列各组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 &A.&NaCl NaOH NaNO3&B.&NaOH H2SO4& KNO3 &C.&HCl NaCl Na2SO4&D.&Na2SO4 H2SO4& CuSO4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物质的性质考虑,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中性溶液不变色,然后再利用物质之间的反应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化钠和硝酸钠溶液都显中性,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不能鉴别;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硫酸显酸性,硝酸钾显中性,能使石蕊试液分别显示蓝色、红色和紫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氯化钠和硫酸钠溶液都显中性,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不能鉴别;D、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为:B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要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因此要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 17.(2分)(;佛山)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例如:2 +3& 2 ,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4P+5O2 2P2O5&B.&FeCl3+3NaOH=Fe(OH)3↓+3NaCl &C.&Zn+H2SO4=ZnSO4+H2↑&D.&2H2O 2H2↑+O2↑
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元素化合价改变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据此解答;解答:&解:A、4P+5O2 2P2O5,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FeCl3+3NaOH=Fe(OH)3↓+3NaCl,属于复分解反应,没有单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Zn+H2SO4=ZnSO4+H2↑,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2H2O 2H2↑+O2↑,反应中由化合物分解为单质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抓住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改变进行. 18.(2分)(;佛山)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据此分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为:4g+10g+3g+4g(6g+4g+8g)=3g,故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分解反应,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错误;B、丙可能为催化剂,故正确;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10g4g):(8g4g)=3:2,故正确;D、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6g4g):(8g4g)=1:2,由于未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故无法确定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三、与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2分19.(6分)(;佛山)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氟化钠是某些牙膏的添加剂,能有效预防龋齿.如图是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9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 (填“失”或“得”)电子.氟化钠可以用钠与氟气(F2)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F2=2NaF .(2)氢、碳、氧、钙等元素能组成多种物质.A的化学式是CaO,俗称 生石灰 ,A与B(胃液中含有的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2HCl=CaCl2+H2O .用化学式表示3个碳酸根离子 3CO32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解答;(2)根据物质的俗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离子的表示方法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则其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通常显+1价;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而显1价,故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故填:9;失;2Na+F2=2NaF;(2)CaO是氧化钙的化学式,俗称生石灰,胃酸的成分是盐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3CO32;故填:生石灰;CaO+2HCl=CaCl2+H2O;3CO3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0.(6分)(;佛山)自然界有多种多样的物质,如图1:&(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原子、离子 等.(2)上图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乙醇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是 汞 ;属于碱的是 氨水 ,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的操作是 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3)如图2是硫酸铜溶液与锌粒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反应中过量的物质是 CuSO4 (写化学式).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金属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从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解答该题;(2)根据有机物、碱的定义解答;根据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解释;(3)根据图示判断.解答:&解:(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故答案为:分子、原子、离子;(2)乙醇含有碳元素,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所以是有机物;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是汞;属于碱的是氨水;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3)在图2中硫酸铜溶液与锌粒反应前后溶液中,硫酸铜在反应中过量,化学式为CuSO4.故答案为:(1)分子、原子、离子;(2)乙醇;汞;氨水;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3)CuSO4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21.(6分)(;佛山)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工业及建筑材料,某些金属离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1)下表示A、B、C三种金属的部分物理性质.性质&&& 金属&导电性(100为标准)&密度(g/cm3)&熔点(℃)&硬度(10为标准)A&99&8.92&1083&3B&61&2.70&660&2.9C&17&7.86&1535&5①三种金属中最不适宜作导线的是 C (填字母),高压输电线不用金属A而选用金属B,主要原因是 金属B的密度小 .②C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 > 5(填“>”、“<”或“=”).(2)老火靓汤强身健体,猪骨汤是其中之一.煲制猪骨汤的主要原料:猪骨、鸡脚、甜玉米、胡萝卜、鸡骨草等.③猪骨汤包含的营养素中除了蛋白质、油脂、水、无机盐外,还有 维生素 等.④猪骨汤中因为含有较丰富的离子 Ca2+ (用离子符号表示),所以老年人引用可以预防 骨质疏松 .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分析解答;(2)甜玉米、胡萝卜中含有维生素;猪骨汤中因为含有较丰富的钙离子,老年人引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解答:&解:(1)①金属C的导电性最差,最不适宜作导线;高压输电线不用金属A而选用金属B,主要原因是金属B的密度小;②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会增大,故其合金的硬度>5;(2)③甜玉米、胡萝卜中含有维生素;④猪骨汤中因为含有较丰富的钙离子,老年人引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故答案为:(1)①金属B的密度小;②>;(2)③维生素;④Ca2+;骨质疏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和食物中的营养元素,难度不大. 22.(7分)(;佛山)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4)2CO3分解]. (1)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漏斗 等.(2)滤液Ⅰ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Fe2+、H+ 等.(3)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 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4)根据题中信息,加入(NH)4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温度低于40℃ .(5)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是 (NH4)2SO4 (写化学式).(6)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FeCO3+O2 2Fe2O3+4CO2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根据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进行解答;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将氧化亚铁还原为铁,故硫铁矿高温通入一氧化碳得到的固体中主要含有的是铁,稀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氨水呈碱性,能够与酸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解答.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经过操作Ⅰ、操作Ⅱ得到的是滤液和固体,故是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故填:漏斗.(2)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将氧化亚铁还原为铁,故硫铁矿高温通入一氧化碳得到的固体中主要含有的是铁,稀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含有亚铁离子,由于硫酸过量,故含有氢离子,滤液Ⅰ中主要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和氢离子,故填:Fe2+、H+.(3)由于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氨水呈碱性,加适量氨水能将溶液调节为中性,故填:调节溶液的酸碱性.(4)根据题中信息,40℃以上时(NH4)2CO3分解,故加入(NH)4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温度低于40℃,故填:温度低于40℃.(5)碳酸铵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故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是硫酸铵,故填:(NH4)2SO4.(6)在空气中煅烧FeCO3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故填:4FeCO3+O2 2Fe2O3+4CO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制备和分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熟练掌握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以便灵活应用. 23.(7分)(;佛山)AN是初中学过的物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A是不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右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注: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1)写出化学式:A BaSO4 ,N HCl .(2)写出E→B的化学方程式 Mg(OH)2+H2SO4=MgSO4+2H2O .(3)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质是 氢氧化钠等碱溶液 .(4)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D的实验现象是 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C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D之外,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氮气生成氮化物(氮元素化合价为3),该氮化物的化学式是 Mg3N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因此D是氧化镁;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可以加热产生氧化镁,因此E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氧化镁都能够和M反应产生B镁盐,B和氯化钡反应产生A,A是不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因此A是硫酸钡沉淀,则B是硫酸镁,M是硫酸;氧化镁和氢氧化镁都能和N反应产生F,且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因此N是盐酸,则F是氯化镁;C能够和硫酸反应产生B硫酸镁,和N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因此C是镁,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解答:&解: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因此D是氧化镁;A是不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可以加热产生氧化镁,因此E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氧化镁都能够和M反应产生B,B和氯化钡反应产生A,因此A是硫酸钡沉淀,则B是硫酸镁,M是硫酸;氧化镁和氢氧化镁都能和N反应产生F,且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因此N是盐酸,则F是氯化镁;C能够和硫酸反应产生B硫酸镁,和N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因此C是镁,因此:(1)A是硫酸钡,N是盐酸,故答案为:BaSO4;HCl;(2)E→B的反应是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镁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Mg(OH)2+H2SO4=MgSO4+2H2O;(3)由氯化镁得到氢氧化镁,应该是和可溶性的碱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氢氧化钠等碱溶液;(4)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镁和氮气生成氮化镁,其中镁元素为+2,氮元素为3,化学式为:Mg3N2;故答案为: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Mg3N2.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要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抓住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24.(5分)(;佛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 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中出现上升的水柱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uO发生 还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 使酒精灯火焰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3)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被还原.(4)根据酒精灯火焰加上网罩后火焰集中分析解答.解答:&解:(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中出现上升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中出现上升的水柱.(2)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实验现象是: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被还原.故答案为:还原.(4)酒精灯火焰加上网罩后火焰会集中,从而提高了火焰的温度.故答案为:使酒精灯火焰更加集中,提高温度.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不是很大. 25.(8分)(;佛山)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1)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2)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 2KCl+3O2↑ .(3)能用装置D收集的气体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4)某实验小组为了获得较多气流平稳且干燥的氢气进行实验探究,制取氢气时发生装置应选 B (填字母,下同),干燥装置应选 F ,干燥装置中的试剂是 浓硫酸 .(5)如图2是探究CO2与NaOH是否反应的部分原理装置图.请在方框内画出需完善的装置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可供选用的仪器及药品:试管、直角导管、干燥CO2、NaOH溶液、BaCl2溶液.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收集方法;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根据A是固固加热型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解答;(3)根据装置D是向下排空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解答;(4)根据装置特点分析解答,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解答;(5)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是长颈漏斗;(2)A是固固加热型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试管口无棉花,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3)装置D是向下排空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4)为了便于添加液体,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故选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干燥氢气时长进短出;(5)试管内盛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如图: 答案:(1)长颈漏斗(2)2KClO3 2KCl+3O2↑(3)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4)B& F&& 浓硫酸(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26.(9分)(;佛山)硫酸铵和氯化钾是化工生产的副产品,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或影响作物的生长,工业上往往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如图1是硫酸铵等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归纳硫酸铵等物质溶解度温度曲线变化规律:① 硫酸铵等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 ;②温度相同时, 温度相同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2)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的流程如图2: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产品(无氯钾肥)的化学式是 K2SO4 ;④操作Ⅰ主要是趁热过滤,过滤后的产品中 没有 (NH4)2SO4晶体析出(填“有”或“没有”).(3)苯甲酸(C6H5COOH)通常用作定香剂或防腐剂,也用作果汁饮料的保香剂,合成苯甲酸晶体常伴随有氯化钾等副产品生成,某同学加热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并测定其熔点,发现其在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资料:苯酸钾熔点122.4℃;纯净固体一般都有固定熔点;在常温时苯酸钾溶解度很小.小于0.4g.【提出问题】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 想】猜想1:苯酸钾;猜想2:氯化钾,猜想3: 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蒸馏水、AgNO3溶液、稀硝酸.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将白色固体A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Ⅱ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 滴加23滴硝酸银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固体A中含有KCl.Ⅲ取白色晶体, 放入试管中加热 &熔点是 122.4℃ &结合实验Ⅱ,猜想3成立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科学探究.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硫酸铵等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温度相同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流程图2中,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产品(无氯钾肥)的是硫酸钾,操作Ⅰ主要是趁热过滤,过滤后的产品中没有(NH4)2SO4晶体析出,因为在较高温度下,硫酸铵的溶解度较大.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1:苯酸钾;猜想2:氯化钾,猜想3: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实验操作:Ⅱ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23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是白色固体A中含有KCl;Ⅲ取白色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熔点是122.4℃,说明有苯酸钾,因此结合实验Ⅱ,猜想3成立.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硫酸铵等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温度相同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故答案为:硫酸铵等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温度相同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不同;(2)流程图2中,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产品(无氯钾肥)的是硫酸钾,操作Ⅰ主要是趁热过滤,过滤后的产品中没有(NH4)2SO4晶体析出,因为在较高温度下,硫酸铵的溶解度较大;故答案为:K2SO4;没有;(3)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1:苯酸钾;猜想2:氯化钾,猜想3: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实验操作:Ⅱ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23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是白色固体A中含有KCl;Ⅲ取白色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熔点是122.4℃,说明有苯酸钾,因此结合实验Ⅱ,猜想3成立;故答案为: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滴加23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122.4℃;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题中. 五、计算与分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27.(3分)(;佛山)一定条件下用NH3捕捉CO2的反应为3NH3+3CO2=C3H3N3O3+3H2O,生成的三聚氰酸(C3H3N3O3,相对分子质量为129)是重要的化工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三聚氰酸中C、H、N、O四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12:1:14:16 .(2)每生产25.8kg三聚氰酸,可以捕捉CO2的质量为 26.4kg .(3)Na2CO3溶液同样能用于“捕捉”CO2,反应为Na2CO3+H2O+CO2=2□,□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NaHCO3 .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三聚氰酸的质量,计算出可以捕捉CO2的质量即可.(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中的化学式.解答:&解:(1)三聚氰酸中C、H、N、O四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3):(1×3):(14×3):(16×3)=12:1:14:16.(2)设可以捕捉CO2的质量为x,3NH3+3CO2=C3H3N3O3+3H2O&&&& 132&& 129&&&&& x&&& 25.8kg&=&&&&& x=26.4kg(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O+CO2=2□,反应前钠、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6、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0、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分子中含有2个钠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则每个□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构成,则□中物质的化学式为NaHCO3.故答案为:(1)12:1:14:16;(2)26.4kg;(3)NaHC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8.(7分)(;佛山)某腐蚀印刷电路板的废液中含有CuCl2和FeCl2,为了分析该废液的组成,取1000g废液,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中加入废铁屑的质量、析出Cu的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废铁屑的质量/g&20&40&60&80析出Cu的质量/g&12.8&25.6&32&32(注:废铁屑中的杂质不溶于废液也不与废液反应,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1)1000g废液与足量废铁屑完全反应,析出Cu的质量为 32g .(2)废铁屑中单质Fe的质量分数为 56% .(3)计算1000g废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4)1000g废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 6.4%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2)根据加入20g的废铁屑会生成12.8克的铜进行分析;(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生成的铜是32克,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4)根据氯化亚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氯化银沉淀,结合生成沉淀的量进行解答.解答:&解:(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加入60克和80克的废铁屑生成的铜都是32克,所以铁是过量的,与足量废铁屑完全反应,析出Cu的质量为32g;(2)通过分析可知,加入20g的废铁屑会生成12.8克的铜,设参加反应的铁为x,Fe+CuCl2=FeCl2+Cu56&&&&&&&&&&&& 64x&&&&&&&&&&&&& 12.8g&= &&& x=11.2g所以 ×100%=56%;(3)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亚铁为m& Fe+CuCl2=FeCl2+Cu&&&&& 135&&& 127 64&&&&&& y&&&&& m&& 32g&=& &&&&&& x=67.5g&&&&&& m=63.5g1000g废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为: ×100%=6.75%≈6.8%;(4)1000g废液中FeCl2的质量为z,FeCl2+2AgNO3=Fe(NO3)2+2AgCl↓&127&&&&&&&&&&&&&&&&&& 287& z&&&&&&&&&&&&&&&&&&&& 287g&=
&& z=127g&×100%=6.35%=6.4%.故答案为:(1)32g;(2)56%;(3)6.8%;(4)6.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质量分数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力,学生需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能正确运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才能正确答题.&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