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自行车垃圾品牌品牌的自行车要多少钱,只用于一般骑行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不能使用此页面的全部功能。
请换用其他浏览器或者开启对javascript的支持。
十大名自行车(骑捷安特、美利达有啥自卑的)
尼古拉(图片来源:BIKE MAGIC)全世界十大奢侈自行车品牌排行(排名不分先后):Nicolai(尼古拉)德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 德国
网址: Casati(卡莎蒂)意大利品牌
自行车产地:意大利 网址:Liteville(莱特维尔)德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德国
网址: Tyrell(泰勒)德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德国
网址: Colnago(梅花)意大利品牌
自行车产地: 意大利
网址:FRM(艾福阿姆)意大利品牌
自行车产地:意大利 网址:Pinarello(皮纳瑞罗)意大利品牌 自行车产地: 意大利
网址:Time(泰姆)法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法国
网址:Look(洛克)法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法国
网址:Ventana(梵塔纳)美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美国
网址:以上10大品牌以纯手工打造为主,产量极小,价格昂贵,奢侈之极,产品以满足一些有钱人为主,很多品牌每年销量不到一千台,所以这些品牌对很多大众消费者来说几乎闻所未闻,但他们绝对是专业级、毒品级的,且很难购买到,有些品牌产品甚至需要三个月以上的预订。全世界十大顶级自行车品牌排行(排名不分先后):Storck(斯道克)德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德国
Tyrell(泰勒)德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德国
网址: Colnago(梅花)意大利品牌
自行车产地: 意大利
网址: De Rosa(德罗莎)意大利品牌
自行车产地:意大利
网址:Pivot(匹维特)美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美国
网址:Ellsworth (艾斯沃斯)美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美国
网址:Look(洛克)法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法国
网址:Pinarello(皮纳瑞罗)意大利品牌 自行车产地: 意大利
网址:Time(泰姆)法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法国
网址:SantaCruz(圣克鲁兹)美国品牌
自行车产地:美国
网址:以上10大品牌以产品性能和高端著称,不追求销量,以上十大品牌绝大多数一年销量不超过一万台,产品以满足发烧级客户为主,虽在大众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不高,但是他们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是业余比赛和专业赛事中的最佳选择。全世界十大畅销自行车品牌(排名不分先后):Cannondale(佳能戴尔)美国品牌
网址:Cube(库比)德国品牌
网址:Scott(斯科特)德国品牌
网址:Specialized(闪电)美国品牌
网址:Merida(美利达)中国台湾品牌
网址:Trek(崔克)美国品牌
网址:Giant(捷安特)中国台湾品牌
网址:Focus(福克斯)德国品牌
网址:Fuji(富士)美国品牌
网址:Bianchi(比安奇)意大利品牌
网址: 以上10大品牌以销量闻名世界,产品以满足大众消费者为主,在全世界的经销店甚多。很多品牌每年销量超过一百万台,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很高,不少品牌为扩大在大众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不断赞助环法比赛。这些品牌的产品绝对称得上是高性价比,高实用性的。(本文转自biketo论坛)兄弟们,不要为自己的捷安特、美利达自卑了,咋的咱也是十大名车啊!
哥看完这个文章顿时觉得心情好了很多!
全世界十大畅销自行车品牌。纯粹是因为卖的比较多而已。
卖的多也行啊,咋也十大了……
自己组装的人掩面路过,在墙角默默的流着眼泪画圈圈,去你妹的top10,你妹的!!!
卖的多...那当年在华夏大地上奔驰的 凤凰 ~~~~~
还有永久!!!绝对霸气的凤凰二十八寸!!!!
凤凰大28,神车啊!
原来都是台湾产的...
曾经覆盖神州大地的永久凤凰都没在十大畅销里出现,更别说不是雄踞前二,这个榜就是个浮云
凤凰啊,为何不能起飞啊
就算台湾的GIANT利用完大陆的凤凰后一脚踢开,也难逃阿米尼的覆辙.更多国外品牌的进入加剧了GIANT的没落!
螳螂在前,黄雀在后,很多台湾品牌利用完大陆品牌后,最后被欧美列强杀死,GIANT也难逃厄运!可恨,可悲,可泣,在这个历史的舞台上没有永远的胜利者!
这种所谓的排名骗了多少人,别有用心的假冒伪劣为了做广告就弄一个这个,把自己和世界名车放在一起,沾人家的光。讨厌恶心呸。
对了,可以看看这个Q群:,是一个内部优惠券分享群,与上千家店铺合作,每天分享多款超低价好货,性价比超高,都是卖家赔本赚吆喝,暂时低价卖,等销量上去后就会涨价。只在最低价时分享给大家,领内部优惠券购买,群外是享受不到优惠券的噢~
买不买没有关系,可以先加进来占个位置,觉得不好还可以再退啊,是吧,需要的话可以加一下,挺实用的。
SOME单车啊
NORCO诺客单车
之前想骑行减肥,可惜工作太忙,也没人陪,所以一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天天做办公室,肚子上的游泳圈一层又一层,后来实在没办法,听从闺蜜的苦苦相劝,走捷径用了法国Fibretutu,好歹瘦了个19斤,不然现在还过着猪八戒的生活
之前想骑行减肥,可惜工作太忙,也没人陪,所以一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天天做办公室,肚子
之前想骑行减肥,可惜工作太忙,也没人陪,所以一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天天做办公室,肚子上的游泳圈一层又一层,后来实在没办法,听从闺蜜的苦苦相劝,走捷径用了法国Fibretutu,好歹瘦了个19斤,不然现在还过着猪八戒的生活
就是人懒没办法,不然也不会胖了,最近跟你一样用法国Fibretutu还算减了十几斤了。
月入5000的小项目 有的感兴趣吗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kongjingid)
(王者归来)
(Amy-pano)608被浏览230481分享邀请回答/lixianji下面是正文:在不久的将来,关于“骑行世界”的书籍会在书店和图书馆占据满满一个书架。架上会有旅行单车的装配手册,也少不了各大洲路线的分析和攻略,还会有露营炊事装备购买指南,最多的会是各种骑行世界的游记、画册甚至诗集。但是在这种旅行方式在国内悄悄普及之前,就只有这篇文章可供各位将就一下了。这是骑行世界非常初级的功课,但在这里写出来,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其可行性,使更多的人可以去实践这种生活,去写满那个书架。首先需要定义一下骑行世界:长度超过五千公里,时间超过六个月,横跨多个国家甚至多个大洲的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旅行(当然,这个定义并不完整,需要骑行社区的共识)。可以看出骑行世界和其它短途骑行的主要区别不仅在于路程的长度,在时间、地域、文化上的跨度也有质的飞跃。长时间骑行,长时间在户外,长时间在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环境里,骑行者的身心会好似陷于另一个时空。造车(冲绳那霸市一座人行天桥下的“好朋友”单车。)(冲绳那霸市一座人行天桥下的“好朋友”单车。)国内近年出现很多制造旅行车的厂家,比如开朗、风速、不死骑。直接购买这些品牌的单车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因为商家需要盈利,他们的通常会避重就轻地误导购买者。整车制造商所能生产的部件基本都是次要部件,比如车架、前叉,夸大这些部件的作用就好像吹嘘手机壳一样故弄玄虚;在其他车种上区分级别的套件,更加无法提高旅行车的价格,因为旅行车需要的是低价、8速、憨实稳重的部件;而对于旅行车最至关紧要的部分,比如碗组、轮圈、花鼓、辐条、外胎,因为市场的不成熟而被隐没在广告之中。简单地说,按照旅行者的需求造出的旅行车无法让厂家盈利,而能够盈利的旅行车总是以牺牲消费者利益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如果你的打算从北京骑到巴黎,或者从南非北上土耳其,那么彻底了解你所需要的旅行车,将是决定旅途成败的最关键一步。旅行车的结构、设计及其部件要依次符合这样一些条件:强度和耐久度、舒适度、兼容性,而其他车种追求的轻、快、高端都不在旅行车的考虑之内。旅行车 vs 山地车 vs 公路车:选择哪一种单车,网上的讨论非常多,大家各有所好,在这里我只说一下我的选择:在国内骑国道的话旅行车就行,如果走山路、石子路或路况不好的公路,带前避震的山地车更舒服些。骑行世界,大部分国外骑行者的选择是旅行车,预计路况不好的话会选择1.75或者2寸的轮胎。在发达国家,比如日本,有时路况太好了,以至于我见过很多日本年轻人用公路车来做长途旅行。(在日本冈山后乐园门外见到的一架超屌旅行车,山地车架、碟刹、内藏式驮包。可惜等了半天没见到主人。)(在日本冈山后乐园门外见到的一架超屌旅行车,山地车架、碟刹、内藏式驮包。可惜等了半天没见到主人。)车架:大部分厂家会极力宣传其车架,原因在于车架是他们最主要的赚钱部件(单车厂家主要生产车架,其他部件多由专门厂商供应)。但事实情况是旅行车架的更新速度不像山地车或者公路车那样快,对重量几乎无要求,所以一个80年代生产的公路钢架完全可以拿来做你的旅行车车架。很多老一代的山地车钢架也是骑行世界者的挚爱,总是可以在路上见到。对我来说,一个尺寸适合,带有前后货架螺丝孔,质量ok的钢架,不管其生产年份,都是上乘的选择(如果选择品牌,不死骑、开朗都较贵,风速最便宜)。车架的大小一定要合身,在购买之前参考一下Bike Fitting的资料才好。碗组:碗组是车架和前叉之间的轴承系统,是旅行车的重要部件,所以碗组的质量是关键。我用的是Cane Creek 40的碗组(40.EC34型号,经典旅行车架适用),如果你有钱可以买Chris King的NoThreadSet,质量世界第一,但价钱几乎是我整架车的1/2...(Cane Creek S3曾经是旅行车的首选,可惜停产了。)(Cane Creek S3曾经是旅行车的首选,可惜停产了。)(Cane Creek 40.EC34是现在的主流产品,只是价格高了一点。)(Cane Creek 40.EC34是现在的主流产品,只是价格高了一点。)(超过一万公里的长途骑行,需要携带备用培林以防万一。)(超过一万公里的长途骑行,需要携带备用培林以防万一。)把手、把立、把套:有人喜欢用蝴蝶把,我觉得有些大了,燕把就比较合适。把套要看个人喜好,我自己无所谓。把立的长短对于骑车姿势来说非常重要,在购买之前要做好Bike Fitting,确定把立的尺寸。但最主要的还是试骑,骑个几天之后看看姿势舒服与否,肩膀太累就换个短的把立。(直把并不是很舒服。)(直把并不是很舒服。)(日本年轻人的旅行车崇尚速度,公路车把非常普遍。)(日本年轻人的旅行车崇尚速度,公路车把非常普遍。)(蝴蝶把在西方长途旅行车上最常见,一般都是跨洲上万公里的架势。)(蝴蝶把在西方长途旅行车上最常见,一般都是跨洲上万公里的架势。)(把立是微调旅行车舒适程度的关键!)(把立是微调旅行车舒适程度的关键!)套件:前拨、后拨、指拨、飞轮、牙盘、曲柄、中轴,我的选择是Shimano Alivio套件,因为质量很好而且淘宝上的水货便宜疯了(有钱些的可以买Shimano Deore,但差别不大)。注意,8速好过9速,千万别买10速,寿命短很多。选择Shimano的原因是基本上世界各地都可以买到,而且性价比几乎无人能敌。(Shimano Alivio套件)(Shimano Alivio套件)如果想仔细Fine Tone零件,做到极致,可以参考下面的列表:前拨、后拨:Shimano Deore M590前后拨,比M4000容易调整一些。(Shimano Deore M590前拨)(Shimano Deore M590前拨)(Shimano Deore M590后拨)(Shimano Deore M590后拨)飞轮、牙盘:Shimano HG41 11-34齿8速飞轮,Shimano FC-M361牙盘22-32-44齿,选择M361牙盘的原因是中轴限制,请往下看。(八速11-34齿Shimano HG41)(八速11-34齿Shimano HG41)(Shimano FC-M361牙盘)(Shimano FC-M361牙盘)指拨:tomsbiketrip上就推荐Shimano SL-6480,但我在淘宝上没找到,还是老实用M590吧。中轴:Shimano UN55,据说是长命中轴,怎样都不会死。虽然无法拆开做维护,但是这样的设计减少了灰尘的进入。M361就是为了陪它。(Shimano UN55中轴)(Shimano UN55中轴)刹车系统:现在很多人都用碟刹,我反对碟刹的主要原因是基于V刹的易修理性和刹皮在全世界的普遍性和通用性。就算在日本,某些小单车修理铺也不是总能修碟刹的。Shimano Alivio T4000刹把和BR-T4000 V刹是我的选择。(V刹牢固可靠,简单易修理,最主要便宜)车轮:26寸是旅行车的标准,世界各地都有供应。700C也可以,但普及性没有26寸广泛,而且其尺寸稍微大了一点。后轮最好是36根辐条的,如果前后都载重,或者整车在40公斤以上,最好前后轮都用36根辐条。(左边700c,右边26寸,是不是大很多?)(左边700c,右边26寸,是不是大很多?)轮圈:轮圈是旅行车最关键的部件,虽然属于消耗品,但选择一个可以行驶40000公里的轮圈比一个在5000就报废的安心很多。Ryde Andra、Ryde Sputnik据说是世界上最牛逼的轮圈,原价不贵,但淘宝上比较贵。EXAL ML21/XL25,Sun Rhyno Lite,Velocity Cliff Hanger都是候选人,但都挺贵的。Mavic XM719看起来不错吧?但是很多用户报告说不久就出现裂纹。说实话,我没有购买这里任何一种轮圈,因为淘宝价格比原价贵很多。现在我用的是一个超便宜的Meijun轮圈,打算骑到有卖Ryde Sputnik的地方再换。(Ryde Sputnik,轮圈的坚韧程度和寿命是横跨大陆的关键因素)(Ryde Sputnik,轮圈的坚韧程度和寿命是横跨大陆的关键因素)辐条:辐条和轮圈同样重要,DT冠军2.0或者Sapim Race。(吹毛求疵一些,Sapim Race放在前轮,以及后轮左排,Sapim Strong放在后轮右排)(DT Champion 2.0辐条)(DT Champion 2.0辐条)外胎:世文马拉松Plus 26寸x1.75寸,或者更牛逼一点的Plus Tour 26x1.75. 外胎的质量决定了你花在单车维修上的时间,切记。(Schwalbe Marathon Plus Tour外胎,听说有人从泰国骑到挪威没有爆过一次胎)(Schwalbe Marathon Plus Tour外胎,听说有人从泰国骑到挪威没有爆过一次胎)花鼓:Shimano T660后花鼓。前轮我装了一个发电花鼓Shimano Alfine DH-S501,在后面关于电的一节我会详细介绍。(Shimano T660后花鼓,淘宝价超低)(Shimano T660后花鼓,淘宝价超低)内胎:建大内胎,没什么好说的。美嘴法嘴都可以,但你的打气筒最好可以两种都兼容,因为你不知道在路上会碰到哪一种。坐垫:大部分人都选择Brooks,如果你屁股的敏感度较高的话可以看看。我觉得普通的Velo都ok,可能是我习惯了吧?(右下是朋友的Brooks,左上是我的风速坐垫,没有觉得不舒服啊?)(右下是朋友的Brooks,左上是我的风速坐垫,没有觉得不舒服啊?)脚踏:不要买便宜货,我风速的脚踏在日本4500公里的时候就阵亡了,害得我在单车上一瘸一拐了一整天。选择好一点的牌子,Shimano或者Wellgo都可以。(DMR V8 Flat Pedal,有点小贵,质量不错)(DMR V8 Flat Pedal,有点小贵,质量不错)车灯:前后灯都是必须的,如果你有发电花鼓的话,可以考虑连接前后灯。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社会非常注重交通安全,所以不论是城市单车还是旅行单车都配备有非常强力的前灯,晚上像汽车灯那么亮。而且日本山多,隧道密布,进入隧道时,前后灯都开可以大大提高单车和人的可见度,保命!我现在用的是Cateye的两款USB灯,可以随时拿下,防止失窃。(Cateye的Volt 200,以及Rapid Mini,都是USB充电。好处是不用购买电池,而且都可以随时摘下,不给小偷惦着的机会。)(Cateye的Volt 200,以及Rapid Mini,都是USB充电。好处是不用购买电池,而且都可以随时摘下,不给小偷惦着的机会。)挡泥板:长途骑行一定要配备前后挡泥板,除非你喜欢一身泥巴。只要适合旅行车的挡泥板就行。水壶和水壶架:我建议使用塑料可乐瓶。因为普通骑行水壶使用久了内部潮湿,长满细菌,容易发霉,而且在路上非常不容易清洗干净。可乐瓶的好处是随处可以买到,也可以经常更换,丢弃也不可惜。水壶架用铝合金的最好,不像塑料的的容易断,也不像碳纤维那么贵。水壶架螺丝和其他螺丝一样要选择真正的不锈钢,很多便宜的螺丝下两次雨就绣了,对车架非常有害。脚撑:有两种对待脚撑的态度,很多国外骑行者偏向不要脚撑,原因是车子加行李太重,而没有什么脚撑是完全保险的。不过找不到位置停靠的话,没有脚撑还是很麻烦。如果你真的要装,记住装中撑,安装在链支叉靠近中轴的部位。靠近飞轮的脚撑死的非常快,不信你可以试试。(中撑双叉单叉都行,单叉有些弱,但是双叉有时太高不稳)车锁:车还是要锁的,链条的粗壮程度看你去什么地方了。我发现密码锁比较方便,不会因为丢失钥匙而紧张。驮包架:骑行世界,前后货架都是必须的,而货架的质量也是单车生活中的一个关键点。前货架最好是专业的U字形钢货架,其他种类,比如装在V刹接口上那种就完全是垃圾了。淘宝上开朗的货架不错,但是太贵。后货架可以选择风速。但风速的前货架有一款是用夹板夹在前叉上的,我们日本之行的头3000公里就阵亡了。其他前货架有风速的U型,以及Pure Color的一款,看起来还不错。我用后再评判吧。货架的强度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牢固程度之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可以在驮包之上再添加其他行李及附件,开朗的一款前货架就设计的非常好,可以外置很多行李或设备。我的主要考虑是太阳能充电器,太阳在一天中的移动以及行车方向的改变使充电器要在不同的时间对住不同的方向,因为对准太阳可以极大的提升电能转化率,所以太阳能板需要能够对着任何方位。前货架的前方和左右方,后货架的后方和左右方都需要可以挂上太阳能板。(风速的前货架非常不牢固,后货架还不错)(风速的前货架非常不牢固,后货架还不错)(断裂后的前货架,只能用束线带绑起来)(断裂后的前货架,只能用束线带绑起来)(开朗的这款看起来不错,可惜比较贵)(开朗的这款看起来不错,可惜比较贵)驮包:建议自身完全防水,有快开背扣的驮包,这样可以省去了很多麻烦。开朗或者Ortlieb的驮包都不错。(Ortlieb的防水驮包是业界标准,不过价钱也吓人)(Ortlieb的防水驮包是业界标准,不过价钱也吓人)东西多的话前后都是40升以上最好,多余的空间很快就会被填满。因为骑行负重和对身体的压力并不呈一个正比的关系,所以预留空间给一些额外的食物、奢侈品(折叠凳、Tarp)可以使路上的生活更舒服一点。有一种龙头包,上方是一个透明朝天的防水夹层,用来放手机,好处是雨天导航非常方便。(Mont Bell的龙头包,顶层是透明夹层,可以放地图、手机,非常贴心的设计)(Mont Bell的龙头包,顶层是透明夹层,可以放地图、手机,非常贴心的设计)教训 1: 我这次在日本骑行使用的驮包本身不防水,但有防水套。可惜过了几十天之后防水套就失去了防水功能,一下雨就渗水。为了防止睡袋或者衣物潮湿,我不得不将一个废弃的雨衣垫在防水套下,就算这样还是不能完全防水。而且在下雨前后,将防水套套上套下驮包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驮包都被包在防雨套里,然并卵)(驮包都被包在防雨套里,然并卵)教训 2: 我的驮包不仅不防水,而且没有快开的背扣,需要用一个夹扣和一个钩子才能固定在驮包架上。每天将驮包挂上车,不单花费很多时间,而且手需要触碰轮子和车身,容易弄脏。装配:选择了这些单车部件,总需要有人安装。有四种选择,1)买整车,不用烦;2)买厂家的车架然后将其他部件也寄给厂家一起装配,开朗有这种服务。3)找家附近的单车铺或者单车店帮你安装。4)自己安装。我在这里强烈建议自己安装,因为骑行世界中,能够安装和修理自己的旅行车几乎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没有什么方法比尝试装配新车更能够锻炼这项技能的了。装配单车在网上有很多教程,慢慢看,慢慢琢磨,慢慢来。我将在之后的文章中谈及单车的装配。请关注我的专栏“流浪记”:257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安特自行车垃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