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慢性中耳乳突炎炎需要手术才能好吗

你好我是慢性中耳乳突炎,现在流脓,里面嗡嗡的响,需要手术吗?需要手术的话多钱
来自于:河南|
提问时间: 13:10:09|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你好我是慢性中耳乳突炎,现在流脓,里面嗡嗡的响,需要手术吗?需要手术的话多钱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719收到了:
病情分析:
你好,你这情况现在是慢性中耳炎乳突炎的急性发作。本病的特点就是很容易复发,一般病史都是比较长的。
指导意见:
建议先消炎治疗,待急性期过后干耳后可考虑手术治疗。
去年这个时候进的水,看好了,过了年又复发了,打过点滴,打半个月点滴呢!滴过药,还是一直流脓,头有点前昏昏沉沉的,前几天做的GT,里面有黑色的,耳膜烂了,你是刘宏医生吗?做手术有危险吗?需要多少钱?
你好,我是刘红征大夫,头晕是有乳突炎的缘故,本病就是容易复发,像是感冒,洗头时进水或是游泳等都可以复发鼓膜当然是大穿孔的。如果一年犯上一两次建议以保守治疗为主。只是平常注意点诱发因素就行了。毕竟手术是有风险的。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2166收到了:
你好根据您的病情描述,中耳炎假如反复发作可以考虑手术清除病变组织。假如只是单纯性的中耳炎控制炎症就可以
问题是我这耳朵一直都流脓,老是嗡嗡的响,睡不好觉,从过年到现在没好过,怎么样才能控制炎症呢?里面红红的,我都愁死了,怎么样保守治疗快呢?
鼓膜穿孔了没,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五官科医生
五官科医生
五官科医生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疾病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年08期
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疾病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疾病的不同显微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病变,包括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根据病变范围显微镜下分别施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或同时鼓室成形术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术后干耳恢复情况、并发症、复发以及术后听力改善程度等。结果完壁式乳突根治术51例,其中46例同时行鼓室成形术,6例行二期人工假体植入术。2例中耳胆脂瘤术后1年复发,第2次行开放式手术。术后听力提高25 d B 27例,15 d B 16例,听力减退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术59例,其中31例行小鼓室成形术。1例开放式手术后不干耳,换药2个月后获得干耳,其余均获得干耳。术后听力提高15 d B 5例,听力减退3例,余听力无改善。结论根据病例选择适当的术式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R764.92【正文快照】:
随着耳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慢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等中耳乳突炎性病变的手术治疗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已被耳科医师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1,2]。耳显微外科改良乳突根治术是在清除乳突腔、鼓窦入口及上鼓室病变组织的前提下,不损伤或少损伤中、下鼓室结构,从而保持和改进听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桂平;朱雷;肖红俊;;[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稳;神平;曹恒明;张旭;樊可成;孙光明;李培华;孙海清;;[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05期
植少娟;许耀东;袁碧;刘艳娟;林海燕;;[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16期
盛丽莉;岳涛;丁邱;;[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刘和菊;许耀东;植少娟;翁雪玲;;[J];护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李凤卿;谭淑芳;张志钢;;[J];护理学报;2010年02期
徐秀娟;蒋中秋;马华安;严道南;陈小宁;许耀东;郑亿庆;;[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07期
彭莉芬;黄妍雯;;[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11期
许耀东;刘翔;区永康;郑亿庆;陈穗俊;纪树芳;郭晓娟;;[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年05期
楼响瑜;赵守琴;;[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年03期
康树文;;[J];当代医药论丛;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广永;[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李娟莹;[D];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靖;[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史筱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卢智慧;[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吴照红;[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舒繁;[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伟,孙建军,李厚恩,刘阳,林勇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戴海江,赵守琴,郑雅丽,于子龙;[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1年01期
张龙城,宋为明,李学佩,董利民,陈大福,王志国;[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1年03期
孙燕,董俊华,赵守琴;[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年04期
何晓峥,许耀东,郑亿庆,刘伟;[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姜学钧,鲁亚莉,石阳;[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8期
倪道凤;[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年01期
张道行,胡宝华,舒畅;[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年01期
黄冬雁,韩东一;[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年04期
乔秀艳,姜学钧,惠莲;[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其林,金康业;[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10期
林刃舆,迟放鲁;[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张清利;[J];陕西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魏雪梅;[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年03期
肖文惠,易自翔;[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陈学明;肖宽林;孙星海;;[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2年05期
李华清,杨清绪,廖艳萍,麦平青,朱全胜;[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14期
陈广理,聂国辉,宋鹏,龚树生;[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3年02期
王辉兵,徐志文,唐安洲,苏纪平;[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年04期
陈雄,孔维佳;[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正贤;李学佩;施斐曼;;[A];中国动物学会全国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分会第十次形态科学与显微注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黎万荣;陈正侬;;[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苑铁军;韩在文;张凤英;刘清明;;[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邢昌全;王华林;范国康;;[A];2005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黄琦;吴皓;陈向平;杨军;汪照炎;;[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徐洁;;[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林刃舆;;[A];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林刃舆;陈建福;;[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叶胜难;;[A];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黄赛瑜;刘国钧;项松洁;何秋香;;[A];2005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主任 杨军;[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王玉泽;[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祝威;[D];吉林大学;2004年
刘伟;[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江华;[D];佳木斯大学;2008年
李愉宗;[D];暨南大学;2009年
楼文蓉;[D];昆明医学院;2009年
杜迎;[D];昆明医学院;2011年
陈浩;[D];昆明医学院;2005年
冉鹏;[D];郑州大学;2002年
李楠;[D];郑州大学;2003年
刘佳;[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王伟;[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杨小庆;[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慢性中耳炎单纯乳突凿开术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慢性中耳炎单纯乳突切开术已经自动替换为慢性中耳炎单纯乳突凿开术,可点此恢复原貌,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目录1 手术名称2 慢性中耳炎单纯乳突凿开术的别名慢性中耳炎单纯乳突切开术3 分类耳鼻喉科/中耳手术/和慢性手术
4 ICD编码20.21015 概述中耳乳突炎的发病率很高,不仅影响,且可导致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乳突手术是治疗中耳和乳突的主要手术,包括单纯乳突切开术、及等。
单纯乳突切开术是在保留完整的道后壁的情况下,清除乳突腔内全部气房及病变,不触动鼓室,以原有听力的手术。手术目的是清除乳突气房、鼓窦及鼓窦入口的化脓变,建立乳突、鼓窦及鼓室的良好引流,促使中耳及乳突炎症,防止并发症。6 适应症自普遍应用以来,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经非手术治疗多能得到,须行乳突切开术者已很少。但在病人抵抗力低下、强及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的情况下,仍有而须手术治疗者。一般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单纯乳突切开术:
1.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经广谱抗生素、切开等治疗3周后,仍出现耳流脓不止,耳深部或耳后痛,,乳突压痛,或扫描示乳突气房模糊,增高等,提示为急性融合性乳突炎者(图9.2.2.2-1)。
2.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出现耳周、、贝佐尔德(Bezold abscess)等并发症者(图9.2.2.2-2)。
3.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经治疗后明显减轻,数周后又出现,乳突区软组织肿厚、压痛等炎症状或鼓膜长期增厚,低热不退,X线摄片或CT扫描示乳突气房模糊或有破坏,提示有非典型性乳突炎或隐性乳突炎者。
4.胆型中耳乳突炎并源性颅内并发症,若全身情况不允许做乳突根治术,可第一期先做单纯乳突切开术,清除乳突、鼓窦病变,并对颅内并发症做适当的处理,以后第二期行乳突根治术。
5.反复发作,X线摄片或CT扫描示乳突气房模糊或骨质破坏而未查出其他原因时,可行探查性单纯乳突切开术。
6.或蓝鼓膜,经鼓膜切开治疗后长期不愈,考虑乳突有相同病变或肉芽肿,可行单纯乳突切开探查术。
7 禁忌症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早期,应先非手术治疗,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或同鼓膜切开以通畅引流,不宜在炎症尚未局限化脓时过早施行单纯乳突切开术。
2.在各种热性病期间不宜手术。8 术前准备1.静滴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根据病人全身情况予以等对症处理。
2.剃去术周5cm区域的,女病人应将头发结辫、梳向对侧。及用75%及耳周。
3.术前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并将分泌物行及。
4.术前半小时口服纳0.1~0.2g或0.06~0.09g。全麻者按全麻常规准备及用药。
5.术前仔细阅读X线或CT片,了解乳突程度、骨质破坏情况及乙状窦位置等。9 麻醉和体位成人一般用局麻。手术不合作者及用全麻。全麻者亦注射加的1%,以减少切口。局麻以阻滞为主,切口及其周围局部麻醉。局麻:常用1%~2%或2%普鲁卡因加1‰肾上腺素适量(1ml加1滴)。
1.于外耳道四壁骨与软骨交界处皮下注射,深达骨膜,慢慢浸润到鼓环,以皮肤发白为度,阻滞麻醉耳颞神经支及耳支。
2.于耳廓附着部后方约1~1.5cm处相当于耳后切口上、中、下3入,依次向上、下方皮下及骨膜下注药,再于乳突尖与后沟连线的中点以及乳突后缘分别皮下注药,阻滞麻醉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见本卷部分。
:仰卧,头转向对侧,术耳朝上,对侧耳枕于头圈上。10 手术步骤1.切口& 一般用耳后切口,在成人可选用两种切口中之一种(图9.2.2.2-3)。①常规切口,上起耳廓附着处上缘,下达乳突尖,切口中段距耳廓后沟最宽点为1.5~2.0cm,上、下端分别距耳廓0.5及1.2cm,切透皮肤、皮下组织及骨膜,若做耳后肌骨膜瓣则仅切开皮肤。②切于耳后沟中,或沿耳后沟切至相当于外耳道下壁平面时转向方至乳突尖。由于2岁以内婴的乳突尚未,穿过茎乳孔位置表浅,故婴幼儿切口的下端应稍向后移,止于乳突中部。病人如有骨膜下脓肿或以前做过乳突手术,切口应逐层切开,严禁一入过深,以免已暴露的或乙状窦。
2.软组织,暴露乳突骨皮质& 切口全层切开者,用骨衣剥离器沿骨面分离骨膜(图9.2.2.2-4)。
若做耳后肌骨膜瓣,用刀片锐性分离皮下组织,前达耳廓附着缘,使蒂在前侧,瓣上缘平颞线,下缘近乳突尖,后缘近皮肤切口,瓣基部略宽,整个瓣呈横置梯形(图9.2.2.2-5);如于耳后沟做切口,则在耳廓软骨附着处乳突侧软组织向前分离至骨性外耳道后壁,于骨性外耳道口之上向后上方切开骨膜,沿骨性外耳道口后缘半环形切开,并向后下方延至乳突尖,形成蒂位于后缘的耳后肌骨膜瓣(图9.2.2.2-6)。
骨膜剥离器分离骨膜或连同软组织一齐分离,前达骨部外耳道后缘,尽量避免剥离外耳道上、后壁的骨膜及皮肤,下至乳突尖,将附丽于乳突尖的胸锁切断,充分暴露乳突骨皮质,将乳突牵开器撑开切口。
认清乳突骨皮质的解剖标志:颞线(linea temporalis)、外耳道上棘(suprameatal spine)、筛区(cribriform area)是鼓窦定位的重要标志。外耳道上三角(又称Macewen triangle)的3条边是:①由骨性外耳道口上缘做平切线;②在后缘做一垂直线;③以外耳道口后上缘为基线所形成的线做第三边所形成的三角区,由此进入可达鼓窦,是鼓窦定位的标志(图9.2.2.2-7)。
3.磨(凿)开鼓窦,清除乳突气房& 使用切割钻(圆凿)除去乳突骨皮质,暴露乳突浅层气房。其上界为颞线,前界为外耳道后缘及乳突前缘,后界为乳突尖与颞线后部的斜形连线,呈一宽大三角形(图9.2.2.2-8)。
寻找鼓窦:于颞线下外耳道上棘后方的筛区处,磨(凿)除乳突气房或用大号刮匙追踪气房刮开。记住鼓窦位于外耳道上棘内面的后上方,即外耳道上三角的深部,成人鼓窦距乳突表面深约1.0~1.5cm。因此,磨(凿)的方向要朝向外耳道后上壁的后上方,创缘应呈斜坡形或漏斗形。有时在发育良好的岩骨气房与鳞骨气房间有一岩鳞板(petrosquamous lamina),位于鼓窦表面形成一隔板,称K?rner 隔(K?rner septum)(图9.2.2.2-9),易误认为“鼓窦”,需磨(凿)穿隔板才通入鼓窦(图9.2.2.2-10)。
暴露鼓窦后,细弯探针可毫无阻碍地向前滑入鼓窦入口,以小号刮匙、细纹钻头或钻石钻头向前上外方扩大鼓窦入口,暴露短脚及外(图9.2.2.2-11)。
若乳突骨皮质有瘘孔,可在探针指引下,用电钻或骨凿、咬骨钳、刮匙扩大瘘孔周围骨皮质的悬垂骨质及乳突气房,进入鼓窦。
清除乳突气房。从鼓窦开始,首先清除鼓窦至乳突尖端的气房,形成所谓的“开始沟”(initial groove)(图9.2.2.2-12),避开面神经的垂直段。
顺“开始沟”除去乳突尖部的气房,其常为一个或数个房,除去乳突尖部,显露二腹肌嵴(digastric ridge),注意勿损伤其前端茎乳孔处的面神经,将二腹肌嵴后侧与乙状窦间及近颈球处的气房用小刮匙刮除,此时乳突下半部的气房已清除。向后除去乙状窦上方的气房骨隔,直至显露窦板,并与外层的乳突骨皮质相连接,注意勿损伤乙状窦壁及乳突导。再回到鼓窦,除去乳突骨板气房,显露骨板,有时不慎暴露颅中窝硬脑膜,如硬脑膜无破损,一般妨碍不大。清除乳突天盖与乙状窦间角内气房,使天盖板与乙状窦板汇合呈一锐角--窦脑膜角(sinodural angle)。若鳞、颧部有炎症,向上延伸至鳞部,向前至颧突后根部气房,但勿进入上鼓室。最后用小刮匙或钻石钻头小心清除鼓窦内侧的气房,包括半规管周围、面神经周围及外耳道后壁残留气房,一般不须暴露3个半规管的轮廓,但要了解其确切位置,避免损伤骨性半规管、面神经及砧骨。已完成的术腔,应做到“轮廓化”或称“化”,即指乳突盖及乙状窦仅有一薄层骨壁保护,透过薄骨板可看到呈粉红色的脑膜及其上的小血管或呈蓝紫色的乙状窦,窦脑膜交角呈锐角以及Trautmann三角(Trautmann triangle)、二腹肌嵴等标志清晰可辨(图9.2.2.2-13)。
4.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乳突术腔完全开放后,应在手术下仔细及清除乳突腔、鼓窦内胆脂瘤、肉芽、及病变黏膜、骨质。如靠近鼓窦、半规管及面神经管周围气房内含色分泌物及肉芽,提示鼓窦入口或上鼓室有阻塞性病变,应用小刮匙、咬钳、钩针仔细清除肉芽,注意勿损伤砧骨。清除骨质时,如出现易出血,表明有局限性骨炎或,应清除病变骨质直至出现白色较硬的骨质为止;如乳突有融合性脓腔,要仔细检查乳突各壁骨质有无破坏,如发现乳突盖或乙状窦壁局部有骨质破坏,局部肉芽形成,应将缺损骨壁扩大,直至露出健康组织为止,轻刮肉芽面,注意检查有无瘘孔、。如乳突尖骨质破坏,注意有无颈深部脓肿,如有则应予充分引流。
5.缝合切口& 温冲洗术腔后,填入纱条,纱条一端松松置于鼓窦入口处,未端口下端伸出,待外耳道内无分泌物,逐渐抽出。缝合切口的骨膜、皮下组织及皮肤(图9.2.2.2-14)。外耳道内填塞碘仿纱条以防狭窄。敷以消毒敷料,用绷带做扇形包扎(图9.2.2.2-15,9.2.2.2-16)。
11 术中注意要点1.常用耳后切口,以使术野宽畅,充分暴露乳突骨皮质。用耳内切口有时因术野狭小,致乳突残留悬骨较多,气房病灶未能彻底清除。
2.明确鼓窦定位的标志,须辨清颞线、外耳道上棘、筛区、外耳道上三角等标志。记住鼓窦位于外耳道上棘后上方,即Macewen三角区内,若寻找鼓窦过低,可损伤面神经屈曲部及垂直段;若过高,可损伤颅中窝或颅中窝低垂的硬脑膜;若靠后,则可损伤前移的乙状窦。需注意“假鼓窦”的出现,有时发育良好的乳突,气房止于岩鳞板,使与在其下方的鼓窦相隔,需将K?rner隔打开才能进入鼓窦。
3.完全开放乳突内气房,使完成手术后的乳突术腔“轮廓化”,清楚显露乳突盖、乙状窦壁、二腹肌嵴、窦脑膜角、Trautmann三角等,鼓窦入口宜宽畅,以利引流。
4.清除乳突骨皮质及气房,最好使用电钻及刮匙。电钻能仔细清除骨凿所不及和无法处理的细微结构,且速度快,小。使用电钻时,右手以执钢笔把握电钻柄,在磨除关键部位时,左手、示指协助固定(图9.2.2.2-17)或左手持吸引管或滴水、吸引管(图9.2.2.2-18),边磨边用水不停洗,以免局部温度过高损伤面神经等组织。
在磨乳突骨皮质时,用大号切割钻,接近外半规管、乙状窦板、乳突盖、面神经骨管时,用钻石钻或细纹磨光钻,以减少对重要结构的损伤。磨时使用轻的压力,避免钻头在骨面滑脱。创缘要保持斜形,切勿磨成一深洞在其内盲目操作,如须追踪一个气房管道,使用刮匙安全。
使用刮匙时,右手作持锥状,将刮匙置于左手上,并以左示指第二为支点,以其他内屈的二指骨与贴左示指上的拇指固定刮匙(图9.2.2.2-19)或竖执笔法(图9.2.2.2-20)。刮匙尽可能用大号,在明视下操作,使用刮匙的侧面(即刮刃)而其尖部。在刮鼓窦入口时,匙刃应自前向上向外向后转动,以避免损伤砧骨、面神经及半规管。在刮乳突天盖、乙状窦骨板及面神经骨管附房时,匙刃应与之相平行,以减少受损的危险。
若使用骨凿,左手拇、示及执凿如执毛笔姿势,并以固定在周围软组织上。寻找鼓窦,自筛区开始凿除乳突骨皮质,自颞线向下,自后向前,自下向上,凿尖保持朝向外耳道上棘。凿乳突天盖骨质及外耳道后壁时,凿子应与骨面垂直(图9.2.2.2-21A),凿乳突尖端及乙状窦壁时,凿子应倒下斜切(图9.2.2.2-21B)。
5.应彻底清除乳突内病变组织& 宜在手术显微镜下细心操作,用耳咬钳、小刮匙、小剥、小钩针等纤细器械逐一清除术腔的肉芽、胆脂瘤、病变黏膜及骨质,避免损伤硬脑膜、面神经、乙状窦壁、外半规管、砧骨等重要结构。
12 术后处理1.平卧或。全麻者按全麻术后常规处理。
2.观察有无、、、、眼震、、发热、局部出血等症象。
3.根据手术时从乳突所取分泌物培养情况,用足量抗生素5~10d。
4.术后每日在下更换耳外部敷料,根据情况,3~5d抽出耳道碘仿纱条,抽出外耳道纱条后注意观察鼓膜肿胀是否消退,分泌物是否减少或消夫,以决定耳后是否保持引流。
5.术后5~7d拆除切口缝线。
6.术后10d左右逐渐取出乳突敷料,鼓膜恢复正常后应行吹张,保持管的通畅。13 述评1.术后流脓不止& 由于乳突气房内的病灶未彻底除尽,特别是外半规管及面神经骨管周围气房、窦脑膜角气房、鼓窦入口、上鼓室有残留病变组织,致使术后持续流脓。应再次手术,彻底清除病灶。
2.出血& 术中损伤乙状窦壁或前移的乙状窦,可出现凶猛的静脉性大出血,应立即填入及碘仿纱条加压。若伤及乳突导静脉,出血亦多,可用骨蜡。术中骨面渗血,用钻石钻磨即止。切口及做肌骨膜瓣时出血,可用电凝或结扎止血。
3.或& 术中凿(磨)开乳突上界位置过高或颅中窝低垂,骨凿使用不当,致使硬脑膜损伤撕裂,出现脑脊液漏,应即时用细针线缝合硬脑膜,或以颞肌修补,滴以蛋白粘。在脑脊液漏的情况下,易并膜炎,术后应采用通过的足量抗生素防治脑膜炎。
4.面神经麻痹& 手术中立即发生面瘫,一种可能是局浸润到面神经,出现短暂面瘫,可很快自行恢复,若为术中清除面神经周围气房时,暴露及损伤面神经干,应立即行面神经探查、减压术。术后数现面瘫,可能系面神经,数日后可自行恢复。
5.& 由于术中操作不慎使砧骨所致。可二期施行听力。相关文献浏览本页的人还关注了以下词条: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慢性中耳炎单纯乳突凿开术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抱歉,功能升级中,暂停讨论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22:35:47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我想问下慢性中耳乳突炎需要做手术吗_百度宝宝知道化脓慢性中耳炎现在是乳突炎并胆脂瘤形成。一定要手术才能根治吗_已有2个优质的中耳炎和乳突炎答案
欢迎来到口袋健康网
化脓慢性中耳炎现在是乳突炎并胆脂瘤形成。一定要手术才能根治吗
化脓慢性中耳炎现在是乳突炎并胆脂瘤形成。一定要手术才能根治吗
化脓慢性中耳炎现在是乳突炎并胆脂瘤形成。一定要手术才能根治吗
相关标签:
已经帮助用户: 50090
问题分析:假如有胆脂瘤,并且经常流水,有豆腐渣样的恶臭分泌物的话需要手术治疗,控制炎症后再
总共1条医师回复
因为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只供参考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耳鼻喉科
已经帮助用户: 50090
问题分析:您的情况多见慢性炎症,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导致胆脂瘤形成。一般口服药物或输液效果不理想,需要手术治疗切除胆脂瘤才能获得康复。
口袋健康育儿百科为您提供3-6岁知识大全,包含水痘,麦粒肿,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化脓性乳突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