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些词的读音为什么与台湾话和普通话的区别不同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汉语词语学习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作者:刘春宁
  三、重视词语读音教学培养语感
  词语读音问题的研究,不属于词汇音系学的范畴,而属于韵律音系学的范畴。在实际的表达中,词语是重要的语言单位,能够体现普通话声音的语流同样是由词语的读音先后连接表现出来,即使在朗读和说话时由于人为情感因素造成的不同轻重音也是在词语读音基础上的变化。学会词语读音格式,就接近了用词语连句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因为词语读音是语句语调的构成要素。词语的读音在字调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语言动态时的声音变化。学习词语,由汉字本身的声调因素影响组合起来的词语读音格式而形成的汉语词汇的特征,是不能独立于词语学习之外的。正是由于来自词语本身所具有的读音格式形成的普通话韵律特征,使得普通话的口语语感特别分明,也就是说词语轻重读音与普通话口语的韵律有一种连带关系,准确地读出多音节的词语轻重音是形成普通话口语抑扬顿挫语感的主要来源之一。曹剑芬说:“在多数情况下,语音的重读或轻读虽然不一定都有上述那种区别意义的作用,但是,语音的抑扬顿挫在每一个语言里都是必不可少的韵律特征。”宋欣桥认为:说话或朗读时,如果把“重次轻”格词语读音读成“中重”格式,立感普通话语感差,不是纯正的普通话。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感知,是听觉、视觉的语言化。语言的声音和韵律特征经过长期训练印在大脑中,在口语交际中能自然而然反应出来。一种口语习惯不管形成于哪条路,都离不开语感引导、规范、监控和校订,特别是脱口而出,自始至终由语感操纵。人们从口语获得听觉语感,再升华为口头语感。普通话口语有一种特殊的韵律,来自于由字调、词调相互组合,然后以语调的形式表现出来,学习普通话不能忽略这种感觉。很多方言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记录语言的文字;学习汉语词语时,只记住词语的“长相”而不去深究词语的读音特征,就是还没真正找到普通话口语的语感,在表达时就出现这种现象,即用的是汉语词汇,但掺杂方言音,成“南腔北调”。在今天如此普及和丰富的大众媒体广播、电视的宣传影响下,在人们的心底里产生一种“像”普通话的标准,这种“像”也有来自于所处的口语环境的使用习惯形成的语感标准,在听或读时,通过语感的操作使它转化为一个统一的精神因素,把先后听到的词语统摄于一个单整的体性意念之中。学习普通话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为什么听有些方言区人说普通话时总感觉太生硬,缺乏一种上扬下抑的“味儿”;为什么有人学了很多年还说成像纯正的普通话,其中的原因在于没找到普通话的感觉,没有把握住普通话特有的韵律特征,即词语读音的韵律。在普测中,应试者对轻声词语或非轻声词语认识不清或不到位,误认中重格词语就是重轻格词语而读错,是由于词汇的量还不够,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逐渐改变。如果明知有重轻和中重格区分却不会读,归根结底是没有在词汇学习中形成习惯。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小积累的过程,积累词汇量的同时,也积累词语的正确读音。我们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词语读音教学,不能让词语读音只在普通话培训中完成,语文教学的词汇教学应该把读音格式作为词语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在识字、认词阶段。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淑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与其说是感觉与思考的统一,不如说是感觉与记忆的统一;积累不同读音的词语的量,在实际运用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语感,对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有极大帮助。所以语文教学的词汇教学中需要落实几个知识点:词语的正确读音,词语的音变现象(包括变调、轻声、儿化),非轻声词语的读音格式。这才是全面学习汉语多音节词语的理念。
  刘春宁,浙江台州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整理者:绝情谷&&2009年3月台湾的国语比普通话读音少一个声调!
台湾的国语比普通话读音少一个声调!
  每每听台湾国语总觉得有点儿别扭,但又说不出所以然。近来偶然有所悟——台湾的国语比大陆的普通话少一个声调。
  如大家所知,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共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所谓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过去还有入声,现在早已不用了。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普通话其实还有第五个声调,那就是轻声。
  人们说话离不开轻声,但不知为什么,在正式场合时却往往忽略轻声的正式读音,而把应该读轻声的字读成四个声调中的一个,以至于好像轻声不是正式的读音。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应该读轻声的字读出声调反而才不对。比如作为连词用的“的”、“地”、“得”,统统应该读作de,而不该错误地读作dē、d&、d&。
  有些字不是本身读作轻声,而在某些和别的字搭配的情况下却应该读作轻声,比如“走不开”中的“不”。
  而台湾国语却几乎没有轻声字。台湾人说的国语基本都是传自1945年齐铁根老先生在广播电台里推广的“国语读音示范”,而齐老先生出于个人习惯在读轻声字的时候比较“用力”,最离谱的要算是作为连词的“和”字被齐老先生按取自北京土语的轻声han音读作h&n(汗音)了。现在的台湾国语基本上没有轻音字了,因此听起来总觉得和大陆的普通话不大一样。
  Belmont Lowei -
  請小心研究透徹後再予發言
  [回复]-- 主人 -
  看样子有不同见解,敬请赐教!
  BTW: 给你留了条信息,待复。
  陈 纪州 -
  最近因为看关于阿扁的新闻,不得不忍受台湾播音员抑扬顿挫但是重音完全与我们不同的语调。偶不懂语言学,但听到这样的说话感到莫名的头疼。也许是还没明白其中奥妙吧。
  第一个评论的朋友是位素不相识的台湾女性,本想听取她的不同意见,可惜一直未见其回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古人名、地名可不可以按普通话念?--《文字改革》1965年05期
古人名、地名可不可以按普通话念?
【摘要】:正 我们在教学中,对于有些地名、古人名及其他一些词语的读音,常常读错,这倒不是我们把字念白了,而是那些字并不按普通话念,读音太古怪。有时我们按原来的音读了,学生一方面记不住,一方面一再追问为什么不按普通话念、非要念另一个音时,使我们非常为难,不好回答。有哪些地名、古人名及其他一些词语的读音和现在的普通话不同呢?略举如下:
【作者单位】:
【正文快照】:
我们在教学中,对于有些地名、古人名及其他一些洞藉的歌音,常常蔽错,这倒不是我们把字念白了,而是那些字并不按普通钻念,液音太古怪。有时我俏按原来的音消了,学生一方面能不住,一方面一再追阴为什么不按普通器念、非要念另一个音时,使我们非常为难,不好回答。 有哪些地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会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绪武;[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陈会兵;谭礼奎;;[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2年02期
任琨;;[J];教育文汇;2011年08期
王裕华;;[J];黄金时代;2010年05期
卢海丽;;[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章红;;[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李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韩晓云;;[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傅灵;;[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陈耀明;;[J];黄金时代;2003年04期
郑人萍;陶灵;;[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覃凤余;余瑾;王莉宁;;[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林清书;;[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苗青;;[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王孟杰;于水源;;[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陈嘉猷;鲍怀翘;;[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凌锋;王理嘉;;[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曹先擢;;[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鲍怀翘;郑玉玲;;[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方强;李爱军;;[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坚平;[N];中国文化报;2005年
本报记者 朱永华 实习生 邓科;[N];湖南日报;2005年
沈雪梅;[N];南通日报;2005年
王尧;[N];人民日报;2004年
李岱娜;[N];汕头日报;2005年
韩晓玲?特约记者
梁炜;[N];湖北日报;2008年
宕昌县沙湾中心小学教师
赵凤霞 吴琼;[N];陇南日报;2008年
记者 熊芙蓉;[N];广元日报;2008年
遆新红;[N];驻马店日报;2008年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
李红卫;[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茂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陈建伟;[D];苏州大学;2008年
梅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王淑艳;[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殷相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顾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宋刚;[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史宝辉;[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贾媛;[D];南开大学;2009年
邓永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幼琨;[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李颖;[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张爱英;[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穆保金;[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刘群秀;[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李艳;[D];暨南大学;2000年
林奕高;[D];暨南大学;2006年
陈伟;[D];贵州大学;2007年
郑静玉;[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朱红红;[D];山西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答: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他在中...
答:我们在台湾唯一使用的是"注音符号",台湾的教育里没有大陆所用的汉语拼音,所以如果没有特别学过的台湾人就可能完全不懂。(我个人在大陆居住多年,学会拼音输入法也比较...
答: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开始的。
  1892年,卢戆章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为汉字注音,...
答:这个问题我多次问过老婆,归纳起来是:1,射精时不再抽动了,她会感到一些博动,一跳一跳的感觉;2,如果是边射精边维持着猛烈地抽动,那是她感觉不到射精的,只是当你仃...
答: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人说普通话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