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被困的电影在一个地方,然后通过比赛,最后的人一个一个死亡

在日本有一个流氓猫,因为坐在树上往行人头上擤鼻涕而被捕。。
核心提示:在日本有一个流氓猫,因为坐在树上往行人头上擤鼻涕而被捕。。
在日本有一个流氓猫,因为坐在树上往行人头上擤鼻涕而被捕。。
[1年前] 转我现在手头上有一个亿,谁有好的项目快联系我。晚了别后悔,我过会就洗手不干了
[1年前] 哈哈~~这是异地恋灯光枕(对方睡在枕头上时,你的枕头就会亮灯)
[2年前] 手指头上的指纹叫斗,小时候听老人的说法: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当铺......你们那有听过么?
[2年前] 龟头上的男人
[1年前] 差点想问,干嘛要在乳头上打环……
[2年前] 头上长草。
[1年前] 在日本有一个流氓猫,因为坐在树上往行人头上擤鼻涕而被捕
[3年前] 狗狗见到蟒,冲过去照头上就舔,蟒直接被扑面而来的热情击昏,三个疑问直击蟒的灵魂:这货想干啥??它咋会看上我了?!我要不要立刻弄死它?!与此同时,三个想法也激荡在狗的脑海:好大一坨屎!!怎么没味道?!它竟然还会动?
[2年前] 老兄,你头上有苍蝇
[2年前] 你永远不知道此刻谁在你头上拉屎
[3年前] 女友:看看你吧,年纪不大额头上的皱纹却那么多!男友:是吗?有多少?女友:戴个帽子,就像拧螺丝一样。
[3年前] 动物园的老虎胶圈弄到头上了,动物园职员看见以为它不小心卡住了,所以帮它拔出来了。但过了一阵子,老虎又把头塞进胶圈里了。。。原来它是故意的,老虎你干嘛故意卖萌
[3年前] 长颈鹿头上的天线有什么作用?
[3年前] 蠢狗见到蟒,冲过去照头上就舔,蟒直接被扑面而来的热情击昏,三个疑问直击蟒的灵魂:这货想干啥??它咋看上我了?!我要不要弄死它?!与此同时,三个想法也激荡在狗的脑海:好大一坨屎!!怎么没味道?!MB它竟然还会动?!
[3年前] 一只小狐獴嗖一下跳到了摄影师的头上,把那里当成了绝对高地,很装b地四处看一看风景。。。。
[3年前] 文具盒天天呆在头上
[3年前] 哎,你看,它头上没戴内裤是啊,真是变态,出门怎么能不戴内裤..........(你们才是变态,内裤戴头上)每个人都不一样。别太在意别人!
[2年前] 看到我头上的防寒神器了吗?
[2年前] 敢骑在我头上撒野,就不让你吃,小样儿哼哼
[1年前] 那个台湾少女吹大鼻涕泡,一位萌妹粉丝表示不服,发来了一张挑战图她吹出了四个鼻涕泡!四个!你是想申请吉尼斯吗?
[1年前] 司马光 缸碎了 大鼻涕都甩不出来呀
[2年前] 擤(xǐng)鼻涕
[2年前]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发现鼻涕吗....
[2年前] 看得我鼻涕眼泪都流出来了
[2年前] 再也不怕流鼻涕了!!!
[10个月前] 过年这么回家又绿色环保又拉风别致就是鼻涕产量大了点
[2年前] 把鼻涕都吹出来哦,笑翻
[2年前]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她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她自己的翅膀。(来自阿根廷Estudio Guardabosques工作室的纸艺作品)
[2年前] 我在树上挂了80分钟也没人拍我!
[2年前] 荷兰有一棵普普通通的树,树上停了一些普普通通的鸟,然后其中有一只鸟放了个屁.....
[2年前] 树上一定有什么好东西
[1年前] 锯树偷车!看来把自行车锁在树上不太安全
[2年前] 一只黑熊误打误撞闯入了美国新泽西州一户人家的花园。却被一只虎斑猫吓得窜到了树上。双方僵持n久,直到主人把喵星人叫回屋里,黑熊君才顺利撤离
[8个月前] 树上有个童话它摇呀摇树上有段记忆它飘呀飘树上有个秋千正睡午觉树上有个知了在叫呀叫让我为你轻轻地唱首歌让你为我再把这秋千摇虽然往事已经是那样缥缈那片阳光依然在蹦蹦跳跳尽情地摇尽情地笑秋千上的岁月在拥抱秋千上的夏日在燃烧摇呀摇,摇呀摇摇呀摇
[2年前] 9月16日,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镇大金山的一条山路边,一片小树林里十余棵樟树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龙形图案,表面还刷上一层金漆,显得生气十足。还有的树则剥去了大半的皮,等待被雕刻。这些樟树直径三四十厘米粗,高约三米,由于都被削了头,顶端长出细细的枝杈,顽强
[1年前] 【四川一公路局长被发现吊死在半山坡的树上】四川阆中火车站旁一半山腰处发现一男子吊在树上,已死亡,经证实,死者为该市公路局局长周瑞远。据有关人士透露,现场看上去像是自杀。但据另一知情人士透露,死者身上带了家门钥匙,还有几千元现金。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3年前] 最后师妹在树上干嘛?
[2年前] 树上有只雪做的喵
[2年前] 当地时间日,肯尼亚马赛马拉,狮子为了逃脱水牛群的攻击爬到树上紧紧抱着大树,水牛聚集在树下等待狮子掉下来,63岁的Charles Comyn拍到了这罕见的一幕。Charles Comyn/Barcroft Media
[2年前] 在苍茫的坦桑尼亚大草原上,有人种下了一棵树,转眼到了丰收的季节,树上硕果累累
[2年前] 图片中有一个美女正在缓缓脱下衣服,不够邪恶的人看不出来,你看出来了吗
[3个月前] 有一个爱玩cosplay的室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年前] 据说有一个九世轮回的光棍,临死时突然有了前世记忆,悲戚道:行善九世,得善果,来生帝王家,我九世光棍,来世会如何,老天啊你玩我,我死后要用我九世积攒的元阳化为高山,把天捅一个窟窿,然后倒下了,顿时天雷地动,男人身躯化为高山,那玩意不停滴增长,大有上九霄
[1年前] 从前有一个女孩靠画画为生,她画的蝴蝶非常逼真,卖的挺好。于是邻居家的男孩也想跟她学习画蝴蝶,晚上就爬到女孩窗前去偷学,女孩拿出一个洗脸盆,里面到上墨汁,屁股蹲下沾上墨汁,往纸上一座,一只蝴蝶栩栩如生,男孩看着很简单高兴的回去学着做实验,当男孩抬起屁股
[2年前] 这是传说中的杀马特组合吗?竟然还有一个老大爷。
[2年前] 某宝好评福利帖,只要有一个mm发露沟图片,按耐不住的mm们开始发图给福利我们了。我们继续好评中,
[1年前] 最近玩战舰世界爬到了9级美航 埃塞克斯 ,发现顶级房航母战几乎只有一个字撕,开局撕,互撕,这几天都打恶心了,谁先把对面航母雷沉谁才有资格继续游戏,我几乎每局都要面对这图里的情况,最好的结果是对换,但是对换只能拿10w银币,战后修船维护得花20w,特么赔死...所
[1个月前] 总有一个人,一直住在心底,却消失在生活里。
[2年前] 说这图一万个人才有一个人能看懂,我真没看懂
[3年前] 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有一个四字魔咒是永远绕不开的。只要有人对你说出这四个字,你就能中邪般地买票去最坑爹的景点、玩命爬上最艰险的山峰、吃下最难吃的餐馆饭菜这四个字就是来都来了。
[3年前] 有木有人记得,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牌子货,那时只有一个小蛋糕长这样~。~
[3年前] 有一个故事,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有一个人男人独自坐在墓地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另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心里安分了不少,原来是一个人在刻墓碑,这个男人问:你在干什么?那个人他说:我自己的墓碑没刻好,我自己重新刻一刻。
[3年前] 看到这么可爱的小姑娘,有木有一个冲动养个女儿!
[3年前] 当你被几个人追杀时,如果有一个无极易开启所有状态Q过去救你,你会不会就嫁了?你会陪他一起死吗?还是回头看一眼他的尸体一边跑一边心里骂md这个sb
[3年前] 从前有一个读书人很懒惰,他常恨书太多。有一次,他读《论语》,读到颜渊死一节时,便赞赏道:死得好,死得好。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他如果不死,再做出那么多书,我怎么读得完,累死我了。
[3年前] 我一直以为坏人只有一个。。原来!原来!一个叫计春华,一个叫杜玉明。
[3年前] 我一直以为没眉毛的坏人只有一个。。原来!原来!一个叫计春华,一个叫杜玉明。
[3年前] 中间的3个人里有一个男的
[2年前] 行人推婴儿车过斑马线,死机狂按喇叭不减速!!!
[3年前] 吐槽个国产剧,前几年的古装剧.路人一行人被女刺客杀死, 目击者是个和尚. 衙门就找和尚来问话, 问该女刺客长什么样?和尚坦然道:出家人四大皆空, 美丑只不过是臭皮囊耳!____我听到后就喷了, 该和尚一定没有六根清净!
[2年前] 男子当街猥亵幼女被行人踹飞然后该行人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赔偿受害者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合计二十万元(这才符合天朝的国情)
[11个月前] suv闯红灯把行人撞进公交车
[1年前] 为了躲行人,司机也是拼了
[1年前] 梅西应该是下飞机就受到了苍老师和吉泽老师等一行人的欢迎,导致比赛前就把肾伤到了,所以告诫各位哈友,肾不好的不要老往日本跑,去日本伤肾!
[1年前] 转:【蜀道难!机麻战场扩张到人行道 行人直喊过路难】在成都实业街西郊河边的一处人行通道上,10多张机麻把这里完全占领,好多人在这里喝茶打牌酣战到底,但剩下的空间连行人在从这里通过都很困难,就更别想骑车了。你有什么法子吗?别说成都别提麻将,,,占道的哪都复仇电影大全
2345电影大全精选322部复仇电影,聚合十多家视频站的上万部正版高清电影资源。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高清、免费好看的复仇电影。目前受网友喜爱的复仇电影有:《龙腾虎跃》、《米佐的复仇》、《断片儿之妇仇者联盟》。最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2345电影大全为您提供完美的观看体验。
影片数:322用张国荣牵出华语流行文化用张国荣牵出华语流行文化反思偶像文化 致力优质文章关注专栏更多置顶文章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绪论】对张国荣艺术理念的概述&,&author&:&tonglou&,&content&:&\u003Cp\u003E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国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浮游生物”。用古典或者现代单方面反而不能全面说明他整体艺术特性。他是互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张国荣有后现代主义风格,因为他是商业明星,即便在97年后,他的作品艺术倾向愈加丰满,甚至愈加背离大众口味。但是他仍然是被团队包装的明星,拥有一大批粉丝,仍然要进行唱片、电影的商业宣传等等。而且他的作品直接目的就是商业交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张国荣是现代主义的,1997年在《春光乍泄》里出演一个极具争议的同性恋边缘人物,便标志着他正式开启了反世俗反传统的先锋现代艺术探索。随后在97年回归演唱会上演唱《红》时穿红色高跟鞋,演唱《偷情》时穿黑色浴袍,都是演唱会艺术极具先锋实验性的尝试。而到了2000年的热情演唱会更是用“天使到魔鬼”的理念,与现代主义思潮中表现人性异化和世界荒诞的主题达到了共鸣。\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7ab02f8e5e4aeee54c6.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60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张国荣是古典主义的。但是张生古典方面比较薄弱。主要是他作为一名戏剧票友。曾在演唱会上演唱过黄梅戏《访英台》、粤剧《客途秋恨》,当然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任剑辉女士逝世十周年上,和汪明荃演唱的《帝女花·香夭》,发挥自己的嗓音特色,缠绵中又激昂铿锵,引发全场戏坛老辈和资深票迷的阵阵喝彩。但是这些都只是翻唱前人作品。而且都是以片断式的展现,在他茫茫艺术生涯中只能算是惊鸿一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国荣+林夕未能像周杰伦+方文山那样形成一篇篇独创的,极大胆地运用古典艺术创作的流行音乐。即便辉黄组合(黄霑+顾嘉辉)当年为张国荣打造了一首《倩女幽魂》,却仍然是少数。至于张国荣所演绎的《倩女幽魂》和《白发魔女传》也只能算半个古装作品。它们都是古代背景拼贴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但是颇有意思的是,不太古典的张国荣,最家喻户晓,最广为称道的作品恰恰是古典式的,即借项羽和虞美人的爱情悲剧感慨历史变迁的《霸王别姬》。张国荣在电影中多次展现的虞姬、贵妃、杜丽娘等扮相(当然这也要得意于宋小川等化妆师),以及他以娴熟优雅的姿态完成戏剧中的高难度动作,都令人赞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424bcb1b1ed38b9ee436a.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42\& data-rawheight=\&544\&\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现代对个体的艺术评判往往和该个体的品行拆开来看。但是传统对艺术家的评判更注重德艺双馨。从传统理念上,张国荣尊重长辈、提携晚辈,以及常默默助人为乐,便是艺德的体现。无论是他本人德行上符合传统价值理念,还是这种德艺并举的评判方式,都是古典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遗憾,作为演员的张国荣无法在电影中直接体现他的艺术观。正如有荣迷指出“电影的精神内核终究归于导演”。而他只有作为一个歌手或者一个导演时才能将其艺术观展现。不过,据他在香港大学演讲时透露,他曾和张丰毅一起主张《霸王别姬》的结尾变成程蝶衣自刎,这也许算是半个参与创作者,这也可以显现出他艺术观中的悲剧意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说他的表演艺术。正如有荣迷指出,张不是科班出身,他的表演完全是经验主义式的,甚至难以准确定义他的表演属于方法派还是体验派。在《霸王别姬》里或许要结合程蝶衣这一角色“人戏不分”的设定,张的表演更加话剧式的,眼神动作更加舞台化,这正符合布莱希特戏剧表演体系的“陌生化”的原则。而他在王家卫一系列影片中则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化,甚至让观众误以为他在演绎自己。以至于在1997年的金马奖颁奖典礼出现了全体评委误解他\&本色出演\&的乌龙。 其次说说他的演唱和导演艺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演唱上,众所周知张国荣的演唱生涯分为三个时期,宝丽金时期为第一时期,以他1983年跳槽到华星唱片公司为第二时期,1989年演唱会则是一次重大的分水岭。其唱功水平(比如这次演唱会没有戴耳麦),舞台表现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自此后他改变了80年代的唱腔,正式朝着本嗓式的演唱风格渐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个时期高音为主,从第二个时期开始,在黎小田的调教下开始走中低音路线。早期的英伦民谣到中期的迎合市场的劲歌热舞到晚期的醉生梦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这三个时期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比如华星唱片时期也有《风继续吹》之类的抒情作品,后期也有《春天》这类市场性大于艺术性的专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说张国荣的导演,张国荣从1989年的一次访谈就说出电影导演的梦想,然而连连碰壁,终成遗憾。大多数由他主导的作品都是和演唱艺术相结合的。 如他中后期的音乐专辑大部分都是他本人亲自做监制,自己能掌控自身音乐风格的大权,实际就是一种导演化的地位。而2000年的热情演唱会更是他本人做艺术总监。热情演唱会应该是他最宏大最完整的一次艺术表达了吧。贯穿演唱会中醉生梦死的意蕴,契合着自爱伦坡、波德莱尔以来西方的以恶为美的理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张国荣导演两部短片,我从一个影迷角度来看,实际上水平一般。顶多只算讲好了故事。但是有荣迷指出:这两部作品看出他对镜头把握的测试。另外,起码我们知道了他不会轻易像王家卫、张艺谋之类导演,让叙事成为影片短板。无论他曾做过电影《金枝玉叶1》的剧本统筹,还是《金枝玉叶2》的第二执行导演,这些工作经历和最终作品呈现都说明他是个愿意讲好故事的人。 12956是当年张国荣和粉丝之间的秘密,凡是他导演的MV作品,都标有这个数字。在他去世后,粉丝们从许多歌手的唱片中搜集和考据12956作品。 但是在诸多以12956命名的他的MV导演作品及包括这两部音乐作品而言,最优应该是《梦到内河》无论是色调的整体和谐,还是超现实主义式的剪辑都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这部MV的解读,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讲述两个同性恋的故事,但我更认同于“拉康镜像说”。无论如何,前种说法表明他在沿袭自《红》以来对性别的探讨,(据说《春光乍泄》里有一段易装表演,但是被王家卫剪掉了,如果保留下来,他的性别探讨的源头也就可以追溯到这部电影),后一种说法则呼应着《怪你过分美丽》和《洁身自爱》的水仙花情结。我个人认为MV中西岛千博是主体,而张国荣扮演的是镜像,所以MV以西岛为中心,张国荣为边缘;以西岛为动态,以张国荣为静态;以西岛为被看,以张国荣为看 展开。这其中可以窥见中国文化中自屈原以来的“香草美人”的意象,和西方文化中希腊神话的美少男那格索斯的顾影自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甚至可以将《梦到内河》与麦浚龙的《鹤顶红》MV进行比较。两者有相似之处。都是两个男人形象穿插故事始终。但是《鹤顶红》中是两个 从服饰到肤色都暗黑的僧人形象,包括二僧人之间暧昧缠绵的动作,都是对释家正统的解构。但是《梦到内河》的两个主人公衣着装扮都是正经的。两者也没有进行任何越格行为。张国荣仿佛在进行一种“合法化叙事” 。不管是“同性”也好,“自恋”也罢,在《梦到内河》的世界里,都如衣食住行般再正常不过。 他给梅艳芳导演的MV《芳华绝代》没有前者的灵气,但是对短焦镜头的偏爱可见他也受到了杜可风摄影的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尽管不少荣迷为他未能完成一部正式的影片而扼腕叹息,我一开始认为即便他在演唱和演绎水平上高超,也不能说明他一定能做个好导演。但是随后翻阅到他在准备处女作《偷心》期间,一再对剧本的严格把关和对取景地点和演员的精挑细选,仿佛在证实,即便他第一步作品可能不会多出色,但是他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极其敏锐的艺才思,都有很大希望让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导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因为坚持做纯文艺电影而成为“极度通俗”的香港流行文化界的一朵奇葩的王家卫,前段时间监制了一部纯商业圈钱烂片《摆渡人》。不仅如此,王家卫微博上表示:我喜欢《摆渡人》时,大半个娱乐圈,尤其是那些戏都演不好的小花小鲜肉跟风说“我也喜欢”,于是一部商业烂片在流量党的抱团叫好下变得更酸臭。我们扼腕叹息,王家卫也沦落到被庸俗的人情世故所包围、甚至操纵。我认为跟风纯粹流量党们自发,跟王家卫本人无关,但是也看到娱乐圈内虚伪、做作、空谈的丑陋面貌,犹如上演了一部《皇帝的新装》。我不禁想起了1996年张国荣在接受澳大利亚记者方保罗采访时,方保罗问张国荣:《风月》票房惨败,你觉得说应该负主要责任。张国荣直接回答:我觉得陈凯歌要负主要责任,其实整部电影的团队底子都是很棒的,但是他本人没有拿捏好。当然在这部电影里我工作起来是很愉快的,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我也希望陈凯歌以后的电影能够创造下一个高峰。(个人很喜欢这个回答,前半段公正,后半段缓和了前半段实话实说的锐气。)在聚众造假的当今娱乐界,当年张国荣的那份认真、敬业显得多么可贵!\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ddcdd29c8f.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4\&\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今娱乐圈中,不少人空有才华却在乱象丛生的圈子里不得不妥协现实,周润发、梁朝伟接拍烂片,王家卫、张艺谋导演烂片,并不完全是偶然的。人活于世,往往为世故蹉跎而丧失自我,早年张国荣为获得市场,也一度妥协于商业包装,即便他一度妥协,只要有机会能翻身,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重回自己本来面目。正如复出之后的张国荣,姣型靓寸,如此动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冲他敢向方保罗这样回答问题,我也相信,整体上,张国荣是不会彻底低头从俗的。就凭这份坚持,即便他开始的电影导演之路不顺利,也会到最后绽放出璀璨的花。因为他是认真做事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惜已经没有了如果。\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欢迎关注本人知乎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Lescluture\&\u003E用张国荣牵出华语流行文化\u003C\u002Fa\u003E-以张国荣为轴心,探讨艺术本质,解读名人百态,反思偶像文化 致力优质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禁止擅自转载本文,违者追究法律责任。\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25:2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0,&likeCount&:13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25:2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75e4f4e5f88d3ba6bef8d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0,&likesCount&:137},&&:{&title&:&【绪论】为何解读张国荣——重拾光辉,抗衡今朝之纷乱&,&author&:&tonglou&,&content&:&\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9年,香港知名诗人、文化评论家洛枫出了一部《张国荣·禁色的蝴蝶》。如今市面上拿\&张国荣\&做噱头的书目,圈钱颇多 ,这些书的作者仅仅只是看过几部电影,便\&三分写实,七分虚构\&地牵强附会。洛枫曾和张国荣打过交道,同为香港人的身份以及一起的工作经历使她对张国荣比许多人有更为深刻的了解。通过理论化的叙述文字,在这本书里,洛枫将“张国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解读,对这位艺术家毕生的心血进行梳理钻研,实在是难能可贵。\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5b7a8b496f28f74dd21cbc55df74783.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34\& data-rawheight=\&2048\&\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志摩千岁是张国荣的摄影师,挚友之下路人之上的身份,使得她能从平常人角度捕捉生活中张国荣。2007年,志摩千岁写了一本《张国荣的时光》,由于她是日本人,字里行间总带有一定的日式清新的笔调,不同于娱乐八卦文字的嚣张跋扈,反而温馨自然。简单的文字也偶尔记录下一些动人的瞬间。这本书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张国荣也和舞台上、访谈中一样地活泼好动。也就难怪张曼玲等人回忆张国荣,都不停地用“真挚”、“真实”来形容他,张国荣恰恰就是这种非明星团队包装出随性亲切惹人生爱。\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feebc0ce1527c2eeeac226de5231340.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04\& data-rawheight=\&531\&\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斯人已去,张国荣无法像当今明星一样,参与时下热播的访谈节目或新闻报道,或开通新浪微博通过现实中的本人与观众互动,从而更好地让观众了解明星本色(也可能是团队包装下的明星人设),从而获得人气。绝大部分当今人也不会去看张国荣当年的访谈节目。因此如今大众了解到的他只不过是流连于音乐中、电影中纯粹艺术化的姿态。于是乎天性活泼好动的张国荣竟变得虚拟、陌生起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荣迷内部研究张国荣不在少数,但是大多是内部交流,外部鲜为人知。我曾把张国荣一张诙谐的生活照片给一个非荣迷朋友看,对方一脸的陌生,根本没认出这是张国荣——如今大多数非荣迷眼中的张国荣,俨然被时光消磨得只剩下一张严肃而又冰冷的遗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年来很多荣迷在反思:为何每年四月一日大量营销号魂兮归来地纪念他的死亡?为何百度搜索张国荣,第一条永远是“张国荣为什么自杀”,第二条永远是“张国荣是不是同性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我个人认为,“自杀”和“同性恋”包含着世人对张国荣的两大误解,所以荣迷应该认真地去解释,否则积非成是,歪曲了历史。但是一个毕生奉献无数精彩的艺术家,为何去世后沦落到只被人去挖掘私生活?为何一个生前被称为“活着的传奇”的文化偶像,逝世后被一些无知的喷子辱骂成“死后封神”?我们作为荣迷,是否该反思,我们通过自己,是否给世人传递出张国荣应该有的样子?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几天前去看了张国荣的葬礼新闻,有好几个镜头尤其印象深刻,其中一个是黄霑念悼词时数度哽咽,最后悲嗟道:“如果你问我谁是中国文人笔下的‘翩翩浊世佳公子’,我会告诉你Leslie就是!”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以前以为英俊的人空有皮囊,以为善良的人只会懦弱,以为痞气的人只会作恶。因为他,我开始相信了一些以前从不相信的东西。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国荣是个极聪明的人,而非无知幼稚的傻白甜。在鱼龙混杂和人情大于原则的香港娱乐圈乃至中国社会,他能够一面和香港黑社会搞好关系,一面与中国官方保持亲近。他当年敢说真话,但是大方向上也绝不含糊。这是他的本领。中国社会中有才华的人不少,会搞关系的也是俯拾皆是,像他一样爬到至高位置,又能“一生无做坏事”甚至“鞠躬尽瘁”的人,已经不多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个镜头是他去世那天晚上,荣迷们密密麻麻地围在他家门口,因为非典有的带着口罩,很多口罩都没戴,流着泪唱着他的歌。譬如下图一个男粉丝边唱《共同渡过》泪水不住地流的特写。\u003Cbr\u003E
这个自发聚集的合唱,每一个荣迷的脸上,就像这个男士一样,脸上挂着不仅是悲痛,还有倔强———这个特写,映照着荣迷们共有不屈不挠的姿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9bff0ec7fd1fe49db8403f.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死亡能够瓦解人的一生辉煌,但倔强的荣迷们纷纷抗争着亡者宿命。当年的荣迷前辈们甚至反抗的还有03年到04年间艰难时期的非议、质疑乃至诽谤。这些年来,大家孜孜不倦地整理着张国荣的资料,重新梳理着他被无良媒体讹传的历史——张国荣去世后,与他有关的工作团队一一自动解散,而他也自始至今没有任何官方的公关公司、宣传团队,全都是靠着荣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用手指敲键盘一字一字地为他争取,才会让原本不了解他的人,甚至误解他的人认识他,进而敬服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也因为张国荣本人有足够魅力,酒香不惧巷深,时间洗礼一切。在拜金化的今朝社会,那种光明和磊落的理想化人格更加难能可贵。而当年沿路为张国荣的灵车送行的7万荣迷,该在的一直都在。倔强的我们通过一代代的挚爱和长情延续着他的美丽,抗衡着他被时代洪流淹没的悲剧。时光匆匆,转眼近十四年,不少荣迷前辈,当年比他小十来岁,如今都比他大。 岁月飞逝,沧海桑田,唯独此爱爱未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星研究在西方社会已经成了体系,在中国才逐渐起步。明星研究不单纯是偶像崇拜,还有对流行文化的反思和展望。文化本身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不说千余年前的盛唐文化,就说十几年前香港的流行文化,那种独特的形态曾惊艳整个亚洲,甚至波及全球,本来就是个奇迹。而我相信,用一个张国荣,足以牵出整个香港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也可以勾勒出未来华语文化发展的蓝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从小性格过于务实。读大学前本坚决不愿读中文,奈何阴差阳错还是学了中文。大一以来,我做每一步都在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来就业,大学以来刻苦练习写文章,首要原因是听说好文笔能够混口好饭吃。然而迷上张国荣先生后,我好像变得务虚起来了,我收集有关他的影音资料,不是为了未来生计,而是坚持着一种感性的东西。因为即便他在镜头里生机盎然,但我和视频中的他永远隔着一块玻璃,近在咫尺,却触不可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即使触不可及,我们也在坚持。张国荣的去世,成为了香港流行文化衰落的一个标志,如今韩国文化驰骋亚洲,我身边或跟风的或自发的都是哈韩族,满嘴里念着“思密达”。我偶尔也会看一些高质量的韩剧和韩国电影,或者为了熟人间的交际,或者纯粹个人兴趣。通过一些文章也了解到韩国娱乐工业的成熟和完善。但是我对韩国文化没有很深的情感,甚至认为部分国人对着韩国无下限地膜拜,丧失了文化自信。我生活在韩流横行的当今时代,却怀念着几十年前黄霑、顾嘉辉、许冠杰等人努力地革新粤语音乐,使之取代曾在香港大行其道的英文歌曲和日文歌曲的丰功伟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年来,一方面来中国文化行业对日韩以及其他国家的综艺进行山寨,变得不伦不类;另一方面中国观众们通过赞美外国电影外国演员外国音乐来抨击中国相关产业 。 我朋友圈中有从事影视工作的,偶尔看他们在朋友圈中怒斥电影行业中资本当道,处处安插关系户而挤走实干家。有的演员亲自上阵常常受伤而不为人知;有的明星远景用替身,近景用仿生机械,却大言不惭地把自己吹嘘成一个劳模。我们抚今之纷乱,追昔之繁华,不得不感叹,历史是不是在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化产业的乱象,中国社会普遍乱象的一个缩影。在暗无天日的现实中,即便我们个人没有力挽狂澜的魄力,但是我们一群人可以凝聚起来,靠着那份靠着那份向善的执念,往小了说是记挂张国荣的人格魅力,见贤思齐;往大了说是对包括侯孝贤、徐克、姜文、娄烨、等一批优秀导演,李雪健、葛优、张曼玉、梁家辉等一批优秀演员的致敬。崇尚经典、抵制媚俗,推动着华语文化的繁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看到一个叫宇秩的荣迷在贴吧发表的一段话:“娱乐至上的时代,是不是我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趋势和文艺体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一次新文艺运动,究竟是文艺的概念被消解成了碎片,还是我们没有试图在现代结构里挖掘新的理念……我对现在的很多东西是持有偏见的,我承认这一点,所以我尽量避免去评论一些事情。比如我很不喜欢张嘉佳,对畅销书嗤之以鼻……这些都可能使我错过一些好东西。我对过去很执念,但我不认为我神化了过去……张生应该产生一种正向的推动力。小了说,是呼唤一下香港音乐,往大了说,是呼唤新时代文艺崛起……”\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d40b1aca2de9bfcedbbf5f.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38\&\u003E\u003Cp\u003E更何况一切的文艺活动本质上都是务虚的,这种务虚是不甘谄媚,是对拜金化、功利化的后工业社会的反抗,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它潜移默化地洗涤人的灵魂,进而升华一个民族的气质。虽曰务虚,实则正是抵制虚无。\u003Cbr\u003E所以,我们所做的,也许就像黄伟文一文中所说:生于乱世,有一种责任。也许事关缝合历史的缝隙,事关文艺复兴。\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欢迎关注本人知乎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Lescluture\&\u003E用张国荣牵出华语流行文化\u003C\u002Fa\u003E-以张国荣为轴心,探讨艺术本质,解读名人百态,反思偶像文化 致力优质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禁止擅自转载本文,违者追究法律责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50:5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5,&likeCount&:10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50:5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01a492fb98e8a9a9ea50e8d5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5,&likesCount&:102},&&:{&title&:&【艺术脉络·音乐】热·情演唱会:从天使到魔鬼,从信仰到背叛,从刹那到永恒(上)&,&author&:&tonglou&,&content&:&\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2261aad025e12dcd7d0da9.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5\&\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场演唱会一时火爆固然厉害,但是十几年后仍然有不少人在看,而且隔着视频依旧为之惊艳,甚至有源源不断的人专门对它进行理论化的探讨、分析,这样的演唱会已经不单单是一时的粉丝回馈,更是一场梦,是一部演绎和歌唱结合得天衣无缝的电影,让表演者和听众们在其中发现自我、救赎自我。随着时光流逝,因后来人的再度解读,它是历史这一头对另一头的守望,是牵系两生人的桥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a620bde35d.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12\&\u003E\u003Cp\u003E2000年张国荣举行了他的热·情演唱会全球巡演。作为他生前最后一场演唱会,标志着张国荣演唱事业的巅峰。其实在1997年,张国荣开完回归演唱会时,他就认为回归演唱会已经到达了极限自己再难超越。然而越是到后期,张国荣却又越希望他每开一次演唱会都能形成与之前迥然不同的风格,而且能更上一层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热·情能达到期待的效果,张国荣辞掉了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常用燕窝等补品养身,每天以做300个俯卧撑等方式健身。而且这场演唱会由他亲自担任艺术总监,陈永镐、陈淑芬担任监制,太极乐队成员唐奕聪担任音乐监制、著名舞蹈家朱永龙担任舞蹈监制等等——参与这场演唱会的工作人员皆是各行业的精英。而服装造型则是由全球顶尖的服装设计师高缇耶亲自打造。\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1db8e079baf78f570d73.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758\&\u003E\u003Cp\u003E舞台别出心裁地地设计成拱框式,拱框式舞台作为西方剧场最晚出现也是最成熟的舞台模式,能够拉伸舞台的景深,使舞台产生立体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仿剧院式的舞台构造,也契合了热·情演唱会演歌合一的艺术理念。\u003Cb\u003E监制陈永镐说:“这次舞台设计的主题是“剧院”,我们舍弃一般演唱会大明大暗的灯光,以含蓄转折的手法设计每首歌的出场和过场,给张国荣一个变幻的dreamland.”\u003C\u002Fb\u003E演唱会一开始,张国荣挽着长发,如同天使般地在朦胧的巨笼中缓缓降落。用肆意的姿态和沧桑而又随性的歌喉颠倒众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08a3f9bcdbe48.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52\&\u003E\u003Cp\u003E同是2000年,二十出头的陆姐(化名)刚刚在杭州参加工作,收入不高。她当时的男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帮她买了这场演唱会杭州场的门票。十六年后,每次陆姐回忆起都在抱怨:“要是当时能带相机去拍照就好了,可是当时真的太穷……”。所以关乎这场演唱会的一切一切都只能被她储存在脑海里,却无奈时间久远,许多细节早已模糊掉。但即便这样,她仍清楚地记得最后张国荣安可时,穿着白色的浴袍,唱着《共同渡过》,全场粉丝跟着他一起唱着,一起流着泪,歌声响彻云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直到很久后,陆姐才知道,那身白色的浴袍不是高缇耶给张国荣设计的,而是他自己家的浴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伴随着演唱会一路路的巡演,横跨亚洲飞往北美。纷纷扬扬的圈里圈外的热议不断涌来。曾靠电影《末代皇帝》获得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服装设计的和田惠美,赞誉张国荣为“天才横溢的表演者”。美国《Time Magazine》称之为“TOP in Passion and Fashio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国内媒体,在当年用耸人听闻的词汇将这场演唱会进行无下限的丑化。记者们将张国荣的造型比如“贞子”,诬陷他想变成女人。还有媒体倚老卖老的口吻谴责张国荣表演时所谓的不停抚摸身体的行为,认为这是女性化的娇柔之气,毫无男性阳刚之美。受到这些媒体的影响,张国荣的演唱会也不断受到阻碍,在中国内地和马来西亚召开时,他不得不向当地官方妥协,去掉那本为了营造气氛的长发,甚至不得不更换服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起媒体笔下所浮夸渲染的妖魔情境,亲自参与全场工作的陈永镐回忆其当起年的场景,却温馨美好:“哥哥在唱《H2O》时,就看到一家三口一起,孩子坐在爸爸肩上,全家跟着一起唱……小孩子笑得乐不可支……那晚大家都很高兴。”甚至当年的上海卫视也曾亲自去演唱会现场进行采访,电视台的镜头里,尽是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的歌迷们,挥舞着荧光棒,跟着音乐一起律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香港和内地大多媒体一片非议声中,金庸老爷子旗下的《明报》却率先对张国荣的这场表演表达敬意。\u003Cb\u003E《明报》举办的演绎动力大颁奖,给张国荣的《热·情演唱会》颁发了致敬大奖。颁奖人很严肃地说了一段话:“其实为什么要解释干嘛要颁这个奖给leslie的《张国荣热·情演唱会》,就是因为大家知道,在时装里面有一个叫open show,就是名贵时装。在世界时装来讲,是整个世界的时装殿堂。每一件衣服他做出来,都可以放进博物馆。但是张国荣可以在他的演唱会穿这些衣服出来,这当然是一个很破天荒的事情。我们给leslie颁奖的原因是:服装始终是死物来着,要将一件服装能够衬托出来,穿上它,再能够给这件衣服生命,其实要一定功力的。而Leslie在这方面是有他的功力的,还包括他台前幕后的人,能够通过灯光、舞蹈、音乐以及整个概念,将他这个演出变成天衣无缝。这个演出本身,我知道有很多朋友,是因为某些报道而错过,但是这演出,我可以由衷地说,真是为这个行业,为香港娱乐圈set up这个新的stand,是将会推向更高的水平。”\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新媒体还不够发达的当年,许多人往往听信于部分纸媒的片面之词,以至于对这场抱有偏见。导致至今仍有不明真相的人仍把这简单地当做一次卖弄眼球的女装表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时间见证一切。媒体肤浅、庸俗的解读无疑是对一场超越商业巡演的艺术作品的极大的亵渎乃至摧残。人们疵议着他的长发,却忽视了他的胡须;人们亵视性感衣着,却忽视了他一身雄健的肌肉。关锦鹏也曾愤然道:“\u003Cb\u003E香港貌似文明,但骨子往往比大陆和台湾更加保守。人家说文明要接受少数族群,于是我们表面接受,但心底却仍旧厌恶,这种骨子里的歧视其实更加恐怖。”\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殊不知张国荣已经领先了流行文化二十年,如果说他在97年回归演唱会上,表演《红》和《偷情》还有对性别的探讨的话,在热·情演唱会,他已经不需要重蹈前题了,这场演唱会他一直在模糊性别,甚至模糊了物种(自身已经不只是特指人或者神),而是表现一种泛指化的“我”。热·情演唱会上的张国荣,就是一抹艳影,如果说97年回归会里他用墨蓝色的浴袍阐释着《红》这张专辑里的哀感顽艳的静谧姿态。那00年的热情,他则是用像血液一样鲜红的基调喷薄着新专辑《大热》中关于爱和绝望的挽歌。\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f5388a11daab5a6de1eedbe3ac5e964.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464\&\u003E\u003Cp\u003E所以“千秋万岁名,寂寞生后事”,这场既是因为无良媒体造谣而招来无数唏嘘和谩骂之作。又是许多次吸引八万粉丝挤爆全场的千禧年巅峰之作,迄今依然让不少人叹为观止。而且随着世人们审美经验一番番地洗礼,对它的评价也越来越高。许多年后,就连象征着官方话语形态的中央电视台也对热·情演唱会进行高度的评价:其服装道具到表演形态到艺术理念,至今无人超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张国荣因抑郁症失控去世,那时的陆姐已经怀上了孩子,陆姐回忆那一年,自己根本不敢碰任何新闻报纸,因为不忍看到跟张国荣有关的任何新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一年的陆姐,和许多荣迷一样,满心悲痛,不再敢想其他。却未曾想这种悲痛,在岁月的酝酿下,细水长流地化作了年复一年的长情。他们更没预料到,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一首歌、一部电影、一篇文章等为张国荣怦然心动,继而成为他的后荣迷。而这其中诸多,都缘于这场演唱会。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ebf4fb72e37f7dc26f278.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12\&\u003E\u003Cp\u003E纵观张国荣整个艺术内核,是构建在西方命运抗争为中心的文艺体系之上。所以他的艺术作品多传达着“人能弘道,无与命何”的俄狄浦斯式的叩问。而鲜有中国古典式温柔敦厚的田园牧歌的和谐。这场热情演唱会,以“从天使到魔鬼”为主题,实际上就是他艺术理念最宏大的一次表达。天使是天堂,是纯净;魔鬼是地狱,是罪恶;张国荣走的是但丁在《神曲》中的从天堂坠入地狱的返程,仿佛将圣洁撕碎,纷纷散化成鬼魅的撒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曾将悲剧总结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前者代表着醉,是癫狂是无序;后者代表着梦,是愉悦是平静。醉多用音乐艺术表现,人们用耳朵聆听;梦则多用绘画表现,人们用眼睛观看。就是一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合一。18世纪的戏剧理论家莱辛在《拉奥孔》里区分了诗与画的界限,他认为诗歌假道于语言,描绘动作;绘画用形色,描写物体。他曾指责新古典主义者将诗画混淆,因而苦心地将两者严格区分。却殊不知几百年后,流行文化中衍生的演唱会,用视觉舞台作形式,以音乐作内容,却将诗与画、声与色重新达到了统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热·情的开场曲是由林夕亲自填词的《梦死醉生》,很有意思的是梦便是日神精神,醉是酒神精神。这个开篇似乎就在点明整场演唱会的主旨。配以张国荣在巨大的鸟笼中,身着高缇耶设计的白色天使之装。他被鸟笼的朦胧浸染称一抹浅影,鸟笼就像极乐的天堂,或者说是亚当和夏娃居住的伊甸园。而天使从樊笼中出来,仿佛人类降临人间。耶稣说人生是痛苦的,萨特说:人生是荒诞的,世界是虚无的。天使就在虚无而又荒诞的世界人生中逐渐异化。\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c391f19eee8f011cd2e.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26\& data-rawheight=\&790\&\u003E\u003Cp\u003E随着音乐一伦伦地上演,音乐编排上也是劲歌热舞和慢歌相互交织。张国荣说过“热”代表热歌,“情”代表慢歌,中间的点便是过渡。正常演唱会就像过山车一般,冲上巅峰又急速跌落。在跌宕起伏中震撼着人的心灵。康德曾在《美的分析》中区分崇高和美,他认为崇高是面对审美对象的无形式而使得心灵产生激荡,由痛感转化为快感;优美是对象的形式恰好符合自神判断力和知解力的和谐运作而产生愉悦感,心灵产生平静的快感。那么在热·情演唱会中,快歌代表着崇高,慢歌代表着优美——所以在整体编排上,热·情演唱会又是通过轴对称的方式。热、快和灯光、服装上的艳红、金属色;情、慢和灯光、服装上的暗黑、幽蓝、墨绿。这种轴对称又恰好契合了中国古典文化中追求和谐平衡的中庸哲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总体上,热·情演唱会是反古典的,它以达达主义的气概对传统秩序进行颠覆。在以往的演唱会中,明星们只需要穿得帅气,便可以迎合大众的审美,博取好感。而热·情演唱会则是叛逆地颠覆大众的审美期待。中国传统审美讲究的是白皙、端庄。舞台上的张国荣却走的是一种拉丁裔男性的风格。他一头黑色长发飘逸,晒得黝黑的皮肤练出雄健的肌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南京教书的一位教授,在2016年秋学季的一次课上和全班同学讲起了自己16年前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现在年纪大了,不像你们追星。但是我曾经追过一个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教授原本是青海人,2000年的初冬,十几岁的他一个人从青海跑到了南京,这次出门几乎带有离家出走的性质。他孤身来到南京不是为了读书,也不是为了工作。在那个年代,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没有便携的通讯设备,所以在这场的漫漫征尘中,他也始终未和家人打过电话,甚至回家后,还因为这次出走和家人吵过架。他这么义无反顾,仅仅为了去看张国荣开到南京的热·情演唱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教授也记不清那晚具体发生了什么。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唱到最后,舞台上那一个大男人哭得不能自已。\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71e23ae6bec404dc53312.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553\&\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那晚下了雨,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打着伞。但是舞台上无论是主唱的张国荣还是伴舞的一众舞蹈演员,都衣着单薄。地上都湿湿的,张国荣唱歌时,不断地哈着白气,甚至还有几次在明显地发抖。所有的表演者冒着酷寒来表演,无非是为了理想的效果。\u003C\u002Fb\u003E同样,为了使灯影呈现出完美的效果,台上多用特制的布料。而多达两百只的Vari-lite,能够做出最细微的灯光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演唱《爱慕》时,灯光以红色为主题,在茫茫黑夜中,氤氲成了葡萄酒般的红,显得神秘、诱惑。暗红色中偶尔交错着墨蓝色的光,随着音乐的旋律律动变幻。穿着露肩装的他,手臂、肩背尽是象征健康的肌肉,他在逆光中成为一抹剪影——就像古希腊文化中成年男子雕塑般静穆、雄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2eb449f2fb952ba369e.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800\&\u003E\u003Cp\u003E他背对着镜头,抚摸着自己挽的长发。仅仅一个背影,你不看见他的神情,却总感觉到他的高傲。他扯下木簪子并扔下去的一瞬间,恰好遇到音乐前奏的高潮。他手一扫去,全场灯光倏地闪耀起来。而那飘下的长发,随着乌红色的光芒而变成巫觋般的栗色;随着蓝色而深黑。\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 由于文章篇幅很长,为了方便阅读,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请看: 以一个张国荣牵出整个华语流行文化 - 【艺术脉络·音乐】热·情演唱会:从天使到魔鬼,从信仰到背叛,从刹那到永恒(下)https:\u002F\\u002Fp\u002F?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欢迎关注本人知乎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Lescluture\&\u003E用张国荣牵出华语流行文化\u003C\u002Fa\u003E-以张国荣为轴心,探讨艺术本质,解读名人百态,反思偶像文化 致力优质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禁止擅自转载本文,违者追究法律责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3:18:0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8,&likeCount&:15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18:0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b5b95dbb827e5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8,&likesCount&:151},&&:{&title&:&【艺术脉络·音乐】热·情演唱会:从天使到魔鬼,从信仰到背叛,从刹那到永恒(下)&,&author&:&tonglou&,&content&:&\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dc6d8dabd85be1.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581\&\u003E\u003Cp\u003E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次次的颠覆,张国荣正加入现代主义者们横扫成规的先锋实验,用艺术的扭曲和变形而生成的新语言,更好地表现出现代主义者竭力想倾诉出的现代文明的罪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幸好演唱会并非小说,不同于后者完全以语言作为建筑材料的主体。歌词是整场演唱会中唯一的语言表达。语言是逻辑思维和自觉意识的产物,往往过分理性而限制了人的形象思维。演唱会上更多的是声光音画,能比小说更加超现实地,更加非理性地自由流动。进而记录人性中绝对真实的,无节制的状态。它是一次本我的暴露,将在后工业社会中人类的堕落、被不可名状而又无处不在的异己力量所统治而逐渐沦丧的困境传达得淋漓尽致。随着演出的逐渐进行,他的额头逐渐隐现出三叉戟。这是基督教文化中恶魔的标志。最终在演唱会的中部,他一身吸血鬼伯爵的大红色装束,演唱着《陪你倒数》,仿佛“人之初,性本善”的淳朴在世界的爱恨纠葛中被冲刷得一干二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99bbb0fcfe2.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2\& data-rawheight=\&316\&\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指出,存在先于本质,而人生又是虚无的。因为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人没有遵守任何道德准则和法律秩序、宗教信义的先天义务。但是在规则林立的人间里,人作为社会存在,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爱恨纠葛和悲欢离合。在冲突中,人受到打击,痛苦在所难免。在希腊神话中,森林中的神曾对人说:人最快乐的便是在出生前和死后。因为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不遭受痛苦。所以人生便是痛苦的根源。在萨特小说《恶心》中,主人公感受到的恶心,便是存在所带来的。而一次次痛苦的消磨中,人性逐渐扭曲、变质。就如同天使变成恶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有意思的是,《陪你倒数》这首歌,似乎在阐述一种末日景象,它作为千禧年产生的歌曲,隐含着人们(或者更准确的是香港人对97年后)对新世纪到来的迷茫甚至是惶恐。歌词中多次出现“永生的国度”,象征着天国,然而“永生的国度”是“无法找到”的,最后只有在瓦砾盖掩焦土(象征着世界被毁灭后的现状)中“不如拥抱”。人在末日中,无法获救,只有自我消极地用鸵鸟埋头的方式逃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国荣说:我的歌不是单独唱给一个人听的,我的歌是唱给所有人听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过张国荣的演唱会的人都知道,他喜欢在舞台上和观众互动,他经常邀请着观众们起身跟他一起跳舞,观众反映越热烈,他越高兴,往往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陪你倒数》之后,鼓声响起,灯光闪烁,呼声一片。张国荣穿着\u003Cb\u003E白色的背心和高腰牛仔裤,而高腰牛仔的扣子都没扣上,一副浪子姿态打破演唱会上着正装的传统,唱着早年在华星唱片公司时他作为偶像歌手,被公司打造成“坏男孩”形象所演唱的一系列带有流氓气息的撩妹快歌。轻浮的曲调陪着他痞子造型以及肆意甚至嚣张的动作,显得更加大胆洒脱。甚至因为从艺20多年的丰富阅历,张国荣在舞台上尽显游刃有余的潇洒。\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ff735d063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524\&\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国荣边唱边问大家\u003Cb\u003E“一个不需要嗑药,不需要酗酒,不需要吸烟的rave party,好不好玩啊?!”、“有没有试过这么high 的rave Party啊?!”\u003C\u002Fb\u003E一会儿站在高台边缘俯瞰着茫茫人海,一会儿跑下来;一会儿挥动着手臂,一会儿随着音乐抖动着全身。而全场观众几乎全都站起,和乐队、和声们,一起跟着他,跟着律动的节拍一起鼓掌、一起舞动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这段“high歌”串烧后,演唱会的服装回归平民化。从白背心到西服到最后的白色浴袍。它是对舞台造型另一个角度的挑衅。如果说《陪你倒数》前的服装造型是将原本大胆鲜明的舞台服装更加极端化的怪异化,那《陪你倒数》后的服装造型则是将打破舞台造型精英化的模式,这又恰恰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中,以通俗大众冲击贵族气息的表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演唱会,虽然是后现代流行文化中的产物。用琳琅满目的冲击眼球和通俗音乐演唱结合,是商业文化中影像技术对高雅正统的古典音乐会的冲击。但是其狂欢化的表现,却是以古老的巫术文化为原型的。如古希腊文明中有“狂欢之歌”,是表现人神共乐的情景,“狂欢之歌”也是古希腊喜剧的源头。在后现代社会里,人们用狂欢让被秩序和规则压抑许久的本性充分地释放。但是西方人一向鄙视喜剧艺术,他们认为喜剧庸俗、浅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大力推崇悲剧,他认为悲剧有“净化”的功用,在将有价值的事物撕碎后,让观众在心灵的震撼中净化哀怜和恐惧。莱辛则在《汉堡剧评》中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延伸成悲喜剧。就像莎士比亚的悲剧里,不再是彻底的沉重,反而中间夹杂着插科打诨的情节,惹人发笑。笑又是一种旁人无伤的愉悦。是心灵上的另一种洗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在后现代艺术里,悲剧和喜剧进行了掺和,悲喜剧是一种“黑色幽默”,是“绞刑架的微笑”,它以嬉笑怒骂的样式,传达着世界的无奈。就如同张国荣的这场热·情演唱会,在娱乐圈当红明星进行巡回商演的外壳下,深藏的却是爱和死亡的两难挣扎的悲剧内核。因为“上帝死了”的后现代社会里,没有宗教,也无关神灵,艺术仿佛成了人类唯一的乌托邦。在那里人们以审美的高度阐释着生存的意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张国荣的葬礼上,挚友黄霑含泪在悼词中回忆起张国荣开演唱会的细节:“在一次演唱会结束后,近一百位工作人员每人都收到哥哥亲手挑选的名牌礼物,礼物上有张国荣亲手写的上款和下款。而他送礼物的时候,对每位工作人员,无论岗位是大还是小,他都能唤得出他们的名字,有两位同名的,他亦分得非常清楚,完全没有弄错,这件事实是一位有份收到礼物的朋友忍着泪跟我说的。他说那件礼物很美,不过记得这件事,不是因为那件美丽的礼物,而是因为哥哥的心,哥哥张国荣是真真正正当每个工作人员都是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张国荣的每场演唱会中,他总是反复地介绍着幕后人员。他的演唱会看多了,观众们都能指认出具体的幕后工作者。而这场热·情演唱会上,他更别出心裁地设计出现场换装的环节。\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dedaa20cf37117fefd6.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15\&\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隔着屏风,一群工作人员正在忙不迭地给他换装,而张国荣也在快速地报出他们的名字:\u003Cb\u003E“……现在同我化妆的这位朋友呢,也都是香港最好的一个化妆师。她就是From soigne的Sunice wong。头发方面呢,更加紧要,这位朋友呢,Jean Paul Gaultier看过他帮我弄的头发之后赞不绝口呢。他就是from Ken QI的Herman Law,我有一个Floor manger一起同我拿住咪啊,还有照顾我出场进场啊,他就叫做Dolby。”\u003C\u002Fb\u003E他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尽力让歌迷们也能记住同他一起辛勤工作的人的名字,当然舞台上的乐队成员他也是一个一个地认真介绍,\u003Cb\u003E“好啦,到band方面,我的band方面,programmer,有:细肥、percussion(敲击):Johnny ,Boy,Drummer(鼓手):Davy、Bass guitar(低音吉他):杰仔,Lead guitar(主音吉他):神童,Lead guitar(主音吉他):Adrian、Key board:Ales san,Key board and pianist:Anthony、Chorus(和音)我们有:Nancy、Tess、Janet、Patrick、Danny、Albert,music conductor(音乐指挥):Gary Tong.Thank you!”\u003C\u002Fb\u003E与此同时,乐队成员们一一用音乐向他致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e8aeb309cdf3b766efbecd09117a42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311\&\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国荣赤着脚唱《春夏秋冬》时,将和声的太极乐队请上舞台,和自己合唱着。他争取用各种方式能让自己的合作者在舞台上露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0年的夏天,张国荣召开热·情演唱会时,小余(化名)还在乡下奶奶家玩过家家。直到2016年,张国荣逝世13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搜到这段演唱会视频,不禁被惊艳到,从此深深地喜欢上了张国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5年,张国荣复出歌坛时,小余正好出生;2000年张国荣开热·情演唱会时,小余正被家人送到乡下奶奶家;2003年张国荣去世,小余已经是个能够记事的小学生,她记得非典、记得有个人经常在电视上分析伊拉克战争(后来才知道他是张绍忠),记得03年家里的日历封面是张曼玉,却自始自终不记得任何关于张国荣死亡的新闻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学时代的小余,已经是个影迷,她陆陆续续地看了一些张国荣的电影,即便有过心动,可是那时候的张国荣对于她,不过是被角色所遮掩的一位神秘的表演家,仿佛被屏风淡化的婆娑身影。直到2016年的有一天傍晚,小余走在路上,无意听到耳机里放着张国荣在16年前、她在奶奶家玩过家家的那一年的热·情演唱会上演唱的《风继续吹》,歌声如同夕阳般荡气回肠,粗犷的歌喉中的那份去留无意,让她怦然心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那时起,关于张国荣,小余总有一种追逐错过的时光的感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过一台电脑,十六年后的小余和十六年前的张国荣相遇,令她最感动的是演唱会最后,张国荣一身浴袍,在黑暗中的一束聚光灯下,唱着《我》,“I am what I am”。\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74f465b9e831b972bed7.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70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就是我,我不是他人,“他人即地狱”,他人让我沦丧。只有正视自我的存在,才是挣脱人世的虚无的唯一途径。而这正是萨特的“自由选择”的观点,是这位伟大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给人类开出的药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演唱这首歌之前,张国荣说:“开这场演唱会,是想告诉大家,人不仅要爱别人,也要懂得爱自己”。压轴歌曲《我》的浴袍白色,仿佛是对开头天使的白色的回归。而且柔软的浴袍更加适意更加坦然,就像《阿飞正传》里的旭仔,对着镜子摇曳着身姿,不干他人的自在和坦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萨特的《恶心》里主人公洛根丁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获得自由选择,摆脱了恶心。那舞台上的张国荣就是在“不一样的烟火”中实现了凤凰涅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某种程度上,张国荣是幸运的。1500多年前,临刑前地嵇康慷慨地弹奏一曲《广陵散》,其凛然的气势让在场围观的民众、贵族、士人无比惊羡。然而这一幕只能记录在苍白的史料文字中。而成长于现代世界的张国荣,可以借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像技术将这笔珍贵的遗产完好地保存下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后荣迷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香港知名学者洛枫曾在2006年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该问卷发现,大部分的“后荣迷”都是网络文化的产物,“他们从网上得知张的自杀事件,进而看到数以千记、万记的悼念文字,网迷们同时又将张的图片及影音视像作品张贴,因而引起公众的注意和好奇……由此可见,网络世界是后现代歌迷文化的重要阵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热·情的压轴站香港,张国荣唱完《至少还有你》后,真诚地说:“好多谢你们给我这么热情的反应,不敢狮子夸大口地讲,将来会不会在红馆开演唱会——”现场的粉丝们纷纷大声喊着:“会!”而十几年后,这场演唱会所生成的视频里,每每放到此处,都有满屏的弹幕炸出来说:“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信息的运转速度,原本使得在后现代生长的人不在像古人那样长久地关注于某一事物;然而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让用快门键敏捷地捕捉下转瞬即逝的事物,让美丽最大限度的永存。于是张国荣的美丽的光影被技术化地长存,并突破时空局限地大量、快速传播。让一代代人为之迷狂。在不可能长情的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长情。\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800ccba9cd7e.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415\&\u003E\u003Cimg src=\&v2-653a92f567a422f62b9d98.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99\&\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京教书的教授在参加演唱会后回青海,不料票根被家人扔掉,怒不可遏的他与家人狠狠地吵了一架。从那时起,他便发誓要定居南京。不久后他又一个人前往南京求学,在南京打拼多年后,终于在这座江南城市有了立足之地,他还陆续把家人也接过来。只因为他曾经在最叛逆的时候倔强地为一个人逃到了这个城市,即便那个人不在了,但是这里却是曾和他相遇过的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现在年龄大了,所以不追星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不在了。”教授说完这句话后沉默许久,日常机智幽默的教授,在这一次却满脸的黯然神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陆姐,除了年复一年地参与歌迷活动,为张国荣献花,或者为他庆生。许多次,她还打开电脑,去重温这场让她终生难忘的演唱会。闭上眼睛,听着当年歌迷们和她一样年轻时的喝彩声,如同重临那个不眠的夜晚,如同重回璀璨的青春年代。在那个夜晚,狂欢结束后,依依不舍的几万歌迷们自发地徒步跟着张国荣的车,摩肩接踵地去他下榻的浙江大酒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仿佛这个远去的人始终不曾远去。许多年后,人们依然可以对着电脑视频,如同亲临演唱会现场一般欢呼鼓舞。16年的时间长度,可以让当年的舞台下富有活力的年轻歌迷成长成日夜操劳事务而充满苦恼的中年。但是影像技术,却将这种摧残青春的时间跨度压到扁平,通过它的直观再现当年演唱会的现场情景,人们遗忘了时间,也遗忘了这场戏剧的主角早已与自己天隔一方。在先进技术的辅助下,人们学会了更永恒地醉生梦死。\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欢迎关注本人知乎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Lescluture\&\u003E用张国荣牵出华语流行文化\u003C\u002Fa\u003E--以张国荣为轴心,探讨艺术本质,解读名人百态,反思偶像文化 致力优质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禁止擅自转载本文,违者追究法律责任。\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4:03:1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7,&likeCount&:12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03:1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0dedaa20cf37117fefd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7,&likesCount&:123},&&:{&title&:&【交流·反思·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争辩,粉丝应该如何博弈&,&author&:&tonglou&,&content&:&\u003Cp\u003E(和荣迷朋友们讨论,而临时总结出来的观点,暂时就用语录体的形式发表,可能看起来不规范,但是应该比较通俗易懂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就宏观而言,一个粉丝群体最理想的状态是:既有激烈的人 也有理智的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部分人唱红脸 就不容易被欺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部分人唱白脸 就不容易招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理智与激进兼备\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理性的人不要过分去阻碍激烈的人,因为需要一些言辞激烈的人闹闹。让他们意识到这个团队的强硬和不可侵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更需要理性的粉丝把控一下局面 以免走极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利益最大化\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具体一件事而言,整个团队首先要考虑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三、我们的问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最近荣迷圈发生的这一事件而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觉得荣迷中的理性派一开始没有把控好局面,导致一开始激进派过于偏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四、不可避免又不可逃避的争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荣迷群体而言,偶像受到诸多误读,注定这个群体要面临很多的争议,很多时候被推向风口浪尖。(或者自己被下套地自动钻进风口浪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争议,如果一忍再忍,将更容易遭受污名化处理。更何况与张国荣已经去世,无法亲身证明,原则问题,荣迷们必须彻底坚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争议论辩中,招致一小部分路人不满是难以避免的,不可以因小失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五、注意『误解』和『侮辱』的程度不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觉得荣迷们要区分好『误解』和『侮辱』的区别。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失意的误解 ,咱们解释一下就行,没必要气势汹汹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故意侮辱 ,必须要个说法。 咱们不能善罢甘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发生的事件,既有误解,也有侮辱。准确来讲,侮辱是由误解引发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事件中,有的人只是单纯地“误解”,并没有进行侮辱性质的言论,我觉得可以由多个粉丝在评论中心平气和的解释一下,再召集其他粉丝集中点赞,让解释的评论上热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注意,要多条热评解释评论,而且因为一两条被淹没的解释评论并不能引起对方关注,但是解释评论也不可太多,更需要言辞克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这次事件中,有很多人故意造谣,鄙夷的言语中充满着恶毒的诽谤。这类人的言论是如何形成的,咱们要追根溯源,必须讨要说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六、注意舆论控制\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尤其是当你有一定号召力时,很多人会自发地尾随你其后。注意你的行为一旦有失偏颇,很多人都会成为你的炮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举两个例子,(1)薛之谦微博抨击一17岁地铁欺辱妇女的男孩,并呼吁转发这条博人肉他。其粉丝疯狂转发。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周杰伦西安演唱会辱骂警察事件,数万名粉丝跟着一切大声谩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两者的行为我不做任何评价,但是这一时的狂热招致绝大多数人严重谴责,前者还被怀疑炒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之,当你的号召力越大,越要注意你言论的尺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七、注意言论尺寸\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真正宣传一件事,切不可为了一时引起关注度,刻意把这件事过分的渲染。到时候大众发现没你说的那么严重 只会反弹性地麻木 并且补偿性地对被冤枉者报以同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八、本质问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荣迷群体而言,现在华语娱乐圈,个人认为,基本没人敢公开说张国荣坏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个在宣传团队的工作的人讲,一定程度的“负面营销”引发热议固然没错,但是任何一个团队追求的本质是利益最大化。如果负面评价过多,对他\u002F她反而产生更多的负面效应。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团队致力于“洗白”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张国荣,已经在华语娱乐圈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明星,中国又有讲究“死者为大”的传统,一般人不敢轻易冒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张国荣并不属于活跃当下的热点明星,拿他炒作,效益不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这些都是预测
说不定就遇到那种猪一样的宣传团队非得磕上张国荣炒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关键的问题是 即便很多人对张国荣表示『崇敬』,但是他们依然对哥哥存在『误解』。 所以很多引起荣迷不满的争议事件,反应出的本质是 社会普遍对张生存在『误解』,为张生正名还有很长路要走。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转载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欢迎各位网友将本篇文章转载到其他社交平台,但是请务必用以下方式注名出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备注方式为: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①原文作者:暮色染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② 文章来源:知乎专栏·「以一个张国荣牵出整个华语流行文化」- https:\u002F\\u002FLescluture?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注:切记是专栏名+专栏网址链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③原文链接:【交流·反思·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争辩,粉丝应该如何博弈\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2Fedit\&\u003Ehttps:\u002F\\u002Fp\u002F2Fedit\u003C\u002Fa\u003E(注:切记是文章名+文章网址链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④如果转载地可以配图,请在注明出处时配这张截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88b62f9dcbe8f332bb31.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8\& data-rawheight=\&379\&\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如不按照以上格式,擅自进行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1:14:5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0,&likeCount&:6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14:5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f2b4f672e7470aa22bbffbd0e9e120ef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0,&likesCount&:69},&&:{&title&:&【交流·反思·博弈】荣迷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反思和建议&,&author&:&tian-di-wan-wu-78&,&content&:&\u003Cp\u003E本答案是我回答一位匿名荣迷的答案,他很尖锐地指出了荣迷中存在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和讨论,一旦圈内有新问题,我会继续在文中补充)\u003Cbr\u003E这是我的看法和建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欢迎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在评论区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伪荣迷行为荣迷买单现象 :\u003C\u002Fb\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现象严重存在,所谓喜欢哥哥但又对哥哥存在严重误解的人。他们宣传张国荣人戏不分,造谣张梅cp,甚至把真荣迷当成伪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eg:\u003C\u002Fb\u003E曾有营销号拿程蝶衣和其他男扮女装搞怪的照片合在一起,说这是他眼中的五美。有荣迷截图到荣迷群中,大家都在笑。但是我去这个营销号下面却发现骂声一片,自称为“哥哥的粉丝”的喷子们说他不该拿程蝶衣讲段子,因为程蝶衣和哥哥都是严肃的。于是就有人骂荣迷玻璃心。\u003Cb\u003E但是一个真荣迷无奈地留言道:真正的粉丝最先考虑的是行为是否为偶像招黑,哪里会这么随便骂人。荣迷里拿程蝶衣开玩笑的还少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也存在路人过高夸奖张国荣踩其他艺人头上,而其他人则会把帐算在荣迷身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eg:\u003C\u002Fb\u003E一次吃饭,店里在放陈奕迅的《最冷一天》,一朋友(不知道我是荣迷)说“陈奕迅把张国荣的歌唱毁了”,作为荣迷我当然缄口不言。但是人们会以为“陈奕迅把张国荣的歌唱毁了”的言论来自荣迷。\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上述事例启示我们,我们不要把所有 捧杀张国荣 的罪过都归结于荣迷。自己人更不必过于嫌弃自己人啦。很多时候是路人行为,荣迷背锅。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粉丝的过激行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我认为荣迷存在的不理智行为有以下几点:\u003Cbr\u003E(1)捧张踩其他艺人。\u003Cbr\u003E\u003Cb\u003Eeg: \u003C\u002Fb\u003E在《星空下的倾情》里有弹幕骂主持人,还自动脑补和意淫哥哥嫌弃主持人,却不知感激主持人的这次采访给咱们带来关于哥哥的多么丰富的信息。\u003Cbr\u003E (2)有人拿张国荣和别人比较就一味地骂别人不该比较\u003Cbr\u003E \u003Cb\u003Esuggest:\u003C\u002Fb\u003E有人比较没什么,你觉得会挑起荣迷和其他粉丝的撕逼,那就直接回答一句“两人都很优秀,只不过是不同的风格,没必要拿来比较”就够了。\u003Cbr\u003E其实只要你说出能足够信服人的根据,还是可以拿来比较的。\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来分享两个成功案例:\u003Cbr\u003E \u003Cbr\u003E【张国荣和刘德华,谁的影响力更大?】君然颖者:很高兴在知乎上… https:\u002F\\u002Fquestion\u002F2Fanswer\u002F?utm_source=com.miui.notes&utm_medium=social\u003Cbr\u003E 【如何评价东邪西毒中众香港巨星的演技?谁的演技最好?】\u003Cbr\u003ERella Teng:… https:\u002F\\u002Fquestion\u002F2Fanswer\u002F?utm_source=com.miui.notes&utm_medium=social\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注第二个回答者可能不是荣迷。荣迷们不是所有夸哥哥或者喜欢看哥哥电影听歌曲的就一定是荣迷,很可能只是路人粉。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对哥哥艺术的欣赏态度,不应该强拉无心入坑的人入坑。其实在大众看来,路人粉比粉丝的评价更客观且更具有说服力。)\u003C\u002Fb\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也存在失败例子的,数不胜数,有的一群荣迷车轮战般和别人争辩张国荣的优秀,不仅没有效率,还让别人厌烦\u003Ci\u003E。(注意,要让你的观点能够有说服力。)\u003C\u002Fi\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3)骚扰和张国荣有关联的其他明星 eg:正如有评论所言,在梁超伟微博下面整天刷张国荣的,梁朝伟过个生日都要问人家记不记得何宝荣的……问一次很感人,天天问,就很招人烦了。即使梁朝伟不烦,他的粉丝也烦。\u003Cbr\u003E(4)编造和传播没有实际来源的张国荣的故事,被人指出了,却仍然以“信则有不信则无”等理由仍不悔改。 \u003Ci\u003E(各种毫无依据的传说,把张国荣堆向神坛高处,哪一天真相大白,只怕到头来会让他摔得更惨。)\u003C\u002Fi\u003E\u003Cbr\u003E(5)YY哥唐私生活\u003Ci\u003E。(太可恶了,不忍心举例。)\u003C\u002Fi\u003E \u003Cbr\u003E(6)整天刷屏张国荣,尤其是各种跟张国荣有关的伤感文字,或者是吹捧张国荣的文字去骚扰路人。 \u003Ci\u003E(其实我遇到的都非常克制……很多实在忍不住,就开个小号专门吸荣的。)
\u003C\u002Fi\u003E\u003Cbr\u003E(7)等等等等
\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3.绝大多数荣迷都在尽力\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我说的第二点是极端状况,我是长期混迹各大论坛总结出来的。这并不是所有荣迷的通病,而且粉丝群体肯定存在狂热现象,存在情绪失控,这是任何一家粉丝都不可避免的事实。所以我们要竭力保持理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尽管我们的偶像是天皇巨星,但是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只是个普通人,没必要自视过高。和外界交往坚持“宁可多一个朋友,不要多一群敌人”的宗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周杰伦西安演唱会事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这一起粉丝和偶像集体失去理智的局面,让我们看到曾一度被捧为新一代传奇和天王的周杰伦,被骂成戏子,被勒令法律制裁的尴尬局面。\u003Cbr\u003E看不惯你的人们一直存在,他们恨不得找个机会让你彻底的栽下去。荣迷们如果存在第二条所述的六点行为,就是在给黑子们找机会。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4.新荣迷不代表幼稚:\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并不认为得把张国荣粉丝的不理智行为全都归结于低龄化粉丝加大。的确年幼的小荣迷很多处于冲动的青春期,容易制乱子。但是实际上非常多小荣迷相当理智懂事。\u003Cbr\u003Eeg: 曾有一个千人荣迷群,经常有打小广告甚至宣传非法信息的人进来。我曾建议进群回答三个跟哥哥有关的问题,而且是那种类似“张国荣是否人戏不分”路人存在误解,荣迷知道真相的问题。但是一个读初三的小荣迷反对了我。她认为这会阻拦刚入坑的新荣迷。因为刚入坑的新荣迷肯定对哥哥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我的建议会排斥这些对哥哥还存在误解的新荣迷。她认为我们应该首先接纳对哥哥存在误解的新荣迷,才能有机会澄清事实,化解误会。\u003Cbr\u003E做粉丝也是要成长的,成为荣迷也是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对于一些荣迷的错误行为,我们要积极指出,督促其改正,而不是一味的谩骂,导致与之毫无意义地撕逼。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5.不要傲气但要有傲骨:\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偶像是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咱们不能有傲气,但是必须有傲骨。关键大原则问题不可以轻易放过。03-04年正是诸多老前辈坚持下让张国荣不至于污名化,才有如今好的环境,很多事要防微杜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国荣的粉丝从“谭张争霸”开始就不服输,彪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的本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6.荣迷不必锱铢必较:\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国荣是一个谦让的人,他能够把机会让给后辈。因为他是个有大追求的人,他的粉丝也应该目光远大。为他争取东西要符合他的身份,没必要为了蝇头小利锱铢必较,败坏路人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7,粉丝之间请求同存异:\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国荣的粉丝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阶层,难免三观不同。张国荣的问题,大原则上不可动摇,每个人对张国荣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必要强行要求对方必须同意你的观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国荣之外的问题就事论事,不必把荣迷身份掺和进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eg:两个荣迷政治立场不同,政治立场就政治问题争辩,不可强行拉张国荣站自己的政治队伍。即便政治问题意见分歧非常大,但是相互之间还可以继续交流与张国荣有关的文化活动,毕竟一味的分歧只会隔阂越来越大,相互发现共同点,并积极交流是磨合的最好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个人有自己选择,有人喜欢结团吸荣,有人喜欢单独吸荣,这是个人自由,无需强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有荣迷想给哥哥做事的话,其他人能帮忙的尽量帮,能支持的尽量支持。\u003Cb\u003E如果一个荣迷孤军奋战,就很难坚持下来。比如每年4\u002F1献花活动,如果参加的人寥寥无几,其结果可想而知。\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强烈建议有技术、精力、资金的荣迷们可以合作起为哥哥做某件事制定一个目标而集中努力,比如视频修复和重制,艺术研究等。)\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8.写给所有荣迷:切记切记:\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1)尤其在公共社交平台上,记得做相关行为之前要认真考虑你的行为是否给偶像招黑?\u003Cbr\u003E(2)荣迷间尽量相互保持热情,多多帮助,才会使大家有归属感。(讲真,我愿意这么尽心地为哥哥做事,一面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一群人被困在地下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