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家去考高考数学和高中数学竞赛考纲,能得多少

199被浏览154579分享邀请回答114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名师解读高考数学冲刺:刷题不适合所有人_网易教育
名师解读高考数学冲刺:刷题不适合所有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考临近,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如何在数学科目上快速提分?明明刷了很多题但还是有题不会做?为什么呢?网易教育特邀新东方优能中学高考数学名师伊宁老师做客网易直播间,与您聊聊高考冲刺那些事儿,网友们扔过来非常多的问题,伊宁老师都一一解答了。老师介绍:伊宁,新东方优能中学数理顶尖计划(自主招生)负责人,北京邮电大学理学硕士,斯坦福大学IDEO项目成员,曾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历任高校教师和省重点中学竞赛班数学教师。具有十四年的从教经历,精通高考数学、自主招生、各类数学竞赛培训,辅导学生近半数高考数学140分以上、十余人获得自主招生清北加分并有三十余人次于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放大招:考前押题靠谱吗?伊宁老师:押题这个事虽是我强项,但不太敢去泄露天机……其实具体考哪些知识大家可以通过历年真题看出一定都是严格按照考试大纲来的,每年差别不大,压知识点确实没太大难度。如果非要让我压一下,说几个不太好做或容易错的吧:1、导数大题:导数幂指对恒成立、用特殊值或特殊模型进行超越方程估值;2、解析大题: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学会割线变切线,对称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先得到答案再证明;3、思维上:数形结合(图到数,数到图)、极端原理(特殊值、特殊位置)、先猜后证、转化划归、分类讨论。冲刺阶段,啃数学教材,有用吗?伊宁老师:我曾经跟高考命题人聊过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专家都会让考生在最后阶段回归基础、回归教材,道理可能都懂,因为教材是根,涵盖所有考点和命题内容。但如果没有一定的迁移能力,看教材可能会睡着,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个道理吧。我的建议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自己画各模块的知识体系结构,并考虑之间的关联,然后再把自己做过的、有印象的真题和模拟题尝试归类,发现命题人出题的一些特点,同时让自己之前的知识点变成知识网,更有利于面对高考数学这样的综合性、迁移性比较强的考试。一到大考脑子就转不动了,考试焦虑怎么破?伊宁老师: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暗示,,就跟一个人如果老怕失眠可能明明很困却睡不着。首先,告诉自己别推卸责任,就算状态不好你也一定是可以做到和平时成绩相差五分以内的,别找没休息好的理由,年轻人没休息好也没事。其次,保持注意力,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认真做题的状态中去,就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状态好不好了,这往往就是最好的状态。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状态不好的时候你可以从后往前做,暗示自己不会做是正常的,等着状态慢慢出来,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各部分的时间。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高考三天由于过于激动没怎么睡觉,在考场上有的只是全力以赴,不要找精神状态的原因。考试时答题时间如何安排呢?如何提升答题速度?我要提高速度??咋上140呢选填一般多久大题呢选填怎么才能万无一失且保证速度呢?谢谢老师。伊宁老师:提高速度的方法在于更加熟练的作对会做的题,拿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去掉选择填空最后一题以及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两问,在75分钟内做完,训练五天会有效果。要上140的话,需要对选填最后一题做特训,逐步体会并有意识运用其中的各种数学思想及命题规律,例如极端、对称原理等,北京卷选择控制在35分以内,全国卷48分钟,若要万无一失且保证速度需要多采用特殊值、数形结合以及正难则反的方法,同时注意出题陷阱。大题一定要注意步骤,特别是导数和解析几何,不求满分及全对。最后要想高分,一定要控制每部分时间,大题前三题一道10分钟,解析和导数一道15,压轴大题第一问一定能做,后面多考虑特殊情况、数学归纳法和反证法,能得多少得多少如何迅速提高正确率,提高数学成绩呢?伊宁老师:如果有快速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那岂不是平时大家都不用学了:)但我只有短时间内提升成绩进步概率的策略。1、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接下来结合目标只做合适的真题与模拟题,认真总结问题,完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短时间高频次不断训练。简单地说,不做完全达不到以及没有问题的题目,通过训练总结快速发现达到自己目标所需题型的规律。2、110-120是个坎,成绩在这之间的同学,可以从两方面考虑:1)如果知识没问题,可以从错题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容易掉到出题人的陷阱里,还是技巧方法掌握不全,抑或没有运用数形结合、极端原理等数学思维方法的意识。2)如果要达到120以上的分数,需要分解对各部分得分的要求,基本的要求是选填控制在2-3个,如果有问题,可以去掉选填最后一题短时间内集中训练真题;前三个大题和选做(全国卷)不能错,导数和解析争取步骤分,北京的最后一题第一问一定要拿分。3、对于基础题总丢分人同学,我建议做个连续十天训练:拿各区近三年模拟题,就做大题前三和选择前六,每套限时45分钟,记录每次成绩,做完后分析错误原因并归类:1)知识问题;2)掉入陷阱;3)审题读题;4)方法技巧;之后不断完善改进。解题有秘诀吗?最后两道太难的题要不要放弃?伊宁老师:结果当然不能放弃,过程是不是放弃取决于你对自己高考分数的要求。有两种方案:1、尽力做对,采用极端与对称原理:特殊值法或者选项代入法进行尝试和检验,对于几何图形,坐标轴重合,倾斜角45度等等一些最对称,最漂亮或者最不和谐的图形一定是备选答案。2、尽力猜对:在保证之前选择题正确率的前提下,利用选择题分布均匀的历史经验,猜出答案,另外可以揣摩求最大常选选项中第二大等出题人心理。明明刷了很多题,考试还是有题不会做,为什么呢?伊宁老师:数学考试的难点往往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知识的联系与转化。题虽然做得多,但如果没有归纳总结以及联系迁移,往往稍微有些变化就会束手无策,所以最后阶段一定要多回顾做过的题并加以总结和比较,有可能的情况下自己可以在已有题的基础上再往前多考虑一下,能不能把这道题进行改编或与其他题有些什么联系,经过这样的思考,逐渐会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不难容易错的题,短期提升正确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短时间内高频次针对练习,从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中选择题目。压轴选择题有两种:1、如果是实际应用问题或创新题需要更多的从题目中获取信息,排除自己已有的对问题的认识惯性,具体可查看去年北京文科选择和填空最后一题;2、如果确实是比较抽象和复杂并且无从下手的题目,我们可以更多的考虑对称、极端的情况,比如解析几何中的倾斜角45度,立体几何中的最漂亮的图形,有时也要有一些极限的思想,比如今年初西城高三期末选择最后一题。最后一定要学会有理有据的猜,不管是选择填空还是大题中的难题。
最后,伊宁老师给学生们送上了自己人祝的福:首先我觉得你们都很伟大,为了理想拼搏、奋斗,这种精神让人感动;其次建议大家好好休息,多回顾知识、方法和自己常犯的错误,做少量的真题保持状态;然后,这场战役到了攻坚阶段,大家面临的困难都是一样的,在关键的时刻最重要的一定是百分之两百的注意力和清醒的头脑,希望大家坚持,不后悔。最后送上我们优能中学的一句话:Yes you can。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责任编辑:范文艳_NQ5148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内容合作:027-
广告热线:027-
客服热线:027-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湖北高考语文很哲学 数学难得像奥赛学生郁闷
你认为湖北高考作文让孩子谈处世之道合适么?0合适0不合适昨日,东湖中学考点,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考生走出考场“这是高考题么,难度跟奥赛有得一拼。”昨日下午5时,随着“铛铛铛”的铃声响起,我省高考首日考试结束。语文试题还算平和,数学考完,绝大多数考生的心情有些郁闷。语文:让花季考生谈处世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多数考生步出考场时神色轻松。“语文做得还行吧。”考生们笑称。大多数考生认为,除了作文颇费思量外,其他试题均比较平和,未出现太刁钻的考题。据考生介绍,今年的两道语言运用题颇有新意,一题是一幅漫画,内容为“母子俩站在巷子口”,要求考生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另一道题,“2012年,青春文学作家郭敬明的书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书畅销。对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考生均认为,试题背景很新鲜,但难度不大,比较对学生的“口味”。现代文阅读取材自徐志摩的散文名篇《罗曼罗兰》。虽然这篇文章完成已有近90年,但学生普遍反映理解起来并不难。不过,今年的作文让考生“吐槽”了一把。“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考生们普遍认为,作文看似容易理解,下起笔来却不轻松。“看上去是要求考生谈为人处世之道,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谈到点子上。”武汉二中考生小余说。记者观察到,语文考试刚结束,作文题立刻被晒到网上,引发网友阵阵吐槽。有网友认为,18岁的年纪正是有棱有角的时候,让孩子谈“圆滑处世之道”不合时宜。更有网友回复“这是公务员考试题吗?” 高考数学难于奥数,你认为合理吗?0合理0不合理数学:史上最难高考题昨日下午数学科目考完,考生的脸色“多云转阴”。“前面的试题不难,解答题很难。”多数考生说。在武汉二中考点,记者随机调查了10名考生,8名考生坦言没做完。理科考生说,数学试题计算量大,试题难度也比较大,文科考生小许说,前面的选择题跟平时训练的差不多,但后面的大题变化较大。倒数第三题本来是一道几何题,但这次变成了一道几何应用题。此外,文科考生还反映,平时最后一道圆锥的题,第一问一般都能做出来,但是这次第一问都做不出来。武汉市一所省示范高中数学老师告诉记者,理科数学的难度主要集中在第19题、21题、22题,这些题目涉及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倒数与函数等知识点,命题难度超出常规,接近竞赛题,“考倒”多数学生在意料之中。“去年高考数学已经偏难,今年比去年还难。”这位老师评价。据悉,今年高考,我省语、数、外三科依然实行自主命题。在昨日的数学科目中,理科卷的填空题中再次出现选考题。选考题有2道,分值均为5分,考生可选其一作答。考生表示,选考题难度不大,拿分容易。据悉,文科卷相比之下中规中矩,并未出现选考题。
关注微信,享受大楚新折扣。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责任编辑:wyroyma]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精彩推荐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让数学家去考高考数学和数学竞赛,能得多少分?【民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213贴子:
让数学家去考高考数学和数学竞赛,能得多少分?收藏
让数学家去考高考数学和数学竞赛,能得多少分?这是发在反民科吧的一个论题,私觉得很有意思。
只怕及格都成问题,
我觉得如果是按高考同样的方式考高考数学的话,数学家除了最后一题有可能做不出外,其余的应该没什么问题的,150分拿120分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以数学竞赛同样的方式参加数学竞赛,那就未必会很高分,甚至要比经过训练的竞赛选手要低。但是,如果改变方式,把闭卷限时改为开卷并调用可以调用的一切资源,数学家可以得满分,但竞赛选手则未必。我想说的是:科研和考试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比如爱因斯坦坦言他背不出光速是多少,如果闭卷考相对论,老爱有一些题可能就做不出。闭卷考试除了考知识的应用能力之外,很大程度之上还考记忆。而科研是开卷的,且可以查阅和参考大量的参考文献,所以能有效地调用各种资源来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才是科研的能力之所在。除了科研,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也是如此。在现实上,高分低能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考试高分的人,在记忆上可能比其他人占了优势,但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上,可能会是弱项,而在实际工作中,讲的是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不是记忆。
你认为呢?
没有实验及数据,我们只能是猜想:毫无疑问差别肯定是存在的,有的很可能不及格,虽然概率可能不怎么大;相比学霸而言,数学家就很可能败北。
不经历高考想直接变成数学家也是不可能的
我在电视中看过一个节目,人和大猩猩比记忆力,结果人的记忆力远远低于大猩猩。被测试的人是一个记忆力高手,他都目瞪口呆。
和让著名作家去参加高考语文考试一样
我觉得出题人对结果的影响越大。
人对地图的记忆力可能真的不如猩猩。也就是说相对于猩猩来说,人都是路痴
记忆好是个加分因素。数学能拿高分不只是记忆好就行的。
楼主越来越会玩了。
高考的话数学家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IMO这种就说不定了,以前有道IMO的题。先请了好像是澳大利亚的几位顶尖的数论学者去做了两天都没有做出来。但是比赛的时候有人做出来了。
这个问题讨论没有任何意义,大家不要被楼主钓鱼
然而你理解的数学在数学家眼里叫做算术,根本不是他们研究的重点
我不学数学很多年,有些概念的定义都不知道了。考考大家,“同旁内角”是指什么? 不准百度哦
民科随随便便都能得满分
根本拿不了多少分。不过复习以后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考试这种东西 就是拿已知的理论变着花样玩脑筋急转弯。大家平常做学问研究实际问题 谁没事做题玩啊
数学家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非自身领域的东西不知道或陌生,高考的一些数学公式可能都忘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丘成桐数学竞赛参考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