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有谁知道一个叫苏x暹的藏书家吗😊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有苏洲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非洲带来的长颈鹿。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由明宫廷画师所绘。  下‘西洋’的定义: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日)从南京龙江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分页:1/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一千多年以来,隋炀帝在大多数人眼中看来,一直是以一个昏庸无道,好大喜功,骄奢
  吕留良是反对清王朝统治最为决绝的明遗民,也是受清政府镇压最为惨烈的明遗民。他
  神龙元年,一个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地现象发生了,说出来你都难以置信,皇帝与当朝
  在古代中国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中,秦朝与隋朝最为典型。但隋朝的开创者隋文帝杨坚
  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羞花指的就是杨贵妃那一著
  曹操虽戎马一生,但因疑心太重拒绝华佗的治疗,最终死于&头风&病。《三国演义》
  提起展昭,想必早已家喻户晓了,他是那个站在包拯身边,保护他协助他办案,武功高
  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穆桂英亲挂先锋印,连破强敌,为全面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至今都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每个朝代都有兴盛和衰败,不断更
  伊尔斯科赫生于德累斯顿的一个工厂主家庭。在她上小学时她是一个有礼貌的和快乐的
  南宋最有名的将领,非岳飞莫属,&岳母刺字&、&莫须有&,
  看过《鬼吹灯》、《盗墓笔记》的都知道,盗墓有四大门派,目前正在热映的电影《寻
  钟馗(ku&),字正南,终南进士,道教中赐福镇宅圣君,其为陕西省终南山下周至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竟然还有患异食癖的人,就是吃别人不吃的东西。比如土、沙子、
  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都不是现代的问题,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制度的问题。  中国
  圣诞节作为一个由国外流传过来的节日,在被中国人过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也应该去探
  圣诞节由来已久,每逢此时,西方国民就会&盛装出行&,以此庆祝。可是你知道圣诞
  公历12月24日是平安夜(Silent Night)。大家知道平安夜是怎么来
  在战国中后期,秦国的国力逐渐凌驾在东方六国之上。对于六国的贵族来说,为了保家
  褒姒为什么不笑?后人往往只知道这不笑的结果,却从不知不笑的原因。这与一个女人
  783年,大唐帝国又面临着一次危及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  当时,泾原节度使姚
  [导读]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
  [导读]1914年德国没有能取得迅速胜利,欧洲战场在西线形成胶着状态的战壕战
很多人认为当时担任台湾行政长官的陈仪是&二二八&罪魁祸首,但公道说,陈仪堪称好官
  阎宝航,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高官,实际上却是我党优秀的情报工作者。他与张学良
  战国函谷关之战,当初秦朝灭六国时,只有齐国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啊,一直以来,齐国
  辨别中国人和日本人,向来是一件难事。  &二战&期间,中国战区有一些抗日援华
  众所周知,日本和德国都是极端的纳粹国家,奉行侵略、民族欺压、甚至种族屠杀政策
  日  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每年公祭前夕
& & &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水浒传王定六的绰号为什么叫活闪婆?王定六简介:王定六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在
  关于隋唐英雄故事,目前一共有三个版本:清朝褚人获的《隋唐演义》,清朝鸳湖渔叟
  东汉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攻打吕布的根据地下邳,因吕布有勇无谋而多猜忌
  周瑜,生于175年,死于210年,时年35岁。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言,这
  王熙凤精明泼辣。虽然大字不识,但长了万千个心眼。  喜欢她的人对她赞不绝口,
  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将
  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
  为了尽快建立孙刘联盟,以实施破曹大计,诸葛亮便制造了这起震惊东吴上下的桃色诽
  发生在公元前638年,交战双方是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和楚国(长江中游和汉水
  只见丐帮中站起一人(霍都),大声道:&耶律大爷的令尊在蒙古贵为宰相,令兄也曾
  你知道吗?&医学教授&这个称呼很早就有了。近日,我省考古部门公布了一座元代&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转载]【谜材】【中国历朝宰相生平简介】(南、北朝)
【谜材】【中国历朝宰相生平简介】(南、北朝)
&&&&&&&&&&&&&&&&&&&&&&&&&&&&&&&&&&&&&
&【宋:武帝朝】[徐羡之& 傅亮]
[徐羡之](364-426),字宗文,小字干木,南朝宋东海郯县人。东晋末年及南朝宋初年政治人物,在南朝宋官至司徒。徐羡之出身寒门,因与刘裕同在桓修幕下而互相结交,在刘裕消灭桓玄,执掌朝权后渐进高位。在南朝宋时更以司空、录尚书事、扬州刺史身份担任四位顾命大臣之一。后因宋少帝刘义符行为失当,徐羡之就与同为顾命大臣的傅亮及谢晦合谋废杀少帝,改立了宋文帝刘义隆。但不久文帝就以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及庐陵王刘义真的罪名诛杀徐羡之三人,徐羡之最终自杀。
[傅亮](374-426),南朝宋大臣。字季友,北地灵州人,晋司隶校尉傅咸玄孙。初为建威参军,历桓谦中军行参军。桓玄篡位,选为秘书郎,未拜,义兵起,丹阳尹孟昶为建威参军。
【少帝朝】[徐羡之& 傅亮&
[谢晦](390-426)字宣明,陈郡阳夏人,谢朗之孙,谢重之子,谢瞻之弟,南朝刘宋大臣。仕晋为孟昶建威中兵参军,又为刘裕太尉参军,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入为太尉主簿,转从事中郎。宋国建立,为右卫将军,加侍中。刘裕受禅,迁中领军,以佐命功封武昌县公。宋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不久与徐羡之、傅亮行废立,出为都督荆湘雍益宁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宋文帝即位,加使持节,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元嘉三年(426年),因前废杀少帝事不自安,举兵拒命,为檀道济所破,伏诛,时年三十七岁。
&【文帝朝】
傅亮& 王弘& 王敬弘&
郑鲜之& 江夷& 殷景仁&
王球& 刘宏& 何尚之&
褚湛之& 徐湛之& 王僧达&
刘恢& 刘义康& 刘义庆&
刘义宣& 刘义恭]
[王弘](379—432)字休元,南朝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珣子。元嘉九年(432)进位太保,卒年五十四,谥文昭。人望所宗,书翰、仪体,后人皆依放之。
[王敬弘],琅邪临沂人也。与高祖讳同,故称字。曾祖暠,晋骠骑将军。祖胡之,司州刺史。父茂之,晋陵太守。
(364—427)字道子,荥阳开封人。生于晋哀帝兴宁二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年六十四岁。下帷读书,绝交游。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后迁为御史中丞。性刚愎,不阿强贵。与刘裕善。裕仕晋为宰相,时或言论,人不敢难,惟鲜之未尝宽假。时人谓为“格佞。”自右长史转奉常。刘裕即帝位,迁鲜之为太常都官尚书。鲜之为人通率,在帝坐言无所隐,人甚惮之。又出为豫章太守。
[江夷],字茂远,济阳考城人也。祖霦,晋护军将军。父敳,骠骑谘议参军。夷少自藻厉,为后进之美。宋武帝板为镇军行参军,豫讨桓玄功,封南郡州陵县五等侯。累迁大司马,武帝命大司马府、琅邪国事,一以委焉。
[殷景仁](公元390年至440年),陈郡长平人也。曾祖融,晋太常。祖茂,散骑常侍、特进、左光禄大夫。父道裕,蚤亡。景仁少有大成之量,司徒王谧见而以女妻之。初为刘毅后军参军,高祖太尉行参军。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迁宋台秘书郎,世子中军参军,转主簿,又为骠骑将军道怜主簿。出补衡阳太守,入为宋世子洗马,仍转中书侍郎。景仁学不为文,敏有思致,口不谈义,深达理体;至于国典朝仪,旧章记注,莫不撰录,识者知其有当世之志也。高祖甚知之,迁太子中庶子。
[王球],字倩玉,琅琊临沂人,是太常王惠从父弟。父亲王谧,任司徒。
王球年轻时与王惠齐名,仪容俊美,举止端雅。除授著作佐郎,他不接受官职。不久除授理邪王大司马行参军,转主簿,豫章公世子中军功曹。宋国建立后,他开始任世子中舍人。高祖刘裕登上帝位,王球仍为太子中舍人,宜都王友,转谘议参军,因病离职。元嘉四年,王球又被起用为义兴太守。王球从兄王弘为扬州剌史,因为五服内的亲属不能相近做地方长官,故加宣威将军,在郡有宽厚仁惠的美名,徙任太子右卫率。入朝任侍中,领冠军将军,又领本州大中正,徙中书令,侍中如故。又迁吏部尚书。
[刘宏]【诸事不详】
[何尚之](382~460)字彦德。南朝宋庐江潜县(今安徽霍山)人。少轻薄,及长,以操行见称。与谢混相知。初为临津令,补刘裕府主簿。从征长安,以功赐爵都乡侯。宋文帝时任尚书令。孝武帝时官至左光初、开府议同三司,元嘉二十二年(445)造玄武湖,劝阻文帝在湖中建方文、蓬莱、瀛州三山,以免劳民伤财。曾立宅建康南城外,聚生徒讲学,一时四方名士纷纷慕名而来,谓之“南学”。著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褚湛之](411—460年)南朝宋大臣。字休玄,河南阳翟(今禹州)人。与武帝第七女始安哀公主结婚,拜附马都尉,著作佐郎。哀公主死后又与武帝第五女吴郡宣公主结婚。颇有才干,为文帝所赏识。历任扬武将军、司徒左长史、侍中、左卫将军、吏部尚书等显位。孝武帝即位,任尚书右仆射。孝建元年(454年),任中书令、丹阳尹、尚书左仆射。卒谥敬侯。
[徐湛之](410—453)字孝源,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司徒羡之兄孙,吴郡太守佩之弟子也。祖钦之,秘书监。父逵之,尚高祖长女会稽公主,为振威将军、彭城、沛二郡太守。高祖诸子并幼,以逵之姻戚,将大任之,欲先令立功。及讨司马休之,使统军为前锋,配以精兵利器,事克,当即授荆州。休之遣鲁宗之子轨击破之,于阵见害。追赠中书侍郎。
[王僧达](423~458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东晋王导五世孙,太保王弘之子,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之婿。少好学,善作文。早慧,为宋文帝刘义隆所称赏。曾为宣城太守,政事荒怠,惟以游猎为务。孝武帝刘骏即位,迁征虏将军、护军将军、吴郡太守。好男色。王僧达自负高门华胄,又在先前讨平刘劭之乱中有功,希图获得更高的官职,但未能如愿,因此颇多怨艾,加上轻视皇太后路氏家族,被孝武帝借故赐死,时年三十六岁。子王道琰,孙王融。
[刘恢],字景度,南郡王刘义宣子。既嫡长,少而辩慧,义宣甚爱重之。年十一,拜南谯王世子,除给事中。义宣为荆州,常停都邑。太祖欲令还西,乃以为河东太守,加宁朔将军。顷之,征为黄门侍郎。元凶弑立刘劭,恢为侍中。
[刘义康](409-451)小字车子,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宗室,彭城王,宋武帝刘裕第四子,其母为王修容。永初元年,封彭城王,食邑三千户。历南豫、南徐二州刺史,并加都督。
[刘义庆](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刘义宣](415—454年),宋武帝刘裕的六子,母亲为孙美人。宋少帝与宋文帝之弟,南郡王。生而舌短,涩于言论。元嘉元年,年十二,封竟陵王,食邑五千户,为都督、南兖州刺史,迁中书监,中军将军,给鼓吹。后改封南谯王。史称其“白皙,美须眉,长七尺五寸,腰带十围,多畜嫔媵,后房千余,尼媪数百,男女三十人。崇饰绮丽,费用殷广”
[刘义恭](413—465),字不详,彭城绥里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第五子,母为袁美人。生于晋安帝元兴二年,卒于宋废帝永光元年,年五十三岁。姿颜美丽。刘裕特加钟爱,饮食寝起,常不离于侧。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封江夏王,进位司空。魏人寇豫州,文帝以义恭出征彭城。魏兵退,义恭不敢追,降号骠骑将军。孝武帝时,授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前废帝刘子业狂悖无道,义恭欲谋废立。废帝率羽林兵于其第害之,并杀其四子。且断析义恭肢体,分裂肠胃,挑取眼睛,以蜜渍之,名曰“鬼目粽”。明帝定乱,追谥文宪。义恭著有文集十五卷,(《隋书志》作十一卷,《两唐书志》作十三卷。此从《隋志注》)行于世。
【孝武朝】[刘义恭& 何尚之&
褚湛之& 刘延孙& 刘秀之&
王僧达& 肖思活& 刘遵考&
刘宏& 戴法兴& 柳元景&
[刘延孙],彭城吕人。初任徐州主簿、参军等职。宋孝武皇帝刘骏即位后,出为侍中、前军将军、丹阳尹、冠军将军、吴兴太守、尚书右仆射、南兗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车骑将军等职。因病去世,时年五十二。
[刘秀之](396~464),字道宝,莒之东莞人。其祖父刘爽,曾任尚书都官郎,山阴令。其父仲道,曾任建武参军余姚令。秀之早年丧父,在贫穷的家庭中长大。秀之年幼时胆大心细,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何承天(天文学家、官御史中丞)十分器重秀之,不但教他进取做人,还将女儿许配给秀之。秀之有“贤妻良母”相佑,以其兄钦之耿直的性格为学习的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德行为人们所重。因此,于424年(南朝宋元嘉元年)被任命为驸马都尉,奉朝请。秀之曾请求担任广陵(今江苏扬州)郡丞。朝廷为发挥他的作用,任命秀之为江夏王刘义恭、平北将军彭城王刘义康行参军。出任无锡、阳羡、乌程令。&
[肖思活]【诸事不详】
[刘遵考](392-473)彭城绥里人,宋武帝刘裕的族弟。其曾祖父刘淳,时刘裕曾祖武原县令刘混之弟,位至正员郎。祖父刘巌,任海西县令。父亲刘涓子,任彭城内史。原先刘裕的儿子们都幼弱,宗室中只有遵考可用。到北伐平定后,用他作并州刺史,兼河东太守,镇守蒲坂。关中失手,撤回河南,又迁任冠军将军。晋恭帝让位后居住秣陵宫,遵考领兵防卫。刘裕即位初年,封他为营浦县侯。元嘉年间,多次迁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衔。遵考实行严厉残暴的统治政策,聚敛财富没有节制,被官吏检举揭发,皇上压住不予追究。孝武帝大明年间,位至上书左仆射,兼任崇宪太仆。后来老病失明。元徽元年死去,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元公。
[戴法兴](414~465)南朝宋权臣。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卖葛于市,后为吏传署,好学能文,颇通古今,为孝武帝所重,为南鲁郡太守,兼中书通事舍人,多纳货贿,权重当时,前废帝立,迁越骑校尉,益专权,后被阉人谗于帝,免官赐死。戴法兴文章在当时颇有盛名。钟嵘在《诗品》一书中评价戴法兴等人的作品时,认为“苏、陵、任、戴,并着篇章,亦为绅之所嗟咏。人非文才是愈,甚可嘉焉”,可惜的是,戴法兴的文章已经失传。
[柳元景](406~465),字孝仁,本河东解人也。曾祖卓,自本郡迁于襄阳,官至汝南太守。祖恬,西河太守。父凭,冯翊太守。
【前废帝朝】[刘义恭& 刘祎&
刘昶& 柳元景&
[刘祎],字休秀,文帝刘义隆第八子也。元嘉二十二年,年十岁,封东海王,食邑二千户。二十六年,以为侍中、后军将军,领石头戍事。迁冠军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散骑常侍,领戍如故。出为会稽太守,将军如故。二十九年,迁使持节、都督广交二州荆州之始兴临安二郡诸军事、车骑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
[刘昶](435-498),字休道,宋文帝第九子。元嘉二十二年封义阳王,历辅国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元凶弑立,加散骑常侍。孝武即位,迁太常,出为东中郎将、会稽太守。孝建初,进东扬州刺史。大明初,徵为秘书监,领骁骑将军,迁中军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又出为前将军、江州刺史,徵为护军将军,转中书令、中军将军,加太常。前废帝即位,出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惧诛,以魏和平六年来奔,拜侍中、征南将军、驸马都尉,封丹阳王。皇兴中,拜外都大官。太和初,转内都大官。加仪同三司,领仪曹尚书。进中书监、五等建,封齐郡开国公,加号宋王。除使持节、都督吴越楚彭城诸军事,镇彭城。二十一年卒,赠假黄钺、太傅、领扬州刺史,备九锡,谥曰明。
[颜师伯],字长渊,琅邪临沂人,东扬州刺史竣族兄也。父邵,刚正有局力,为谢晦所知。晦为领军,以为司马,废立之际,与之参谋。晦镇江陵,请为谘议参军,领录事,军府之务悉委焉。邵虑晦将有祸,求为竟陵太守,未及之郡,值晦见讨,晦与邵谋起兵距朝廷,邵饮药死。
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刘骏即皇位,以颜师伯为黄门侍郎、骠骑长史、南郡太守,后改任骠骑大将军长史、南濮阳太守、御史中丞。臧质等反叛,颜师伯出任宁远将军、东阳太守,领兵置佐。事宁,复为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后改任前军将军,徙御史中丞,迁侍中。大明元年(公元475年),封平都县子,食邑五百户。
【明帝朝】[谢庄 刘祎 刘休仁 刘休范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谢庄](421~466)南朝宋辞赋家、诗人。字希逸。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宋文帝元嘉末年,任太子中庶子。刘劭弑立,谢庄和刘骏密通音信。刘骏讨平刘劭,即皇帝位,授谢庄为侍中,后拜吏部尚书。宋明帝泰始元年
(465),授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卒谥宪子。
[刘休仁],宋文帝之子,初封建安王,因推崇太宗废除前废帝而有建国之功,都督诸州军事,征讨四方动乱,进而统领全军,屡征屡平,功高震主。不得已自求辞职。皇帝仍生嫉妒,在病重伺死之前将其赐死。并遭诬告,为的是政权不外移,天下暂安定。为王,无功无能便可长命。但不成不可历史人物,这就是历史的选择。始安王刘休仁,文帝的第十二个儿子。元嘉二十九年,年龄十岁,被册立为建安王,受封食邑二千户。孝建三年,任秘书监,领步校尉,不久又任都督兖州、徐州二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
[刘休范](?—474)
南朝宋宗室。文帝第十八子。孝建三年封顺阳王,大明元年改封桂阳王。为冠军将军、南彭城下邳太守。寻出为江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入为秘书监,领前军将军。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永光初转中护军,领崇宪卫尉。明帝定乱,以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加南兖州刺史。进征北大将军,加散骑常侍。征为秘书监、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出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未拜,改授骠骑大将军南徐州刺史。未拜,还为江州。后废帝即位,进司空侍中。元徽元年进太尉。元徽二年(474),起兵于寻阳,旋逼台城。萧道成率兵御之,道成使部将黄回、张敬儿诈降,他中计被杀,为黄回所斩。
[王景文]【诸事不详】
[蔡兴宗](415—472)南朝宋大臣,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少好学,初为太子舍人。孝武帝时,为侍中,敢直谏。后历官东阳太守、吏部尚书。前废帝时,议事常与戴法兴等不合,因出为新昌太守。465年戴法兴被杀,复为吏部尚书。明帝时,任尚书右仆射。与袁粲、褚渊等同受顾命,以左光禄大夫终于任,享年58岁。
[袁粲](?-477年),字景倩,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其父袁濯是扬州秀才,早卒,其母琅邪王氏,是太尉长史王诞之女。袁粲年少好学。五年,加中书令,又领丹阳尹。泰豫元年(472年),宋明帝逝世后,萧道成、褚渊、刘倓与袁粲等共掌朝政,领石头戍军事,褚渊倒向萧道成。后废帝元徽二年(474年),桂阳王刘休范起兵进攻建康,袁粲力守石头城,因功被授予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升明元年(474年)七月,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封齐王。升明元年(477年),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反萧道成。袁粲和刘秉秘商杀萧道成。萧道成遣部将戴僧静声讨袁粲,戴僧静率领部下越墙冲进城里。袁粲之子袁最以身护其父,被刀砍伤,血流不止。袁粲对袁最说:“我不失为忠臣,汝不失为孝子。”父子都死于刀剑之下。当时石头城有一首民谣:“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
[褚渊](435~482)中国南朝宋、齐两朝大臣。字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父褚湛之,官尚书左仆射。宋文帝婿。文帝时历官著作佐郎、秘书丞、吏部郎。为明帝所信任,迁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并受遗诏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共辅苍梧王(后废帝)。元徽五年(477),雍州刺史萧道成杀后废帝,另立顺帝。他推举萧道成录尚书事,后又助萧道成代宋建齐。受齐高帝宠幸,参与机要,进位司徒,封南康郡公。高帝北伐,欲遣发王公以下无官者从军,他劝阻高帝。武帝时,奉遗诏领尚书事。旋病卒。
【后废帝朝】[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萧缅&
[刘秉](433年-477年),字彦节,南朝宋新渝惠侯刘义宗第二子,长沙景王刘道邻之孙。刘秉早年为著作郎,历任羽林监、越骑校尉、中书、黄门侍郎。宋明帝泰始初,出任侍中,后历任左卫将军、丹阳尹、太子詹事、吏部尚书。刘秉作为宗室中少有的杰出者,得到朝野的赞誉,也素为宋明帝所器重。泰始七年七月辛未(471年8月16日),出任使持节、都督南徐、徐、豫、青、兖、冀六州诸军事、后将军、南徐州刺史。泰豫元年闰七月甲辰(472年9月12日),改任都督郢州、司州之义阳、豫州之西阳二郡诸军事、平西将军、郢州刺史。未就任,十一月己亥(473年1月5日),改任左仆射。元徽二年(474年),加散骑常侍、丹阳尹,封当阳县侯,食邑一千户。元徽四年(476年),改任中书令,加抚军将军。升明元年(477年),改任尚书令、中领军。当时萧道成把持朝政,欲篡位,刘秉与袁粲、黄回等人预谋除掉萧道成,结果事败,刘秉出城逃走,在额檐湖被擒获,与二子刘承、刘俣一起被处死,时年四十五岁。
[王僧虔](426~485年),字简穆,祖籍琅琊临沂,南北朝时期人,仕宋、齐两朝,书法家,官至尚书令。为王导五世孙,王羲之四世族孙。曾祖父王洽,东晋吴郡内史,善书。祖父王珣,东晋司徒,善书。父亲王昙首,右光禄大夫。王僧绰之弟。喜文史,善音律,解星象,工真、行书。书承祖法,丰厚淳朴而有骨力。墨迹有《王琰帖》,著有《论书》、《伎录》等。
[萧缅](455-491)字景业,始安贞王萧道生第三子,齐明帝萧鸾之弟,母为懿皇后江氏。萧缅早年曾出任秘书郎、邵陵王文学、中书郎。建元元年(479年),封安陆侯,食邑一千户。转太子中庶子,后个人侍中。齐武帝即位后,给人五兵尚书,领前军将军,后改任辅国将军、吴郡太守。萧缅有很高的才能,遂出任持节、都督郢州、司州之义阳军事、冠军将军、郢州刺史。永明五年(487年),改任侍中,领骁骑将军,仍迁中领军。永明六年(488年),改任散骑常侍、太子詹事。后又改任使持节、都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荆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军事、宁蛮校尉、左将军、雍州刺史。永明九年(491年),萧缅去世,享年三十七岁,追赠侍中、卫将军,持节、都督、刺史如故,谥昭侯。长子萧宝晊袭爵。萧缅任职时,深得百姓的敬爱。出丧时,百姓在沔水之边为其设祭,立祠于岘山。建武元年(494年),齐明帝萧鸾篡位,追赠萧缅为侍中、司徒、安陆王,食邑二千户。
[萧道成](427~482)字绍伯,小名斗将,汉族,南朝齐建立者,在位四年。先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南齐书·武帝本纪》载:高祖萧整于东晋初过江,寓晋陵武进(今江苏丹阳),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人。少从名儒雷次宗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仕宋,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后领偏军征仇池,进军距长安八十里,以兵少,又闻宋文帝崩,乃还。
宋明帝时为右军将军,先后镇会稽(今浙江绍兴)、淮阴(今江苏清江西),以军功累官至南兖州刺史。明帝卒,他与尚书令袁粲等共掌朝政,并领石头戍军事。元徽二年(公元474年)平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的反叛,进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了禁卫军,督五州军事。与袁粲、褚渊、刘秉号称“四贵”。宋皇室成员争权,自相残杀,朝廷实权渐集于道成。升明元年(公元477年)七月,道成杀后废帝刘昱,立刘准(宋顺帝)。萧道成封齐王,兼总军国,次第诛灭忠于宋室的袁粲、荆州刺史沈攸之、黄回等。三年四月受宋禅即皇帝位,改国号大齐,改元建元,史称南齐。道成惩宋之亡,务从俭约,减免百姓逋租宿债,宽简刑罚,但对宋之宗室王侯,无少长皆幽死。次年下令扩大清理户籍,按虞玩之的建议,设立校籍官,以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版籍为准整理户籍。但校籍工作弊端百出,贫苦人民常被巫为户籍诈伪而“却籍”(即从户籍中剔除出来),同时也侵犯了庶族地主的利益。因而,在其死后不久,即因反对校籍而引发了唐寓之暴动。
【顺帝朝】[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王延之&
柳世隆& 何戢&
[王延之](421—484)字希季,琅邪临沂人也。祖裕,宋左光禄仪同三司。父升之,都官尚书。延之出继伯父秀才粲之。延之少而静默,不交人事。州辟主簿,不就。举秀才。除北中郎法曹行参军。转署外兵尚书外兵部,司空主簿,并不就。除中军建平王主簿、记室,仍度司空、北中郎二府,转秘书丞,西阳王抚军谘议,州别驾,寻阳王冠军、安陆王后军司马,加振武将军,出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不拜。宋明帝为卫军,延之转为长史,加宣威将军。司徒建安王刘休仁征赭圻,转延之为左长史,加宁朔将军。
[柳世隆](442—491),字彦绪。原籍河东解(今山西永济县),其高祖柳卓时自本郡迁至襄阳(今湖北襄阳)。少有风器,好读书,善弹琴,“涉猎文史,吐音圆润”,世称“马稍第一,清谈第二,弹琴第三。”他历仕南朝宋、齐两代,官至尚书令,是当时杰出的音乐家。卒于491年(永明九年),赠位司空,谥忠武。著有《龟经秘要》2卷。
[何戢](446-482)字慧景,父亲为南朝宋金紫光禄大夫何偃,祖父则是司空何尚之。何家为当时的望族,因此何戢被选为宋孝武帝刘骏之女刘楚玉的夫婿,拜为驸马督尉。刘楚玉虽身为公主,但个性淫荡,不能满足于只有一个丈夫的生活,于是前废帝刘子业赐给这位亲姊姊三十个“面首”。后来刘楚玉又得知当时的尚书吏部郎褚渊长得相当俊美,请求弟弟命令褚渊到她家服侍她十天。结果褚渊对刘楚玉的要求抵死不从,直到第十天仍然无法让褚渊听命于她,只好将褚渊放走。褚渊在这十天当中由于和公主的丈夫何戢住在一起,反而使他们两个从此成为感情相当好的朋友。到了后废帝刘昱的时代,褚渊在朝廷参政,推荐何戢当侍中。当时何戢只有二十九岁,还不到三十岁,因此推辞这个官位,上书多次,于是改封他为司徒左长史。当时还是领军的齐高祖萧道成与何戢来往,常常一同开宴会。何戢知道萧道成喜欢吃水引饼,于是每次宴会上都会准备这项食物。到南齐时代,何戢官至相国左长史,后来萧道成依照褚渊的意见,封何戢为吏部尚书,加骁骑将军。481年,他被转任为吴兴太守、左将军。何戢也是一位长相俊美、仪态端庄的人,一举一动都与褚渊相互模仿学习,当时的人们称何戢为“小褚公”。由于何戢家业丰厚,因此他的个性也颇为奢侈,平日的衣服装饰都穷极华丽。他少年时,宋孝武帝刘骏曾经送他一把蝉雀扇,是专长绘画的顾善秀所画,当时陆探微、顾彦先等画家都称赞这把扇子,于是何戢便托王晏将扇子献给萧道成,萧道成相当高兴,命王晏向他表达酬谢之意。何戢于三十六岁时过世,谥为“懿子”。其女何婧英后来做了郁林王萧昭业的皇后,而何戢则被追赠为侍中、右光禄大夫。
【齐:高帝朝】[褚渊& 萧嶷&
王俭& 王延之&
[萧嶷](444-492)字宣俨,中国南北朝时期南齐高帝萧道成第二子,齐武帝萧赜之弟。生母高昭皇后刘智容。
[王俭](452~489)
南朝齐文学家、目录学家。字仲宝。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东晋名相王导五世孙。其父僧绰、叔僧虔,俱有文学才能。王俭1岁时,父被害,为叔父所养。自幼勤学,手不释卷。宋明帝时,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18岁时成为秘书郎,历任秘书丞、义兴太守、太尉右长史等职,后辅佐齐太祖萧道成即位,礼仪诏策,皆出其手。以佐命之功封南昌县公,升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兼丹阳尹。齐武帝时任侍中、尚书令,领国子祭酒、学士馆主、太子少傅、卫军将军、中书监,死后谥文宪。
是梁宣帝裔孙。初与陆象先为僚婿。陆象先,相门之子。当时萧嵩尚未入仕,一看相者说:“陆郎十年内,位极人臣,然不及萧郎,一门尽贵,官高多寿。”唐景云元年,萧嵩为醴泉尉,当时陆象先已为中书侍郎,他引萧嵩为监察御史,骤迁殿中。当时的唐玄宗皇帝非常器重苏顄,准备任他作宰相,对他的礼遇和询问问题,与其它的大臣都很不一样。皇上秘密行动,不想让左右的人知道,一直到了颁诏让他升任宰相的前一天,等到深夜,才找人写诏书。唐开元初年,萧嵩拜中书舍人,与王丘、齐浣同列,未之异,独姚崇许其致远。
【武帝朝】[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李安民& 王奂&
柳世隆& 萧嶷& 萧晔&
[李安民],兰陵承人也。祖嶷,卫军参军。父钦之,殿中将军,补薛令。安民随父之县,元嘉二十七年没虏,率部曲自拔南归。太初逆,使安民领支军。降义师,板建威将军,补鲁爽左军。及爽反,安民遁还京师,除领军行参军,迁左卫殿中将军。大明中,虏侵徐、兖,以安民为建威府司马、无盐令,除殿中将军,领军讨汉川互螫贼。
[王奂],字彦孙,琅邪临沂人也。祖王僧朗,宋左光禄、仪同。父粹,黄门郎。奂出继从祖中书令王球,故字彦孙。解褐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安陆王冠军主簿,太子洗马,本州别驾,中书郎,桂阳王司空谘议,黄门郎。元徽元年为晋熙王征虏长史、江夏内史,迁侍中,领步兵校尉。复出为晋熙王镇西长史,加冠军将军、江夏武昌太守。征祠部尚书,转掌吏部。
[萧晔],南朝梁宗室、诗人。字通明,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生于天监中,始兴王憺子。美姿容,善谈吐,仗气激言,名盛海内,为宗室推重。初封安陆侯,改封上黄侯,兼宗正卿。简文入居监抚,献《储德颂》,迁给事黄门侍郎,特被友爱,与新渝、建安、南浦并预密宴,号“东宫四友”。出为晋陵太守。卒于郡,谥“替侯”。《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
[萧子良](460~494)字云英,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竟陵文宣王。为齐武帝萧赜之次子,母亲为武帝皇后裴惠昭,文惠太子萧长懋同母弟。早年任刘宋邵陵王刘友的左行军参军、主簿,后升安南长史,南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任会稽太守。次年,改任丹阳尹。在此,他开仓济贫,开垦荒田,发展农业生产。齐武帝萧赜即位后,他被封为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后改南兖州刺史。次年,兼任司徒,转护军将军,镇守西州。
【郁林王朝】[萧子良& 王晏&
谢胐& 徐孝嗣& 萧鸾&
[王晏]字士彦,琅邪临沂人也。祖王弘之,通直常侍。父普曜,秘书监。宋大明末,晏起家临贺王国常侍,员外郎,巴陵王征北板参军,安成王抚军板刑狱,随府转车骑。晋熙王燮为郢州,晏为安西主簿。世祖为长史,与晏相遇。府转镇西,板晏记室谘议。
[谢朏]字敬冲,陈郡阳夏人也。祖弘微,宋太常卿,父庄,右光禄大夫,并有名前代。朏幼聪慧,庄器之,常置左右。年十岁,能属文。庄游土山赋诗,使朏命篇,朏揽笔便就。琅邪王景文谓庄曰:“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庄笑,因抚朏背曰:“真吾家千金。”孝武帝游姑孰,敕庄携朏从驾,诏使为《洞井赞》,于坐奏之。帝曰:“虽小,奇童也。”起家抚军法曹行参军,迁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复为舍人,历中书郎,卫将军袁粲长史。粲性简峻,罕通宾客,时人方之李膺。朏谒既退,粲曰:“谢令不死。”寻迁给事黄门侍郎。出为临川内史,以贿见劾,案经袁粲,粲寝之。
[徐孝嗣](453—499)字始昌,东海郯人(今苍山二庙乡人)。生于宋文帝元嘉三十年,(依南齐书本传:“祖湛之、父聿之并为太子邵所杀,孝嗣在孕得免”推算)卒于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年四十七岁。幼而挺立,风仪端简。八岁,袭爵枝江县公。见宋孝武帝,升阶流涕,迄于就席。帝甚爱之。尚康乐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郎。累拜太尉。入齐为吴兴太守,有能名。官至尚书令。孝嗣爱好文学,器量弘雅。不以权势自居,朝野称之。永元初,受遗诏辅政。东昏侯失德。潜谋废立,议不能决。召入华林省,赐鸩卒。孝嗣著有文集十二卷,(《隋书志》作十卷,隋志注作七卷。此从《两唐书志》)传于世。
[萧鸾](452—498)字景栖,小名玄度,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五任皇帝(494—498年期间在位),高宗。为始安王萧道生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高帝二兄道生之子,生母江氏。其父早亡,鸾由叔父高帝抚养成人。高帝视其如已出,疼爱胜于亲子。为始安王萧道生之子、萧道成之侄。公元494年到498年期间在位,共5年。萧鸾于公元494年即位后,便压制宗室力量,并设立典签监视诸王;并且在任期间屠杀宗室。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尊重道教与厌胜之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而且萧鸾还特地下诏向官府征求银鱼以为药剂,外界才知道萧鸾患病。公元498年萧鸾病故,葬于兴安陵。
[萧锵](469-494)字宣韶,南齐宗室,兰陵兰陵人。齐高帝萧道成第七子,陆修仪所生(同母兄为萧銶)。建元四年(482年),齐武帝即位,以萧锵为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军事、北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永明二年(484年),进号征虏将军。永明四年(486年),为左卫将军,迁侍中,领步兵校尉。永明七年(489年),转征虏将军,丹阳尹。不久加散骑常侍,进号抚军。出为江州刺史,常侍如故。永明九年(491年),始亲府、州事。加使持节、督江州诸军事、安南将军,置佐史,常侍如故。永明二年,省江州府,至此恢复。永明十一年(493年),为领军,常侍如故。萧锵和悌美令,被兄长齐武帝宠信,授领军的待遇其他齐室诸王没有过。萧锵为官理事无壅,当时被称道。皇帝车驾游幸,常甲仗卫从,恩待仅次于豫章王萧嶷。永明十一年(493年),给油络车。隆昌元年(494年),转尚书右仆射,常侍如故。不久迁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兵置佐。萧锵雍容有人望,为皇帝萧昭业(武帝长孙)所依信。萧昭业心疑萧鸾,诸王问讯,只留下萧锵询问:“公闻鸾于法身何如?”萧锵说:“臣鸾于宗戚最长,且受寄先帝。臣等年皆尚少,朝廷之干,唯鸾一人,愿陛下无以为虑。”萧昭业对徐龙驹说:“我欲与公共计取鸾,公既不同,我不能独办,且复小听。”等到萧昭业被废,萧锵竟不知。萧昭文延兴元年(494年),萧锵进位司徒,侍中、骠骑如故。萧鸾镇东府,权势很大,萧锵每次前往,萧鸾常屣履至车迎萧锵。谈到家国,言泪俱下,萧锵因此信任他。宫台内皆属意于萧锵,劝萧锵入宫发兵变辅政。制局监谢粲劝说萧锵及随王萧子隆:“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粲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东城人政共缚送萧令耳。”萧子隆想要定计,萧锵以上台兵力都归东府管理,犹豫不决。马队主刘巨,武帝的旧人,叩头劝萧锵起兵立事。萧锵又回大内与母陆太妃辞别,一天一夜不成行。几天后,萧鸾遣二千人围萧锵宅第杀害萧锵,谢粲等也被杀。萧锵时年二十六。
[萧铄](470-494)字宣朗,南齐太祖萧道成第八子。永明二年,出任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永明四年,加散骑常侍。永明六年,迁任中书令,度支尚书。永明七年,转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鄱阳王萧锵喜好文章,萧铄喜好名理,时人称他们为“鄱桂。”永明十年,迁任太常,依然任散骑常侍。萧铄羸弱有病,常常病卧。齐武帝前去探病,赐给他床帐衾褥。隆昌元年,加封前将军。海陵王萧昭文即位,转任侍中、抚军将军。鄱阳王被杀后,萧铄迁任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萧铄很紧张,至东府拜诣宰相萧鸾,回家后对左右说:“萧鸾貌有惭色,此必欲杀我。”当夜三更,萧鸾派兵至萧铄家杀死萧铄,萧铄时年二十五。
【海陵王朝】[萧鸾& 萧锵&
王晏& 徐孝嗣& 萧子懋&
萧子明& 萧钧& 萧铉&
沈文季& 何胤]
[萧子懋](472-494)南朝齐文学家。字云昌,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武帝第七子,封晋安王。初封江陵公。永明中,为持节都督南豫豫司三州、南中郎将、南豫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加宣城太守。又为监南兖兖徐青冀五州军事、后将军、南兖州刺史,徙监湘州、平南将军、湘州刺史,加持节、都督,进号镇南将军。入为侍中,领右卫将军,迁散骑常侍,中书监。未拜,仍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军事、征北将军、雍州刺史。郁林即位,为大将军。隆昌元年(494),迁都督江州刺史,还镇寻阳。延兴元年(494),加侍中。寻为手下于琳之所害。子懋好读书,长于文笔。出镇雍,启求所好书,武帝赐杜预手所定《左传》及《古今善言》。永明八年(490)镇湘州,撰《春秋例苑》三十卷,奏之。武帝嘉之,敕付秘阁。有集四卷,录一卷,今佚。
[萧子明],字云光,世祖萧赜第十子也。永明元年,封武昌王。三年,失国玺,改封西阳。六年,为持节、都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军事、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八年,进号征虏将军。十年,进左将军,仍为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五郡军事、会稽太守。将军如故。子明风姿明净,士女观者,咸嗟叹之。郁林初,进号平东将军。隆昌元年,为右将军、中书令。延兴元年,迁侍中,领骁骑将军,右军如故。建武元年,转抚军将军,领兵置佐。二年,诛萧谌,诬子明及弟萧子罕、萧子贞与谌同谋,见害。年十七。
[萧钧](473-494)南朝齐诗人。字宣礼,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太祖第十一子,出继伯父衡阳王道度。武帝永明四年(486),为江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后迁征虏将军、骁骑将军,转左卫将军、中书令、领石头戍事。又迁散骑常侍、秘书监,不拜。隆昌元年(494),改加侍中。性至孝。好学,善属文。与王智深、江淹等以文章相赏会。尝手自细书写“五经”,置巾箱中,以备遗忘,一时诸王争效,“巾箱五经”自此始。居身清率,言未尝及时事。海陵王立,萧鸾专政,见害。今存《晚景游泛怀友》诗一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萧铉](480年-498),字宣胤,中国南北朝时期南齐高帝萧道成第十九子,齐武帝萧赜之弟。生母张淑妃。萧铉之母张淑妃是齐高帝宠妃,萧铉又在众子中最幼,尤其被齐高帝所留心。齐高帝临崩之时,以萧铉托付齐武帝,武帝亦对萧铉加以留意,为他纳柳世隆之女为妃。齐武帝与群臣看新妇时,流涕不自胜,豫章王萧嶷亦哽咽。齐武帝永明四年二月己未(486年3月18日),封河东王。隆昌元年(494年)齐郁陵王萧昭业继位后,为骁骑将军。出为徐州刺史,后迁为中书令。其后齐明帝萧鸾诛杀诸王,以萧铉年少(当时只得十二岁)才弱,所以并不加害萧铉。建武元年(494年),转为散骑常侍,镇军将军,设置兵佐。建武年间,齐高帝、武帝子孙忧危,陆续被明帝萧鸾诛杀,所以萧铉每次朝见,时常鞠躬俯偻,不敢平行直视。再迁为侍中、卫将军。及至萧铉年岁稍长,于建武四年(497年),萧鸾又诛王晏,以谋立萧铉为名,免去萧铉官职,以王爷之身份回府第,被禁不得与外人交流沟通。永泰元年(498年),萧鸾病重,遂杀害萧铉,当时只我十九岁。萧铉有二子尚在孩抱,亦被诛杀。太祖诸王,唯独萧铉一人无后,众人窃语此冤案。乃使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临川王萧子晋、竟陵王萧昭胄、太尉陈显达、尚书令徐孝嗣、右仆射沈文季、尚书沈渊、沈约、王亮奏论萧铉之冤,齐明帝最初回答不许。再奏后,才准他们所奏。
[沈文季](442—499)字仲达,武康(今德清)人。南朝宋时封山阴县五等伯,位中书郎。父沈庆之为前废帝所杀,文季挥刀驰马杀出重围,遂免于难。泰始元年(465),宋明帝即位,复被起用,任黄门郎,领长水校尉。宋后废帝元徽初年,以秘书监出为吴兴(今湖州)太守。宋亡后仕齐,为侍中,领秘书监。南朝齐明帝即位,加太子詹事。明帝死后,见时局混乱,以年老多病为辞,不愿参预朝政。后被东昏侯所杀。中兴元年(501),梁武帝掌权,赠司空,谥忠宪公。
[何胤](446—531)字子季,庐江灊(今安徽庐江)人,何点弟。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卒于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年八十六岁。好学,从刘献受易及礼记、毛诗,又入锺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起家齐秘书郎,出为建安太守。后入为太子中庶子,撰新礼。阴帝时,入山隐居以终。胤注百法论一卷,十二门论一卷,周易一卷,又作毛诗隐义十卷,毛诗总集六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五卷,行于世。
【明帝朝】[王晏& 徐孝嗣&
萧铉& 沈文季&
[萧昭粲],文惠太子萧长懋第四子也。郁林立,以皇弟封永嘉郡王,南徐州刺史。延兴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明帝立,欲以闻喜公萧遥欣为荆州,转昭粲为右将军,中书令。建武二年,改封桂阳王。四年,迁太常,将军如故。
【东昏侯朝】[沈文季& 徐孝嗣&
江祏&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昭粲& 萧坦之&
萧惠休& 萧遥光&
[江祏],字弘业,济阳考城人也。祖遵,宁朔参军。父德邻,司徒右长史。祏姑为景皇后,少为高宗所亲,恩如兄弟。宋末解褐晋熙国常侍,太祖徐州西曹,员外郎,高宗冠军参军,带滠阳令,竟陵王征北参军,尚书水部郎。高宗为吴兴,以祏为郡丞,加宣威将军。庐陵王中军功曹记室,安陆王左军谘议,领录事,带京兆太守。除通直郎,补南徐州别驾。高宗辅政,委以心腹。隆昌元年,自正员郎补丹阳丞,中书郎。高宗为骠骑,镇东府,以祏为谘议参军,领南平昌太守,与萧诔对直东府省内。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晋丞相导之六世孙也。祖偃,宋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父攸,给事黄门侍郎。亮以名家子,宋末选尚公,拜驸马都尉、秘书郎,累迁桂阳王文学,南郡王友,秘书丞。齐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延才俊以为士林馆,使工图画其像,亮亦预焉。迁中书侍郎、大司马从事中郎,出为衡阳太守。以南土卑湿,辞不之官,迁给事黄门侍郎。寻拜晋陵太守,在职清公有美政。时齐明帝作相,闻而嘉之,引为领军长史,甚见赏纳。及即位,累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诠序著称,迁侍中。建武末,为吏部尚书,是时尚书右仆射江祏管朝政,多所进拔,为士子所归。亮自以身居选部,每持异议。始亮未为吏部郎时,以祏帝之内弟,故深友祏,祏为之延誉,益为帝所器重;至是与祏昵之如初。及祏遇诛,群小放命,凡所除拜,悉由内宠,亮更弗能止。外若详审,内无明鉴,其所选用,拘资次而已,当世不谓为能。频加通直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为尚书右仆射、中护军。既而东昏肆虐,淫刑已逞,亮倾侧取容,竟以免戮。
[王莹]字奉光,琅邪临沂人也。父懋,光禄大夫、南乡僖侯。莹选尚宋临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太子舍人,抚军功曹,散骑侍郎,司徒左西属。齐高帝为骠骑将军,引为从事中郎。顷之,出为义兴太守,代谢超宗。超宗去郡,与莹交恶,既还,间莹于懋。懋言之于朝廷,以莹供养不足,坐失郡废弃。久之,为前军谘议参军,中书侍郎,大司马从事中郎,未拜,丁母忧。服阕,为给事黄门郎,出为宣城太守,迁为骠骑长史。复为黄门侍郎、司马、太子中庶子,仍迁侍中,父忧去职。服阕,复为侍中,领射声校尉,又为冠军将军、东阳太守。居郡有惠政,迁吴兴太守。明帝勤忧庶政,莹频处二郡,皆有能名。甚见褒美。还为太子詹事、中领军。
[任昉](460—508)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南朝梁文学家。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卒于梁武帝天监七年,年四十九岁。昉未生时,母梦彩旗四角,堕一角入怀,孕而生昉。幼好学,早知名。年十六,为宋丹阳主簿。后为竟陵王子良记室,迁中书侍郎。任昉写文章时擅长表、奏、书、启等文体,文格壮丽,“起草即成,不加点窜”,而后期的沈约以诗著称,时人称“任笔沈诗”。与沈约、王僧儒同为三大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作《奏弹范镇》文,他反对范镇的“神灭论”。著有《述异论》2卷、《杂传》247卷、《地理书钞》9卷、《地记》252卷、《文集》23卷、《文章缘起》1卷等。
[萧坦之],南兰陵兰陵人也。祖道济,太中大夫。父欣祖,有勋于世祖,至武进令。坦之与萧谌同族。初为殿中将军,累至世祖中军板刑狱参军。以宗族见驱使。除竟陵王镇北征北参军,东宫直阁,以勤直为世祖所知。除给事中,淮陵令,又除兰陵令,给事中如故。尚书起部郎,司徒中兵参军。世祖崩,坦之随太孙文武度上台,除射声校尉,令如故。未拜,除正员郎、南鲁郡太守。
[萧惠休],萧惠基弟,南兰陵兰陵人也。永明四年为广州刺史,罢任,献奉倾资。上敕中书舍人茹法亮曰:“可问萧惠休。吾先使卿宣敕答其勿以私禄足充献奉,今段殊觉其下情厚于前后人。问之,故当不复私邪?吾欲分受之也。”十一年,自辅国将军、南海太守为徐州刺史。郁林即位,进号冠军将军。建武二年,虏围钟离,惠休拒守。虏遣使仲长文真谓城中曰:“圣上方修文德,何故完城拒命?”参军羊伦答曰:“猃狁孔炽,我是用急。”虏攻城,惠休拒战破之。迁侍中,领步兵校尉,封建安县子,五百户。永元元年,徙吴兴太守。征为右仆射。吴兴郡项羽神旧酷烈,世人云:“惠休事神谨,故得美迁。”二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萧遥光],字元晖,始安靖王萧凤子。生有躄疾,太祖谓不堪奉拜祭祀,欲封其弟,世祖谏,乃以遥光袭爵。初为员外郎,转给事郎,太孙洗马,转中书郎,豫章内史,不拜。高宗辅政,遥光好天文候道,密怀规赞。隆昌元年,除骁骑将军、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仍除南彭城太守,将军如故;又除辅国将军、吴兴太守。高宗废郁林,又除冠军将军、南蛮校尉、西平中郎长史、南郡太守。
[萧懿]字元达,少有令誉。解褐齐安南邵陵王行参军,袭爵临湘县侯。迁太子舍人、洗马、建安王友。出为晋陵太守,曾未期月,讼理人和,称为善政。入为中书侍郎。永明季,授持节、都督梁、南、北秦、沙四州诸军事、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加冠军将军。是岁,魏人入汉中,遂围南郑。懿随机拒击,伤杀甚多,乃解围遁去。懿又遣氐帅杨元秀攻魏历城、皋兰、骆谷、坑池等六戍,克之。魏人震惧,边境遂宁。进号征虏将军,增封三百户,迁督益、宁二州军事、益州刺史。入为太子右卫率、尚书吏部郎、卫尉卿。永元二年,裴叔业据豫州反,授持节、征虏将军、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领历阳、南谯二郡太守,讨叔业。叔业惧,降于魏。既而平西将军崔慧景入寇京邑,奉江夏王宝玄围台城。齐室大乱,诏征懿。懿时方食,投箸而起,率锐卒三千人援城。慧景遣其子觉来拒,懿奔击,大破之,觉单骑走。乘胜而进,慧景众溃,追斩之。授侍中、尚书右仆射,未拜。仍迁尚书令、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持节、将军如故,增邑二千五百户。时东昏肆虐,茹法珍、王咺之等执政,宿臣旧将,并见诛夷,懿既立元勋,独居朝右,深为法珍等所惮,乃说东昏曰:“懿将行隆昌故事,陛下命在晷刻。”东昏信之,将加酷害,而懿所亲知之,密具舟江渚,劝令西奔。懿曰:“古皆有死,岂有叛走尚书令耶?”遂遇祸。中兴元年,追赠侍中、中书监、司徒。宣德太后临朝,改赠太傅。天监元年,追崇丞相,封长沙郡王,谥曰宣武。给九旒、鸾辂、厓辌车,黄屋左纛,前后部羽葆鼓吹,挽歌二部,虎贲班剑百人,葬礼一依晋安平王故事。
【和帝朝】[王亮& 王莹&
任昉& 萧颖胄&
[萧颖胄](461-501)南朝齐散文家。字云长,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父赤斧,为太祖从祖弟。弘厚有父风。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永明初,除竟陵王司徒外兵参军、晋熙王文学。颖胄好文义,弟颖基好武勇。武帝登烽火楼,诏群臣赋诗,颖胄赋诗合旨,上谓之曰:“卿文弟武,宗室便不乏才。”除明威将军、安陆内史。迁中书郎,除左将军,知殿内文武事。出为新安太守。隆昌元年(494),为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还除黄门郎,领四厢直,迁卫尉。明帝行废立,颖胄从容不为同异,建武二年(495),进爵南丰县开国侯。冠军江夏王宝玄镇石头,以为长史,行石头戍事。复为卫尉。出为冠军将军、庐陵王后军长史、广陵太守、行南兖州府州事,转持节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和帝为荆州,以为冠军将军、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府州事。永元末,东昏侯诛戮群公,诏讨荆、雍,加颖胄右军将军,都督行留诸军事,置佐史。萧宝融为相国,颖胄领左长史,进号镇军将军,与梁王萧衍屡表劝宝融即尊号,使别驾宗寔撰定礼仪,上尊号,改元,于江陵立宗庙、南北郊,置尚书五省。和帝立,为侍中、尚书令,领吏部尚书,监八州军事,行荆州刺史。寻病卒,追赠侍中、丞相。梁天监元年(502),诏封巴东郡公,谥“献武”。今存文二篇。
[萧衍](464—549)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南梁:武帝朝】[沈约& 范云&
谢胐& 王亮& 王莹&
王志& 肖秀& 肖憺&
柳惔& 王份& 袁昂&
夏侯详& 王茂& 王暕&
张稷& 张充& 柳仲礼&
张缵& 徐勉& 何敬容
&谢举& 王骞&
王克& 朱异& 肖宏&
肖樽& 肖伟& 肖伦&
肖渊藻& 侯景]
[沈约](441—513)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范云](451~503)字彦龙,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成。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广州刺史,皆有政绩。萧衍代齐建梁,任为侍中,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再迁尚书右仆射,霄城县侯。居官能直言劝谏,天监二年病故,享年五十三岁。范云病故后,梁武帝闻讯痛哭流涕,即日御驾临殡。死后追赠侍中、卫将军,赐谥曰文。
[王志](460—513)字次道,琅邪临沂人。祖昙首,宋左光禄大夫、豫宁文侯;父僧虔,齐司空、简穆公:并有重名。志年九岁,居所生母忧,哀容毁瘠,为中表所异。弱冠,选尚孝武女安固公主,拜驸马都尉、秘书郎。累迁太尉行参军,太子舍人,武陵王文学。褚渊为司徒,引志为主簿。渊谓僧虔曰:“朝廷之恩,本为殊特,所可光荣,在屈贤子。”累迁镇北竟陵王功曹史、安陆南郡二王友。入为中书侍郎。寻除宣城内史,清谨有恩惠。郡民张倪、吴庆争田,经年不决。志到官,父老乃相谓曰:“王府君有德政,吾曹乡里乃有此争。”倪、庆因相携请罪,所讼地遂为闲田。征拜黄门侍郎,寻迁吏部侍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郡狱有重囚十余人,冬至日悉遣还家,过节皆返,惟一人失期,狱司以为言。志曰:“此自太守事,主者勿忧。”明旦,果自诣狱,辞以妇孕,吏民益叹服之。视事三年,齐永明二年,入为侍中,未拜,转吏部尚书,在选以和理称。崔慧景平,以例加右军将军,封临汝侯,固让不受,改领右卫将军。
[萧秀](475-518)南朝梁宗室、文学家。字彦达,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武帝第七弟。美风仪,性方静。弱冠仕齐著作佐郎,累迁后军法曹行参军、太子舍人。萧衍起兵入建康(今南京),以为辅国将军,又为晋熙王冠军长史、南东海太守,镇京口(今镇江)。建康平,仍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天监初,进号征虏将军,封安成郡王,领石头戍事,加散骑常侍。复进号右将军,加领军、中书令,出为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迁都督荆湘雍益等九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进号安西将军。任内立学校,招隐逸,颇著政绩。征为侍中、中卫将军,领宗正卿、石头戍事。复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司霍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郢州刺史。迁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镇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病死于赴任途中。赠侍中、司空,谥“康”。秀有容观,性仁恕,喜愠不形于色。礼贤下士,当世高才东海王僧孺、吴郡陆倕、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咸游其门。又精意学术,搜集经记,招学士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完稿,便流行于世。能文,有《安成王集》三十卷,佚。
[萧憺](479—522)字僧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十一子。天监元年(502)为荆州刺史,封始兴郡王,十八年(519)升为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普通三年(522)十一月卒,赠侍中司徒骠骑将军,谥“忠武”。史称始兴忠武王。在《水浒传》中曾被提及。
[柳惔](462—507),字文通,河东解人也。父世隆,齐司空。惔年十七,齐武帝为中军,命为参军,转主簿。齐初,入为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舍人,巴东王子响友。子响为荆州,惔随之镇。子响昵近小人,惔知将为祸,称疾还京。及难作,惔以先归得免。历中书侍郎,中护军长史。出为新安太守,居郡,以无政绩,免归。久之,为右军谘议参军事。宋书建武末,为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及高祖起兵,惔举汉中应义。和帝即位,以为侍中,领前军将军。高祖践阼,征为护军将军,未拜,仍迁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论功封曲江县侯,邑千户。高祖因宴为诗以贻惔曰:“尔实冠群后,惟余实念功。”又尝侍座,高祖曰:“徐元瑜违命岭南,《周书》罪不相及,朕已宥其诸子,何如?”惔对曰:“罚不及嗣,赏延于世,今复见之圣朝。”时以为言。寻迁尚书右仆射。宋书天监四年,大举北伐,临川王宏都督众军,以惔为副。军还,复为仆射。以久疾,转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给亲信二十人。未拜,出为使持节、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六年十月,卒于州,时年四十六。高祖为素服举哀。赠侍中、抚军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穆。惔著《仁政传》及诸诗赋,粗有辞义。子照嗣。宋书惔第四弟憕,亦有美誉,历侍中、镇西长史。天监十二年,卒,赠宁远将军、豫州刺史。
[王份](446—524),南朝梁武帝时尚书左仆射,任职三年。字季文,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齐尚书左仆射王奂弟。初任车骑主簿,出为宁远将军、始安内史,迁太子中舍人、太尉属、晋安内史、中书侍郎、大司农、零陵内史、秘书监。梁代齐,武帝天监初,授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出为宣城太守。转吴郡太守、兰陵太守,后迁尚书左仆射,加侍中。普通五年(524)卒,年七十九,谥曰胡子。
[袁昂](461—540)字千里,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昂本名千里,齐武帝改今名,字千里。仕齐至吴兴太守。归梁位司空。谥穆正。颇善画。卒年八十。著古今书评。《南史本传、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古今书评》为其奉敕品评之作,共评25位书法家,多用妙喻,简介传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夏侯详](434—507),字叔业,南朝谯郡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萧梁的开国功臣。早年当过县令,“治有异绩”,“善于吏事”。历官中领军,南郡大守,参与军国大事,迁待中、湘州刺史,尚书右仆射,封宁都县候,进尚书左仆射,紫金光禄大夫。夏侯详是一位操守廉洁、勤于政事的官员。
[王茂],字休远,生年不详,卒于南朝萧梁天监十五年(516年)。太原祁(山西祁县)人。王茂出身官僚家庭。父天生,南朝宋末为列将,因功封巴西,梓潼二郡太守,上黄县(在今湖北荆门县境)男。王茂少年时,性格沉稳,不善交游,喜欢读兵书,对后来的军事生活大有裨益。南朝宋开明(477—479年)末,王茂任奉朝请,开始了官宦生涯。早期历任后军参军,司空骑兵,太尉中兵参军。曾几次带军队击败北魏对宋的进攻。北魏将李奴领兵攻汉中时,王茂受命西讨,抵抗北魏进攻。北魏军退走后,王茂被任命为镇南司马带临湘令,越骑校尉。北魏军进攻兖州(今兖州),王茂再次受命出征,以宁朔将军身份领军支援边境。回朝后又任前军将军,江夏王司马,后升为宁朔将军,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内史。南朝齐建武初,北魏军包围司州(治所在今河南信阳),王茂又领军前去解救。他跟从雍州刺史萧衍大战北魏将领王肃、刘昶,北魏军败退走,战后,王茂调任辅国长史,襄阳(治所在今襄樊市)太守。
[王暕](477—523)字思晦,琅邪临沂人。生于宋顺帝升明元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四年,年四十七岁。年数岁,风神警拔,有成人之度。弱冠,选尚淮南长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员外散骑侍郎。天监中,历位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家世显贵,与物多隔,不能留心寒素,众谓为刻薄。以左仆射致仕。暴疾卒,谥靖。暕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志》作二十一卷。此从《两唐书志》)传于世。
[张稷],字公乔,吴郡吴县(今苏州)人也。父永,宋右光禄大夫。稷所生母遘疾历时,稷始年十一,夜不解衣而养,永异之。及母亡,毁瘠过人,杖而后起。性疏率,朗悟有才略,与族兄充、融、卷等俱知名,时称之曰:“充融卷稷,是为四张。”起家著作佐郎,不拜,频居父母忧,六载庐于墓侧。服除,为骠骑法曹行参军,迁外兵参军。
[张充](449—514),字延符,齐副相张绪之子。年少时放荡不羁,齐初入仕后因言辞不逊,得罪宰相王俭,被废累年。齐末为侍中,入梁后初为太常卿,屡迁至左卫将军、国子祭酒。511年拜副相,旋即迁转。514年卒,时年66岁。
[柳仲礼],柳津子,河东解人。勇力兼人,少有胆气,身长八尺,眉目疏朗。初,简文帝为雍州刺史,津为长史。及简文入居储宫,津亦得侍从。仲礼留在襄阳,马仗军人悉付之。抚循故旧,甚得众和。起家著作佐郎,稍迁电威将军,阳泉县侯。中大通中,西魏将贺拔胜来逼樊、邓,仲礼出击破之。除黄门郎,稍迁司州刺史。武帝思见其面,使画工图之。
[张缵](499—549)字伯绪,范阳方城人,张缅之第三弟。生于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卒于梁武帝太清三年,年五十一岁。年十一,尚武帝第四女富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封利亭侯。召补国子生。起家秘书郎。时年十七,身长七尺四寸,眉目疎朗,神采爽发。缵好学,兄缅有书万余卷,昼夜披读,殆不辍手。累官平北将军,宁蛮校尉。后为岳阳王詈所害。谥简宪。缵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志》作十一卷,《两唐书志》作十卷。此从《梁书本传》)及鸿宝一百卷,传于世。
[徐勉](466-535),既是一位贤相,也曾是一个秘书。年轻时,他在齐朝做过镇军参军、尚书殿中郎、领军长史,这些都是古代秘书性职务。萧衍建立梁朝前后,他又担任过管书记、中书侍郎、谘议参军等秘书性职务,可以说是一个老资格秘书工作者。当然,他更是一个有名的清官。史称他居官清廉、不营产业、勤于政事、家无蓄积。
[何敬容],南朝梁文学家。字国礼。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弱冠选尚齐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仕梁,累迁尚书令、侍中、太子詹事、吴郡太守、宰相等职。任时,为政清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七、《南史》卷三0
[谢举],字言扬,中书令览之弟也。幼好学,能清言,与览齐名。举年十四,尝赠沈约五言诗,为约称赏。世人为之语曰:“王有养、炬,谢有览、举。”养、炬,王筠、王泰小字也。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轻车功曹史,秘书丞,司空从事中郎,太子庶子,家令,掌东宫管记,深为昭明太子赏接。秘书监任昉出为新安郡,别举诗云:“讵念耋嗟人,方深老夫托。”其属意如此。尝侍宴华林园,高祖访举于览,览对曰:“识艺过臣甚远,惟饮酒不及于臣。”高祖大悦。转太子中庶子,犹掌管记。斋天监天监十一年,迁侍中。十四年,出为宁远将军、豫章内史,为政和理,甚得民心。十八年,复入为侍中,领步兵校尉。普通元年,出为贞毅将军、太尉临川王长史。四年,入为左民尚书。其年迁掌吏部,寻以公事免。五年,起为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六年,复为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俄徙为吏部尚书,寻加侍中。出为仁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清静,百姓化其德,境内肃然。罢郡还,吏民诣阙请立碑,诏许之。大通二年,入为侍中、五兵尚书,未拜,迁掌吏部,侍中如故。举祖庄,宋世再典选,至举又三为此职,前代未有也。
[王骞],字思寂,王逊长子,本字玄成,与齐高帝偏讳同,故改焉,琅邪临沂人。性凝简,慕乐广为人,未尝言人之短。诸女子侄皆嫔王尚主,朔望来归,辎軿填咽,非所欲也,敕岁中不过一称见。尝从容谓诸子曰:“吾家本素族,自可依流平进,不须苟求也。”历黄门郎、司徒右长史。不事产业,有旧墅在钟山八十余顷,与诸宅及故旧共佃之。常谓人曰:“我不如郑公业,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周。”以此为愧。
[王克]【诸事不详】
[朱异](483—549),字彦和,吴郡钱唐人。年少时好聚众博戏,颇为乡里所患。成年后折节从师,好学上进,遍治《五经》,尤精《礼》、《易》。同时,广涉文史百家,兼通杂艺,博弈书算,皆其所长。
[萧宏](473~526),中国南朝梁皇族。字宣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六弟,官至侍中、太尉。梁武帝攻占建康(今江苏南京),以之为中护军,卫戍京师。天监元年(502)封为临川王,迁扬州刺史。天监四年,奉诏都督南北兖、北徐、青、冀、豫、司、霍八州北讨诸军事。梁军器械精新,军容极盛。攻占梁城,驻兵洛口(今安徽怀远附近),畏缩不前,夜遇暴风雨,弃军逃亡,致使数十万大军溃散。后迁太尉、骠骑大将军等职,领扬州刺史20余年。极尽搜括聚敛之能,有库房百间,积钱3亿,绢帛、奇珍无数。豫章王萧综作《钱愚论》讽之。武帝见其无政治野心,亦不加罪。
[萧樽]【诸事不详】
[萧伟](476—533),字文达,太祖萧顺之第八子也。幼清警好学。齐世,起家晋安镇北法曹行参军府,迁骠骑,转外兵。高祖为雍州,虑天下将乱,求迎伟及始兴王憺来襄阳。俄闻已入沔,高祖欣然谓佐吏曰:“吾无忧矣。”义师起,南康王承制,板为冠军将军,留行雍州开府事。义师发后,州内储备及人皆虚竭。魏兴太守裴师仁、齐兴太守颜僧都并据郡不受命,举兵将袭雍州,伟与始兴王憺遣兵于始平郡待师仁等,要击大破之,州境以安。
[萧伦]【诸事不详】
[萧渊藻](483-549),南朝齐、梁文人。字靖艺,小字迦叶,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梁武帝兄子。齐永元初(499),起家著作佐郎。梁天监元年(502),封西昌侯。历益州刺史、太子中庶子、左骁骑将军、领南琅玡太守,入为侍中。又出为雍州刺史,迁兖州刺史。大通三年(529),为中权将军,后迁南兖州刺史。大同五年(539),迁中书令。又出为南徐州刺史。侯景乱起,忧愤成疾,太清三年卒。渊藻谦退恬静,门庭闲寂,宾客罕通,尤为萧纲所重。善文辞,好古体,然非公宴不妄作,纵有小文,成则弃去。有集四卷,佚。
[侯景](503~552),字万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稳,但是擅长骑射,因此被选为怀朔镇兵,后又被提升为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级官职。北魏末年边镇各胡族群起反抗鲜卑族的统治,侯景开始建立功勋,后来侯景投靠东魏丞相高欢。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投降梁朝,驻守寿阳,公元548年9月,侯景叛乱起兵进攻南梁。公元551年他篡位自立为皇帝。江州刺史王僧辨、扬州刺史陈霸先先后发难,率领军队进攻侯景,侯景军队一触即溃。侯景死后,尸体被分成好几份,被人抢食。
【简文朝】[王克& 柳仲礼&
萧会理& 萧恪&
[萧会理],字长才。少聪慧,好文史。年十一而孤,特为高祖所爱,衣服礼秩与正王不殊。年十五,拜轻车将军、湘州刺史,又领石头戍军事。迁侍中,兼领军将军。寻除宣惠将军、丹阳尹,置佐史。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北兖、北徐、青、冀、东徐、谯七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太清元年,督众军北讨,至彭城,为魏师所败,退归本镇。古二年二年,侯景围京邑,会理治严将入援,会北徐州刺史封山侯正表将应其兄正德,外托赴援,实谋袭广陵,会理击破之。方得进路,台城陷,侯景遣前临江太守董绍先以高祖手敕召会理,其僚佐咸劝距之。会理曰:“诸君心事,与我不同,天子年尊,受制贼虏,今有手敕召我入朝,臣子之心,岂得违背。且远处江北,功业难成,不若身赴京都,图之肘腋。吾计决矣。”遂席卷而行,以城输绍先。至京,景以为侍中、司空、兼中书令。虽在寇手,每思匡复,与西乡侯劝等潜布腹心,要结壮士。时范阳祖皓斩绍先,据广陵城起义,期以会理为内应。皓败,辞相连及,景矫诏免会理官,犹以白衣领尚书令。
[萧恪],字敬则,南平元襄王萧伟子。弘雅有风则,恣容端丽。位雍州刺史。年少未闲庶务,委之群下,百姓每通一辞,数处输钱,方得闻彻。宾客有江仲举、蔡珣、王台卿、庾仲容四人,俱被接遇,并有蓄积。故人间歌曰:“江千万,蔡五百,王新车,庾大宅。”遂达武帝。帝接之曰:“主人愦愦不如客。”寻以庐陵王代为刺史。恪还奉见,武帝以人间语问之,恪大惭,不敢一言。后折节学问,所历以善政称。太清中,为郢州刺史。及乱,邵陵王至郢,恪郊迎之,让位焉,邵陵不受。及王僧辩至郢,恪归荆州。元帝以为尚书令、司空。贼平,为扬州刺史。时帝未迁都,以恪宗室令誉,故先使归镇社稷。大宝三年,薨于长沙,未之镇也。赠太尉,谥曰靖节王。
【元帝朝】[张绾& 王褒&
王僧辩& 萧恪]
[张绾](500—562)字孝卿,范阳方城人,张缵之四弟。生卒年不详,约生于齐东昏侯永元三年,约卒于陈文帝天嘉三年,年六十三岁。为国子生,湘东王尝策之百事,绾对阙其六,号为百六公。举高第,长兼秘书郎,官散骑常侍,迁御史中丞。时缵为仆射,百司就列。兄弟道驺,分趋两陛,前代未有也。官终尚书右仆射。绾作有文集十一卷,(《两唐书志》作十卷。此从《隋书志》)传于世。
[王褒](约513—576),字子渊,琅琊临沂人,南北朝文学家。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俱有重名。妻子为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周书》称他“识量渊通,志怀沉静。美风仪,善谈笑,博览史传,尤工属文。”梁元帝时任吏部尚书、左仆射。西魏入侵江陵,《周书》本传称“褒本以文雅见知,一旦&
南北朝时期的王褒委以总戎,深自勉励,尽忠勤之节。被围之后,上下猜惧,元帝唯于褒深相委信。”江陵沦陷后入西魏,被扣留不复南返。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孝闵帝宇文觉即位,封石泉县子,邑三百户。明帝宇文毓笃好文学,王褒与庾信才名最高,二人特被亲待。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宇文邕时为太子少保,迁小司空,后出为宜州刺史。建德年间去世,卒年六十四。子王鼒嗣。
[王僧辩](?—555)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他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多获胜利。梁大宝二年(551),萧绎以他为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原东魏大将侯景,获胜。王僧辩因功任征东将军、江州刺史。承圣元年(552),他与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水陆并进,攻破石头城(今南京城西),大败侯景。四年,在北齐的威逼利诱下,迎立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遭陈霸先反对,被其缢杀。
【敬帝朝】[王冲& 王通&
王劢& 王僧辩&
[王冲](492—567)字长深,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祖父王僧衍,在齐朝任侍中。父亲王茂璋,在梁朝任给事黄门侍郎。王冲的母亲,是梁武帝的妹妹新安穆公主,在齐朝的时候就去世了,梁武帝因为王冲早年丧母而孤单,十分钟爱他。王冲十八岁时,以任梁朝秘书郎起家。接着任永嘉太守。进入朝廷任太子舍人,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服丧期满,任命为太尉临川王府外兵参军、东宫领直。连续升任太子洗马、中舍人。调出朝廷任招远将军、衡阳内史。升任武威将军、安成嗣王长史、长沙内史,将军一职依然担任。安成嗣王薨于湘州,仍然用王冲监理湘州政事。进入朝廷任太子庶子。升任给事黄门侍郎。大同三年,以皇帝外甥的资格赐给安东亭侯的爵位,食邑一百五十户。历任明威将军、南郡太守、太子中庶子、侍中。调出朝廷监理吴郡政事,满一年后授以实职。征调为通直散骑常侍,兼任左民尚书。调出朝廷任明威将军、轻车当阳公府长史、江夏太守,管理郢州政事。升任平西邵陵王长史。转任骠骑庐陵王长史、南郡太守。庐陵王薨,管理州府政事。梁元帝镇守荆州,王冲任镇西长史,将军、太守的职务依然担任。王冲性情温和驯顺,侍奉君主谨慎严肃,熟悉法令,政事秉公处理,辅佐藩王对待部属,很少有不合道德的地方,虽然没有显赫的声誉,时间长了而能被人思念,因此得到推崇尊重,连续位居二千石的官职。又通晓音乐,熟悉歌舞,善于和人交往,在上层人士的交游之中,声名很大。
[王通],字公达,琅邪临沂人也。祖父王份,梁朝左光禄大夫。父亲王琳,司徒左长史。王琳齐代娶梁武帝的妹妹义兴长公主,有子九人,并知名。梁世起家国子生,举明经,为秘书郎、太子舍人。以帝甥的身份封武阳亭侯。累迁为王府主簿、限外记室参军、司徒主簿、太子中庶子、骠骑庐陵王府给事中郎、中权何敬容府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坐事免。侯景之乱时,王通奔于江陵,元帝以为散骑常侍,迁守太常卿。自侯景乱后,台内宫室,并皆被焚烬,王通兼起部尚书,回到京师,专管缮造之呈。江陵陷落,敬帝承制以王通为吏部尚书。绍泰元年,加侍中,尚书如故。寻为尚书右仆射,吏部如故。高祖受禅,王通迁左仆射,侍中如故。文帝嗣位,领太子少傅。天康元年,为翊右将军、右光禄大夫,量置佐史。废帝即位,号安右将军,又领南徐州大中正。太建元年,迁左光禄大夫。六年,加特进,侍中、将军、光禄、佐史并如故。未拜卒,时年七十二。诏赠本官,谥曰成,葬日给鼓吹一部,其弟王质、王固各自有传。
[王劢](506—572),字公济,王通弟,琅邪临沂人也。美风仪,博涉书史,恬然清简,未尝以利欲干怀。梁世为国子《周易》生,射策举高第,除秘书郎、太子舍人、宣惠武陵王主簿、轻车河东王功曹史。王出镇京口,劢将随之藩,范阳张缵时典选举,劢造缵言别,缵嘉其风采,乃曰:“王生才地,岂可游外府乎?”奏为太子洗马。迁中舍人,司徒左西属。出为南徐州别驾从事史。
[陈霸先](公元503—559),字兴国,小字法生,汉族。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人,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初仕梁,曾辅佐王僧辩讨平侯景之乱。天成元年(公元555年),杀僧辩,立敬帝,自为相国,封陈王。败北齐,排僧辩馀党,受百姓所拥戴,后受禅称帝,国号陈,都建康,在位三年,谥武皇帝,庙号高祖。陈霸先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开国皇帝,志度弘远,恭俭勤劳。中国众多的皇帝,贤明君主不多,陈霸先却属于其中的一代英主。
【陈:武帝朝】[王通& 沈众]
[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也。祖约,梁特进。父旋,梁给事黄门侍郎。众好学,颇有文词,起家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是时,梁武帝制《千字诗》,众为之注解。与陈郡谢景同时召见于文德殿,帝令众为《竹赋》,赋成,奏,帝善之,手敕答曰:“卿文体翩翩,可谓无忝尔祖。”当阳公萧大心为郢州刺史,以众为限内记室参军。寻除镇南湘东王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兼散骑常侍。聘魏,还,迁骠骑庐陵王谘议参军,舍人如故。
【文帝朝】[王通& 王劢&
谢哲& 到仲举& 王固&
沈君理& 陈顼]
[谢哲](509—567),字颖豫,陈郡阳夏人也。祖朏,梁司徒。父譓,梁右光禄大夫。哲美风仪,举止酝藉,而襟情豁然,为士君子所重。起家梁秘书郎,累迁广陵太守。侯景之乱,以母老因寓居广陵,高祖自京口渡江应接郭元建,哲乃委质,深被敬重。高祖为南徐州刺史,表哲为长史。荆州陷,高祖使哲奉表于晋安王劝进。敬帝承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贞阳侯僭位,以哲为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敬帝即位,迁长兼侍中。高祖受命,迁都官尚书、豫州大中正、吏部尚书。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入为中书令。世祖嗣位,为太子詹事。出为明威将军、衡阳内史,秩中二千石。迁长沙太守,将军、加秩如故。还除散骑常侍、中书令。废帝即位,以本官领前将军。高宗为录尚书,引为侍中、仁威将军、司徒左长史。未拜,光大元年卒,时年五十九。赠侍中、中书监,谥康子。
[到仲举],字德言,彭城武原人也。祖坦,齐中书侍郎。父洽,梁侍中。仲举无他艺业,而立身耿正。释褐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王府主簿。出为长城令,政号廉平。文帝居乡里,尝诣仲举,时天阴雨,仲举独坐斋内,闻城外有箫鼓之声,俄而文帝至,仲举异之,乃深自结托。文帝又尝因饮,夜宿仲举帐中,忽有神光五采照于室内,由是祗承益恭。侯景之乱,仲举依文帝。及景平,文帝为吴兴郡守,以仲举为郡丞,与颍川庾持俱为文帝宾客。文帝为宣毅将军,以仲举为长史,寻带山阴令。文帝嗣位,授侍中,参掌选事。天嘉元年,守都官尚书,封宝安县侯,邑五百户。三年,除都官尚书。其年,迁尚书右仆射、丹阳尹,参掌并如故。寻改封建昌县侯。仲举既无学术,朝章非所长,选举引用,皆出自袁枢。性疏简,不干涉世务,与朝士无所亲狎,但聚财酣饮而已。六年,秩满,解尹。
[王固](513—575),字子坚,左光禄大夫通之弟也。少清正,颇涉文史,以梁武帝甥封莫口亭侯。举秀才。起家梁秘书郎,迁太子洗马,掌东宫管记,丁所生母忧去职。服阕,除丹阳尹丞。侯景之乱,奔于荆州,梁元帝承制以为相国户曹属,掌管记。寻聘于西魏,魏人以其梁氏外戚,待之甚厚。承圣元年,迁太子中庶子,寻为贞威将军、安南长史、寻阳太守。荆州陷,固之鄱阳,随兄质度东岭,居信安县。绍泰元年,征为侍中,不就。永定中,移居吴郡。世祖以固清静,且欲申以婚姻。天嘉二年,至都,拜国子祭酒。三年,迁中书令。四年,又为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其年,以固女为皇太子妃,礼遇甚重。宋书废帝即位,授侍中、金紫光禄大夫。时高宗辅政,固以废帝外戚,你媪恒往来禁中,颇宣密旨,事泄,比将伏诛,高宗以固本无兵权,且居处清洁,止免所居官,禁锢。宋书太建二年,随例为招远将军、宣惠豫章王谘议参军。迁太中大夫、太常卿、南徐州大中正。七年,卒官,时年六十三。赠金紫光禄大夫。丧事所须,随由资给。至德二年改葬,谥曰恭子。宋书固清虚寡欲,居丧以孝闻。又崇信佛法,及丁所生母忧,遂终身蔬食,夜则坐禅,昼诵佛经,兼习《成实论》义,而于玄言非所长。尝聘于西魏,因宴飨之际,请停杀一羊,羊于固前跪拜。又宴于昆明池,魏人以南人嗜鱼,大设罟网,固以佛法咒之,遂一鳞不获。宋书子宽,官至司徒左史、侍中。
[沈君理](?-
573),字仲伦,南朝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父沈巡。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梁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女沈婺华为陈宣帝皇太子妃。赐沈君理爵望蔡县侯。太建十四年(582),陈宣帝死,陈后主陈叔宝即位,立沈婺华为皇后。
[陈顼](528—582),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在位14年,年号太建。他是高祖武皇帝陈霸先的侄子,世祖文皇帝陈蒨的弟弟。他本来是陈废帝陈伯宗的辅佐大臣,后废掉了陈伯宗,自立为帝。
【废帝朝】[陈顼& 王通&
谢哲& 到仲举& 袁枢&
[袁枢](517—567),字践言,梁吴郡太守君正之子,陈郡阳夏人也。美容仪,性沈静,好读书,手不释卷。家世显贵,赀产充积,而枢独居处率素,傍无交往,端坐一室,非公事未尝出游,荣利之怀淡如也。起家梁秘书郎,历太子舍人,轻车河东王主簿,安前邵陵王、中军宣城王二府功曹史。侯景之乱,枢往吴郡省父,因丁父忧。时四方扰乱,人求苟免,枢居丧以至孝闻。王僧辩平侯景,镇京城,衣冠争往造请,枢独杜门静居,不求闻达。绍泰元年,征为给事黄门侍郎。未拜,除员外散骑常侍,兼侍中。二年,兼吏部尚书。其年出为吴兴太守。永定二年,征为左民尚书。未至,改侍中,掌大选事。三年,迁都官尚书,掌选如故。
[沈钦]【诸事不详】
【宣帝朝】[袁简懿& 沈钦&
徐陵& 谢嘏& 袁宪&
张种& 王劢& 王玚&
沈君理& 周弘正& 陆缮&
陈伯固& 陈伯恭& 王克&
[袁简懿]【诸事不详】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北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谢嘏],字含茂,陈郡阳夏人也。祖,齐金紫光禄大夫。父举,梁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嘏风神清雅,颇善属文。起家梁秘书郎,稍迁太子中庶子,掌东宫管记,出为建安太守。侯景之乱,嘏之广州依萧勃,承圣中,元帝征为五兵尚书,辞以道阻,转授智武将军。萧勃以为镇南长史、南海太守。勃败,还至临川,为周迪所留。久之,又度岭之晋安依陈宝应,世祖前后频召之,嘏崎岖寇虏,不能自拔。及宝应平,嘏方诣阙,为御史中丞江德藻所举劾,世祖不加罪责,以为给事黄门侍郎。寻转侍中,天康元年,以公事免,寻复本职。光大元年,为信威将军、中卫始兴王长史。迁中书令、豫州大中正、都官尚书,领羽林监,中正如故。太建元年卒,赠侍中、中书令,谥曰光子。有文集行于世。
[袁宪]字德章,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陈后主陈叔宝(583至589)时为尚书仆射,入隋授昌州刺史。谥曰简。幼聪敏好学,善草书。
[张种](504—573)字士苗,吴郡吴人。生于梁武帝天监三年,卒于陈宣帝太建五年,年七十岁。
[王玚](约518—576)字子瑛,南朝陈司空王冲之子。沉静有器局,美风仪。梁元帝时,位太子中庶子。陈武帝入辅,以为司徒左长史。陈文帝即位,累迁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侍中。父冲尝为玚辞领中庶子,文帝顾冲曰:“所以久留玚于承华,正欲使太子微有玚风法耳。”陈宣帝即位,历中书令,吏部尚书。玚性宽和,务清静,无所抑扬。迁尚书左仆射,加侍中,参选事。卒,赠特进,谥曰光子。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周顗之九世孙,周颙之孙。年十岁,通《老子》、《周易》。晋安王为丹阳尹,引为主簿。出为邺令,丁母忧去职。服阕,历曲阿、安吉令。普通中,初置司文义郎,直寿光省,以弘正为司义侍郎。
[陆缮](518—580),字士繻,吴郡吴人也。祖惠晓,齐太常卿。父任,梁御史中丞。缮幼有志尚,以雅正知名。起家梁宣惠武陵王法曹参军。承圣中,授中书侍郎,掌东宫管记。江陵陷,缮微服遁还京师。绍泰元年,除司徒右长史,御史中丞,以父任所终,固辞不就。高祖引缮为司徒司马,迁给事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通直散骑常侍,兼侍中。永定元年,迁侍中。时留异拥割东阳,新安人向文政与异连结,因据本郡,朝廷以缮为贞威将军、新安太守。
[陈伯固],南陈新安王,字牢之,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龟胸,目通精扬白,形状眇小,而俊辩善言论。天嘉六年,立为新安郡王,邑二千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地求生 苏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