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还是纳达尔美网伤心地 但巴黎的春天好像不远了

虽败犹荣,红土天王终将再次强势回归虽败犹荣,红土天王终将再次强势回归专篮百家号罗德·拉沃尔球场灯光璀璨,首先踏上领奖台的拉法-纳达尔从拉沃尔手中接过亚军奖盘。他的致辞感谢了所有人,他依然谦逊,礼貌。然而在诺曼·布鲁克斯挑战杯旁,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纳达尔的落寞,看到他凝重的神情,甚至注意到他在先前赞助商发言时忘记鼓掌的细节。这是墨尔本澳网男单决赛后的颁奖典礼现场,比分定格在2-3。纳达尔在决胜盘3-1领先的情况下被罗杰-费德勒逆转,冠军归属尘埃落定。赛后采访,纳达尔说出了红土天王应有骄傲:“归根结底,这就是个冠军头衔,总要有个胜者,有个落败者,这样的比赛,谁都可能胜出。说实话,这样级别的比赛,我战胜他的次数更多。”已过而立之年的纳达尔,明白能够再次站在决赛场上是多么的不易。要知道自2014年法网夺冠以来,受背伤、手腕伤折磨的纳达尔在此后大满贯比赛中再未染指决赛圈,甚至能打到第二周都变得奢侈。虽然和费德勒联手奉献了此次堪称世纪大战的“费纳决”,但要吞下这场苦涩的失败还是要比以往更艰难些,毕竟岁月已在纳达尔身上留下累累伤痕。时间回到2002年,那个年仅15岁的马略卡岛“追风少年”就赢下了他第一场ATP赛事,此后更是在2005年开始横扫整个网坛。渐渐地,9座法网冠军,2座温网冠军,1座澳网冠军,2座美网冠军,西班牙天王已经拥有14个大满贯冠军,7个大满贯亚军,28个大师赛冠军头衔。但纳达尔的职业生涯从来都不顺利,“如果他没受这么多的伤,那现在……” 多少次当人们谈起纳达尔的大满贯战绩时,都会用类似的假设遗憾收场。纳达尔赢过很多冠军,但为之付出的代价也远非我们能够想象。在他接近十五年的职业生涯里,几乎每一年都会遭遇或新伤或老伤的侵袭。然而每一次纳达尔都凭着顽强的意志力和完美的职业态度重新回到男子网坛精英行列。他曾在脚伤后复出,赢下当年法网冠军;他曾在双膝肌腱撕裂后复出,连夺法网,温网,美网3座大满贯;他也曾在背伤后复出,拿下当年的法网,美网,大师赛,总共10个冠军头衔,并创造2次重获ATP年终第一的佳话。整个职业生涯纳达尔都在和伤病抗争,但西班牙人从未放弃,永远在前进。正如去年美网出局后,纳达尔依然坚定的说:“如果我能保持百分百的健康,我就有能量继续前进。我相信,前面还有好年头!”前面一定会有好年头,因为纳达尔是永远打不死的天王。即使经历了赛场上起起落落,纳达尔依然着保持良好的心态,他的热血和勇气总是能够让他回到聚光灯下。这些年,纳达尔也在不断添加新的技能包,发球、上网、小球等等。这些进攻手段都让他在场上更加游刃有余。改变的是他不必跑的那么猛,拼的那么凶,不变的是他永不枯竭的能量,永不服输的野心。前面一定会有好年头,虽然在墨尔本输给了费德勒,但巴黎的春天就要来临,那里有罗兰·加洛斯球场等待他再去征服。纳达尔赛后说的那句话彰显着他信心的增长:“我知道这个冠军对费德勒意义非凡。但即使这个结果没有那么完美,这两个星期对于我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费德勒说:“拉法,请你继续打下去,网球运动需要你,请继续坚持你所坚持的一切。”拉法,不屈战神,网球需要你,我们也需要你,无论遇见高山或大海,我们都将陪你前行!等到下一次罗德·拉沃尔灯光暗下时,相信冠军会属于你——拉法-纳达尔。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专篮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认识篮球,发现篮球,分享篮球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波多:澳网从不是纳达尔福地 史上最佳争夺失悬念_ATP赛事新闻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波多:澳网从不是纳达尔福地 史上最佳争夺失悬念
  文/皮特-波多 
  纳达尔知道墨尔本从来不是自己的福地,站在颁奖典礼舞台上的他面色凝重,甚至在赛事官员和赞助商进行例行发言时都忘记了鼓掌。
  他明白这一次他的运气依旧差了一点。
  站在他身边的费德勒刚刚赢下一场过山车般跌的比赛,比赛进程令人称奇但像极费德勒的戏码。决胜盘1-3落后,双腿两次接受赛事理疗师治疗的情况下,瑞士人并未沮丧垮掉,他一直坚持着。处境如同悬崖边上跳舞的他连续轰出难以置信的制胜分,改变着比赛进程。转眼间,他把比分扳平,并拿下最后关键三局的胜利,最终以6-4, 3-6, 6-1, 3-6, 6-3的比分赢得个人第18座大满贯冠军奖杯。
  纳达尔当然可以在赛后花很多时间消化本场失利,从中汲取很多正能量。正如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这场比赛只不过是他赢得的又一个重要的奖杯,对我意义非凡的两周。尽管未能按照我期待的方式结束这项大满贯,但这两周对我真的很重要。”
  但作为网坛优雅的失利者,刚刚输掉比赛时的纳达尔懂得这一次自己错过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然又如何解释他那僵硬,空洞,又不同寻常的眼神。
  领取亚军奖盘时,他努力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如同每一位网球运动员一样,他先祝贺对手,慢慢才找到该讲的话。他谈到自己经历的伤痛,告诉观众他很勤奋想保持健康并承诺会继续努力。没过多久,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讲了太多的话,于是尴尬结尾,“现在舞台交给费德勒,轮到他来领奖和发言了。”
  可纳达尔的心看起来仍然在别处,或许他还在脑海中重演着比赛的第五盘。如果他能一直保持先破发的优势,随之而来的胜利或许将改变整个网坛格局,他也将有机会再一次挑战费德勒史上最佳的位置。
  这一场假想的胜利将让他与瑞士人的交战记录扩大到24胜11负,在大满贯决赛交战记录改写为7胜2负,在大满贯数量上他将以第15冠再次逼近费德勒的17冠,而随着纳达尔最爱的法网的到来,史上最佳的争夺将势必变得更加激烈。
  可现在这一切都化作幻影,这是费德勒的地盘,其余每个人都只能盼望获得一张外卡。
  但纳达尔很清楚这与自己一直以来的经历其实没什么不同。究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多数时间,即使在他把瑞士人打得流花流水的时候,他也还是生活在费德勒的光环下。这就是费德勒的巨大魅力所在,他能打出网坛最好看的网球。
  在各自因伤缺席整个和多数下半赛季之后,费德勒和纳达尔都踏上前往墨尔本的征程,但费德勒凭借实力再一次让纳达尔的努力付诸东流。诚然,35岁的费德勒比纳达尔几乎大整整5岁,在一场五盘三胜的比赛中,这一因素或许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你也会说费德勒的膝伤发生在整整一年前,而纳达尔尽管手腕受伤,但也不至于动辄手术治疗。但很多人忽略了纳达尔状态的下滑很早就有迹象,从2015赛季中开始,他没能闯入任何一站大满贯赛事的八强,直到本周才取得重大突破,在许多比赛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内心的挣扎和困顿。
  一名球员的心伤或许可以自愈,身体的伤痛则完全不同。费德勒是幸运的,早在2013年经历背伤的他并未接受任何手术治疗,连续16年他都没有缺席过任何一站大满贯赛事,直到去年因伤缺席法网才终止这项伟大记录,在温网之后,他接受了膝盖手术治疗。
  相反,纳达尔的整个职业生涯始终贯穿着因伤退赛的悲剧,这一切从他获得大满贯冠军之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了。从2005年获得法网冠军后,他缺席了七个大满贯赛事,其中包括加冕法网之后错过的五个大满贯。2008年温网对阵费德勒,纳达尔赢得一场许多人认为是史上最伟大比赛的胜利后却未能前去卫冕。2013年获得美网冠军和2011年获得美网亚军后,他也没能在第二年回到法拉盛公园捍卫荣誉。
  去年春天,严重的腕伤使他不得不提前结束追寻个人法网第十冠的征程。前几天在墨尔本的时候他对媒体说,“去年是艰难的一年。当你感觉自己的状态不错时,你却无法在罗兰加洛斯上场打球,我记得自己在乘车返回酒店的路上哭了。”
  墨尔本曾一次次让纳达尔留下伤心的泪水。2012年在一场耗时5小时53分钟的史诗般的决赛中,他在决胜盘4-2领先的情况下,遗憾负于德约科维奇。而更令他感到心痛的是,2014年决赛面对瓦林卡时,整场比赛他都无法摆脱背伤困扰,大失所望,当时他也面临重新定义史上最佳的机会。
  而去年在墨尔本,他在首轮比赛中便遇到状态爆棚的沃达斯科。纳达尔说,“老实讲,去年来到这里时我感觉很不错,但我在首轮就输球了。当这一切发生时,很难向你解释我的状态不错,这就是事实,不是么?”
  但他在2009年获得的唯一一座澳网奖杯仍旧闪耀,即便在当时被他击败的对手眼里也是如此。费德勒说2009年纳达尔的五盘胜利是网坛两名球员长时间高质量击球的最佳典范,在赛后的颁奖典礼上,费德勒流下动情的眼泪。
  决赛再次相遇,这一次历史未能复制,但击球质量再次成为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在回顾比赛第五盘最后几局比赛时,纳达尔说,“他当时打得很好,很多球都在界内,或许在界外。他把许多球都打入界内,打得很冒险,击球点很早,节奏非常快,因此他获得了比赛胜利,他打得确实很棒。”
  墨尔本就这样再次赋予纳达尔一场失利,但纳达尔复苏的感觉看起来完全合理,毕竟巴黎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
  (Franklin)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如何评价李娜夺得 2014 年澳网女单冠军?-土地公问答
如何评价李娜夺得 2014 年澳网女单冠军?
如何评价李娜夺得 2014 年澳网女单冠军?
第三次冲击澳网冠军,终于如愿以偿。
一句话:这场胜利意味着李娜进入网球名人堂已板上钉钉,而且,在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李娜都将是亚洲最伟大的网球运动员,不论男女。在职业网坛,捧起大满贯奖杯的那一瞬间,是许多球员职业生涯中梦寐以求的最高光时刻。如果你问一位职业球员,问他/她愿不愿意穷尽自己一生中所有的幸运,去换取两个星期内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上帝的眷顾,击败七位顶尖高手,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下,登顶大满贯的颁奖台,举起那银色的奖杯,成为这百年历史中的一部分,我想,他/她会回答:我愿意!如果你问一座大满贯奖杯的价值,你可以去问问马塞洛·里奥斯、耶伦娜·扬科维奇、迪娜拉·萨芬娜、卡洛琳·沃兹尼亚奇这些没有拿过大满贯的世界第一们;如果你问两座大满贯奖杯的价值,你可以去问问张德培、胡安·卡洛斯·费雷罗、安迪·罗迪克这些在拿过一次大满贯之后,穷尽职业生涯所有,换教练、改打法,但依然输掉之后所有大满贯决赛的伟大球员们;一个大满贯可能是幸运,但两个大满贯就绝对是实力。至于李娜,她已经是一个传奇。这,就是李娜拿下第二个大满贯冠军的价值。她战胜了所有人,包括她自己所施加的巨大压力,她的技战术、体能、心理在32岁的高龄又有了新的提升,让人看到了她身上的无限可能,她让女子网坛真正有了具有统治力的亚洲球员,她的职业生涯,因为这个大满贯而得到了真正的升华!回到比赛的一些细节吧。纵观整场比赛,李娜是打的非常主动的一方。从赛后数据统计上来看,双方在在二发得分率和制胜分方面差距巨大。整场比赛里,李娜63%的二发得分率是齐布尔科娃的三倍,这意味着李娜充分抓住了对方因为身高不足(齐布尔科娃身高160cm)导致的二发偏软的劣势,在自己一发得分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在第一盘,李娜的一发得分率为52%,落后于对手的65%),通过抢攻对手二发而快速下分,从而构建起了整场比赛的优势。而制胜分方面李娜更是以34比11遥遥领先,总得分也超出对手17个。要知道,在之前的比赛中,齐布尔科娃场均制胜分都在20个左右,火力绝对不输TOP3选手。可以说,李娜在这场比赛中有效的抑制了齐布尔科娃的进攻火力。细观下来,李娜在第一盘表现的略微有些紧张,状态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在正手位的底线进攻,很难控制进攻性回球的深度,多次出现出界的状况。从技术统计来看,李娜第一盘正手出现了高达13个的非受迫性失误,与她以往的表现差距很大,回顾之前对阵布查德和佩内塔的两场共四盘的比赛中,李娜所有的正手非受迫性失误的总和才不过是11个!但李娜反手的11个制胜分,可以说在第一盘拯救了李娜。当正手无法打出具有穿透力的进攻时,李娜没有像过去那样持续通过发力猛抽来找回正手的手感,而是相对保守的用正手中速球和对手进行周旋,但通过保证正手落点的深度,让对手无法在底线主动发力攻击,从而为自己的反手制胜分创造机会。这是李娜在今年比赛中表现出明显Upgrade的一面,她不再单纯追求正反手进攻的速度,而是有意识的通过正反手非常深的落点来进行比赛的布局,配球非常聪明。可能在初始几板的击球并不是很快,李娜也不会打开很大的角度,但她回球落点很深,让对手无法主动发力进攻,而当对手回球威胁一般时,李娜就会主动上手,通过正手一板很深的大斜线将对手调出场外,然后用正手或者反手,特别是反手落点和角度都很有侵略性的回球来终结这一分。在今年的澳网中,李娜的这个进攻套路屡试不爽而且,李娜的进攻终结的那几板,落点都在边边角角上,虽然速度不是最快,但角度很大、落点很准基本上对手都很难追到,而且反手的这一板成功率非常高,是李娜最可以信赖的得分手段。在第一盘,正是李娜稳定的反手,让她即使在状态并不是最兴奋的情况下,依然通过抢七拿下了第一盘,吃了一个定心丸。至于第二盘,当李娜火力全开,连破带保取得4:0的领先之时,齐布尔科娃已经完全无力回天,二发得分率干脆就是可怜的0%,全面溃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总结整场比赛,李娜通过稳定的心理和合理的技战术组合,一方面有效的限制了对手的进攻,让齐布尔科娃失去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另一方面有效的掌控了自己,掌控了比赛,即使在第一盘状态不好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大的心理波动,反而通过稳定的回球和有针对性的战术,累积起胜利的优势,并且逐渐打出手感,在第二盘强势的拿下对手,展现出了统治级的实力和表现。值得一提的,李娜夺冠感谢词中所表现出的幽默,获得了观众和媒体一致称赞。用克罗地亚小将托米扬诺维奇的话就是:“李娜的比赛和李娜的感言精彩的我都不知道更喜欢哪一个了!”感谢李娜如此精彩的赛后感言!这些年来,李娜用自己在赛场上的杰出表现和场下充满机智与幽默的言论,让中国运动员不再只是西方世界眼中的、仿佛如《1984》中面无表情、机械漠然的国家木偶,而是有血有肉、意志坚定、机智过人的魅力偶像。请不要纠结她是否现场用中文发表感谢词,在这样举世瞩目的场合,用对方听得懂的话,用对方看得到的杰出表现,用对方理解和欣赏的方式来敬佩、喜欢你,才是能够取得最大传播效果、构建和彰显软实力的最正确方式!李娜用自己的机智和幽默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展现中国人的魅力,她表现的无以伦比!可以说,李娜是中国软实力的最杰出代表!至于对那些还在细枝末节上不停给李娜挑刺的人,我只能送给你们一句内蒙方言土话:小家烂气,孪球不成!(PS:此句系内蒙方言中具有强烈攻击性的话语,烦请诸位看官自动以“BiBi”声屏蔽,谢谢!)请让我引用【柴静对话李娜:如何从雪崩的失败里脱身 】中的一句话来向李娜致敬:不管屈从还是战斗,都要受它奴役,只有不再喂养,它才会失去基础,在自身重力下塌个粉碎。而你,你将自由。十万人球场空空荡荡,只有你的脚在红土上落下的声音,一球击出,弧线拉过整个天空,你会如你所愿,忘掉自己。最后,让我们借用李娜今天一句非常精彩的话,略作修改来做结尾吧,Also we are so lucky,to find you.Trust me!
谢邀。一约稿,直接放了。当2014年澳网女单决赛第一盘比赛以抢七局艰难结束时,你会开始担心。你会疑虑这是否又是一场三小时激战,你会考虑澳网著名的烤炉天气,考虑到李娜已将32岁,而对手多米尼卡-齐布尔科娃小她七岁。当然,如果你看过2011年和2013年澳网决赛,你会更生不祥之感。你记得2011年李娜是如何败给克里斯特尔斯的,2013年她是如何倒地、受伤、被阿扎伦卡碾掉最后一丝体力的。然后你会想:明明齐布尔科娃只是第20号种子,可是李娜打她,为什么如此艰难?赛前,李娜的传奇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曾谈论起年,李娜的两度澳网决赛败北:“那些失利,会让李娜更强大。”这时你会疑惑:果然如此吗?卡洛斯这是预言,还是一种宽慰?——过往那两次败绩,岂难道是澳网,乃至大满贯,对李娜的魔咒吗?2011年春天,李娜拿下法网女单冠军,个人第一个大满贯冠军,登上人生巅峰。但那一次巅峰之旅,好像用尽了运气。之后整整十四个月,她一直在遭遇各类倒霉事:2011年法网后,她没再得过冠军。跨入2012年,运气并未好转:2月在帕塔亚公开赛,首轮被淘汰;3月在巴黎,1/4决赛输给了科贝尔——当时科贝尔还只是世界排名第18,正是这场胜利让她扶摇直上——然后是索爱公开赛1/4决赛输给莎拉波娃、保时捷大奖赛1/4决赛输给拉德万斯卡、马德里公开赛1/4决赛输给阿扎伦卡。5月在意大利,她终于杀进决赛并先胜一局,然后被莎拉波娃大逆转;法网,她第四轮被施维多娃逆转;温布尔登,第二轮她就被淘汰;奥运会,首轮被淘汰;罗杰斯杯,她一路杀到决赛,然后被科维托娃击败。整整十四个月没有冠军了。而且,不只如此。进入2012年之后,李娜在比赛里的状态,总是走下行曲线。比如索爱公开赛败给莎拉波娃,第一盘3比6输掉,第二盘干脆被0比6横扫;比如输给拉德万斯卡,6比3先下一局,随后是2比6、3比6被逆转;马德里对阿扎伦卡、意大利对莎拉波娃、法网对施维多娃,全都是被逆转。这听来很像一个老将的常见案例:李娜30岁半了,而且有旧伤。她能在第一盘取胜,但比赛越长,对她越不利。体能与心态内外交灼,都让她心情不佳。2012年8月,辛辛那提西南财团赛的决赛,紧张提前袭来。第一盘,科贝尔6比1取胜,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李娜惯常的侵略性,至此无所施展。直到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走进决赛场,走到李娜身边。后来在访谈里,他承认他告诉了李娜“双反是科贝尔的弱点,没有太多过渡”、“你要打好自己的反手”、“更多把球送到科贝尔的反拍位置”、“尽可能把球打快打深”。以及,罗德里格斯招牌的口诀:“一拍一拍打,耐心!”然后,李娜微笑了。第二盘,科贝尔一度领先到3比1,看似局面大好,但李娜没给她机会。自那之后的12局,李娜轰下了11局。李娜6比3逆转第二盘,然后第三盘摧枯拉朽的还一个6比1。科贝尔反而被打崩溃了。一年零三个月后,李娜终于又拿到一个冠军。而这时距离她初见罗德里格斯,还不到四天。是的,实际上,直到日,47岁的卡洛斯·罗德里格斯才和李娜接上头。当时,罗德里格斯承认:他和李娜先前只靠发电子邮件沟通,每封电子邮件,都伴随着他观看大量的李娜比赛录象。所以他提出的改进意见,也都是些非常小的细节:发球之后的站位;迎球移动;反手击球。因为从一开始,卡洛斯就相信:到了李娜这个年龄与境界的选手,已经不可能再改头换面了——比如,一个12岁的孩子,你可以让他尝试纳达尔式的红土+上旋,可以让他习学桑普拉斯式的草场+发球。但30岁的费德勒已经无法强扭成阿加西的打法了,而且最高境界的选手,技艺早已烂熟精通,需要的只是一点儿细节的点拨。比如,有没有什么招式调整,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袭;有没有什么手法的微调,能解决现有的弱点。最后,在征战多年后,如何改变自己的心态。而这些,恰好是罗德里格斯的专长。罗德里格斯教练一路培养海宁长大,他经历过一个女子网球手可以经历的一切:年少出征,技艺成熟,攀登顶峰,应对挑战,老去,心态的变化,退役,复出。他知道一个女子网球手可以经历多么深重的挫败和自我怀疑。他给李娜的许多技术上的建议,都无须特意雕琢,只是个方向。比如:改进反手,击球点再提前些,寻找更多进攻机会,加入上旋以丰富战术构成。但李娜和他都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拍一拍慢慢打。后来,就是2013年澳网决赛。“有2秒钟,我看不到任何东西,眼前全黑了。医生进场后我缓过来了,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因为我怕磕破出血。摔倒的时候,我听到了脑袋撞击地面的声音。”李娜如是说。那是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的决胜第三盘。这次摔倒后,比赛进入第三次暂停。赛会医生很紧张,为李娜进行了长时间的脑震荡测试:让李娜盯着自己的手指,移动眼珠;嘱咐李娜转动脖子,看她是否受伤。以至于到最后,李娜都笑了:“好像在儿童医院的感觉。”略有常识的人都明白:在网球比赛里会摔到后脑,实非常见。李娜并非运动神经失调,会一踉跄仰天摔倒,特意去磕自己的后脑。她这次摔倒,是为了保护自己之前扭伤了的左踝——就在第二盘第五局。离31岁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球网对面是世界第一、小自己8岁的阿扎伦卡。左脚扭伤,然后是头部摔伤。在澳大利亚的酷暑下,比赛已推进到二小时半。用WTA官方微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能够站在那里,便是最伟大的胜利。”实际上,就在此前一场,李娜刚在澳网半决赛,完成了一场堪称个人最出色的比赛:两个6比2,2比0,干净利落削倒了莎拉波娃,又一次逼莎拉波娃上演了“只要再赢一场就能成为世界排名第一,却不幸落败”的悲剧。而就在这场比赛里,有许多比分差更耐人寻味的细节:卡洛斯对李娜的各项技术——发球、正手、步伐和网前——所做的雕琢,都显出来了。发球的细节是最显而易见的:2013年澳网的李娜,发球时速比以往多了10公里,落点与旋转更为刁钻。这是卡洛斯以往就强调的:发球需要多用腿部力量。然后,是阿加西前教练吉尔伯特评价的:李娜的正手,前所未有的好。的确,比起以往的大量平击,如今的李娜正手更多上旋,有了调动和变化,逼对方打出浅回球,然后一击致命。对浅球如何一击致命?卡洛斯强调:有浅球机会,那就果断上网。最后,就是步伐和站位。这是网球里至为细致的东西,我们能看见的明显变化,就是李娜愿意站到底线内来迎对方的二发,愿意更多变、更积极的与对手周旋了。甚至,在2013年澳网决赛第一盘,李娜也很顺利:6比4取下,1比0领先阿扎伦卡。那时,离她第二座大满贯冠军,还差一盘。然后,就是她左脚那次扭伤了。在扭伤之前,第二盘李娜以1比3落后。这没有理由可找:对手的确是当今世上最强,同时也是最全面的女子网球手。在此之前,李娜中路反手出界甚多,因为阿扎伦卡一如男子网球的德约科维奇,能够覆盖全场,能够轻松把被动防守球打成防守反击甚至制胜球——她并不像莎拉波娃那样,重守轻攻。而在扭伤之后,李娜面对的局势更为糟糕:很明显,她不敢,也不能,过于蹬地发力,这直接影响了她的步伐;比不敢蹬地发力更左右为难的事是,她不能让阿扎伦卡看出她的破绽。谁都知道,阿扎伦卡是世界上最善于调动对手的球员。一旦被她发现自己的破绽,一如鲨鱼闻到血腥便前来吞噬一样,阿扎伦卡会用大范围调动,硬生生把李娜累死。所以,你能够看到李娜的倔强:1比3落后,脚踝扭伤,她硬生生的把分差追到4比4平。在那段时候,她像头母狮子,伤痛只是让她更加愤怒。真的,当4比4时,世界都在屏息凝神:只要她再多拿两局,比赛就此结束,她就是大满贯冠军了!很可惜,阿扎伦卡的控制能力实在太强,而李娜受伤后,反手依然无法发力。阿扎伦卡6比4拿下第二盘:这是本届澳网,李娜丢掉的第一盘。然后就是决胜盘。如果从戏剧角度而言,第三盘发生的事情,像一部电影的插曲。决胜盘第三局后,墨尔本当地开始了焰火表演:那是为了庆祝澳大利亚国庆日,但也可以说,是为这场决赛添彩。一如之后《体育画报》的总结:“这场比赛拥有一切:一个英雄,一个反派,焰火,伤病,一次脑震荡……这可能不是场好看的网球赛,但绝对不缺少戏剧性。”这段总结很是模糊。英雄是谁?反派是谁?你所能看到的是,阿扎伦卡也申请了医疗暂停。虽然旁观者看来,她似乎并未受伤。时间流逝。李娜带着伤,等阿扎伦卡回来。焰花落尽,然后就是我们知道的:比赛重开,又一局后,李娜的头磕在了地上,医生进场,比赛第三次暂停。到此地步了,李娜还要继续打吗?李娜不是在继续和阿扎伦卡周旋。她没有用“不输掉这场比赛”的思维。她要赢。她的进攻之势,没有因头与脚的伤痛停下来。全场比赛,她36个制胜球,阿扎伦卡仅18个。当然,代价是,她也有57次非受迫性失误,阿扎伦卡仅28个。李娜没有停下来。她一直咬着牙,进攻到了最后,3比6败北。然后才哭出了声来。在此前,直到半决赛为止的六连胜、12比0,我们看到了李娜的变化:更多变的发球,更全面的正反手,更多变的调动、更大胆的上网,平衡、坚韧、全面。可是在决赛,当伤病突袭而来时,曾经的那个李娜又出现了:倔强、坚韧、咬着牙打每个球。哪怕在那几秒眼前发黑的时节,她都没考虑过退赛。“过了几秒不就能看到了?比赛还没有结束,肯定是要继续打的。”然后,重新把时间快进到2014年澳网决赛。要回忆一遍她和阿扎伦卡那场大战,你才明白,2014年,第三次澳网决赛,终于夺冠之后的意义。2013年澳网败北,细节在于她的反手、她的发球,当然还有比赛后半段时时滋扰她的伤病,以及那揪人心肺的倒地。实际上,当她澳网决赛左踝伤势加剧,导致她七个星期不能比赛的时候,2013年澳网决赛仿佛是她的绝唱:她年已31岁,还带着伤,按照通常的剧本,她应该顺理成章的开始老去、下滑、淡出最顶尖阵容了。所以,惟其如此,2013年后半段发生的一切于李娜而言,才像是一部大逆转剧。她在温网、罗杰斯杯和美网,都走得挺远——不像2013年澳网那么远,但足够她在年底升到世界第三。她在深圳完成了一次卫冕,然后来到了澳大利亚。对莎法洛娃那场比赛,她一度身临绝境——1比6输掉第一盘,5比6落后第二盘——但她完成了逆转,自那之后,命运便开始对她微笑。直到进入决赛,面对齐布尔科娃,在去年失利的环节——接发球和反手——之上,李娜赢回来了:她是靠着稳稳的接发球和凶猛的双反,击溃了齐布尔科娃。这一切都像是对去年此时的复仇。“那些失利,会让李娜更强大。”只有审视了两次澳网决赛,你才能明白卡洛斯这话真正的含义。于是,在2014年澳网决赛第二盘,李娜没有让胜利滑走。反手、发球和伤病,这次都没来得及滋扰她。她稳稳拿下发球局;然后破发;再稳稳拿下发球局,再破发——在第二盘的第四局里,她完全反客为主;她气势汹汹,毫不客气地对齐布尔科娃的发球回以深落点的双反斜线,卯足劲的架势,活像个棒球手抽出胜利全垒打。4比0领先时,李娜依然不怎么笑,而齐布尔科娃却笑着开始摇头。第一盘的犬牙交错,在第二盘变成了一边倒。齐布尔科娃的情绪在缓慢垮掉。事实上,不是她软弱,一如赛前李娜所言,“我们都打了六场比赛才到决赛,我们都有足够的信心。”但高手对决,到最后不免此消彼长。在理当往前逼一步的时候,李娜往前逼了一步——于是第二盘,她完全掌握了局面。甚至在第二盘第五局,她一度落后两分时,还是可以不疾不徐,把分差逆回来,保发成功。虽然那时大势已定,那一局看去无足轻重,但李娜没有给齐布尔科娃一点儿机会。第二盘第六局一开始,李娜就是一记纳达尔式的双反直线,切着边线得到制胜分。这是穿心凿肺的一击。你很清楚:当你的对手能够如此精确而凶猛的打击到你时,你是无从反抗的了。于是齐布尔科娃无从反抗了。李娜6比0拿下第二局,2比0。她的第三次澳网决赛,她的第一个,也是亚洲史上第一个澳网女单冠军。距离她上一个大满贯——2011年的法网——已经过去了近三年,下个月,她就要32岁了。如她所言,她和齐布尔科娃都走过了六场比赛,才走到了决赛。但战斗的漫长,远非六场可比。从2011年法网,走到2014年澳网,这是一段更长的旅程——一个巅峰走到另一个巅峰,其间的低谷,对一个年过而立、背后还时不时要被捅刀子的女运动员而言,艰难可以想见。正因为这过程如此艰难,所以夺冠之后的环节,才让人如此喜闻乐见:李娜赛后感谢了卡洛斯-罗德里格斯——如上所述,自从老先生接手以来,李娜一步步重归巅峰——然后是经典的李娜和姜山秀恩爱。姜山黝黑圆润的脸,再一次笑到眉眼尽融;当李娜说出“我的先生……他在中国很有名”时,墨尔本人民欢声四起;当李娜追加一句:“你很幸运才找到了我哟”时,连澳大利亚演播室的诸位都按捺不住,开始挑着玩笑开了。前一年,李娜如是说:“原本我是想赢得冠军,当做结婚纪念日礼物送给姜山的。”当然啦,一定还会有媒体会挑剔,会继续念叨“当体育明星的个性已经变成一种肆无忌惮的任性,又有谁来约束这种可怕的任性?”会继续追念“李娜顺应形势调整自我,不让个性成为任性,不让任性触碰人们的心理底线”——哦对了,就是半年前的《人民日报》——但那就由他们去好了。人生得意须尽欢。在这样的夜晚,这是属于李娜和姜山的瞬间,他们理当享受这些时光:毕竟,这还是第一次,有一对亚洲夫妻在澳网决赛的颁奖礼上,彼此打情骂俏。这一晚,李娜是澳大利亚的女王。这次胜利,初看是她在过去两星期里完美表现所得,但若将时光放长,回到去年此时,甚至回到2012年低谷之际,回到2011年那一次得到法网,丈量自那以来,李娜一步一步的细节,你便会明白:这一晚,世上没有第二对夫妇,比她和姜山更配得上这样的任性,这样的欢笑,这样的自在与爱。
李娜和恒大在过去一年的成功告诉我们,总局啊口号啊什么的不是那么重要,市场化/引进并且信任专业技术人才,绝逼可以搞出不少牛逼的成绩出来.
一生有李,娜就足矣娜姐捧杯太激动了,看了10年的网球,本能的觉得应该是写一点文章来庆祝娜姐的夺冠.不为什么,只为自己,为了对网球的热爱。职业化最开始知道网球这个项目,是04年的奥运会女双比赛.当时甚至连网球比赛的规则都不懂,觉得比分15,30,40看起来很怪异.也看不出来谁打得好,打得不好,记住了那两个黑得跟煤炭似的姑娘一个叫李婷,一个叫孙甜甜.她们赢了,当时的解说说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取得奥运会网球项目的冠军,我还以为网球也和其它的运动项目一样,奥运会才是其最大最重要的舞台,觉得李婷孙甜甜这对组合好了不起,击败了全世界的女双好手获得了冠军.现在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国越来越普及,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在职业网球界双打和单打所获得的关注度和认可度绝对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并且在职业网坛,奥运会的重要程度居然是一个排在了4大满贯之后的一个比赛.以前我还很困惑,怎么可能呢?4大满贯每年都有,奥运会4年才一次的啊!重要程度怎么可能奥运会还不及其它的比赛呢?现在慢慢了解了,奥运会的重要性在当时那个年代被中国人为的夸大了。同时奥运会冠军是没有收入的,也就是不会因为得到了冠军而获得奥委会给出的现金奖励.奥运会冠军绝大部分收入来源来自于商业的赞助,和国家的奖励.在中国,不受关注的运动项目比如摔跤,跆拳道,举重,这些大部分的奥运冠军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国家的奖励.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2012年的一位举重失利获得亚军中国运动员说出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惊人语句,因为如果没有冠军,他的人生前途or钱途都是灰暗渺茫的.而职业运动却是不一样的,根本不需要国家的奖励,他们为自己而战.收入来自于奖金和赞助,奖金的多寡取决于自己实力的好坏,赞助的多少除了成绩的好坏之外还取决于其在商业方面的重要程度.高度职业化的运动意味着无与伦比的的关注度,世界性的认可度和全名性的赞赏度.篮球有NBA, 足球有欧洲的各大联赛和欧冠,赛车有F1,棒球有MLB,橄榄球有NFL,网球有ATP和WTA.这些项目是全世界都有人热爱并关注的,不像乒乓球和羽毛球在亚洲的局限性(当然和成熟的商业运作也很有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像林丹如此空前伟大的羽毛球运动员,只能在中国红,同时一年所有的收入含商业收入在最恢弘的2012年也才2200多万元,娜姐在澳网光是打球两周赚得了1400万。在2013年公布的福布斯榜中,中国收入前四的运动员中,第二的孙杨,第三的林丹,第四的刘翔加起来都没有排在第一的娜姐赚得多。这就是职业体育的优势,在职业体育中拔尖的运动员能获得无法想象的巨额财富。德约科维奇和小威在2013年光是奖金就有1000多万美元,还不算他们的商业代言。这就是为什么李娜在09年之前多么希望单飞的原因,单飞就是说运动员脱离举国体制的培养,允许运动员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负盈亏的政策。这意味着她们将脱离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获得自由计划自己的网球职业的权利——可以自己制订时间表,选择教练和后援团队,只需将一年的赛事按周期上报,而且只用将奖金收益的8%~12%上交给中国网球协会。这是史无前例的过人之举,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夸赞中国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正是她勇敢批准单飞的英明决策,才让李娜有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的团队,让这个小团队帮助她走上了网坛的巅峰。可以说正是单飞才让李娜有了现今的成就。缘起网球因为我总喜欢宅在家里, 从小就不喜欢足球和篮球这些对抗性激烈需要身体接触的项目,喜欢羽毛球,喜欢排球,后来由伯父的推荐,开始了打网球,觉得很有意思,慢慢开始模仿网球球员的动作,希望能在和伯父家的网球竞争中更厉害一些,于是逐渐的认识了费德勒,纳达尔,莎拉波娃,大威,小威,海宁,莫瑞斯莫这些网坛名宿.从05年开始就渐渐的开始看CCTV5转播的网球赛事.感谢数字电视开始出现,家里很早就买了高尔夫网球频道,每年的暑假可以看到温网的比赛。而且那几年ATP的年终总决赛是在中国举行的,所以有幸看到很多的网球比赛。在头几年,也就是费德勒最黄金的几年,我觉得男单真的很难看,因为除了在红土上,费德勒真的是不可能被战胜的。我看的费德勒的比赛,他都是最后胜利的一方,当时关于男网最热门的话题还是费德勒可不可以超越桑普拉斯的大满贯记录和他可不可能获得全满贯。看到了阿加西的退役,威廉姆斯姐妹在温网的统治,认识了巴托丽,神奇的逆转海宁,得到温网的亚军,知道了比利时双姝和大小威姐妹的渊源,见证了莎娃拿美网,澳网,法网成就全满贯。见证了费德勒从08年温网开始慢慢的flop,纳达尔的崛起,德约科维奇的崛起,这么多年数下来,才知道自己看了多少的网球比赛。缘结李娜06年令人激动的是郑洁晏紫拿到了澳网和温网的女双冠军,开始知道原来中国也有厉害的网球选手,而不是仅仅是李婷孙甜甜的昙花一现。也是在那时才知道,原来就算是双打的决赛,看得人也是寥寥无几,才明白单双打在网球界的认可度是有多大的差距。也就是在06年,知道了李娜,第一个闯入温网单打8强的中国选手。在07年,印第安维尔斯的半决赛中,第一次熬夜看了李娜打比赛,我记得非常清楚是打汉图楚娃,3盘大战输掉了。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李娜是一个技术出众,但是稳定性很差,心理脆弱的选手。当年看她的比赛,是真的会被气死,哈哈。明明看出来比对手强很多,可就是能让一场比赛40,50多个的非受迫失误把比赛拱手相让。当时我就在想,若是李娜能够多一点稳定性,不那么急躁,她肯定是世界前十的水平。当时的预言,没想到,等了这么多年,在2010年才等到她步入前十。想起一位朋友在13年李娜澳网失利后说的话,多么遗憾李娜单飞太晚,多么希望李娜早几年遇到卡洛斯,那么李娜的成就绝非如此。李娜的成熟就是从2010年单飞一年后产生的,她越来越稳定,突破到澳网的半决赛,遗憾输给小威。真正让我爱上李娜是11年她突破到澳网女单的决赛,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入大满贯决赛的亚洲选手。她幽默的谈吐,犀利的进攻,当然,出众的成绩带给国人的自豪感,特别是一个看了网球很多年的人突然发现一直关注的那个人居然有可能拿到大满贯的冠军了!这些都让人难以抵抗对她的喜爱。当我们都在想下一次哪一位中国选手啥时能再进大满贯决赛时,谁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后的法网,李娜一路过关斩将,居然问鼎了罗兰加洛斯,成为了首位获得大满贯冠军的亚洲人!都当人们以为她会在11年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的时候,她突然的flop了,而且是急速的下降。突然的名利双收使得她迷失了前行的方向,以前她只是一名纯粹的网球运动员,没想过当名人,承担名声带来的社会责任。这些似乎看起来简单的道理突然之间全部朝着李娜涌去的时候,她迷失了。以至于她在自己的自传里说到,她感觉自己一个人是独自上场。在11年温网第二轮李娜遇到了当时还是新秀但是后来成长为13年温网亚军的利斯基,在北美赛季几个大型比赛中不断地被蛇姐也就是当年的美网冠军斯托瑟击败,美网和中网的相继首轮出局,让人们觉得她不过是昙花一现运气好拿到的大满贯冠军罢了。可是只要看看娜姐当年法网夺冠击败的对手,只要稍微懂现在WTA格局的人都会意识到那个冠军的含金量。16强击败了夺冠热门当年的温网冠军科维托娃,8强击败了后来的世界第一阿扎伦卡,4强击败了莎拉波娃,决赛战胜了卫冕冠军。除了小威相当于击败了所有能碰到的高手,含金量多少每个人心中也应该是自有定论。我在国外留学,也让我第一次完整的follow了李娜整年所有的比赛。2012年的下半年,卡洛斯来到了李娜的身边。李娜用辛辛那提的冠军欢迎了新教练的到来。化学变化在那一年还不太明显,毕竟时间太短。直到2013年,李娜先是深圳夺冠,后是澳网一路杀进决赛,才让我们明白了这位名帅带给娜姐多么大的改变。若不是那两次摔倒,达芙妮杯说不定一年前就已经被娜姐收入囊中了。李娜说12到13那个赛季的冬训让她吃尽了苦头,她甚至开玩笑的说终于明白海宁为什么要退役了(因为受不了教练的摧残,哈哈)。澳网亚军明显是个不小的甜头,可以看出李娜开始完全的相信她的教练卡洛斯,他说什么李娜就真的去执行,比如带来网前技术的改变。李娜伤愈复出,北美的硬地赛进入八强。红土赛季高开低走,2013法网天时不在自己这边,两场雨完全改变了比赛的走势,法网第二轮对手来自美国的马泰克如同打了300升鸡血般的打出了职业生涯最好状态的恐怖第三盘也是任何人都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就是这场比赛,才有了后来掀起媒体轩然大波的三叩九拜言论,这些和媒体的冲突甚至一度使得娜姐想到了退役,她和她的教练卡洛斯交流了她的困惑和想法,卡洛斯告诉她,等坚持到温网结束之后再说。结果李娜温网平了自己的最好成绩,闯入了8强,若不是和A拉第一盘的那个盘末点ACE球的误判,说不定李娜还能够创造自己温网的最佳战绩。当然比赛没有如果,就像如果今年澳网第三轮萨法洛娃的赛点球拼进场了的话,也没有今天的举国欢腾了。2013年我去温网现场看了一场球,也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现场看娜姐打球。那是娜姐温网第三轮的比赛,她打扎科帕洛娃,当时在面对对手的发球胜赛局时李娜从容淡定的破掉了对手的发球局同时连赢几局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那时我就明白自信的娜姐回来了,从法网失利的阴影和要退役的风波中走了出来。北美赛季两个4强,说明了娜姐实力已经回到了TOP的行列。随后美网娜姐一路杀到4强,创造了自己美网的最佳战绩。4强遭遇小威。第一次来到法拉盛4强的娜姐明显的被小威故意装出来的气势吓到了。完全失常的发挥也是必须要交出的一份成长代价,只是当时我在想,娜姐如果年轻几岁多好,那么这样的代价完全的可以接受,为以后更好的成绩铺路。可是我们都知道,他已经31岁了,应该不只是我,还包括很多的娜离子都在困惑吧,娜姐的年纪还可以交出这么高昂的代价去学习吗?大满贯的4强说实话还能能有多少次呢?娜姐随后中网发挥正常,输给了状态回升的科维托娃。直到年终总决赛,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实现了自己年初给自己定下的目标,闯入世界前三,才让人们意识到,李娜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有梦想,就勇敢说出来,并且努力拼搏去实现它的人!所以当14年到来时,李娜参加深圳公开赛,最开始本来还不太愿意说出自己的赛季目标,结果在教练卡洛斯的教导下,大声的说出了自己这个赛季的目标,再夺一个大满贯!卡洛斯说有目标就要说出来,这样就有更多的人监督你给你动力去完成它!是的,所以李娜在卫冕了深圳赛的冠军之后大声的宣布了自己的赛季新目标,只是,当时,有多少人相信她呢?放弃了去年悉尼的比赛,提前一周来到墨尔本训练的李娜明显是做好了自己的准备,就算没有人相信她,独自上场的她是相信她自己的,于是就有了一步一步走上巅峰的李娜。今年真的不能否定李娜的签运不错,4号种子的身份杀到决赛碰到的对手甚至连前20的都没有。可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然的话去年的冠军怎么能掉入她人手中呢?连澳网的官网也打出了Final-Li!的标题,说明澳网也是觉得李娜在那里的表现配得上最终的冠军。澳网是李娜最喜欢的大满贯,现在显然也是成绩最好的大满贯,一冠两亚说明了她在澳网的实力。Aussie Na表明了她在澳洲受欢迎的程度,绝对冠绝除了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因为13年的温网,李娜前几轮一直都是被安排在了3号场这种甚至可以用场地票就可以进去看的场地比赛。在温网我听到了两个老外在讨论为什么有这么多亚洲人在排队要进入三号场,我听到了一个老外的解释是因为She has asian sensation. 意思是李娜在亚洲有轰动的吸引力,没有错,解释得很对,但是也明确的点出了是在亚洲,也就是说欧洲是很少的。也如同我看比赛时一样,李娜的球迷大多数来自亚洲,或者说中国。就算是caucasian也必定旁边坐了一个亚洲面孔,大部分的人没有选择支持李娜。只有在澳洲,对李娜来说才是半个主场一样的,大部分的球迷都是支持她的,我想也是她爱那里的原因之一吧。日,李娜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传奇,终于手捧达芙妮杯接受世界的瞩目,职业生涯在澳网也不再留有遗憾。在她大声宣布自己的目标之后的三个星期内,她就做到了!再拿一个大满贯冠军,听起来简单的一句话,不是当事人怎能明白其中的坚定和雄心,不是当事人怎能明白其中所需要付出的汗水和艰辛。有多少人以为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期许的时候,李娜就一步一步缓慢却坚定的前行着做到了!966天的等待,你我作为球迷都经历了无数的煎熬,何况是她呢?!所以,当央视的解说员说她值得和配得上一切赞美之词的时候,我觉得太对了!她早已名利双收,一年一亿多元的收入冠绝中国体坛,她的富有3,4代都用不完。但是她还在拼搏,还在不断挑战自己,让自己更强。她让所有人看到了努力拼搏的勇气,看到了身处巅峰还要挑战自己改变自己的决心,只为了让自己更强,只为超越自己!她T-shirt上写着心敢比天高,她自己翻译的是my heart has no limits. 既然没有limits,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2个大满贯冠军绝不是终点,这才是起点,既然娜姐已经验证了中国的古话事不过三,那么中国还有朝三暮四,十全十美这些美好字句等着娜姐去一一实现呢!未来,娜姐心敢比天高,我们球迷也是一样,被你激励着永远去拼搏。你已是传奇,可传奇还没有终结,我们陪你一起书写。就算直到你退役也再无大满贯进账,也没关系,因为一生有李,娜就足矣!
@靳晓楠 和 @李暘 已经说得很好了,但我特别特别想补充一件事,也是 @靳晓楠 老师提到的,但我觉得讲得不过多,这件事,我认为再强调也不过分。那就是李娜及其出色的现场获奖感言。如果你回看最近几年的中国体育,那些标志性的人物:从孙雯,到姚明,到刘翔,到李娜,到徐莉佳,我们好像看到了很多与传统的中国运动员不同的形象,而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非传统优势项目。这个趋势背后的原因很多,要展开讲可以讲很久,我们按下不表。但这个现象本身,我认为甚至比李娜拿下这个冠军更为重要,重要得多。“中国体育”四个字,在不同的群体眼中,有不同的解读:在政治家眼中,是一种工具;在民众眼中,是胜利时的激动与附和,失败时的辱骂和唾弃;而在外国人眼中,是一种畸形——如 @靳晓楠 所说,是1984式的机械化流水线产物——没有个性可言。在西方媒体的宣扬下,中国体育这个词组,是中国式政治的缩影,代表着强权压迫,代表着无人性人权可言,代表着为逐利而不惜一切代价,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可以叫“中国式成功”——毫无疑问,这是个贬义词。这里有西方媒体的原因,更多的却的确是中国体制带来的问题,尽管中国体制也带来了金牌和成功,但却无法获得世界的认可。而从孙雯到姚明到李娜,无论是什么原因或过程,他们可以说在外部内部的原因共同促进下,他们用自己世界级的成功和面对成功时候与其他中国运动员不同的笑容,英语,幽默,树立了中国体育全新的形象——终于,靠着这些人个人游刃有余的表现,中国体育开始逐步可以摆脱中国式成功的阴影,开始有了自己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体育标志与体育偶像。在这里不想讨论体制的成功与问题,李娜的成功是否会对体制造成冲击,但至少,李娜昨晚摧毁式的第二盘表现,以及赛后即使放在西方体育届,也可以说是顶尖的赛后获奖感言,就像孙雯错过冠军时的淡定,就像姚明每一次的得分篮板和记者采访,就像刘翔在奥运会夺冠后身披国旗的那一跳一样,又为“中国体育”这个词组,从贬义回到褒义,贡献了及其重要,分量很重的一份力量。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想另一个人:丁俊晖。我始终认为,小丁无法取得突破的原因,就在于他与姚明和李娜的这点差距。从这个角度来讲,很多“爱国主义者”质疑她不使用中文,我觉得只有四个字形容:井底之蛙。
李娜夺冠的贡献不在于冠军,她告诉我们:市场的力量比垄断的体制更强大;个体的尊严比国家的利益更重要;真实的表达比浮夸的假话更动人;自我的超越比狭隘的胜负更伟大。
谢邀。决赛其实对于娜姐不是一个坎儿了。本届澳网她最大的坎儿在于萨法洛娃。当时连童可欣老师都在直播间觉得就这样了,最终一颗大心脏和“要命的意志”让娜姐从地狱大门口走了回来。而随着劲敌的不断被淘汰,娜姐的澳网冠军看上去唾手可得。齐布尔科娃的力量打法我觉得有几分像小威,她的技术特点还要 @靳晓楠 老师来详细分析才行。娜姐决赛的第一盘可以看出心态波动很大,但第二盘几乎就是王者的表演。不但技术、体能、跑动都占上风,看得出来压力基本上不在她这边;没错,娜姐的年龄处于劣势,心态上也有起伏,不过心理优势比较明显,而且对于冠军的饥渴感依旧。从最后夺冠的反应来看,娜姐对这个冠军没有旁落显得还是比较淡定的,显然小威、莎拉波娃、A·拉德万斯卡被黑马谋杀之后,娜姐的对手只有她自己了。(命真好啊……)在媒体采访娜姐的时候她说过,卡洛斯问她“你为什么到这个赛场上来”,“是什么支撑着你走到最后”,这些东西中方教练可能也会问,可惜的是,我觉得中方教练在正面给她的鼓励不够,所以不足以让她真正去思考并且面对这些问题。所以姜山先生改做陪练,其实不错。她很有勇气,第一盘(这里原来有个“敢”字)和一个小将打到抢七,加之在觉得拍线有问题的情况下,竟然以惊人的适应力承受了下来,并且实现了对齐布尔科娃的中盘横扫。我觉得娜姐不仅体力没有问题,而且战略和战术上也有足够的支撑力——32岁的老将,敢和小将打抢七,而且还赢下来了,那她还有啥好怕的……有人不明白为什么我这里用“敢”字,第一个“敢”字斟酌之后可能不妥,我删掉了。第二个还是保留了。在年过30之后,老将只要能避免多拍相持和抢七局面,都会尽量去避免,娜姐和齐布尔科娃打到抢七其实非她本愿——她破发过,也有机会在抢七之前结束第一盘,但因为多种原因没法避免,所以必须去面对。而这个时候,她打出了压倒性的抢七,除了技术优势之外,胆色是肯定要承认的。特别是拖垮了对方的信心之后,中盘开始砍瓜切菜,当时我只有一个感觉:娜一刻,最美丽。
反对楼上一些人关于含金量不高的说法。三次进入决赛最终问鼎实至名归。当年输克妈时的心理问题,去年输阿扎时的状态起伏都没有了。李娜已经赢了自己,赢别人只是表现。以李娜今年的状态、手感、心理素质,即使小威,阿扎或者A拉能过的了关,也赢不了李娜。更何况李娜也遇到了萨法洛娃的挑战,是澳网历史上少有的挽救过赛点的冠军。小威过不了美万,阿扎赢不了A拉,A拉又被齐布尔科娃完虐,谈什么冠军。又不是对手有伤或者没参赛,怎么会影响含金量?还是那句话,运动员上了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克服不了起伏,输了就要认。
经此一战,手握两个大满贯、跻身过世界排名TOP3的李娜基本可以被称作中国职业运动员中最高成就者,换言之,历史最伟大的中国职业运动员。这并非过誉。如果娜姐能够在退役之前再拿一座大满贯或是登上TOP1,这个称谓不仅将在这个时代坐实,甚至在可预期的十到二十年内,也不会有人威胁到她的历史地位。首先,划定比较范围是很重要的。职业竞技体育是这个这个星球上最具竞争性的一项事业。奥运会项目众多,但兼具高度的职业化、商业化和国际化的体育项目却少之又少,而且是经过长期客观选择后的结果,网球就是其中之一。放眼世界,也只有足球、篮球、高尔夫球、赛车(F1)、职业拳击、自行车等少数项目中可以诞生享誉世界的伟大运动员,这正是我们赞美马拉多纳、乔丹、伍兹、费德勒、舒马赫、阿里乃至(没有承认服用禁药前的)阿姆斯特朗们的原因。当然这不是说博尔特和菲尔普斯不如以上那些名字一般伟大,但他们的成就与声望来自奥运会,而奥运会从基因里是提倡业余体育的。从这一点上看,所从事的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优秀运动员在成为业内翘楚之后所能拥有的历史地位,李娜无疑在这方面占了一点“便宜”。在中国体育的语境下,我们习惯于以奥运金牌的数量和意义来衡量和评价运动员,新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也的确出现了一批在所从事项目中兼有冠军数量与统治力且享有很高声望的顶级运动员,比如李宁、邓亚萍、伏明霞和林丹。我承认抛开项目,就竞技能力与比赛气质而言,邓亚萍可以算是一个意志加强版的李娜,林丹甚至像是费德勒+纳达尔的合体版,但不幸的是(幸运的是),他们生在中国体育的奥运优势项目之中,来自世界范围的竞争与关注比起网球而言不可同日而语。网球是一项极其个人主义的运动,别看每次冠军领奖发表感言的时候都要感谢团队,但正如李娜那本自传的名称一样,更多的时候运动员能做的只能是“独自上场”。放在整个职业体育里比较,也只有高尔夫球、斯诺克的个人化程度与之相近。隔网运动里的乒羽都是允许教练赛中指导,拳击也有回合间的指导,F1和自行车虽然个人作用很突出但基本算是团队运动,而网球四大满贯赛不仅不存在赛中指导,甚至对球员包厢成员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都有严格限制。当然付出这样的代价是有回报的:一旦网球运动员闯入大赛决赛并夺冠,享受几万名观众的欢呼与掌声,捧杯的同时还能来段获奖感言,那种“集万千宠爱于自己”的成就感真是想一想都一身鸡皮疙瘩,相似的场景我只能想到NBA总决赛里颁发FMVP的环节。扯远了,说这些的目的是想表达,相对于团队项目,身处个人项目中拿到顶级成就对于评价运动员的历史地位也是有加分的。这就涉及到评价李娜是否是中国最伟大职业运动员时她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很多持争议观点的人一定会提及的另一名伟大的职业运动员——姚明。世界第一运动是足球,而中国第一运动是篮球(注:当然从纯粹的群众普及度上或许乒羽还高点,但综合考量商业性、职业化程度和社会关注度,现在应该是篮球),这既和中国足球自己不争气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姚明有关。在NBA这样顶级职业体育联盟的中上水平球队打上主力,本身对于亚洲球员来说就已经是很伟大的成就了,对于中国体育迷而言,更是近乎举国关注。相比于女子网球,NBA的竞争性无疑更强,影响力也更大。客观地说,姚明以他自己的能力和勤勉在NBA取得的成就,已经几乎做到亚洲球员所能达到的极限了,作为一个中国运动员,他为整个中国体育带来的影响力也几乎到了极限。但遗憾的是,他缺少杀死争议的硬指标。你可以说NBA每年只有一个总冠军,而大满贯每年有四次,概率不一样,但没得到终究是没得到,这并非苛求,而是竞技体育的残酷,就像男子运动就是比女子运动要更具影响力更加分一样残酷。所以综合各项因素,如果比较一满贯的李娜和姚明的历史地位,我倾向于投姚明一票,但如果比起两届大满贯在手的李娜,我认为姚明至少需要一个西区冠军才能压过李娜。当然这一切早已不再有可能性。说李娜这份历史地位在可预期的一二十年内也很稳固,其实是个痛心的估计。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虽然近年来职业联赛搞得欣欣向荣,但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们都身处三十年来的最低谷,即便从现在开始政策对路苦心经营,没个十年也很难出现顶级运动员。下一代职业运动员在各自项目里冒尖的不过丁俊晖、冯珊珊两人,斯诺克虽然在中国广受欢迎但世界范围内仍是小众项目,高尔夫则刚好相反,在世界范围内是主流项目但在中国受众太有限。和保龄球、地掷球、藤球、板球、壁球这种项目同列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旗下,这两个项目的尴尬之处可见一斑。当然,如果小丁能稳居世界第一个两三年,或是小冯能打出曾雅妮在2012年的成绩,或许还可以讨论讨论,但这是不是过于乐观了……综上,李娜在中国体育的大环境里所受的非议太多了,但历史最伟大中国职业运动员的投票中,她无疑是更配得上的那个选项。
排名第一的答案说的我心坎里去了,我只补充一点:拿前3号种子淘汰来说事的完全不懂竞技体育的实质,合着每次大型比赛大热种子还必须进决赛?那还打7场比赛做什么?大家按照排名直接第一名和第二名PK不就行了?排名第一就必须进决赛?那巴西早拿10次世界杯冠军了。排名高但到了大型赛场嗝屁的选手(球队)多了去了,还必须保证这些种子选手个个有进决赛的机会啊?居然还有人说如果小威阿扎进决赛李娜可能就很悬了,如何如何blabla,我就更要大笑三声了,李娜这种级别和性格的球员,遇到小威阿扎这样的选手,只会变的更强,说不准前面的紧张一扫而空还打的更好呢!体育,特别是对抗性高的体育项目是两个选手(球队)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不是机器人把参数调好然后比数字大小的,人是化学反应下的生物体,是有血有肉的。你的反应,你的肌肉记忆全部都来自于你的天赋,性格以及后天日复一日严苛的训练。能以高水平和稳定的发挥,超强抗压的心理,合理分配的体能,赛前周密的计划和训练,打满七场最严酷的比赛并最终取得冠军,这本身就是大满贯冠军选手的实力。如果你牛逼,请打满前面六场比赛并全部取胜再来谈决赛。Anyway,记住这是结果导向的竞技体育,成王败寇,输了就输了,没进决赛就没进决赛,管你是一号种子还是排名30号球员,赢了球再说。看别人赢球然后拿含金量说事的完全是懦夫心态。-----------------------最后,热烈祝贺我的老乡,也是我的校友李娜获得人生第2个大满贯赛事冠军!!(哈哈哈)太san鸟~~~~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达尔美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