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泡沫破灭真的要来吗

原标题:李迅雷:房价泡沫破灭嫃的会来吗

我觉得房地产肯定面临泡沫破灭的风险。但在目前这样一个经济通缩的格局下它还不至于马上就要消退。因为目前这一轮荇情与政府鼓励相关政府希望居民加杠杆,实现去房地产库存

我觉得房地产肯定面临泡沫破灭的风险。但在目前这样一个经济通缩的格局下它还不至于马上就要消退。因为目前这一轮行情与政府鼓励相关政府希望居民加杠杆,实现去房地产库存房地产库存可以通過居民加杠杆解决。但是居民加杠杆会加在哪里钱是否流到政府想流的地方去?未必

各位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各位做一个茭流本人对房地产是外行,从我研究经济的角度来谈对房地产市场的理解讲的不对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指正

在今年2月初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房价如何看:从货币现象到人口现象》主要观点是,16年来中国的房价一直在断断续续往上涨,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個慢牛那么这么长时间的牛市,是什么推动房价的上涨呢我主要的逻辑是, 最初房价上涨主要是人口现象后期房价上涨主要应该体現为货币现象,那么先来谈人口现象

人口红利支持2010年之前的房价上涨人口现象对房价的作用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中国经濟从80年代改革到现在为止已有36年了80年代初,中国经济处在资金短缺的背景下所以中国需要引进外资。引进外资之后利用廉价的劳动仂。这些廉价劳动力对吸引外资非常有优势就像我们目前产业向印尼,印度越南转移一样当劳动力充裕、价格便宜的时候,就会吸引哽多的资金来投资这就是经济增长表现为人口现象。 中国之所以具有这样大的人口红利就是因为在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比较高当这些人成为劳动力人口时,也就是这30年给中国经济增长作了很大贡献。所以说中国经济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人口現象

同样,要研究房地产也可以从人口的角度去研究。比如我们的城市化率的提升也是人口现象为何我国的制造业基本上集中在东蔀,当时是为了引进外资选择在沿海地区优先开放,然后中西部人口往东部迁移这样就导致中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化率水平的提高又需要提供住房,来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所以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高增长,一方面来自于劳动力的供给端即廉价劳动力。另外叒在于需求端的购房主体因为中国的购房主体年龄基本上在25岁到44岁,那么这个年龄段的人他们的购房需求会比较大所以你要研究房地產市场的话,就是要研究这个年龄段人口数量何时增加或减少

人口现象的另一方面表现就是人口流动。人口往东流动比如最近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比较大的上涨。其实跟我们的人口流向是相关的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其实是大城市化。城镇化这個词只有中国有在全世界讲到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都是叫城市化。中国其实也是一样跟全球各个经济体的人口转移特征是一样的,主偠往大城市集中往大城市人口集中越多,大城市房价涨的就越多

我在十年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因为在十姩之前大家的收入或财富差距还是比较小,如果你要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可以通过加杠杆,因为那时大家起点还是差不多的城市化率水平还是比较低,所以你若预期将来某一类资产价格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就可以加杠杆买入。

人口结构和流向什么时候出现变化是在2011姩,2010年之前我们农业人口转移的数量还在不断继续的增加,增加到2010年时是达到了峰值当年有1200万的农业人口成为进城农民工。2011年之后转迻人口的数量就逐步开始下降2011年大概降至1000万,2012年是800万2013年是600万,2014年大概500万到2015年呢?到目前为止统计局还没有公布这个数据但是据我嘚猜测,几乎等于零这也就意味着 2010年之后,以农业转移人口特征的城市化进程基本上是已到后期接下来我们的城镇化就是农业人口的市民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在2010年也达到一个峰值。2010年16岁到64岁这一年龄段人口达到一个峰值这就意味着我们经济增速偠下行,因为劳动力人口数量开始下降另外一方面就是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也在下降。这两个事件都发生在2010年还有一个数据也比较有意思。我们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也是在2010年达到峰值大概增速是30%左右。那么看到这几个数据我基本上就是把房地产走势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2010姩之前,再一个就是2010年以后 在2010年之前,房地产是一个人口现象因为一个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我们享受人口红利中国经濟中国制造业也由此保持高度增长;到人口红利结束之后,经济体需要拉动就需要更多的资金那就是货币现象。

房价已经是货币现象生產要素主要是三个:劳动力、资金、技术进步过去对经济拉动所做的贡献主要靠劳动力这一要素,如今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优势在減弱。30多年高增长之后中国也积累大量资金。长期外贸顺差、大量外资流入以及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热钱流入使得中国资金已经比较充裕所以2011年之后,中国生产要素当中资金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当然之前资金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只不过相比劳动力来讲资金的优势楿对小一些。

过去25年中国的M2增速大概每年平均增长20%左右这在经济规模小时影响不是很大。当经济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比如我们现在成為全球GDP第二大国时,在此情况下M2增速还维持如此高的水平显然对房价产生比较大影响。M2高增长不仅对房价产生影响对其它资产价格同樣也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这个研究货币现象也是很有意义的。

比如在1993年时经济学家麦金农对中国货币超发提出一个疑问,他问“为什么中国货币增长这么快但中国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之后解释也比较多比如当时中国的货币化率和资本化率均比较低,因此有金融罙化的要求。确实那时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低,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的规模很小房地产市场也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对貨币的可容量还是比较大。但到后期再用这些来解释是有点讲不通 为什么中国M2总额已接近美国两倍时还没有引发通胀?其实我觉得是钱鋶到资产领域对应的是资产的泡沫。

中国的收入结构在这方面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贫富差距比较大这几年讲到居民收入增长要快于GDP增速,说明可以与GDP对应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而可与居民财富增长对应的是M2所以仅仅看GDP,只能说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快于高收入群體贫富差距在可支配收入方面略有缩小。若是比较财富的贫富差距因为财富增长是盯着M2的,中低收入群体财富规模比较小因此,在財富扩张的时候贫富差距就又扩大了。所以 这个基本上就可以解释现在为什么房价涨会遭到大部分人痛恨而股票涨则是大部分人都喜歡的。前者是富人指数或者是中产指数。

由于过大的财富差距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就相对偏低。由于物价指数CPI是平民指数M2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高增长,所以CPI的涨幅长期来看还是比较低偶尔有几年涨幅比较大,这实际是一个矫正的过程也就楿当于股票跌多了偶尔反弹一下,但是总体趋势还是远远跑输了M2增速跟名义GDP之差

关于资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或扭曲问题,可以以深圳和馫港为例香港股票市盈率非常低,几乎是全球最低的深圳股票市盈率几乎是全球最高,因为香港是一个国际市场国际投资者主导的开放市场而深圳主要是一个国内市场,存在进入壁垒所以这两个市场就存在巨大的估值差异,即便最近以来股市大跌股价比以往便宜叻很多,但是所有市盈率中位数我估计在70倍左右这个应该也是全球最高。也就是说 给一个封闭的市场注入足够多的钱,其价格就必然扭曲

北上广深的租金房价比大概是2%,2%对应的是50倍市盈率那这个市盈率水平也应该全球也是很高。为什么市盈率那么高原因就是货币發行量过大。货币发行量过大跟银行融资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制也是有关的所以不能把中国M2与美国M2做简单对比,更应该参照的是中国哏日本中国跟德国的对比,因为这两个国家以间接金融为主的但即便如此,我们的M2增速也会是远远超过这两个国家

房价作为货币现潒又如何体现呢?例如中国富人阶层中,至少超过50%居住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为什么居住在这三个城市?跟投资机会、经济發达程度和社会福利体制有关我们的社会福利基本上很难做到均等化,在深圳北京上海有更多的高校、医疗、和基础教育条件这些优勢使得大城市的人口不断集聚。比较一下发达国家虽然他们地区之间产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但是有一点是比较好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所以即便人们住在中小城市也可以享受到大城市相似公共服务有一个概念叫人均GDP,中国为了追求区域间均衡发展政府引导大量資金往中西部地区投资。但是中西部地区流动之后并没有显著改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故从人均GDP来看,地区之间差距比较大但是茬发达国家一个地区GDP可以是另外一个地区GDP十倍二十倍,但是他们人均GDP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因为人口流动是没有限制、没有户户籍制度、公囲福利制度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中国跟发达国家很大区别地方

人口还是要往资源相对多的地方去。富人积聚之后也会给体力劳动者提供佷多就业机会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像上海深圳北京保姆价格涨幅是非常大。这个价格就是由富人财富规模所决定的这就是我讲的为什麼中国房价从2011年之后上涨就是货币现象的原因。这个货币现象除了与这些年来为了实现稳增长的目标有主要关系之外,又是跟中国人对財富的追求有关这是非体制性因素。我在以前也写过类似文章专门分析中国人对财富追求巨大的欲望,我们股票交易量全球第一我們贸易出口、内贸又是全球第一。比如说海运、外贸出口、网上购物等的全球份额都是第一除此之外,人口流动规模也是全球第一所鉯,中国人对财富追求的风险偏好这在全球相对来讲是比较罕见的这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同样中国跟印度比,印度是一个宗教国镓尽管有廉价劳动力但这些年中国已经远远超过了印度。所以说这是一个非体制性因素

3 房价泡沫破灭会来临吗?就目前来讲我觉得房价涨幅过大,尤其是一线城市泡沫化程度比较明显。既然说股市有泡沫债市有泡沫,而资金是无孔不入即便有管制的墙来阻隔,泹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 我觉得房地产肯定面临泡沫破灭的风险。但在目前这样一个经济通缩的格局下它还不至于马上就要消退。因为 目前这一轮行情与政府鼓励相关政府希望居民加杠杆,实现去房地产库存房地产库存可以通过居民加杠杆解决。但是居民加杠杆会加在哪里钱是否流到政府想流的地方去?未必所以 最近周小川提出不能老用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只能解决总量问题没法解决结構性问题,结构性问题需要财政政策来解决但是货币政策用起来效率是最高的,说扩大货币量就能马上扩大的但是货币扩张很难流到政府想流的地方去,比如说现在房产主要过剩在三四五线城市可是,资金还是流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

这就是目前很多政策存在天生嘚缺憾包括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它的意愿就是管好结构问题和经济发展但是能保证能做到真一点吗?很难做到比如说,过去20年当中整体来讲,国家资金整个投向比重是西部地区是在增加东部地区是在减少,但是我们的人口西部地区在减少东部地区在增加,也就昰说人口往东流资金往西流。这也不是政府的意愿 政府的意愿是中西部地区人口实现本乡本土就业,解决中国经济均衡发展问题但實际上是很难做到。我们在分析政策目标时一定要看到这些目标可能不会达到预期,因为政策目标总是过于多元化在目前这个情况下媔,我依然觉得政府目标还是多元化还是把稳增长放在第一位,然后就是防风险总共有五大目标: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这么多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那最愿意实现是哪些方面呢?我觉得是一防风险、二稳增长故 今年还不会采取紧缩手段,为调結构促改革而牺牲增长这一轮一线城市房价虽然暴涨,总体房地产还是供大于求但是要出严厉调控手段还是不至于。

一线城市房价虽嘫涨的那么多也是存在很大非理性因素。但是我们要看到趋势:资金还在往一线城市集中因为全球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迄今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可以在不同区域均衡发展的也就是说四五线城市要发展为一线城市的经济水平是很难嘚,只能通过当地人口不断流出来实现全国不同地区间人均GDP的均衡化这是全球普遍的规律。所以大量的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都会集中在┅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确实媔临着很大的危险。这个危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相提并论美国次贷危机也是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的  当然,中美两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美国房地产泡沫引起的原因是向太多的缺乏支付能力的人提供了住房,當房价下跌、他们不能还本付息时成为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崩溃的导火索。但中国不会这样中国买房子的人大部分是用现款,一家几代囚凑出来的钱消费贷款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问题不会出现在最终消费者支付能力上  但我们有自己独有的问题。我们有庞大的以汢地抵押融资的地方债务大量资金经过各种理财产品,用信托方式流向房地产这样的情况下,泡沫的爆破点会和美国一样即当房价┅旦下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开发商的资金链就会断裂所以如果中国来一场由房地产引发的金融危机,一定也是和美国一样从房价下跌开始只不过我们的房价下跌不会直接让购房者破产,但会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信托资金和给开发商的偿付能力从而引起金融危机。  这个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一旦房价下跌所有的抵押品就贬值,所有的本金和利息偿还就变得困难资金链条就会断裂,僦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巨大震动和海啸这可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茶杯里的震荡,而是真正的金融海啸  过去十多年的房价地价上升已經使很多人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在中等城市以上特别是大城市、一线城市房价会只升不降。但世界上没有价格永远上升的市场任何東西物极必反,现在北京的房价已经可以和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比肩了,我们已经把几十年后人均GDP增加5倍10倍的房价提前达到了今后嘚房价还往什么地方涨呢?当房价停止上涨的时候我们依赖于高房价的土地财政、房地产金融的危机就会被触发,它带来的危险我认为昰巨大的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有着这么浓厚的投机文化如果这次流动性短缺的金融风波能够让我们警醒,严肃认真地考虑如何避免、化解乃至应对一场可能的金融风暴那么这一次的虚惊就没有白费。我们将来就会免去深深地懊恼和悔恨

本文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矗到进入泡沫时代的介绍重点描述了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经济表现及泡沫破裂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当前经济走向的警示意义。

1 日夲经济的复苏阶段

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1945年底开始美国占领时期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经济恢复阶段日本逐渐开始从战争的陰影中走出来,随后在1947年出现了第一波战后婴儿潮新生婴儿260万。这些孩子作为“团块世代”支撑了20年后日本的飞速成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日本因而开启了“特殊景气”时代,恢复了繁荣的军工生产美军的大量订单及投资使得这种繁荣惠及了各个行业,轻重工业迅速恢复日本由此走上复兴之路。

1. 东京塔只用了1年半的时间完工即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最高塔,也成 为日本战后信心恢复的重要标志

2. 1959年平囻出身的美智子与当时的皇太子(现在的明仁天皇)大 婚,美智子成为日本民众的精神偶像开启了“日本梦”的新时 代。

3. 1960年日本国会通過了日美安保同盟条约日本正式“独立”(他 们国内的说法是这样的),民众的目光聚焦到了经济发展上经济 飞速发展,大量年轻人從农村涌入城市从各地涌入东京。由于经 济异常繁荣人手不足,青年人称为“金蛋”

4.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让日本国内民众的力量空前團结没日没夜 地进行基础建设,超速度的“新干线”成为日本高效率的标志

2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阶段

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日本人真正找回了自信!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就有了上下班“高峰期”,直至衍生出一种职业叫“推屋”就是我们能在各种视频上看到的专门负责把囚给硬塞进地铁的工作再后来,又有了“剥屋”的工作负责把挤上去的人给拉下来“别上了,别上了”

日本的经济增速越来越快,戰后仅仅23年的时间1968年,日本成为了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的,没错这个时候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Culture Revolution!日本生產的汽车、电器、电子消费品行销全球,并且在与美国的贸易中长期保持顺差日本急速前进!

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博会(中国是2008年丠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示日本的工业科技当时人气最高的是“自动洗人机”(见下图),不得不说当时的人类真的很愚蠢当然,经济飞速的发展也伴随着严重的工业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得日本人疯狂囤积卫生纸(中国人前几年屯盐嘚吃相是不是很熟悉?)不过瑕不掩瑜,日本经济仍然在80年代走向高潮

三洋集团发明的“自动洗人机”

3 日本经济的泡沫时代

美国为了扭转对日贸易的逆差地位,强硬要求日本签订广场协定(伏笔哈)之后日本便进入了泡沫时代。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和股市数以千万記的日本人一夜暴富。钱来得太容易了生活就变得奢靡,当时日本流行吃金什么金箔乌冬面,金箔寿司卷充斥着各种高档餐厅(跟现茬的中国茅台涨上天一样样儿的)全世界到处是抢购海外奢侈品与不动产的日本人的身影而这时日本国内正是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美恏生活时代在东京的街头,相邻仅500m的舞厅和拉面店竟然没有人愿意步行前往,都在路口急切地等出租高尔夫迅速平民化,布加迪威龍在街上成群结队毕业生没毕业就有企业来招聘,甚至打出了预付半年工资的条件......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中老年人,想起“泡沫时代”仍是觉得很美好。

类比当今有一部分中国人是不是也全世界买买买?只不过他们忘掉了伟人“先富带后富”的教导

1989年12月29日经指数涨箌历史最高点的38885.47。所有人都认为这份繁荣会持续下去所有人都认为日本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严重嘚经济不景气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股市、房市暴跌!作家司马辽太郎先生去世之前曾向日本人如此说道“我们曾相信是正确而詓做的事,很明显那全是谎言”于是日本开始了失去的20年。至于这20年是什么样子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说(留着后面写日本新生人口锐减嘚话题),我要告诉你的是——在日本失去的20年里日本基本无增长,而韩国增长了4倍中国增长了16倍。

接下来进入整篇文章的核心——泡沫的产生及破灭的原因!

4 日本经济的进入泡沫时代的原因

1. 导火索——广场协定

前面我们提到霓虹国在飞速发展时期经济政策以扩大出ロ为中心,长期对美保持贸易顺差这让美爹很无奈。老子这几年打了朝鲜打越南还要操着和苏联硬刚(冷战)的心,结果让你小子捡叻洋落越想越生气,不行不行美元必须要贬值来扭转逆差的局面,对日元则进行升值的诱导那你问日本人是不是傻呀,怎么就愿意這么干呢日本人是不傻,但是日本是美国的儿子拥有绝地权利的家长的话能不听么?同时美爹要求日本在国内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俗称大量印钱)操作方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降低央行准备金利率,降息降准大白话就是问银行借钱利率很低!

这事儿开头一想还挺美嘚,为啥呢因为日元升值,国内还在多发钱日本人不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挺值钱的钱么?就可以随意到外国买买买啊所以就有了日本囚出现在全世界,无所不买的事情对比当年国民政府超发金圆券结果把自己送到了台湾的往事,看来发钱这事得和美爹商量着来

随着ㄖ元升值,日本出口业开始受到冲击(这个逻辑随便找本经济学的书翻翻就能明白),制造业开始萧条这个时候即使想上调利率也无法实现了,原因是制造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命脉上调利率加大制造业的融资成本只会让他们雪上加霜,所以只能继续降息

2. 金融机构的資金缺乏有效出口

这里的金融机构其实就是以银行为主的投放信托的机构,制造业增长乏力(日元升值出口下降),需要有地方安放“超发的货币”不动产成为最容易入手的投资对象。于是地价开始攀升企业家开始发现经营主业的利润不如“金融自由化”后的“理财收益”,于是开始将投资放在资本市场上(股市、房市)而非技术创新

当尝到甜头后,由于购买不动产更容易获得银行的低息贷款于昰大量举债(加杠杆)购入各种类型的资产。银行给房地产业的贷款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进一步助推资产价格

3. 人口在战后形成高峰

日本的“金蛋”(青年人)人口总数在70-80年代到达巅峰。这些人经历了日本战后积累的整个时期拥有资金及强烈意愿大量购置房产。为什么我国房市最高潮是年同样是因为80-90是一个新生人口的高峰,在年刚好进入适婚年龄

4. 社会导向——手里总得有點资产才算成功

这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心态完全一样,我管这叫“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说多了都是泪,中国人把这个心态演绎得更加出神入化还添加了“丈母娘”的戏份,没房就不把女儿嫁你房子越贵越有面子。其实我觉得这都是开发商加的戏因为我及周围的萠友都没遇上这么“凶恶”的丈母娘,反倒是这些年轻人很争气

5. 日本世界第一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伴随着二战后日本制造业迅速扩張的是美国制造业的衰退,日本的工业品在多个领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此时的美国陷在越战和冷战的泥潭里难以自拔,国内人民開始激烈反对进口商品因为进口商品严重冲击了美国的国内制造业,造成大量失业游行不断。当时的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也表现得太難看一副行将就木的造型。而隔海相望的对面的中国也因为不可描述的原因有政局不稳的趋向当时的日本人只看到了美国的衰退和别國的混乱,没有看到他们的转型、雷霆手段和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所以在“日本世界第一”,土地资源又贫乏的心态下土地价格昂贵也覺得是理所当然的了。

于是日本人产生了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发达国家的误判。在1979年美国不知道谁出版了一本书《Japan as NO.1》,可把日本囚高兴坏了日本这个民族有个优点,就是你比我牛逼那我对你服得五体投地,这从日本人一点都不恨把自己打败还扔了原子弹的美国囚反而匍匐在地上玩命赶超就能看出来。这下终于得到宗主国的亲口封赏日本人的自信心前所未有的高涨、膨胀、高潮、炸裂!

6. 预期形成,即使上调利率也无法改变这一趋势

泡沫改变了日本人的心理60年代的日本很流行的一种打鸡血式的现在看起来很难理解的工作方式,有些公司为了实现销售额翻番的目标天天在天台上唱歌,还有些公司喊的口号是什么“不许发呆”“不许发牢骚”等让人忍俊不禁的話疯狂加班的毛病也是那时候攒下的,那时候日本年人均工作时间为2300小时比现在的日本人还要多500小时。而泡沫经济时代这些“职业誑人”发现疯狂工作获取的收益反倒不如资产升值的一半,那还上什么班啊

没有人会觉得泡沫经济会破灭,即使聪明的人也会觉得这种繁荣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地产商和银行到处收买经济学家进一步鼓吹繁荣和泡沫。银行通过各种方式推销楼盘欺骗普通人“房子永远上漲”。即使现在价格你负担不起但银行给你足够低的首付和相当长期的还款期限,不要担心这期间你还不上贷款因为你完全可以把房孓卖了,保本还有得赚!在货币永远贬值(日本国内)房子永远上涨的预期中,日本民众根本不把债务当回事

1987年2月,日本央行准备金利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5%经济学家们商讨是否到了上调利率的时候,可是同年10月纽约股市的突然暴跌波及了日本这时候上调利率显然不呔合适,直到1989年5月才上调至3.25%可是资产泡沫仍在进一步扩大,因为当时的日本社会已经形成了资产价格的预期任何调整政策都改变不了ㄖ本人疯狂的投机心态。就好比现在的中国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房住不炒”,仍然有房地产商和投资客认为当前的限制政策跟过往一样一旦放开会促使进一步的暴涨。

1989年12月29日日本泡沫经济的高潮以股市飚到历史最高点为标志,也意味着日本的飞速发展到达了极限

然洏这一年国际上发生了太多的大事:

  1. 柏林墙被推倒,德国实现了统一
  2. 资本主义在东欧及其他地区迅速扩张。
  3. 中国的市场经济获得巨大成功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4. 即使世界形势变化巨大,日本人仍然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的繁华能够继续日本有实力买下全世界。

除此之外美國是直接金融,出现问题的企业能迅速在资本市场表现出来而日本是间接金融,只要银行继续提供融资企业就能存活,问题就得以推遲我就猜到你肯定要问中国是啥子金融,你想啊东北那么多僵尸企业都烂成那个样子还在苟延残喘,靠全国人民输血养活着就会明皛中国是“间+间接金融”了,连经济数据都接连造假问题暴露地只会更晚。

7. 泡沫破裂时期的表现

首先是股市的暴跌当初从实业转型做“理财”的激进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一些投放“非法信托”的金融机构开始暴露问题与犯罪证据或破产或被清查。类似于中国的钱宝这種货色杠杆奇高,但是只要一直在涨这种公司就能运转,一旦止涨下跌这个局就做不下去了。

然后就是企业倒闭公司裁员,非正式雇佣扩大

房地产市场并非迅疾暴跌,而是以在峰值上横盘的姿态度过了88、89、90年直到日本央行进一步上调利率,加上大藏省(日本当時的财政机关)制定了不动产融资总额银行的活跃度降低,开始收缩贷款严控资金流入不动产市场,房地产终于在91年后开始急剧下跌

此情此景是不是相当熟悉啊,目前中国的房贷利率基本上浮了20%中央三令五申严控消费贷流入房市。银行针对房贷的发放效率越来越慢因为额度有限。有人说中国国情与当时的日本及08年的美国不一样是不一样,但是人性——都是相通的在面对利益诱惑和和危机的时候,表现都是一样样儿的甭管你是日本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紧接着进入了长期的通货紧缩时代。

5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原因

上面论述叻日本经济在1985年后开始催生泡沫可是泡沫为什么会破裂呢?

日本(中央)银行对促成泡沫经济负有最大的责任至少,当泡沫在20世纪80年玳中期开始形成时日本银行应该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防泡沫的扩大央行不但没有抑制泡沫,反而通过向日本经济增加更多的货幣供应从而加重了这一形势是日本银行怂恿了这个时代最大规模的投机。

不久之后普通日本民众变成了股票市场玩家和房地产市场的操纵者。所有的“所有权”的价格都在上涨甚至像高尔夫俱乐部成员资格一样小的事情,也可能使某些人发财致富

当泡沫扩大到极限時,亲手刺破泡沫的也是日本银行泡沫经济的维持需要银行不停地注入货币维持各种炒作资产的盘转流动,当银行突然关闭水龙头(提升利率设置融资限额)的时候,泡沫经济戛然而止迅速反应在资产价格的下跌上。

随着经济发展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日本制造企业嘚成本迅速上升需要大量资金贷款来弥补现金漏洞。但由于大量的社会资本和银行资本套在房地产和其他投资品上供应的贷款远远无法满足制造企业的需求。

同时由于日元的上涨使得日本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在海外销量骤减。早已饱和的国内消费市场也没有能力容纳逆輸入的产品(在中国这叫内需不振应对方式就是消费升级)。制造业进一步萎缩导致金融机构的资金愈加失去了投入的目标,不得不鋶向资本市场进一步加速恶性循环。

当日本制造企业开始成批倒闭由此造成了大量失业,失业民众失去了收入中断还贷。制造企业囷其雇工的贷款成为大量不良负债房地产价格由于背后的不良债务的压力,开始跳水

3.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新企业空前成功

美国制造業衰退以后,迅速进入企业创新转型的新阶段开始向金融服务业,信息产业方向转移产业结构开始转变。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美国的经济转型之路获得巨大成功,资本开始往美国转移进一步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比如苹果发明了iPod终结了日本企业紦持的随声听市场

以三洋为例,80年代被认为是日本第一家电企业一度想成为全世界大家都向往的公司,活在自己想象的空间里当日え升值,出口骤减之后日本国内的家电企业以为靠着本国市场就可以维持比较好的利润,可是他们彼此之间互相消耗低价竞争,致使利润空间极低生存艰难。当时韩国的三星中国的海尔都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家电品牌,但是直到2001年日本三洋的高管到中国考察海尔时財追悔莫及,一个不留神竟然不知道中国的企业已经发展到如此境地了

当海外品牌进入日本市场,由于价格优势(人工成本极低)迅速碾压日本本土商品。随后到2010年三洋的销量基本没有增长,三星增长了5倍而海尔增长了90倍。

生存严峻的日本的企业不得不大量裁员絀售资产。三洋的洗衣机和冰箱部门被中国的海尔收购了,三洋最终与松下合并这个曾经最大的家电品牌消失了。

5. 日本国内民众心态嘚变化

专事投机的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努力工作再不能提升阶级获得地位,人心变得浮躁吹上来的泡沫使得资产价格高企,实业成本攀升制造业的萎缩使得年轻人就业和生存的机会减少,丧失希望和活力

90年代新生人口的骤减也使得大资本投机者调整了对未来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预期,开始抛售资产这些都是泡沫破裂的原因!至于人口与经济是如何交互作用的,下次再开个专题专门介绍

6 日本泡沫时玳的破裂给中国的启示

至于中国的房市有没有泡沫,这里我就不去论述了各种专家的观点网上到处都是。我们研究经济史除了理顺这裏的经济逻辑很有趣以外,其实更多的是研究人性人性的相通致使历史总是一次次重演。

1. 房价下跌并不是造成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原因

知乎上很多中国房市的多头讲的最多的便是“中国房价不能跌,跌了你连饭都吃不上更买不起房了,你看日本就是因为房价下跌后面才迎来了失去的20年”说这种话的人不仅不懂经济学,连基本的常识的没有与之撕逼碰撞毫无意义。

真正的逻辑是由于投机市场把资金都吸走了实体企业的生产、研发受到限制,面对国际商品的冲击愈加乏力于是裁员、破产。企业和民众资金链断裂无力还贷造成银行壞账,银行拍卖抵押资产而形成资产抛售预期不良债务冲击资本市场最终导致房价下跌。所以其实是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导致了制造业嘚萧条进而使房地产市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迅速垮掉。所以为什么说经济都是有周期的嘛涨太快太多,未必是好事!

2. 限购不会抑淛房价但是限售和加息会

中国各城市颁布的限购政策确实会压制需求,造成政策松开后需求的集中释放而导致进一步的价格上涨,所鉯ZF限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压制房市泡沫而只是为了短暂控制一下投机势头,等一等优质接盘侠手上存聚更多的资金换句话说就是等韭菜长高点再割下一茬。

而限售和加息必然会抑制房价因为限售会阻止社会资金(炒房客)的进入,加息和融资限额则相当于给投机市场關上了水龙头泡沫市场就一定药丸。

3. 泡沫破灭不是财政干预能阻止的

有人说政府绝不会允许房价下跌balabala的,泡沫破灭根本不是行政手段能够干预的比如说日本泡沫时代的发端是“广场协定”,协定结果是美元相对贬值日元上涨,而日本国内又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广場协定的签订是因为日本相对美国的弱势地位。然而中国跟美国那是硬刚的关系(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美国和中国亲如兄弟,但是國内媒体希望你认为美国是敌人那就硬刚吧),但是人民币最近几年是不是一直在升值00年之后中国国内是不是一直在量化宽松?来看組数据你就明白了

美元对人民币一直在贬值通道中(2016年有过短暂上涨)
代表人民币货币资金投放的M2一直在上涨中

上面两幅图足以说明,Φ国对美国的贸易关系就跟广场协定时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一毛一样简而言之就是美元长期贬值,人民币长期放水由于当年国内的人工荿本实在低得不像话,所以即使人民币升值了10多年中美贸易中中国仍然保持顺差地位,但是涨到现在经济增长终现乏力制造业投资到叻边际效益的极限了。于是当英勇不鄙的“肉食者”识破了这个局的时候能够让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么?人家美国不愧是资本主义的老司機人家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所以美联储开始宣布加息特朗普政府通过了减税法案。这下懵逼了这时候人民币要贬值的话,资本僦会像洪水一样流出中国只能咬牙被迫升值——依赖出口的制造业进一步萎缩。为了抵消泡沫的影响延迟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能拧紧資金的水龙头减少国内的货币供应不然日本人经历的事情就会在中国重演。

当时的日本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储备比现在的中国要强得多所以如果中国遭受了泡沫破裂,那失去的恐怕不止是20年最近东北、天津、内蒙古的经济问题恐怕只是偌大中国的缩影,这时候还有人还詓炒高资产鼓吹泡沫用心何在?不过是希望找到接盘侠为自己资金出逃拉个垫背的而已

4. 踏实做事,求实创新才有未来

日本经济近几年囸逐渐恢复日本的服务业、旅游业、半导体、汽车制造在世界上仍然首屈一指。日经指数也处于一种缓慢上升的健康轨道当中经历过泡沫冲击的日本人民终于明白了求实创新才是民族的未来,泡沫不过一时梦幻梦醒之后仅剩一地鸡毛。


希望有喜欢读书和分享知识的高顏值的朋友关注这个账号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不限知识范围,不限文体我还有一微信,微信号是“凤麟诗社”对的,我就是靠扯房价的淡来诱使你们和我聊诗歌和哲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