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高水平单散打比赛视频高清2016多用反手发球,网前球搓小球

羽毛球单打的技术要领是怎样的
羽毛球单打的技术要领是怎样的
  羽毛球运动分为单打和双打,两者之间的打球方式也有所不同。下面是由百分网小编分享的羽毛球单打的技术,希望对你有用。
  羽毛球单打的技术要领
  1、发球战术
  发球不受对方干扰,只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球者可以随心所欲地以任何方式发到对方接球区的任何一点。在采用发球战术时,眼睛不要只看自己的球和球拍,应用余光注视对方的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发各种球的准备姿势和动作要注意一致性,给对方的判断带来困难,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发球后应立即把球拍举至胸前,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位置,两脚开立,身体重心居中,但一定注意重心不要站死。眼睛紧盯对方,观察对方的任何变化,积极准备还击。
  (1)发后场高远球
  这是单打中常用的发球,要求把球发到对方端线处,迫使对方后退还击,给对方进攻制造难度。发高远球虽然弧线高,飞行时间长,但由于离网距离远,球从高处垂直下落,后场进攻技术差的对手较难下压进攻。把球发到对方左、右发球区的底线外角处,能调动对方至底线边角,便于下一拍打对方对角网前,拉开对方的站位。特别是左场区的底线外角位是对方反手区,更是主要攻击的目标。但发右场区的底线外角时要提防对方以直线平高球攻击自己的后场反手区。
  (2)发平快球
  发平快球(或者平高球)和网前球配合,争取创造第三拍的主动进攻机会,著称了发球抢攻的战术。发平快球属于进攻发球,球速很快,著称了发球抢攻的战术。发平快球属于进攻性发球,球速很快,作为突袭手段如运用得当,往往能取得主动。但当接球方有所准备时,也能半途拦截,以快制快,发球方反会处于被动。发平快球时球的落点一般应在对方反手区,或直接对准接发球的身体,使对手措手不及。
  (3)发网前球
  发网前球能减少对方把球往下压的机会,发球后立即进入互相抢攻的橘。把球发到前发球内角,球飞行的路线较短,容易封住对方攻击自己后场的角度。发球到前发球线外角位能起到调离对方中心为止的作用。特别是在右场区发前发球线外角位,能使对方反手区出现大片空档。但对方也能以直线推平球攻击发球者的后场反手。如果预先提防,可用头顶球还击。发网前球也可以发对方的追身球,造成对方被动。
  2、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虽然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但由于发球时受到规则诸多的限制,使发球不能给接发球者带来太大的威胁。发球者发球只能发到对角线的接发球区内,而接发球者只需防守半个不到区域,却可还击到对方整个场区。所以,接发球者若能处理好这一拍,也可取得主动。
  (1)接发高远球、平高球
  一般可用平高球、吊球或杀球还击。但如对方发球后站位适中,进攻时要注意落点的准确性。若用杀球、吊球还击,自己的速度要跟上;如果对方发球质量很好就不要盲目重杀,可用高远球、平高球还击,伺机再攻,或者用点杀、劈杀、劈吊下压先抑制对方。
  (2)接发网前球
  可用平推球、放网前或挑高球还击。当对方发球过网较高时,要抢先上网扑杀。接发网前球的击球点应尽量抢高。
  3、逼反手
  就所有的运动员而言,后场的反手击球总是或多或少地弱于正手击球,相对进攻性不强,球路也较简单(由于生理解剖结构的限制),有的运动员还不能在后场用反手把球打到对方端线,所以对于对方的反手要毫不放松地加以攻击。
  (1)调开对方位置
  使对方反手区露出空档,然后把球打到反手区,迫使对方使用反拍击球。
  (2)对反手较差的对手
  后场反手较差的人,经常使用头顶击球、侧身击球、侧身弓击球来弥补反手的不足。由于头顶、侧身击反手区时,身体重心、身体位置要偏向左场区的边线,因而可以重复攻击对方的反手区,使其身体为止远离中心。这样本来是对方优点的正手区就出现大片的空档,成了被攻击的目标。当对方打来半场高球的时,扣杀落点的选择应是∶如对方移动慢,扣杀落点应在他刚离开的为止。因为在快速移动中要马上停住再回转身来接杀球是很困难的。迫使对方在后场用反拍击球时,要主动向前移动位置,封住网前,当对方在后场用反手吊直线或对角网前球时,就可以很快上前扑杀或搓、勾,为下一拍创造主动的机会。&&&羽毛球 这个周末带孩子去打羽毛球
  4、平高球压底线
  用快速、准确的平高球打到对方后场两角,在对方不能拦截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球的飞行弧线,把对方紧压在底线,当对方回击半场高球时,就可以扣杀进攻。使用平高球压底线时,如配合劈吊和劈杀可增加平高球的战术效果。一般情况下,平高球的落点和杀、吊的落点拉得越开效果越好。
  5、拉、吊结合杀球
  此战术是把球准确地打到对方场区的四个角上,使对方每次击球都要在场上来回奔跑。使用这种战术时,对不同特点的对手要采用不同的拉、吊方法。对后退步法慢的可以多打前、后场;对盲目跑动满场飞的可使用重复球和假动作;对灵活性差的应多打对角线,尽量使对方多转身;对后场反手差的仍通过拉开后攻反手;对体力不好的可用多拍拉、吊来消耗其体力,然后战胜之。
  如能熟练地使用平高球、劈吊和网前搓、推、勾技术,快速拉开对方,伺机突击扣杀,则这一战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打羽毛球的三大好处四项技巧
  6、吊、杀上网
  先在后场以轻杀、点杀、劈杀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要选择在场地两边,使对方被动回球。对方还击网前球时,迅速上网贴网的搓球,或勾对角,或快速平推创造半场扣杀机会;若对方在网前挑高球,可在其向后退的过程中把球直接杀向他的身上。
  7、过渡球
  首先要明确过渡球是为了摆脱被动,为下一拍的反攻积极创造条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是比赛中的重要一环。被动时要做到∶首先争取时间调整好自己的为止和控制住身体的重心。从网前或后场底线击出高远球是被动时常用的手段。当处于不停地跑动追球的状态时,或身体重心失去控制时,都可以打出高远球,以赢得时间,恢复身体重心,调整自己的处境。其次,利用球路变化打乱对方的进攻步骤。在接杀球或接吊球时要把球还击到远离对方的地方,以破坏对方吊、杀上网的连续快速进攻。如果对方吊、杀球后盲目上网,而自己的为止较好时,则可把球还击到对方底线。
  8、防守反攻
  这一战术是对付那种盲目进攻而体力又差的对手。比赛开始,先以高球诱使对方进攻,在对方只顾进攻而疏于了自己的防守时,即可突击进攻。或者在对方体力下降、速度减慢时再发动进攻。这种开始固守、乘虚而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术有时效果也较好
  打羽毛球的注意事项
  1、降低羽毛球拍弦的张力(紧度)
  较松的球弦,可以提供更大的线床效应,能击出速度更快、威力更大的球,同时传递的震动较少。
  2、选择甜区更大的拍形
  所谓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最佳击球区。当击球点在甜区时能给你足够的击球威力、控球性、震动感很小,你会觉得很舒适。球拍的甜区较大,击球时较不容易打到非甜区,所以震动的机会较少,受伤的机会也就较少。
  3、检查拍柄的大小
  如果球拍的握把太小,当球没有打到甜区时,球拍的扭力就较大,对手臂的伤害就越大。握把太大则手掌抓不牢球拍,容易疲劳。合适的大小应该是,正手握拍时无名指和大鱼肌之间有约一个5-8mm的空隙。
  4、检查球拍的硬度
  拍杆硬度大的球拍,要求球员在击球时发出更大的力度,从而使手臂更容易疲劳也就更易于受伤。拍杆硬度小的球拍,球员不需要太多的力量就能击出更有威力的球,降低了手臂的疲劳可能。羽毛球拍拍杆的平均硬度已比前几年大为降低了。当然较软的拍杆,对球的方向控制性是要差一点的。
  5、注意击球的姿势是否正确
  击球姿势的不正确是造成受伤的重要原因。如:击球点过低、过后、击球时侧身不够、甩动大臂击球等等。多请教你身边的高手,纠正你的错误。
  打羽毛球必知的六大秘诀
  1、握拍挥拍、挥洒自如
  握拍方式:
  以刁拍姿势握住八卦,食指与大拇指分别刁住与拍面平行的握柄面,馀三指紧扣握柄,挥正拍食指上提,大拇指微缩,反拍则大拇指上提,食指缩回。切忌握死而造成转拍不灵活。
  正拍挥拍方式:
  长球--预备击球时,侧身呈拉弓姿势,右手持拍者右脚在後,以左手锁定球的飞行,左手持拍者反之,击球时放松手腕,手臂打直,拍面扬上。
  杀球及後场切球--挥拍方式与长球大同小异,差别在於击球时拍面朝下,切球时则力道放小。
  反手挥拍方式:
  转身背对球行进方向,右手持拍者右脚跨左,以右手轴锁定球,运用手腕控制拍面击球角度,以打出长球、切球或杀球。
  2、凌波微步、米字步法
  跑米字步要诀:
  一般预备位置是站在前发球线之後约半步距离,双脚横跨中央线,估算前进至网前 举拍至网前二角落约几步,大至为二至三步,端视个人步伐大小而定,後退则约三至四步,若为奇数则右脚先垫步,若是偶数则左脚直接跨出。
  总而言之,就是预备击球时不论前进或後退,重心都是摆在右脚,且以侧身行进,以上皆以右手持拍者而言,左手反之,所谓米字步便是以此种跑法,练习跑左右二侧、四个角落及直前直後八个点形成米字。
  3、击球要诀、力贯准点
  击球点:
  挥拍正确的击球点在於拍子前端的拍面,那是力臂最长,施力最轻巧的击球位置,若是挥长球或杀球有正确击到该点,则会发出很响的声音,若不能正确击到该点则枉费力气,只达事倍功半之效,因此勤於练习便能掌握准确挥拍时间及击球点。
  落球点:
  击球时必须掌握力道,等能控制球後,找人练习自己由四个角落分别打向对面球场的四个角落,因为打四个角落能让对手跑最远的距离。练习方法就是由後方二角打长球至对面後方二角,放短球至前方二角,由前方二角挑对面後方二角,放前方二角小球,共可衍生四四十六式打法。
  4、凝神注视、眼观足动
  此处是练功关键所在,在於能否成为好手的诀窍。在接对方来球时一定要量能在预备位置,凝神注视对手击球瞬间球头欲飞之处,莫等到球飞出才跑,这会失去先机,这可由对手挥拍力道与拍面角度来判断,切记注意球头,莫管手腕动作以免被虚招所骗。
  5、见招拆招、趁虚而入
  打羽球好比与人过招,除了要见招拆招外,还要能看出对手破绽。在处理球时要多注意对手所处的位置,以找出防守的漏洞,而予以痛击,若对方回防中场快或对手击球节奏快,则利用眼角馀光或脑海残留影像,去注意对方位置,尽量打出使对手跑最远的距离,多吊球及及推平球来破坏对方脚步与节奏。
  6、赛前分析、知己知彼
  赛前分析对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单打方面先看对手那方面的球路比较弱,便 招使对方摭肘,一般对手打的好坏可看他的反手拍俐落与否,若对手各种球路擅长则看对方那种球路比较不稳,多引对手失误。
  守备方面则看对手脚步方面在那个方向上常有力有未逮的情形,则多吊那个点,假使对手攻守俱佳,则多观察对手球风及击球习惯,而能事先判断对手欲击方向掌握先机。双打方面也是如此,由对方二名打者找出攻防最弱者予以痛击。
猜你喜欢:登录后才能保存观看记录哦^-^
林丹羽毛球教学视频:反手发球 接发球-国语高清
&&羽毛球教学合集
下载至手机×
复制视频地址
复制flash地址
复制HTML代码<input type="text" class="share_input" id="playUrl_3" type="text" value=''>
复制通用代码<input type="text" class="share_input" id="playUrl_4" type="text" value=''>
分享到微信
林丹羽毛球教学视频:反手发球 接发球-国语高清
将视频分享给微信好友或微信好友圈。
扫描二维码 随心看视频:
手机瞄准我,惊喜不间断,您可以:
1.在手机或平板上继续观看本视频
2.发送给您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正在观看:林丹羽毛球教学视频:反手发球 接发球-国语高清
更新时间:
林丹羽毛球教学视频:反手发球 接发球-国语高清
大家都在看拒绝访问 | bbs.badmintoncn.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bbs.badmintoncn.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fd764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超全羽毛球技术图解【收藏贴】
我的图书馆
超全羽毛球技术图解【收藏贴】
高远球发球错区或出边线
羽毛球发球必须发到对方的斜对角接发球区域里,需要对发球的线路进行控制。
初学者发球时控制不好方向,要么线路过直导致错区,要么线路过偏导致出边线,这种现象在爱好者中也比较常见。
改进方法:
球的飞行线路是由球拍触球时的角度决定的,调整球拍击球时的角度就可以改变球的飞行线路,但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比较难的。
相对容易掌握的方法是调整持球手臂的位置。
以右区发球为例:
球出边线,将持球手臂向场内侧调整;
球错区,将持球手臂向场外侧调整。
羽毛球项目中的高远球
羽毛球运动与乒乓球、网球这两个比较相似的持拍隔网对抗项目最大的区别就是,羽毛球所使用的球根本不是个球体。
因此羽毛球运动中的发球没有乒乓球那样的旋转变化;
同时受到发球规则的限制,它也发不出网球那样的速度。
羽毛球发球很难直接得分,除非对方判断失误。
当一方完成发球后,往往等待的就是对方进攻。
因此,如何使发出的球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方的进攻威胁,就成了羽毛球发球的最终目标。
发高远球无疑是初学者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是单打比赛中常用的发球技术。
高远球就是把球发得又高又远,使球向对方的后场上方飞行,在底线附近的界内形成垂直下落。
“远”的道理很容易理解,对手回球时所处的位置离自己越远,其回球的威胁就越低。
由于对方回球的飞行时间长,也给本方的防守和判断增加了宝贵的时间。
发球尽量将球发到底线附近,迫使对方后退还击,给对方进攻制造难度。
后场进攻技术差的对手较难下压进攻,减小了接球方扣杀的威胁,并增加其扣杀后抢网的难度。
对于“高”的理解我们还需仔细分析一下。
当被问及球为何要发足够高时,初学者的解释往往是为了给发球方的防守创造足够的时间。
其实从发球到对方击球,这个时间对双方来说是一样的,给发球方创造充足防守时间的同时也给接球方创造了足够的移动到位进攻的时间,所以这种说法并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把球发得那么高。
从球的飞行轨迹上看,高远球飞行的弧线高,且球从高处垂直下落,若接球方强行杀球,很容易打在球毛上造成击球失误。
此外,球在底线附近几乎垂直下落,很容易与场馆顶棚的照明灯重影,造成对手回球时视觉出现盲区。
专业运动员在发高远球时,会经常考虑选择发对方接球区的内角还是外角。
高远球打不到球怎么办?
初学者经常会面临打不到球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尤其是初学羽毛球的儿童。
由于看到教练员做出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示范—一动作幅度大、挥拍抽击速度快、击球鞭打有力、球飞行轨迹又高又远,初学者往往急于模仿,加之无球状态下的挥拍练习速度又很陕,初学者练习发球时持球手的放球和持拍手的挥拍配合不好,很难对准下落的球。
儿童打不到球常常是由于身材矮小,球拍的长度加上手臂的长度超出了球垂直下落的落点,球的下落轨迹与球拍运动轨迹的交点位于拍杆部位,因而球错过了拍面,直接造成拍面打不到球。
改进方法:
任何学习规律都是“由慢到快、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学习运动技术更是如此。
练习者可以把发球动作幅度从最小开始,以能打到球为起点,逐渐适应,逐渐增大挥拍幅度,直至达到挥洒自如。
另外需要注意,持球手和挥拍手的配合是“先松手放球,后挥拍击球”。
儿童打不到球是由于自身的身体条件造成的,解决的方法是让练习者尝试着将球向前抛,制造球下落与球拍挥动轨迹的相交点。
再就是强调要晚击球,让球下落到膝盖以下的位置时击球。
羽毛球发高远球的基本要领
以右手持拍为例,准备发高远球的时候,站在离前发球线1米左右、发球场区中线附近,面对球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自然分开,身体重心放在右脚上面。
选择这样的位置发球是为了发球后能够迅速调整姿势进入防守状态,所处的位置必须能够照顾到场地的四周。
发球时,左手把球举在身体的靠右前方并放下,使球落下;
右手同时由大臂带动小臂,从后方向前,往左前上方挥动,大臂开始挥动的时候,身体重心由右脚慢慢地移到左脚;
握紧球拍,利用甩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鞭打用力击球,当把球击出的同时,手臂向左上方挥动;
击球后,身体重心也由右脚移至左脚,身体微微前倾。
拉斯姆森的快速移动技术
在整个动作过程中,除了判断及时准确、移动迅速等长处外,拉斯姆森的冷静非常值得称道。
在打网前球时,有的选手常出现急于发力强行击球的情况。
事实上当对手身体前倾,且来球较高时,只要轻轻地用拍子触球,就可以打出角度刁钻的球,而且还可以防止失误。
现就拉斯姆森实战中的一次快速移动作细解:
降低重心,略向前倾,伺机出动。 (图①)
拉斯姆森已判断出对方要回一个贴网球,他在举起球拍的同时向球的落点处迅速移动。 (图②—③)
本来应该是左腿蹬出,但拉斯姆森为求快速,省略了两腿的交替移动,瞬间就达到了右腿支撑身体的位置。 (图④)
到达最佳击球位置。(图⑤)
进入击球状态。(图⑥)
注意,球拍并不是向下方挥动,而是向上轻轻搓球。
这是为了防止回球过高或触网。(图⑦)
在争取把球打至对方反手时,拉斯姆森抓住一个机会,取得胜利。 (图⑧)
按飞行弧线划分羽毛球球法类型
高远球:从场地一边的后场,以高弧度击到对方后场。
平高球:从场地一边的后场,以较低的弧度(不让对方在半途拦截到)击到对方后场。
平射球:从场地一边的后场,以较平的弧度击到对方后场。
平抽挡球:击球点在击球员身体的两侧或近身,把球以与地面平行或稍向下的弧度线击到对方场区,挥拍动作幅度较大的称为抽球,挥拍动作幅度较小的称为}
扣杀球:从场地一边的中、后场,使球快速向下直线飞行到对方场区。
吊球:从场地一边的后场,把球以向下飞行的弧线击到对方近网场区。
挑高球:在前场或中场低于球网处,把球向上以较高的弧度击到对方后场。
放网前球:把球从本方网前击到对方近网区。
搓球:用拍面切击球托,使球带有旋转和翻滚飞行过网。
勾球:在网前把球以对角球路线击到对方网前。
扑球:在近网高处把球以快速直线向下的路线击到对方场区。
推球:在靠近网的三分之一上部,把球以低平的弧线击到对方后场区。
头顶后场反手三步后退步法
以下是打羽毛球头顶后场反手三步后退步法:
当来球在后场区距身体较远时,起动后右脚向来球方向后退一小步,左脚紧随其后经右脚向后交叉退一步,右脚再经左脚向后交叉退一步,身体重心放在右脚上,用头顶击球技术击球。
羽毛球正反手网前斜线退后场步法
正手网前斜线退后场步法
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并步向后退一步,右髋向右后方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侧后方。
由于髋部转动的幅度很大,需要左脚同时向右侧转小跳步,左脚尖朝着右侧边线,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后场。
反手网前斜线退后场步法
在网前完成击球动作、身体姿势复原后,并步向后退一步,右髋向右后方转动,带动右脚移于左脚右侧,以并步或交叉步移动至后场。
羽毛球基本步法:交叉步详细图解
左右脚交替向前、向后或向侧移动称交叉步。
一脚经另一脚的前面并超越,称前交叉步;
一脚经另一脚的后跟并超越,称后交叉步。 (图①~③)
羽毛球握拍法:正手握拍方法
单手握紧球拍,虎口对着拍柄窄面内侧的小棱边,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弯曲,握住拍柄,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的两个宽面上,食指和中指稍分开,中指指甲在大拇指下面,食指和大拇指相对。
拍柄末端与近腕部的小鱼际肌齐平。
掌心和拍柄之间要留有空隙,握拍时手处于放松状态。 (图正面、反面)
注意事项:
拍杆和前臂保持130°—140°的状态。
击球手臂和拍面要保持垂直。(图竖面)
羽毛球握拍法:反手握拍方法
反手握拍法又叫做拇指握拍法,主要应用于反手扑球、反手防守和反手平抽球。
先以正手握拍法轻握球拍,然后拇指和食指稍向上提,利用拇指和食指的配合,将拍柄稍向外转,拇指自然贴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食指扣住对侧拍柄。拍柄与掌心间的间隙相对正手握拍时略大。 (图正面、反面)
前臂和拍杆应维持102。~130。的状态,手腕要随手背灵活转动。(图竖面)
羽毛球握拍法:锤式握拍方法
击球前一定要紧握球拍,如同握紧锤子往木板上钉钉子一样,在对付大力来球时很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前臂肌肉极易扭伤。
单手紧握拍柄,五指合并,食指指尖位于大拇指下面并与之相接触。 (图正面、反面)
注意事项:拍头的表面是击球者手臂的延伸。
羽毛球握拍方法:正手击球握拍
羽毛球正手击球握拍方法,初学者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掌握:
先用非持拍手拿住球拍,使拍面先与地面垂直,张开持拍手,使手掌下部靠在球拍的握柄底托部位,虎口对着球拍框。
小指、无名指、中指自然并拢,食指与中指稍稍分开,自然弯曲并月,贴在球拍柄上。
掌心不要贴紧,手部肌肉放松(图2)。
这就是通常情况下的正手握拍。
羽毛球握拍方法:反手击高远球和吊球的握拍法
反手击高远球或吊球时握拍的方式与反手发球时稍有不同。
拍框稍外转,拇指伸直贴在球拍柄内侧的窄面上,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握住球拍(图5)。
通常反手握拍的时候,手心与球拍柄之间有一定空隙(图6),这样有利于手腕力量和手指力量的灵活运用。
打羽毛球非常规握拍
比赛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运动员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握拍方式,例如网前正手扑球时采用的“苍蝇拍式”;
双打中持拍部位趋向于前端等。由此可见,球拍的握法在击球时会产生各种变动,并非固定不变。
采用何种握拍方式一定要与具体的技术需要相一致,初学者要尽量避免用一种握拍法去打所有的球。
好的握拍方法应该是在最佳时机选择最佳的握拍方式。
而最佳握拍方式和击球的关系应该是:
击球前拇指、食指和中指放松,掌心与球拍柄之间留有发力空间。
正手和反手握拍时,最明显的变化是拇指接触拍柄的位置。
正手击球时握拍拇指的位置要低于食指(图7),而反手击球握拍时,拇指的位置要略高于食指(图8)。
击球时,食指和拇指夹住拍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紧握拍柄,抓握动作由松到紧,利用杠杆的原理,使球拍得到最后的加速。
拍柄的横截面形状是一个上下边略窄左右边略宽的八边形,而非正八边形。
这种形状的拍柄使持拍人在眼睛不看球拍的情况下,仅依靠拇指和食指的捏握感觉就能准确控制拍面的角度。
因此,羽毛球拍的握法中,拇指和食指的位置至关重要。
很多不规范的握拍方式几乎都与此有关。
错误的握拍法:苍蝇式及其改进方法
打羽毛球握拍是非常关键的缓解,初学者握拍方法一定要正确,这样才能正确的打球,享受羽毛球带来的快乐。
下面先来说说比较常见的苍蝇握拍方法,及改进的方法:
苍蝇拍式(图9):
这是初学者最为常见的握拍方式。
这种握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使用反拍面击球,手腕的屈伸范围受到限制,影响手腕的肌肉收缩和爆发力。
改进方法:
提醒自己“握拍就像握菜刀,而不是端炒锅”。
握好球拍后尽量多练习反手击球,体会反手击球时握拍的发力感觉。
建议采用多球训练的方式进行正、反手交替击球练习,例如网前正、反手颠球、放小球技术和挑球等技术。
错误的握拍法:拇指式握拍及改进
拇指式(图10):
握拍时拇指伸直按在拍柄上,导致握拍必须依靠其余四个手指。
无论是正手击球还是反手击球,这种握拍方式的拇指基本起不到固定拍柄的作用,球拍容易脱手。
改进方法:
握拍时检查自己的拇指是否弯曲,拇指内侧是否靠在拍柄的侧面上。
尝试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拍柄两个侧面后,再将其余三指并拢握住拍柄。
错误的握拍法:紧握式及改进方法
紧握式(图15):
握拍时像握着锤子似的,手指紧握,拇指按在食指上。
这种握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手腕过于紧张,这将极大地影响最后击球时的手腕爆发性屈伸。
同时,反手击球时,没有拇指的支撑,失去了杠杆的支点,影响发力。
改进方法:
“握拍如握鸟”,握得紧会把鸟捏死,握得松又会让小鸟跑掉,拍柄在手里应该是若即若离的感觉。
握拍时让自己的手腕手指放松,手心部位和球拍柄的接触部分是空的。
练习时可以尝试“抓紧—放松一再抓紧”这种方式,体会抓握松紧的变化。
错误的握拍法:靠前式及改进方法
以下是羽毛球错误握拍法——靠前式的改进方法。
靠前式(图16):
握持拍柄部位靠前,多出部分拍柄。这种握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物尽其用,缩短了击球时球拍面的运动半径,从而降低了球拍面击球的速度;同时,多出来的拍柄也会影响手腕的屈伸动作。
改进方法:
每次开始练习击球前,握好球拍后可以顺势将拍柄在身上顶住,让手掌沿着拍柄向身体方向滑动,直到掌根部位接触到身体为止。
肖杰:中场勾对角技术要领(图示)
接杀球勾对角在比赛中是一项很常见的技术。
运用得好,往往能有效地打乱对手的节奏,抑制对手杀球后直接上网进攻的战术意图。
以下是正手勾对角技术的动作要领:
1、降低重心,准备判断起动(图1)。
2、判断对方杀球后,运用正手接杀球步法向来球方向移动,同时上臂带动前臂和手腕微微外旋,稍有一弧形引拍(图2)。
3、球拍与跨步脚尖同时向着来球方向,准备击球(图3)。
4、接杀击球点控制在体侧平行面稍前的位置。
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击球点在体侧平行面之后,将失去接杀球的最佳击球角度,无法完成好接杀球动作。
击球时上臂内旋带动肘部稍回拉,手腕由伸腕至收腕发力切击球托(图4)。
中场接杀球勾对角技术的力量要比网前正手勾对角的力量稍大,需视对手杀球力量的大小来调整击球力量。
如果对方杀球力量大,我方击球发力相对小;
对方杀球力量小,我方击球发力需要大些。
5、击球后,在跨步脚触地瞬间便向中心位置蹬地回动,同时升高身体重心(图5)。
6、持拍手也迅速回位还原,呈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准备回击下一个来球(图6)。
羽毛球准备动作的重要性
在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智慧、技能、气质等,都是通过羽毛球技术表现出来的。
衡量一个爱好者掌握和运用各种技术动作的能力,主要看他在完成各种技术动作时,是否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各种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完成动作是否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在激烈的对抗过程中,是否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
虽然羽毛球技术多种多样,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在动作结构上却有着共同的规律。一个完整的羽毛球技术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准备姿势是一系列环节的起点,是一个技术动作转换成另一技术动作的过渡环节。
提到准备姿势,就要严格区分出两种状态下的准备姿势。
一种是在接发球时所处的准备状态,另一种是在击球回动后的准备状态。
二者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是接发球者处于静止状态,在对手发球后起动击球;
后者是在对抗中所处的准备姿势,它是前后技术动作的衔接环节。
接发球的准备姿势
接发球时,接球运动员只需防守一侧半场的接发球区域。
因此,接发球时的站位要有利于后场正手击球。
单打接发球,持拍手对侧的脚应在前,同侧脚在后,侧身对网。
重心在前脚,后脚的脚跟稍提起,双膝微屈。
收腹含胸,持拍于身前,两眼注视对手动向,预判对方可能的发球线路(图1)。
在比赛中为了防止对手突然发球偷袭,有经验的运动员在选好接发球的位置后,往往一边伸手示意表明自己还没准备好,一边降低重心,集中注意力(图2、图3、图4)。
当自己在动作上和心理上完全准备好后,将伸着的手缓慢放下,此时才示意对手:
自己准备好了,可以发球。
通常在比赛中,如果发球员在接球运动员没有准备好时发球,裁判员可以判重发球;
但是,当接球员没有准备好、却试图去接球时,裁判员则视为接球员已准备好接球。
双打接发球准备姿势基本同单打一样。
但由于双打的接发球区域比单打要短一些,因此,接发球运动员在选择站位时更靠近前发球线(图5)。
重心可随意放在任何一只脚上,球拍高举在肩上,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接发球准备姿势中的常见问题
1、重心过高
两腿关节节太直,当需要起动时,必须临时屈膝再伸展、蹬离地面。这样一来,势必耽误击球时间
2、球拍位置过低(图6)
准备时,球拍位置过低或者拎在手中,往往容易被对手发平快球突袭。
当对方发的平射球朝接球员的头顶或身体急速飞来时,接球者临时将球拍举起来防守,只能是仓促回击,很难保证回球质量,甚至有可能直接导致回球失误而失分。
3、动作虽已准备好,注意力却并未集中
这种情况在业余爱好者中最为常见。
尽管看上去接球者已经就位,也已经持好球拍,但实际上,接球员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往往要稍晚于动作的准备,此时也是比较危险的时刻。
发球员若能抓住这一时机,偷袭发平快球,往往能够得手。
所以,接球员在准备接发球时最好先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后再微调动作。
龚智超的正手推球技术
1989年,12岁的龚智超被选进湖南省羽毛球队。
1996年加入国家羽毛球队以后,世界排名飙升,一度占据女子单打世界排名第一,在世界大赛中屡次战胜国外强手。
龚智超步法灵活,球路多变,打法上属拉开突击型打法,且在比赛中头脑冷静,发挥稳定,有自己独有的优势。
龚智超的正手推球
如果仅仅采用网前强有力的快速移动,可以起到一点制约对方移动的效果,但在要击球的一瞬间把重心降低,则更能迷惑对方,使对方不知该如何移动,因为对手必须要防自己的身后,从而不得不抬起上身。
龚智超在正手推球时虽然仍是将球推向对方身后,但因为采用了慢一拍的方法,使对手一时难以判断。
针对对手的回球,先出左腿开始快速移动。 (图①)
右脚随之跨出一大步。 (图②)
在快速移动的同时球拍也高高举起。 (图③)
脸略微向上方仰起,做出一种要将球打过对方头顶的姿势。 (图④)
右脚着地。虽然有击球动作,但却没有击球。 (图⑤)
稳住片刻,突然降低重心,把球迅速推向对手身后位置。 (图⑥~⑧)
龚智超的超柔和杀球
龚智超在相当严峻的较量中,曾以极难的身体姿势回击了一个高质量的劈吊球:
在确认球将飞向身后一侧时,龚智超把全身重量移至左脚。 (图1).
右肩下撤,同时进行身体方位的变换。 (图2)
右脚向后后方撤步。整个厶置起来好像处于正下方,实际上比较起头部位置而言,球还后面。(图3)
轻轻一跳。(图4)
击球回网。 (图5—8)
击球点从腰的位置算起来大约还要向后两倍球拍的长度。
在这样不利的回合中,身体被逼成这样的姿势,龚智超依然回击了一个高质量的劈吊球,可见其身体柔韧性之佳。
叶钊颖的变向劈杀技术
叶钊颖生于一个体育世家,1985年进浙江省队,1989年调入国家队。
叶钊颖在长达十余年的国家队生涯中,大部分时间保持着女单一号的位置。
、四年内她有8次位列国际羽联女子单打世界排名第一。
她的优势是技术老到,大赛经验丰富。
不足是心理状态欠稳定。
现就叶钊颖在实战中的一次变向劈杀作细解分析:
对手打出的高球在中央线附近的位置上升,快速移动到位,准备击球。(图①)
身体形成反弓形。这种身体上的反弓形一定会让对手难以看清接下来回击的是什么球。(图②)
采用脚尖站立的方式,同时体形还是保持反弓形。 (图③)
轻轻跳起击球。在反击回球的一瞬间,球拍还是正面朝向球,但这时仍然无法判断她将打出什么球。 (图④~⑤)
突然把球拍一翻,打出了变向劈杀。 (图⑥)
击球后,迅速进入下一个击球动作的准备。 (图⑦)
羽毛球技术:摆臂挥拍(过顶挥拍)
,摆臂挥拍主要用于接发高球,需要强有力的肩臂部肌肉,因此需要预先多锻炼肩部肌肉的力量。
站在最佳位置,看准来球做好击球准备。 (图①)
在击球过程中,球拍挥向相反方向,由左侧肩部引拍位置返回向右肩,髋部和肘部向前围。(图②)
肘关节带动前臂快速有力地内旋将球击出。 (图③)
击球后,近乎伸直的肘关节继续带动前臂内旋,拍子紧接着挥完并慢慢停止于身体左侧。(图④)
挥拍在加快拍头击球速度方面很有效,加速过程尽量要长。
跟我学技术:羽毛球正手接杀球技术
接杀球是指把对方扣杀过来的球还击回去,一般较多采用挡球、抽球和推球技术。
接杀球是防守技术,但只要反应快、判断准、手法娴熟、回球的落点和线路运用得当,在防守中体现出快的精神,就往往能创造由守转攻的条件。
以下是打羽毛球正手接杀球技术:
准备击球前,屈膝平行站立,两脚稍宽于肩,两眼注视来球。 (图①)
当来球过网,右脚向右跨出一步,重心移向右脚,右臂向右侧伸出,放松握拍,拍面略后仰对准来球。 (图②)
击球时,前臂内旋,上肢倾向一侧,前臂上抬,拍子轻轻触球。 (图③、④)
击球后,持拍手臂顺惯性往前上方挥动,收回在身前。 (图⑤)
跟我学技术:羽毛球反手平挡球技术
准备击球前,屈膝平行站立,两脚稍宽于肩.两眼注视来球. (图1)
当来球过网,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如果球离身体较远.可左脚向左移一步,重心移到左脚上;如果球离身体更远,可以左盥为轴,右脚经左脚前往左方跨出一步,成背对网姿势),右臂向左便伸去.放松握拍,反拍面略后仰对准来球,挥拍将球挡回对方网前区。 (图2、3)
击球后,持拍手臂顺惯性往前上方挥动.收回在右肩前。 (图4)
跟我学技术:羽毛球反手抽球技术
以下是羽毛球反手平抽球技术详细步骤,根据图解或许会得到更新的看法。
右脚前交叉在侧前,重心在左脚上,右手反手握拍在左侧前。
当球过网时,肘部稍上抬,小臂内旋,手腕外展,引拍至左侧。 (图①、②)
击球时,左脚蹬地,髋关节右转,带动小臂外旋,手腕由外展到伸直闪动,挥拍击球托的底部。(图③、⑤)
击球后,球拍随身体的挥动收到右侧前。 (图⑥)
跟我学技术:羽毛球正手平挡球技术
以下是正手平挡球的方法,根据细节描述,看看平常正手平挡球时是否是正确的招数。
准备击球前,屈膝平行站立,两脚稍宽于肩,两眼注视来球。 (图①)
当来球过网,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如果球离身体较远,可右脚先向右跨出一步,重心移向右脚),右臂向右侧伸出,放松握拍,拍面略后仰对准来球,挥拍将球挡回对方网前区。 (图②、③)
击球后,持拍手臂顺惯性往前上方挥动,收回在左肩侧。 (图④、⑤)
羽毛球技术:正手勾角球技术
以下是打羽毛球正手勾角球的整个步骤,希望能够对各位球友提供一点参考:
用并步加蹬跨步上右网前。 (图1)
球拍随前臂往右前上方斜举。前臂前伸时稍有外旋,手腕微后伸,握拍手将拍柄稍向外捻动,使拇指贴在拍柄的宽面上,食指的第二指关节贴在拍柄背面的款面上,拍柄不触掌心。 (图2)
击球时,前臂稍由内旋往左拉收,手腕由稍后伸至内收并闪腕,挥拍击球托的右侧下部,使球向对方网前掠网坠落。击球时,手腕要控制拍面角度。(图3、图4)
击球后,球拍回收至右肩前。(图5)
羽毛球技术:勾球的技术要点
在羽毛球运动中,勾球指的是在网前,用屈腕(或伸腕)的动作调整球拍角度,轻巧地将球回击到对方斜对角的网前区内。
它技巧性较高,与搓球、推球等交替运用,常能达到声东击西的战术效果。
击球者将球从网前的一点勾到对方场区的另一个点,球斜着飞越网顶,并要求控制球贴网而过。
勾球可分为正手勾球和反手勾球两种。
勾球时的发力,主要是前臂动作、手腕和手指的力量,用力要适当。
手腕还要控制好拍面角度,使拍面对着来球方向。
勾球时,要根据击球点的高低,灵活握拍,方能随球应变。
勾球技术的关键:
伸腕(或屈腕)动作要突然、短小、快速。
羽毛球技术:反手推对角线球技术
以下是羽毛球反手推对角线球技术要点。
记住推球切忌握拍太死,完全用小臂手腕发力,导致动作过大。
还要避免击球点太低,推球的弧线太高,或下网。
最后需要注意球拍后摆过大,如同挑球、抛球动作。
站在左网前,反手握拍,前臂往前上方伸举。 (图①)
在前臂稍向左胸前收引,肘关节微屈,手腕外展时,变成反手推球的握拍法,球拍松握,反拍面迎球。(图②)
击球时,前臂前伸并带外旋,手腕由外展到伸直闪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突然握紧拍柄,拇指顶压,往右前方挥拍,推击球托的左侧后部,使球沿对角线方向飞行。 (图③、④)
击球后,手臂回收,恢复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图⑤)
跟我学技术:羽毛球正手推球
打羽毛球推球技术非常实用,以下是羽毛球正手推球技术步骤:
站在右网前,球拍向右侧前上方举。 (图①)
在肘关节微屈回收时,前臂稍外旋,手腕稍向后侧,球拍也随之往右下后摆,拍面正对来球。
这时,小指和无名指稍松开,使拍柄稍离开鱼际肌,拇指和食指向外捻动拍柄,拍面更为后仰。 (图②)
推球时,手指控制拍面角度,手腕由后伸至伸直并闪腕,食指向前压,小指和无名指突然握紧拍柄,拍子急速地由右经前上至左挥动推球,使球沿边线飞向对方后场底角。(图③~⑤)
在回动过程中,拍子回收。 (图⑥)
跟我学技术:正手网前挑球
正手握拍举在胸前。
击球前前臂充分外旋,手腕尽量后伸。 (图①)
右脚向网前跨出一大步,左脚在后,侧身向网,重心在右脚上。
同时右臂向后摆,自然伸腕,使球拍后引。(图②)
击球时,以肘关节为轴,屈臂内旋,并握紧球拍,用食指及手腕的力量,从右下经右前方至左上方挥拍击球,将球向前上方击出。
若球拍向右前上方挥动,挑出的是直线高球;
若球拍向左前方挥动,挑出的则是对角高球。 (图③—⑥)
跟我学技术:反手勾角球技术
站在左网前,反手握拍,当来球飞过网时,随着小臂前伸拍子平举。(图①)
脚步前移,球拍随手臂下沉,由反手握拍变成反手勾球的握拍法,用拍面正对来球。(图②)
在球过网下落的一瞬间,肘部突然下沉,同时前臂稍外旋,手腕由稍屈,至后伸并闪腕,拇指内侧和中指把拍柄往右侧一拉,其他手指突然握紧拍柄,击球托的左侧后部,使球沿对角线飞越过网。 (图③、④)
击球后,球拍往右侧前收回。(图⑤)
羽毛球击球点分类
一个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必须掌握全面、实用、正确的击球技术。
击球技术的好坏,最终体现在击出球的球速控制变化能力的高低,球的飞行弧线的控制变化能力的高低,球的落点是否准确和在同样一个击球点上能否击出速度、弧线、落点多种变化的球,使对方难以判断、回击等方面。
正拍:用持拍手掌心一边的拍面击球称为正拍。
反拍:用持拍手手背一边的拍面击球称为正拍。
头顶球:击球者用正拍拍面击打反手区肩部上方的来球(上手球),称为头顶球。
上手球:击球时,击球点在击球者肩部以上的,称为上手球。
下手球:击球时,击球点在击球者肩部以下的,称为下手球。
发球秘籍:反手网前球技术
以下是反手网前球打法步骤。反手发网前球就是运用反手发球技术把球发至对方发球区内接近发球线附近。
站位靠近前发球线,左脚或右脚在前均可,身体重心在前脚上,上体前倾,后脚跟提起。
右手反握拍柄的稍前部位,肘关节提起,手腕稍前屈,球拍低于腰部,斜放在下腹前方。
左手持球在拍面前方。 (图①、②)
发球时,球拍由后向前推送击球,使球运行的弧线最高点略高于网顶:
球拍触球时,拍面呈切削式击球,使球落到对方场区的前发球线附近。(图③、④)
发平高球的无敌境界
发平高球的动作基本上与正手发高远球相同,但发力方向与击球点有些差别。
在击球瞬间,前臂加速带动手腕向前上方挥动,以向前用力为主。
发出球的弧线以对方伸拍击不到球的高度为宜,球应落到对方场区底线。
在比赛时运用这种发球,作用也是迫使对手退到底线击球,限制对手的对攻。
准备发平高球时,站在距前发球线约1米左右发球场区中线附近,面对着球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自然分开:
身体重心放在右脚上,身体自然地略向后仰,右手向右侧举起.肘部稍弯曲,左手拿球并自然地在胸前弯曲。(图①)
发球时,左手把球在靠身体右前方的位置放下,使球下落,同时右手挥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加速自右后方往左前方挥动球拍。 (图②)
当球落到击球人腰部稍下的瞬间,紧握球拍,手腕向前上方击球(以向前为主)。
击球时,其动作比发高远球的动作弧度小,从小臂起到最后球拍击球的整个过程就像甩鞭子一样。(图③~⑤)
羽毛球技术:反手放网前球
,以下是打羽毛球反手放网技术打法步骤,当球向左前场飞来时使用。
侧对球网,向左前场转体,向球的方向跨步.反手握拍.做好放网前球的准备。(图①)
当球来至网前,球拍随着小臂向右前上方斜举,在球拍举至最高点时,小臂开始外旋转动,手腕稍后伸.左臂自然后伸。 (图2)
击球时,小臂稍外旋,手腕由后伸至稍内收并闪动,握拍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球拍,中指、无名指、小指轻握拍柄,轻击球托把球轻送过网。(图③、④)
羽毛球技术:正手放网前球
以下是羽毛球技术当中,正手放网前球的技术步骤。
侧对球网,右腿跨成弓箭步,重心放在右脚上,正手握拍,做好放网前球的准备。(图①)
当球来至网前,球拍随着小臂向右前上方斜举,在球拍举至最高点时,小臂开始外旋转动,手腕稍后伸,左臂自然后伸。 (图②)
击球时,小臂稍外旋,手腕由后伸至稍内收并闪动,握拍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球拍,中指、无名指、小指轻握拍柄,轻击球托把球轻送过网。 (图③~⑤)
羽毛球技术:反手扑球
身体右侧前倾,反手握拍举于左前上方。 (图①)
当身体的左前方跃起时,球拍随着小臂前伸而前举,手腕外展,拇指顶压在拍柄的宽面上,食指和其他三指并拢,拍面正对来球。 (图②)
击球时,前臂伸直外旋带动手腕由内收至外展,拇指顶压加速挥拍扑球。
若来球靠近网顶,手腕可外展由左向右拉切击球,以免触网。 (图③、④)
击球后,右脚着地屈膝缓冲,回收球拍于体前。 (图⑤)
跟我学技术:反手挑网前球
右脚向网前跨出一大步,重心放在右脚上。
同时右肩向网,屈肘引拍至左肩旁。 (图②、③)
以肘关节为轴,握拍经体前由下往上,用拇指第一指节压住拍柄的宽面,用力将球击出。
击球时,前臂充分内旋,手腕由屈至后伸闪动挥拍击球。
若球拍自左下向左前上方挥动,则球向直线方向飞行;若球拍由左下向右前上方挥动,则球向对角线方向飞行。 (图④、⑤)
按击球时击球者在场上的位置分类
以下是打羽毛球时,按击球时击球者在场上的位置分类。
前场:前发球线附近至球网的区域。
后场:从端线至场内约1米处的区域。
中场:前、后场区之间的区域。
左、右场:以发球区的中线为界,分为左、右两个场区。
跟我学技术:羽毛球反手接杀球技术
备击球前,两脚屈膝平行站立稍宽于肩,两眼注视来球。 (图①)
当来球过网,左脚向左跨出一步,重心移向左脚,右臂向左侧伸出,放松握拍,反拍面略后仰对准来球。 (图②)
击球时,前臂外旋,上肢倾向一侧,前臂上抬,拍子轻轻触球。 (图③、④)
击球后,持拍手臂顺惯性往前上方挥动,身体也顺势转向正对球网。(图⑤)
跟我学技术:羽毛球反手搓球技术
搓球时主要靠前臂的前伸外旋和手腕由内收至外展的合力。
以下是反手搓球技术的详细步骤:
1、击球前,小臂前伸外旋,手腕由内收至外展.
手背约与网同高,而拍面低于网顶,反拍面迎球。(图①~③)
2、搓击球的右侧后底部,使球侧旋滚动过网:
还可以小臂稍伸直,手腕由外展到内收,带动球拍向前切送,击球托的后底部,使球下旋滚动过网。 (图④、⑤)
肖杰:双打中如何处理接杀球?
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在双打中如何处理接杀球?
首先,加强防守技术要领、熟练程度和能力的磨练。
其次,我认为也是更为重要的,就是转变思维方法,从战术策略上琢磨出防止或是避免对方向你发起凌厉进攻的状况。
一、处理接杀球要注意三点
双打接杀球多数为接杀近身杀球(即当你与同伴平行站位并各守半场防守时,对方攻来的杀球多数会处于你近身附近)。处理好这种接杀球,核心应注意三点:
1、接杀球准备时,身体重心应适当降低,执拍手准备位置应得当(图1、图2)。
如果身体重心高,则不利于迅速移动,跟不上对方迅捷攻球的节奏;
如果执拍手准备位置不当,则会严重影响到接球的效果。
例如,执拍手准备位置偏左(以右手持拍为例),当对方将球攻至你身体右侧正手位置时,则会来不及以正手姿势击球。
因为当你的手臂由身体左侧再挥向右侧时,快速的杀球可能已经落地了,时间容不得你再从容挥拍。
2、判断应准确。即根据对方杀球方向,准确地使用正手或是反手姿势来接杀球。
3、一条腿为支撑腿,另一条腿进行移动,使身体让出空间位置挥拍接杀球(图3至图6)。
图3:右半场区近身正手接杀前跨步击球步法
图4:右半场区近身正手接杀后撤步击球步法
图5:左半场区近身反手接杀前跨步击球步法
图6:左半场区近身反手接杀撤步击球步法
羽毛球技术:半转体起跳杀球
1、在右手执拍的情况下,准备杀球之前先侧身,身体半侧对球网,左脚脚尖着地。(图①、②)
2、屈膝降低重心,准备起跳。(图③)
3、在球开始下落的时候起跳,双腿要先保持微屈的姿势,靠脚尖蹬地的力量起跳杀球。 (图④~⑥)
4、杀球后右脚在后且先着地,左脚落地后即回到场地中心位置。 (图⑦)
杀球前握拍要放松,手心和拍柄之间要有缝隙,等到杀球瞬间握紧拍子。
杀球前如果拍子握得太紧,手腕的力量就使不出来。
接杀步法:正手垫步、反手等跨步与垫步
以下是3种接杀球步法:正手垫步接杀步法、反手蹬跨接杀步法、反手垫步接杀步法。
正手垫步接杀步法
当来球在中场右侧距身体较远时,起动后左脚先向右后侧垫一小步,右脚紧接着向来球方向跨一大步,正手击球。
反手蹬跨接杀步法
因为羽毛球左侧场区的击球都是反手,反以向左侧移动的步法有面对球网和背对网两种。
反手蹬跨接杀步法是面对球网的移动步法。
当来球在中场左侧距身体较近时,右脚用力向来球方向蹬地,左脚向左侧转髋的同时向来球方向跨一步,反手击球。
反手垫步接杀步法
反手垫步接杀步法是背对球网的移动步法,当来球在中场左侧距身体较远时,左脚向来球方向垫一小步,并向前方用力蹬地,同时向左侧转体,右脚紧接着经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背向球网,反手击球。
肖杰:羽毛球后场头顶步法的要点
后场头顶步法的要点,技术动作要进一步熟练,依据身体与来球之间的距离选择不同的步法类型:
1、当来球距离身体较近,且准备突击进攻时,可采用头顶(或正手)一步蹬转后退起跳步法(图1)。
这种步法要求腿部力量大,身体向斜上方发力起跳充分。
图1:后场一步起跳步法
2、由中场向后场头顶区后退,最常见的是采用二步蹬转后退步法(图2)。
如果来球距离身体较远,起动后右脚蹬地向来球方向后退一小步,同时转体呈侧身向球网。
左脚紧接其后蹬地,向右脚并一步,重心放在右脚上,准备击球。
击球时,左脚后摆,右脚用力蹬地向前交叉起跳击球。
完成击球后,当左脚一触地,迅速由全脚掌过渡到前脚掌,向场地中心位置蹬地迈回第一步,右脚随即向中心位置交叉迈出第二步。
图2:后场头顶二步后退步法
3、如果来球距离身体位置较远,特别是从前场衔接后场远距离移动时,则需要采用三步交叉步后退步法(图3)。
图3:后场头顶3步后退步法
除此之外,提高后场头顶区域后退步法,还要借助腰部的力量。
当腿部发力后,腰部要带动整个身体转体后撤,使上下肢协调起来,加快移动速度。
羽毛球单打打法:压后场底线和打四方球
羽毛球单打打法:压后场底线和打四方球。
压后场底线:
这是一种以高球压对方后场底线,迫使对方后退,然后寻找机会以大力扣杀或吊网前空当争取得分的打法,初学者应学会的基本打法。
运用这种打法对付后退步子较慢或基本技术掌握较差的对手是十分有效的。
应当注意压后场时,不论是高远球还是平高球,都要压得狠、压得低,如果压后场软绵无力且达不到底线,则易遭受对方的攻击,至使这种打法失效。
打四方球:
以高球或吊球准确的将球击到对方场区的四个场角,调动对方前后左右跑动,打乱其阵脚,在对方来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回球质量较差的对手较为有效。
它要求运动员本身有较强的控制球能力和快速、灵活的步子及较强进攻能力。
打羽毛球时应如何握拍?
1.球拍手柄的基本外形:
注意图中标出的A点那条棱为握拍时虎口要对准位置。
2.正手握拍:
握拍不要很紧,要尽量放松握拍手指。发力时才要握紧。
3.反手握拍:
除了握拍角度不同外,握拍力度和发力方式同上相同。
4.处理网前球时,主要靠拇指和食指来控制球拍,其它手指为辅助指。
5.处理中后场球时,主要靠无名指和小指来握拍,其它手指要虚握,为发力留出空间。
如何熟练地转换羽毛球握拍方法
既然在羽毛球运动中应该“打什么球就握什么拍”,那么,能否在击球过程中熟练地转换各种握拍的方法就显得格外地重要。
如果你能按以下步骤坚持不懈地练习,熟能生巧,功到也就自然成了。 l.认真地学好正、反手基本握拍方法,因为各种握拍方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变换而来的。 2.除了击球瞬间以外,一定要松握球拍。 3.在掌握好基本握拍方法的基础上,在学习其他击球技术时,要善于体会和学习各种不同的握拍方法。
譬如,同样是正手吊球,吊对角线和吊直线球时的握拍方法就应有些微的变换。掌握的握拍方法越多,各种方法之间的分辨越细,变换起来也就越方便了。 4.平时可将球拍在手中多进行一些徒手变换练习,将球拍根据自己的换拍意念,不断地进行变换和还原运动,以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如从正手握拍变换成反手握拍,然后又快速返回正手握拍方法;从握在拍柄的末端突然移到拍柄的前端(在双打的发球、网前封网和平抽挡时,通常采用这种握拍方法),又快速下滑还原成基本握拍法等。 5.在上述的基础上,可结合一些步法移动进行一些变换握拍的练习,羽毛球实战中的握拍变换,绝大多数都是在起动和移动中间完成的,也就是说,是在引拍的过程中间完成的。如能结合步法和引拍进行练习,以至达到熟练的程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羽毛球中如何练习跑位?
什么是步法
站位属于羽毛球步法的一个组成环节,羽毛球的步法环节包括: 1.站位:当球在对方场地,对手击球之前,自己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和适当的姿态等待对方的来球。
站位包括位置和姿态两个方面,分别称“位置”和“站姿”。 2.跑位:指自己在击球前移动身位、调节体态的跑动。
要求是:尽量及时地达到使自己处在最佳的击球位置和最好的击球姿态。 3.回动:指己方击球后再次进入站位的跑动。 4.其他:除以上三个主要步法环节外,另外还有击球时的步法(如:起跳击球、落地步法等)、和调整步法(当重心失稳时用以平衡身体的步法等)。    我在这里把单打时的站位分为两类:常规站位和特殊站位
常规站位:
常规站位指当对手回球可以有(如:拉、吊、杀等)多种选择时,自己应选择兼顾性最好的站位。如果你片面选择了应付某一种来球的站位,那么当对手打出了你意料之外的球,你将会狼狈不堪。
怎样的站位具有最好的兼顾性呢?
如果你练过“米字步法”,就很清楚了,米字的交汇点就是你所应当选择的位置;(本文均以右手持拍为例)两脚左右分开,比肩略宽些。右脚比左脚稍前一点,这就是你应当选择的站姿。如果你打的后场球不很到位,对方杀、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你的两脚可分得比前述再开一点,随时准备横向跨出,但意识上也应兼顾上网和后退。另外,不要以为选择好位置和站姿,便可以迅速地完成跑位了。还有几个细节问题也是必须要处理好的: ①切不可“站死位”,应该使双膝适当弯曲,踝关节稍出力,使脚跟不是实踩在地上,而是微抬离地面或虚踩在地面上,小腿肌肉处于具有良好弹性的状态(但也不要使肌肉过于紧张)。 ②两脚可采用(类似拳击运动员那样的)小幅跳动,一来可以根据预判而微调自己的位置和站姿,二来可提高启动跑位的敏感性。 ③既然这种站位是兼顾各个方位的,因此,意识上的兼顾一定要到位,否则,将会使自己出现“死区”。另外,接发球时的站位也应该算是一种常规站位,不过与前述的站位不一样,因为不需要考虑横向跑动,故采用左脚前、右脚后的站姿。
特殊站位:
以上说的是常规站位,但打球时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局面。如果不分场合,都采用相同的站位,那也是不合时宜的。打球讲究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打破常规能获得更大的有效性,那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打破常规,这时的站位就是特殊站位。 造成选择特殊站位的因素有两类:一是己方因素,二是对方因素。 造成选择特殊站位的己方因素一般有: ①(因技术不到位)自己在场上有明显的致命弱点,采用常规站位难以弥补自己的弱点,便可调整自己的站姿,牺牲一点在某些方向上的快速性,而弥补一下在弱点方向上的快速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兼顾吧。 ②当局面被动时,有时会出现回动时难以达到理想的站位,这时,一般选择与常规站位相似的站姿和不同的站位位置。比如,在后场击完球来不及返回中场,可把站位选择在中场偏后的位置;在前场击完球来不及返回中场,可把站位选择在中场偏前的位置。注意:所谓来不及指的是在对方即将击球时,自己仍未达到最佳位置,此时应该立即停下脚步,进入站位,而不要继续跑动,待对方出球后再启动跑位。否则,重复球是会令你更加麻烦的。 ③还有一种,采用动态的站位,即在对方引拍结束前,向对方实施“第二类假动作”[注],假如得逞的话,可化被动为主动。 由己方因素造成的特殊站位,是争取尽量地减小被动,甚至化被动为主动。
造成选择特殊站位的对方因素一般有: ①对手出球的选择性小:比如,当你吊或放了一个贴网的近网球,而对手未能抢到高点,那么,对手回的球就只能是放网或勾对角了,你选择的站位就应该是守在网前。 ②你已经掌握了对手的回球能力:如果你的后场球使对方陷入被动,而对手被动回球的能力不强(无法回后场),你就可以选择位置在中前场,站姿为左脚前、右脚后的站位,因为这种站位的姿势和方向与你上手击球时的脚下姿势是相似的,击球时不必再大幅调整身体姿态,击球更早、更果断。
③你已经掌握了对手的回球习惯: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对手在什么情况下习惯于回什么球,那么,你在站位的位置和站姿上仍可以象常规站位一样,但你在细节上应有所变化,比如你对重心移动的心理取向应该更多地关注对手出球的习惯方向。 由对方因素造成的特殊站位,是争取更大的主动,甚至取胜。因为这是在等球打,而不是追球打。
文章源自互联网,精编整理公益分享。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字水平级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