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奥数天分学围棋的孩子奥数调查应该怎么培养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数学老师一阵见血:学奥数与不学奥数的孩子,初高中成绩天差地别真正的奥数,能够从思维角度去提高一个人对数学的认识,培养一些数学观念,无疑是非常有用的,即便是短期之内你在奥数上没有获得很多的收获,比如说从来没有得过奖,奥数依然对你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尤其是进入大学之后,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思维习惯对于你理解更高层次的数学有很大的帮助。常常和很多家长聊天,之前不少家长都为没有给孩子报奥数班后悔不已,因为到了升学的时候,奥数能占据非常大的优势,而且奥数对于孩子的数学思维的培养是非同寻常的,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虽然学习奥数有千般好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奥数,所以我在这里要提醒家长,如果孩子有奥数天赋,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报班,但是如果孩子缺乏学习天赋,那么强行学下去只会适得其反。因为之前恰好和一位家长聊到了关于奥数的问题,我在这里整理分享了这篇文章,希望家长们能好好看看。当然,如果家长在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上还有其他问题,都可以通过文末方式找我交流,我一定会为大家一一解答。关于孩子学奥数的三个常见问题问题1: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奥数?当然是有天赋的孩子咯!什么叫做奥数天赋?归纳下来有这几种:1、对数字特别敏感,计算能力明显胜过同龄人;2、目光特别锐利,能较快看透复杂数列中的规律;3、空间感知能力灵敏,在立体几何问题中始终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4、文字翻译成数学体系能力强,无论题目用怎样奇怪的文字表述,都能很快寻找到相应的数学体系位置,按图索骥。如果没有这些天赋,就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奥数了。而且,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他们去探索呢!问题2:奥数和学科数学的关系是什么?奥数成绩好,数学学科成绩就一定好吗?或者数学成绩好,奥数就一定学得好吗?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此话怎讲?奥数和学科数学的关系就好比网球和乒乓球,你说有关系吧?一个是tennis,一个是table tennis,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家。你说有多大关系?也就那么点关系。反正你让费德勒和纳达尔来找我打乒乓球,我是不怕的,真打起来赢面还很大。问题3:关于孩子学奥数,家长应持有怎样的心态?1)奥数得奖是锦上添花,学科数学学好才是雪中送炭,牛校也好,普校也好,考场上只认分数,不认出身,切莫本末倒置。2)这个社会终是情商为王的社会,健全孩子的性格,鼓励他多交朋友、多长见识比多做几道奥数,多弹几首钢琴曲对他的人生更有裨益。3)奥数特长生就像体育特招生,你可以凭它进名校,但不见得可以凭它过一生,学业规划要与时俱进,选对了道路,拖拉机也可以比法拉利先到终点。
上一页&1共5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看完了这篇文章的家长都说:它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我只后悔太晚读到它!  好了,先来做道选择题吧!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  E、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个简况,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这样,小编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我们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位是卢刚;(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  第二位是马加爵;  第三位是韩寒;  第四位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也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做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他们的教育很失败。  第五位就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别再相信“赢在起跑线上”的谎言!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告诉孩子太阳应该是圆的,云朵应该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种浪费时间。  “美术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会上的这些考前教育。8笔画苹果,几笔调色彩,目的是为了应试,”清华美院教授方晓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说,直接的后果是学生临募能力强,表达能力弱,当然产生不了大师。  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精明的商家发明出来的一句广告语,”专家说,“家长被高考绑架还可以原谅,但是如果被广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一所小学校长讲了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要不要学奥数的,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了大奖。”  同样学奥数的孩子,一批孩子曾参加国际奥数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载誉归来时,主管基础教育的教育厅副厅长请孩子们谈感言,有一个孩子说,“我这辈子再也不要碰奥数了。”  教育界已经认识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最近,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例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长”。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学者杨佩昌最近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杨佩昌介绍说,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原因就在此。”杨佩昌说。  最后,我们再来回答几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2、做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试考得怎么样不重要!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的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  再与大家分享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中的话,以此共勉:“保养好自己身体,老了别给孩子添麻烦。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别给社会添麻烦。”  宝宝的“情商”家长该如何培养  1、同情心和爱心  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同情心,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看到另一个婴儿啼哭时也会触景生情,毫不吝啬地落下眼泪,这是同情心最简单、最原始的表达方式。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你应该帮助他在平常的生活和玩耍中进一步培养这种好的品质。你可以不定期地问孩子:为了让其它小朋友开心、快乐,你该怎样做?今天你怎么惹小朋友生气了?你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的融洽关系,培养孩子不断为他人付出爱心。  2、理财习惯  通过带孩子一起购物来让他潜意识中懂得每一元钱的价值,开始孩子还惊讶钱消失的那么快,现在他会明白并很高兴钱帮了他们这么多忙!另外,你可以把钱交给孩子(至少8岁的儿童),并让他买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孩子第一次成为钱的主人并亲自支配它,定会不知所措,你可以为他做一些精心的场外指导。告诉他如何合理地计划、支出这些钱。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会使他终身受益。  3、专注与责任心  鼓励并尽量让孩子全身心地专注于一项爱好或课外活动,如果这星期各种活动蜂拥而至,她既要练芭蕾,又要弹钢琴,还要画画,孩子会身心疲惫,力不从心,结果是她可能什么都学不好,相反,如果你只为她精心挑选一项她喜爱的课外活动,她不但会精力充沛地用心学,而且还会培养一种对自己所从事活动、对自己所在集体的强烈责任感。  4、学会理解别人  一天,妈妈发现,由于自己6岁的儿子嘲笑并且没有邀请同班的一个同学参加他的生日派对,致使这个同学伤心地哭了。  妈妈没有直接指责自己的儿子,而是引导他说:如果没有被邀请的是你,你有什么感受?儿子马上意识到由于自己的行为而给同学造成的伤害,他立即邀请这个同学参加了他的生日派对。通过一件看似微小但却能使孩子受益菲浅的小事,启迪他如何理解、善待他人。  5、诚实做人  孩子难免会说一两句谎话,这时你要耐心地教导孩子。6-7岁的儿童能很快意识到他们说了谎话,并感到很内疚、惭愧,却又不知所措,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摆脱一切心理压力,让他们放心地感到你不会责骂他们。当孩子能坦白地指出他人的错误行为时,你要对他的勇敢、正直行为进行鼓励、表扬。  6、不要拒绝勇敢  今天女儿忧心仲仲:她认为一个同学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但又不知该不该说。妈妈为女儿讲述了她的经历:在一次班干部竞选中,朋友请求她投自己一票,但这不是她的初衷,暗中投了另一个同学一票。朋友因失去这一票落选了,但这一切朱莉并没有告诉朋友。妈妈惭愧地说道:从那以后我发誓,只要自己坚信正确的就要勇敢地说出来。女儿被妈妈的一席话感染和激励着,她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处理一些事情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
  都是骗人的谎言
  中国的教育到了改革的关头了!  
  好文章!顶一下!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备考指导:
复习资料:
奥数练习题:
奥数知识点: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牛娃家长分享辅导孩子奥数学习的六大方法
来源:家长帮资讯&&&作者:异边的畔&&& 15:09:27&&&&标签:
  南京奥数网& 关于奥数,一直争议不断。有说奥数是魔是怪的;有说奥数本没错,错在被利用的;有说这是中国独特的教育怪相的;还有说是培养天才儿童,普通人应该绕道而过的&&突然间,想说说自己对孩子学奥数的一点想法!
  前文回顾:
  4、我家学习奥数的一点小方法。
  家长讲解:首先,我们肯定是不会一点点地给他上课,而是主要靠他自学,可以是教材,可以是视频,可以是外面的培训课,但是,对于孩子不懂的,总是错的,家长就要发挥一下自己的能力了。其实现在外面有很多的参考书,对于某一类型的题,家长看起来一般理解的都快一点,然后讲给孩子听,由于是孩子熟悉的人,熟悉的句式,当爹妈的又不会卡着时间收钱;P,孩子一般都能理解的,再找点同类型的题练练手,就有效果了。外面的老师是管不了这么细的吧?
  总体安排:一般来说孩子的计划性差一些,自己做错的要复习,自己薄弱的要补上,这个道理虽然懂,但小学的孩子还是不善于自己管理好这些(呵呵,我的孩子是这样),这时就最好有家长帮帮忙啦。
  重点突破:有时候遇上一些的确比较难的题,不妨家长陪孩子一起做做,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孩子有兴趣,他觉得有人陪他做,像同学一样,另一个是能了解孩子的思路卡在哪儿了。哪怕是做不出来呢,找了老师问到正解也好知道一家人卡在哪儿了,哈哈。
  有取有舍:对于一些重点类型,有典范作用的题应该搞搞熟,可能孩子还没有这个能力,而对于一些实在是偏题怪题或者是超出目前孩子接受能力的题,家长可以果断地先予舍弃,这一点,你不帮孩子,他就只能在里面绕圈圈了。
  小小手段:如果做题比赛?轮换讲题?装不懂请教他?总之,用点小手段让他学两个小时不停歇,哈哈,这个就大家自己发挥啦,不过,不能太频繁哦,孩子也不是好糊弄的。
  恰当表扬:这个嘛,主要是说表扬要恰当,我们的孩子早就习惯了&你真棒&&不错&这一类空空的表扬了,所以,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表扬。比如,他插班到书人,一共上了三次课,期末考试前面考97,那就表扬他基础好,插班都没问题。大比拼拿了个优秀奖,比三等少2分,那就表扬他进步快,两个月就能拿奖了;P,还和他一起为那2分遗憾不已!后面不管什么小奖,每次拿到都说:你看,虽然奖不大,但你才学多久啊?这样一来,儿子就很信心地继续下去了。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杯赛、择校提前知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您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访问南京奥数网,升学路上有我们相伴。
点击查看更多孩子的数学天分,打开方式原来是这样的!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是由来已久习俗。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
如何发现孩子的数学天分?
思维的跳跃性和缜密性的完美结合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对孩子早期能力的识别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期望通过一种明确的方法或者测试来判断是不现实的。
在承认第一点的基础上,基于我从实践视角的多年研究,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往往体现为思维的跳跃性和缜密性的完美结合。
这些孩子都具有一种比较强的数学想象能力,他们能突破原有思维框架,找出新的问题解决思路,新的问题解决方法。
比如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有时候数学能力强的孩子会有一种直觉,让他们可以跳过很多逻辑推导的步骤,一下子看到不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迅速推导出结论。
这种思维跳跃而且能够跳得正确的能力,就是一种数学学习能力的天分。
当然,孩子们是多样化的,有些孩子在数学领域有天分,有些孩子在其他领域有天分。并且,有天分的孩子也并不一定就会做出成就,还需要其他的因素,尤其是意志品质。
比如在碰到数学问题时是持之以恒的探索,或者进行思维跳跃,还是碰到困难就放弃了?如果是后者,即使具有很好的数学天赋,成果还是出不来的。
我们要发现孩子的数学天分,目的还是为了因材施教。家长首先要认清自己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从而对孩子提出适当的学习要求。
比如,对于有数学学习天分的孩子,应该创造环境来培养其数学学习能力;对于一些不喜欢数学和对数学不敏感的孩子,家长要做到“扬长”“平短”。比如对空间概念不敏感的孩子,家长可以多用魔方玩具等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
大多数孩子只要教育得当,都可以达到我们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至于学习奥数,从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看,真正适宜搞奥数的孩子比例是很低的,应该不超过百分之一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感?
不同年龄段培养不同的数学能力
接下来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正如开始所说,数学能力强的孩子往往都具有数学感。那么什么是数学感呢?
数学感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比如对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会遇到一个数字的概念。
比如我们说一个杯子、两个杯子,这是具体的,但数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数字1、2、3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一个杯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1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他们的思维要求就比较高。另外,数除了可以代表数量,还可以代表数序。比如二和第二,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除了数以外,还有很多重要的数学概念,比如空间概念。数学上是从数轴到平面再到三维空间。而事实上,孩子日常生活中首先接触到的大是三维的概念。
这样一些基本概念形成后,才能对数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所以孩子真正形成数学概念,并不是会数数,也绝不是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培养。
那么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数学感觉呢?
数学思维是分层次的,对不同年级段的孩子的思维能力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三到五岁的学龄前儿童还到不了抽象运算的程度,这时就无法挑战较高的思维运算问题,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这个阶段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比如,不要问孩子3+5等于几,可以给孩子3块积木加上5块积木,让他自己去感觉摸索。
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运算规律。这个时期,记忆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单靠记忆力,到了一定的学习阶段就不能解决问题了。
在初中阶段,数学能力表现为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有些孩子小学数学很好,到了初中却不一定好的原因了。
高中数学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更强,需要学生对数学理解更深刻,能整体把握问题。学习排列组合、概率初步是最难的,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较高的思维严密性,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则需要空间想象能力。
大学以后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深刻性,还需要创新性。
所以不同年龄段,数学思维要求不一样。
男生记忆力的普遍特点是机械记忆不强,而理解记忆强。如果我们小学阶段的题目偏向于机械记忆,就会把一批本来有数学天分的孩子淘汰掉。我们只知道他们是在小学阶段数学没学好的孩子,而没有意识到他们只是思维不适应。这是我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要注意的。
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要保护好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不能轻易对一个孩子说你不行,要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尝试。
在小学、初中阶段广泛激发兴趣,高中阶段则聚焦志趣,同时还要考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家长要避免两大误区:
提前灌输具体知识、片面注重解题方法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家长在子女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问题。
对家长来说,应该更多的花力气在培养孩子数学学习的意志品质上,督促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孩子有效的学习。
我不赞同家长盲目送孩子到课外辅导机构上课,也不赞同盲目的向孩子提前灌输具体的数学知识,这往往也是很多课外教学机构的误区。
首先,数学学科是一个系统化学科体系,具有内在的结构。同时数学教学体系的编写过程和学生思维发展过程是相匹配的,如果我们揠苗助长,盲目把认知链条打破打乱,会造成学生对其所学的认识混乱。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在某个地方总是做错,会认为这是“粗心”,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不是粗心,而是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最初接触这个概念的时候发生了偏差,但这些模糊的概念盘踞在大脑中,很难纠正。这样的“粗心大意”很难改掉。
其次,过早让孩子学习数学会压缩孩子未来在数学方面拓展的空间。
对于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教学有两种,一种是从一个概念到其类似概念的延伸和拓展,还有一种是将学生后续的数学思路提前教授。这些都是一些课外教学机构和家长的做法。
例如鸡兔同笼的问题,用小学算术的方法解答是比较难的,但是如果学过两元一次方程组,就变得非常容易;例如数正方形,没有学过排列组合的时候非常难,但如果使用排列组合就变得非常容易。
在学习两元一次方程、排列组合之前,如果没有得当的引导,没有原理的分析,这类题目只会让孩子付出大量的劳动,产生负面作用,把脑子搞乱。
优秀的数学老师要做到:
了解数学整体架构、引导学生更深刻理解数学
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教育的对象是有差异的学生,所以我想强调教师因材施教的巨大作用。
数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非常系统的科学,这门科学有其自身的结构。我们无法将这种结构直接拿给学生,所以就产生了数学的教学结构。由数学的教育教学专家、心理专家和学科的专家结合起来,一起将不同年龄段学生应该学习的数学知识、体系、学习顺序安排好,这就是我们的教学结构。
我认为每位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需要知道的不是一个个具体的知识,而要了解数学整体架构是如何组成的,某个知识点在这个整体架构中有怎样的地位,重要性在哪里,有哪些应用……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不是只会解题就可以的。
教师教学生做题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解题方法,而是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在规律和联系的认识,这样学生才能将数学真正学好。
对教师更高要求是传道与启发。教师应该更多的培养自身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把握,使得本身思维品质提升,这样才能运用到实践中,对数学教学内容真正的掌握理解其内涵和本质。
学生向教师提问,应该是学生自身思维之后的产物。教师发现学生在哪里卡住了,然后进行个性化的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诊断清楚并对症下药。对数学拔尖的学生,一位优秀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这需要教师专业素养和对数学的深刻理解,能不能把这个问题以合适的方法,讲授和学习,并探究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方法。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应该怎么培养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