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补贴一定要爆发式增长吗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207355',
container: s,
size: '750,70',
display: 'inlay-fix'
您现在的位置 : >>
分布式光伏 一定要爆发式增长吗?
来源:能源评论
作者:张越月
仍要加速,但不能过速。为了行业健康发展,应有效控制爆发式增长,把&加速跑&变成&快步走&。
新能源装机,一定要爆发式增长吗?
日,冬至日,记者的不少微信群像往常一样平静,除了偶尔跳出的几条冬至祝福。唯独一个光伏行业讨论群是例外,群里的信息以平均7~8秒一条的速度出现,延续了整个上午。让群里的投资人、光伏从业者如此兴奋或者说激动的原因,是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一份业界期待已久的文件&&《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
这个被视作决定2018年乃至行业走向的文件,此前一直没有正式出台。微信群里对它的猜测始终没有停止过&&在2017年早些时候,有光伏企业认为,按照当前的发展情况,补贴下调0.07元/千瓦时的可能性很大;但在7月份装机快速增长之后,补贴缺口开始再次被人提及,于是也有投资机构做出预测,补贴会下调0.12元/千瓦时左右。
最终,国家发改委将补贴幅度确定为0.37元/千瓦时,下调了0.05/千瓦时,下调幅度小于不少人的预测。一个光伏投资人在群里问:分布式还干么?很快,就有人回复:干!
让这位投资人如此发问的原因,是2017年的分布式爆发性增长实在太过亮眼。当下,不少研究机构已明确指出,全年完成20吉瓦的新增装机应该不成问题。20吉瓦,相当于年每年新增装机的10倍、2016年的5倍。
装机爆发,并非首次在光伏行业出现。组件大批回归国内的2013年,地面电站就曾出现类似的场景。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新能源领域会发现,集中式风电也在2009年左右出现过装机爆发。
对于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不是坏事。特别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只有获得一个加速度,才能让行业有动力进步,企业也因此增加收入。
然而,装机需要爆发,但不能&爆炸&,行业仍要加速,但不应失速。地面光伏、集中式风电曾经的经验告诉我们,爆发不能持续太久,和再加速相比,及时控制速度更重要。
小爆发造就大爆发
分布式光伏的第一次爆发,出现在2016年,但这比不少人的预期晚了2~3年。
2013年,国务院出台多项关于分布式发展的规划,直到今天,当时的政策仍被业内人士评价为&非常优惠、非常利好&。但政策虽好,却没给分布式带来类似地面电站的快速增长。此后两年,平均每年2吉瓦的新增装机,让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始终低于预期。
2013年时,记者曾在一位分布式光伏&试水者&的单元楼屋顶上,看到他自己架设的太阳能板。当时问他,作为试水者什么最难?他说政策其实已经不成问题,反而是和全楼一户户邻居的沟通费了一些时间。但事实上,眼前的太阳能板仅有10多块,与几十兆瓦的地面电站相比,规模上无法相提并论,还增加了额外的沟通成本。
但不久之后,竞价上网、项目控制等政策出台,让地面电站的项目数量快速减少,好的项目更是凤毛菱角。一些投资者毫不犹豫地转向分布式开发,4吉瓦的小爆发便在2016年出现了。
更重要的是,更多投资者在这波小爆发中看到了分布式的前景。于是,光伏企业不仅继续加投项目,还在从荒漠回到城市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到了新的空间和可能。此后的一年中,整个光伏行业出现了三个明显变化:新场景、新技术和新市场。
所谓新场景,即分布式光伏不再仅限于屋顶,车棚、荒山、池塘、农田、大棚等以前根本没有想到的地方,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光伏板。新技术,则指各种转化率更高的组件,在有限的范围内,组件效率越高就意味着盈利能力越强,于是,PERC、半片、叠瓦、MWT等纷纷出现,不断刷新高效组件的概念。新市场,是从西部向东部的转变。在地面电站时期,光伏项目主要聚集在西部,但分布式项目爆发后,企业开始尝试资金充足、且用电需求较大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可以说,政策带来的小爆发,让行业在新的空间快速调整,并让行业出现新的提升。这些提升,才是2017年大爆发的重要条件。
再扩张付出大代价
有业内人士认为,大爆发之后,区域不平衡已经出现&&在大多数地区,分布式光伏在发电总装机中的占比仍在2%~3%左右,甚至更少,但在有些地区,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已经较高,个别地区已经接近10%。
但无论是在占比较高的地区还是其他地区,共同的问题正在凸显。
更多关于:
的文章请点击!
独家:“光伏创新应用与土地有效利用分析研讨会”精彩发言
【独家海量图】Intersolar现场直击
索比光伏网
solarbe200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永康分布式光伏产业将迎爆发式增长-金华日报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5版:永康金报财富
&&&&&&&&&&
出台意见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 一度电最高可获补贴0.82元
永康分布式光伏产业将迎爆发式增长
  “这几年,永康本地大多数光伏企业都走上了两条路———倒闭或是缩小规模。”谈及这些年永康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浙江金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华有道不完的辛酸史。不过,日前永康出台了《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暂行)》(以下简称《意见》),令李志华对未来的光伏市场充满信心。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意见》的出台,旨在让永康全民参与光伏电站的建设。一方面是让市民对于光伏产业重拾信心,另一方面还可以支持沉寂已久的光伏及玻璃、焊带等附属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光伏产业链的逆势突围。      5年后光伏发电装机总量200兆瓦以上    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行光电建筑一体化建设、支持光伏下乡、鼓励申报各类光伏发电应用扶持项目……根据《意见》,到2020年,永康全市力争完成光伏发电装机总量200兆瓦以上,将永康市打造成省内重要的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和规模化示范应用基地。  根据《意见》,在2020年之前,永康企业(单位、居民)在市域范围内新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除享受国家、省有关光伏发电补贴外,将能享受永康的财政专项补贴,其中民用光伏发电项目每度电最高可获补贴0.82元。  在此基础上,永康围绕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充分利用该市光伏产业链日趋完善、太阳能光照资源丰富、可利用闲置屋顶资源巨大的优势,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培育光伏龙头骨干企业,不断提升分布式光伏应用水平和光伏产业综合实力。  《意见》明确,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光伏企业加大产业链关键性技术研发,重点支持高效率晶硅电池板、逆变器等关键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此外,鼓励永康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光电建设一体化”、省清洁能源示范市、省清洁能源示范镇等各类光伏发电应用扶持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制造商和系统服务商,形成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努力争创一批清洁能源示范镇和省清洁能源示范市,着力打造省内重要的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和规模化示范应用基地。    光伏企业转型求突破    从2012年开始,欧盟对国内光伏产品进行了反倾销政策,光伏以及一系列上游组装产业产品的出口一度受到挫败。金品能源以往在欧美等地的出口比例占90%左右,受反倾销政策影响,同时为了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从前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调整了进出口份额,将部分产品投入到国内光伏电站的建设上。  “这两年,仅卖给国家电网的电费就有2000多万元,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李志华说,和以前相比,现在公司的总销量有小幅上升。“现在要做的就是整合光伏资源,带动整个零配件产业发展,一起来做大做强光伏事业。”  如今,《意见》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光伏企业的信心。“我们现在主要转做分布式电站,去年还引进了机器设备,一台机器抵得上20个工人的运作。”李志华说,除了外贸内销,他还积极反哺永康当地民众。“如今,我们的产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永康花街、象珠、方岩等乡镇的不少农户家里都有我们的光伏产品。”企业在谋利的同时,让民众也跟着一起谋利,这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突破。    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迎爆发式增长    2012年,在永康市龙域天城小区居住的舒女士一家投入4万元,在自家屋顶建设了一个光伏电站,成为永康首个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居民家庭。据舒女士介绍,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屋顶电站”每小时可发电4千瓦时。按每天光照5小时计算,一年可发电7000多千瓦时。2013年底,舒女士家的“屋顶电站”通过金华、永康电力部门验收,并入国家电网。这样一来,除了可满足自家用电,同时还能把电卖给国家,供其他用户使用。  舒女士是永康卖电第一人,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光伏并网卖电中来。  芝英镇胡堰街村村民胡银苍于去年年底在自家楼上安装了光伏板。今年2月初,发电设备完工投产,共投资6万元,预计年发电量在6000千瓦时。理论上,按照居民用电第一档(0~50度)电价0.538元计算,胡银苍家依靠光伏发电设备,每发一度电自用就可节约电费支出0.538元,再加上国家、省、市对自发自用户度电补助的0.82元,屋顶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可实现收益1.358元,一年下来收益可达到8148元。“如果自己发的电用不完,还可以卖给国家,又能赚一笔钱。”胡银苍高兴地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永康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光伏发电应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市民像胡银苍一样,开始选择使用光伏发电设备,屋顶分布式光伏应用项目逐年增长。据统计,2013年,永康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应用项目备案登记数只有1个;2014年,备案登记数为4个;2015年16个。今年刚刚过去2个月,备案登记数量就已达到20个。
<input name="title" type=hidden value="永康分布式光伏产业将迎爆发式增长">电缆网欢迎您
光伏项目爆发式增长下的盈利5要素
解读电缆行业热点、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电缆网微信(ID:cableabc),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责编:陆佳
随时随地看资讯
关注电缆网
随时随地看微信
服务热线:新能源装机,一定要爆发式增长吗?(一)
作者:张越月 来源:能源评论
  新能源装机,一定要爆发式增长吗?  新能源装机仍要加速,但不能过速。为了行业健康发展,应有效控制爆发式增长,把“加速跑”变成“快步走”。  日,冬至日,记者的不少微信群像往常一样平静,除了偶尔跳出的几条冬至祝福。唯独一个光伏行业讨论群是例外,群里的信息以平均7~8秒一条的速度出现,延续了整个上午。让群里的投资人、光伏从业者如此兴奋或者说激动的原因,是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一份业界期待已久的文件――《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  这个被视作决定2018年光伏补贴乃至行业走向的文件,此前一直没有正式出台。微信群里对它的猜测始终没有停止过――在2017年早些时候,有光伏企业认为,按照当前的发展情况,分布式光伏补贴下调0.07元/千瓦时的可能性很大;但在7月份装机快速增长之后,补贴缺口开始再次被人提及,于是也有投资机构做出预测,补贴会下调0.12元/千瓦时左右。  最终,国家发改委将补贴幅度确定为0.37元/千瓦时,下调了0.05/千瓦时,下调幅度小于不少人的预测。一个光伏投资人在群里问:分布式还干么?很快,就有人回复:干!  让这位投资人如此发问的原因,是2017年的分布式爆发性增长实在太过亮眼。当下,不少研究机构已明确指出,全年完成20吉瓦的新增装机应该不成问题。20吉瓦,相当于年每年新增装机的10倍、2016年的5倍。  装机爆发,并非首次在光伏行业出现。组件大批回归国内的2013年,地面电站就曾出现类似的场景。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新能源领域会发现,集中式风电也在2009年左右出现过装机爆发。  对于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不是坏事。特别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只有获得一个加速度,才能让行业有动力进步,企业也因此增加收入。  然而,装机需要爆发,但不能“爆炸”,行业仍要加速,但不应失速。地面光伏、集中式风电曾经的经验告诉我们,爆发不能持续太久,和再加速相比,及时控制速度更重要。  小爆发造就大爆发  分布式光伏的第一次爆发,出现在2016年,但这比不少人的预期晚了2~3年。  2013年,国务院出台多项关于分布式发展的规划,直到今天,当时的政策仍被业内人士评价为“非常优惠、非常利好”。但政策虽好,却没给分布式带来类似地面电站的快速增长。此后两年,平均每年2吉瓦的新增装机,让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始终低于预期。  2013年时,记者曾在一位分布式光伏“试水者”的单元楼屋顶上,看到他自己架设的太阳能板。当时问他,作为试水者什么最难?他说政策其实已经不成问题,反而是和全楼一户户邻居的沟通费了一些时间。但事实上,眼前的太阳能板仅有10多块,与几十兆瓦的地面电站相比,规模上无法相提并论,还增加了额外的沟通成本。  但不久之后,竞价上网、项目控制等政策出台,让地面电站的项目数量快速减少,好的项目更是凤毛菱角。一些投资者毫不犹豫地转向分布式开发,4吉瓦的小爆发便在2016年出现了。  更重要的是,更多投资者在这波小爆发中看到了分布式的前景。于是,光伏企业不仅继续加投项目,还在从荒漠回到城市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到了新的空间和可能。此后的一年中,整个光伏行业出现了三个明显变化:新场景、新技术和新市场。  所谓新场景,即分布式光伏不再仅限于屋顶,车棚、荒山、池塘、农田、大棚等以前根本没有想到的地方,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光伏板。新技术,则指各种转化率更高的组件,在有限的范围内,组件效率越高就意味着盈利能力越强,于是,PERC、半片、叠瓦、MWT等纷纷出现,不断刷新高效组件的概念。新市场,是从西部向东部的转变。在地面电站时期,光伏项目主要聚集在西部,但分布式项目爆发后,企业开始尝试资金充足、且用电需求较大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可以说,政策带来的小爆发,让行业在新的空间快速调整,并让行业出现新的提升。这些提升,才是2017年大爆发的重要条件。&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发送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关注我们的微博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分布式光伏一定要爆发式增长吗?
对于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不是坏事。特别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只有获得一个加速度,才能让行业有动力进步,企业也因此增加收入。
然而,装机需要爆发,但不能“爆炸”,行业仍要加速,但不应失速。地面光伏、集中式风电曾经的经验告诉我们,爆发不能持续太久,和再加速相比,及时控制速度更重要。新能源装机仍要加速,但不能过速。为了行业健康发展,应有效控制爆发式增长,把“加速跑”变成“快步走”。
小爆发造就大爆发
分布式光伏的第一次爆发,出现在2016年,但这比不少人的预期晚了2~3年。2013年,国务院出台多项关于分布式发展的规划,直到今天,当时的政策仍被业内人士评价为“非常优惠、非常利好”。但政策虽好,却没给分布式带来类似地面电站的快速增长。此后两年,平均每年2吉瓦的新增装机,让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始终低于预期。
不久之后,竞价上网、项目控制等政策出台,让地面电站的项目数量快速减少,好的项目更是凤毛菱角。一些投资者毫不犹豫地转向分布式开发,4吉瓦的小爆发便在2016年出现了。
更重要的是,更多投资者在这波小爆发中看到了分布式的前景。于是,光伏企业不仅继续加投项目,还在从荒漠回到城市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到了新的空间和可能。此后的一年中,整个光伏行业出现了三个明显变化:新场景、新技术和新市场。
可以说,政策带来的小爆发,让行业在新的空间快速调整,并让行业出现新的提升。这些提升,才是2017年大爆发的重要条件。
再扩张付出大代价
有业内人士认为,大爆发之后,区域不平衡已经出现——在大多数地区,分布式光伏在发电总装机中的占比仍在2%~3%左右,甚至更少,但在有些地区,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已经较高,个别地区已经接近10%。但无论是在占比较高的地区还是其他地区,共同的问题正在凸显。
首先就是消纳。对于这个问题,业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些投资者认为,分布式光伏在东部发展,不会出现太多的消纳问题。但更多的人抱有相反的观点,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认为,如果持续以这样的规模再发展两三年,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局部消纳困难。因为电网消纳的整体容量有限,如果一个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超过一定的比例,电网要么需要进行大量增设备和扩容升级,要么在一些时段就将出现限电。
其次是质量。2017年7月,“部分户用光伏组件质量不佳”的新闻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时璟丽认为,出现这种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光伏整体装机增长过快,远超预期。记者曾听过一个组件市场的潜规则:最好的组件供给电站,差一点的给工商业屋顶,最差的给户用光伏。在整体装机量很大的前提下,质量较高、价格较高的组件一定是被前两者全部拿走,户用光伏只能选择便宜但质量较差的组件。
第三就是补贴。如果说质量是新问题,那么补贴则是一个老问题。只是,大爆发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有业内人士指出,分布式光伏装机主要出现的2016年和2017年,正是固定电价较高的时候,此时的快速扩张,也等于把以后的份额提前用掉,行业未来的发展会很难受。业内人士所说的难受,主要和补贴相关。众所周知,补贴拖欠是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截至2017年10月,累计补贴拖欠额达到了1000亿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装机继续爆发,补贴就真的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快步走取代加速跑
从目前的趋势看,2018年,分布式光伏新增10~20吉瓦的概率较大。但事实上,爆发式装机或已并不可取,可行的做法是既满足适度的装机增长,又不偏废行业健康。要实现这个目标,相关部门就要采取措施,有效控制爆发式增长,把“加速跑”变成“快步走”。
对于政府,应当提出标准,端稳现有盘子。当前,政府始终缺乏对局部区域可再生能源占比标准的规定。在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较小时,其对电网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如果2018年继续出现20吉瓦的新增装机,或将有更多地方面临消纳问题。因此,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制定标准,明确本地区负荷条件和接纳限额,如果装机超过限额,企业就需要提前备注和申报,以防出现消纳困难。
对于行业,则要自我挖掘,努力做大盘子。分布式的应用场景已经很多,但在不少光伏专业人士看来,仍然有诸多领域没有被挖掘。随着光伏组件技术的进步,成本降低,可以把更多的场景,如全景天窗、玻璃幕墙等全部囊括进来,那么,现有的市场空间仍然有望出现几何倍数的拓展,为未来的继续扩张留足空间。
来源 | 中国环保在线
国家能源局 | 关于同意试行《电力建设领域信用评价规范》的复函
关键词:政策
0.3元/千瓦,连补5年 | 东莞发改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通知
关键词:地方政策
广州会港金属加工机械有限公司助力2018第十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
安徽精能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助力2018第十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
关键词:展商推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布式光伏发电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