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这么看不起2017高考状元元

      文 风青杨  又到高考“发榜”时。  按以往的经验,又到了媒体、商家炒作“高考状元”的高潮。  每年的的这个时候,有关高考状元的新闻铺天盖地的传来,每个省、每个市、甚至于每个县都会产生自己的“状元”,接着就是采访、座谈、出席某个活动。  可以想见,这些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必会荣登其母校的招生广告,或是成为某商品的代言人。  尽管教育部一直要求“高考成绩不排名、不公布高考状元、不炒作高考状元”,但全国除少部分地区外,有关高考状元的报道占据了地方性新闻报道的重要位置。  谁让国人历来有“状元崇拜症”?“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人生最高境界,也是家族光宗耀祖的最大梦想。  而现实中,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又强化着人们对“高考状元”的追慕。但如此狂热的炒作究竟带来了什么?  把状元做成产业链,也算是当代社会才有的奇景。要放在古代,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闻,受益的除了状元本人及其家人,最多让修建状元牌坊的木匠沾沾光。  但放在当今中国,假如没了状元,世界将会怎样?  可以设想——中学:没状元,让咱怎么做招生简章。  高校:没状元,清华北大该急坏了。  状元房、状元笔记、状元讲座、状元承诺班……商家:没状元,怎么卖房卖培训?  而一些地方主管则由此脸上贴金,自恃领导有方,政绩砝码加重。  可以说今日之热炒高考状元,则已经成了某种商业手段。它实际上和选拔人才无关,和教育制度无关,和激励人才无关,甚至于和高考状元本人无关。  人们热衷于它,因为从中可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东西。相比中国,在美欧等国家,从来没有“高考状元”的情结。  为什么没有?主要在于这些国家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仅仅“分数高”,并不能证明就是优秀学生,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力、公益情怀、创造能力、领导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建树。  而这种多元化、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完全是开放的、自由的,所以,美国学生很乐于参加慈善活动以及公益活动,打工赚钱是家常便饭。  国内的教育尽管也强调多元评价,但分数好才是真的好,仍是最高标准。如果成绩不够好,就算你的社会协调能力和规划领导能力再强,也没有人赏识你。  偏才怪才屡屡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出局。多元评价得不到落实,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高考状元”自然就被推上了金字塔的塔尖。  所谓的“高考状元”不过是临场发挥较好而已,“高考状元”不过是一次考试的偶然产物。上大学之后,乃至将来毕业、工作,第一名一定比第二名、第三名强?不见得。  若干年前有研究课题组公布“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结果表明:“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外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等名单,也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杰出政治家中,同样没有高考状元”,这说明,改变命运的是知识,而不是状元或一次考试。  状元崇拜,说到底是有关何为“成功学生”的社会取态,与“高分低能”、“文科无用”一样,症结在于评价标准太单一。  反观欧美国家不会像中国那样对“高考状元”情有独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得到足够的社会尊重。当总统和当掏粪工,只是分工不同,都能获得丰厚体面的收入以及社会劳动保障。大家各司其职、各有所长。  这样,人们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技工、司机等行业,同样有优秀人才加盟。反观我们,行业差别和歧视仍然很大,只有考高分才能进入名校,而只有进入名校才能获得“高人一等”的发展机会。  一个公平的社会能为公民提供更多向上的机会,考场无处不在、博弈无时不有,高考不会固化一个人的命运,更多的风景还在“社会”主战场呈现。  过分的宣传高考状元,是在人为的“拔苗助长”或摧残人才,是在人为的扭曲人才教育机制。不仅于高考状元们自身发展不利,令人担忧的是,它还会导致更多的人追捧高考状元,以高考状元为目标为榜样。  长此以往,便会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培养出一个个考试机器,却不是真正可取可用的人才。所以,与其关注高考状元一个人,不如关注所有考生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比较合适。  作者:风青杨 :知名评论人。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微信公众号:风青杨
作者微博@风青杨V
(本文为原创首发,转载请勿必注明出处并附此简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 更多
  咱们还老宣传GDP排名第二呢,学术论文数量排名第一呢
  尽管教育部一直要求“高考成绩不排名、不公布高考状元、不炒作高考状元”,但全国除少部分地区外,有关高考状元的报道占据了地方性新闻报道的重要位置。  ===========  炒作了又如何,有惩罚措施吗?没有惩罚措施的规定,就是个屁
  数学难度大,语文难度大,理综明显超纲,难度比去年大出很多。  上次省教育厅俞付厅长接见考生家长时拍胸脯一本率不降。  这次理科一本线600分,按新东方等教育机构计算,要维持一本率的话今年一本线应当在580分上下。  苦逼的浙江学子,又被忽悠了。  ……………………………………………………  数学难度大,语文难度大,理综明显超纲,难度比去年大出很多。  上次省教育厅俞付厅长接见考生家长时拍胸脯一本率不降。  这次理科一本线600分,按新东方等教育机构计算,要维持一本率的话今年一本线应当在580分上下。  苦逼的浙江学子,又被忽悠了。  ……………………………………………………  数学难度大,语文难度大,理综明显超纲,难度比去年大出很多。  上次省教育厅俞付厅长接见考生家长时拍胸脯一本率不降。  这次理科一本线600分,按新东方等教育机构计算,要维持一本率的话今年一本线应当在580分上下。  苦逼的浙江学子,又被忽悠了。  ……………………………………………………  
  沁园春 血  帝都风光  民意网封  六月雪漂  望长城内外  黑暗茫茫  雷洋事件  民愤滔滔  贪官弄权  恶吏挥棒  礼义廉耻脑后抛  庙堂上  看西装革履  酒囊草包  现状如此糟糕  你没有选票也没招  惜聂氏树斌  含冤毙命  呼格吉勒  命归阴曹  海芬神探  远明局长  定叫尔等把供招  难移民  数魑魅魍魉  还看今朝!!!
  修改:687分,和680分  高考。各省的前一千名,都拥挤在一个很狭小的分数空间里。  而录取线上下,拥挤的人数估计以万计。  这一两分,真的就差别那么大?  没有的。只是一为公平。二为鼓励大家更强。  总不能鼓励少一分的那个吧?  少一分再少一分,。。。。去知识化,不就都成了公知和脑残了吗?
  你们的鸡汤,都馊了。  很恶心的。别再煮了。  二十年前端出来,一碗批评这个那个的心灵鸡汤人们纷纷吹捧。现在端出来,还是老的味道二十年不变,令人厌弃。
  谁来救救孩子?
  这作者我记住了,太傻逼了。
  人上人思想在作祟
  我觉得没有什么,宣传挺好的  
  其实可以看看状元们的综合素质,对比起来,状元们值得我们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  
  便会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培养出一个个考试机器,却不是真正可取可用的人才。  ——————————  根本原因是,当今的统治者就是要把国民培育成机器——不懂造反、只会埋头干活的奴才机器!
  一天到晚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要是你是高考状元的父母,还会这样瞎BB吗?高考非常不容易,不仅是学生,还有考生家长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什么屁话当总统和掏粪工一样,职业不分贵贱是真!但是不同职业的前期个人付出与奋斗那是真有差别的!  
  因为他们比我厉害很多啊,这么多要背的书和题。能学完背完真的很牛好不好(#?Д?)。当初就是看多了楼主这样的言论才没有好好学习(好吧,其实自己也懒……)现在后悔的快哭了好么?
  谁做了最高长官,人民也要歌功颂德的,相比而言,高考状元品德好多了,至少他们以前没做过什么坏事。  
  状元是可以成为驸马的存在  
  不宣传状元难道宣传零分英雄?还他妈的振振有词。状元就是高分低能?真是意淫到高潮了,优秀的人是有原因的,岂是low货能比  
  高手竞争之间,高一分都是先天及后天整个家族的努力成果,宣传没问题,状元就是值得被尊敬,跟尊敬劳模一样。  
  我就不崇拜,我儿子高考了,过一本线十几分,还好啊,  
  现在的大学就是重本读出来又怎么样,即使大学后继续把博士考出来之后出生社会也就那个样子,人家公司的人要看的起你才有机会去上班。  
  都是实话实说吧!  其它的,更不好说了!
  便会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培养出一个个考试机器,却不是真正可取可用的人才。   —————————————————  @2015东山再起
14:15:00  根本原因是,当今的统治者就是要把国民培育成机器——不懂造反、只会埋头干活的奴才机器!  —————————————————  你有被害妄想症吧?天天想着国家要把你们怎么样!要奴化还让你们读书,让你们竞争高考?直接精英教育一波不就行了,屁民能怎么滴  
  其实就是对成功人士的崇拜。  
  高考状元是成功人士啊,不管选拔手段如何,但最起码是很管用的,够努力不放弃,天生双商也不错,能管住自己,这种人大家当然推崇了。  
  古代状元是科举的终点,能踏仕途。现在才是个起点,还有四年的学习,还有硕士博士博士后排着队等着,将来安排工作还得花钱托人,只能相当于以前的太学生。教育就是个大忽悠,看上去很美。孩子们会醒来的。
  会读书不好吗?不要老是想破四旧!成绩好鼓励一下应该的,难道要我们的学子都像美国街头黑人混混那样才是自由先进吗!  
  我儿子要是地区高考状元我回老家摆流水宴庆祝去,可惜我儿子要十年后才高考,人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不要对自己的传统采取不自信的抛弃,有人就是觉得赛龙舟没人家牛津剑桥的划艇帅,其实就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节日,总之会读书就是好!  
  中国考上了可以出人头地  
  呵呵 楼主
你家要是出个高考状元你就不这么酸了  
  中国人没有继承古人的精神,风骨。这些趋名逐利的手段都被现代人学习并发扬光大了  
  用之可为帝王师,不用田园一叟尔  
  从封建时代就这样,你觉得几年前下来改的了吗
  这一届网民不行啊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高考状元就是牛逼!语数外物理地理都牛逼的人,就值得我们推崇!你给我考个状元试试!  
  当今中国出现很多高分低能的人
究其原因是太在乎分数和名次
忽略了其他比如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比如文科历史试题吧,他让你回答影响或者是历史背景,我觉得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都不一样,所以答案也会有很大差别
但每次都是按点给分,真的是不是希望我们的智商和思维方式千篇一律才好!?  
  便会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培养出一个个考试机器,却不是真正可取可用的人才。   —————————————————  @2015东山再起
14:15:00  根本原因是,当今的统治者就是要把国民培育成机器——不懂造反、只会埋头干活的奴才机器!  —————————————————  对啊,现在社会高分低能的人太多,我们就永远背着中国制造吧  
  老坛酸菜味,依旧如此扑鼻。虽然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着一定问题,至少在现行的框架内,高考状元们是成功的,他们的未来是绝大多数人不能比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学习能力决定了前路的坎坷曲直,无论是替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学霸比学渣更容易成功,不是因为他是学霸,而是因为他为什么会成为学霸。  
  @饭后钟声
10:47:00  古代状元是科举的终点,能踏仕途。现在才是个起点,还有四年的学习,还有硕士博士博士后排着队等着,将来安排工作还得花钱托人,只能相当于以前的太学生。教育就是个大忽悠,看上去很美。孩子们会醒来的。  —————————————————  坚持到最后的是胜利者  
  @轻风吹拂脸颊
08:00:00  现在的大学就是重本读出来又怎么样,即使大学后继续把博士考出来之后出生社会也就那个样子,人家公司的人要看的起你才有机会去上班。  —————————————————  那怎样才会被看得起呢?  
  便会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培养出一个个考试机器,却不是真正可取可用的人才。   —————————————————  @2015东山再起
14:15:00  根本原因是,当今的统治者就是要把国民培育成机器——不懂造反、只会埋头干活的奴才机器!  —————————————————  你是为造反而生?造反对你有什么好处?不埋头苦干,难道幻想天上掉馅饼?找理由也得找个说得过去的。  
  一帮学渣在网上讨论学霸们是考试机器,太逗乐了。  学霸们不知学习好,其他方面也优秀,只是学渣们坐井观天不愿意相信而已  
  因为可以名正言顺的把非状元的人归为废物....
  “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不是吧?百度李彦宏就是他们市的高考状元!  
  学子,绞尽脑汁,考试的机器;  校长,人面兽心,开房的机器;  交警,开足马力,罚款的机器;  女秘,下流成性,脱裤的机器;  贪官,人心不足,捞钱的机器;  
  封建意识根深蒂固。  
  不然,哪来状元一词  
  中国的应试教育  
  金榜题名是人生一大乐事  
  楼主啊,这都是从古至今的考试制度,你能否认为是少数人能够改变就改变就改变的吗?  
  封建科举遗毒,一考定终身的悲哀!
08:05:00  沁园春 血   帝都风光   民意网封   六月雪漂   望长城内外   黑暗茫茫   雷洋事件   民愤滔滔   贪官弄权   恶吏挥棒   礼义廉耻脑后抛   庙堂上   看西装革履   酒囊草包   现状如此糟糕   你没有选票也没招   惜聂氏树斌   含冤毙命   呼格吉勒   命归阴曹   海芬神探   远明局长   定叫尔等把供招   难移民   数魑魅魍魉   还看今朝!!!  —————————————————  封建王朝没有五千年,第一个封建王朝是从秦朝算起  
  那些所谓的学霸,最后都进了事业单位,做一些机械化工作!  
  @正风青杨
考试,如同检验某一行业的能人。“高考状元”,如同这一行业的精英。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为什么在中国那么多的人瞧不起文科出身的,难道理科真的高人一等吗?
& & 逛步行街有两三年了,基本上没一两个月都看到有人鄙视文科生的帖子出来,当然众位JRS一般都是力驳这样的观点的,可是楼主的心里还是不痛快,虽然只考到二本,可是那两年的努力也不是假的,无论文理,每个人对自己的经历总是有认同感的,所以我一直以我学文科为自豪,即便文科的就业真的不如理科,可是总有人说文科生的逻辑能力有问题,这我就非常不能认同了,且不说高中地理有些推理日照时间,气压的题目及其讲究推理,就是进入了大学,我们也有专门的形式逻辑课,这是我们的专业课程。而且你在题目推理上厉害,难道在说话,理解,做事上也逻辑性强吗?未见得吧,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注意力放在了不同的地方而已,就像你坐火车的时候,遇到一些农民,他们有时候讨论一些政治问题,他们的分析可能让我们觉得浅簙,甚至错误很多,可是他们在种田的经验上又有谁比得上呢?他们把精力放在了田里,我们把精力放在了政史地等人文学科上面(当然大学了就不是这些东西了),而理科生的力量放在理化生的头上,每个人付出收获不一样,才有一本二本之说,当然有些文科生理科成绩不理想,但未必说他们真的是学不好,可能是前面玩的多了,知识脱节了,就自暴自弃了,给他一个机会,一些学习的力量,补回来,甚至超过以前的尖子生,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即便是真的学不好理科了,文科也不比理科要差些什么,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这样那样的机会给我们。一些人说理科生的前几名来到文科也能考得很好,而文科状元去了理科不一定能省前100名,我不认同,一个原因是理科生源多而优秀,文科人数少,这是学科不平衡,就像大国对小国,不公平,而且即使是天朝也不能说样样都能压倒一些小国吧?如果一切条件一样,包括就业机遇相等什么的,就读文理人数相同的话,我相信文起理科也是丝毫不差的,我们国家处在特殊时期,需要工业建设,所以理工科现在有些优势,但这不应该成为某些人来耻笑文科生的力量来源,历史是往前走的,前面几千年,中国留名史册的人文学者名人多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而张衡,祖冲之之类的大科学家却屈指可数,这是时代的原因和局限,现在进步了,理科受到重视,但总有一天文理会有并重的时候,那时候再来探讨文理到的优劣所在,到底应该怎么对待它们不是更好吗?
这些回帖亮了
不是看不起文科生,而是每次听到那些不经过逻辑思考的论调或者毫无逻辑的辩论都难受。什么
酸碱体质
仙人掌吸收辐射
这个那个致癌抗癌
营养快线安全套制成的
大姨妈期间排毒,惹女人生气会中毒
之类的
*河蟹*言论。而且这些言论以文科生,或者教育水平过低的理科生居多。
妈的老子一辈子就选理科的时候是人生巅峰了,你还不让我多吹吹了?!
引用8楼 @ 发表的:
其实我真的能说隔行如隔山
其实我就是文科的。比如文科的记者,编辑,文案,助理等这些普通工作,理科生熟悉一下基本就上手了,要是让我去写什么代码,会疯的,文科工作普遍没有门槛,而理科工作有门槛,这就决定了价值
理科文科那都是借口而已,楼主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有些人只不过就是以具备某种属性的自己去瞧不起具备不同属性的其他人而已,你见过学文科的人跪舔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的吗? 所以说这个问题你单纯地谈文理科根本就是在瞎扯淡,有种人就是单纯的优越感喜欢瞧不起别人的感觉罢了。
这是中二的一种临床表现。
我是理科生,没有看不起文科生。我觉得理科更看重天赋,而文科的后期努力更加重要。
之所以有很多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学理的,有天赋
其实 文科理科中都有努力让人敬佩的
而本身文科理科并不会给人带来身份上的差距
因为文科的工作,大部分理科生能做,可能做的不是太好而已。但是理科生的工作,文科生完全做不了。
只是很多人吐槽而已,中国现阶段国情就是科学素养地位高于人文素养的地位,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不是国家应该有的正常情况,看看全国高中的文理生比较和选择倾向就知道,在这个特殊阶段文科生确实处于弱势地位…其实这两者在先进国家都很重要,而且这几年有太多缺乏科学素养的公众人物的奇葩言论事件和公众缺乏科学素养的*河蟹*发生了…更突出了科学素养的地位,而且现实是不得不承认,就两者都要具备才能成为素养全面的公民来说,不讲各自擅长的方面,讲各自应该提高的方面,就整体来说,理科生的人文素养下限确实要略高于文科生的科学素养下限…这是近几年诸多群体谣言事件和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暴露出的社会现实…正常来说两者同等重要,但现在的氛围确实不是正常状态…
我是理科生,没有看不起文科生。我觉得理科更看重天赋,而文科的后期努力更加重要。
之所以有很多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学理的,有天赋
其实 文科理科中都有努力让人敬佩的
而本身文科理科并不会给人带来身份上的差距
谁敢歧视文科,放心撸主,我替你撑腰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没有看不起 只是在社会就业情况下被人吐槽的多了,大家形成的看法
妈的老子一辈子就选理科的时候是人生巅峰了,你还不让我多吹吹了?!
我文科出身
月薪只有1900
但是还好,没什么人说看不起我过
因为文科的工作,大部分理科生能做,可能做的不是太好而已。但是理科生的工作,文科生完全做不了。
一个HC代表不了中国很多人
引用6楼 @ 发表的:
因为文科的工作,大部分理科生能做,可能做的不是太好而已。但是理科生的工作,文科生完全做不了。
其实我真的能说隔行如隔山
看成瞧不起纹身的人。
先是地域,后是学校吃,各种争端,现在又是文理?
理科文科那都是借口而已,楼主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有些人只不过就是以具备某种属性的自己去瞧不起具备不同属性的其他人而已,你见过学文科的人跪舔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的吗? 所以说这个问题你单纯地谈文理科根本就是在瞎扯淡,有种人就是单纯的优越感喜欢瞧不起别人的感觉罢了。
这是中二的一种临床表现。
不是看不起文科生,而是每次听到那些不经过逻辑思考的论调或者毫无逻辑的辩论都难受。什么
酸碱体质
仙人掌吸收辐射
这个那个致癌抗癌
营养快线安全套制成的
大姨妈期间排毒,惹女人生气会中毒
之类的
*河蟹*言论。而且这些言论以文科生,或者教育水平过低的理科生居多。
文科出身没什么,但是那种文科出身自视甚高的就让人反感了,理科同理。什么样的人都有,难道你是为他们而活么?有的东西一笑而过就行了,计较反而显得狭隘,做好本职工作,闷声发大财才是真理
引用8楼 @ 发表的:
其实我真的能说隔行如隔山
其实我就是文科的。比如文科的记者,编辑,文案,助理等这些普通工作,理科生熟悉一下基本就上手了,要是让我去写什么代码,会疯的,文科工作普遍没有门槛,而理科工作有门槛,这就决定了价值
引用16楼 @ 发表的:
文科生和理科生孰优孰劣先不说
你这段回帖倒是典型的三流文科生 文科工作里面有门槛的估计你都没见过
那你倒说说文科生什么工作门槛很高
引用15楼 @ 发表的:
其实我就是文科的。比如文科的记者,编辑,文案,助理等这些普通工作,理科生熟悉一下基本就上手了,要是让我去写什么代码,会疯的,文科工作普遍没有门槛,而理科工作有门槛,这就决定了价值
那只是一部分,金融呢?法学呢?注册会计师呢?司法考试呢?
没有瞧不起,只是因为学理的比较聪明,智商高一点。。
听说有一部分人是理学不下去了才去学文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265人参加团购279.00元&999.00元
640人参加团购355.00元&799.00元
870人参加团购199.00元&629.00元
103人参加团购379.00元&799.00元
152人参加团购199.00元&799.00元
193人参加团购499.00元&999.00元
299人参加团购349.00元&899.00元
44人参加团购115.00元&339.00元
1158人参加团购495.00元&799.00元
189人参加团购499.00元&899.00元
392人参加团购288.00元&899.00元
2661人参加团购889.00元&1399.00元状元被奖一套房!高考状元为何年年炒_房产中的人生百态_腾讯视频“看不起状元”是另一种误读
日12:17&&&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高考一过,网上就流传一个帖子:称状元们在职场上表现远低于预期,一些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销声匿迹”。大有一些人“幸灾乐祸”,有言“应试教育牺牲品”的,有说“现代仲永”的。一时间“看不起状元”甚嚣尘上。
这种情绪化的判断,使我们在冷静地思考“状元”文化的同时,不得不警惕这种走向另一个极端“状元”情结。难道只有远离“状元”,才能迎来教育的春天吗?
今天,一提起“状元”,许多人便会牵挂上科举,就会想起疯癫的范进、被打断腿的孔乙己。这种对科举的情感阻隔如冤孽般的存在,使一些人对高考“状元”的称谓有近乎本能的排斥。
但是,这些动人的作品和妖魔化的偏见,却不能代替我们对高考“状元”的理性评断。
如果我们弄清了高考是当前最公正的选拔方式,那么我们对高考“状元”的偏见可能就会有所缓和。高考是一场规则明确下的竞技竞智,虽然竞争剧烈,却公平地发挥了选拔功能。经过十年动乱,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高考的公正和可贵。在今天,当我们还没有构建起一种更科学的选拔机制时,就没有理由和资格来嘲笑它。
有人提议内地高校增加面试环节。但是,在一个人情关系无孔不入的现实里,这样做的结果只是使竞争的方式和手段发生变化,甚至导致更大的不公正。我们看到,今天高考录取还只能搞“惟分数论”,以这种不尽合理的“惟分数论”来维系高考录取的公平。在这种公平的环境里,众多平民的孩子成了“状元”,这让我们想起来都不无温暖。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在竞争激烈、群星闪耀的天空中,“状元”无疑是最瑰丽的那颗星。一名学生成为高考“状元”,意味着他掌握了过硬的书本知识,而这些知识将是他将来拥有更高能力的基础。在高考“状元”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他们的学习方法、坚强的意志、出色的能力,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认为“状元”高分低能,却是一种近乎臆想的误解。有人调查过300多个高考“状元”,没有一个是“高分低能”的,他们普遍都非常活泼,和周围同学的关系也都处理得非常好。北大清华两校学生中,70%左右的当年高考状元都因成绩优秀保送上了研究生;15%至20%的状元出国,并拿到了发达国家知名大学的高额奖学金;有的刚就业就有20万元的年薪。
“状元”文化真实地保留一个民族的多元文化记忆、一种民间庸常的人生或社会价值取向,而其中蕴涵的“以德立身、不屈不挠、立志成才”的苦学精神,无疑对社会的文明重心产生了积极引导。
在今天,高考“状元”们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禀性,不仅仅激励正在求学的青少年,也在时时提醒着那些庸庸碌碌、眼光如豆的大人们。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那种提起“状元”就摇头的极端情结,换作一种真实而恬淡的表情呢?
(责编:谢磊、赵娟)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
&&&推荐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高考状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