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品德培养的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当前位置: >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习资料
发布者:崔光俊&&&& 所属单位:红星小学&&&& 发布时间:&&&&浏览数: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
一、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1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2 、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3 、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4 、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 、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1 、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2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性&
3 、品德培养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
4 、品德课与生活课、社会课的综合为学生开辟了通向生活的渠道,有助于品德培养的加强&
(二)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1 、尊重儿童生活的教育意义:儿童只有在他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接受教育的引导&
2 、课程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它的锤炼和引导&
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不只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课程必须充分重视这种价值。本课程所呈现的是一个儿童的生活世界。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都力图从儿童的生活情景出发,课程营造的世界是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世界,是用他们的心灵感受到的世界。课程文化力求成为一种儿童文化,富有童心、童趣。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而且要使它成为对儿童有乐趣的生活。&
(三)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1 、积极引导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2 、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
3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以此作为基本价值导向。积极引导的必要。
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接受教育引导的需要。 在多元价值的社会里 , 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引导。 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既不是传统教育的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是西方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中立、道德相对主义,是在两者结合上下功夫。
(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统一&
1 、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在生活中他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总是作为一个整体投入的。&
2 、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
( 1 )重视儿童的经验与体验&
( 2 )既学做人,又学知识学做事;在学知识、学做事中学做人;在学做人的关照下,学知识学做事。&
(五)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1 、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
( 1 )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主题与活动大多是需要儿童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的。&
( 2 )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
2 、自主探索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
3 、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和传授性教学。&
二、&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思路&
(一)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理念&
1 、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追求&
2 、学校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3 、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活力&
4 、参与是儿童的权利&
5 、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6 、低年级教育应与学前阶段相互衔接,构筑儿童后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7 、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并适应儿童能力的多样性&
8 、儿童的生活本身是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思路&
三条轴线是:儿童自身、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1 、健康、安全地生活; 2 、愉快、积极地生活&
3 、有爱心、有责任感地生活; 4 、智慧地、有创意地生活&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
1.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具有参与和创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愿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2. 、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生活为对象,通过学生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和他人的联系,从态度、能力、知识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3. 、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学生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依据多元线索以综合主题形式构建、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
4. 、品德与社会课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活动的实践性,通过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施课程。&
5 、品德与社会课负有促进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使命,是培养自信的、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新公民的重要途径,是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品德与社会设计思路&
一条主线:儿童社会生活&
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
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主题):社会环境 社会活动 社会关系&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
1 、“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
2 、“两个支柱”,终身教育、全人经验。&
3 、 “一个杠杆”,现代信息技术。&
4 、新教材的追求&
整合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均衡性;淡化学科体系;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发挥作用;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强调方法比知识本身重要,能力比概念本身重要;强调实践性(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综合性和弹性(选择性和教材的非专业化);强调对课程的自主开发;强调时代性。&
四、教学建议&
1 、重视学生生活经验&
2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3 、丰富拓展教学过程&
4 、灵活充实教学内容&
五、在不断追问中提升教学的境界&
追问一: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1 、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回归与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现实世界(航标与旋涡。生活的简单罗列。忘记了教学目标而盲目回归,最终失去生活跑题 找朋友)&
生活的锤炼与提升 (如何看待城乡教育差异 交通事故)&
2 、回归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的、具体的;二是理想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生活。教学应当同时关注这两个层面。教学要帮助学生思考和认识生活的意义、目的、价值以及什么样的生活值得去过。回归可能的生活。(社会提倡的层面与社会允许的层面)&
追问二、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氛围?&
学生需要安全、和谐、愉快、健康的教学氛围。教学氛围应当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教学是一个生命的过程,既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生命过程)&
以为快节奏,高密度,大信息量就是教学的高效益(是否真的高效率?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知识点的计量标准 可比广度 知识点除以课时单位时间,一节课不要太多。教学要有等待。学生生理、心理的能量守恒。)教学的表演化问题 教学中评价表扬的异化。此类问题的产生与评课导向有关。&
追问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面对全体学生?&
关怀而非冷漠 理解而非说教 尊重而非霸道&
教师需要处理课堂小麻烦小纠纷突法危机的技巧&
追问四: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适宜、适当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在教学中必须反复追问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重视仅仅追求教学形式的负面影响。&
追问五:学生作业形式、功能如何拓展?&
作业是学生延伸性的学习活动&
对本课程作业的功能的认识(学科特点体验性、实践性)&
本课程的 “ 高水平作业 ” :调查采访性作业、自主性作业、应用性作业、分析性作业、综合作业、养成性作业。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习资料(二)&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常规&
小学 “ 品德与生活 ” 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主要有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性的特点。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品德与生活”学科的基本理念&
1 .道德存在与儿童的生活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
2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
3 .要诊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 .要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理念&
1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 .教育的基础性与有效性是本课程的追求。&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要努力体现以上的课程特点和基本理念,&备课的基本要求如下:&
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的准备过程,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高质量的备课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备课工作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
备课工作,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设计课时教学方案两项内容。&
(一)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制定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1 .学校、班级情况分析。主要分析学校的传统和特点,包括校园文化特点等。分析本年级(班级)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情况,了解学生的在课程要求方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做到知情、知心,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从而提高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学期教学要求。在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课标》和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情况,明确本学期学科教学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3 .确定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写出单元和课的教学时数,确定好教学进度。&
学期教学计划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上交。教学计划要在教师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制定,经教研组协商形成。&
(二)设计课时教学方案&
按课时备课,写好教案(包括配合学科教学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等)。设计课时教学方案不论详简,必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课题;( 2 )教学目标;( 3 )教学重点、难点;( 4 )教学过程、方法和媒体设计方案;( 5 )板书设计;( 6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方案等。具体要求如下:&
1 .钻研教材。要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对照《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课标》的要求,紧扣本课教学主题词,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
( 1 )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做到:第一,依据 “ 课标 ”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课程标准》的 “ 课程目标 ” 和 “ 内容标准 ” 。第二,结合教材。结合教材的逻辑体系和内容具体确定教学目标,要结合教材中每课的关键词,确定教学目标。第三,体现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要求确定目标。第四,陈述科学。教学目标陈述要具体、恰当,尽量运用行为动词进行正确地陈述。&
( 2 )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抓准。&
2 .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课型,设计操作性强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根据教学实际和学校现有条件选择教学媒体。要求:&
( 1 )科学利用教材。合理使用教材的 “ 提示内容 ” 、 “ 实践园 ” 、 “ 辨析角 ” 、 “ 故事屋 ” 以及 “ 体验园 ” 等栏目内容。充分发挥好它们的教育教学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和。&
( 2 )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从各种渠道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 3 )创设活动情境。努力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结合情境设计具体、明确的活动情境问题。活动情境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思考、探究和体验。&
( 4 )优化活动环节。教师、学生活动的目的要明确。活动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道德教育要深入学生心灵世界。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能力和知识的提高,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 5 )提倡写过程式教案。教学过程书写一般要包括:情境、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
3 .设计板书和作业。教案中要设计好上课的板书。板书设计和作业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板书设计要有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科学性:板书内容正确、布局合理、具有美感;整体性: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内容完整简明、凝练,是教案的缩影;条理性:层次分明,要点醒目,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观看。板书提倡创新。&
4 .及时书写教学反思。教案应留有适当空白,供记录教学情况和课后反思,便于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反思字数不限。&
5 .提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主要进行单元备课,着重研究探讨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课程资源开发选用和媒体选择等。集体备课应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不能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每单元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附:教学方案参考格式&
编写教案的基本方法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述等方法。&
格式一:文字表达法,是指教师编定教案时主要用文字形式将备课的结果表达出来。&
课题:《xxxxx》&
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课  时:所用的课时&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难点是本课学习时,学生容易产生的困难和认知障碍。&
教具准备:所使用的辅助教学用具、媒体等。&
教学过程:教学的环节、步骤、时间分配等。&
板书设计:呈现完整的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什么作业以及作业要求。&
教学反思:对本课教学效果的分析和反思。&
格式二:表格表述式&
表格表述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按照课时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一张 “ 教案一览表 ” 。它具有言简意赅,一目了然的特点,有利于教师熟记教学内容,避免产生教学失误。&
表格表述法的设计要简明扼要,力戒拖泥带水;要纵横联系,避免顾此失彼。&
课 题:《xxxxx》 类型 课时 设计者 xxx&
教学环节 预设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
上课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设计,做好课前准备。为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实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1 、根据课程计划上课,上课要有教案。&
( 1 )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课表的安排上课。教师不能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移作他用。教师要严守上课时间,上课带齐、带足必要的教学资料。&
( 2 )要根据教学设计上课,不能在课堂上信口开河。教师依据备课常规的要求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教师进入课堂要有教案,上课不能完全脱离教案。&
2 、根据学科特点上课,上课要有实效。&
( 1 )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要针对学生的生活展开,要帮助儿童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反思和拓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积累、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的内容也要联系学生生活。教学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 2 )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活动性。品德课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要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切忌把上课变成看图说话、朗读课文。教师要指导儿童通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活动的形式有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等。教师要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开展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感悟。&
( 3 )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上课,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做到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板书及时、规范。每一个课堂环节都要体现教学目标。特别是学生活动的目标要明确。教学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能力和知识的提高,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3 、根据实际上课,教学要有“延伸”。&
品德与生活 ( 社会 ) 学科的教学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所以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根据农村实际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课程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可以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师应树立大德育的教育理念,将品德教学向学生的生活时空延伸,把品德教学的延伸活动与班级管理、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实际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学生巩固、拓展知识、提高技能、深化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延伸,也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作业布置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作业的功能应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作业的内容应注重实践性、可行性和生活性,作业的形式突出灵活性和趣味性,作业的评价应该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具体要求有:&
1. 作业的要求要明确、指导要到位。&
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教师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行动有目标,心中有方法,实践有步骤,活动有效果。需要持续较长时间的作业,要给予过程指导。&
2. 作业的内容要恰当,形式要多样。&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作业要以生活化、实践性、活动性作业为主,注重实效性。作业的内容最好能提炼为生活问题,并体现知识、能力及情感目标的统一。作业布置要注重课内外作业相结合,注重趣味性。课外作业要有开放性。课外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口述作业、书面作业、行为作业、创作作业等。如:观察、了解、访问、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
3. 作业的数量要合适、评定要认真及时。&
作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严格控制作业数量,讲究实效。一般来说一个课时可以设计一个活动性的课外作业。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及时检查、反馈,认真评定。检查评定的方式可以多样,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家长检查、展示交流等。作业的评定要以鼓励为主,要重视过程。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过程,就可给予积极评价。作业的评定可以采用等级制,评定的结果要有记录。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要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总结规律,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错误,要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质量测评&
教学质量测评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测评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以利于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质量测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为了鉴定、选拔或甄别。质量测评要体现发展性评价的精神。具体要求有:&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要改变原有评价主体单一的局面,可以采取学生的自评、互评等方式,也可以让家长和其他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贯彻发展性评价的精神。&
2. 评价重点过程化。&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能只注重结果。评价要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该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惜,做到更好地激励学生。&
3. 评价方法多样化。&
本学科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所以,评价的方法应该具有多样式。具体可以采取:观察记录、访谈、问卷、个案分析、情境测试、描述性评语、成长记录袋等。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高段,可以采取开卷的书面考试作为辅助的评价手段,但要注意:( 1 )命题要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注重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要考核主干知识,突出重点,杜绝怪题、偏题。&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习资料(三)&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 “你真聪明 ” 、“ 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 …… 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知识” 、“教学任务”,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不允许学生出“格”,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品德与生活 ?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华东师范大学 叶澜 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动态生成式教学 “ 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我联系《品德与生活 ?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对站前小学 程袁 老师的《着火了》一课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更理性地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精心设计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人提出教学设计应粗线条勾勒,如果精心预设就与新课程理念 “ 动态生成 ” 相悖,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设 ” 和 “ 生成 ” 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要生成精彩,增强实效,其教学过程还是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的。但这种 “ 精心 ” 不是体现在以往注重教师教法的预设,而是体现在能立足于教材与学生实际预设开放的学法方案上,体现在教师的预设为品德课堂的动态生成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上,体现在教师对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追求上。如站前小学 程袁 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案例 1 】《着火了》&
1 、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火灾现场的图片,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 、然后引出课题《着火了》。&
3 、接着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火灾实例,教师补充相关的内容。&
4 、用警察叔叔的话,规范学生的言行。&
5 、最后用夸夸学生掌握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言行。&
   回忆这些教学片断,不难看出 袁 老师所进行教学设计的 “ 精心 ” ,主要根据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创设过年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 “ 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 ” 适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在课后你们还想做哪些事件 ? 等等。这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 . 这样的预设,就是为留给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生成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都成为不同程度的 “ 生成性资源 ” 。&
从上所说,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生成。只是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从传统的线型设计(关注 “ 教师怎样教 ” 的设计)转到新理念下的板块设计(关注 “ 学生怎样学 ” 的设计)上,即从 “ 以教定学 ” 转到 “ 以学定教 ” 这一新理念上来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这样,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才能得以生成精彩。&
二、敏锐反馈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
   尽管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
   ( 1 )敏锐反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条件有形和无形资源, ” 每个教师都 “ 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 叶澜 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也提到: “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 因此,在《品德与生活 ?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摆脱传统线形教学活动的影响,充分发掘和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三、有效建构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追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 而对生成性的课堂,教师的预设不可能襄括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要凭借教学机智去生成新的教学思路;而这种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教师的引导必须注重基础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必经蕴含着深层的价值追求。案例 4 中的教学动态生成就是在价值引导下的有效建构。&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从而打乱了原来预设的教学过程。这个案例原来的预设目标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初步感知班级是新的家,没想到中途出现了这段意外的插曲。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并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这一教学资源的属性仍与本课的预设目标有关,及时把它转换城一个具有更深层次价值意义的 “ 生成性的教学目标 ” ---- 初步体验班级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的深厚感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话,围绕 “ 我们大家该怎么帮助阳阳呢? ” 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主动建构 “ 班级是新家,家人要互相关爱 ” 的道德内化机制,使生成的课堂富有灵性的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关注《品德与生活 ?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需要我们教师更理性地理解与实践。没有巧妙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但如果过分地强调预设,课堂教学进程也一味地遵循预设,课堂就会缺乏生机和乐趣,缺少生活的气息,缺乏生命的色彩。只有在预设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动态生存知识,动态生成方法,动态生成的资源,才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真正地提高实效,让课堂显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课堂显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习资料(四)&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30 条&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为规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理念和实施要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 教学准备&
第 1 条 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 2 条 通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和目标。&
第 3 条 了解任教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结合学习主题做好预先安排。&
第 4 条 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协调与学校活动、其他课程的配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 5 条 进行单元备课。根据课程设计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定位。了解单元体现的内容标准、单元设计目的和思路,掌握单元教学目标。&
第 6 条 进行课文备课。分析单元内各课之间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课文定位。通过观察、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与课文学习主题相关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水平和行为习惯,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针对性。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课时。&
第 7 条 进行课时备课。依据课文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体现“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要求。&
第 8 条 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及时吸收社会发展信息。&
第 9 条 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的选择应依据目标、内容、资源条件、学生特点和能力等情况。既要备教师的教法,也要备学生的学法。&
第 10 条 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课程资源,准备录音、投影、课件等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手段和课程资源的利用要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注重实效。&
第 11 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领域广泛,教师要查阅资料,准确掌握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第 12 条 编写教案。教案是针对课的具体设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案,一般以课文教案和课时教案结合呈现。课文教案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时安排。课时教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设、课外延伸活动设计等。&
二、教学实施&
第 13 条 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第 14 条 课前熟悉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和材料等。&
第 15 条 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容量适中。&
第 16 条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能力培养,相关知识概念、技能传授准确。&
第 17 条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第 18 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第 19 条 根据学习主题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感悟。低年级宜以活动体验式教学为主,中高年级宜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
第 20 条 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元对话,教师有真情实感。&
第 21 条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合理调整教学预设。&
第 22 条 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可以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相关教育场所。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第 23 条 根据学习主题需要布置行为练习、资料搜集和阅读、调查访问等课外延伸活动。课外延伸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实践性活动需要考虑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三、学习评价&
第 24 条 学习评价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第 25 条 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学习结果指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第 26 条 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第 27 条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
四、教学资源&
第 28 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资源;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
第 29 条 教师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完善综合知识结构,以适应综合课程教学要求,注意运用相关知识和社会信息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