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扩张多大会失禁失禁锻炼身体可以吗

常做提肛运动有助缓解尿失禁症状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常做提肛运动有助缓解尿失禁症状
  小便失禁?真的让人难以说出口。香港《生命力健康》杂志最新刊文指出,有10%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都存在这种症状,其中女性是男性的两倍。“老人应正视小便失禁的问题,不能为此羞怯。”香港律敦治医院梁卓威医生说。
  上了年纪,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会出现膀胱肌不规则收缩、夜尿频繁以及男性前列腺肥大等,都会对排尿有影响。这种症状会导致老人出现沮丧感,感觉拖累别 人,甚至封闭自己,产生抑郁症状。一般来说,老人小便失禁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压迫性失禁,表现为一用力或者咳嗽时就容易漏尿。这种要多用运动强化膀胱下 盘肌肉,比如下蹲运动。二是急切性失禁,表现为膀胱肌肉紧张,一受刺激,突然感觉要排尿。这种类型需要药物帮助。第三种是功能性失禁,主要人群是患有中 风、老年痴呆的老人,妥善的做法是要营造放松的家庭环境,改变灯光的颜色,从而减轻老人紧张情绪,从而达到缓解失禁的症状。
  梁卓威表示,目前来说针对不同类型的小便失禁症状,最有效的方法是提肛练习:1.自由放松的坐下或者躺在床上;2.集中精神,将意识放在尿道及肛门处;3.控制尿道及肛门肌肉,不停地做收缩运动,每次约10秒,做5―6次,每天坚持。
  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尿失禁而少喝水,每天一定要维持6―8杯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少喝有利尿作用的浓茶,以及影响神经的咖啡和酒精饮料。若失禁严重,也不必过度担忧,市面上有许多款老人尿裤出售,方便舒适。使用时,要注意皮肤护理。▲
  (戴琳琳)
 > 相关报道:  
(编辑:SN035)
&&&&&&工具:
更多关于&&的新闻
  11:07
  07:38
  09:07
  11:39
  08:2517被浏览26,146分享邀请回答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大便失禁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大便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地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大便失禁病因
1.肛门先天性发育畸形(1)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先天性腰骶部脊膜膨出或脊椎裂可伴肛门失禁。患者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失去正常神经支配,无收缩功能,处于弛缓状态。且由于感觉和运动系统均受影响,直肠黏膜在粪便充盈时缺乏膨胀感,不能引起便意及发动排便动作,直肠内粪便随时排出。此种患儿往往伴有尿失禁。(2)肛门直肠畸形&&肛门直肠本身及盆腔结构均发生改变,且直肠盲端越高,改变越明显,越复杂。高位畸形时直肠盲端位于盆膈之上,耻骨直肠肌短缩,明显向前上方移位;内括约肌缺如或仅处于雏形状态;外括约肌多处于松散状态,其间充满脂肪组织,肌纤维走行异常紊乱。其病因主要与畸形伴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组织结构的缺陷有关。2.外伤由于外伤损伤了肛管直肠环,使括约肌失去了括约功能而至大便失禁。如刺伤、割伤、灼伤、冻伤及撕裂伤(主要为产妇分娩时的会阴撕裂)等。3.神经系统病变多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梗死、脊髓肿瘤、脊髓结核、马尾神经损伤等均可导致大便失禁。4.肛管直肠疾病最常见的是肛管直肠肿瘤;如直肠癌、肛管癌,克罗恩病侵犯到肛管直肠并累及到肛门括约肌时,或溃疡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引起肛管炎时,或直肠脱垂引起的肛门松弛,以及肛周的严重瘢痕影响到肛门括约肌,使肛门闭锁不全时均可引起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临床表现
不能自主控制排泄粪便和气体,导致会阴部经常潮湿,粪便染污衣裤。完全失禁时,粪便可以随时自行流出;咳嗽、走路、下蹲及睡眠时,常有粪便、黏液从肛门外流。不完全失禁时,虽能控制干便,但对稀便不能控制,集中精力控制肛门时,方可使粪便不流出。
大便失禁检查
1.实验室检查(1)肛管直肠测压&&包括肛门内括约肌控制的静息压,外括约肌随意收缩时最大压力,舒张时刺激的知觉阈值。在大便失禁时肛门静息压和最大压力均下降。(2)肌电图&&是反映盆底肌肉及括约肌的生理活动了解神经和肌肉损伤部位与程度的客观依据。(3)排粪造影&&可记录排粪时的动态变化,通过直肠角改变,能推测耻骨直肠肌的状态和损伤程度。(4)生理盐水灌肠试验&&通过坐位时向直肠内注入1500ml的生理盐水,记录漏出量和最大保留量了解排便的自控能力。大便失禁时保留量下降或为零。(5)肛管超声图&&可准确判断肛门括约肌缺损部位和不对称性测量内括约肌的厚度。2.辅助检查(1)视诊检查&&可能见肛门处有原手术或外伤瘢痕畸形等。(2)肛指检查&&见肛管松弛或括约肌收缩功能差等,临床诊断可以确立原发病因在神经系统和结肠者,要通过神经系检查钡剂灌肠和内窥镜检查等来确立。近年来对肛肠功能检查有一些新的进展,包括肌电描记可见到肌肉张力异常,肛门反射潜伏期加长,肛门皮肤反射和直肠膨胀正常反射消失等。肛直肠腔内气囊测压描记可见到压力图异常。(3)排粪X线造影&&可见到肛管直肠角消失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区分病变病因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诊断
1.病史询问有无先天性肛门畸形、手术、外伤史,女性患者有无产伤史,有无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疾病,是否接受过放射治疗;目前失禁的严重程度,排便次数及粪便性质,有无便意感等。  2.体格检查通过直肠指诊、内镜检查、排粪造影、肌电图测定等。
大便失禁鉴别诊断
主要与急性菌痢及急性肠炎等腹泻患者偶尔出现的大便失控相鉴别,但这些患者的大便多数情况下能随意控制,并且患者多有腹痛及脓血便或水样便,经对症治疗后,随着腹泻症状的缓解、大便成形,而偶发的大便失禁消失。大便失禁主要是病因之间的鉴别,包括神经障碍和损伤、肌肉功能障碍和受损、先天性疾病等。
大便失禁治疗
1.非手术疗法(1)饮食调节&&治疗肛管直肠的炎症,使大便成形,避免腹泻及便秘、消除肛管直肠炎症刺激的不适感。常用的方法是多吃含纤维素高的及富有营养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肛管直肠有炎症可对症服用抗生素。如肛周皮肤有炎症应经常保持肛周清洁,使其保持干燥或外用药涂擦。(2)肛门括约肌锻炼&&方法是嘱患者收缩肛门(提肛),每天提肛500次左右,每次坚持数秒钟,这样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3)刺激肛门括约肌收缩&&对神经性肛门失禁者,可采用电刺激疗法和针灸疗法。电刺激疗法是将刺激电极置于外括约肌内,用电刺激肛门括约肌及肛提肌使之产生有规律的收缩,部分肛门失禁患者可以得到改善。针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疗法,有的患者亦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常用穴位是长强、百会、承山等。2.手术疗法肛门失禁的手术治疗主要用于肛管括约肌的损伤及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术后的肛门失禁。(1)肛管括约肌修补术&&适用于外伤所致的肛管括约肌损伤的患者。一般在损伤后3~12个月内修补,如时间过长,括约肌可产生废用性萎缩。(2)肛管前方括约肌折叠术&&适用于括约肌松弛的患者。(3)经阴道括约肌折叠术&&适用于括约肌松弛的患者。(4)Parks肛管后方盆底修补术&&适用于严重的神经性肛门失禁及直肠脱垂固定术后仍有较重的肛门失禁者。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
提供资源类型:资源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志谦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想了解更多医学科普知识,请加新浪微博:张志谦医学科普&http://weibo.com/u/肛(gāng)门(mén)失(shī)禁(jìn)(anal incontinence)& 是指至少4岁以上患者,至少1个月以上有反复发生的不能控制的排便,中医学称为“大便失禁”、“遗矢”或“大便滑脱”。根据失禁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性失禁和不完全性失禁,前者是指不能随意控制粪便及气体的排出,后者是指可控制干便排出,却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排出。肛门失禁发病率超过2%,以老年人和女性多见,男性和女性之比约为1:3。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肛门失禁主要由“虚寒”引起,与人体的阴阳、脏腑、气血、情志调节密切相关。《诸病源候论》曰:“大便失禁者,由大肠与肛门虚弱冷滑故也。肛门,大肠之候也,俱主行糟粕,既虚弱冷滑,气不能温制,故使大便失禁”。主要病位在脾与肾,脾主肌肉,主升提,肾主水液,司二阴开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久泻久痢,或遭外来伤害,治疗不当,致使脾肾亏虚,肛门收缩无力而出现大便失禁。现代医学认为肛门失禁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个临床症状。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破坏了大便的存储功能、直肠反射弧的完整性及括约肌功能三者中的任何一环,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主要病因有先天异常、各种后天原因导致的括约肌损伤、神经源性、平滑肌功能异常、骨骼肌疾患等。诊断要点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不能自主控制粪便和气体的排出,但临床表现上有程度的不同。完全性失禁表现为排便毫无规律,大便随肠蠕动从肛门排出,咳嗽、喷嚏等腹压增加时也可以有粪便流出,睡眠时大便不知不觉地流出肛外。不完全性肛门失禁则仅在粪便稀薄时不能自控,时无失禁现象。肛门直肠指诊时可见肛门松弛或洞开,肛管直肠环收缩无力,部分患者可触摸到括约肌断端中的瘢痕。辅助检查包括肛门直肠测压、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排粪造影、肛内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及皮肤反射检查等。鉴别诊断 重在区分感觉性失禁、自发失禁、脊髓损伤失禁这3种肛门失禁。①感觉性肛门失禁:肛管缺少皮肤,由黏膜遮盖,肛门缘有黏膜外翻情况,而肛管直肠环和括约肌无异常;②自发性肛门失禁:多见于老年和经产妇,肛门括约肌松弛,用力收缩时盆底肌肉和耻骨直肠肌下降,肛管缩短。休息位置会阴下降到耻骨联合与尾骨尖连线下方超过2.5~75px,肛管直肠角增大。皮肤反射和直肠膨胀正常反射消失。③脊髓损伤性肛门失禁:向下牵拉耻骨直肠肌时肛门前方张开,出指后仍张开不能闭合,表示T11~L3之间损伤,向两侧牵开臀部也可出现这种现象。脑脊膜突出引起的肛门失禁有严重,臀部皮肤有萎缩斑。马尾神经损伤之肛门失禁严重。治疗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非手术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大部分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疗效。而严重肛门失禁通常是由于肛门括约肌解剖结构或神经功能受损所致,多需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内治 ①脾虚不固证:临床表现为大便不能完全控制,伴有神疲乏力,纳谷欠佳,或有泄泻、脱肛,肛门指检肛管松弛,舌淡,苔薄,脉弱。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中成药:可选用补中益气丸口服。②肾虚不固证:临床表现为大便不能控制,病程较长,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耳鸣,肛门指检肛管松弛,舌淡,脉沉细无力。治法:滋阴补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熟地黄。中成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口服。其他疗法 ①针灸:以次髎、中髎、下髎为主穴,配百会、太溪、三阴交、肾俞、脾俞,采用补法,也可以对上述穴位进行按摩。②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提高肛管缩榨压,延长收缩时间,降低直肠感觉域值,增加直肠容量、减少排粪次数;③手术:主要术式有肛门括约肌折叠术、肛门括约肌修补术、肛门括约肌成形术、人工肛门括约肌替代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经盲肠置管顺行灌洗或结肠造口术;④提肛运动:是一种肛门保健锻炼,每日2~3次,每次提肛100次,长期坚持,有助于肛门功能的恢复。转归预后 肛门失禁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非肛门局部因素引起的肛门失禁可随着原发疾病的治愈而愈。而因肛门局部因素导致的失禁,如不手术治疗,较难得到治愈。预防与调护 ①在肛门部手术时注意解剖关系,避免损伤括约肌;②饮食平衡、规律,增加膳食中食物纤维的含量,避免刺激性食物,控制油腻及产气食物的摄入。③采用卫生棉条或气囊导尿管置入肛内,定时置换或引流粪便,防止污染,适用于痴呆、中风等大便失禁患者的护理。参考文献[1]李乃卿.实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51& &[2]陆德铭,陆金根.实用中医外科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钱海华,金黑鹰,曾莉.结诊断治疗新进展[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4]卡罗·莱特,乔万尼·多格里特.大便失禁诊断与治疗[M].丁义江,丁曙晴.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0[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肛门失禁诊断疗效标准[S],1995&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7:15
张志谦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张志谦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张志谦大夫提问
张志谦的咨询范围:
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结直肠息肉、便秘、溃疡性结直肠炎、克罗恩病、肛门瘙痒、藏毛窦等疾病
张志谦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肛肠科好评科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肛门失禁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