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5岁了,为什么还要选择考研后还要读几年

查看: 2074|回复: 7
25岁是否还有考研的必要,求指导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北京邮电大学
本科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我是15年计算机毕业,已经25岁了,因某些原因2次考研落榜,想再考一年研究生,但是我毕业后就29了,不知道年龄大点儿是否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限制,也不清楚发展方向,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非常感激!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考研年份2017
报考学校南昌大学
本科学校陇东学院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考研年份2016
报考学校中山大学
本科学校内蒙古科大
我和你一样哎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北京邮电大学
本科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我和你一样哎
您今年还考吗,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考研年份2015
报考学校北京邮电大学
本科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是的,您觉得合适吗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考研年份2017
报考学校南昌大学
本科学校陇东学院
是的,您觉得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再不抓住机会就真的老了& &PS:我90的,14年大学毕业,打算今年再考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考研年份2016
报考学校中山大学
本科学校内蒙古科大
您今年还考吗,
我目前还没打算,准备先找工作
主题帖子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王道论坛实习道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考研年份2016
报考学校中山大学
本科学校内蒙古科大
您今年还考吗,
不过还有点不甘心 等等再说吧&&你呢/25岁,要不要继续考研?_百度知道
25岁,要不要继续考研?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继续选择考研。考研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你也可以在工作中学着更多的知识,现在考研的也不少,如果你认为你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达到就业要求首先看你从事什么工作,也都会面临就业压力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现在很多毕业大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的,所以有能够继续提升学历的机会最好还是继续学习,毕竟现在的本科毕业生已经饱和,如果直接毕业出来工作,在现在工作压力大的环境下,多一份技能就多一个机会,现在很多毕业大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的,绝大部分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干起了销售,还有一部分认为人生不能就这么的荒废,会参加一个培训班,Java软件开发,现在社会的主流行业,薪资高,提升空间大。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不要考了不要考了不要考了不要考了不要考了不要考了不要考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考研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考研的魅力」选择比努力重要,我们为什么要考研!「考研的魅力」选择比努力重要,我们为什么要考研!教育报百家号这两天接到问题邀请与评论比较多的有以下几个:小编你看我们这个行业是考研好,还是工作好。小编我已经工作了想考研,可以吗?大三比较迷茫不知道要不要考研?现在社会工作都与学习的专业不对口,我还要不要考研!Do. or Die这类问题比较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总结几点。首先回答前三个问题:如果你问我,本科毕业是该读研,还是工作。我的回答是这样的:首先“读研”和“考研”不是同一个概念,读研是你参加考试并取得了资格。所以说你都没有参加过考研跟没有资格说考研。如果考研跟工作放在一起,我投票还是会投给考研。人生未来几十年,都将在工作中度过。而考研,很有可能一生就只做一次。随着国家推迟了退休年纪,未来工作的时间还长着呢,为什么不给自己一次机会呢,多读两年书,从而在未来几十年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在小编的朋友之中有很多朋友在工作1年到2年之后又选择考研,他们大多数是因为对于工作的不满意。而这种不满意的原因,还是由于自身的学历问题,导致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只能找到不甚满意的工作,但却又心有不甘。一个已经工作的人辞职考研,其所面对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在笑学生。所以,与其最后走上工作之后辞职考研,不如在大学给自己一次改变自身命运的气质。更重要的是,考研会真正改变一个人。考研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改变一个人的意志,还会有很多其他改变。这些改变,不会因为你考研成功或失败而离开你,它们将伴随你的一生。这是一个考研人的宝贵财富!很多人说考研考压力很大!是的,在考研这条熙熙攘攘的路上,每个考研人都是在孤独地奋力前行。成功或者失败!没有人知道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的。 230W人报名,只有30%的人有机会进一步深造。没有人知道,自己会成为那30%的幸运儿,还有70%的“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全心付出,认真准备的考研人,不论成败,这个准备的过程,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财富!即便是考研失败之后拿起简历,融入求职的大军中,只要你告诉招聘方,我是因为考研而耽误了求职,你得到的不会是鄙视,而是理解与认可。很多用人单位也很愿意招收(虽然失败)的人,因为他们看重的是考研人的努力与奋进,是考研人的辛勤与付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再来回答第四个问题:考研更重要的是对自我内在的一个提升!从三个方面研究生提升自我,对于未来的工作帮助很大!第一,思维方式—明确目标,分解目标,适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实现目标;遇到困难,决不抱怨,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切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第二,自主学习—工作中也需要不断学习,工作中的学习更没有人会真正给你指导;所以,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工作中遇到新事物,需要学习新技能的时候,从思想和能力上都走在前面。第三,思考问题的广度与深度—这个和第一点还是有一些差异的,这里强调的是对问题思考的程度。读研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研究就需要有深度;而交叉学科的知识,又是一种广度的体现。这样对于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训练,在未来的工作中同样有很大的帮助。各位考研人,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跟小编聊。评论区可以私信也可以!!!期待你们的问题,一起努力解决,实现人生梦想。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教育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你与谁同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是青春的浪费还是理想的坚持?放弃考研又如何(图)
┊┊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校友录
Sohu 首页 >>
是青春的浪费还是理想的坚持?放弃考研又如何(图)
日14:19  千龙新闻网
  2003年考研报名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据悉,2003年全国计划招收研究生27万人,比今年招生人数整整超出7万,但比起增长迅猛的考生人数来,这点儿扩招数字又算不了什么了,考研依然是一座独木桥。
  每年考研大军中都有这样特殊的一群,他们的经历不同,但当前的奋斗目标别无二致,他们都曾失败,但谁都不愿轻言放弃,他们以“三朝元老”、“四朝元老”、甚至于“五朝元老”的身份厮杀在千军万马之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继续还是放弃?”“是青春的浪费还是理想的坚持?”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困绕着他们……在矛盾中寻找前行的勇气,在重复中探询未来的方向。
  考研的好处自不待言,没看见那么多的单位都抢着要高学历,在那些最现实的利益前,各人的期望或许不同,然而考研可能会让人失去的却几乎一样――时间。青春易逝,以年计算的时间无论对谁来说都弥足珍贵。一旦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可能这一生也无法修改回来,毕竟不再是初进大学的18岁了,岁月的脚步已经催促着那些20到30岁之间之上的年轻人要赶紧承担起生命的责任。
  稳重的考生填词诉心声:考研好,可以拿学位。读书之时写论文,毕业之后挣大钱。能不去考研?考研苦,最苦是熬夜。书山累累寻捷径,题海茫茫苦作舟。何时是尽头?考研苦,其次数压力。背水一战辞了职,就怕到头一场空。何日得轻松?
  俏皮的考生借至尊宝之口戏说决心,有三个字我一直想对你说:“我考研!”如果一定要在前面加一个期限的话,那就是:一万次! 
  坚持就一定会胜利吗?
  这是中午的时间,天有点沉闷,直让人眼皮打架。然而在重庆大学一隅,在安静而稀疏的几个石桌前,坐着几个在上自习的学生,专心而执著。其中一个学生已经考了两年,这是第三次参加考试,他是一家效益很差的企业的职工医院的医生,在重大上考研复习班。他说,他们单位像他这样考了几年的大学生很多。他们很累,很穷(考研用的补习费和资料费等都要借,工资根本不够支付),很想放弃,但是又找不到好的工作,惟一的希望就是考上研究生了。“对今年的考试有把握吗?”“不知道。”他很无奈地笑了一下。
  在北京的各个角落,有一群又一群20来岁的年轻人,他们蜗居在平房、地下室。他们游离于高校学子行列之外,把自己最美丽的梦想寄予艰难而充实的异乡求学之旅。海淀区紫金庄园的每座高楼下面,都建有两层的地下室。地下二层被分隔成大大小小的几十个房间,光线昏暗,空气混浊,走廊弯曲。25岁的吴非就住在这里,他四年前辞去工作,只身来到北京,打算上一个考研辅导班。就这样,他在这个昏暗的地下室一住就是三年,北京昂贵的生活费迫使他不得不为了糊口而出去打工,白天工作,晚上读辅导班,吴非的生活就被这两件“大事”给挤占得满满当当。
  类似这样的考生不是一个两个,《研究生报考与录取比例表》用数据证明了这个事实:从1995年至2002年间,研究生的平均录取比例为26.5%;某些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更低,有些专业的录取比例不足1%。也就是说当一个考生在庆祝自己考研成功的时候,将有三个考生在伤心落泪。
  如此低的比例下,有众多屡考屡败的学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在考研的路上耗费了数载光阴,花费了不菲的金钱,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他们更多的是无奈和悲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家孙喜亭教授认为:“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考研热,一方面反映了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和求知热情,但也暴露出社会在人才选拔标准上的偏差,惟学历倾向日趋严重。惟学历导致追学历,年轻人不得不为了一纸文凭,殚精竭虑地应付一场场考试。其实,学历和真才实学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目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客观地讲,在很多岗位上大学本科完全大有用武之地。但现在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施以高待遇,势必导致考研热的一再升温。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同时他也认为,考研一族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值得赞赏的,但放弃已有的岗位和可能获得成功的希望,孤注一掷,把最宝贵的时间耗费在这条路上,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考研上,代价太大太沉重!每年研究生都在扩招,但报名考研的人数增长得更快,基本上10多个里边录取1个,名校名专业的,差不多几十个里挑一个。竞争逐年升级,能跨过这道门槛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为什么花了超过他人数倍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却屡试不中呢?综合原因,有以下情况:
  1.能力不够
  在目前的环境下,一个考生应该评估自身以下几个方面的实力:智力、体力、毅力、定力、财力、魄力、动力。只有具备各方面的能力,成功的几率才会大。
  智力 多年的学生生涯应该让你有些自知之明,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了。
  体力。大多数最后成功的考研者都有过披星戴月上辅导班,挑灯夜战做模拟题的体验。没有强健的体魄最好不要轻易尝试考研,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毅力 考研是打一场持久战,备考时间至少也需要半年。也就是说,至少半年需要远离一切娱乐,抵抗住所有舒适生活的诱惑。这对于一个人的毅力来说绝对是一次严酷的考验。
  定力 对于应届考生来说,当一场接一场的校园招聘会举行的时候,当周围的同学忙着做简历找工作的时候,心里最容易荡起涟漪。这时候,定力显得尤其重要,只有靠它来平息浮躁的心情,决胜的关键也就在此一刻。
  财力 报名、买资料、上辅导班都要花销大把银子。假如考中了,还得忍受3年清贫的书生生活,而在这期间,从前的同学、同事也许就“发”了。
  魄力 僧多粥少的现实注定了许多人到最后难免伤心。你能保证在付出了那么多以后不会后悔吗?背水一战的魄力你有吗?
  动力 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上面的所有力量恐怕难以维持。必须有一个能够说服你自己的考研动机,才会有排除万难的勇气。
  2.方法、策略不对
  一犬追两兔,目标分散,精力不济。边找工作边考研,边上班边考研都无法集中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主动思考不足,采取单纯的题海战术;自以为能过目不忘,只用眼不用手。参考书用书不专一,因为参考书风格的雷同而使自己做了很多无用功;猜题押题,而非踏踏实实全面复习;不重视历年考题,对考试的题型不熟悉。
  3.环境不好
  工作、恋爱、婚姻、家庭等状况不良都将影响考试结果,应综合平衡。
  4.心态不稳
  患得患失,怕自己考不上;在乎他人的说法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信心不坚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到底要不要一考到底?  
  1994年全国有11.2万人报考,1995年增加40%,达到15.5万人;1996年继续攀升32%,达20.4万;1998年达27.4万人;1999年达31.9万人;
  2000年达39.2万人;
  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46万人;
  2002年全国共有62万名考生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创下了考研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自1995年到2000年分别是4.3万、4.6万、5.1万、5.8万、6.5万、8.5万、12.8万人。
  抓住考研一条路走到底,是否是青春的浪费?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两次考研失败,目前正在准备第三次考试的李先生说:“目前就业形势严峻,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着实不易,而读研是一条提升自己能力和社会地位的捷径,因此一定要坚持到底。”
  ●大四考研失败,现就职于某知名医药公司的王小姐:“我是学医的,就业面很窄,考研固然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好机会,但考研实在太辛苦,考不上就不要勉强自己。路,总是有的,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去找。现在我在公司做医药销售,一样能学很多东西,待遇也不错。考研并不是惟一的出路。”
  ●教育专家黄老师认为:“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变化不大的条件下,连年扩招必然导致研究生人均可使用的资源大幅度下降,因此扩招后毕业的研究生分析研究能力肯定会有所下降。由此,对未来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能盲目乐观。一考到底的想法并不很现实。”
  ●安盛管理顾问公司负责人力资源咨询的专家曾先生分析:“研究生目前在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用人单位对研究生也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甚至很多单位是看员工的能力定薪酬,研究生和本科生待遇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考研的同学不能盲目地跟风,而要认真预测自己的专业和所在行业的未来市场变化等,综合考虑是否还要考研。”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一位副研究员自言很守旧,他说一些考了几次研都落榜但还要再考的女生找上门来,他的劝告是,放弃吧,天涯何处无芳草,千万别把一生的幸福押在考研上。
  综合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得到的结果是“不一定要一考到底”。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取得成功的方法很多,不一定非得在考研这棵树上吊死。
  谁也不能否认,考研是一次成年人的考试。从做出第一个选择开始,你就必须独立地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选择考研的人都不是18岁的高中生,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必须也只能由自己决定。决定之后的义无反顾、坚持不懈,全力投入理所应当,但屡败屡战、盲目地将考研进行到底显然不应提倡。 
(11/04 11:45)(11/02 11:36)(11/02 11:36)(11/02 01:54)(10/30 03:56)(10/29 04:46)(10/26 11:52)(10/24 05:54)(10/23 10:47)
请发表您的看法:
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之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精彩短语推荐:
--给编辑写信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 转78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5岁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