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反应,与和铁反应哪个别更容易

3Cu+8H++2NO3-═3Cu2++4H2O+2NO↑.②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主要有酸性和强氧化性.③仪器c中收集的气体主要是NO.(填分子式)④待试管b中反应进行完全,如果向b中液体里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沉淀的质量是4.9g.(2)乙组同学对铁与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mol&Fe和含有b&mol&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两种物质恰好反应都无剩余,且HNO3只被还原成NO,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①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是2amol<n(NO3-)<3amol.(用含a的代数式等表示)②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Fe3+、Fe2+的物质的量之比n(Fe3+):n(Fe2+)&为3:1,则b:a的值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碳酸钙和硫酸钙都是钙的重要化合物,它们在生产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对碳酸钙的制备、硫酸钙的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1)甲组使用大理石(含少量的Fe2O3杂质)等物质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流程如下:①溶解大理石时,用硝酸而不用硫酸的原因是&&&&&&&&&&&&&&&&&&&&&&&&&&&。②上述流程中,“分离”得产品所包含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过滤、&&&&&&&&&、&&&&&&&&&。③“滤液A”中除H+离子外,还含有的阳离子是&&&&&&&&&&&&;检验该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滤液A与&&&&&&&&&在试管中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现象即可。(2)乙组对某硫酸钙晶体(xCaS04·yH20)加热分解的有关反应进行探究。他们取6.52g该晶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又知t5~t6时间段内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产生了两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 2CaO+2S02↑+O2↑。①加热时,该晶体开始发生化学变化的时间是&&&&&&& (填“t1”、“t3”或“t5”)。②t4~t5时间段固体的化学式为&&&&&&&&&&&&&&&&&&&&&&&&&&&。③tl~t2时间段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考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对铜、铁与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1)甲组同学采用如右图所示装置验证铜与硝酸的反应.已知仪器a中盛有足量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试管b中盛有3.2g铜.①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②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③仪器c中收集的气体主要是&&& .(填分子式)④待试管b中反应进行完全,如果向b中液体里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2)乙组同学对铁与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mol&Fe和含有b&mol&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两种物质恰好反应都无剩余,且HNO3只被还原成NO,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①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是&&& .(用含a的代数式等表示)②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Fe3+、Fe2+的物质的量之比n(Fe3+):n(Fe2+)&为3:1,则b:a的值为&&& .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对铜、铁与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1)甲组同学采用如右图所示装置验证铜与硝酸的反应.已知仪器a中盛有足量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试管b中盛有3.2g铜.①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②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主要有______.③仪器c中收集的气体主要是______.(填分子式)④待试管b中反应进行完全,如果向b中液体里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g.(2)乙组同学对铁与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两种物质恰好反应都无剩余,且HNO3只被还原成NO,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①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等表示)②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Fe3+、Fe2+的物质的量之比n(Fe3+):n(Fe2+) 为3:1,则b:a的值为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1被浏览1,016分享邀请回答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稀硝酸先和铜反应还是和铁反应【化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93,233贴子:
稀硝酸先和铜反应还是和铁反应收藏
我感觉是铜 然后看到这题 在铁和铜的混合物 加一定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金属为M1克 再加一稀硝酸金属M2 M1和M2关系是什么 求解啊
还原性强的先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答案带解析】某同学欲探究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铁、铜反应的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
某同学欲探究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铁、铜反应的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在常温下,分别向盛有等量铁片的四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①浓硫酸 ②稀硫酸 ③浓硝酸 ④稀硝酸,能观察到发生明显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
,无明显反应现象的是
。(2)分别向盛有等量铜片的四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①浓硫酸 ②稀硫酸 ③浓硝酸 ④稀硝酸,能观察到随即发生剧烈反应的是
,开始不反应,加热后发生反应的是
,加热也不发生反应的是
。能缓慢发生反应或微热时能发生反应的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先将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X持续通入下图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将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Y也持续通入该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包括
。a.通入X气体后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b.通入X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c.通入Y气体后有沉淀产生
d.通入Y气体后沉淀溶解e.通入Y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3)若将(2)的Ba(OH)2换为氢硫酸,则通入X气体后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②④(2分);①③(2分)
(2)③(1分)、①(1分)、②(1分)、④(1分) 、3Cu+8H++2NO3-===3Cu2++2NO↑+4H2O(2分) ac(2分)
(3) 有浅黄色沉淀产生(1分),2H2S+SO2===3S↓+2H2O(1分)
试题分析:(1)Fe在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无明显现象; Fe在稀硫酸、稀硝酸中能观察到发生明显反应。
考点分析:
考点1:铁及其化合物
考点2:铜及其化合物
考点3:氮族元素
考点4:氧族元素
相关试题推荐
(1)某学生欲用11.9 mol·L-1的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1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浓盐酸进行配制。(保留小数点后1位)(2)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必需仪器。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①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
②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容量瓶可以用来加热④不能用容量瓶长期贮存配制好的溶液⑤可以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溶液⑥容量瓶上标有的是温度 、容量 、刻度线 a.①
⑥(3)① 该同学用配制的0.400 mol·L-1的盐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则该同学需取________mL盐酸。② 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发现比①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1)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除去少量杂质和鉴别物质。将其填在空格处。编号物质试剂名称或化学式①除杂质:NaHCO3溶液(Na2CO3) ②除杂质:SiO2(CaCO3) ③除杂质:FeCl2溶液(FeCl3) ④鉴别:Na2CO3 Na2SiO3 Na2SO3 溶液  ⑤鉴别:(NH4)2SO4 NH4C1 Na2SO4溶液  (2)氧化还原是常见的反应类型,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下图表达。其 中Ⅰ为化合反应,则Ⅱ为 
反应。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符合反应类型Ⅲ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水作为
剂。(填氧化剂、还原剂等)(3)将SO2和Cl2按1:1体积比(同温同压)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经实验证明,SO2和Cl2在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SO2被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氯水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新制氯水分别与如图五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氯水足量):(1)a、b、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a”、“b”、“c”或“e”)。(2)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久置的氯水变为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4)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g H2S ④0.2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错误的是A.体积②>③>①>④
B.密度②>③>①>④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O2 、SO2 、NO 、NO2 、CO、CO2中的气体。现将此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 肯定有SO2、CO2 和NO
B. 肯定没有O2和NO2 C. 可能有CO和CO2
D.肯定有SO2 和NO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根据铜及氧气,氯气的性质分析;根据实验时,取用液体的体积及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根据实验是否容易控制及反应产物量的多少分析;根据二氧化氮的性质分析,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当溶液中硝酸过量时,二氧化氮会剩余,气体呈红棕色;硝酸过量时,铁和硝酸反应生成三价铁,根据三价铁的性质分析;二氧化氮能发生可逆反应生成四氧化二氮,据此分析;
解:铜在氧气中不燃烧,在氯气中能燃烧产生棕黄色烟,故选氯气.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超过三分之一时,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暴沸,造成安全事故;加热液体的试管应与桌面成角向上倾斜,不能竖直向上;改进后的铜丝容易抽拉,即容易控制反应的进行,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故答案为:两只试管中的液体均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液体的试管应与桌面成角向上倾斜;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当溶液中硝酸过量时,抑制二氧化氮的溶解,所以可看到气体呈红棕色;故答案为: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气体.硝酸过量时,铁和硝酸反应生成三价铁,三价铁和铜能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和铜离子,从而使铜片溶解,发生反应为.故答案为:.二氧化氮能发生可逆反应生成四氧化二氮,,从而使收集的气体小于.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铜和铁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写三价铁离子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电荷守恒.
1528@@3@@@@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30@@Chemistry@@Senior@@$130@@2@@@@氧族与碳族及其应用@@@@@@22@@Chemistry@@Senior@@$22@@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3@@Chemistry@@Senior@@$3@@0@@@@高中化学@@@@@@-1@@Chemistry@@Senior@@$1525@@3@@@@铁的化学性质@@@@@@130@@Chemistry@@Senior@@$130@@2@@@@氧族与碳族及其应用@@@@@@22@@Chemistry@@Senior@@$22@@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3@@Chemistry@@Senior@@$3@@0@@@@高中化学@@@@@@-1@@Chemistry@@Senior@@
@@22@@3##@@22@@3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Fe,Cu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Fe,Cu以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_{:}}(1)甲同学取两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再分别迅速伸入盛满{{O}_{2}}或C{{l}_{2}}的两个集气瓶中.其中能看到燃烧现象的集气瓶中所装气体是___.(2)乙同学为验证Fe在冷的浓HN{{O}_{3}}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HN{{O}_{3}}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主要错误:\textcircled{1}___;\textcircled{2}___纠正上述错误后,如将装置2中的铁片改成一段一端为螺旋状的铁丝,呈螺旋状的一端深人硝酸中,另一端伸出橡皮塞外,这种改进的优点是___.(3)丙同学将乙同学的Fe和浓HN{{O}_{3}}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再将溶液倒人烧杯中并加入一块Cu片,发现Cu片逐渐溶解.\textcircled{1}丙同学依据反应中某一现象得出了乙同学实验后HN{{O}_{3}}过量的正确结论,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___.\textcircled{2}丙同学认为铜片溶解可能还有另一化学反应的存在原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4)丁同学取0.05molOi与足量浓HN{{O}_{3}}反应,采用了正确的试验方法,但收集产生的气体不足0.1mol,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和硝酸银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