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头像一年真的一年只可以改5次吗

十月朋友圈十大谣言,“微信头像1年只能改5次”居首
谣言不止,辟谣不歇。辟谣君已为大家整理出《十月朋友圈十大谣言》榜单,一起来看!朋友圈十大谣言1 微信头像1年只能改5次谣言类别:失实报道欺骗指数:★★★★★危害指数:★★★谣言内容依据。据媒体记者调查检索,也未发现有关无GB18186、GB18187代码的酱油和醋是问题产品”的公告或新闻。以酱油为例:据媒体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市场上除了有标注“GB18186”代码的酱油,还有“SB10336”代码、“酱油生产企业生产标准”代码及没有标注代码的酱油。1、“GB18186”是一项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根据标准,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符合标准的酿造酱油才能标注GB18186。2、标注了“SB10336”代码的酱油。这类酱油配制的主要原料还是酿造酱油,只是出于改变风味、降低成本等需求,多了一些其他加工工序和添加剂。而符合SB10336标准的配制酱油,也是可以安全食用的酱油。3、标注了酱油生产企业生产标准代码的酱油。例如“X锦记”的一款酿造酱油上标注的代码是“Q/XLKK2002S”,这就是企业标准代码。按照我国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允许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企业标准,而这个企业标准必须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且必须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所以,标注企业生产标准代码的酱油,安全性也是无虞的。4、进口酱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进口酿造酱油不使用我国的国家标准,因此也未标识GB18186。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酱油/醋致癌”的说法就会在网上流传。这一说法的依据是,配制材料中普遍会用到一种可增加色泽的添加剂——“焦糖色”,而这种添加剂中含有“4-甲基咪唑”。对此,中国调味品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已发布相关声明称:关于“4-甲基咪唑可能致癌”的说法,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得到国际上权威机构的一致认可。我国食品相关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酱油/醋中允许添加焦糖色素,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不得超过200毫克/千克。按照目前的检测数据,人们每天从酱油/醋中摄入的“4-甲基咪唑”也是完全符合国际相关规定和法定标准的。点评:作为食品调味添加剂的典型代表,每隔一段时间,"酱油致癌" 的传言就要在网上火一把,让不少人"谈酱油色变"。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酿制工艺相对成熟,大家只要购买正规厂商产品,大可放心使用。3 于博洋快回家,你的车祸重伤家属想见你最后一面谣言类别:失实报道欺骗指数:★★★★危害指数:★★谣言内容谁的群多?请帮忙转一下:一个河北打工者,26岁,叫于博洋,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请他速回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直接到县医院。家中出车祸,父母双亡,妻子孩子和妹妹伤势很严重,想见他最后一面。姨妈:——爱心接力。这个不转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谢谢的确十万火急爱心传递。都在转发,多谢!真相:这个传言,除了”于博洋”外,还有” 曾又维”等姓名的各种版本,经媒体记者向沧县交警大队事故科求证,当地近期没有发生一家五口出车祸并致两死三伤的事故。沧县医院也表示,没有接诊类似情况的一家人。其他相关地区也并无此类事件报道。而“于博洋姨妈”的手机拨通后则被转接到一空号上。据通信行业的专业人士分析,因这则寻人消息的广泛传播,导致很多人拨打电话核实真伪,机主不堪其扰,所以将陌生号码进行了过滤。电信客服也确认,该号码显示为正常通话状态,之所以有类似语音提示,是因为机主主动进行设置,开通呼叫转移功能,将来电转移到某一空号上导致。点评:小编很怀疑,这个于博洋大兄弟,或者留下的手机号号主,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要不然平白无故被人造这么个谣太冤了。也请大家不要轻易去拨打他人联系方式求(sao)证(rao),网上先搜搜看,是假的一般都会有报道。4 百余团伙又在某地抢小孩,偷器官谣言类别:失实报道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谣言内容请所有家长注意了,挨千刀的狼又来了,昨天在六枝被偷了三个孩子,开阳县也丢了两个孩子~有一个陌生人刚把孩子迷晕,幸好被人及时发现,偷孩子的两个人被抓了起来,现关在修文派出所。根据他们交代,这一次他们这个团伙派了一百多人,专偷七岁以上的孩子,可能是要人体器官,比如肾脏什么的。前天重庆偷了5个孩子,最小4岁,最大12岁,现已全城戒严。在微信圈发一下,提醒各位父母,孩子贪玩,时时关注玩耍去向。莫一时大意,丢了孩子。请看管好自己的宝贝儿! 昨天晚饭时,城关一妇女一个1岁多的小孩被3疑犯抢走注意了,皖M68815奥迪车,在各学校门口抢小孩!!!110已经证实!!贵阳全市通缉!!不求点赞只求扩散!城关抢孩子的也是真的,那的朋友说的紧急通知:请大家注意!家里有孩子的 大人都要看好,来了100多个外地人,现已经到了贵阳等地专门偷抢小孩的,已丢了20多个,解剖了7个小孩的胸部,拿走器官。凡是在街上转来转去的陌生人,开面包车,收粮食的车,收旧家电的,带黑口罩的人,穿黑裤子的人,说不完整普通话的人,其中里面还有一些年轻妇女,若有问路,脚步千万别停下,不要理答他们。收到的人都要传下,这是事实!让更多的人知道,转一次可能就能拯救几个孩子的。这是学校的老师发过来的,群多的都转一下!生命可贵!太可怕了。为了孩子转发吧!真相:这算是“偷小孩”谣言的综合版了。类似传言也不是第一次出现,虽然版本不一,地方不同,但抢小孩,偷器官这些内容却出奇的相同。且每个版本都会出现差不多一样牌照的冀J68815奥迪车。对于谣言涉及的地区,各地警方也进行了相应的排查和确认,并未接到此类儿童失踪的警情,也多次进行了官方辟谣发布。此外,这个谣言的内容也存在常识性漏洞:活体器官买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器官移植是需要配型的,而这个配型不是简单的血型相配,还需要供体和受体双方的组织尽量靠近,否则受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和排斥外来组织。且器官从身体中取出之后,需要在严苛的卫生条件下冷藏,而在一定时间内还没移植进受体,就会失去作用。所以,随便偷走器官进行买卖,这和医学常识是不相符的。点评:掐指一算,远的不提,近两年来,按照传闻的这些各地抢小孩、偷器官传闻,要是真的,遇害人口至少得成千上万了吧......这么大的事,我们平时竟然没有感觉到,只在网上今天传明天传,好像似乎大概也许可能应该有点不对......5 陕西月底将出现1992年以来最寒冷天气谣言类别:失实报道欺骗指数:★★★危害指数:★★★谣言内容温馨提醒:据省气象局预报,预计23~26日全省将出现1992年以来最寒冷的天气。21日晚~22日晚,陕西中西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23~26日为极端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9~零下13度,本次超低温将持续4~6天。请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且有几点要特别注意:1、要在这两天准备一些能耐存的菜(如年糕、大白菜,土豆,西红柿,洋葱,鸡蛋,芋头等)。2、把家里的自来水管包括水龙头,用旧衣服把它包扎一下(再储备一两桶水)。3、所有的盆栽须要搬到房间里面来。(搬不动的或者不能搬的,一定要用纸箱或者木板挡风,铁树一定要把它叶子绑扎起来,然后放点衣服把花芯挡住)。4、要准备一些蜡烛。(风雪太大,电线会受损)。5、提前保养车辆,备足防冻液。6、家中有老人小孩的,注意防冻,防咳嗽,防哮喘,备一些此类药品。7、把手机充满电,准备一二个充电宝。8、尽量少出门,注意防摔防滑! 愿大家都安全顺利度过这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不是吓唬人!真相:“预计23~26日将出现1992年以来最寒冷的天气” 谣言早在2016年11月就开始流传了。因为谣言中日期不明确的原因,导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死灰复燃”,并且大范围传播。传播地区包括陕西、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除了地区不同外,谣言内容如出一辙。对此,谣言涉及的各地气象部门也已进行了辟谣,表示所谓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完全没有依据,正常降温没必要采取过激的应急措施,请大家不需太过恐慌。点评:想出并真的去执行这些脑洞大开的御寒措施的人,应该是电影《后天》看多了......天气预报电视台每天都报,现在也有很多小程序或者应用随时可查,多留意下就好,不怕不怕。6 某地异地就医需先电话备案,否则医疗费会大增谣言类别:失实报道欺骗指数:★★★危害指数:★★★谣言内容接公司退休办小容电话,告诉退休在家的老同事们一个重要的消息,如若你在异地探亲访友,远离重庆地区长期居住,或者异地旅游(国内),如果突然发生重病大病往院,请立即拔打(8天之内)重庆社会保障局医保科电话备案,否则你的医疗费会大增,受到一定的损失。备案后报销80%左右,未备案报销比例仅20%左右,请老同事们互相转告并切记!社保局医保科?:023-请老同事们把这一消息互相转发并收藏,以便以后查找!真相:该内容本是福利升级,却被做了错误地解读。首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指符合条件的本地市民提前备案后,到全国其他城市的医保指定医院住院,即可于系统直接结算,不需再走属地报销流程。如果没有备案,参保人员在外地住院就医,系统是不能进行直接结算的,备案属于一个福利政策要求的规定登记动作。如果在异地突发疾病需临时住院就医,可在出院前通过电话等形式,向参保地社保局进行备案登记,完善手续后即可按规定享有比例进行实时结算报销。在结算前仍未完成备案手续的,可回原参保地报销医疗费用,其中住院“门槛费”上浮5%,报销比例下浮5个百分点。报销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具体按参保地政策执行,并非上述所指8天内若不备案则医疗费大增及报销比例减少。如果有疑问,或需要查询各区县社保局联系电话的,也可在工作时间拨打人力社保热线023-12333进行了解。点评:重庆社保局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完成后,备案人将不能在重庆市内刷医保卡享受医保待遇,直到向参保地社保局申请取消备案后才可享受。所以,请在确有异地就医需要时,才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哦。7 节假日免费高速,一定要从ETC通道进出,否则会收费谣言类别:失实报道欺骗指数:★★★危害指数:★★谣言内容温馨提示:安装了ETC的朋友,法定节假日免费走高速期间,大家如果从ETC通道进入高速,一定要走ETC通道出高速,否则系统认定该车一直在高速,会收全程过路费。而且高管局答复,此类情况不会退费。如果出口没有ETC通道,打96122销,节假日免费期间建议把卡从设备拔出或走普通通道。切记!祝您旅途愉快!真相:“节假日车辆进高速刷了ETC卡,下高速不刷会被扣费”传言不实。ETC的工作原理为:车辆从ETC通道入口上高速后,系统会在车辆ETC设备中记录入口相关信息,当车辆从ETC通道出口下高速时,系统则会根据ETC设备中记录的入口相关信息,进行扣费。因此,在免费期间如果车辆走ETC通道入口上高速,但从人工通道下高速,ETC系统将不能完成一条完整的交易,那本次通行将不会收取车主的任何费用。当车主下次再上高速时,无论是通过ETC车道还是人工车道,都会为车主的ETC卡重新录入当次的入口信息,并自动覆盖上一次的信息,另行记录行驶信息。所以节假日期间,广大车主不需担心ETC通道的进出问题。点评:真相已大白,节假日高速免费~就是国庆那几天,实在太堵了,比春节都堵有木有......8 内蒙古发生地壳运动灾害谣言类别:失实报道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谣言内容一段被称内蒙古自治区锡盟东乌旗草原上发生“地壳推移灾难”视频在网上被大量转发。视频中,夹杂着草皮的黑色泥土在一处草原山沟内流动,两侧山坡上有牛羊,视频中夹杂着女性哭泣说话声。真相:这则视频实际是9月7日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扎朵镇的融冻泥流事件,并非发生在内蒙古境内,也非网传的“地质运动灾害”。据经媒体记者核实,该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当地牧委会已第一时间组织附近9户家庭40余名牧民有序转移。专家表示,这是种很自然的融冻泥流现象,引起泥石流的主要原因为大量降水渗透至草皮表层,致使草皮表层的腐殖土沿着河床自上而下滑坡,此现象多发于无人区,因此很少会造成严重损害。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此类现象会更加频繁,青藏高原符合该地质条件地区的当地居民还是要做好预防灾害的措施,但它速度很慢,强度也较弱,一般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不必过于惊慌。点评:融冻泥流和地壳推移,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现在视频谣言多起来了,大都会选择一些看上去比较惊奇的内容来做曲解传播,这种大家多多求证,谨慎转发。热点内容我们也会及时发布辟谣,请留意【谣言过滤器】和微信的【辟谣小程序】。9 转发!王伟撞机十五年祭,不忘国耻谣言类别:失实报道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谣言内容王伟撞机十五年祭!他的名字,叫做王伟。他是一名解放军飞行员, 座机编号81192。十五年前的今天,当美国军机非法侵入我国南海 领空的时候,在“不开火则南海门户空中主权尽丧……开火则中美两国必战而中国战之必败”的危急情况下,他选择了用换命的方式来终结这场入侵。十五年过去了,我们有了自己的三代机和四代机,我们有了自己的大飞机,我们有了自己的航母,有了许多许多的先进武器……但是,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今天,南海上空的英灵吗?如果你觉得英雄应该被铭记,那么请你花几秒钟时间转发一下这条消息。让我们永远记住,15年前有一个编号,叫做81192;有一个英雄,叫做王伟!中国所有微信群见此信息禁踢!我是中国人,我不忘国耻,悼念英灵,英雄王伟是湖南益阳沅江三眼塘人,我转发!真相:这段内容的主旨是号召让大家缅怀纪念烈士王伟,勿忘英豪。只是在抒发爱国情怀、传播爱国精神的同时,其中部分细节与实际情况有一些出入:1、描述时间有误:日上午,在执行对美军用侦察机跟踪监视的任务中,王伟所驾驶的飞机被美机撞毁后跳伞落海,光荣牺牲,距今(2017)已有16年时间,并不是所述的15年祭。2、王伟所驾驶的飞机机号有误:此前外界判定4月1日当天王伟驾驶的是81192号歼8B的依据,主要来自美国国防部在撞机事件后公布的录像,但美国国防部公布的录像视频右下方,录像拍摄的时间显示为日,而非日。在2008年1月出版的《中国航空图志》照片中,陈应明老先生为王伟烈士亲属赠送飞机模型的场景清晰地显示这架歼-8B战机模型的机号为81194。事件另一当事人也给出了确认,王伟烈士驾驶的战机机身编号确定是81194,而不是81192。3、描述的烈士出生地有误:王伟(日&#年4月1日,享年33岁),其出生地为浙江湖州市,并非上文所述的湖南益阳沅江三眼塘。点评:为了今日平静安宁,烈士付出汗水和鲜血,值得祭奠,但在纪念英烈的同时,基本的事实还是要搞搞清楚,不能不实事求是,对不?10 交警大队明天开始下农村抓骑摩托车无证驾驶谣言类别:失实报道欺骗指数:★★★危害指数:★★谣言内容重要通知:交警大队明天开始下农村抓骑摩托车无证驾驶 抓住拘留。明天 、后天 、大后天晚上八点开始,全市区,县抓酒驾,无证,无牌。市支队带队,电视台跟拍,一直到17号,共计1200个酒驾任务,互相转告 ! 祝大家行车安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内部消息!发给自己有车的朋友!真相:“交警已到XX有1200个酒驾任务”消息并不属实。此谣言有“南京交警已经到淮安”、“济南交警已经到滕州”等各地方版本在全国传流,内容几乎是一样,并不定期反复出现,均已先后多次被当地交警部门辟谣。相关地区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200个酒驾任务这个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查处是常态整治行动,发现一起,严处一起,没有限额或指标,也不会有截止日期”。点评:由于“明天”、“后天”、“大后天”这样的不明确日期,导致这个谣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卷土重来。转发信息提醒亲朋好友注意交通安全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该用谣言来包装这份好意。交通行驶安全第一,平时就养成好的驾驶习惯,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这个才是最好的“抗罚法宝”。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ungzh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微信头像一年只能换5次是真的还是假的?辟谣:假的!
最新网上传播出消息称QQ和微信一年只能更换五次资料,相信很多的用户都非常的郁闷!
  最新网上传播出消息称QQ和一年只能更换五次资料,相信很多的用户都非常的郁闷!  qq微信一年只改五次资料是真的吗  虽然这个消息传播得特别迅速,但是这次腾讯也特别快的辟谣,是假的,谣言哦!不会实行!  因此大家的心可以再次放回肚子里,想换就换,做个颜色不一样的你!
名称:微信
版本:6.6.1
最新评论(共条评论)
今日最热资讯本周最热资讯微信一年只能换5次头像?真相原来是……微信一年只能换5次头像?真相原来是……娱乐上前线百家号城市
娱乐印象君发现最近网上流传一张图说是QQ、微信等腾讯用户从11月起一年只能换5次头像...我的天!对于印象君这种“不换头像会死星人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啊!这张图一传出在网上简直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都纷纷表示不能接受啊!然后贴心的印象君屁颠颠的跑去查证了一下结果...不出意外...假的!!!腾讯也在官方微博辟谣了事实上是QQ和微信在本月中旬就开始进行维护我们暂时无法修改头像和个人资料现在已经完全恢复啦所以该换的头像还是可以换呀!在维护的时间里好多关于头像的尴尬事层出不穷比如千万不要在那段时间分手不然...刚分手连头像都换不了...可以说很尴尬了印象君朋友圈里“不瘦十斤 不换头像”的人那段时间印象君只想对Ta说这句话而且这样的段子也不会成真了哈哈哈终于能换头像了好多网友都表示憋太久了我一次性换了6个头像后来又换回原来那个妙哉妙哉不说了印象君要去换头像了这个酷炫的头像送给大家吧哈哈哈大家多久换一次头像呢欢迎在留言区说说看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娱乐上前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生命的明星轶事,让球迷知道更多关于他们!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2017微信头像一年换五次怎么回事
2017微信头像一年可以换几次
近日一条关于QQ微信无法更改头像的消息在网上传播,腾讯官方微博今晚20点做出回应:谣言!
网上传播的是一张照片,看起来像是从腾讯客服官网拍得,文中显示:从日起,QQ微信用户资料(包括头像、昵称、签名)1年只可以修改5次。
腾讯官方进行了辟谣,笔者搜索腾讯客服官网发现,也没有此条消息。看来是有人恶搞而已。
2017微信头像一年换五次是真的吗
前段时间,微信一条关于QQ微信无法更改头像的消息在网上传播,腾讯官方微博今晚20点做出回应:谣言!
网上传播的是一张照片,看起来像是从腾讯客服官网拍得,文中显示:从日起,QQ微信用户资料(包括头像、昵称、签名)1年只可以修改5次。
腾讯官方进行了辟谣,笔者搜索腾讯客服官网发现,也没有此条消息。看来是有人恶搞而已。
本月中旬,QQ进行系统维护,用户暂时无法修改QQ个人资料卡、附近及兴趣部落资料卡中的内容。QQ表示,上述功能预计将于11月起恢复正常,同时其他功能不受影响。
微信头像昵称什么时候可以更改
日,微信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宣布,微信将进行系统维护,即日(日)起至本月(10月)底,用户暂时无法修改头像、昵称和个性签名,其他功能不受影响。
据最新消息,目前,微信的修改头像、昵称和个性签名功能已经恢复正常,对此,IT之家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为,头像、昵称和个性签名均已可以正常修改。
有修改头像、昵称和个性签名需求的微信用户,现在敬请动手修改吧。
大家都在搜..
&&&&FASHION
&&&&BEAUTY微信头像1年只能改5次?群二维码保存后永久有效?微信官方深夜辟谣_新华报业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微信头像1年只能改5次?群二维码保存后永久有效?微信官方深夜辟谣
  微信头像1年只能改5次?
  群二维码保存后永久有效?
  微信官方深夜回应!
  近日,有这两个关于微信的谣言流传:
  第一:微信头像即日起1年只能改5次?
  近日,网上流传一张“腾讯官方公告”称,从11月1日起腾讯旗下QQ和微信的头像、昵称等资料一年之内只能修改5次。这个消息立刻在网友中炸开了锅。
  然而,记者查证后发现,此公告图片制作粗糙,疑点重重。
  网传这张图片是通过手机对着电脑屏幕拍摄的照片,照片中左上角有“腾讯客服”四个字。公告标题为《关于QQ微信等腾讯旗下软件无法更改头像资料公告》,内容中显示“开始,QQ微信用户资料(包括头像昵称签名)1年只可以修改5次,在此1年等于365天”,落款为“腾讯系统项目组”,发布时间为10月27日,页面底部客服号码一应俱全。然而,记者在“腾讯客服”页面中却并未搜到这条公告,其最近一条公告发布于日。
  而仔细辨别网传的这张“腾讯官方公告”图片,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疑点。疑点一:左上角腾讯客服右方的“用心服务”四个字略往上倾斜,与在腾讯上的截图相比有差别。
  疑点二:从公告的行文格式来说,日期一般会写成“日”,较少使用文中的“”这种格式。
  疑点三:公告全文甚至有几处语句不通,标点符号使用混乱,更像是朋友圈“爆款”谣言的那种套路,与腾讯客服页面中以往的公告风格出入较大。
  10月27日晚,腾讯公司官方微博对此辟谣称是谣言。
  在问答社区知乎上,关于“QQ微信头像变更为一年只能修改5次”的话题也引起网友热烈讨论。10月27日,腾讯通过在知乎上的官方机构号回应网友:“此为谣言!截图为PS。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由于系统维护,相关功能将于近期恢复。”
  前天深夜,微信官方辟谣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回应称:头像修改规则暂无变化。
  第二:“微信群的无限期将取消,保存群二维码后下次直接入群”
  如下图:
  说两点:
  ◆所谓“微信群的无限期将取消”纯属子虚乌有!用户一旦建群,只要不删除则长期有效。
  ◆群二维码每次提取时,会自动设定一个7天的识别有效期,过期需重新提取。所谓“保存二维码到手机后可随时直接加入”的说法也是谣言。
  其实这样的谣言2016年就出现过,这次不过是换了个时间而已,换汤不换药。
  再次提醒大家:
  微信相关功能或规则的变更,请以微信官方信息为准,切勿信谣传谣!
编辑: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一年换头像次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