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烦感哪些贩卖东南通信考研专业课真题题的,我无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d0acd3a377a26aed55e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d0acd3a377a26aed55e9_r.jpg&&&/figure&首先说一下我的分数吧,几年前英语一86。由于各个年份的难度有差异,再加上不同的学校改卷子的尺度有差别,所以不同人的分数可比性不大,就摆在这里让大家看一下吧。&br&&br&先声明,我当年在复习的时候正在临床实习,我们学校管得比较严,导致复习时间有限,因此经过自己的思考,复习的路子野了点。我复习的战略是结合自己的特点,想好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然后针对性的研究技巧,而不是人云亦云,直接用别人的方法。我的方法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而且有的观点可能和传统的观念不一样,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总之,个人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吧。&br&&br&1. 单词&br&&br&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r&&br&&b&不要背单词!&/b&&br&&b&不要背单词!&br&&/b&&br&&b&不要背单词!&/b&&br&&br&有些人可能不喜欢我这个观点,毕竟遇到英语考试先背单词是多少人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习惯。其实,针对考研英语,背单词无非是两个目的:1. 看懂阅读; 2. 能写作文。那么,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一定要背单词吗?答案是不需要!&br&&br&要读懂阅读,能看懂单词就可以了。因此,为了满足阅读的需要,单词达到再认的目的就可以了,不需要识记,也就是不需要能够正确地拼出!那么为了写作文,总归要能够识记单词了?对的。但是,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写作文的话,没把握的单词你肯定是不能写的。虽说改卷子老师一般不会花很长时间来看你的作文,但是如果他瞟到了几个拼写错误的单词的话,一定会影响你的分数的。所以,我的建议是作文一定不要写自己没把握的单词。有人会觉得,不背单词的话如何能在作文中使用高大上的单词呢?我同意为了得高分可以在作文中用一些高大上的单词。但作文复习最省时间的策略是,按照应试的标准,老老实实地准备自己的模版,包括一些替换常规用词的高大上词汇。这个工作可以用背单词来解决,但是用背单词来解决的效率太低。具体的内容在后面作文的部分讲。总之,结论是大多数英语考试,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如果你清楚了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是没必要背单词的。&br&&br&有些人可能会很喜欢我的这个观点:太好了,不背单词就轻松了!其实不然,虽然搞清楚了应付考试只需要达到再认的目的就行了,还是要下点功夫的。&br&&br&要达到识记的目的很简单,用拓词和扇贝刷单词就可以了。不过不要偷懒,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多刷几遍。必要时在手机上下载个app,方便随时随地刷。另外对于复习过程中遇到的生词(主要是从阅读中的生词),需要专门背一下。不建议背单词书,更不建议上单词相关的课程,强烈不建议用百词斩或者其他类似罗塞塔石碑的软件。因为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应试!那些东西即使有用,效率也非常低!&br&&br&多说一点,我认为即使单纯以提高英语为目的用这些软件也是不合适的。注意,我的意思是它们的效率低,而不是说它们没用。总的来说,这些软件的目的是模拟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建立事物和单词之间的直接联系,企图直接建立英语思考的环境。我个人认为这个理念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对于成人来说,不合适。根据二语习得理论(自行百度或者去看《把你的英语用起来》这本书),成人和幼儿的学习(第二)语言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培养用英语思考的能力,我认为最有效的是旋元佑先生的广读法。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我微信公众号(sci_coffee_break)中的《如何阅读文献(二)——进阶》,欢迎大家去看全文。&br&&br&&p&根据旋元佑先生的定义,广读是大量的、长篇的阅读,不求甚解,一切以兴趣为依归。广读必须读得快、读得多,而且要能够长期维持阅读的习惯。基本上,广读时不查单词、不求甚解,只要大致看得懂文章在说什么、能够维持阅读的兴趣就好。在这个前提之下,广读的材料不能太难。如果阅读的文章超出自己的程度太多,必须大量查单词、分析句型才能够了解,那又会变成精读。&/p&&p&如果养成了广读的习惯,阅读速度会比一般人讲话速度更快,这时候你已经在进行英语思考──这种速度并不容许自己有时间把每个句子变成中文。打通了阅读速度的瓶颈,也就打通了英语思考的瓶颈。而且,英语是拚音文字,阅读的时候所有的声音都在里面。只要能够习惯广读的速度,听力理解的速度自然就一并解决。&/p&&br&&p&关于广读的材料,选择你能读进去的就行了。其实就是两类,你感兴趣的和对你有用的。&br&&/p&&br&&p&总结一下,单词方面,用拓词和扇贝刷单词,复习过程中遇到的生词(主要是从阅读中的生词),需要专门背一下。别的什么也不需要做,做得越多,越浪费时间。&/p&&br&&p&2. 阅读1&/p&&br&&p&我们都是恐惧的奴隶。有人害怕死亡,于是便有了贩卖天堂和来世的宗教。有人害怕考研阅读,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还是那句话,想清楚你要什么。想清楚你要怎么实现你的目标,然后朝你的目标努力就是了。而不是一遇到恐惧时就缴械投降,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把全部希望押在培训机构或者莫名其妙的资料上面。这些东西可以填满你的时间,然你便没有时间去害怕和担心,可是它们真的有用吗?&/p&&br&&p&先来个免责声明吧,我所有的分析只基于我自己的经验,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采纳我的意见。&/p&&br&&p&关于考研英语阅读,有一点基本达成了共识,就是其特点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才有了四六级考得好但考研不一定考得好的说法。那么我们还是先搞明白考研阅读的难度在哪里吧,以此为依据,才能针对性的复习。需要指出的是,考研阅读还是有一些考察点和传统的四六级考试类似的,比如根据上下文来猜测某些词的意思。而大家普遍觉得比较难的是一些涉及大对文章的理解和逻辑判断的内容,这个是考研阅读最大的特点和难度。具体来说除了传统题型外,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读懂文章和搞懂考研阅读出题的内在逻辑。就读懂文章而言,是个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如果你时间还够的话,我建议你踏踏实实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相信辅导机构的所谓技巧。如何能够读懂阅读文章,可以从两个点突破,第一是单词,用我上面说的方法就可以了;第二,按照我下面要讲的搞懂考研阅读命题内在逻辑的方法。&/p&&br&&p&那么考研阅读命题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呢?先看网上流传的段子吧。说考研阅读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的:&/p&&br&&p&&u&&i&以下说法正确的是:&/i&&/u&&/p&&p&&u&&i&A鲁迅姓周。&/i&&/u&&/p&&p&&u&&i&B人有两只手。&/i&&/u&&/p&&p&&u&&i&C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i&&/u&&/p&&p&&u&&i&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i&&/u&&/p&&p&&u&&i&答案解析:&br&&br&正 确答案是A,文中说,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故A是正确的。B选项错在,有一些残障人士,他们只有一只手。文中说的是“一般来说,人都有两只 手”,以偏概全。C选项错在,原文说,“现在,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唐朝时期,中国就不是56个民族。用中国来代替“现在的中国”,偷换概念。&/i&&/u&&/p&&p&&u&&i&正 确答案是B,A项错在原文是这样写的“有一个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但这只说明“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鲁迅”是姓周,不能说明所有 鲁迅姓周(意思是有一些人姓鲁名迅),扩大范围。C选项错在没有说明是现在的中国,唐朝时期,中国就不是56个民族。以偏概全。有的同学认为,有一些残障 人士,他们只有一只手。注意文中可没提到过残障人士,这是过度推断,同学你想多了。&/i&&/u&&/p&&p&&u&&i&正确答案是C,A项错在原文是这样写的“有一个我们大家 都熟悉的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但这只说明“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鲁迅”是姓周,不能说明所有鲁迅姓周(意思是有一些人姓鲁名迅),扩大范围。。B 选项错在,有一些残障人士,他们只有一只手。文中说的是“一般来说,人都有两只手”,以偏概全。C是常识,且与原文一致,不解释。&/i&&/u&&/p&&p&&u&&i&正确答案是D,A,B,C都有不准确的地方,同学们一定要体会出题人的思路啊。&/i&&/u&&/p&&p&&u&&i&。。。&/i&&/u&&/p&&p&&u&&i&结论是出题人的常识是常识,我们的常识是狗屎。&/i&&/u&&/p&&p&&u&&i&出题人的的推断是推断,我们的推断就是过度推断。&/i&&/u&&/p&&br&是不是说得很有道理?那些出题人就是一群变态,国家派他们来专门折腾我们的?&br&&p&真的是这样吗?&/p&&br&&p&当年,在我准备考研阅读的时候,我也读到过这个段子。可幸运的是,我后来又读到了另外一句话,大意是说,考研阅读命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批判型的思维,是研究生真正需要掌握的一种思维。当时我尚不能完全理解,只是对照考研阅读真题的答案和解析,确认了考研阅读命题的思维方式是破解考研阅读的核心,等我后来真正读了研究生才发现,当时说这句话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啊。&/p&&br&&p&大约读我现在写的这些东西的人,大部分是本科生,对于他们在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后要进入的科研世界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了解。我简单谈一下我对科研的一些认识吧,当然,我还是要做个免责的声明的。科学家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受到的一项重要的训练就是质疑,当他们发现有任何有疑问的地方时便会像猎狗一样扑上去。所以,当你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成为一名研究生的时候,你需要着重培养自己质疑的能力,需要能够把别人和自己的想法/观点从任何偏见中独立出来,用理智和逻辑去审视。当你拿到一个想法/观点的时候,应该像一名法医解剖尸体一样,让尸体自己说话,而不能用你自己的“常识”和“推断”写一份“合乎情理”的验尸报告。&/p&&br&&p&话题扯远一点,你能理解我做为一名医生和病人及病人家属谈话时的心情吗?他们的期望是基于“常识”和“推断”,我的判断则是基于从无数血淋淋的教训中提炼出来的科学知识和逻辑。可惜的是,他们的期望和我的判断通常并不是一回事。这是除了钱以外,在中国引起医患纠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本来医院做为一个救人同时也是死人的地方,变成了有些人眼里只能活人而不能死人的地方。牢骚说起来很多,不去扯这么多了吧。我的体会是,做为一名好医生,在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时,一定用科学和逻辑作为武器,把“常识”和“推断”掰开揉碎,摊子桌子上,让他们看清楚“常识”和“推断”中不合理的地方。&/p&&br&&p&那么考研阅读中有没有这样一位好医生,能根治我们头脑中看似合理其实大谬的“常识”和“推断”呢?&/p&&br&&p&有的,这个人叫张剑。&/p&&br&&p&张剑的黄皮书算是鼎鼎大名,考研的大部分学生应该都知道。张剑的书最有价值的是真题分析和阅读150篇。当年我用的时候150篇还分基础和提高两本,现在似乎不一样了,因为多年没用过,不敢打包票,不过想来应该和当年一样,质量仍旧是甩其他资料几条街。不过给大家提个醒。前几年我给很多人推荐过150篇,很多人就开始直接做提高篇了。其实这样做大错而特错。提高篇当时不仅增加了张剑以外多个作者,风格和真题也相差太大,倒更像X东方之流的风格,而基础篇才是和真题风格/逻辑最无限接近的一本。现在的书因为没用过,所以不能直接给出意见,但大家可以按这个思路来鉴别。总之就是选各方面和真题尽量接近的。&br&&/p&&br&&p&说这么多,是希望大家认识到考研阅读突破点在思维和逻辑,而最能解决这个点的是张剑的资料。为什么是张剑呢?原因很多,包括他是前命题人(据说)、模拟题选择资料的来源等等吧。有机会再细说。当然,如果你是某些机构的粉丝,用他们的资料是可以的,但是大体可以按照这个标准鉴别一下。&/p&&br&&p&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p&&br&&p&&b&考研英语阅读很重要,想好选择的标准,不要乱做资料!&/b&&/p&&br&&p&&b&考研英语阅读很重要,想好选择的标准,不要乱做资料!&br&&/b&&/p&&br&&p&&b&考研英语阅读很重要,想好选择的标准,不要乱做资料!&/b&&br&&/p&&br&&p&3. 阅读2&/p&&br&&p&等你有了“考研阅读突破点在思维和逻辑”这个概念后,下一步就是怎么识破考研阅读内在的思维和逻辑的过程。如果你能够把这些思维和逻辑内化是最好的,这将对你的研究生生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如果你内化不了,那么能够像法医解剖尸体一样冷冰冰地对待这些思维和逻辑也是行的。当然,如果你这个也做不到,能冷冰冰地对待自己的思维和逻辑也是极好的。唯一不能接受的,是老子是唯一正确的心态,就像上面我举的那个段子一样,因为最终受到嘲弄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出题的人。就像尼采所言,难看的是被不义打倒的人。&/p&&br&&p&那么如何识别出这些思维和逻辑呢?识别别人的思维和逻辑听上去就好像钻到别人的脑袋里一样,这么高大上的技术一般人能掌握吗?&/p&&br&&p&能!&/p&&br&&p&讲一个暴露年龄的小故事吧。《雍正王朝》里雍正上位最重要的助力是邬思道,这个人擅于揣摩康熙的心思,他是如何做到钻进康熙的脑袋里呢?他自己讲,他把所有能找到的康熙写的文字看了十几遍。所以就这么简单也这么难,简单在于翻来覆去地看就是了,难也在于要翻来覆去地看。难不在于你做不到,而在于你想不到或者别人给你说了,你仍旧屈从于自己恐惧的本能,认为做得越多越安全,不愿自己思考,不愿少做,不愿多看。&/p&&br&&p&讲讲我自己的记录吧。我当年正式开始做第一篇阅读的时候,你猜我做了多长时间?两个小时,是的,你没看错,是两个小时,因为我英语的底子还可以,我以我只做了两个小时。等到正式考试时,我平均每篇花了多少时间呢?大约7分钟。是的,你没看错,从开始看第一个字到答题结束,每篇平均是7分钟。好吧,我承认我极其无聊,考试时还在那里记时间。&/p&&br&&p&有人或许会不信吧。其实,7分钟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很多大神只怕比我做得更好。难在能把一篇阅读看到两个小时。难在当你做第一篇阅读时,能够坚持看两个钟头而不动摇,不因为别人已经做完了一套题,而怀疑自己是个SB。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看到的是台上的一分钟,内行看到的是台下的十年功。如果你肚子里没有足够的货,不知道要看什么,把一篇阅读能够看两个小时也是极难的。&/p&&br&&p&因此我的观点是要慢慢读阅读(不要急,下面会讲到怎么读),把文章读透。这一点上我和一些认为要反复刷题大神的意见不太一样,我觉得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比较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一贯复习任何一门考试的主旨都是重质不重量。对任何一门考试而言,都是你和出题人的斗争。出题人的优势在于他掌握了先手,劣势是他的考察对象是普遍的,他一定要让一部分人通过,并且试卷是静态的,他只能考察有限的题型,没有有生力量做后备。所以你只要掌握了每一种题型的罩门,下次见面就能一击致命。这样稳扎稳打,胜利的天平就会慢慢向你倾斜,何苦翻来覆去地扫荡呢?如果不得法,扫荡的结果非常可能是敌人像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地野蛮生长。另外,由于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重质不重量的复习方式会让你越做越块,只做近几年新题的情况下,题目是有可能不够做的,可以把张剑的阅读模拟题拿出来做一下,保持下手感。&/p&&br&&p&小节一下:&/p&&br&&p&&b&考研英语阅读复习的要点在于精和慢,而不在于快和多!&/b&&br&&/p&&p&&b&考研英语阅读复习的要点在于精和慢,而不在于快和多!&/b&&br&&/p&&p&&b&考研英语阅读复习的要点在于精和慢,而不在于快和多!&/b&&br&&/p&&br&&p&4. 阅读3&/p&&br&&p&这一部分谈谈我是具体怎么准备阅读的。&/p&&br&&p&首先,还是明确目的。我当时的时间比较紧张,再加上对题型的分析,我决定把作文和翻译整合到阅读里面复习。&/p&&br&&p&一篇阅读至少应该读4遍才能算是完成任务。一开始要严格地把四遍执行下来并不容易,可能会花很多时间,但是请你相信花得这些时间是值得的。&/p&&br&&p&第一遍,要解决模拟真实考试的问题,先读题干,再读文章,最后来做题。为什么先读题干?当然是为了找到读文章时的重点。为什么只读题干,不读选项,因为你没那么多时间,而且选项里只有25%的内容是真的,剩下75%都是干扰项。如果你不是时间特别充裕并且头脑特别清楚、抗干扰能力强,不建议你读选项。强烈反对像做六级一样做考研阅读,即读一部分文章做一道题,再读下一部分文章,再做下一道题。首先,考研阅读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是按照文章的顺序设置的。其次,考研阅读有很多考你对文章整体把握的题,有时候题干看似只针对某一段设置,但你在分析选项时只根据这一段的内容并不能正确解开这道题,可能你需要在读完全文后根据作者的态度,才能甄别出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如果你完全采用六级的做法,很可能卡在这道题长很长时间(因为你需要的信息不在这一段),或者干脆直接做错。但是对一部分底子比较差的同学,对他们来讲读完全文,在对全文有了把握后再做题,可能他们做不到这种程度,那么我的建议就是用混合的方式做题。你可以尝试边读边做,但是一定要把题干全读完一遍再这样做,还有就是不要对“边读边做”有执念,如果觉得不能解题,就先放一放,等到最后读完文章再做。如果你底子比较好,我建议你先读完题干,再读完文章,最后再一次性把题做完。至此,第一遍结束。&/p&&br&&p&第二遍,要解决读懂的问题,翻译也同时准备。简单讲,要达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句话读不懂的程度。当然可以查字典,不懂的单词一定要背,如果单词比较多的话建议可以尝试下anki、暗记app等软件。翻译的话,当然不用全文翻译,没那个必要,找几个长难句翻译下就可以了。记得张剑的书里会有长难句的分析,可以参照下。对于翻译,有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语法,具体来说主要是句法。一般同学只要有四级水平,就不建议专门再去复习语法了。如果你确实需要过这一关的话,建议你读一下旋元佑先生的《英语魔法师之语法俱乐部》或《旋元佑进阶语法》这两本书中的一本,建议首选《旋元佑进阶语法》吧。&b&反对你上任何辅导班去学习语法&/b&,它们纯粹是图财害命!它们做的只是把安全感售卖给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果你一定要去上辅导班学语法也可以,请你先把这两本书选一本坚持看上一章,大概只需要花上你半个小时的时间。我相信这会是你学习英语以来花得最值的半个小时。等你见过西施之后你对一定不会再喜欢东施的!大家可以去淘宝搜,也可以自己在各个论坛上下。如果你找不到,欢迎加我的微信公众号,回复“旋元佑”即可获得下载链接。有必要说明一下,旋元佑先生是台湾人,他只要一本书《英语魔法师之语法俱乐部》在大陆发行过(2001年),但是出版社已经倒闭,目前市面上买不到正版书了;《旋元佑进阶语法》据说是先生赠送给大陆网友的,只有pdf文档,没有出版相关的信息,市面上没有合法流通的纸质书。所以,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如果将来旋先生在大陆有书出版,希望大家支持正版。安利了这么多,还是要给你提个醒,请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是应试。如果你的英语语法还可以的话,暂时没必要专门抽时间来看这本书。欢迎你看看我公众号的历史消息,里面有一些关于考研的东西,特别是每周介绍国外某经济杂志文章的内容。如果真的想看旋元佑先生的书的话可以等考研结束了再看,另外那个时候也推荐大家继续关注我的公众号,里面有很多关于科研生活和论文写作的东西。&/p&&br&&p&第三遍,就要解决思维的问题了。没有太多的建议,请你按照张剑对真题的解析(或者张剑150篇中的分析),老老实实地打磨自己的思路。请你放弃一切自己的偏见(想法),踏踏实实地就认为真题是对的,如果你和真题不一样,一定是你错了。一遍看不懂接着看第二遍,就当对自己洗脑一样就行了。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偏见,考研阅读出题人是变态,你可以读一下&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zMjIzMzA4OA%3D%3D%26mid%3Didx%3D5%26sn%3Db309b0aafbbca05efe9bed%26scene%3D0%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篇文章&/a&。&/p&&br&&p&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分享给大家,我把它命名为互推法。考研阅读阅读像让任何一门考试一样,最纠结的情况就是只剩下两个选项摇摆不定,觉得哪个好像都是对的,都能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我的建议是把两个选项互推,即以一个选项为出发点,看能不能推出另一个选项,推导的过程请你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常识和推断,一切以原文为准绳。推导的结果,哪个选项更基础就说明哪个选项更接近原文,即哪个是正确选项。当然,有能做到互推,你必须先练就把别人和自己的想法/观点从任何偏见中独立出来、用理智和逻辑去审视的本领。这个过程不容易,但是请你相信,拥有这样的能力是十分值得的。&/p&&br&&p&第四遍,解决两个问题,作文模版和看透文章结构的能力。关于作文模版应该怎么准备的问题,等有空了专门抽个时间再和大家交流吧。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sci_coffee_break)看更多和考研英语复习相关的内容。&/p&
首先说一下我的分数吧,几年前英语一86。由于各个年份的难度有差异,再加上不同的学校改卷子的尺度有差别,所以不同人的分数可比性不大,就摆在这里让大家看一下吧。 先声明,我当年在复习的时候正在临床实习,我们学校管得比较严,导致复习时间有限,因此…
&p&17考研,数三136,某985应用统计已录取~&/p&&p&&b&先说一下&/b&&/p&&p&大家有问题尽量在评论里问我吧,这样其他同学也可以看到&/p&&p&请先把答案看完再问&/p&&p&其他同学问过的问题就不要重复问了&/p&&p&希望大家能互相尊重&/p&&p&&br&&/p&&p&7.28更新一下&b&复习进度&/b&的问题&/p&&p&
进度快的同学(现阶段已经把全书/十八讲已经或者快要做完2遍及以上),千万不要想着,自己复习得比别人快,比别人多就一定会比别人考的高。我身边几个要好的同学复习得时候都比我快,快到我全书才刚开始他们就把全书+十八讲都做了一遍,660也做了2遍了,最后冲刺的时候也是所有模拟卷都做了,但是最后也就考了110、120的样子。所以进度快的同学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做完一遍都有所收获,是不是之前的错题现在会写了,而不要一味地追求刷了多少遍,更不能放松警惕。&/p&&p&
而进度慢的同学(现在全书才做了不到一半)也不要气馁,要做好大致的复习计划,比如9月之前做完全书和660,10月开始做真题...然后每周也给自己安排好复习的量,每天稍微多安排一点时间复习数学,政治可以放到9月份以后复习。但也不要为了进度而囫囵吞枣,那样是一点用都没有的。&/p&&p&&br&&/p&&p&评论里有同学问到&b&错题本&/b&,更新一下吧&/p&&p&
我是把真题、模拟试卷上的错题全部抄到错题本上的,还有部分660上的错题我也有抄。全书上的所有题我都在上面做了标记,比较容易的标上E,中等难度的标上M,难的标上H,比较好的题和容易犯错的题我会用三角号和五角星着重标出,大家也可以采取这个方法来处理全书上的题。现阶段不用把全书上的错题抄下来,等到后期强化结束后再做全书时,可以把需要注意的题抄下来(时间不够也可以不抄)。&/p&&p&&br&&/p&&p&=============以下原答案=============&/p&&p&&br&&/p&&p&说下我去年暑假的复习安排。&/p&&p&
大概7月初开始的,这之前看了汤家凤基础班视频并做了笔记,高数部分把课后习题挑着做了一些,线代做了些李永乐线代讲义。&/p&&p&
复习的时候先把一章的基础班笔记看一遍,然后看强化视频。&/p&&p&
高数视频看的张宇的,做笔记,看完视频把笔记再看一遍,把李王全书对应部分做掉,做错的、较好的题做好标记,再做点660,过几天再把全书上标记的题做一遍。线代看的李永乐的,用的线代讲义,方法同上。&/p&&p&
概率论视频看的张宇的,不推荐王式安的视频和资料,题目比较旧不贴切考研真题。因为我专业课课本上有概率论部分,所以我后面是看的专业课课本。&/p&&p&
强化结束之后我把线代和高数又过了一遍,把十八讲上的题目也大致写了一遍。&/p&&p&
十月中旬我开始做真题,一开始两天一套,第一天掐时间做,第二天订正,做错的题按章节抄到错题本上。后面时间来不及了就是一天一套。&/p&&p&以上是我的复习安排,有好的安排也走了不少弯路。&/p&&p&
建议暑假留校复习,最好9月之前结束强化,然后中间抽一些时间做660/1000题,然后再花几天时间梳理一下。十一之前就可以开始做真题,我真的是开始的太晚了,后面四套卷超越模拟题都没有时间做。&/p&&p&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做错题本,错题本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有时候你做试卷错了一题可能不在意,但是,当你把错题全抄下来就会发现,自己计算的时候老是丢正负号,做级数大题老是忘记算收敛域……当然发现问题还不够,还要形成一种意识,老丢正负号的话下次计算遇到正负号的就多检查一眼。&/p&&p&最后再提一点,复习的时候不要贪多,一开始全书和十八讲之类的书选择一本即可。后面时间充裕可以再补充做其他的。&/p&
17考研,数三136,某985应用统计已录取~先说一下大家有问题尽量在评论里问我吧,这样其他同学也可以看到请先把答案看完再问其他同学问过的问题就不要重复问了希望大家能互相尊重 7.28更新一下复习进度的问题 进度快的同学(现阶段已经把全书/十八讲已经或…
&p&宏帆教育\宏帆考研&/p&&p&复习期间做笔记,是每个考研同学的必修课程。而如何做好笔记,让笔记成为自己后期复习的利器则是很多考研同学需要明确的问题。针对各个科目的不同特点,本文为大家提出一些建议。&/p&&p&&br&&/p&&p&&b&一、公共课笔记&/b&&/p&&p&&br&&/p&&p&&b&1、英语笔记&/b&&/p&&p&&br&&/p&&p&准备一个比较厚的本子,分成四份。第一部分用来整理语法知识,将英语常用的句型及例句进行逐一整理,并且将简单易错的其他语法注意事项记录在所有句型之后。第二部分用来练习长难句,每页只写一个长难句,剩下的部分用来拆分句子结构,写出自己的翻译和正确的翻译,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记录句中的生僻单词和特殊句型。第三部分用来记录阅读题中的生词,到后期,你可以拥有一本自己整理的核心词汇。第四部分用来积累简单又亮眼的好句子,考前总结出自己惯用且不会犯错的句子,整理成自己的作文模板。&/p&&p&&br&&/p&&p&&b&2、政治笔记&/b&&/p&&p&&br&&/p&&p&以马原为例,理清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涉及的各个原理及方法论,将所有知识点连成一个大框架。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个原理和方法论之后留出一定的空位,在练习真题之后,将该真题的年份和题号标注在其所涉及的知识点之后。渐渐地就能看清政治考试各频度的考点。&/p&&p&&br&&/p&&p&&b&3、数学笔记&/b&&/p&&p&&br&&/p&&p&以数一为例,数一考查高数、线代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准备三个本子,每个本子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记录重要的公式、定理和关键的推导过程;第二部分记录错题,整理错题题型和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这样,后期复习的时候,无论是记忆知识点还是查找知识点都非常方便。&/p&&p&&br&&/p&&p&&b&二、专业课笔记&/b&&/p&&p&&br&&/p&&p&&b&1、看完书再做笔记&/b&&/p&&p&&br&&/p&&p&无论是本专业还是跨专业,都应该把第一遍看书当做是一种预习,主要是要大家了解这些全新的知识哪里是重点和难点,这样可以使接下来做笔记时可以更全面、更到位一些。&/p&&p&&br&&/p&&p&先从目录宏观把握整本书的大致内容,然后深入各个章节进行细致的学习。学习完一章之后,再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动手做笔记,遇到遗忘的地方要及时翻书,遇到疑难的地方可以标注出来,然后去询问老师或者同学。学完整本书后,整理全书的大框架,将各章节的小框架纳入其中。&/p&&p&&br&&/p&&p&&b&2、不能完完全全抄书&/b&&/p&&p&&br&&/p&&p&抄书式的笔记只能在短时间内让你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印象,但是会大大弱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仅耽误看书进度,更让人无法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建议大家用自己的话来对知识进行概括,如果觉得自己概括不到位或者书上有大段比较好的原话,那就在自己概括的基础上,在旁边注明参考哪本书的哪一页。&/p&&p&&br&&/p&&p&&b&3、笔记要有一定留白,特别是第一遍&/b&&/p&&p&&br&&/p&&p&没有任何人在第一遍做笔记时就能把专业课知识总结得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专业的了解日后再看书必然会有新的领悟。因此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建议大家做笔记时要注意留白,特别是第一遍时可以留多些,这样就方便以后在原有笔记上进行补充,另外,如果没办法拿捏留白尺度的话,用便利贴进行补充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p&&p&&br&&/p&&p&&b&4、按照真题总结专题&/b&&/p&&p&&br&&/p&&p&真题的论述或者简答题涉及的知识点往往分散于专业课的各个参考书中,研究这些题目可以将原本独立于各个书本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也会为你总结知识专题提供思路和方向,使专业课涉及的各种知识网络化、系统化。&/p&&p&&br&&/p&&p&&b&5、光会做笔记不够,还要善于使用&/b&&/p&&p&&br&&/p&&p&如果花尽心思做出一本非常好的笔记,人人都能用它拿高分,就你自己不行那真是考研界最大的笑话了。笔记中记录的是精华,是复习过程中总结的重点,自然也是必须着重掌握的部分,所以不仅要做好一份笔记,还要对笔记进行强化记忆,尤其在后期复习阶段,教材之类的基本可以放下了,主要复习材料除了真题就是笔记!&/p&&p&&br&&/p&&p&&b&6、在临考前还需要把笔记进行全面梳理&/b&&/p&&p&&br&&/p&&p&在冲刺后期,临近考试的那段时间,我们需要对笔记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梳理,主要方向放在命题思路分析上,比如哪些知识点是可能会考简答与综述的,那就把这些知识罗列出记忆块,然后一块一块的“吃下去”。&/p&&p&&/p&
宏帆教育\宏帆考研复习期间做笔记,是每个考研同学的必修课程。而如何做好笔记,让笔记成为自己后期复习的利器则是很多考研同学需要明确的问题。针对各个科目的不同特点,本文为大家提出一些建议。 一、公共课笔记 1、英语笔记 准备一个比较厚的本子,分成…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1a92cd637ae51e5cb3ec5f2a413b6f5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1a92cd637ae51e5cb3ec5f2a413b6f5_r.jpg&&&/figure&&p&最近在和众多19考研同学的接触中,发现很多同学,,都或多或少,走进了一些考研的常见“误区”。虽然都是老生常谈的注意事项了,但还是有必要再和大家唠叨一下。&/p&&p&&i&&b&正所谓重要的事情说N遍都不嫌多,只要你们能真正学好!&/b&&/i&&/p&&p&&b&一、想考研却又迟迟不着手准备,一直往后拖&/b&&/p&&p&从现在的时间节点上来说,其实说起来是比较“特殊”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于18考研的同学来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有十几天,十分的紧张。&/p&&p&除了一些复习特别好的同学外,相信会有很多同学,此时复习上的不如意和无奈,统统会化为对自己之前没有好好复习的埋怨或愤怒,但事已至此,从来都是没有卖后悔药的。&/p&&p&但是对于19考研的同学来说,可能明年年底的考研,离现在还十分遥远,心理的理性声音知道要抓紧,但就是迈不开步子,下不了决心,总是绷不起那根弦!&/p&&p&但是,老师还是要不耐其烦的反复一直强调,希望同学们能够理性分析自己现有的时间和复习现状。&br&&br&&/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f04c912d15d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37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4&&&/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e8f58ba2cb79eecdb49c5f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1& data-rawheight=&2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1&&&/figure&&p&&br&&/p&&p&从现在开始,你可以不头悬梁、锥刺股,但是应该每天坚持一点点,在不耽误你其他正常的学习任务的同时,把考研一点点的抓起来。如果你能把功夫都用到平时,那么在考研后期才能自信、从容的面对。否则,到那个时候后悔、焦虑,也没有任何用处。&/p&&p&&br&&/p&&p&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是所有考研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误区,每一年却出奇的一致。&/p&&p&&br&&/p&&p&最近老师有一些19年的学员,我询问他们学习进度,大多数都会说老师我最近很忙啊,四六级要考试了、期末也来了。。。我忙着复习备考,考研的课程,前几天还能看一点,这些日子,已经很少看了。。。&/p&&p&&br&&/p&&p&试问,我们哪个学期没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呢,哪个学期不都有期末么?甚至有些学校,如果正常的话,你们还要实习吧!那你想想,有这么多的琐事需要你处理,难道我们就不考研了么?既然大家都很忙,为啥人家就能照样复习,人家就能考上呢?&/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37fb1b9eb20f0e499ab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5& data-rawheight=&2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5&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37fb1b9eb20f0e499aba_r.jpg&&&/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c9eb3382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7&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fb6a08f9fb15d123f33e18bfdd72992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fb6a08f9fb15d123f33e18bfdd729926_r.jpg&&&/figure&&p&&br&&/p&&p&你们身边,除了自己和咱们的辅导老师,又有谁真正关心你们是否考研、是否复习呢?又有谁关心你是不是真的能考上,将来过什么样的生活呢?&/p&&p&&br&&/p&&p&于是老师这边针对一些19学员,给大家列出了平时考研复习的底线,那就是每天哪怕只学半个小时,也不要完全放下考研的复习进度,那也比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干脆放弃复习强。我会一直督促和监督!不合格,肯定要批评!&/p&&p&&b&二、不重视专业课复习,一直在纠结政英&/b&&/p&&p&相信大家哪怕是文科生,也有最基本的数学知识。那么,不管你考教育学的专硕还是学硕,专业课都是300分!考研总分是 500,政治和英语各占100,但我们是否能被录取,虽然要看最低的国家线,但最终能决定你命运的,是考研总分。&/p&&p&除了极个别的、政英特别差的同学,老师还没有见过几个因为政英分数太低考不上的。如果她的政英分数真的很低,那么她的专业课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多数同学的分数特点是,政英虽然不算高,也基本都能过国家线,主要是专业课分数太低了。&br&&br&专业课总分300,如果你不能打200+,想考上好一点的院校,几乎不可能。&br&&/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f04c912d15d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37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4&&&/figure&&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d5fb8d08cd4605e12eaf1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1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d5fb8d08cd4605e12eaf11_r.jpg&&&/figure&&p&&br&&/p&&p&对于政治和英语,特别是英语的复习,大家如果是过了四级,没有过六级的水平,那么只要正常复习,考研的时候,打50分以上,60分左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它虽然不算高分,但是也过了国家线,是相对比较安全的。&br&&/p&&p&&br&&/p&&p&但如果你花了过多的时间精力去学政英,可能你真的能从60分提高到70,但相信老师,你的这些时间精力,足够你把专业课从180分提高到至少200分。在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一定的情况下,孰轻孰重,哪个复习策略对考研总分提高有益,相信大家都会算了!&/p&&p&&br&&/p&&p&总之,对于那些认为专业课后期随便背一背就能差不多的想法,老师只能说,此种观念极其危险,不得不防。考研的最大悲剧在于,知道错了的时候往往已经无力回天,后悔的时候买不到后悔药!稍有不慎,一年的时光、投入、心血、期望就会付诸东流!&/p&&p&&br&&/p&&p&&b&三、文科惯性思维作怪,上来就忍不住要背诵&/b&&/p&&p&&br&&/p&&p&在19考研同学反馈的众多复习问题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往往喜欢上来就背诵。明明一开始就和她强调了,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先熟悉、理解知识框架体系。但总是有那么一些同学,好像总是控制不住TA自己,看了书不背,心理就不踏实!&/p&&p&&br&&/p&&p&究其原因,这应该是咱们的文科生思维在作怪!&/p&&p&&br&&/p&&p&老师自己其实也是学文科的,虽然数语外分数不高,最后就上了一个普通的一本,但是文综分数高考的时候是246,还是蛮自豪的。因为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年的省文科状元,也不过是250多分。&/p&&p&&br&&/p&&p&那个时候的我,其实说不上什么理解,记忆当中最多的经验便是不要怕辛苦,只要不断的重复、多背诵,没有你拿不下的。只要你都背会了,出的题目也就基本能答个差不多。&/p&&p&&br&&/p&&p&从老师的文综分数上你也能看得到,初高中时候的文科,这个背诵还真是管用。只要你功夫到了,背一下还真的是好使。&/p&&p&&br&&/p&&p&再者,到了大学,虽然我们在大多数时间内,都是“放飞自我”的状态,但是一到期末了,我们突击背诵一下,考试也都顺利通过了!&/p&&p&&br&&/p&&p&嘿嘿,众多屡试不爽的、成功的应试经历,不知不觉就养成了我们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模式!我们自信满满,看来伴随了我们20多年的“死记硬背”法还真是好用呢!&/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v2-815bac4bb5f7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6& data-rawheight=&2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6&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v2-815bac4bb5f78_r.jpg&&&/figure&&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4f844f945ba587a7d4aa7da9d37028e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4f844f945ba587a7d4aa7da9d37028e9_r.jpg&&&/figure&&p&&br&&/p&&p&殊不知,再好用的“死记硬背法”,也仅仅是适合初高中文科以及稀松平常的大学考试。考研毕竟属于“选拔性考试”,是属于优中选优的。60分及格万岁的应对模式,在这里完全失效,你觉得你考380挺牛的,不好意思,还有考400的呢,如果我们只招一个,你就基本没什么戏了。&br&&/p&&p&&br&&/p&&p&说白了,就是考研的要求更高了,不像初高中和大学平常考试那么水了。你都是一个成年人了,怎么着,也要有点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了吧。给小孩子的那套死记硬背的模式,已经远远不够用了。如果你自己不知道动脑,不知道跟着老师努力学习、认真思考,那么你稀里糊涂走了考研这一遭,就注定是打酱油的。&/p&&p&&br&&/p&&p&&b&四、不正确的思维模式,过度纠结于细节知识点,无法自拔&/b&&/p&&p&&br&&/p&&p&很多同学在平时学习的时候,特别刚开始学一个新的科目时,总是一不注意就陷入细节无法自拔。以至于学习的进度过慢、一直停滞不前,最后导致自己的学习压力变大,轻者影响了复习规划,重则觉得自己太笨,处处卡壳,也就想着放弃了。&br&&br&&/p&&p&但仔细分析一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方法,无疑是会让我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不是有效的学习之道,我们必须改进。&/p&&p&&br&&/p&&p&那么出现这个倾向,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张老师粗略分析,有两个因素,不一定对,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帮助你们改进。&br&&br&&/p&&p&&b&一个原因和男女同学的思维模式有关。&/b&&/p&&p&&br&&/p&&p&因为咱们教育学考研的同学呢,大多为女生。女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比价好,容易注意到细节、细微处。但这是优点,有时候也会反过来成为不足。即在第一遍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容易拘泥于某个细节知识点无法自拔。如果这个知识点不理解,仿佛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c17d2273be65fbb5c704ee6a518ab89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81& data-rawheight=&2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1&&&/figure&&p&&br&&/p&&p&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本来我们学习呢,就不是只学一遍的,我们需要复习好多轮。此时,我们一定要牢记本阶段自己的复习目标,就是从宏观上去掌握教育学都学什么、考什么,梳理出大致的知识框架体系即可,切不可过于“恋战”。&br&&/p&&p&&br&&/p&&p&&b&另外一个,是我们的思维习惯问题。&/b& &/p&&p&考研复习和平时大学上课模式不同,大学上课模式是老师一节一节的讲,且只讲一遍,所以,我们习惯性的,想一遍过去后就能达到理解、记忆、掌握。因为大学考试本身就不难,60及格万岁,咱们的老师都不会难为大家。所以大家觉得此种方法没有问题,稍微认真点的同学分数还会显得“比较高”。&/p&&p&&br&&/p&&p&可是,考研是选拔性考试,是精英选拔,优中选优的。如果我只要一个人,就像上面老师提到的,你觉得你考了380分,挺高的,不好意思,如果有个考400的,你就可能被刷掉了。所以,我们首先在意识就要不断提醒自己,考研呢,肯定是有难度的,需要你分阶段的,不断深入的去复习,尽可能的达到更高的水平,想一遍过是达不到我们既定的要求的。&/p&&p&&br&&/p&&p&另外,考研的内容还是很多的,一遍过压力也的确大了点,我们真的是应该分步走,一点点把它吃掉才行。也正是因此,我们才有了基础、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的复习。那么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这个阶段的特点和任务,我们都不是天才,都不能过目不忘,那就一点点按部就班推进,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p&&p&&br&&/p&&p&现在正值19年考研的基础阶段,而此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能够带着一颗好奇心,不要那么功利的,去探索我们教育学到底考什么。不管你是不是本专业的同学,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更要认真对待。&/p&&p&&br&&/p&&p&就好比你今天要认识一位新朋友,你不可能在见第一面的时候,就把人家的兴趣爱好,把人家的性格特点等每一个细节都了解清楚,因为信息量太大了。&br&&br&&/p&&p&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么,哈哈,叫做“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第一次接触,我们要先从它的“颜值”,也就是外观、宏观上进行把握、了解。知道它大致的样子。以后在不断的接触中,才能对TA有进一步的了解。&/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adcd2656bdd365431bdbed7d7e4025b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adcd2656bdd365431bdbed7d7e4025b9_r.jpg&&&/figure&&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bdfe9fefef09b1a275f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bdfe9fefef09b1a275f2_r.jpg&&&/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v2-cfbd4b5065e6fed32bd03a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1&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1& data-original=&http://pic3.zhimg.com/v2-cfbd4b5065e6fed32bd03a6_r.jpg&&&/figure&&p&&br&&/p&&p&那么,你就应该像老师和你们说的那样,先根据勤思的讲义呢,进行第一遍的梳理,着重去梳理每一个章节的知识框架,知道它“长什么样”,知道这一章在考研中要考什么内容即可。此时,还并不需要你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细节,也并没有要求你们都得懂,毕竟有些理论还是有难度的。&br&&/p&&p&&br&&/p&&p&现有一些字面理解,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即可。如果实在觉得困难的地方,可以先做好标注。对于勤思vip班学员,后期会有一对一辅导员哦,这些学姐学长会给你们答疑解惑,不懂的,都会给你们讲清楚哒!&/p&&p&&br&&/p&&p&好了,综上所述,就是同学们一开始复习考研常见的一些小误区。当然,每个同学可能还有一些别的个别困难,可以给各自的课程顾问老师留言,都会帮你们详细解答哈!&/p&&p&&br&&/p&&p&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考研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光有主观努力是不够的。你的努力+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时有效的备考信息,+老师们不断鼓励和帮助,我们才能成功!&/p&&p&欢迎大家私信或者评论&/p&
最近在和众多19考研同学的接触中,发现很多同学,,都或多或少,走进了一些考研的常见“误区”。虽然都是老生常谈的注意事项了,但还是有必要再和大家唠叨一下。正所谓重要的事情说N遍都不嫌多,只要你们能真正学好!一、想考研却又迟迟不着手准备,一直往…
---------------------------日------------------&br&鉴于很多学弟学妹问我考研英语方面的复习问题,由于我现在在准备复试,实在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再来系统地写一个像数学复习这样的答案,所以我打算在复试结束后,到时详细地写一个比数学更全面、系统的答案,希望需要的学弟学妹可以关注一下,链接在这里:&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考研英语复习经验?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br&--------------------------日--------------------&br&虽然昨天做了说明,但我发现还是有不少知友一直在问我答案已经写得非常清楚的问题,请知友们在提问前&u&一定一定把这个答案仔仔细细地看完,仔仔细细地看完啊,仔仔细细地看完啊!!!跪求!&/u&我实在不想再继续回答已经写了的问题了,每天都要回答好几遍,我实在是不耐烦了。由于现在要准备复试,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回复大家。&b&&u&抱歉,我不得不关闭评论了,有问题私信吧。&/u&&/b&还有不要问我那种非常宏观的问题,我不想再提笔写动辄几百上千字的私信回复了。如果有很多问题请发邮件,请一定&b&&u&要分点,把你的疑惑说明确&/u&,&/b&这样你的逻辑清楚,问题明确,我回复也更有针对性。&br&&br&------------------------------------日说明------------------------------&br&由于有很多人来私信我数学和英语方面的复习问题,如果还有谁有数学问题的话,请一定把这个问题的答案仔细看完后再来问我。我发现很多人问的问题真的让我很无语,明明答案里写得很清楚了,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来问我。英语问题请分点说明你的具体疑惑,遇到的问题,不要直接一上来就问我“考研英语应该怎么复习”、“英语基础很差,怎么办”这样模糊不清的问题,我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非常详细地写回答。有时候我辛辛苦苦写了几百字发过去,对方连个谢谢都不说一声,实在让我很无语。这类问题请先在知乎里搜索相关回答,然后再来问。还有人上来就直接问我,语气很强硬,似乎我就该指导对方考研,不指导还是我的错似的。我不过是个考研二战的,虽然现在在准备复试,但能不能考上还是个未知之数。我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没有一点基本信息搜索常识和礼貌以及感恩之心的人。因为我实在不想再每天码个几百几千字去回答重复、繁琐的英语复习问题了。&br&&br&-------------------------------------------------原答案---------------------------------------&br&&br&谢邀,鉴于已经有几位答主非常详细地回答了此问题,因此我只针对题主所列的几个问题介绍一下我的看法和经验。每个人由于自己的学习经历、习惯、知识掌握程度,对考研的理解和认识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故希望17的学弟学妹不要照搬经验,根据答案进行整理然后制定出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息的复习计划。如果哪位知友有异议,请指出不要喷。&br&&br&&blockquote&&ul&&li&&b&1.1&/b&很多经验帖推荐&b&高数同济六版、线性代数同济五版、概率论浙大四版&/b&。&br&&/li&&/ul&而看张宇老师为2017界考生推荐&b&高数同济七版、线性代数同济六版、概率论浙大四版&/b&。&br&请问两种组合有什么&b&差别&/b&?哪一种适合17届考研?&br&买了这四本教材之后,是否要买&b&配套的四本习题全解指南&/b&?&/blockquote&
坦白说,对于教材,并不是说一定要看教材,也并不是说一定要看上面推荐的那几本教材。李永乐曾经说过,&u&看教材的目的在于复习知识点,对知识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好为暑假强化复习和上辅导班打基础&/u&。你总不能连什么是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这些都不知道就去上课吧。我想,有过考研经历的人都知道,很多人在上辅导班的强化课,无论现场还是视频,都是完全地在上新课,效果怎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你看教材的目的是熟悉知识点、概念和公式。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比较简单,用于检测是否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足够了,没有必要增加难度。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课本确实与考研有一定的脱节,所以请在看课本之前打印一份数学考试大纲,就几页A4纸而已。&br&
宇哥推荐的这两套教材差别大不大我不知道,不过如果你有第六版的教材的话就不要买第七版的了,没有那个必要。上面已经说了看课本的目的是什么,课本不是关键,因为我们最后的复习还是得落脚到当年的复习资料上。&u&&b&配套的习题全解指南买的话请去买二手的,本身这个习题答案解析用的价值就比较小。我当初买了四本后,也就对对答案而已。课本上稍稍有难度的习题,等到你暑期强化复习后再来看,都是很普通的练习题。你第一遍看课本的时候肯定会觉得难,因为没有配套的例题让你进行针对性地学习,那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所以,一定要记住看课本的目的,不要舍本逐末,更不要想着要去刷题。课本上的全部例题和部分习题(百度上能搜索到考研复习必做习题)搞定就可以了。课本复习最迟在6月底完成。&/b&&/u&&br&&br&&blockquote&&b&1.2&/b&有说法讲,&b&学长学姐的笔记&/b&可以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那是买&b&新的教材和&/b&&b&辅导资料&/b&好,还是买有着笔记的&b&旧的教材和辅导资料&/b&好?&/blockquote&
这个没说的,&b&&u&买新的!&/u&&/b&很多人连印刷体的笔记(就是资料书上写的那些解题方法和各类知识点总结)都不会仔细看,难不成还指望去看别人手写的?一是视觉问题,手写的字真心没有印刷的看着舒服,二来很多人连书上的印刷内容都掌握不了还去掌握别人写的,三来别人总结的很多方法技巧你不一定能够吸收(这个没法细谈)。教材、配套习题解析可以买旧的,辅导资料能买新的还是买新的。当然了,如果你的师兄师姐用过的资料一尘不染还是新的,那当然可以买过来了。&br&&br&&blockquote&&ul&&li&&b&2.&/b&各位学长学姐都强调了要多刷几遍&b&全书&/b&,这里是指&b&李永乐李正元版的全书(&/b&&b&李永乐李正元版的全书好像最新只有2015版的了,是否适合2017届使用&/b&&b&)&/b&?还是指&b&李永乐王式安版的全书&/b&,还是指&b&什么别的书&/b&?&/li&&li&&b&3.&/b&经过不寻常的2016年考研数学,大家强调应该跟着张宇走。需要&b&购买张宇的什么资料?如何跟着张宇走?&/b&&br&&/li&&/ul&&b&需要购买“高数十八讲”“线代八讲”“概率论八讲”么,那是否还需要购买全书?&/b&&/blockquote&
关于李永乐和李正元的全书,这里我需要详细说明一下。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全书是大红色的署名李永乐王式安唯一考研系列复习用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后面简称:李王全书。而在此之前流行的全书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署名北大燕园李永乐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后面简称:二李全书。&br&
好像是在2012年左右,李永乐不再参与二李全书的编写与更新,同时与王式安重新编写了另一套全书,也就是现在的李王全书。由于二李全书虽再无李永乐参与,但毕竟其中的线代部分还是以前李永乐留下来的,同时由李正元、范培华等人进行更新。李王这边出于知识版权原因,在每本书里都夹带了一张关于版权声明的纸张。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二李全书在2016年开始改名,我称之为:李范全书。因为当年二李全书的口碑,加上当时考研市场上还没有这么多的考研复习资料,自然二李全书的名气就上来了,但是不可否认,二李全书的知识体系确实是非常全面的,直到现在上面的很多内容依旧是经典。&br&
接下来,我要吐槽全书了。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适合不同人群的复习资料,确实没有必要守着全书不放。我在这里没有黑全书的意思,就事论事。一说考研数学复习,就提到李永乐,一提到李永乐就提到复习全书。我想说的是:&u&&b&李永乐是教线代的啊,教线代的啊,教线代的啊!&/b&&/u&他会去编写高数和概率部分吗?你知道吗?反正我不知道。线代复习,买李永乐编写的单独出版的&b&&u&《线性代数辅导讲义》&/u&&/b&结合他的授课视频线性代数足够了。至于高数和概率,如果复习全书符合你的个人口味、学习能力的话,当然可以买复习全书。对了,我尤其要提个醒,&u&&b&李王全书上的线代部分不要看!&/b&&/u&都有线代辅导讲义了,还看这个浪费时间,而且这本全书上的线代部分编得真心差劲。&br&至于是不是买&b&&u&《高数18讲》&/u&&/b&,虽然我用的是18讲,而且也是给学弟学妹推荐18讲,但是这个还是得看个人喜好。我不喜欢汤家凤讲课,因为我听不清楚他讲的普通话。加上18讲的编写风格让我很不习惯复习全书。自然就用高数18讲了。所以,告诫题主,汤家凤、张宇和李永乐它们的全书对应的高数辅导书籍,都有好的,可评价一本书好不好关键在于适不适合你自己,你自己能不能够看进去。以我为例,我看宇哥的18讲,就能够把每章知识点的结构给全部掌握,并自己总结题型、解题方法,看全书和汤家凤的书就不行。所以&b&&u&适合的才是最好的!&/u&&/b&现在的复习资料都有视频了,不报辅导班的话就去买作者在辅导班的视频吧,淘宝上也可以买。&br&
宇哥的《线代9讲》,你有了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就不用买了。概率也是。概率论书籍宇哥的《概率9讲》,我感觉,那个是真难啊。有人说张宇的书和视频适合基础好的,汤家凤的适合基础差的,纯粹是扯淡。如果你不把课本的知识点掌握,不好好复习视频的笔记,看每本资料都难,因为复习资料是按照考研水平编的,不是大一新生的水平来的。基础好的照样可以看汤家凤的,基础差的照样可以看张宇的。因为你不能指望你现在看考研复习资料还像当年高三看高考复习资料那样轻松,你想想高一高二时你做了多少题,大一到大三时,你又做了多少题?所以一般看第一遍都很难,第一遍过后再看第二遍就会容易多了。但宇哥的《概率9讲》看第二遍都难。故概率资料我不做推荐。&br&
至于说全书刷几遍的问题,我把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数学复习资料需要刷几遍。&b&&u&至少两遍!&/u&&/b&遍数不是问题,关键是效果。有的人刷五六遍,数学100都上不了。&b&&u&第一遍把书读厚,理解上面的所有例题,每道例题要自己亲自做和推导,讲的概念要理解,讲的解题方法要记下来,尤其是引申的用于快速解题的公式要背下来。第二遍把书读薄,自己总结整理笔记,梳理知识框架,总结解题方法。第三遍查漏补缺。&/u&&/b&&br&&br&&blockquote&&ul&&li&&b&4.1&/b&听说&b& 高数推荐张宇,线代推荐&/b&&b&李永乐&/b&(概率论=。=是谁来着?我不造额。。),&b&这是指看他们的视频么?&/b&&br&&/li&&/ul&&b&4.2&/b&看这些视频的时候,&b&是否可以直接配套全书看?&/b&&br&如果购买全书的话,“高数十八讲”和“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以及概率论资料&b&是否还有必要购买?&/b&&br&&b&4.3&/b&看视频的时候,&b&是否要配套相应老师的资料&/b&(比如看高数的时候,是否要配套&b&高数十八讲&/b&。比如看线代的时候,是否要配套&b&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b&。比如看概率论的时候,是否要&b&配套相应的老师说出的辅导书&/b&)&b&?&/b&&br&如果需要购买“高数十八讲”和“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以及概率论资料的话,&b&那全书是否还有必要购买?&/b&&/blockquote&答:4.1 对,书搭配视频看,效果更佳。视频不是看了就完了,&u&&b&视频看了后,做的笔记要背下来(宇哥语),有个系统性的框架后再去看书&/b&&/u&。&br&4.2
不要配套全书看。&u&&b&基础复习资料,一套足矣,不要买太多了&/b&&/u&。把一套啃下来胜过几套资料每套都浅尝辄止。这个道理我想不用多说吧。高数18讲和线代辅导讲义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已经足够全面了,真没有必要再买其他的复习资料了。&br&4.3 高数和线代我已经说了。概率的话,可以不看张宇的《概率9讲》,但是他的视频我强烈推荐。他的视频授课笔记再配上你买的概率资料。&br&由于有很多学弟学妹一而再再而三地问那个资料的问题,如果你实在有选择困难症或者担心买了这本漏掉什么,那我来给你一颗定心丸。你就直接买下面这套书的组合就可以了,免得一直纠结是买全书还是买18讲,资料是不是只买一套,居然还会有人以为18讲里面有线代和概率,我也是醉了。&br&&b&&u&数学资料推荐组合:&/u&&/b&&br&&b&讲解类资料&/b&:张宇《高等数学18讲》+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曹显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或王式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br&&b&习题集:&/b&李永乐《基础过关660题》或张宇《题源探析1000题》(二选一即可,不要都买)&br&&b&真题:&/b&李永乐王式安《数学历年真题权威解析》(书籍版)或李正元范培华《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二选一即可)&br&&b&模拟题:&/b&张宇《考研数学最后4套卷》或李永乐《数学决胜冲刺6+2》(真题都不能搞定的同学就不要想着做模拟题了,买了你也做不了的,因为这个题的难度是要绝对高于真题的)&br&注:我所说的视频,不是买的书籍里面什么买书送视频里的那些视频。是指这些老师在考研辅导班里讲课的视频,那才是干货满满。我把我的视频分享在这(没有17年的,需要17年的请去淘宝或考研机构买,知乎上也有好多纯伸手党):&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821824&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考研数学老师张宇?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br&&blockquote&&ul&&li&&b&5.&/b&虽然考研数学大纲变化不大,但是2016年考研数学难度和往届相差很大。2017年老师的数学视频是否和往届视频区别比较大?,那看视频的话,是否有必要找&b&2017年的视频看,&/b&还是说&b&2016年的视频&/b&也可以了?&/li&&/ul&&/blockquote&
题主杞人忧天了。你先别管那些,先把基础知识点和往年的真题搞定再来谈这个。我还是上面的那些话,觉得需要就去买17年的,也要不了多少钱。视频要比现场授课延迟几天到一个星期。如果你复习进度快的话,比如在4月或5月就结束了课本,然后开始第二轮复习,即看复习资料的话,那么你可以先看往年的视频。等到暑假17年的授课视频已经发售后,再去买来有&u&&b&针对性地&/b&&/u&看。&br&&br&&blockquote&&ul&&li&&u&&b&6.2016年数学难度不同寻常,基于此,学长学姐对17届数学考研有什么建议?比如资料选择、老师选择、复习计划等方面&/b&&/u&&/li&&/ul&&/blockquote&
你难大家都难。大家用的复习资料,市场上都买得到,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自身。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在上面说,如果可以,复习资料尽量买17年的。不要想着难度那些,都是浮云,先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础的开始复习,等你近二十年的真题全部做下来后,你再看16年的真题,感受一下什么难度。因为现在无论怎么评价,你都感觉不到。说简单,你说我瞎掰;说难呢,又怕打击你们的学习信心。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考研复习期间,真心不要被其他各类负面信息干扰。你要考研复习,所有的准备工作,比如复习计划、复习资料、学校、专业等等都确定好后,就心无旁骛地开始闭关复习,不要老是想着什么,哎呀,今年招生人数又减少了,推免比例又加大了,考研又提前了,党中央又开什么大会了,习大大又去哪讲话真烦人之类的。所以我看到考研贴吧里发帖子的那些人,有的真的是,就跟个小孩似的,还什么晒照发帖,问一些明明百度就能搜到的信息,稍有个什么谣言就各种担心。明明都是成年人了,从他们的身上,我看不到一个成年人和准研究生&u&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和&b&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b&&/u&。你们现在只需要关心怎么复习,考试报名不要报错了,不要忘了打印准考证等等这些可能一个错误就导致功亏一篑的问题。&br&&br&&br&&b&对17届的建议:&/b&&br&
不要犹豫,不要担心,不要害怕。人生哪得几回搏。想去大城市,想去重点学校,就去。我最讨厌我身边的一些同学,明明想去好学校,又觉得太难复习太辛苦,考个差学校又抱怨什么当初应该考好学校。人呐,不能太矫情。要考就去考,少婆婆妈妈的。下了决心就开干,找资料,找视频,找经验,制定复习计划,有三两个可靠的研友(研友可有可无),然后开始闭关修炼。至于其他复习问题、人际问题、上课问题不在本题的回答范围了。如果意志不够坚强,说其他的都是废话。正式复习后,少去贴吧,少去什么考研论坛。如果实在怕漏掉什么信息的话,可以关注研招网的微博(&b&&u&所有考研信息均已研招网的为准&/u&&/b&),还有那几位考研老师的微博,比如肖秀荣、张宇、李永乐、何凯文……&br&
可能我上面态度有点过了,但我不修改。我本科也是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受到歧视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从2014年春季正式一战到现在,我见过很多人,真的是矫揉造作。很多人又想轻松,又想得到一个好结果,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可一看到别人报考985又在那说三道四:“哎呀,你好厉害啊!我都不敢报呢!”如果你的身边大量充斥着这样的人,就不要给你信不过的人透露你的考研目标和其他信息。既然决定考研了,那就不要怕吃苦,不要抱怨这抱怨那。就像我在校期间,最厌烦别人给我冠“学霸”的称号,因为我知道我在这样的学校里,有些东西不是靠努力就能改变的。再者,当惯了老好人,也让很多更加地看明白了很多考研人的本质。所以希望考研的你不要做酱油党。决定了考,那就一直坚持到考试结束!&br&&br&&br&资料选择和老师选择上面答案里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复习计划,我给个推荐吧,&b&&u&仅作参考&/u&&/b&:&br&
大三下开学至六月底:课本复习&br&
暑假七月至八月:复习资料第一轮复习,结合视频,习题集配套&br&
九月至十月:复习资料第二轮复习,总结各章节的知识点,尤其是解题方法,理清各章节知识脉络与联系(线代和概率尤甚)&br&
十月至十二月:历年真题做两遍(第一遍按照知识点的编排顺序当习题练习,第二遍按照年代顺序掐时间做套题训练。大家买了历年真题后就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学有余力的话可以做模拟题,如果连真题都不能完全搞定的话,那还是不要碰模拟题了。&br&
基础复习资料已经说了,真题的话,推荐&u&李范的真题&/u&和&b&&u&李王的真题书籍版&/u&&/b&。这两套&b&&u&二选一&/u&&/b&即可,它们相对来说答案解析要好得多。如果想要把近三十年的真题全部做完的话,请买张宇的&b&&u&《真题大全解》&/u&&/b&。此外,我的答案里有数一至数五三十年真题电子版,请自己打印。660题和张宇的《题源探析1000题》这个不好做推荐,如果你第一轮复习觉得可以的话,想练题,可以买。不过这上面的题难度要大于复习资料。如果还有什么疑惑的话,欢迎私信我。最后,祝17的学弟学妹们复习顺利!
---------------------------日------------------ 鉴于很多学弟学妹问我考研英语方面的复习问题,由于我现在在准备复试,实在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再来系统地写一个像数学复习这样的答案,所以我打算在复试结束后,到时详细地写一个比数学更全面、系…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d7eb50c65ae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d7eb50c65aea_r.jpg&&&/figure&&p&本科是中北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属于军工类专业),考研跨考的是东北大学的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从2016年3月到号,这一年的备考,感悟颇多。&/p&&p&&br&&/p&&p&先谈一下自己为什么考研。 我为什么考研?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觉得比较感性吧。&/p&&p&大三上学期,我在看一部动漫火影忍者疾风传中,有个人物长门谈到了自来也老师写的小说,他说:一本小说系列分三部,第一部非常完美,第二部却常是拙劣的作品,小说系列的价值得靠第三部,也就是完结篇来决定。&/p&&p&由此,我联想到了我的大学,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小说系列的三部曲挺吻合的。我大一时充满梦想、过得充实;大二、大三过得很颓废,可以说是小说的拙劣部分;&/p&&p&我当时就想,大四就是我大学生活的完结篇,我要打一场漂亮的仗(考研之战),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价值、有回忆。&/p&&p&第二个原因是本科专业属军工类专业,就业面比较窄,同专业的同学大多数签的是兵工厂,自己不喜欢这方面的工作,加上自己大学没参加过好的比赛,也没实实在在的学点东西,找到好的工作对我来说太困难了。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选择了考研。&/p&&p&&br&&/p&&p&&br&&/p&&p&既然决定考研了,那就要关注考研。考研要关注的东西很多,从周围的同学给我的反馈以及自己的经历,我觉得首当其冲的是报考的学校及专业。&/p&&p&前段时间,在公交车上,同学谈考研的经验时,感叹道:参加了复试后,我觉得选学校、选专业比初试考多少分更重要。&/p&&p&在我看来,选学校、选专业是对自己的一种能力测试。同样一所大学,所选专业不同,考试难度也会不同。&/p&&p&比如,东北大学的信号处理专业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考虑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东北大学的王牌专业,首先初试的专业课肯定会很难,进复试后刷的人也会很多(事实也是这样)。&/p&&p&相反,信号处理专业是东北大学的普通专业,竞争相对小点,初试专业课难度会降低很多。&/p&&p&跨考其它专业,初试复试都会有难度,所以我不建议跨专业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报考名校的王牌专业,如果这样做的话,考不上的风险会很大。&/p&&p&关于怎么选学校、选专业(很重要)&/p&&p&选学校、选专业的话,看报录比基本上没什么用,我觉得可以从报考学校的所在学院的官网上查询初试成绩一览表,查了一下,初试的专业课成绩,大部分人在115分以上,表明专业课的考题不是太难。&/p&&p&查下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方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招41人,有5个推免生,统考生招36个,进复试的线是325分。其它专业以此类推。&/p&&p&查了下复试成绩(包括进复试被刷的人)及拟录取,统考生中,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有43个人进了复试(按1:1.2进入复试),刷了7个人,有36个人录取,与第二张图相呼应。&/p&&p&综合以上,表明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复试线为325分,43个人进入复试,有36个人录取。可以得出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好考一些。&/p&&p&以上只说明了2017年的初试和复试情况,前几年的查询方法和2017年一样。(ps:报考的学校不同,查询的方法也会有所区别)&/p&&p&关于选学校、选专业的事,按上面说的方法作为参考比较靠谱,建议大家查找近几年的所考学校及专业的初试、复试情况,然后再决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p&&p&ps:我说一下自己当时是怎么选学校、选专业的(仅供参考)。当时我的目标是985高校,我本科学校是普通的一本院校。&/p&&p&我当时就想,如果考砸了,选择调剂,调往外校的可能性太低(很多高校只接受本科是211、985的调剂生),如果设定的目标太高,承担的风险越大,调剂回本校的可能性越大。&/p&&p&我当时掂量了下自己的实力,如果我考一般211学校的普通专业没问题,于是我想了想,搏一把,考个一般985学校的普通专业,于是我选择了东北大学。 &/p&&p&&br&&/p&&p&&br&&/p&&p&关于专业的选择,本科专业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械和电子方面的基础课程都学过(以电为主),本科学习过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如大三学习过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加上我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感兴趣,学得也不错。&/p&&p&于是我选择了信号处理专业。往年的初试专业课难度(可间接通过专业课成绩看出来)、进入复试的分数线、复试中笔试和面试的成绩、复试刷人的比例都来自之前的数据。&/p&&p&我觉得人生包含一个一个的阶段,从高中考上大学是一个阶段(其中包括了许多小阶段),考研又是一个阶段,读研也是一个阶段。如果决定考研了,新的阶段到来了,以前的成绩、辉煌就需要学会放下去,开始新的征程。&/p&&p&我觉得每到一个阶段,都要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仅以此话与大家共勉。&/p&&p&初试分数过了学校划的专业线,你就进入复试了。复试是你进入心仪学校的另一道关卡。一些学校很重视复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p&&p&&br&&/p&&p&&br&&/p&&p&不同的学校,笔试和面试的分值不太一样(部分学校侧重于笔试,部分学校侧重于面试,而部分学校笔试、面试都重视),笔试和面试都有一个“及格线”,如果分数不到及格线,学校是不会录取的。下面我以侧重于笔试的学校为主,说一下自己的看法。&/p&&p&1)先说一下笔试,笔试很重要。即使初试考得很好,复试的笔试也不可掉以轻心。&/p&&p&就拿东北大学来说,计算机学院的笔试满分是120分,“及格线”为40分 ,有部分考生因为不重要笔试,没过“及格线”亦或笔试成绩太差,导致整体排名靠后,被初试排名靠后的考生逆袭了。&/p&&p&2)面试的话,比较特殊,对于一些好学校,老师提问的难度会根据本科学校的程度提问,即老师们对来自985、211、普通一本、二本的学生们区别对待(名校歧视)。&/p&&p&举个例子,如果你是985或211的学生,面试时老师的问题很基础;如果你是普通一本的学生,老师提的问题会增加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们压根不想要你(所以你得有自己的闪光点),他(她)们可能会故意刁难你。&/p&&p&3)关于夏令营,对于考名校的学生,参加夏令营(大约一个星期)并且夏令营合格的话,你面试会加分。考研只能被动地学生选学校,夏令营主要是开辟一条学校主动选学生的路。所以夏令营合格还是有帮助的。&/p&&p&ps:说一下自己吧,我复试考得蛮差,笔试47分,面试也不怎么好。我是从2月底开始静下心来准备笔试的,笔试是3本书,当时每天早出晚归,由于我没有笔试的往年真题,复习只能通过做例题和课后题的方法进行。&/p&&p&现在想来,当时的复习方向偏了(考卷上试题和我复习的有很大的不同)。不得不说,真题很重要,根据往年的真题,它至少保证你复习不偏。&/p&&p&面试我是3月初开始准备的,因为我考的专业面试拉分不大,关键在笔试,于是我重点准备笔试了。面试准备了英文自我介绍、中文自我介绍、大学参加的比赛、文章翻译,面试时都用上了。&/p&&p&&br&&/p&&p&&br&&/p&&p&夏令营当时我没参加,原因有两点。&/p&&p&第一:当时觉得夏令营没多大用,只是加些分而已;&/p&&p&第二:本科学校是普通一本,大学没什么奖项。于是我放弃了参加夏令营,现在回想起来,夏令营挺重要的,尤其是对获得过国家级或省级奖项的考生来说,夏令营合格的几率更大。&/p&&p&就我考的专业,夏令营合格的考生在复试中有很大的优势。不同的学校,夏令营的政策会有区别,建议大家自己去了解详情。&/p&&p&选学校、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查询报考学校的复试情况(笔试和面试的成绩),大致推断出复试的难度。选学校、选专业时,一定要把所考学校及专业的复试情况作为参考条件。&/p&&p&ps:不能过于依赖学长、学姐。&/p&&p&&br&&/p&&p&&br&&/p&&p&我相信一定有一大批考生在初试的时候就把考上或者没考上的学姐的话奉为圣旨一样,好像你跟着她的复习方法就能考上。&/p&&p&各位动动脑筋想一下,你报考的院校历年初试真题都一致吗?有没有变动呢?复试模式一直都一样吗?有没有变动呢?对于考研,准备充分永远都很重要。&/p&&p&考上的人都说很简单,没考上的人都说很坑人,都是过后回忆,自然语言会根据自己的心态而夸大,大家要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踏实准备。&/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f120e81ecdb8fdb16dcd8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f120e81ecdb8fdb16dcd8_r.jpg&&&/figure&&p&&/p&
本科是中北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属于军工类专业),考研跨考的是东北大学的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从2016年3月到号,这一年的备考,感悟颇多。 先谈一下自己为什么考研。 我为什么考研?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觉得比较感性吧。大…
考研初期规划&/b& &/h2&&p&考研初期,指的是准备考研开始至当年6月这个阶段,一般来说,以12个月为单位,可以从当年1月开始着手准备考研。具体开始时间取决于各位同学的基础。学长在这里以18年1月-6月为例,讲一下考研初期的大致规划。&/p&&p&需要明确的是,&b&这个阶段为基础阶段,你需要做的只是打好各科基础&/b&。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大家在前期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基础部分的巩固和逐步推进。&/p&&hr&&h2&&b&
各科前期复习重点&/b&&/h2&&hr&&p&&b&1、英语:&/b&&/p&&p&单词是个基础性的长期任务。这个阶段,英语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单词。6月之前先将单词背3遍,单词都没掌握好,做阅读都是学单词而不是做题目,只会浪费宝贵的习题。这个阶段所需材料,一般只需要单词书和语法书。&/p&&p&&i&【学长的英语复习经验】&/i&&/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小陈学长:【考研英语】考研英语一84分复习经验&/a&&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正确高效的使用《恋练有词》?&/a&&p&&b&2、数学&/b&:&/p&&p&最简单的做法:把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拿来做2遍,过程很痛苦,熬过了对数学就不会恐惧了。学长是按照这个方法复习的,过程痛苦但很有效果。&/p&&p&比较舒服的做法:看某个老师的基础班视频,然后再做一遍全书。学长自己没看过任何数学课的视频,根据往届考生的口碑,推荐最多的是“张宇和汤家凤”两位老师。特别提示,数学重在自己做题,视频别看太多!!!&/p&&p&&i&【学长的数学复习经验】&/i&&/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考研数学怎么做到体系化?&/a&&p&&b&3、专业课&/b&:&/p&&p&查清楚目标院校专业的考试科目和教材,找到比较好的专业课经验帖再制定学习规划。这个每个专业差别较大,我暂且不提过多建议。但6月之前最好要过一遍基础复习。&/p&&p&&b&4、政治:&/b&&/p&&p&6月之前真的完全不用关心,6月之后再考虑开始复习。学长工科生,第一次考研也是9月底开始复习的,得分79。多数同学也是8、9月份开始复习的。所以,有限的时间,建议务必把前三门课的基础打好。具体规划可以看我的政治复习经验文章。&/p&&p&&i&【学长的政治复习经验】&/i&&/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考研政治达到80分是如何复习的?&/a&&p&&br&&/p&&p&以上就是考研四门课。其中数学和英语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专业课是考长期积累的思维。所以数学和英语单词是你现在最需要马上动手做的,专业课则需要找好方法再动手学习。&b&如果你看完学长的建议并认真执行,在你18年6月时做好我说的上面4条,你的考研就成功了一半。&/b&&/p&&hr&&h2&&b&
具体时间安排和复习&/b&&/h2&&hr&&p&&br&&/p&&p&&b&以月为单位,不建议做细到每天的计划,否则很容易有太多挫败感,且本来每天的复习内容难度就不一致,不必纠结于每天的任务是否完成。&/b&&/p&&p&&br&&/p&&p&1、以下规划进度为个人大致建议,不会十分细致。把握好大的进度,心态才不会慌。至于具体复习进度,每个人要结合目标和基础适当调整。&/p&&p&2、6月之前政治不需要复习,故这里不作规划;专业课每个专业差别较大,建议找相应的经验贴再制定学习规划,这里也不作说明。&/p&&hr&&p&&b&
时间进度:1-3月&/b& &/p&&hr&&p&&b&英语&/b&&/p&&ul&&li&目标:单词背到60%的水平&br&&/li&&li&资料:恋练有词视频,新东方乱序单词书&/li&&li&方法:视频看两遍,将重点内容摘抄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自己是每天晚上看两个小时,第二遍视频将重点内容归纳整理笔记,主要是单词的归类)。单词书穿插着背诵,每次背诵不超过1小时,大脑会累,无效背诵!&/li&&/ul&&p&备注:语法也很重要,语法薄弱的同学建议穿插着学习语法,学习资料在之前的文章中都有推荐,逐渐复习简单句和复杂句以及其中包含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宾语从句等主要句法结构。&/p&&p&&br&&/p&&p&&b&
数学&/b&&/p&&ul&&li&目标:复习全书完整过一遍&/li&&li&资料:考研复习全书、教材&/li&&li&方法:全书第一遍踏实做,&b&很多不懂是很正常的,心态上不用慌&/b&!!!不懂的可以直接看答案做,看着答案要弄懂知识点,一定要认真做完这一遍打好基础。&b&我一般建议直接看全书就好,教材作为工具查询一些定理的证明即可&/b&。&/li&&/ul&&p&&br&&/p&&p&备注:学长&b&是比较反对完整做教材的。&/b&我身边也没一个人是复习教材打基础的,最多只是买来放着当参考书,哪个定理证明不懂就去查阅教材。原因两点。第一,教材太基础,习题的难度和考研不匹配。第二,教材侧重于理论证明,而考研侧重于理论应用的题型。看教材的时间,不如拿来多看一遍全书,我认为效果一定更好!&b&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是多位考研名师多年总结、修订的针对考研数学的复习专用书&/b&。而教材是全国大学生的高等数学的基础教学用书。根据资料的编写用途,哪个更适用于考研我想大家也心里有数。&/p&&hr&&h2&&b&
时间进度:4-6月&/b&&/h2&&hr&&p&&b&
英语&/b&&/p&&ul&&li&目标:单词估计要达到80%的水平,并做一部分考研阅读真题&/li&&li&资料:单词资料不变,加入考研英语真题&/li&&li&方法:单词继续背诵,配合做往年的真题。真题不用做太快,每做一篇阅读要把所有生词解决掉,并适当注重对文中长难句的分析,掌握句子结构。这个阶段我仍然建议以单词为主,句子次之。&/li&&/ul&&p&备注:&b&考研英语的真题是特别宝贵的,不是拿来让你认单词的&/b&。对真题的运用要切实把握,不要白白浪费真题。因此在这个阶段建议做2000年之前的真题,2000年之后的真题留在后期背好单词之后用。&b&前者用来学单词打基础,后者用来练阅读学思维。&/b&&/p&&p&&br&&/p&&p&&b&
数学&/b& &/p&&ul&&li&目标:把全书做第二遍&/li&&li&资料:不变&/li&&li&方法:放弃偏题怪题,学会抓经典题型,重点练习。第二遍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做过的知识点和题型,留下更深的印象。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易错、经典的题型,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li&&/ul&&p&&br&&/p&&p&前期的复习规划大致就是这样,总结起来,&b&数学和英语单词最重要!是你现在最需要马上动手做的,专业课则需要找好方法再动手学习。&/b&后期学长会持续更新详细的各科复习经验。&b&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在今年6月暑假之前做完了我所说的这些内容,那你的考研就成功了一半!&/b&&/p&&hr&&p&1.学长超详细版考研规划:&/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2019年考研该怎么规划?&/a&&p&2.前期必备资料:&/p&&p&【英语-恋练有词视频】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htds6D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htds6D&/span&&span class=&invisible&&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密码:vn7a&/p&&p&【数学-张宇基础班】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smZSCe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smZSCe&/span&&span class=&invisible&&p&/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密码:5qgf&/p&&p&【数学-汤家凤基础班】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c3vbBw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c3vbBw&/span&&span class=&invisible&&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密码:ww7c&/p&&hr&&p&我是学长 ,2次考研经验&/p&&p&从356分到436分,从菜鸟到考研老司机&/p&&p&&i&如果有一点点帮助,给学长点个赞噢~&/i&&/p&
考研初期规划 考研初期,指的是准备考研开始至当年6月这个阶段,一般来说,以12个月为单位,可以从当年1月开始着手准备考研。具体开始时间取决于各位同学的基础。学长在这里以18年1月-6月为例,讲一下考研初期的大致规划。需要明确的是,这个阶段为基础阶…
&p&汤家凤老师个人认为是最负责和踏实的。因为他跟别的老师不一样,别人都是收着讲的而不是像汤老师那样全局概括。他很务实,他的基础班除了比较偏的几个知识点(三重积分、第二型曲线曲面积分等),从数一到数三的内容都会讲完。建议最好是能先看完高数书,之后拿老汤的课来打基础。这样效果好到爆~&/p&&p&所以老汤的课比较适合需要巩固基础的人来听,但老汤比较重视题量,对概念的讲解不太深入。&/p&&p&&br&&/p&&p&张宇的课感觉很有意思,能让你激情澎湃的那种。说实话,我很欣赏他的讲课风格。即便你对数学没兴趣,他也能激发你的热情,很过瘾~&/p&&p&宇哥对于概念讲解的很深很到位,而且能够将复杂的概念和问题都简单化,让你一次就能听懂。但是你听完课后,一定要多做题多练习,否则你会发现你在课上觉得自己学了很多,到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他比较注重教你方法,而不会像老汤那样落地。&/p&&p&&br&&/p&&p&所以,张宇的课适合强化和冲刺阶段听,适合那些基础已经比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专业课真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