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石头水空气中的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我们分别称它为固体什么和什么。

> 【答案带解析】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
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铵
罐内饮料温度降低,这一现象说明饮料罐的夹层中的固体物质和水摇动使它们混合时吸收热量,在所列四种物质中找出与水混合吸收热量的物质.
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烧碱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氯化钠溶于水时无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因此这三种物质不应该是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热量,可以使罐内饮料温度明显降低.
考点分析:
考点1: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知识点的认识】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是指物质在溶解时,所发生的两个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的多少不同,而引起的溶液的温度变化的现象.具体来说,是这样的.物质溶解的过程包含有以下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该过程吸收热量;另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该过程放出热量.并且,不同的溶质,在这两个过程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也不同;这就导致在物质的溶解过程中,伴随着温度的变化,同时表现为吸热或放热现象.其具体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共有如下三种:1.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会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另外,氧化钙放在水中发生反应放热,也会使温度升高),表现为放热现象.2.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等),表现为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现象.3.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时,溶液温度会降低(如硝酸铵等),表现为吸热现象.【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物质的溶解现象、溶解所导致的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吸热或放热现象;还考查学生对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常见的溶剂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解时所导致的温度的变化,进行科学地探究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溶解,溶解过程又包含哪两个过程;并且,还要弄清哪一个过程吸收热量,哪一个过程放出热量;吸收的热量多,还是放出的热量多.特别是记住哪些典型的物质,例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溶解放热多,温度升高(另外,氧化钙放在水中发生反应放热,也会使温度升高),溶解时表现为放热现象;硝酸铵溶解吸热多,温度降低,溶解时表现为吸热现象;其它的物质则可以认为吸热和放热相等,温度不变,表现为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现象.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
相关试题推荐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B.汽油C.面粉D.花生油
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Y、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B.X>Z>YC.Z>X>YD.Y>Z>X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不需要用的仪器是( )A.B.C.D.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A.常温下,在空气中金属镁比铁容易氧化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比铜丝反应反应剧烈C.与同种盐酸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D.铜活动性不强,故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鞍钢集团全力支持上海世博会,为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建设提供4.7万吨精品钢材.关于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是纯净物B.钢是铁合金C.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D.钢的性能优于生铁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3三年级册复习大全之一.doc 1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2013三年级册复习大全之一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一(填空题)
1、一片完整的树叶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2、植物的茎分为两大类,象松树的茎是______ ,象狗尾草的茎是______。
3、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它们都是有______的物体。
4、蚂蚁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三部分,头上有______对触角,有______对脚。
5、蜗牛是用______爬行的,蚯蚓是用______ 爬行的,金鱼是用______游泳的。
6、通过观察,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蚂蚁喜欢生活在______,鱼喜欢生活在______;蜗牛喜欢生活在______。
7、______材料可以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
8、不同的材料,他们在______ 、______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9、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___好。
10、我国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 ______发明的。
11、材料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造材料,另一类是 ______。
12、水是一种没有_______,没有 ______ ,没有______,______的物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___;像石头、铅笔这样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 ;像空气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
13、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等都是液体。
14、拿水与空气比较,相对较轻的是______,流动性较好的是______ 。
15、物体的形态有______、______ 、______ 等三种。
16、我会用工具,可以用______来帮助我们比较大树的粗细,可以用______来帮助我们测量液体有多少毫升。
17、比较物体的______时,我们可以用划痕的方法。
18、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_____看、用_____摸、用_____听、用______闻,还可以借助______来测量。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二(判断题)
)1、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2、在观察完小动物后可以把它踩死。
)3、我们观察树叶时可以在树上随意摘树叶。
)4、蜗牛的身体有伸缩性,所以不能测量它的大小。
)5、树是活的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6、一次性筷子既方便又环保。 (
)7、蜗牛喜欢吃菜叶。
)8、蜗牛的粘液是用来标识路线的。
)9、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组成。 (
)10、记录树叶形状,我们可以用画画、拓印等方法。
)11、树木都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
)12、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3、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4、像狗尾草那样的茎叫木质茎。
)5、我能用各种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大小、形状和粗细。
)6、小草、树木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这些小小的生命。
)7、站在远处用眼睛看一棵大树,就可以说是在观察大树了。
)8、所有植物都是在强光下生长的好,在弱光下生长不好。
)9、小草、树木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这些小小的生命。
)10、比较树叶的大小只能用数方格的方法。
)11、植物叶子的形状虽然各不相同,但叶脉是一样的。
)12、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它颜色漂亮,却臭气扑鼻。
)13、躲在树洞里的小动物,我们可以用手伸进去去捉。
)14、、蜗牛、蝗虫和蚂蚁是同一种动物。
)15、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16、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长的那对触角上。
)17、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18、蚂蚁和苍蝇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19、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世界上最小的鸟是麻雀。
)20、食用油也是液体。
)21、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长颈鹿,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22、在观察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23、蜗牛的足叫腹足。
)24、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
)25、蚯蚓的身上有很多的环节。
)26、金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27、去动物园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带去的食物给动物们吃。
)28、物体的不同部分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29、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
)30、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是:纸、木头、金属。
)3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很少用到复合材料。
)32、科学课本的封面是一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水和空气——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知识点 &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习题详情
20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3.7%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石灰石煅烧&生石灰加水&熟石灰溶液(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2)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进行的操作甲的名称是过滤&,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该操作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和烧杯&.(3)小明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MgO&MgCl2 &Mg3N2&Mg(NO3)2&MgCO3 &Mg(OH)2&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查阅资料]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氮气(或N2)&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将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实验结论]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十O2═2MgO;3Mg+N2═Mg3N2&.[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答: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某些物质在氮气中也能燃烧或物质可以在除氧气外的物质中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知识拓展]由上述实验结果,若有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20g(填:“>”、“=”或“<”).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石灰石煅烧生石灰加水熟石灰溶液(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____,得...”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盐场常用蒸发的方法用海水晒盐;在实验室中分离沉淀常用过滤法.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镁的燃烧就可在氮气中进行.
解:(1)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的到食盐晶体.故答案为:蒸发(2)将沉淀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可用过滤法.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玻璃棒起到分流的作用.故答案分别为:过滤、引流、漏斗、烧杯(3)[查阅资料]氯元素在海水中有,而空气中不含氯元素,所以同学们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提出猜想]从查阅的资料可知,只有氮化镁是淡黄色,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所得.故答案为:氮气(或N2)[实验探究]验证猜想可用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故答案为:将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实验结论]根据探究可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可有如下反应:2Mg十O2═2MgO;3Mg+N2═Mg3N2[反思与评价]通过试验可知,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故答案为: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某些物质在氮气中也能燃烧或物质可以在除氧气外的物质中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知识拓展]12克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20克氧化镁,因为有氮气也参加了反应,所以产物小于20克.故答案为:<
本题以试验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了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以及用过滤提取食盐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精神.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石灰石煅烧生石灰加水熟石灰溶液(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石灰石煅烧生石灰加水熟石灰溶液(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____,得...”主要考察你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知识点的认识】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就是依据海洋资源的承载能力,我国采取科学开发、合理保护、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政策,依托海洋资源推进可协调发展.过去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海洋环境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自燃灾害增加,自然资源被破坏,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所以,对待海洋资源应该既科学开发,又合理保护,统筹兼顾、共同推进.从而从长远上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改造海洋捕捞业、运输业和海水制盐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海洋增养殖业、油气业、旅游业和医药业等新兴产业;积极勘探新的可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发电等潜在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在这里主要介绍其中与初中化学有关的经常考查到四个例子,大致地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1.海水淡化:地球上的水97%以上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2.53%是淡水,而其中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还不到总水量的1%.淡水资源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世界上已采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20多种,其中普遍采用的是蒸馏法中的“多级闪急蒸馏法”,70%的淡化海水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所谓“多级闪急蒸馏法”就是设计了一套压强一个比一个低的蒸发室,将它们连通在一起.当高温海水从从压强较高的蒸发室流入压强较低的蒸发室后,就会发生瞬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经冷凝成为淡水.这种蒸发室越多,海水瞬间蒸发的次数就越多,总的蒸发效率也就越高.2.海水晒盐: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如图所示:.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如图所示:.用海水晒盐,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盐田的蒸发池,通过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晶体来.3.海水“制碱”:海水中蕴含着大量的氯化钠,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就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气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也就是,先向饱和的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可得到纯碱.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4.人类提取海水中的各种元素,来大量制备对我们有用的物质.例如,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就是利用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即通常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生产流程及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图所示:.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在海底发现了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含有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的甲烷水合物,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和锰结核--多金属结核(由铁锰氧化物组成的黑色团块,是一种含有多金属的矿物);如图所示:.但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海洋中的资源、水资源的状况、海水淡化、海水晒盐、海水‘制碱’、海水制取镁、可燃冰、锰结核”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海水‘制碱’、海水制取镁、可燃冰、锰结核”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与“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石灰石煅烧生石灰加水熟石灰溶液(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____,得...”相似的题目:
[2014o衢州o中考]“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2014o常德o中考]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我国出台的“史上最严环保法”更显示了铁拳整治环境污染的坚强决心.请简述水体污染的三类主要来源及相应防治措施.&&&&
[2014o南宁o中考]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洗澡擦沐浴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烟台是座美丽的城市.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2闽东毗邻东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氯气等物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步骤一: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质量为1.4g步骤二:经过过滤、蒸发,得到3.2g精盐.(1)计算精盐的产率&&&&(保留一位小数).(2)该小组测得的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A.溶解时未充分搅拌B.蒸发时水分未蒸干C.蒸发时盐粒溅出蒸发皿(3)步骤一、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实验二】探究工艺流程图步骤Ⅱ所得的氯化钠溶液中MgCl2是否除尽,溶液中是否含有CaCl2[查阅资料]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表(20℃)
&&&& 阴离子阳离子&OH-&CO2-3&Ca2+&微&不&Mg2+&不&微&[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的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取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MgCl2&&&&(填“已”或“未”)除尽&步骤二:往步骤一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CaCl2&[拓展思维](1)工艺流程图步骤Ⅰ从海水中得到粗盐,采用风吹日晒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是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原因是&&&&.(2)写出工艺流程图步骤Ⅳ的化学方程式&&&&.
3某工厂综合加工海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I的名称是&&&&.(2)试剂1是&&&&(写化学式,下同),白色沉淀D是&&&&.(3)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向溶液B加入试剂2后,在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4)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无水氯化镁会产生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双原子分子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中007o烟台)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海水经&&&&结晶可获得粗盐.(中)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再进行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氯化钠: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中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中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3)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试剂B选用&&&&.电解无水MgCl中的过程中&&&&能转化为&&&&能.(4)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人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2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1)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蕴藏量极大的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形成的冰状固体,极易燃烧,又称“可燃冰”.它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原因是&&&&.(2)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在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反应顺序标号).(3)我国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同时制得Na2CO3和NH4Cl产品.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t1℃时,NH4Cl的溶解度&&&&&Na2CO3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②t2℃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③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a2CO3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a2CO3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多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
3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还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2-4、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即得精盐.以下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1:(1)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操作步骤是&&&&、&&&&、蒸发.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3)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理由是&&&&.(4)长岛的海水淡化采用的方法是膜法,如图2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溶质质量增加&& ②溶液质量不变&&& ③溶剂质量减少&& 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通过对上述膜法淡化海水的原理的分析,你认为它与过滤有哪些相似之处&&&&.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石灰石煅烧生石灰加水熟石灰溶液(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____,得到食盐.(2)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进行的操作甲的名称是____,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该操作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和____.(3)小明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MgO][][][][][][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____;[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____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____[实验结论]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答:____.[知识拓展]由上述实验结果,若有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____20g(填:“>”、“=”或“<”).”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石灰石煅烧生石灰加水熟石灰溶液(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____,得到食盐.(2)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进行的操作甲的名称是____,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该操作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和____.(3)小明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MgO][][][][][][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____;[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____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____[实验结论]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答:____.[知识拓展]由上述实验结果,若有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____20g(填:“>”、“=”或“<”).”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