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转一张健身卡可以转让吗 有想要的吗

-- 沂蒙晚报 --
刚办的健身卡想退有点难
本报10月14日讯 (记者袁文潇) 10月8日,市民张女士在兰山区临沂大学附近的健身会所办了一张健身卡,由于个人身体原因不适合过多运动,她想将这张卡退掉,但却遭到了拒绝。
今年10月份,张女士在临沂大学附近的健身会所花了700余元办理了一张健身卡,并购买了150元的私人教练课程,当初在办卡时,会所只是给了她会员卡和一张收据,并没有提供会员守则之类的东西。“为什么办卡的时候不跟我解释清楚。”张女士说道。
在得知不能退卡后,张女士想将卡转给朋友用,但是会所告之不可以转让。经过多次交涉,会所方面称,可以转让健身卡,但要向健身会所缴纳100元的转卡费,这让张女士不能接受。
在了解此事后,记者联系到了健身会所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张女士目前的情况,确实没有办法给她退卡。而对于转卡费,也是会所的规定。
就此事,记者咨询了沂蒙晚报法律顾问、山东颐平律师事务所主任彭海律师,他表示,此事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当事人与健身房方面坐下来协商。健身房方面也并没有降低年卡的相关服务质量,而是由于当事人的个人原因终止使用,所以双方应该坐下来协商此事。&
&& (不填默认为匿名)收了张二手健身卡 健身会所说还要交“转卡费” - 网易宁波
十天内免登录
收了张二手健身卡 健身会所说还要交“转卡费”
市民戴先生的这张二手健身卡,健身会所收了他200元“转卡费”。图片由网友提供前两天,网友“nb旧时光”在网上收了一张二手健身卡,到健身会所办理转卡手续时,才被告知还要另行支付一笔200元的“转让费”,而且关于这张卡的使用还有诸多限制,他觉得挺不公平的。记者调查得知,各类健身卡的转让要收一笔“转让费”,已经是健身行业内的“大众做法”,只是收取的金额标准不一,从100元到350元不等,而且为什么收这么多,也没有商家能给出一个具体的依据,让消费者有点雾里看花。“转卡收费”挺普遍网友“nb旧时光”的遭遇不是个例,记者调查发现,有锻炼习惯的人,被收过这笔费用的,十个人里至少五六个。家住江东的戴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他表哥送他一张健身卡,他去转卡时,健身房就要求他重新签一份合同,交200元的“转卡费”。这张卡他表哥充了
2年的会员费,只使用过一两次,虽然觉得不合理,但为了不浪费卡里的钱,戴先生还是交了,而且为了让这张卡在这家健身房全市的连锁店都能使用,他又额外掏了400元,将健身卡进行了升级。李女士因为爱好游泳,从别人手里买了一张某游泳健身中心的游泳卡,“转卡时,对方要求我交100元的转卡费,交完也没有给我发票,就是一张他们内部的表格,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转卡费到底是个啥费用。”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拨打了宁波一些健身馆、瑜伽馆的咨询电话,发现“转卡收费”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美日健身的转卡费是200元,威迪斯国际健身会所的转卡费是350元,静缘瑜伽如果会员卡是次数卡,转让没有转卡费,但如果是时间卡转让,就要收卡内剩余金额10%的转卡费。这笔费用有弹性吗?记者在采访中询问,本来买来的二手卡里金额就不多了,转卡费能不能少收一点,各个商家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至于为什么,有的称是“公司规定”,有的则称“当时办卡时在合同里就有约定”。“转卡费”到底是什么费用?“转卡费”到底是什么费用,用在哪里,深究下去,没有一个商家的接线工作人员能解释清楚。只有美日健身的接线小姐列举了两项,“转卡时我们要跟你们重新签订合同,而且还要在公司的系统将你们的个人信息更改过来,还得给你拍照,这些都是成本啊。”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大家不愿意放在台面上讲。一名业内人士称,“要收转让费的,大都是不论次数的时间卡,如果没有转卡手续费,岂不是两个人可以办一张卡,一人去一天,然后互相转了?”“而且,有一些年卡是商家在做活动时促销的,打折幅度比较大,如果有人以此牟利,损失的也是商家。”言外之意,频繁的转让会让商家丧失部分潜在客户。但这样的说法,很多消费者都不接受。戴先生说,“按照卡内的金额提供相应的服务,原本就是商家的义务。商家不能因为自己丧失了部分潜在客户,就将这笔损失以其他名目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来。”“转卡费”该不该收?收多少合适?据了解,2012年商务部颁布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这条规定主要针对发卡企业和单位购买预付卡的情况,里面提到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公示或向购卡人提供单用途卡章程,并应购卡人要求签订购卡协议,章程和协议应包括单用途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记名卡的挂失、转让方式等,但收费的标准为多少,并未明确。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保委在处理类似纠纷时,如果双方有约定就按约定,没有约定则按《宁波市商业预付卡消费争议处理暂行办法(试行)》处理。《宁波市商业预付卡消费争议处理暂行办法(试行)》第10条规定,实名制预付卡服务交易的消费者(持有者)有权自行转让持有人资格,但应当提前告知经营者,并办理转让手续。可转让手续具体怎么办,经营者是否可以收费,也未明示。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鲍欣媛称,健身会所与持卡人形成一种服务合同关系,健身会所提供服务,即债务人,持卡人是服务享有者,即债权人。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除非双方约定债权债务不得转让,否则,债权人有权转让权利,但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持卡人将健身卡转让给别人使用,对于健身会所来说并没有损失,也没有增加健身会所的义务。因此,消费者的转让行为无须得到健身会所的同意,只需通知,转让行为即发生效力,健身会所无权对消费者转让会员卡的权利进行禁止或设置限制。当然,因为转让给商家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商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也是合理合法的,但收取的标准不能过分随意,应该和实际成本对等。宁波晚报 记者 胡珊
本文来源:宁波晚报
责任编辑:nb_xuyanping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宁波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大众点评微信公众号
大众点评QQ公众号
华北东北:
华东地区:
中部西部:
华南地区:
国外热门: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08:34:25
userIp:218.90.24.245, 10.76.44.13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您的位置:
转让健身卡遭遇“转卡费”
律师提醒:办理预付卡要看清合同,保留各项单据以备维权
http://www.blnews.com.cn  北仑新闻网  
  徂暑六月,正是健身好时节,可市民朱小姐的生活却被一张健身卡&卡&住了。原来,因工作调动,朱小姐想要退掉自己办理的健身至尊卡,不料与健身中心多次协商均遭到拒绝。健身中心建议可将卡转让他人,但在转让的同时要收取一笔&转让费&,这让朱小姐大呼&不合理&。
  市民:转让健身年卡被要求各种费用
  去年9月,家住凤凰国际的朱小姐在城区某健身会所办理了一张价值1180元的健身年卡,半年后,因工作调动,她要求健身房办理退卡,却遭到了工作人员以年卡是实名制为由的拒绝。对方明确表示无法退卡,若要转卡需朱小姐自己找到愿意接受转卡的消费者,并且还需另外支付200元的&转卡费&。
  &我询问这笔转卡费的收费标准是什么,对方也无法解释。&朱小姐表示,她理解健身房不允许退卡是不希望失去潜在客户,但转卡费实实在在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无独有偶,健身爱好者刘先生也曾为一张健身卡伤透了脑筋。&办卡之前,销售别提有多热情了,说不想健身了随时可以转卡,只要支付200元的转卡费就可以了。&可等到真要转卡,事情却有了360度的大反转。刘先生之前的会籍顾问早已辞职不见踪影,健身房工作人员告诉他,因刘先生所办的两年卡为活动价,若要转卡,除了要支付200元的转卡费外,还要补400元的差价。&明明当时说好没有其他额外转卡费用的,可最后还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商家:转让费已默认成行业&潜规则&
  近日,记者就健身卡转卡手续费及差价问题咨询了城区多家健身房,被告知转卡费早已成为健身市场不成文的规定。几乎每一家健身房在合同中都注明了这一条&&&会员在转卡时需要收取&转让费&,且不同健身房对转让费的收取金额也不相同,大概在200元&300元不等。
  在朱小姐所去的健身会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转让费是其集团公司的规定,这些都是&在合同中明明白白地写着的&。而在新大路的一家健身房,一位会籍顾问则明确告诉记者,只要办年卡,他可以纸质承诺将转卡费免掉。
  就转卡差价这一问题,大部分健身房都表示,不需要支付额外的差价费。
  律师:消费者有权对霸王条款说&不&
  记者从区消保委获悉,近年来,涉及各类健身会所的投诉并不少见,主要涉及预付卡、退卡、转让、过期、停业等问题。一些健身会所提出的&惊喜优惠&迎合了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却也在无形中设置了重重陷阱和障碍,令消费者在办理、使用、退卡过程中苦不堪言。
  对此,浙江远洋律师事务所王涛律师表示,健身房不允许退卡或者收取巨额转卡费的协议属于格式协议、霸王条款,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规定。&消费者办理会员卡后,有享受服务的权利,其中就包括持卡人把卡转让他人的权利。&他表示,协议规定的不能退卡、收取转让费等条款,都是商家事先定制的,未能与消费者进行充分协商,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形成了双方的权利不对等。消费者可向当地工商部门或消协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他也提醒广大健身爱好者,在办理会员卡或者健身服务时,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同时保留好合同、协议、发票等相关证据,以备维权时所需。
 本地新闻
 资讯公告(对方正在偷人)
(居委会张大妈)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8同城健身卡转让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