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哪个nba哪些球队改名名独行

24小时热文
今日体育热点
6秒后自动进入首页朱彦硕:达拉斯小牛队改中文名?我会取名独行侠
正在加载...
就在前几天,队的老板Mark Cuban透过腾讯体育,向中国球迷宣告了这样一则讯息:Cuban的意思就是说,他们认识到Mavericks这个中文译名,翻成「小牛」是个很奇怪的翻法。所以他要全球征名(当然是中文译名),在未来一个月内,球迷可以在腾讯体育、微信、小牛队官方微博等平台留言,写下自己对于小牛队全新中文队名的建议,并最终票选出优胜名称。所以,下一季不叫「小牛」了?我想是的。那么,该叫什么呢?「小牛」这名字为何在中文篮球媒体用了足足30多年呢?我来解释一下。大陆有很多的NBA球队名称,其实有很多是沿用以前台湾的媒体所用的中文名称。虽然有些还是有很大不同,比方说「」与「溜马」、「」与「巫师」、「」与「灰狼」等等。有些的中文译名其实是因为口音,有些则是对名词的使用理解程度。台湾的体育媒体较大陆在全面了解NBA的时间上要早一些,所以在翻译上,用一些台湾媒体沿用的名词也是很正常的。「小牛队」的翻译就是这个例子,两岸倒是很一致,但是自从小牛队把Logo从牛仔帽变成了马头后,这个翻译名字就越来奇怪。我不得不说说,为何当初会翻成「达拉斯小牛队」。Maverick这个字,它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没有打上烙印的牲畜,特指无母的小牛,二是指特立独行的人。讲实在的,翻成「独行侠」我觉得是比较好的。但当时的背景下,翻成「小牛」,好像也可以。我的英语一般,但是也翻译过很多美国那边的文章,总感觉翻译这回事,英文中总有很多能意会、但无法言传的字汇,或是说没法用一个中文字词就可以直接翻译。不只是maverick很难翻,像「步行者」队的pacers到底应该怎么翻,也很有疑问。小牛隊原來的LogoLogo換馬頭,問題就來了那为何最后是「小牛」呢?这问题我还真问过我已故的NBA老师曲自立先生。曲先生是中文世界第一个有系统的介绍NBA地的专家,比徐济成老师还要资深。他曾经告诉过我,翻成「小牛」的两个原因:一是一开始,而最早的小牛队Logo有个牛仔帽,他原本打算翻成牛仔队,但是发现NFL已经有个「达拉斯牛仔队」,所以作罢。二是80年代时,有个很流行的电影「Top Gun」(中译:「壮志凌云」,不是「一把大枪」),Tom Cruise的成名作,当时在台湾很流行。阿汤哥在片中的代号就是maverick,电影中翻成「小孤牛」,所以最后他决定用小牛当作这个中文译名,一直沿用到今天。阿湯哥在Top Gun裡的代號就是maverick一般翻译NBA队名,原则有四个:一个是照字面翻,这就简单了,像Bulls就是队,没有什么争议。二是字词的意思比较模糊,所以按队徽翻,它的队徽是啥,我们就翻啥,所以像Heats,有人翻「」,有人翻「热浪」,还有翻成「热」队的。最好笑的是队,灰熊队一开始在温哥华的时候,Logo上的熊是棕色的,所以也有人翻成棕熊队,所幸现在Logo上的熊是灰色的,才没有争议。像Timberwolves才麻烦,Logo上又有森林,狼又是灰的,所以翻成灰狼、森林狼都有。這到底是什麼狼?三是音译,比如说,队与尼克队。凯尔特人队在台湾是翻成「塞尔蒂克队」或是「塞尔提克队」,主要是发音问题。尼克队就更不用说了,Knicks是「穿着灯笼裤的人」的缩写,中文实在没法翻,只好用音译。四是望文生义,自行解释。像前面说过的小牛队、步行者队都是这个情况。还有一个特例是Sixers与Lakers,七六人队与队。七六人队是因为知道其球队历史沿革所以才把Sixers翻成有历史意义的七六人;湖人则是「千湖州的人」(原先在明尼苏达州)。像这种英文名词,都很难用一个准确的中文名称去形容,只能这样了。我会给小牛队的新中文名称,取为「独行侠」。你呢?本文来自阿鱼个人微信公众号“朱老濕開火車”,不代表腾讯体育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oungcao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手机看比赛 下载APP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那支让姚明麦迪梦碎的球队即将改名!这个新队名你打几分?那支让姚明麦迪梦碎的球队即将改名!这个新队名你打几分?球哥侃球百家号相信所有因为姚明而爱上NBA的球迷,爱上火箭队的球迷,都会对达拉斯小牛队又爱又恨!恨的是这支球队曾经让志在夺冠的姚麦组合梦碎,爱的是,大概是恨极生爱吧,毕竟当年和姚明为敌的诺维斯基如今还屹立于联盟,成为最伟大的国际球星之一,承载着很多老球迷的记忆。而如今,这支让人又爱又恨的球队,即将要更改那个让人熟悉的名字!从此,他们将不再是达拉斯小牛!小牛队老板库班向来被认为是一名特立独行的老板,与其他NBA球队老板有所不同,他身上看不出任何一丝商人的气息,完全是处于对篮球的爱,对球队的爱,因此,他成为了这支球队的老板。而对于诺维斯基的重情重义更是让不少球迷称赞。20年来,他与诺维斯基“相依为命”,并一起夺得了让诺维斯基的职业生涯能够圆满的唯一一次总冠军!而这名老板对于球队新中文名的修改,也体现了这名老板的独特!在今年夏天的中国之旅,他偶然听到了自己Dallas Mavericks的中文译名是达拉斯小牛队,因此这名自负的老板怎能容许自己的球队被成为小牛,至少也是大牛、公牛、野牛之类的才能听起来让人感到霸气。因此,他决定向全国网友球迷公开征名,并选取了三个候选名字:独行侠、烈驹、狂马!而今天他们将在与勇士队的比赛半场正式宣布更改他们的中文名字。比赛还没开始,但NBA中文网已经提前曝光了球队的新名字,达拉斯独行侠!恰如这名独行的NAB球队老板,他的中文名也很好地体现了自己的特质!而从今天开始,这支在04-05赛季让本有机会夺冠的姚明和麦迪最终饮恨的达拉斯小牛队将不再存在,而取代他们的将是达拉斯独行侠队!对于这个名字,作为球迷的你有什么看法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球哥侃球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欢迎关注球哥侃球,一起聊聊NBA最新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NBA球队名字有多少乌龙?库班请来看这份安利_网易体育
NBA球队名字有多少乌龙?库班请来看这份安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达拉斯队老板-在周末宣布,要在9月11日向中国球迷宣布一件大事,很多球迷也都进行了一番猜测。而在今天上午谜底揭晓,原来是库班打算向中国球迷征集Mavericks的新中文译名,以取代原来被认为是错译的“小牛”。·大洋隔绝的彼岸这些年来,NBA都堪称是在中国推广宣传做得最好的外国体育联赛,或许没有之一。上一任总裁大卫-斯特恩在八十年代末就看中了庞大中国市场的潜力,趁着的上升期,成功让NBA影响了一整代中国体育迷,并培养了此后的篮球基础。中国篮球迷的热情和专业可不亚于美国,所以NBA一登陆这里,需要解决的并不是什么篮球问题——最迫在眉睫的,就是把这二三十支球队还有几百名球员的名字翻译给搞定。
关于NBA,你最原始的记忆是什么?早晨6点准时打开CCTV二套守候那个23号、定期买《体坛周报》或各类花花绿绿的杂志、用海报贴满卧室的那面墙……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NBA最独特的记忆和故事,同样的,中国报道NBA的那些原始记忆同样令人回味无穷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E8I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E8I0AI90005.jpg
1986年冬,斯特恩在央视传达室门口苦等一个小时只为给央视送免费录像带的段子很多人如今都耳熟能详,但那并非NBA在中国传播的开始。事实上,早在1982年,央视就从哥伦比亚电视中心购买一些体育节目,其中《体坛纵横》中就有几分钟的NBA精华片段,相当于今日的十佳球
据前央视体育总监马国力回忆说:“那是1986年冬天的某一天,斯特恩或许还带着一两个随从。按照当时台里的规定,外国人来台,必须有专门的外事接待人员接待。于是他们只能在东门传达室等,传达人员打电话把当时负责对外节目采购的李壮叫下来,经过一番汇报,李壮最终拿进门条才将他接了进来,斯特恩很简单地说明了来意,他希望能无偿给央视提供NBA录像以便央视播放。值得一提的是,斯特恩等用了一个小时,但从谈判签约只用了半个小时。”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L0M3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L0M30AI90005.jpg
80年代宋世雄、孙正平老师播放了一盘又一盘魔术师VS伯德的录像带,但或许只有骨灰级球迷才对此有些许的记忆。真正奠定大多数人NBA记忆的还是90年代的乔丹。并且,当时与乔丹一道被人铭记的还有当时的几位解说嘉宾:徐济成、苏群、于刚、梁希仪、孙保生……
苏群当时供职于《中国体育报》国际篮球部,梁希仪和徐济成则供职于新华社,孙保生是《北京晚报》的老篮球记者,于刚则是一位对NBA很了解的老教授,一般而言,苏群、徐济成和于刚解说比较较多。梁希仪经常驻外,孙保生则由于英语水准一般,所以两人渐渐淡出。图为孙保生(左)和梁希仪(右)在退休后仍饱含热情去CUBA评球。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KQR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KQR0AI90005.jpg
对于90年代初的中国而言,NBA绝对是一个报道资源异常稀少的冷门。当时仅有新华社徐济成、梁希仪和《中国体育报》的苏群经常发一些报道文章、对NBA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所以央视经常请他们解说比赛,三人在当时因此获封“国内三大NBA专家”。(图为徐济成)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PSCC6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PSCC60AI90005.jpg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徐、梁两位的资源优势不消多言。而当时供职于《中国体育报》的苏群则需要翻阅大量外电才能有所斩获。而在那之前,苏群的前辈们更惨。就如电影《听风者》一样,国家当时通过截获破译无线信号来获取外国讯息,其中极少的体育讯息才会被送给体育部门印成内参加以研究
图为苏群出席网易签约皮尔斯的活动现场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UOT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UOT0AI90005.jpg
从宋世雄、孙正平的单纯描绘比赛场面到徐济成、苏群的描述加点评,央视NBA的解说水平在90年代一路水涨船高。在1998年他们甚至发起了一场雪碧杯NBA主持人大赛,当时那个激情飞扬的胖男孩于嘉后来成为全国赛区第二并最终进入央视,杨健和马重阳这两位分赛区的佼佼者也都成了NBA解说员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QO2QJQ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QO2QJQ0AI90005.jpg
徐济成等早期的解说员不仅奉上了准确翔实的NBA解说,还大力推广NBA的各种规范性用语,尤其是球员名字的统一翻译。早期,孙正平总把皮蓬称作“皮本”,尤因则称作“厄文”。在这方面,徐济成做了大量工作,因为当时新华社负有给外国人翻译名字并推广使用的职责。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BP2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BP20AI90005.jpg
关于球员名字到底该怎么翻译,徐济成决定博采众家之长。香港、台湾和广东地区接触NBA更早,台湾称乔丹为“乔登”,香港则是“米高-佐敦”。显然,大家翻译的通用做法就是:音译且翻译成本地语言中比较常见的名字,徐济成最终决定将23号的名字翻译为“迈克尔-乔丹”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RTIJB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RTIJB0AI90005.jpg
就是在规范名字的过程中,徐济成和苏群无意间成就了另一段佳话:将湖人的8号菜鸟直接翻译为“科比”。而在当时无论写文章还是解说,人们通常只称呼球员的姓氏。但在1996年,徐、苏两位率先约定,在写文章时将湖人的8号直接称作“科比”而不是布莱恩特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JQ1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JQ10AI90005.jpg
徐、苏两位为何对一位菜鸟如此另眼相看?1996年,中国男篮去美国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NBA当时正好在加州长滩举行夏季联赛,于是中国男篮就趁机与湖人打了一场热身赛。当时中国男篮正值胡卫东领衔的黄金一代,但却被对方阵中的一个32号小将左冲右突、杀得好不尴尬。
当时跟随中国男篮报道的徐济成一下子就被这个菜鸟吸引住了,以致于在2010年为《科比24道》作序时,徐济成还对当年的情形记忆犹新。他在序言中如是写道:“我第一次见到科比是1996年7月在加利福尼亚长滩。当时中国男篮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参加NBA在当地组织的夏季联赛作为热身。科比,一个17岁零十一个月的高中生,身披湖人超级球星,“魔术师”约翰逊的32号战袍,在和中国队的比赛中如哪吒闹海,地覆翻天,一往无前。面对中国男篮的全场紧逼,科比像凶猛的灵蛇一样运球突破,人不离球,球不离人,从后场冲到前场,又从左边杀到右边,几乎把当时场上的中国队员过了8人次,最后在巴特尔和巩晓彬的防守下,用滞空后仰的动作把球投中。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DB5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DB50AI90005.jpg
徐济成记住科比不仅仅是因为其表现惊人,还因为他看到了乔丹的影子。尤其是在看到“湖人教父”亲手为科比挑选魔术师的32号后,徐济成更坚定此子必成大器的念头。回国后,在央视直播间歇时,徐济成兴奋地把科比如何神勇一一讲给了苏群听。苏群听后很兴奋并提出了一个建议
苏群在2006年撰文写评论时曾专门提及此事:十年前的那天,在中央台的演播室,刚刚从美国采访归来的徐济成趁暂停的空儿,向我眉飞色舞地描述NBA出了个奇人,那个人的名字叫“布莱恩特”。他说中国队去美国参加夏季联赛,为奥运会热身,被那个“布莱恩特”过得晕头转向,他都看呆了。“此人今后必成大器,”大徐原话我忘了,差不多是这意思。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IPT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IPT0AI90005.jpg
苏群听大徐一番描述后忍不住有了个想法:NBA现在的巨星姓氏都很简单易记,乔丹、皮蓬、尤因、希尔……布莱恩特这个姓氏实在太不起眼了,干脆咱们直接叫他的名字“科比”吧。就这样,徐、苏两人商定,以后写报道直接称湖人的8号为“科比”
苏群回忆说:“布莱恩特”当年被黄蜂队选中,换到湖人队,又是高中生,我为定他的译名伤脑筋。美国人正式场合称姓不称名,可是“布莱恩特”实在太过普通,怎么跟“乔丹”、“马龙”、“尤因”这些大侠的名字相比?奇人如果名字不奇,以后大大有碍于事迹流传。我跟大徐说,咱就只此一个,下不为例,这人只称其名,忘了他的姓,就叫“科比”好不好?那时候写篮球的少,所以“科比”很快叫开了。再看现在,处处科比,有多少人记得他叫“布莱恩特”?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HND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HND0AI90005.jpg
徐、苏两人从此统一称湖人的8号为“科比”,一开始国内的同行并不信服,觉得堂堂新华社起名字太过儿戏。于是那时有媒体就称科比为“神户-布兰特”。这个翻译既含音译又有意译,因为kobe有神户的意思。纯粹的音译大家也不认可,比如湖人早期被音译为“雷克斯”
关于NBA的音译和意译所引起的争论在当时屡见不鲜:如今在看了《哈利波特》后,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华盛顿奇才队”应该翻译成“巫师队”更恰当;“达拉斯小牛”其实是“达拉斯小马”;76人其实应该译作“76年”(因为美国是在1776年独立的)。今时今日来看,这些名字的确值得商榷,但在当时,徐、苏等人果断统一译名,客观上为NBA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8JQ8U66T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Q8U66T0AI90005.jpg
科比名字的争议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争议之一。早期徐、苏两位开风气之先称其为“科比”,而有一部分媒体则称之为“神户-布兰特”,而央视的主持人则按惯例呼其姓氏“布兰特”。现今去回看98年全明星赛,孙正平老师在录像里全场都说“8号布兰特”、“21号加奈特”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DLT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DLT0AI90005.jpg
那时,某杂志的读编往来版块上还出现了一个涉及到科比名字的笑话。一读者来信说:某次和几个同学聊天,一人说他发现了一个叫科比的新星,另一人则说他觉得那个布兰特很棒,还有一个说他喜欢布莱恩特。大家吵了半天,最后才发现说的是同一个人……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H7H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H7H0AI90005.jpg
给科比起名字只是当时规范NBA用语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如今来看,科比与中国男篮的那场比赛的另一个很有意义的点则是张卫平指导的露面(小图,张卫平、魔术师、梁希仪一道看比赛)。正是在那之后不久,张卫平也出现在了央视的直播间里并一举奠定了头号解说嘉宾的地位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NVO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NVO0AI90005.jpg
用当时央视NBA制片人任江舟的话说:“张卫平的加入让央视解说嘉宾的格局瞬间变成了三足鼎立”。张卫平球员时代是亚洲最佳前锋,退役后曾出任国家队助教,后赴美学习、工作多年。乍现身央视时,其对比赛的预判之精准、对NBA运行机制的了如指掌都是那时的球迷最津津乐道的
央视NBA解说嘉宾三足鼎立:徐济成篮球运动员出身,后在山东大学深造,英语专八毕业,就职于新华社,其最大的特长就是能说能写能分析,一专多能;苏群从事NBA报道多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实地报道NBA的文字记者,文笔出众、对NBA历史所知颇多;张卫平球员生涯之辉煌少有人及,在美国篮球圈工作多年,无论是对NBA体制还是比赛本身的见解都高人一筹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QD80O5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QD80O50AI90005.jpg
1997年的NBA全明星赛暨NBA50周年庆典是NBA在中国推广的又一里程碑。在那之前,国人大多只知乔丹,不识他人。结果,在50大庆典上,47位巨星(马拉维奇病故、杰里-韦斯特和奥尼尔托故不来)联袂登场,声势惊人,央视全程直播,让中国球迷大开眼界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M9J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M9J0AI90005.jpg
张卫平着重在现场采访了张伯伦等上古巨星。尤其是在采访了张伯伦后,当时很多刚入行的杂志记者和编辑看完电视都傻了:“这货单赛季场均50.4分,乖乖,比乔丹生猛多了。”也就是从1997年开始,NBA杂志开始不停涌现,并且很大一部分内容都以历史故事为主
张指导后来回忆说:“97年为NBA50周年大庆,为50杰发奖。采访现场热闹非凡,乔丹和巴克利缺席并被罚款。印象当中死对头张伯伦和拉塞尔各把大厅两头,排场十足,互不见面,谁也不理谁。卡尔-马龙在这些人面前是小字辈,桌前门可罗雀,我们甚至可以一对一聊家常。”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MOJ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MOJ0AI90005.jpg
如果说张卫平对50大的介绍让球迷了解了NBA的恢弘历史,那么同期在美实地采访的苏群则重点描绘了NBA的未来,一场重磅的新秀赛。NBA官方当时花大力气包装了96黄金一代的新秀赛,科比和艾弗森率队火拼,煞是好看。经此一役,苏群更奠定了自己NBA记者一哥的位子
当时中国篮球元老们都开始关注NBA,试图通过NBA找到中国篮球发展之路。前中国男篮主帅钱澄海在看过那场新秀赛后又羡慕又嫉妒:“看球这么多年,这批新秀的水准最为喜人。也难怪NBA当局如此重视他们。尤其是西部的那个8号和东部的3号,这两人必成大器。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出几位这样的人才啊。”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8JQI660I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QI660I0AI90005.jpg
事实上,早在1996年全明星赛前,苏群就得到某品牌的赞助从而成功赴美采访,就此成为中国第一位实地采访NBA的文字记者。在圣安东尼奥,苏群见证了拿到20分、1次助攻的乔丹加冕MVP。狂砍24+11+3的鲨鱼自认遭潜规则,赛后怒摔更衣室大门、拒绝接受采访……
1995年,苏群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谈了一单广告,报社同意可以用其中一部分广告款作为经费出国,但没想到这单广告最后却流产了。1996年,那时苏群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恰逢某体育品牌公司在美国办体育用品博览会,他们找到了苏群,提供经费请苏群到美国参观顺便观看全明星赛。“这是我第一次到美国现场看NBA比赛,受这鼓舞,在当年春天我搞到了一笔钱,几个月以后又去参加总决赛了。”接下来一段时间,苏群都顺利拉到了广告,两年半里三个赛季当中去了5次美国。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QHITNB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QHITNB0AI90005.jpg
张、苏在前线采访,徐济成则在国内联手时任《篮球》杂志主编的张雄(今为CBA联赛办公室主任),合写了中国第一本NBA专著《NBA50年》,一本讲述NBA50大巨星的扫盲类书籍。尽管书中有个别错误(如写尤因已于95年夺冠),但瑕不掩瑜,此书风靡一时并开启了中国的NBA出书热潮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EPD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EPD0AI90005.jpg
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NBA的进一步推广,尤其是一批如《体育世界》(后几经更名为《体育画报》、《灌篮》)杂志的问世,球迷渴望了解更深层次的NBA内幕故事,于是大批的讲NBA故事的书籍开始问世并在杂志上连载。此类书籍或翻译外国原著,或资深记者操刀著述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GAR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GAR0AI90005.jpg
当《灌篮》还叫《体育世界》时,由于NBA资源匮乏,只能搞成足、篮合体(正面翻是足球,反着翻则是篮球)。在2000年前后中国的篮球杂志数量达到了巅峰。杂志多了 ,给杂志起名也成了老大难:灌篮、尚篮、扣篮、三分……篮球术语统统被占,后来者只恨不能叫《走步》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R3C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R3C0AI90005.jpg
小子我在做大学毕业论文曾采访到一位早年在东北做篮球杂志的前辈。据他介绍,在杂志最巅峰的时候,大陆有15本质量参差不齐的篮球杂志,内容不够就翻外国的书找段子搞连载。那些年,正是通过外国专家的那些书,中国的杂志才早在1997年就大爆公牛王朝濒临解体的内幕
多说一句,考古系这个栏目之所以偶尔讲一些内幕,主要还是因为小子那些年勤看各类外国专著的缘故。当然,考古系绝大多数讲的只是当年的基本事实和新闻,但时间却让当年的那些最基本的新闻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没有经历过90年代NBA熏陶的人看考古系,正如当年的我们看80年代的黑白双煞的往事一样,觉得难以置信、匪夷所思,这都正常,或许在未来,00后也会怀疑勒布朗在2010年夏所做的那一切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PB7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PB70AI90005.jpg
那些年,因为NBA资源不足以撑起一大本杂志,因而大家都绞尽脑汁对NBA资料进行多层次、深加工。所以那时候的杂志不乏NBA球星星座、篮球课堂、球星生日纪念、球迷日志、字母拆分(比如从A到Z说乔丹)、sneaker文化、球星卡……诸如此类缺乏深度的栏目,但最起码都是原创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9N6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9N60AI90005.jpg
真正引起公愤的是个别无节操小杂志,动辄就抄袭别人的稿子,或干脆生编乱造一些不知所谓的段子。那些年,一些人编造出来了很多虚假段子,多数都爱夸大乔丹的神奇程度。2009年,奥运冠军肖海亮的一篇“乔丹扣自家篮筐”的文章让人忍不住追忆起了那段恶心人的岁月
《肖海亮:谁说上海湖北假球&nbsp乔丹也曾轰炸自家篮筐》摘录赏析:当年乔丹在公牛队时,该队在常规赛最后一场必须赢8分以上才能进季后赛,比赛快结束时公牛领先2分,公牛队获得球权,乔丹拿球直接砸进自家篮筐,获得打加时赛的资格。最终以第八名的身份进入季后赛,并最终夺得总冠军。请问,这又算是假球吗?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S7B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S7B0AI90005.jpg
有些人虚构虚假段子只是为了骗稿费、混口饭吃,其人可憎,其情可恕;但有些人却肆意借NBA招牌四处招摇炒作,纯属欺诈。在2009年前后,一位自称是“火箭老板亚历山大合伙人”、“骑士队小股东”的某君突然横空出世,引得原本很平和的NBA媒体圈陷入了夸大其词的怪圈中
这位黄君在2009年犹如天外来客般突然杀入中国篮球媒体的视野,一时间,“亚历山大生意伙伴”、“NBA华人老板”、“纽约证券界高人”、“郑志刚密友”、“吉林队投资人”、“QSL董事长”、“NBL运行者”、“利物浦收购者”……一个个耀眼的光环被戴在了黄建华头上。但如今,这些光环的光芒全部破灭,他的学历造假被证实造假,《金融时报》称NBA办公室明确告知“黄先生从来不是骑士队或任何其它NBA球队的股权所有者,也从未参与到对任何一支NBA球队的竞价购买的运作中”,黄建华本人也随后称自己因为收购吉林队而放弃了骑士股份。但据采访,真正注资吉林队的是龙润茶,当然,黄建华在利物浦收购事件中更是只有声音没有行动。至于他所创办的骑士联盟体育有限公司(QSL)更像是个虚假公司,有记者打该公司在香港的总部电话,结果电话被转移至语音信箱。再打该公司驻北京东三环财富中心的办事处电话,结果是空号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UA8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UA80AI90005.jpg
新时代滋生新骗术,这就是当今中国NBA媒体的最大噩梦。除了造假,还有各种粗制滥造。在林书豪今年2月份横空出世后,短短4个月内,中国市场上关于林书豪的书已多达16种。最关键的是,据出版商透露,这些写书的人中很多甚至都没有看过林书豪的比赛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QN7U8E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QN7U8E0AI90005.jpg
据出版界的有关人士透露,这类关于林书豪的书籍大多都是紧急赶工出来的。洋洋洒洒十多万字,出版社拉几个写手东拼西凑一番,大概不到10天即可完工上市。请注意,这10天里面还括出版社排版校对的时间。“昨天刚拿到书号,今天就下印刷厂开印”。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QN1GKA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QN1GKA0AI90005.jpg
每个人都痛恨假新闻,但偏偏很多人关于NBA的记忆却偏偏从假新闻开启。日,《达拉斯晨报》的女记者朱迪-弗拉德随手写了一篇《王治郅叛逃中国》的文章,随后中国的某些记者直接翻译并发表出去,就此给王治郅以及中国万千球迷带来了无尽的痛楚。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ALS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ALS0AI90005.jpg
感谢一些人以讹传讹的速度,王治郅很快就陷入了万劫不覆的境地。在其最困难时,其个人消息被祖国封杀,孤身辗转于迈阿密,虽坐拥一套临海公寓,但他却把公寓内豪华家具统统搬走,四壁皆空,只留一席卧榻和几张从国内捎来的碟片,以示客居他乡、心念故国之意。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RN5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RN50AI90005.jpg
在王治郅最困难时,昔日报道他的那些老记者们决定私下商议一下该如何拯救大兵王治郅。徐济成、苏群、梁希仪等人一次次耐心地在篮协和王治郅之间扮演了传话筒的作用。这些记者证明了他们不仅仅会对着NBA比赛纸上谈兵,关键时刻也能治病救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LA5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LA50AI90005.jpg
毫无疑问,《拯救大兵王治郅》其间的曲折足以拍成一部跌宕起伏的大片。徐济成,这个曾经只是被视为篮球专家的老记者经此一役地位升格,从此被公认为“中国篮球记者团队的盟主”。他用实际行动让很多后人看到了篮球媒体人除了闲暇时娱乐大众,危急时还能挺身救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V60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V600AI90005.jpg
和徐济成一样,苏群,这个平日解说NBA时总说些不痛不痒的口水话的纸上谈兵者,在“拯救大兵王治郅”的过程中却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封杀王治郅,但苏群还是顶住压力继续撰稿。他因此一度被行政罚款,甚至个人的央视NBA解说生涯还暂时“停摆”
因为违背有关指令,苏群一度在央视NBA直播间中短暂消失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8JQS475M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QS475M0AI90005.jpg
停摆,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字眼,因为停摆往往会与更大的不幸牵扯在一起。1998年停摆让人们索然无味之余还含泪目送乔丹第二次退役;而在中国,NBA直播也有过几次短暂的停摆,每次都因为深层次的民族利益冲突。
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北约轰炸,NBA短暂停播;2001年飞行员王伟在南海被美国侦察机撞得机毁人亡,NBA短暂停播;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期间,NBA龙套球员纽贝尔发倡导书要求NBA球员抵制中国在达富尔问题上的态度。而斯特恩在公开场合赞同了球员的这一主张,NBA短暂停播,而同期的其他项目的比赛照播不误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PLV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PLV0AI90005.jpg
事实正是如此,每个人热爱NBA的生涯都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不可控制的原因而“停摆”。当年乔丹宣布引退,一批铁杆粉丝也含泪相随,就此深埋了那份对NBA怦然心动的悸动。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A9F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A9F0AI90005.jpg
1999年,在乔丹宣布退役后,苏群撰写的那本《绝版乔丹》竟然标价108元,而那时我每学期的学费才刚刚200元。价格昂贵至斯,但这本书却书如其名,很快就在全国卖的绝版了。当时大家处境都差不多,十几个伙伴一起努力才搞定了那本书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QO2TKH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QO2TKH0AI90005.jpg
当年,大家对NBA的热爱难分高下,为了一本书饿肚子还甘之若饴。但渐渐的,大家对NBA的爱却在悄然间先后“停摆”。“停摆”久了,即使偶尔见面,却连一句“你有多久没看NBA了”都不敢问出口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FN5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FN50AI90005.jpg
不过,有时候回过头来想想,当初你的青春能够为了一个人而悸动、充实、骄傲、张扬,而那段岁月则是一生最美好的记忆,这就足够了。至于你的NBA生涯何时“停摆”,还是随缘吧……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8JPLKCMI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8/t_8JPLKCMI0AI9000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很多新球迷可能难以想象,如今可以通过翻译软件轻松解决的队名翻译,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有些棘手的问题。彼时互联网等于没有,国内与国外交流也非常有限(且受控制),所有关于NBA的消息都要从电视和纸媒上看。而NBA毕竟规模有限,中国跟美国又隔着一个太平洋,翻译名字的问题,也就等于没有一个最“官方”的解释,一切都要从0开始。中国这第一波NBA媒体从业者,可以说是探路人,他们成为了NBA与中国互相沟通的重要桥梁,帮了联盟很大的忙。比如“”这个名字,就是在1996年,徐济成和苏群老师因为对这个菜鸟印象深刻,决定舍其姓而取其名——在美国,一般媒体记者称呼还会用“布莱恩特”,尤其是在比较正式的行文环境里。因为中文里“科比”喊起来比“布莱恩特”不知道响亮了多少,中国球迷就认定了这个名字(美国球迷也会叫“Kobe”,显亲昵)。早期纸媒还曾将科比翻译为神户-布兰特(从意译上看倒是没错……)但这样的“传说”毕竟是罕见的,因为文化、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隔绝,有些NBA球队的译名传到中国就完全变了味,这也是小牛现在终于想要改掉中文名的原因。·直译和音译当然,大部分球队中文名字的翻译是准确而合理的,大陆和港台因为用语习惯有所不同,但差异不大。在大陆,、、猛龙、公牛、骑士、活塞、雄鹿、老鹰、山猫、热火、魔术、火箭、灰熊、黄蜂、鹈鹕、马刺、掘金、森林狼、开拓者、雷霆、超音速、爵士、勇士、快船、湖人、太阳、国王这些名字全部都是准确直译。大陆跟港台差异所在,就是大陆更习惯把译名给拟人化,毕竟球队都是球员组成的,除了典型的动物、名词之外,尽量带上个人字,会更贴近球迷。同时,大陆也更注意韵律,没有任何一支球队的名字是一个字,也是为了读起来节奏一致。像“Nets”、“Hawks”、“Heat”这样可以被翻译成“网”、“鹰”和“热”的队名,在大陆一律变成两个字:“篮网”、“老鹰”和“热火”。当然,像张佳玮老师这样要凸显X格的,还是会坚持使用一个字(他也坚持管甜瓜叫“安瑟尼”,网易体育则对凯尔特人队新招募的Irving坚持“厄文”这个名字)。使用动物或名词的球队渊源其实不难理解,动物一般就是本地的象征生物,名词也是很容易联想的特征(比如炎热的菲尼克斯就选择了太阳作为队名)。森林狼比较倒霉,建队很晚不说,好听的名字“湖人”也被曾经在这里夺得五冠的球队占据了。哪怕湖人现在已经地处全美最干旱之一的加州,但他们还是叫这个颇具诗意的名字,让人想起五大湖区的壮美。但1960年湖人遭遇的空难让他们心有余悸,也迅速迁离了明尼苏达这个苦寒之地(后来湖人还在当年空难地点建了个篮球场做纪念)。
亚航客机坠毁事件在年末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飞行安全的关注,而对于每年要乘飞机东奔西跑近万公里的NBA职业球员来说,飞行安全同样是他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H1B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H1B0AI90005.jpg
早在年初马航MH370失联之时,快船队教练里弗斯就曾表示,NBA球员们对飞机的安全问题非常在意,“很多球员都有飞行恐惧症。”里弗斯说,“但是没有办法,作为职业球员,乘飞机出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8VK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8VK0AI90005.jpg
飞机走进NBA并非一蹴而就,早期NBA的球员就如同如今CBA的球员一样,很多需要搭乘火车或者公交车赶赴客场。1953年,活塞队的老板弗雷德-佐尔纳成为了NBA第一个为球队配备专机的老板。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TOH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TOH0AI90005.JPG
PS:佐尔纳是NBA历史上最早的疯狂老板,而他对球队的花销自然不会吝啬。事实上,佐尔纳做过出格的事并不比如今的库班少,比如1953-54赛季结束后,他用12500美元的高薪将裁判查理-艾克曼挖来,让他成为了NBA历史上唯一一个直接变身成教练的裁判,结果球队一个赛季后马上杀入了总决赛。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005.jpg
PSⅡ:不过总决赛上,活塞的球员们却因为赌球而故意放水输给了对手,后来这一事件的幕后主使,前活塞队员杰克-莫拉里斯因赌博被判刑15年,并在出狱后被与他有利益关系的意大利黑手党刺杀身亡。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86NMP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86NMP0AI90005.jpg
佐尔纳为球队买下的飞机是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生产制造的DC-3,这是一种非常皮实耐用的双发活塞式飞机,有多个民用和军用版本,后来它也一度成为了早期NBA球队专机或包机的首选。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JR8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JR80AI90005.JPG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型在中国抗战时期还曾因性能优越参加过“驼峰航线”的运输任务,被称为航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运输机之一,目前,该机型仍在一些地方服役。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IKC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IKC0AI90005.jpg
皮实好用是一回事,舒适性那就只能另谈了,和现在的大客机相比,彼时球队专机矮小的机舱和狭窄的座椅间距往往让球员们苦不堪言,因此,挑选机头座位也一度成为NBA球队老大当时的特权之一——虽然那也舒服不到哪里去。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NOP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NOP0AI90005.jpg
1960年,当时还在明尼阿波利斯的湖人队曾乘坐这架“不舒服”的飞机遭遇过一次空难惊魂,当时飞机在暴风雪中发生了故障,一个引擎报销空中停车,飞行员只得选择迫降,在迫降过程中,当时的湖人队老大贝勒直接从座位上站起来躺在了过道上,说:“如果真的要死,老子也要死得舒服一点。”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7C2JC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7C2JC0AI90005.jpg
最终这架飞机在明尼苏达州的漫天大雪中迫降成功,球员们幸免于难,据说迫降过程中整架飞机里充满了祷告声,不过所幸超过30厘米的积雪让飞机得到了一定的缓冲,以至于飞机上的球员们直到有人来敲机舱门才意识到飞机已经迫降成功,事后经飞行员确认,此时飞机上的燃油已经不足15分钟航程,可以说距离机毁人亡仅差一步之遥。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RGI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RGI0AI90005.jpg
另外,该飞机落地的地方是一大片玉米田,这也是飞机在落地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碰撞的因素之一。走出舱门之后,死里逃生的湖人队的球员们兴奋的好像夺得了总冠军一样,直接在地里打起了雪仗,而几分钟后,飞机就被赶来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包围,眼尖的贝勒在其中找到了一辆殡葬车,这时球员们才回想起刚才的惊魂一幕。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T1G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T1G0AI90005.jpg
第二天,湖人队的球员们乘大巴回到明尼阿波利斯,但在奔赴下一个客场前他们又看到了这架差点让他们丢命的飞机。球员们面面相觑,表示不会再乘这架飞机,球队老板鲍勃-舒尔特此时说到:“好,要么上飞机,要么滚蛋。”湖人的球员这才重新爬上了飞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7E3EE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7E3EE0AI90005.jpg
上飞机之后,每个湖人球员各自掏出了50美元,交给了当时迫降成功的飞行员,感谢他之前的“救命之恩”,而在该赛季剩下的日子里,球员们一直坐着这架破破烂烂的DC-3飞往美国的各个客场打比赛。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7E2VN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7E2VN0AI90005.jpg
也许是因为这件事情让球队老板也受惊不小,于是在1961年,湖人从寒冷的明尼苏达州搬到了温暖的加利福尼亚。而当时他们迫降成功的卡罗尔镇居民则在那座玉米田中建立起了一座纪念公园,2010年,湖人队的球员们还曾回到这里举办纪念仪式。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E4O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E4O0AI90005.jpg
之后针对可能的空难,NBA设定了应急预案,联盟规定,如果某支球队有5名或5名以上的球员在事故中遇难,那么该支球队可以进行紧急扩军,其余球队的名单中只有5名球员受保护,剩余球员供扩军球队随意挑选。另外球队还将获得来年的状元签——当然,全NBA恐怕没有人愿意因此条款而受惠,而NBA目前也没有现役球员因空难去世的记录。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7C2FP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7C2FP0AI90005.jpg
而ABA的温德尔-拉德纳则是唯一一个因空难而去世的现役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他于1975年去世,此后他的4号球衣一直高挂篮网队球馆上空,1993年,里克-马洪加盟网队并穿4号球衣上场,一度引发了一些老球迷的不满(拉德纳虽为龙套,但生前人气极高)。篮网官方日后宣布封存了他的4号球衣(但并未将其退役)。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DBQ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DBQ0AI90005.jpg
事实上,在NBA的球队内部,人们对于航空安全方面的玩笑十分忌讳,1972年,为了避免因迟到误航班被罚款,湖人队前锋特拉普竟然给机场打电话声称飞机上有炸弹导致航班延误,结果湖人队在72年夺冠后马上将其清洗出队。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92SB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92SB0AI90005.jpg
而1977年12月伊凡斯维尔大学航班坠落事件则是北美篮球史上最大的一起空难,当时整个飞机上仅有4人获救,伊凡斯维尔大学篮球队的所有成员和教练则都在事故中罹难。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HQJ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HQJ0AI90005.jpg
值得一提的是,杰里-斯隆是从这起空难中“死里逃生”的幸运儿,因为他当时本来应该是伊凡斯维尔大学的主教练。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7H8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7H80AI90005.jpg
1976年,杰里-斯隆因为膝伤严重从公牛队退役,赋闲之后斯隆很快接到了伊凡斯维尔大学的邀请,希望他能去担任校队主教练一职。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91F7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91F70AI90005.jpg
因为伊凡斯维尔大学是斯隆的母校,所以斯隆稍作考虑就做出了决定加盟,然而仅仅5天之后,斯隆就因为私人原因决定辞职离开。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005.jpg
情急之下,伊凡斯维尔大学决定聘请鲍比-沃特森,而他则在不经意间成了斯隆的替死鬼……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FJ6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FJ60AI90005.jpg
相比之下,前篮网队老板刘易斯-卡兹就没那么幸运了,日,卡兹的私人飞机在马萨诸塞州机场附近的一片林地坠毁,机上包括卡兹和他的妻子在内的7人全部遇难。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VUD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VUD0AI90005.jpg
飞机失事现场照片。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UFR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UFR0AI90005.jpg
卡兹老板1998年买下了当时尚在低谷的新泽西篮网队,之后经过经营,篮网队在连续两年打入总决赛,可以说,卡兹做老板时的篮网队是球队NBA历史上最成功的阶段,在他去世后,很多前篮网球员都表示对于前老板的去世表示十分难过。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V89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V890AI90005.jpg
不过虽然航空灾难的生还率极低,但这实际依然是目前事故率最低的一种交通运输途径,事实上,在NBA达到土豪级别的老板们大多非常愿意在球队包机上下功夫,比如库班,他就专门买下了一架波音757作为小牛队的包机使用。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MUE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MUE0AI90005.jpg
据称,这架飞机耗资4600万美元,库班在得到它后又费尽心思进行了一番改装,在谈到此事时,库班表示,相比那些使用联盟租用航班的球队,拥有更好的包机的球队能让球员们得到更好的休息和享受,这是一种类似主场优势的“包机优势”。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M2P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M2P0AI90005.jpg
据描述,库班在该包机上设计了力量房,而且理疗设施一应俱全,同时为球员配备了足以完全伸展的超大皮椅,而且厕所空间也相当大,一举解决了巨人乘机的舒适度问题。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KVG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KVG0AI90005.jpg
同时,每个球员的飞机座位上都包含一套个人的娱乐系统,球队专属营养师可以在飞机上满足球员任何的点餐需求,可谓奢华至极。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GC9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GC90AI90005.jpg
当然,小牛队专机的奢华享受在NBA只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球员来说,对于飞机的要求无非就是大点宽敞点,而球员们上飞机以后一般也都是各忙各的,毕竟旅途劳顿,选择睡觉的也不在少数。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BTB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BTB0AI90005.jpg
当然如果不睡觉的话,必要的娱乐活动也必不可少,比如一起看看电影……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9NH0AI90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9NH0AI90005.jpg
或者抓抓牌九赌赌钱……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005.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005.jpg
不过娱乐归娱乐,因为玩不起闹起来就不好了,2011年,梅奥和托尼-阿伦就因为赌桌上的不愉快在飞机上大打出手,结果梅奥很快就因此被球队放弃(事实上梅奥已经是惯犯了,之前他还和达柳斯-迈尔斯打过一次。)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ADI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ADI0AI90005.jpg
而阿里纳斯持枪门的起因也与航班上的赌局有关,在一次航班的飞行中,为了帮菜鸟麦基赖掉欠队友赌资,阿里纳斯掏出了手枪威胁克里坦顿,谁曾想有黑帮背景的克里坦顿根本不怵,结果事情最后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闹的鸡飞狗跳,奇才队也选择送走大将军彻底重建了事。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ERB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ERB0AI90005.jpg
“大梦”奥拉朱旺也曾经大闹航班,1986年在与球队续约前,奥拉朱旺针对自己在球队的地位和薪水问题在飞机上大发雷霆,据说当时奥拉朱旺情绪激动大吵大闹,弄得飞机一度几乎失去平衡,直到飞行员通过广播大吼“都TMD给我坐下别动你想害死所有人吗?!”才控制住局面。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BBC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BBC0AI90005.jpg
目前不少土豪球员都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不过会开的则没有几个,相比之下,乔伊-格拉汉姆则是其中异数,他自己虽然没有飞机,但他早在大学时就自己考取了飞行员驾照,是NBA里少数拥有飞行技能的球员。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7E2ML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7E2ML0AI90005.jpg
不过这样的经历在斯托克顿面前就显得弱爆了,在球场上,斯托克顿被认为身体素质平庸,跑跳能力不佳,但这位NBA历史上最健康的铁人却拥有战斗机飞行员般坚韧的体制,而他的确也曾驾驶过战斗机。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P7M0AI90005.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P7M0AI90005.jpg
作为一名预备役军人,斯托克顿曾接受过完整的战斗机驾驶培训,2009年,他驾驶F-16战斗机执行任务的一段视频被传到了网上,在视屏中他的表现完全不逊于职业军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OHT0AI9000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OHT0AI90005.jpg
斯托克顿开战斗机视频截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一下。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QES0AI90005.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QES0AI90005.jpg
说一千到一万,不管多担心多害怕,坐飞机这种事对于职业球员来说还是躲不掉了,不知道对于这个观点,已经从联盟中消失的罗伊斯-怀特作何感想(编辑:周峻涛)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600x450_AEO68CL30AI9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30/t_AEO68CL30AI9000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另一支豪门凯尔特人也很有意思,港台跟大陆不同,没有选择直译而是音译,叫他们“塞尔提克”。大陆在这里是技高一筹,因为凯尔特人刚好点明了波士顿的历史,这座城市处于新英格兰地区,堪称是美国发祥地之一,因此早期有很多爱尔兰移民。凯尔特本就是英伦三岛的民族,凯尔特人也是在致敬这一传统,连队标的绿色小精灵,都跟苏格兰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很像。因此,塞尔提克的音译虽然准确,但反而显得有点没文化了。因为波士顿有这样的历史传统,倒也留下了很多历史问题。这里民风彪悍而保守,曾经黑帮横行(《无间行者》、《黑色弥撒》等电影都讲述了相关历史背景);同时,天主教徒众多,曾经发生过臭名昭著的神父性侵事件,震惊全世界(详见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另外就是种族歧视问题,波士顿的人口构成中白人还是大多数,数代以来累积的种族歧视习惯很难根除。连NBA很多球员都抱怨过去波士顿打球会被歧视羞辱,连勒布朗-詹姆斯都表示赞同。绿军球迷身穿"詹姆斯是婊子"短袖在大陆译名中,只有尼克斯一支球队属于音译。因为如果直译,实在太奇怪了。“Knicks”的来源,是“knickerbocker”这个单词,指的是“灯笼裤”。这是当时登上这片大陆的荷兰移民所带来的穿衣时尚。17-18世纪的纽约,还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移民的后代都以欧洲血统为荣,上层社会的社交规矩照搬古老欧洲那一套,为了可以强调贵族身份,甚至比欧洲还要繁琐而压抑。因为在那时候的欧洲贵族眼中,美国人是暴发户、土鳖和野蛮的象征(现在都还存在这个刻板印象),他们一开始只能通过刻意模仿来保住面子。纽约有钱的少男少女新婚就要去欧洲旅游“镀金”,感受一下真正的文明世界,然后回到北美大陆继续装作模样。这段历史虽然早已尘封,但当纽约真的想要成立一支篮球队的时候,他们还是选择了代表这个传统的译名,揭示纽约真正的血统。这样的文化差异却是令人感慨,在东亚国家,非我族类往往会引来敌意,被入侵更是耻辱的历史,然而在由外来人建立起的美国,引以为荣的都是外族的历史。关于灯笼裤到底啥样可以从尼克斯最早的logo一窥究竟书归正传,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叫他们“纽约灯笼裤队”,简直就是滑稽,于是,不管是大陆还是港台,都选择了音译成“尼克斯队”或者“尼克队”。同在纽约的篮网就很惨了,他们的名字没有任何传统可言,完全是模仿。纽约喷气机队(Jets)和大都会队(Mets)都很牛X,于是他们就叫“Nets”押韵沾光,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就算从新泽西搬到布鲁克林,纽约还是他们的“后妈”。·YY的歧义美国如何建立的历史很多人都懂,但美国往西部扩张的历史和很多细节渊源,我们东方民族就比较陌生了。小牛、步行者、76人和奇才的翻译全部都属于歧义,跟港台也很不同。76人和步行者,大陆还是选择了直译,但这些队名的渊源跟词语本身的意思关系不大。我们把“76ers”直接当做了“76+ers”,合起来就是“76人”,译法跟湖人相同。但其实这指的是“76年”——《独立宣言》发表的1776年。费城就是美国诞生的地方,《独立宣言》签署的地方,76人队名其实纪念的就是这一历史。76人在NBA是历史非常悠久的球队,前身是锡拉丘兹民族队。在他们被并入NBA后也一直叫这个名字,搬迁至费城后,才改名为76人,也是主打爱国情怀。之前在费城的NBA球队叫“勇士”,也就是张伯伦砍下100分的队伍,在76人搬来之前就迁去了旧金山,成为了如今的勇士。“勇士”在费城,是很恰当的,费城人本来就很“tough”(不塔夫怎么会闹革命),想想科比(本地人),想想艾弗森,费城球队失去了这个名字,就跟明尼阿波利斯失去湖人一样,是很可惜的。步行者也是把“pace(步伐)”和“ers”拆开的翻译,但其实,“Pacers”的来源是“Pace car”,这是赛车比赛中的先导车,致敬的是印第安纳500英里大赛。印第安纳波利斯在1967年拥有了这支球队,其最初的投资者一致通过了这个名字,就是纪念本州著名赛车赛事的历史。换句话说,步行者其实应该叫先导车队,但中国球迷已经先入为主,就算换名恐怕怎么也叫不顺口的。而且篮球队跟赛车合在一起,也很容易混淆概念。港台则采用了“遛马”的译名,其实也是歪译。只能说,步行者最初的老板们只有先见把球队名字从“印第安纳波利斯先导车”换成了“印第安纳先导车”,但要冲出一州、甚至冲出美国,起名还真得多讲究点,多研究研究外语了。奇才和小牛都属于字面上的错译,中文跟英文毫无关系。“Wizards”本为巫师,但因为在东方文化,巫师容易让人联想到巫蛊之类的邪术,为了不引起大众反感,大陆选择了“奇才”的译法,而港台保持了“巫师”的翻译。奇才原本叫“华盛顿子弹”,但在1995年,球队老板波林(也是跟乔丹闹掰的那个)宣布改名为“奇才”,“子弹”这个名字对他来说过于血腥暴力。考虑到90年代华盛顿的枪支犯罪事件不断增多,再加上波林的好友、时任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被谋杀,波林改名的初衷是十分痛心的。奇才作为首都球队,一直觉悟很高,911事件发生后,连乔丹复出都不能操办得太高调。所以想想阿里纳斯带着枪出入奇才更衣室,还跟队友拿枪互指,也真是够讽刺的。虽然巫师之名在亚洲不讨好,但在美国文化里,反而代表了能量、智慧和魔法,曾经菲尔-杰克逊就扮作巫师的形象登上《体育画报》封面,所以这也算是吉祥的名字了。
而小牛的英文名为“Mavericks”,根本不属于牛种,指的是未被打上烙印的牲畜,一定要说动物,看看他们的logo也知道那是一匹小马(牛仔和马就是德州象征)。“Mavericks”形容的是特立独行的勇敢的人,叫起来是朗朗上口。所以小牛跟这支球队的本意没有关系,如果说一定要靠一靠意思的话,只能说中国有个说法叫“初生牛犊”,这不一定用来形容牛,但绝对是“Mavericks”的意思,于是这个队就叫“小牛”。所以,如果中国球迷希望留住小牛这个名字,赶紧去跟库班老板安利这个概念,他可能会很开心的。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kewell
责任编辑:周峻涛_NS457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书豪现在在哪个球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