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球上几乎一半每次打开微信都是地球水

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
已有 13519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太阳系,表面积,style,地球,水球|
地球71%的表面积被水覆盖,号称水球。水孕育了生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不可缺少的物质。正因为地球有液态水,地球才变得如此生机勃勃、与众不同!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没有液态水呢?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有两大说法:自源说和外源说。自源说认为地球的水来自于地球本身。地球起源时,形成地球的物质里面就含有水,或者包含组成水的元素氢和氧,氢和氧在适宜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生成了水。在地球形成的一个阶段,温度很高,水或者在高压下存在于地壳、地幔中,或者以气态存在于地球大气中。后来随着温度的降低,地球大气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岩浆中的水也随着火山爆发不断释放到大气、降落到地表。汇集到地表低洼处的水就形成了河流、湖泊、海洋。地球内部蕴含的水量是巨大的。地下深处的岩浆中含有丰富的水,实验证明,压力为15 kbar、温度为1,0000C的岩浆,可以溶解30%的水。火山口处的岩浆平均含水6%,有的可达12%。有人根据地球深处岩浆的数量推测在地球存在的45亿年内,深部岩浆释放的水量可达现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地球岩石矿物中也含有结晶水和晶格水。结晶水是作物水合物分子组成部分的水,例如五水硫酸铜中的水。晶格水是矿物的晶体格架里面参杂的少量的H2O水分子。在合适的条件下,这些岩石中的水就会被释放出来。更大量的水存在于地幔中。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家泰德·凌武德(Ted Ringwood,)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尖晶橄榄石(Ringwoodite),这种矿物质的1.5%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在凌武德发表的一篇报告中提到,地幔的过渡层,即“三明治夹层”内具备超高压、超高温等条件,因此那里富含钻石,也符合尖晶橄榄石这种矿物质的产生条件。尖晶橄榄石在陨石中普遍存在,但在地球上的岩石上却极少发现,起码在2008年以前科学家认为这种矿物质只存在陨石中。2014年3月,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格拉汉姆·皮尔森等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宣称新发现的尖晶橄榄石样品,提供了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地幔上下层之间的过渡带存在水分,而且按照岩石中的水分存在比例,水资源储量相当丰富,有望超过全球海洋总水量之和。当年,凌武德组织的科研队伍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雨林中的一条小溪内捡到一块棕色的钻石,经多年化验比对,直到最近才确认其内部含有微量尖晶橄榄石成分。科学家认为,此次发现的含有尖晶橄榄石的钻石,就是通过火山喷发,由地幔带到地表的。2014年6月,美国西北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雅各布森(Steve Jacobsen)及新墨西哥大学的地震学家施曼特(Brandon Schmandt)在美国《科学》杂志合作发表文章,报告通过利用遍布全美的2000多个地震仪分析了500多次地震的地震波,表明就在美国地下660公里深处,岩石发生部分熔融,且从地震波传播速度减缓来看,这是可能有水存在的信号。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合成上下地幔过渡带中存在的尖晶橄榄石,并模拟地下660公里深处的高温高压环境,尖晶橄榄石在此环境下发生部分熔融,就像出汗一样释放出水分子。这为地幔过渡带存在水分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地幔上下层之间的过渡带(介于410km和660km相变界面之间,界面深度强烈依赖于温度变化)厚度约25km,占据地球内部的一个椭圆体区域,约占地球质量 7.5%,平均含水量按1%计算,存水质量为:地球的质量×地幔过渡带质量比重×含水量=5.98×1024kg×7.5%×1%=4.485×1021kg=4.485×1010亿吨,是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包括液态水、固态冰雪和气态水汽)1.3860×1010亿吨的3倍多。地幔中的水,因为地壳俯冲形成的上升通道可以进入地幔与地壳之间的软流层岩浆中,并随岩浆活动而达到地表。按此理论,地表的液态水很大部分是内部的水慢慢渗出而积累起来的。有人估计自地球诞生以来,深层岩浆活动带给地表的水占当今海洋贮水量的一半,又有人估计火山活动喷出来的水相当于海洋水贮量的一半。这二者肯定有重复的地方,外源说认为地球的水来自外空:彗星、陨石和太阳风。碰撞到地球的彗星、降落到地球的陨石,其成分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为0.5~5%,有的高达10%以上。其中碳质球粒陨石含水更多。球粒陨石是太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陨石,大约占所有陨石总数的86%。降落到地球的陨石把水分带到了地球。但是,不可想像在地球形成之后,会有如此多的的陨石带来如此多以至于形成地球海洋的水量!而且如果光有陨石而缺乏把其中的水释放出来的地球物理化学作用,陨石中的水也更本变不成液态水。所以,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形成后陨石带来的观点不成立。而如果认为,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都是由这些球粒陨石凝聚而成的,水来自形成地球的原始物质,那就与自源说没有差别了!另一种外源说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氢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 吨这种“宇宙水”。然后,这种水以雨、雪的形式落到地球上。但太阳风形成的水是如此少,在地球45亿年生命史中,也不过形成67.5亿吨水!与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包括液态水、固态冰雪和气态水汽)1.3860×1010亿吨相比,不过九牛一毛。这也说明地球的水还是以自源为主。看来地球的水既有自源的,也有外源的,但以自源为绝对主要来源。目前地球表面的水,或许在地球形成初期就有了一部分,例如存在于原始大气中的水、存在于地表岩石中的水;后来又从天外陨石、彗星、太阳风获得了少部分;而主要的部分是地球内部通过岩浆活动渗出来的。既然地球可以自生水而形成水球,一个自然的问题是与地球有同样起源的其他星球如火星、月亮为什么没有液态水存在呢?甚至连水的踪影都找不到呢?液态水能否存在的一个控制因子是温度。太阳等星球温度太高,连水分子都不能存在而分解成了原子,所以根本没有水;有的星球例如金星,温度不算太高,水分子可以存在,但温度超过了水的沸点,水都蒸发了,所以没有液态水;有的星球例如火星,温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都结冰了,所以也没有液态水。(已发于《百科知识》2015年第3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贾绍凤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1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地球上是“水”多还是“土”多“土”是各种物质的总称“水”也是液态、固态、气态的总称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比较需要有一定的范围限制.放在整个地球来看,意义不大.现在我们就将范围限制在地球最表层的地壳部分来看水与其他物质的比例——  地球上的水总量有13.7亿立方千米,总重量有1500万亿吨.这个重量与地壳的岩石圈的重量(将近500亿亿吨)相比还是差很远.  如果将水拆分为氢与氧,在地壳里,如果按重量计算,氢只占总重量的1%,而如果按原子百分数计算,则占17%.而氧几乎占地壳总重量的一半(48.6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当然是水多。世界上海洋面积在71%!!!
这只是”面积“的问题谁都知道。
你的意思是假如地球有水和别的物质构成,然后比较二者的多少?如果是这样,那答案是土;水仅位于地壳;而地壳是地球最薄的圈层!
水有液态的,也有固态的(冰)!气态的(水蒸气,占大气的0.3%)结合态的(大量存在于生物体内,土壤中)! 实验一下:去一块土壤测重M1,烘干10分钟测重M2.此时M2为土壤重,M1-M2为水重(>>M1. 再注意一点;石头不是土壤!!!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扫描下载二维码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地球上的水到底从哪儿来
日09:14&&来源:
原标题:地球上的水到底从哪儿来
  记者 姜 靖
  关于地球水的来源有许多各不相同的认识,各有各的道理,但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于科学家们收集更多的客观证据,以揭开这个谜。
  众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水覆盖。然而,地球上的水从哪儿来,却始终是未解之谜。近日,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问题又有新发现。
  《自然》杂志载文称,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对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塔吉胥湖陨石和地球地幔岩石样品的同位素分析显示,水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此前预期的要晚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反驳了此前很多科学家所持有的“水是地球形成阶段时期由陨石表面的冰层转变而来”的说法。
  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博士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水的起源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水起到了化学反应剂和润滑剂的作用,直接促进了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地球上水的起源和形成时间,决定了地球演化的方向和生命起源的时间。
  那么,地球上的水,到底从哪儿来?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外源说”和“内源说”。不过,“两种说法都缺乏充足的证据。”郑永春说。
  地球上的水是彗星小行星“撞”出来的?
  所谓“外源说”,顾名思义,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地球外部。而外来水源的候选者之一便是彗星和富含水的小行星。
  郑永春介绍,被誉为“脏雪球”的彗星,其成分是水和星际尘埃,彗星撞击地球会带来大量的水。而有些富含水的小行星降落到地球上成为陨石,也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为0.5%―5%,有的可达10%以上,其中碳质球粒陨石含水更多。球粒陨石是太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陨石,大约占所有陨石总数的86%。正因如此,一些科学家认为,正是彗星和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撞击地球时,将其中冰封的水资源带入地球环境中。
  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大多数慧星水的化学成分与地球水并不匹配。此外,上述德国明斯特大学科学家认为,既然陨石是在地球形成阶段就已经降落到地球的,那么应该在地球的地幔中留下相应的化学痕迹。如果水确实是在这一阶段由陨石带到地球上的,那么地幔中的同位素水平和陨石中的同位素水平应该相同,而当他们将不列颠哥伦比亚塔吉胥湖的陨石中钌同位素及地球地幔中钌同位素进行对比分析后却发现,两者的同位素水平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据此,德国明斯特大学科学家表示,这证明,如果水确实是由彗星或小行星带到地球上的,则其来到地球上的时间并不是地球的形成期,而是地球演化到形成地壳和地幔之后的时期。但并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即水最开始其实是星际尘埃的组成部分,而地球则正是由星际尘埃所组成的。
  此外,郑永春表示,且不论这个撞击的时间节点,单说地球表面要想形成现今的水储量得需要多少陨石?如果光有陨石而缺乏把其中的水释放出来的地球物理化学作用,陨石中的水又怎样变成液态水?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吹”出来的?
  外来水源的另一个候选者是太阳风。太阳风是指从太阳日冕向行星际空间辐射的连续的等离子体粒子流,是典型的电离原子,由大约90%的质子(氢核)、7%的α粒子(氦核)和极少量其他元素的原子核组成。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氢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吨这种“宇宙水”。然后,这种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
  更重要的是,地球水中的氢与氚含量之比为6700:1,这与太阳表面的氢氚比也是十分接近的。因此托维利认为,这可以充分说明地球水来自太阳风。但太阳风形成的水是如此之少,在地球45亿年生命史中,也不过形成了67.5亿吨水,与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包括液态水、固态冰雪和气态水汽)1.亿吨相比,不过九牛一毛。
  地球上的水是“娘胎”里带的?
  与外源说相对的是自源说,自源说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地球本身。郑永春说,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气体和尘埃经过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凝聚后的这些星子继续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后进一步增大生长而形成原始地球。
  地球起源时,形成地球的物质里面就含有水。在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水或在高压下存在于地壳、地幔中,或以气态存在于地球大气中。后来随着温度的降低,地球大气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岩浆中的水也随着火山爆发和地质活动不断释放到大气、降落到地表。汇集到地表低洼处的水就形成了河流、湖泊、海洋。
  地球内部蕴含的水量是巨大的。地下深处的岩浆中含有丰富的水。有人根据地球深处岩浆的数量推测,在地球存在的45亿年内,深部岩浆释放的水量可达现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地球开始形成的最初阶段,其内部曾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氢元素,它们后来与地幔中的氧发生了反应并最终形成了水。
  为何只有地球上有液态水?
  地球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地球上的水来源于地球自身演化过程中的岩浆水等,天文学家更倾向于是彗星等撞击地球带来的水。目前两种观点谁都没有说服谁。郑永春表示:“可能两方面的来源都有,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谁是主要来源,还很难下结论,需要更多的证据。”
  “很多人似乎觉得太空中的水很稀少,实际上水在太阳系中非常丰富。”郑永春说,例如我们的临近行星――火星,已经在其表面发现了很多干涸的河床、湖泊、三角洲、冲积扇等,这说明火星表面曾经有大量的水。现在科学家也相信,火星地下和两极可能藏有很多水。此外,一些小行星、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的天体上也有大量的水存在。而在柯伊伯带以外的奥尔特云更是分布着大量的彗星,这些彗星大部分就由水组成。
  既然太阳系中并不缺水,为何只有地球有液态水?郑永春表示,液态水能否存在的关键在于星球表面的温度。在地球上,由于温度通常在0到100摄氏度之间,因此水才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水;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了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都冰冻了,所以也不会有很多液态水。所以水出现在地球上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现象。
  相关链接
  地球水的“第四种形态”
  地球上的水绝大多数其实并不是以我们所熟知的冰、水、气3种形式存在。水还有另外一种存在形式,这种形式异乎寻常――那就是封存在岩石中的水。
  可以说,这些岩石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它的含水量至少与地球上所有河流、海洋和冰川中的水量加起来一样多,或许还是海洋水量的4倍、6倍或10倍。但它们一直被深埋在我们脚下410千米处。
  这种奇特的“第四种形态”的水,还可能隐匿在你家的厨房中。如果你家厨房的绿石灶台是用蛇纹石做成的,假设一块蛇纹石的灶台面板重约90千克,在这块石头中,就有约10千克会是水,即石头中可能融入了10升水。但是,这种融合并不像把鸡蛋搅在稀面糊中那样,而是水融进矿石的每个分子中,即裹在构成蛇纹石的镁、硅和氧原子的点阵结构中。几乎地下410千米深处的矿石大都以这样的方式融进了水――在410千米厚的岩石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重力,以及约1093.33摄氏度高温加热的共同作用下,一个氢原子会离开水分子,留下一个羟基,而这个氢原子会融入矿石分子。科学家把这种融入水的矿石称为“水合矿物质”,即“水岩”。
  可以这样形象地解释: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某种矿石的确将水吸入其分子结构中,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而水分子进入矿石就会分解,分解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羟基。所以矿石中绝对有水。
  而且科学家至少从3方面得出了结论:水岩确实比没有水合状态时更柔韧,更易变形;科学家能用红外线分光镜测量出矿石分子结构中的水分子;最重要的是,当矿石承受的压力和温度以适当的方式被去除时,氢原子和羟基就会从矿石中脱离,以水的形式从矿石中流出。
  科学家认为,这种水岩遍布地下400―650千米的深处,厚达240千米,比地球表面的水层还要厚。即使这种矿石的含水量只有1%,其水量也很大,实际上已相当于地球海洋水量的几倍。
(责编:贺迎春、熊旭)
推荐阅读“天神任务”等同时入选全球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2016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墨子号”、“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任务”以及“长征五号”成为2016年度热点,同时入选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
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大热 “首单”花落谁家?在“国家队”为主的商业航天市场中,民营组织正在快速进场,包括运载火箭、卫星研制等领域的一大批民营企业,期望尽快占领“国家队”以外仍旧广阔的市场份额。……【铁片薄到只有0.001毫米厚时,就会像玻璃一样透明。骆驼喝了含盐的水也能解渴。你身体的几乎一半热量是通过头顶失掉的。】
Δ一个人一天平均走两万步,一年要走七百万步。人活七十岁的话,加起来要走五亿步,即三十八万四千公里。这个数字,正好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Δ我们所穿的衣服每天把成千上万个表皮细胞揩掉。人们其实每27天就换上一层新的表皮。
  Δ人眼的直径总是大致相等的&&24毫米,而且几乎不因人们的年龄而改变,所以,孩子们的眼睛看起来似乎大些。
  Δ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特德&圣马田,在一次篮球表演赛中,站在罚球线上投篮,连续命中2036次。
  Δ中指的指甲比其他指甲长得快。
  Δ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出:蚊子有22只牙齿。
  Δ鲸的心脏每小时只跳540次。
  Δ海狮的胡子比耳朵还灵,能辨别几十海里外的声音。
  Δ长颈鹿打架时,就只会把长颈摇来晃去,用它们瘦骨嶙峋的头部拍击对方。
  Δ骆驼喝了含盐的水也能解渴。
  Δ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每日朝天喷出大量气体,其中含银9克、金2.4克。
  Δ铁片薄到只有0.001毫米厚时,就会像玻璃一样透明。
  Δ把一掬盐放入一杯水中,水平面不仅不会升高,反而会降低些。
  Δ据测定,地球上昼夜平均温差不超过20℃;而月亮对着太阳一面温度为110℃,背着的那一面为-170℃,二者相差280℃。
  Δ你身体的几乎一半热量是通过头顶失掉的。
  Δ在16世纪时,英国的男人是允许在晚上10时前殴打太太的。
  Δ在古希腊,象征婚姻幸福的标志是一个三角形。
  Δ在英国,当现代接骨手术还未发现之前,接骨的工作是由铁匠负责的。
  Δ在本世纪之前,所罗门群岛的土著都是用狗牙来作钱币的。
  Δ早期的高尔夫球其实是一个塞满羽毛的皮袋。
  Δ原来头痛是产生于脑子周围的肌肉及神经而不是脑子本身;因脑子是不能够感受痛楚的。
  Δ从含盐的多少来看,与人血最接近的物质是海水。
  Δ每一个人平均每年要消耗一吨的食物和饮料。
  Δ在我们吸入的氧气之中,有1/5是被脑细胞消耗的。
  Δ婴儿可以同时地呼吸和吞咽,但成人却不可以。
  Δ飞蛾是不会吃东西的,因为它没有口和胃。
  Δ大象是唯一能够做头手倒立的动物。
  Δ由于猪身有厚脂肪层的保护,令它不受蛇类的毒液影响,因此它不但能将蛇踏死,还会把它吃下
  Δ并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吸人血的,只有雌蚊才这样做,雄蚊只吸植物的汁液。
  Δ在家猫的一生中,只有1/3的时间是清醒的。这跟它们的主人&&人类&&只花生命中的1/3时间来睡眠,有着明显的不同。
  Δ爱斯基摩人用电冰箱的目的是防止食物结冰。
  △很多鸟类总把它生下来时第一个看到的活动物认作是它的妈妈。
  △让某人解算问题时,他的瞳孔会扩大起来,直到问题解答完为止。
  △30亿年以前,地球上共有5亿种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现在还活着的只有约200万种,灭绝率99.6%。1,600年以来,灭绝了130种动物,其中7 5%是人为的。
  △北半球海洋中的水都是顺时针流动,南半球则都是逆时针流动。
  △鱼和昆虫是利用太阳作指南针,为短距离游动导游。
  △眼睛沿着每行字移动时,每一只眼睛只能摄入1至2.7个字。
  △催眠术在减轻口部的疼痛上,比针刺疗法更为有效。
  △世界上所有河水沉积物的重量加在一起,每年要超过18万亿吨。
  △美国的能源消耗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受伤的鲤鱼能分泌一种腺液,使同伙及早逃避。
  △宇宙的年龄大约在100亿年&&200亿年之间。
  △在美国,每年工厂所排放的烟尘每个人都分摊到136公斤。
  △有一次龙卷风把一节83吨重的铁路车厢卷到空中,带了24米远,然后完整地放在一条沟里,车厢里的117位旅客无一人死亡。
  △龙卷风的方向总是朝向东北面。
  △在宇外空间还能探测到酒精的分子。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今天进小黑屋了~
太压抑,愿和平
求破3000万
情深不及久伴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地球上的水教案_中华文本库
第2页/共3页
为 23 万立方千米, 其中淡水约一半, 只占地球水总量 的万分之一; 地下土壤和岩层中含有多层地下水, 总量估计有 840 万立方千米; 在高山和冰冻地区还积存着巨量的冰雪和冰川, 占陆地 水总量的四分之三; 天空大气中总是流动着大量的水蒸气和云; 在动 植物机体中也饱含水分, 例如, 大多数细胞原生质内含水分约 80%, 人的体重有 65%是水分, 黄瓜的重量中水竟占约 95%;即使在矿物 岩石结构中也包含了相当量的结晶水. 水在地球上几乎是无所不至, 在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淡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 尽管数量巨大, 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 得可怜. 首先海水又咸又苦, 不能饮用, 不能浇地, 也难以用于工业. 其次, 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 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 源中, 又有 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 加上难以利用 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 有 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 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 约占地球总水量 的 0.26%.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按地区分布,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哥伦比亚和刚果 等 9 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 60%.约占世界人口总 数的 40%的 80 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目前, 全球 80 多个国家的 约 15 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 其中 26 个国家的 3 亿人口完全生活在 缺水状态.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 2.7 万亿立方米, 地 下水 0.83 万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占有量为 2240 立方米, 约为世界人均的 1/4.其中, 占全国 36.5%面积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地区, 淡水资源量占全国的 81%;占全国 63.5%面积的淮河流域及 其以北地区, 其淡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19%.中国目前 有 16 个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 有 6 个省, 区人均水资源 量低于 500 立方米.
水资源的特点 水资源有许多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的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补给的循环 性, 变化的复杂性, 利用的广泛性, 利与害的两重性和不可替代性. 1,补给的循环性. 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循环过程中. 水资源在循 环过程中不断得到恢复和更新. 水循环的无限性赋于水资源取之不 尽, 用之不竭的特性. 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不一样, 河水更新一次大 约需要 14 天, 而湖泊的平均更新周期为 10 年. 在估算水资源量时, 随统计时段的不同, 水资源的恢复量也不同. 2,变化的复杂性. 水资源变化的复杂性表现在, 地区分布的不均衡 性和变化的不稳定性两方面. 从水资源的地域分布看, 有些国家无论 从水资源的绝对拥有量, 还是人均拥有量看都比较高, 而另一些国家 则相对较少. 水资源变化的不稳定性表现为, 地表水和地下水具有年 内变化和年际变化. 3,利用上的广泛性. 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各部分和人类生活上使用 极为广泛. 从水资源的利用方式看, 可分为消耗性用水和非消耗性用 水两类. 引水灌溉, 生活用水, 以及液态产品中用作原料等都属于消 耗性用水, 其中可能有一部分回归自然水体, 但数量和质量都已经发 生变化. 而水产养殖, 航运, 水力发电等则属于非消耗性用水. 此外, 自然界的河流, 湖泊等水体作为地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巨大 的环境效益.
4,利与害的两重性. 这是指水有利与害两个方面, 它是水资源有别 于其他自然资源的又一特点. 5,不可替代性. 我们可以用人造金刚石代替天然金刚石, 可以用核 原料来代替煤用于发电, 但我们却无法制造替代或利用其他自然资源 来替代水. 水污染的两种主要形式 一是自然污染:因地质的溶解作用, 降水对大气的淋洗, 对地面的冲 刷, 夹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 二是人为污染, 即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 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 后一种是比较严重的, 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 人为污染. 可甘居污染杂质的不同把水污染分为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三大类. 污染源主要有七种:即病原体污染, 需氧物质污染, 植物性 营养污染, 热污染, 放射性污染, 盐污染和有机物与重金属污染等. 世界水日 每年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 这是第 47 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 境与发展大会在《21 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而确定的. 旨在 使全世界都关心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 淡 水资源本来就不丰富,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加, 用水量不断增长,
第2页/共3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sgo国服大地球都是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