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质增生怎么办多发骨质破坏,是骨结核吗

外科常见病
泌尿外科常见病
乳腺外科常见病
普外科常见病
妇产科常见病
皮肤性病科常见病
骨科常见病
脊柱外科常见病
关节外科常见病
创伤骨科常见病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
眼科常见疾病
头颈外科常见疾病
心内科常见病
儿科常见病
口腔科常见病
精神科常见病
该疾病知识由微医集团编辑审核
肩关节结核比较少见,只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1.06%,成人比儿童较多见(Turek,1977),以21~30岁最多。性别,男略高于女。左侧稍多于右侧。
是由结核菌侵入血循环滞留于关节滑膜或干骺端感染所致。
肩关节以干性病灶比较常见,特点为渗出及肿胀均不明显,而以萎缩为主。
开始时结核菌可经血行滞留于关节滑膜或骨骺的干骺端,继之感染进入关节腔(Campos,1955;Bosworth,1959)。
结核原发病灶原发于骨骺干骺端,细菌和菌素浸润、弥漫,发生骨质溶解坏死,形成干酪样物质,伴有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样物质溶解液化成结核脓汁,出现骨质破坏性空洞(含有脓汁及死骨),于是脓汁进入关节腔,出现滑膜改变,发生全关节结核。
结核原发病灶原发于关节滑膜,发展缓慢,可数月或数年后出现骨破坏。发病之初,滑膜结核性炎症,充血、增生、肥厚、结核肉芽结节,产生浆液性渗出,关节积液,纤维素沉着成为纤维素块,结核性脓汁形成,侵犯关节边缘骨质(软骨下潜行性破坏,软骨坏死脱落),骨质破坏,导致全关节结核。
关节积脓可穿破关节,形成结核窦道或瘘管,进而继发性感染(Boyd,1953)。
原发性滑膜炎少见,肱骨解剖颈、肩胛关节盂常为受侵部位。关节内充满结核性肉芽组织。儿童病变可累及整个肱骨的干骺端。肱骨头上由许多小的散在病灶融合成巨大的纤维性干酪腔,使肱骨头变形。关节囊挛缩,关节纤维性强直,常出现关节运动受限(Turek,1977)。
肩关节发病后,关节囊周围肌肉如三角肌与冈上、下肌可迅速发生失用性萎缩。少数病例,因长期患肢下垂,引起肱骨头半脱位。如病变破坏了儿童肱骨上端骨骺,将来可发生短肢畸形。
有时邻近部位(如肩峰或肩峰下滑囊)结核蔓延也能侵犯肩关节。锁骨上窝、腋窝或腋前淋巴结结核,偶尔并发肩关节结核。[]
肩关节以干性病灶比较常见,特点为渗出及肿胀均不明显,而以萎缩为主。
开始时结核菌可经血行滞留于关节滑膜或骨骺的干骺端,继之感染进入关节腔(Campos,1955;Bosworth,1959)。
结核原发病灶原发于骨骺干骺端,细菌和菌素浸润、弥漫,发生骨质溶解坏死,形成干酪样物质,伴有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样物质溶解液化成结核脓汁,出现骨质破坏性空洞(含有脓汁及死骨),于是脓汁进入关节腔,出现滑膜改变,发生全关节结核。
结核原发病灶原发于关节滑膜,发展缓慢,可数月或数年后出现骨破坏。发病之初,滑膜结核性炎症,充血、增生、肥厚、结核肉芽结节,产生浆液性渗出,关节积...[]
早期感局部隐痛,休息时减轻,劳累时加重,一般无放射性疼痛。从单纯骨结核转变成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加重。全关节结核早期,由于炎性渗出液增加,关节腔内压力升高,疼痛比较严重。以后,脓液穿破关节囊,并向周围软组织间隙内流窜,关节内压力下降,疼痛又减轻。当发生混合感染,则局部又肿胀,疼痛随之再加重。至晚期,关节呈纤维性强直,疼痛反而消失。
单纯骨结核很少会造成骨关节运动障碍或只有轻度受限,而全关节结核则运动障碍明显,患臂不能上举,旋转受限尤甚,外展、前屈及后伸均受限。穿衣脱衣均感困难。
患侧三角肌和冈上、下肌明显萎缩,甚至出现“方肩”畸形,有称作“干性结核”。
晚期可并发纤维性强直。
1.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
血液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沉在疾病活动期时加速。最快可达100mm/h以上(魏氏法)。通常血沉变化比X线早。但其他炎症、恶性肿瘤血沉也加快,不是一种特异性检查。、
2.结核菌素试验
①试验阴性,表明尚未感染结核病;②如为阳性,表明已感染过结核病;③如为阴性转为阳性,表明结核感染发生不久。中国5岁以上儿童大部分已是阳性,5岁以下未接种过卡介苗儿童可以试用。
3.豚鼠接种试验
阳性率高,但手续复杂、花费高、需时长(6~7周),有条件可采用。
4.结核菌培养
时间长,需3~6周,脓汁阳性率最高达74.1%,肉芽、干酪物次之,关节液、死骨阳性率最低。阳性率平均68.80%。阳性率与病变部位、病程无关。
5.手术探查和切取活检
手术发现寒性脓汁或干酪物质常可确诊。仍有怀疑可由病理确定,阳性率在70%~80%之间。[]
1.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
血液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沉在疾病活动期时加速。最快可达100mm/h以上(魏氏法)。通常血沉变化比X线早。但其他炎症、恶性肿瘤血沉也加快,不是一种特异性检查。、
2.结核菌素试验
①试验阴性,表明尚未感染结核病;②如为阳性,表明已感染过结核病;③如为阴性转为阳性,表明结核感染发生不久。中国5岁以上儿童大部分已是阳性,5岁以下未接种过卡介苗儿童可以试用。
3.豚鼠接种试验
阳性率高,但手续复杂、花费高、需时长(6~7周),有条件可采用。
4.结核菌培养
时间长,需3~6周,脓汁阳性率最高达74.1%,肉芽、...[]
早期病例只有骨质疏松与软组织肿胀。出现X线征象时,多数已演变成全关节结核,以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骨破坏可以出现在肩峰、肱骨头、肩胛盂及大结处,有死骨形成;而更多地表现为关节间隙的变窄与关节边缘的骨破坏。晚期病例骨破坏严重,肱骨头部分消失,甚至有半脱位。由于肱骨上端骨骺的破坏影响肱骨头的发育,因而表现为肱骨头的缩小甚至消失。有继发感染者则有骨硬化表现。
有关节腔内积液,并可早期发现关节边缘骨破坏;在后期病例则显示出明显的骨破坏与死骨,还可显示出关节外软组织间隙内寒性脓肿大小与流动的方向。
可以更早其发现关节内积液与骨内炎性浸润的异常信号。[]
早期病例只有骨质疏松与软组织肿胀。出现X线征象时,多数已演变成全关节结核,以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骨破坏可以出现在肩峰、肱骨头、肩胛盂及大结处,有死骨形成;而更多地表现为关节间隙的变窄与关节边缘的骨破坏。晚期病例骨破坏严重,肱骨头部分消失,甚至有半脱位。由于肱骨上端骨骺的破坏影响肱骨头的发育,因而表现为肱骨头的缩小甚至消失。有继发感染者则有骨硬化表现。
有关节腔内积液,并可早期发现关节边缘骨破坏;在后期病例则显示出明显的骨破坏与死骨,还可显示出关节外软组织间隙内寒性脓肿大小与流动的方向。
可以更早其发现关节内积液与骨内炎性浸润...[]
大多数病例已发展成破坏严重的全关节结核,有的病人已出现脓肿或窦道,诊断并不困难。但单纯滑膜结核、单纯骨结核及早期全关节结核却不易达到早期诊断。诊断时应仔细询问病史结合体征和X线所见,注意发现肺、胸膜、淋巴结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关节穿刺液、脓汁培养或豚鼠接种能确诊关节结核。结核菌素试验对诊断有帮助,但并非特异性。因为试验阳性只表明患者接触过结核,对结核敏感性增高,不能肯定已感染结核。不过反复进行试验阴性,则可排除结核诊断。在使用临床实验室方法仍不能确诊时,也可行组织活检帮助诊断(尤其当X线检查显示由于渗出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骨端脱钙、关节面侵蚀的情况下)。
早期病例只有骨质疏松与软组织肿胀。出现X线征象时,多数已演变成全关节结核,以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骨破坏可以出现在肩峰、肱骨头、肩胛盂及大结节处,有死骨形成;而更多地表现为关节间隙的变窄与关节边缘的骨破坏。晚期病例骨破坏严重,肱骨头部分消失,甚至有半脱位。由于肱骨上端骨骺的破坏影响肱骨头的发育,因而表现为肱骨头的缩小甚至消失。有继发感染者则有骨硬化表现。
有关节腔内积液,并可早期发现关节边缘骨破坏;在后期病例则显示出明显的骨破坏与死骨,还可显示出关节外软组织间隙内寒性脓肿大小与流动的方向。
可以更早期发现关节内积液与骨内炎性浸润的异常信号。[]
大多数病例已发展成破坏严重的全关节结核,有的病人已出现脓肿或窦道,诊断并不困难。但单纯滑膜结核、单纯骨结核及早期全关节结核却不易达到早期诊断。诊断时应仔细询问病史结合体征和X线所见,注意发现肺、胸膜、淋巴结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关节穿刺液、脓汁培养或豚鼠接种能确诊关节结核。结核菌素试验对诊断有帮助,但并非特异性。因为试验阳性只表明患者接触过结核,对结核敏感性增高,不能肯定已感染结核。不过反复进行试验阴性,则可排除结核诊断。在使用临床实验室方法仍不能确诊时,也可行组织活检帮助诊断(尤其当X线检查显示由于渗出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骨端脱钙、关节面侵蚀的情况下)。
早期病例只有骨...[]
由于肩部肌肉肥厚,血运丰富,多数病例保守治疗均能使病变逐渐吸收而治愈。不过,除单纯滑膜结核外,肩关节功能恢复常不满意,而且也不能及时防止关节病变的继续发展。因此;早期手术治疗对于骨型结核和早期全关节结核是完全必要的,手术也适用于滑膜结核(方先之等,1964)。任何已决定手术的病人,术前可酌情用抗结核治疗药物2~3个月。
1.保守治疗
包括增强体质疗法,药物疗法和关节制动。
(1)药物治疗:通常选用异烟肼(isoniazid),乙烯丁醇(ethambutol)和链霉素(streptomycin)治疗。如果对异烟肼和乙烯丁醇敏感有效,链霉素也可不用。保守治疗用药时间3个月为一疗程,至少4个疗程。利福平(Ri-fampin)是控制骨关节结核一种有效药物,特别是与异烟肼联合给药效果更好。但要严密观察出现副作用,以肝的毒性作用常见(Aguinas,1972)。可采用全身和局部抗结核药物治疗。除全身用药外,还可用链霉素1g、异烟肼200mg关节局部注入,每周1~2次,疗程同全身用药,疼痛可加l%普鲁卡因合用,局部可用药1~2个疗程。曾有人报告由分枝杆菌(mycobactin)感染,并非结核感染的病人,以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值得警惕(Kelly,1969)。
(2)单纯骨结核:按病变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途径。
①肩峰结核:部位表浅、显露较易,可根据病灶和脓肿的范围作纵向切口,横切口或绕肩峰远端走向弧形切口。如肩锁关节也被波及,可一并切除。术后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3周。
②肱骨大结节结核:于肩峰下,围绕肱骨大结节做一切口,如有脓肿,根据其位置切口可适当偏前或偏后。沿切口方向,在离三角肌起点1cm处切断三角肌,并连同皮肤向下牵开,显露脓肿,切开脓肿,吸净后做病灶清除。术后用外展支架固定患肢或用三角巾悬吊3~4周。
③肱骨头或肩胛盂结核:根据脓肿在肩前或肩后,采用前切口或后切口进入病灶,在病灶清除时注意勿将关节囊切开。术后固定同上述。
(3)早期全关节结核:早期全关节结核是病灶清除术最佳适应证。手术治疗不仅能很快治愈病变,而且能保留大部分关节功能。如病人年老体弱,不具备手术条件,只能采用非手术疗法,但关节将最终丧失功能。
手术显露有肩关节前方入路和后方入路。病灶清除时应注意:①将肥厚水肿的滑膜组织切除干净。②关节边缘的病灶应刮净,结节间沟内也常有表浅的骨质破坏。③仔细检查肱骨头和肩胛盂的软骨面是否完整,将破坏的软骨面切除,直至露出健康的骨质,勿遗漏隐藏的骨病灶。
术后将患肢用Valpeau绷带固定,2周拆线后改用三角巾悬吊,术后3周时开始练习肩关节活动。
(4)晚期全关节结核:目的是清除病灶及在功能位融合肩关节,使患肢稳定有力。肩关节在功能位融合后,由于肩锁、胸锁和肩胸关节的代偿,病人仍可将上肢外展,前屈90°,仍可胜任一般的工作。
手术可通过前方途径,先清除病灶,后做融合术。为了促进关节骨性融合,常在肱骨头和肩胛盂之间,肱骨大结节与肩峰之间,或喙突肩峰与大结节之间进行植骨(取自体髂骨做移植)。为了维持理想的融合角度和关节骨端的紧密接触,可将肩关节用2~3枚斯氏针做固定,或用螺丝钉做肩峰肱骨头固定。固定的位置为外展60°,前屈30°,外旋25°,即手的虎口对着病人自己嘴的位置。3周后拆线,拔除斯氏针,用肩人字形石膏固定,直至关节骨性融合,一般需3~4个月(图1)。
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在病灶切除后,可单纯切除肱骨头。其优点是手术简单,术后不需长时间的固定;缺点是患肢力量减弱,主动活动范围减小。术后应进行功能锻炼。陈旧性肩关节结核的病灶虽已吸收,但肩关节固定于内收位者,可做肱骨头下外展截骨术,以改进肩关节的外展功能。[]
由于肩部肌肉肥厚,血运丰富,多数病例保守治疗均能使病变逐渐吸收而治愈。不过,除单纯滑膜结核外,肩关节功能恢复常不满意,而且也不能及时防止关节病变的继续发展。因此;早期手术治疗对于骨型结核和早期全关节结核是完全必要的,手术也适用于滑膜结核(方先之等,1964)。任何已决定手术的病人,术前可酌情用抗结核治疗药物2~3个月。
1.保守治疗
包括增强体质疗法,药物疗法和关节制动。
(1)药物治疗:通常选用异烟肼(isoniazid),乙烯丁醇(ethambutol)和链霉素(streptomycin)治疗。如果对异烟肼和乙烯丁醇敏感有效,链霉素也可不用。保守治疗用药时间3个月为一...[]
无相关资料。
无相关资料。
使用第三方登录平台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类型的CT表现分析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类型的CT表现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14:05:0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类型的CT表现分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骨结核的诊断
 来源:&&   |
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目前对于骨结核的诊断主要常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
有无史及有无结核病患者接触史。
1、临床表现
骨关节结核起病多较缓慢,全身症状隐蔽,病人可有低热、倦怠、盗汗、食欲减退和消瘦等。仅有少数病人除上述症状外,呈现急性发作,高热39度左右,局部症状如下:
初期局部疼痛多不明显,待病变发展刺激或压迫其邻近的神经根,如胸椎结核的出现肋间神经痛;腰椎结核刺激或压迫腰丛神经引起腰腿痛;单纯骨结核或滑膜结核发展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加重,往往这时才引起病人注意。为了减轻疼痛,患部肌肉一直处于痉挛状态,借以起保护作用。当病人体位改变时,尤其是在夜间熟睡失去肌肉痉挛的保护时,疼痛更加明显,小儿常常表现夜啼等。
四肢关节结核局部肿胀易于发现,皮肤颜色通常表现正常,局部稍有热感。关节肿胀逐渐增大,肢体的肌肉萎缩,患病关节多呈梭形。
通常病人的关节功能障碍比患部疼痛出现更早。为了减轻患部的疼痛,各关节常被迫处于特殊的位置,如肩关节下垂,肘关节半屈曲位,髋关节屈曲位,踝关节足下垂位。颈椎结核常用两手托下颌,胸椎或腰椎结核者肌肉保护性痉挛,致使弯腰困难而小心下蹲拾物等特有的姿势。
畸形:如脊柱结核多出现成角后凸畸形。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2、X线表现
骨质破坏:骨小梁模糊,似磨砂玻璃样的感觉,呈现出骨质缺损。骨质破坏易发生于骨骺及干骺,可在骨质中央部分亦可在边缘部分,形成缺损,往往骨骺及干骺同时破坏,形成不受骺板限制的统一破坏区。
关节骨质破坏,从两侧边缘开始,中央的关节板面较轻,是结核的特点。但在膝关节、肩关节中央部分亦可破坏,因紧密相接的软骨较少。关节骨质破坏上下相对应的关节板面同时受累。但这种接触面骨质破坏也不一定是为结核所独有。
肩关节结核的肱骨头呈现类圆形穿凿样改变。膝关节结核在胫骨上端关节板面两侧呈现小的穿凿样改变,耻骨结核在耻骨联合或耻骨板呈现类囊状或不规则的破坏。
常在骨端内或干骺端内见到,中央性破坏可形成囊状,亦可在短骨及块状骨见到,甚至在骶骨上显示囊状破坏区。
死骨的形成一般较多见的为细小的沙砾样死骨,常在松骨破坏区发现,如骨骺内,干骺内。髌骨结核亦常出现死骨,血供丰富的地方不易见死骨,如骨干结核、髂骨结核。有时在上下相对应的关节面都有死骨,常称之为接触性死骨。在膝关节内时有发生。
骨形改变:管状长骨的破坏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膨胀变形,脊椎的椎体结核、椎体坍塌可呈楔状变形,椎体上下之间相互嵌入出现驼背或龟背畸形等。
关节改变:关节软骨被破坏可使关节间隙狭窄,软骨破坏后不会再生,狭窄发生后会长期存在。脊椎椎间盘破坏不能再生,如破坏明显,椎间隙永久性消失。
2017临床医师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教学服务教学材料
43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成都市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类型的CT表现。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6年5月确诊的脊柱结核22名患者CT进行分析。结果:68个病变椎体中局灶硬化型19个、骨碎片型 6个、溶骨型25个、骨膜下型8个,混合型10个,部分椎体伴随有脓肿钙化、死骨、硬膜囊受压、附件受损等破坏。结论:通过CT可检查并分析不同脊柱结核类型的表现特征,有利与脊柱结核的后期治疗。
【关键词】脊柱;结核;骨质破坏;CT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7-03
CT manifestations of bone destruction in spinal tuberculosi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T manifestations of bone destruction in spinal tuberculosis. Methods Analyzed the CT images of 2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tuberculosi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May 2016. Results There were 19 cases of focal sclerosis, 6 cases of bone fragments, 25 cases of osteolytic, 8 cases of subperiosteal, 10 cases of mixed type in 68 lesions of the vertebral body. Some vertebral bodies were accompanied by abscess calcification, sequestrum and hard Membrane capsule pressure, damage and other damage accessories. Conclusion CT can check and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pinal tuberculosis type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later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Key words】S T B CT
&&&&&&& 脊柱结核是骨科常见的继发性疾病,表现出脊柱神经受压迫、脊柱畸形的特征,如不及时治疗矫正,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状态[1]。因早期脊柱结核没有明显的表现特异性,必须通过影像学方式诊断,以免耽误治疗或误诊。CT影像学检测方式对骨科的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本文通CT检测并分析脊柱结核骨折破坏类型,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7月-2016年5月期间经手术或临床治疗鉴定为脊柱结核的患者22例,且均使用CT进行检查。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在5~68岁,平均年龄在(37.3&6.2)岁。病程在0.3~2年,平均病程(1.1&0.4)年。其中临床症状表现为:脊柱疼痛强烈的21例,出现发热、虚汗的患者5例;神经性功能障碍患者7例,伴随有中毒症状的5例。按脊柱病变分类有:腰椎11例,胸椎4例,腰骶段4,胸腰段4例。
&&&&&&& 1.2 检查方法
&&&&&&& 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平面扫描,16排CT每层厚度在1毫米,层间距在0.5毫米。该扫描仪内自带图像处理功能,可从各角度获取检测对象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图像。患者需仰卧平躺,对病变区进行平面扫描,并在骨窗及软组织窗位置摄片处理。
&&&&&&& 1.3图像分析
&&&&&&& 图像结果由研究人员以及我院3位骨科经验丰富的医师共同商讨后进行分析,最后对图像中病变数、脊柱骨质破坏类型的判断、脊柱周围组织表现形式等数据结果达成统一意见。
&&&&&&& 1.4 数据分析
&&&&&&&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以上所有由Excel 2007进行数据库整理并检查数据正确性。
&&&&&&& 2.结果
&&&&&&& 2.1 脊柱结核特征
&&&&&&& 分析所有脊柱结核患者CT 影像结果得出不同类型脊柱结核征象,分别为:骨质破坏,骨质边缘硬化、中央空洞,结构复杂且混乱,椎体及周围组织出现不同程度脓肿、钙化,硬膜囊受压,合并多种椎体病变,附件受损等。
&&&&&&& 2.2.1骨质破坏:脊柱结核表现出多种的特征。以骨质破坏最为常见。参照常见的骨质破坏分型依据,将CT显示骨质破坏类型分为五种:即局灶硬化型、骨碎片型、骨膜下型、溶骨型、混合型。总计出现68个病变椎体骨质破坏,其中溶骨型病变椎体所占比例最大,为25个(36.8%)。
&&&&&&& 骨碎片型6个(8.8%),表现出椎体结构性变化,骨质以碎片形式呈现且碎骨颗粒以离散型分布,范围较广,部分小颗粒型碎片侵入硬膜间隙与椎柱软组织。
骨碎片型6个(8.8%),表现为椎体受压超负荷后碎裂,尽管椎体维持原有形态,没有严重畸形症状,但椎体有明显膨胀。碎裂后小片状骨碎片散落范围较广,呈现出游离分布状态,在椎体间缝隙以及周围软组织中均有散落。部分骨碎片在椎管内压迫硬膜囊,使椎管空间变小,见图1。
&&&&&&& 溶骨型25个(36.8%),表现为骨质疏松,呈现出低密度的状态,骨质边缘模糊且无硬化,增生及硬化程度轻,见图2。
&&&&&&& 局灶硬化型19个(14.7%),常见于骨质密度较低的部分,其中低密度骨中央区有结核肉芽组织以椭圆、不规则状形态存在。骨质边缘有明显硬化,呈现不规则及局灶性,以2~4毫米的移行程度扩散。少数局灶硬化出现钙化和骨赘,见图3。
&&&&&&& 骨膜下型8个(11.8%),表现为骨质破坏区集中在椎体前端,前段软组织厚度明显增加,造成该形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旁韧带下脓肿液的入侵,呈现出明显脓肿的状态。图像显示出骨膜下型以虫蚀形态呈现,从骨膜及韧带延伸到相邻椎体,通常合并有多种骨质破坏类型同时出现,见图4。
&&&&&&& 混合型10个(14.7%),表现为多种破坏类型同时存在,椎体结构复杂且混乱,骨梁排列紊乱,见图5。
&&&&&&& 2.2.2死骨形成:局灶硬化破坏区17个椎体病变可观察到明显死骨状分布,其主要由于低密度骨质遭破坏或因骨质破坏后骨组织出现缺血坏死,最后呈现为小颗粒型沙粒状、小块片状形态。在脊柱结核中具有代表性研究意义。死骨在多种类型骨质破坏中与其他物质合并,例如与干酪物质的钙化融合,形态上难以清除的辨别,不利于临床检查骨质破坏的具体类型。
&&&&&&& 2.2.3脓肿及钙化:68例椎体病变中有21例腰大肌及椎管软组织脓肿,呈现出圆形带状形态。其中有13例平扫下可辨认骨质边界清晰可见低密度钙化影。骨膜下型内脓肿明显,有清晰可见颗粒状、小块片状钙化影。8例平扫模式下无法清晰辨别腔壁形态,在加强扫描后能较清晰的辨认腔壁及周围脓肿、肿块。经强化后扫描,观察到脓肿及肿块面积更清晰直观。10例软组织脓肿伴随有明显钙化现象。钙化影以沙粒、小片斑点状、不规则形态呈现。
&&&&&&& 2.2.4硬膜囊受压:13例硬膜囊受损表现出椎间盘脱出、破坏,表现为脊柱结构复杂,形态演变畸形,压迫椎管出现骨碎片,椎管周围组织受压脓肿。CT影像呈现出冠状、矢状位,椎间缝隙明显窄于正常范围,1例患者出现椎间盘融合相邻椎体,椎体严重畸形的症状。
&&&&&&& 2.2.5附件受损:6例病变椎体受损程度严重,破损蔓延至脊柱附件,两侧椎弓根受到破坏。其中2例两侧横突受损,3例单侧椎弓根受损,1例胸椎伴随出现肋骨前段破损。
&&&&&&& 3.讨论
&&&&&&& 脊柱结核通常由于结核感染或循环障碍所致,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脊柱结核在骨关节结核中占据75%。在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中,中老年群体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加,男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病症类型以腰椎结核最多,胸椎次之,颈椎和骶椎受压破坏率较小[2]。CT扫描结果主要有骨质破坏、脓肿钙化、硬膜囊受压、沙粒状或小片状死骨形成,继发椎管变窄或堵塞。临床表现主要有:脊柱受压弯曲,棘突外部隆起,后背有驼峰状突起,脊柱结构坍塌或畸形形态,严重患者可能出现脊柱结核并发截瘫。早期脊柱结核表现症状不明显,通常伴随发热,全身乏力、消瘦、虚汗等一般病症症状出现,无明显特异性,易受患者忽视。中期脊柱结核逐渐恶化,出现病理性骨折,病症蔓延压迫神经系统后,患者疼痛感强烈。疼痛感从神经系统逐渐扩散至各部分肢体,以腰椎、胸椎、股骶反应最为明显。此外,由于病症疼痛引起肌肉痉挛及脊柱生理性畸形,患者表现出异常或怪异的姿势及行为。如腰骶椎患者易出现挺胸凸腹,以屈髋屈膝代替屈腰的姿态,颈椎结核患者易出现头部偏离正常状态,表现出斜颈、脖颈前倾或短缩。
&&&&&&& 本研究CT扫描结果中68个病变椎体中,溶骨型椎体病变占有36.8%,局灶硬化型占14.7%,骨碎片型8.8%,骨膜下型11.8%,混合型14.7%。其中以溶骨型椎体病变所占比例最大,也是最具特异特征的类型。溶骨型骨质中存有大量的蛋白水解酶,蛋白水解酶是一种能溶解骨质内蛋白及钙质的成分,在骨关节中溶解骨质形成溶骨型椎体病变。出现局灶硬化型病变的患者通常具有良好的机体免疫性,病程明显长于其他类型,在长期的结核分枝杆菌侵蚀下骨质受到破坏逐渐形成局部骨质硬化。
&&&&&&& 在骨质破坏、脓肿钙化中均出现过多的沙粒状死骨,分布范围零散,伴随有一定量的碎片化骨质。在局灶破坏硬化及硬膜囊引起的椎间盘中骨质碎片化程度更高,因患者良好的免疫机制和修复作用下,长时间的骨质破坏形成硬化程度多于沙粒性死骨。随着医疗药物使用频繁,机体对抗结核药物产生一定耐药性,对病症治疗以机体免疫系统受到影响,可见患者出现脊柱结核的类型明显多与以往文献报道[3]。CT技术通过高分辨率的优势,对椎体内部结构有清晰的扫描成像,并且对早期轻微骨质破坏也能够明确诊断。CT对多项指征的有效扫描,能辅助选择不同骨质类型的治疗方式。脊柱结核常见手术指征有脓肿、死骨、硬化、脊柱受压、脊柱畸形等,这些指征表示无法采用手术方式清除结核病灶。例如病灶破坏硬化区可能存有多种结核杆菌、骨质硬化缺血,阻碍抗结核药物进入病灶区,治疗效果不理想。还有以上多种手术指征不利于抗结核药物的作用,病变缓解不明显,复发程度高。因此,在采用治疗方式前可根据CT检查结果的分析确定病变类型,对治疗和改善各类脊柱结核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滢莹,袁慧书.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类型的CT表现分析[J].放射学实践,):591-595.
[2]钟平勇.脊柱结核的CT及MRI影像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79-80.
[3]谢文珍,谈晖.脊柱结核的CT诊断(附56例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69-7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骨性骨质破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