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2018我的梦梦想是变得有学问 和强健体魄

大风号出品
2018我的梦想清单
原标题:2018我的梦想清单1:置装方面:① 大衣一件,首选长款黑色羽绒服,其次长款军绿色或橄榄绿派克大衣。羽绒服可能在优衣库家买,600元以内搞定。而派克大衣可能在石楠家买,但她家的有点贵,所以还要看看再说。夏天顶多买一件真丝衬衫。②鞋子:冬鞋两双,过膝靴一双,价位700元以内,马丁靴一双,价位400元以内。如果切尔西靴到时折扣很低,价钱在400元以内的话,也会考虑买一双。毕竟这是百搭款,尤其搭配牛仔十派克大衣,简直帅爆了鞋子已看中试过,到时都在百丽实体店买。就等元旦搞活动就出手,到时也帮我家那位买一双皮鞋。还有春天买一双单鞋,夏天买一双凉鞋。脚上穿的一年就搞定了。2:护肤方面:① 一支眼霜,雅诗兰黛小棕瓶。目前用的花印眼霜已经见底。女人过了三十,感觉老得特别快,所以外在的保养是必不可少的。②一套基础护理,目前在用佰草集的控油平衡系列。但自从看了@ 菜芽的护肤分享贴后,种草了DHC。因为我的皮肤类型和她一样。至于面膜就要等用完了家里的囤货再说了。3:养生方面:①滋补的食材买起来,桃胶,雪耳,莲子,枸杞,红枣…前提一定要煮,因为前的几年买了好多,结果放冰箱太久全部坏了,?钱就那么打水漂了。而且现在弄得我只要一买这些食材,我家那位就会用鄙视的眼光外加嘲讽的语气跟我说:你确定买回去,你会煮?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想骂人,但奈何自己前科累累,只好怂了。②每年的普洱新茶必买,保持有生之年有老茶可喝。喝茶可以抗衰老,抗氧化,排毒养颜,降三高…这里面的好处妙不可言,只有茶人才可体会。喝茶是一种习惯,每天坚持喝上几杯,这就是我要的。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像陈年普洱一样,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留给人怀念的光华。③健康方面:每年一次体检,以确保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对症下药。目前为止,只有颈椎有问题,经常对手机的后果。所以以后要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多做颈部操。体重40kg已经达到我理想的体重,我不希望自己再瘦成纸片人啦。今年的目标是维持体重不变,但要瘦腿、瘦肚子。现在虽然是瘦了,但是肌肉没有,所以要练肌肉?。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达到要求:坚持每天行走10000步、做普拉提、做波比跳。听说这个燃脂率特别高,下面是它的分解动作。今天我做了,确实好累。既然是梦想清单,那就说明是可以实现的。2018,加油!@姗姗 @红影 @棠梨 @花开半朵 @格格2015 @生活是把杀猪刀 @金元宝 @菜芽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p&日 听说二甲双胍有减肥功效,特别是对bmi超标的更有效,我打算来试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现在117KG 身高183CM,BMI也有三十七八了,查了一次血凡事转氨酶全部高临界值33我都100往上了,医生说很严重的脂肪肝了。吃过奥利司他,感觉没用,还贵,工薪阶层压力大,所以一直在寻找方法。&/p&&p&这回我打算亲自尝试一下,供和我一样情况的人士参考。 &/p&&p&附体重(注意这个是公斤秤)&/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f53f60edd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f53f60edd_r.jpg&&&/figure&&p&&br&&/p&&p&我会一直更新的。&/p&&p&10:47:34
废了一小时时间跑药店买的这个 是最贵的格华止,不看广告看疗效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69cefe43ea82e1417dcdd2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69cefe43ea82e1417dcdd2_r.jpg&&&/figure&&p&刚才查到这个还有对脂肪肝治疗 等我用的时候去医院再看看去。&/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xueshu.com/document/3a05cbebc48d65ce7f938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二甲双胍治疗脂肪肝86例结果与临床分析_爱学术&/a&&/p&
日 听说二甲双胍有减肥功效,特别是对bmi超标的更有效,我打算来试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现在117KG 身高183CM,BMI也有三十七八了,查了一次血凡事转氨酶全部高临界值33我都100往上了,医生说很严重的脂肪肝了。吃过奥利司他,感觉没用,还…
推荐一本书,很薄,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有人吃这个药了,实话实说,我在不得不吃大量碳水化合物或者糖的的时候也会吃一片。当然书中完全没有提吃药减肥,还是希望饮食控制血糖水平。血糖水平与胰岛素及肥胖有重大关系。&br&书名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br&作者 [美]盖里·陶比斯 &br&原名 Why We Get Fat ?
推荐一本书,很薄,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有人吃这个药了,实话实说,我在不得不吃大量碳水化合物或者糖的的时候也会吃一片。当然书中完全没有提吃药减肥,还是希望饮食控制血糖水平。血糖水平与胰岛素及肥胖有重大关系。 书名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 作者 [美]盖…
11.21更新 58.4 已经好多好多天没吃二甲双胍了 忙着找工作 写毕业论文 没心情去减肥 &br&一直忘记吃忘记吃&br&10.20 体重58.7&br&10.18 吃药一个月 来更新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胖60.5 最瘦58.6 今天早上59 我经常忘记吃药了 瘦的好不明显。&br&10.16 体重58.8 昨天晚餐 夜间拉了好几次10.15没称体重 早中晚各0.5g 晚餐后拉肚子了10.14没称体重 在考试 &br&10.13体重58.9 早中晚各0.5g &br&----------------------分割线-----------------&br&本人是医学生,目前是研三的学生。二甲双胍只要是通过肾脏排泄,对肝功能基本没影响,除非你本身肝脏就有问题,这可怪不到药上。不过还是建议每三个月抽血检验。之前有低碳饮食、运动、节食等等,都没怎么瘦。我属于压力性肥胖,所以上了研究生又加上在医院当住院医,帮老师做各种杂事,经常感到焦虑,所以爱上了吃面包、蛋糕等等甜食,涨了15斤。还有几个月要毕业了,想要瘦下来,咨询过内分泌科的医生和同学后,开始了当二甲双胍小白鼠的计划。&br&9.17开始吃二甲双胍 商品名格华止 0.5g/片&br&开始一周每天一片 我都是用牛奶配着喝的&br&但是还是拉肚子 呕吐&br&这期间 没有瘦 吃多的时候 还会涨&br&适应一周后&br&换成吃早晚各一片&br&基本就晨起排便 也没有呕吐的感觉了&br&我依然陪着牛奶喝下去&br&大概每天瘦0.1-0.2kg&br&我内分泌的同学告诉我&br&二甲双胍只有达到2000mg才能减肥&br&最多不要超过2500mg&br&我去查了很多资料&br&&br&也确实是这么说的&br&然后从9.30开始 每天早中晚各一片&br&9.30体重59.5&br&10.1体重59.4 早上吃了三个大月饼&br&中午吃了一碗凉皮 一份炸鸡 三个南瓜饼&br&晚上实在没食欲 没吃 也不觉得饿&br&10.2体重58.6 竟然还轻了&br&以后会来更新&br&这几天准备吃的清淡一点&br&10.3体重58.7 昨天因为体重轻了&br&狠狠奖励了自己一堆零食&br&猪肉脯卤鸭脖卤鸭翅椰蓉酥小米锅巴山楂条&br&薯片瓜子凉皮………&br&所以吃二甲双胍也不能吃的太多&br&依然是没有吃晚餐&br&因为真的太撑了&br&今天起来食欲不怎么好&br&看看昨天买的一大袋零食&br&没什么想吃的欲望&br&明天要去参加婚礼了 &br&今天一定要少吃&br&10.4体重59.3&br&哈哈哈哈哈哈哈&br&我自己都不敢相信&br&不过确实昨天一天又吃了很多的零食&br&今天去坐车出远门&br&没带零食&br&只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br&未来三天都没办法称体重&br&10.5接亲 没法称重&br&10.6返程 没法称重&br&总结这两天 食欲真的非常非常差&br&为了不扫家人兴致&br&可以用强迫二字来形容&br&强迫自己多吃一点&br&可是我胃胀&br&没有饿的感觉&br&根本不想吃啊&br&10.7体重59.9 大姨妈来了&br&可能是水肿&br&10.8体重59.5 大姨妈第二天&br&一直都是吃的0.5早中晚 &br&随餐服用的&br&只有前2天参加婚礼的时候&br&吃到了2000mg/天&br&也就是吃了4颗&br&暂时不想加量&br&所以还是每天1500mg的吃&br&因为我晚餐都吃得很少&br&基本都是水果或者酸奶或者水煮菜&br&10.11 体重59.3&br&这几天发烧+考试&br&没有吃二甲双胍&br&发烧一直很难受 &br&吃不下东西&br&没食欲&br&10.12体重59.0&br&午餐忘记吃了 只有早晚餐各吃了0.5g&br&发现自己的胃口好像小了&br&午餐同样的一家餐厅&br&同样一份面&br&只吃得下2/3了&br&晚餐也没什么食欲&br&一个小苹果+一盒牛奶&br&二甲双胍对我来说有抑制食欲的作用
11.21更新 58.4 已经好多好多天没吃二甲双胍了 忙着找工作 写毕业论文 没心情去减肥 一直忘记吃忘记吃 10.20 体重58.7 10.18 吃药一个月 来更新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胖60.5 最瘦58.6 今天早上59 我经常忘记吃药了 瘦的好不明显。 10.16 体重58.8 昨天晚餐 夜…
&p&08年吃过,配合运动,2个月30斤。。。&/p&&p&然后直到13年才反弹。。。&/p&&p&去年开始,间断吃了一瓶,半年瘦了40斤。。。&/p&&p&p.s.&/p&&p&配合健身房运动+饮食习惯改变。。。 但是健身+饮食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吧。。。&/p&
08年吃过,配合运动,2个月30斤。。。然后直到13年才反弹。。。去年开始,间断吃了一瓶,半年瘦了40斤。。。p.s.配合健身房运动+饮食习惯改变。。。 但是健身+饮食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吧。。。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b2b4c092ff1eb4dbe48daec_b.jpg& data-rawwidth=&1267& data-rawheight=&7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b2b4c092ff1eb4dbe48daec_r.jpg&&&/figure&&p&&b&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健康问也』:&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yNDgyMzE1N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e109e0ec1c0%26chksm%3Defd9f7d7f0d0e0e1fa7f575b5fcf99c469a4bd41b88b%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糖尿病不能喝粥?血糖下来能停药? | 糖尿病传言辨真假(二)&/a&。&/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上一篇明辨了几个有关糖尿病的传言或说法&/a&,本篇继续。&/p&&h2&传言六:糖尿病病人不能喝粥?&/h2&&p&糖尿病病人不能喝粥?&/p&&ul&&li&A、对&/li&&li&&b&B、不对&/b&&/li&&/ul&&p&在糖尿病患者之间,经常传闻把这个粥叫&b&白色毒药&/b&。在医学上,粥确实相对而言比同样量的米饭或者是其它的主食来讲,它升糖的速度会快一些,这个已经得到了临床的验证,虽然它的升糖指数快但是下来也快,很快就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因此并不能因为升得快而作为就不让喝粥的理由。喝粥可以,但是&b&喝粥是有技巧的也有窍门的&/b&,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够科学地还能够挺开心地喝粥:&/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ea787b57a1edccb56ca_b.jpg& data-rawwidth=&893&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ea787b57a1edccb56ca_r.jpg&&&/figure&&ul&&li&&b&1. 尽量不喝大米粥&/b&,争取不喝纯米粥,大米确实破壁会比较快一些,可以把杂粮和大米混在一起,为了让杂粮能够更快开花提前先泡个八小时十小时然后和大米一块儿煮,只要一开花大米一熟就拿出来避免煮的时间过长。&/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6a1fe5b07cd_b.jpg& data-rawwidth=&892&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6a1fe5b07cd_r.jpg&&&/figure&&ul&&li&&b&2. 血糖稳定时再喝粥&/b&,要量力而行不能血糖已经是15、16了憋着非得喝,可以等血糖相对好的时候稳定一点再喝对整个血糖控制比较有帮助。&/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af09a3d216b16f77cabcee9_b.jpg& data-rawwidth=&893&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af09a3d216b16f77cabcee9_r.jpg&&&/figure&&ul&&li&&b&3. 干稀搭配&/b&,别一顿只是喝粥可以吃一点干的,包括一点粗粮配合一点粥甚至再加一点鸡蛋加一点菜,这样血糖就不会升高很快。&/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a6b92b14fcd32b4175d_b.jpg& data-rawwidth=&893&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a6b92b14fcd32b4175d_r.jpg&&&/figure&&ul&&li&&b&4. 喝凉粥&/b&,在营养学中做熟的粥其淀粉已经都被分解掉了,放凉以后在物理学中叫做&b&淀粉老化&/b&,老化的淀粉升糖就不会很快了,就不会造成血糖噌的一下就上去了。到不一定说非得去就着凉喝,可以再把它加热,再加热以后喝也不会升糖很快。&/li&&/ul&&h2&传言七:燕麦粥有助于控糖吗?&/h2&&p&现在很多是&b&粗粮细做&/b&,燕麦本来是一个大的颗粒,买到的是已经把它破壁了打碎了,打碎以后稍微浇点开水就能熟的,&b&这种燕麦它的升糖的速度和大米是一样的&/b&。除了粥之外,常见的早餐还有牛奶喝豆浆,它们和主食(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不是一类食物,它们又含有蛋白质又含有脂肪又含有糖。牛奶每100毫升就有4.5克以上的糖,牛奶里面是乳糖也会代谢成葡萄糖,如果喝的很多的话它的糖分也不低,虽然升糖不是很快但它的糖分在里面大家仍然要注意。同样是牛奶和豆浆来讲的话,选择豆浆对于糖友来说血糖影响会更好一些,当然任何食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牛奶有些人喝完以后会乳糖不耐受拉肚子,豆浆喝多了容易胀气。&/p&&h2&传言八:二甲双胍伤肝伤肾?&/h2&&p&二甲双胍伤肝伤肾?&/p&&ul&&li&A、对&/li&&li&&b&B、不对&/b&&/li&&/ul&&p&二甲双胍伤肝伤肾的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而且比较久,事实是&b&全世界所有的糖尿病治疗指南里面二甲双胍是唯一的首选药&/b&,首选就是得了糖尿病第一个就应该吃二甲双胍:首先,二甲双胍历史悠久,到现在有五十多年历史,它的所有副作用几乎大夫都知道对它了如指掌,也就是说一个经典的药有时候是好事儿因为知道的多,假如来个新药根本就不知道它什么副作用心里没谱;其次,&b&二甲双胍总体来讲对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没有伤害作用&/b&,相反二甲双胍是现在被证明的一个最主要的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压、降低血脂、改善脂肪肝的药而且它能够降低体重(因为现在糖尿病病人胖的人多,它是唯一一个口服药里面能够明显降低体重的降糖药)。还有一些人为什么觉得伤肝伤肾,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很多病人觉得这个药太便宜,一方面又想要便宜药另外一方面真便宜了就会觉得肯定是便宜药它副作用大。实际上,最新的研究二甲双胍不但是改善糖尿病的一个药,目前还有寄希望于是一个长寿药(有抗衰老的作用),当然目前二甲双胍在说明书上没有建议非糖尿病患者服用,只不过现在临床上在做研究。另外特别强调一点:&b&药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有合适你和不适合你之分&/b&。长体重的药就不能给胖人吃,胖人选择二甲双胍是首选,它又能降体重又控制血糖还预防高血压最合适不过了,但二甲双胍给瘦人就不合适了,瘦人可以不选择二甲双胍或者二甲双胍再加一个长体重的药让两个在体重方面抵消掉但是作用方面是叠加起来作用更好。所以,关于用药这事儿就不能任由病人自己或者是听人家说有效就去随意选择药物,专业的事儿还得专业的大夫来决定。&/p&&h2&传言九:保健品能替代药物降糖吗?&/h2&&p&没有有害的产品,只有有害的销售。保健品的销售的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公正是有害的,因为它达不到宣称的效果。国家对保健品有明确的规定:&b&不以治疗疾病&/b&为主要目的的一类食品。不是说保健品没有一些作用,有作用,但是有作用和有降糖的作用是两种概念,有作用是指它是一类营养的食品。比如这里列出的三种保健品就各自有各自的特点:&/p&&ul&&li&&b&银杏叶片&/b&,现在临床药物里面是有拿银杏叶做提取物来治疗脑血管病变、老年痴呆,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东西能不能起到所希望能达到的作用,吃了能不能把血糖从15降到10,可以说它没有那么强的一个作用,因此它对健康有用但是未必对降糖有用。&/li&&li&&b&蜂产品&/b&,这种蜂类的产品也有一些证据研究认为它里面有大量的黄酮,对于整体的健康的改善应该是有好处,同样的道理它不一定是吃上马上降糖的,也就是它对健康有好处。&/li&&li&&b&苦荞茶&/b&,同样的道理它能不能真正起到降糖的作用,可以说它和药品是没有办法比拟的,因为它不能起到药品的治疗作用。&/li&&/ul&&blockquote&现场演绎糖尿病保健品大卖场,请观看视频18:35处。&/blockquote&&h2&传言十:补锌补镁有利于降血糖吗?&/h2&&p&市面上也有人在谈补锌补镁对糖尿病是有好处的,所以药片里面专门加了锌的降糖药也有。大家知道锌和镁在人B、不对&/p&&p&体叫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参与了很多的生理的作用包括细胞活性、细胞合成某些酶(包括对降糖的这些酶)都跟它有关系,但是大家记住&b&绝大部分的糖尿病病人不缺微量元素&/b&,不是说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缺微量元素,可能在一百个糖尿病病人里面找到有几个缺的补了之后效果挺好的但大部分人它是不管用的。所以,像这些东西还是建议缺不缺锌或镁到底对降糖有多大的效果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并且现在查个锌或镁也很简单一化验血就化验出来了。&/p&&h2&传言十一:血糖下来了就能停药?&/h2&&p&血糖下来了就能停药?&/p&&ul&&li&A、对&/li&&li&&b&B、不对&/b&&/li&&/ul&&p&这个问题因为太绝对化了,如果刚得糖尿病(比如刚发现一个礼拜)经过饮食运动吃点药血糖已经很好了完全可以停药,这个时候通过饮食运动就能够控制住了可以停药,比如说逆转了或者已经达到非常好的稳定的控制就可以了,过去生活方式不好改变了以后好了那么就可以停药了。但是,年龄偏大的、糖尿病病史很长时间的、以及服了很多种药依然不能够达标的或者勉勉强强用药才能控制住,把药停了血糖又上去了为什么要停药?早期的病人还是比较多见的,但是到了往后的病人几乎都停不下来了,这时候血糖能控制住就相当不错了。随着年龄的增加所有人的血糖都是越来越高的,所以会发现糖尿病病人吃的药越来越多,过去吃一片后来吃两片一种两种三种后来打胰岛素了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假如说把药停了血糖又返上去了这时候可能就过渡到更进一步的血糖升高,这时候可能就很快过渡到打胰岛素去了。对糖尿病患者来讲能不能停药主要是自己的血糖和胰岛功能决定的而不是说大夫想不想让你用药,所以这个答案选择不对是有道理的,&b&擅自停药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b&。&/p&&p&还有一些保健品可能掺有降糖药,患者吃了确实降糖效果不错就把药停了,之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大家可能有一个疑惑:人家保健品里面掺的药为什么那么有效,你怎么这个药就没效?要知道保健品掺的药:第一是便宜绝对不能贵(否则怎么赚钱);第二这药降糖一定要效果好,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掺在某些食品里面卖给你,结果你一吃效果真好血糖原来十几现在降到了五六,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为什么这些药被淘汰掉了,因为它伤肝伤肾。像过去有一种药叫降糖灵,它的降糖效果真的是特别好,一吃血糖很快就会下来,但是降糖灵会引起年龄大的人乳酸性酸中毒,它的死亡率是70%,一旦出现了十个死七个。医生的理念是&b&降糖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并发症减少死亡率&/b&绝对不会付出导致心脑大血管的损伤而带来血糖的下降,那是本末倒置。&/p&&h2&传言十二:糖尿病病人不能泡脚?&/h2&&p&糖尿病病人不能泡脚?&/p&&ul&&li&A、对&/li&&li&&b&B、不对&/b&&/li&&/ul&&p&糖尿病病人不要一提起糖尿病就想到了&b&糖尿病足&/b&,大部分糖尿病是没有糖尿病足的,尤其早期的病人又没有并发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跟常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完全可以泡脚。但是,这几类人要注意:年龄大的人;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有潜在的对水温的判断感觉不好的人,比如本来是20度摸上去可能感觉是10度觉得凉,对水温的判断出现了错误的时候脚就容易烫伤,一旦烫伤,糖尿病足不容易好,因为它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最差,如果脚被烫伤破溃了之后特别容易扩大感染,这种感染会导致很多人糖尿病足最后截肢的,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强调在有&b&神经病变&/b&或者&b&血液循环不好&/b&的人泡脚的时候:第一一定要把握温度要拿体温表去量温度,&b&温度要在40度以下&/b&;第二泡的时间不能太长&b&不超过五分钟&/b&,就像洗脚一样不赞同长时间泡。对于患病10年、15年以上的老患者或者血糖控制得不太好有神经病变的,&b&永远不要相信自己的手感&/b&。&/p&&p&本文相关视频:&/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ysfaq.cn/v/602376&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ysfaq.cn/v/602376&/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p&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健康问也』:。,本篇继续。传言六:糖尿病病人不能喝粥?糖尿病病人不能喝粥?A、对B、不对在糖尿病患者之间,经常传闻把这个粥叫…
你好,&br&我自身也是二型糖尿病患者,我记得是四年前我在上学的时候跟老师聊天,告诉他说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一直上厕所尿尿。他告诉我我应该去检查一下有没有糖尿病,隔天我就去了。hba1c应该是16多,血糖试纸24。肝脏功能血脂指数都很高。确诊的时候我直接就哭了…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未来怎么办?&br&从那时我就开始看医生吃药验血糖然后无限循环。如此循环了两年。当时我就觉得应该要一些改变,不仅是为了父母朋友,更是为了自己。(两年前我89公斤172的身高,腰围52inch。)之后我开始运动,控制饮食,慢慢喝把吃的药减少。知道今天,我不需要吃药Hba1c5.5血糖试纸什么时候测都是正常,血脂肝功能都回归正常。医生六月份的时候给我做了OGTT,完全正常,他已经宣布我没有二型糖尿病了。(这时候体重79公斤,36inch的腰围。还在持续减肥中)&br&虽然我描述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其中的艰辛只有我一个人懂。从别人告诉我说二型糖尿病是自愈不好的,要吃一辈子的药,到我已自己的自制力自愈好了糖尿病只花了两年。坚持运动,控制饮食看似简单,当时要做的功课还是很多的,相信你一定可以自愈二型糖尿病,你还年轻不要放弃!!&br&&br&此图为证…&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55& src=&https://pic2.zhimg.com/v2-b08ac6d8e_b.jpg& data-rawwidth=&7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08ac6d8e_r.jpg&&&/figure&两年前&br&&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62& src=&https://pic2.zhimg.com/v2-326deb75d77651d6ceaedbe3e6f4b601_b.jpg& data-rawwidth=&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26deb75d77651d6ceaedbe3e6f4b601_r.jpg&&&/figure&今年
你好, 我自身也是二型糖尿病患者,我记得是四年前我在上学的时候跟老师聊天,告诉他说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一直上厕所尿尿。他告诉我我应该去检查一下有没有糖尿病,隔天我就去了。hba1c应该是16多,血糖试纸24。肝脏功能血脂指数都很高。确诊的时候我直接…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cd8a7c4a2cf_b.jpg& data-rawwidth=&5760& data-rawheight=&3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cd8a7c4a2cf_r.jpg&&&/figure&&p&糖友大家好!&/p&&p&&b&我叫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b&。&/p&&p&相信很多糖友对我并不陌生,但你真的了解我吗?&/p&&p&今天,容我说说我自己的故事。&/p&&blockquote&&i&我的出现&/i&&/blockquote&&p&很久很久以前,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存在。&/p&&p&直至有一天,一名科学家将我&b&从植物牧草山羊豆的提取物衍生出来,我就诞生了。&/b&&/p&&p&英国的研究者说我是&b&唯一一个可以降低大血管并发症的降糖药物,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降糖药物。&/b&&/p&&p&我有了存在的价值。&/p&&blockquote&&i&我已经60岁了&/i&&/blockquote&&p&1957年,我首次以降血糖药的身份走进临床运用。直至现在,我在临床运用的日子已经走了60个年头了。这些年间,研究者越来越了解我,除了降血糖以外,我还能:&/p&&ul&&li&&b&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增加体重,不易发生低血糖,可以和其他降糖药联用。&/b&&/li&&li&可以改善由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育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使排卵和妊娠的概率提高3~4倍;&/li&&li&逆转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脂肪浸润和改善肝功能,协助降低胰腺癌的复发率;&/li&&li&降低非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li&&li&预防白内障,治疗致盲的葡萄膜炎;&/li&&li&降低帕金森病患病率;&/li&&li&抗衰老,延长寿命的潜在价值。&/li&&/ul&&blockquote&&i&关于我“伤肝伤肾”的流言蜚语&/i&&/blockquote&&p&最近,听说有人指责我:“副作用大,伤肝伤肾,不要吃!”在此我想澄清一下。2014年的《中国糖尿病杂志》的一篇文章“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提到,&b&我本身并没有肝肾毒性!&/b&&/p&&p&糖友出现的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是长期高血糖控制不佳的并发症结果,我却无故躺枪。&/p&&p&&b&肝功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三倍(转氨酶达120U/L)就可以安全使用;&/b&&/p&&p&&b&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需要减少我的剂量,低于45ml才须停用我。这种情况的发生率是较低的。&/b&&/p&&blockquote&&i&你会习惯我轻微的副作用&/i&&/blockquote&&p&在临床使用的这些年间,服用我的糖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胃肠道不适(5%发生率),包括恶心、胃胀、腹泻等,可以从小剂量(500mg/天)开始,逐渐加量。&/p&&p&&b&绝大多数的糖友几周之后就耐受胃肠道症状而逐渐消失。&/b&&/p&&blockquote&&i&长期跟我打交道,请补充维生素B12&/i&&/blockquote&&p&因为我在人体内的特定的代谢途径,可能会引起微量元素维生素B12水平的下降,长期跟我打交道的糖友,请适量补充维生素B12。&/p&&blockquote&&i&我的适用人群&/i&&/blockquote&&ul&&li&除10岁以下儿童(没有安全使用的证据)外,&b&各年龄段均可安全使用。&/b&&/li&&li&在糖尿病酮症期间,使用造影剂检查前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时均不要服用,以免发生急症。&/li&&/ul&&p&&br&&/p&&p&通过我的生平介绍,不知你们有没有更好地了解我了呢?&/p&&p&我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增加体重,不容易发生低血糖。&/p&&p&可以和其他降糖药合用。&/p&&p&并没有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大部分也是可以逐步耐受。&/p&&p&我叫二甲双胍,&/p&&p&我是服务了糖友59年的口服降糖药,我的梦想是一直服务大家,糖友能从中受益。&/p&
糖友大家好!我叫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相信很多糖友对我并不陌生,但你真的了解我吗?今天,容我说说我自己的故事。我的出现很久很久以前,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直至有一天,一名科学家将我从植物牧草山羊豆的提取物衍生出来,我就诞生了。英国的…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1da0e53f66a188fb48ed2_b.jpg& data-rawwidth=&1016& data-rawheight=&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1da0e53f66a188fb48ed2_r.jpg&&&/figure&&p&据说古埃及时代就发现山羊豆可作为「茶饮料」,从而用来缓解口干、多饮的症状。而在中世纪法国,山羊豆又有一个浪漫名字「紫丁香」。可用来发汗、给母牛催奶。后来大家明白,那些口干、多饮的人是得了糖尿病。而山羊豆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e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ec_r.jpg&&&/figure&&p&&i&(紫丁香)&/i&&/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f52f4ea6825dddab4ac31c564ab880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3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figure&&p&(&i&山羊豆示意图)&/i&&/p&&p&&br&&/p&&p&但当时也发现,山羊豆作为植物饲料会导致牲畜肺水肿、胸腔积液、低血压、麻痹甚至死亡等。因此曾被美国联邦政府警告为有毒植物。尽管山羊豆有毒,但考虑当时糖尿病为「不治之症」,山羊豆的药用价值仍被很多科学家关注。1918年科学家发现山羊豆的降血糖效果来自于「胍类」物质。但提炼出来的「胍」有很大的毒性,可以引起低血糖、肝脏损伤等。于是不少学者试图改良「胍」。1921年Wemer和Bell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合成了让二甲双胍。此后短期内还有其他含「胍」化合物被制造出来。但对比后发现二甲双胍的降血糖效果较为理想。&/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8c8bf2ec887c00e95290dd74acd4b3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3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figure&&p&(&i&记载山羊豆的植物志&/i&)&/p&&p&&br&&/p&&p&但,1920年代的糖尿病治疗属于「胰岛素时代」。1889年,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生理医学家约瑟夫·冯梅林和奥斯卡·闵科夫斯基从事研究动物消化系统的工作。他们对“隐居”在腹膜后,有十几厘米长、却只70克左右重的胰腺,发生了研究兴趣。因为每个动物都有这样一个小小器官,但长久以来人们却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做什么用。他们摘除几条狗的胰腺,从而观察没有胰腺后的实验狗会有什么变化。最终发现了:摘除了胰腺的狗拉出来的尿糖很高,吸引了大量苍蝇。这让很多大家明白,胰腺跟血糖代谢有相当关联。此后大家都热情投入对「胰腺跟血糖」的研究中去。&/p&&p&&br&&/p&&p&最大突破发生在1922年。来自加拿大的青年科学家雷德里克·班廷( Frederick Grant Banting)用改良的方法弄出了「胰腺提取液」。「胰腺提取液」可以较好的控制血糖,他命名这为「胰岛素」。日,患有重度糖尿病的14岁少年莱昂纳多·汤普森,在多伦多大学医院接受了胰岛素针的注射。一天之后,汤普森的血糖便恢复到正常水平;几天后,曾经奄奄一息的少年就恢复了生机和活力。该项研究很快引起轰动,医学界和工业界合作,商业化胰岛素生产让胰岛素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从而挽救了大量糖尿病患者。&/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58a6f3bab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3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figure&&p&(&i&Frederick Grant Banting&/i&)&/p&&p&&br&&/p&&p&对于胰岛素的功勋,美国著名糖尿病学家、1952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荣誉主席Elliot P Joslin曾在他的著作《Joslin糖尿病学》中,写下这样一段话:“1897年时,1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10岁男孩,其平均生存期只有1.3年!30岁和 50岁的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分别是4.1年和 8 年。而到了1945年,10岁、30岁和50岁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却可继续生活45年、30.5年和15.9 年了。”&/p&&p&&br&&/p&&p&这种划时代的进步把二甲双胍的成绩衬托的黯淡无光。&/p&&p&&br&&/p&&p&实际上在胰岛素出现前, Joslin的主要工作是提倡饥饿疗法来治疗糖尿病。但胰岛素的出现让饥饿疗法也扫入历史垃圾文件档。但 Joslin仍有预见性的指出,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口服药物可一定程度替代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51e2de416f5ed1c8ecbfb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51e2de416f5ed1c8ecbfbc_r.jpg&&&/figure&&p&(&i&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一定创伤&/i&)&/p&&p&&br&&/p&&p&随着胰岛素的应用,人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如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不稳定、体重增加、需要的剂量会不断增加、使用不方便....胰岛素的这些缺点让人们头痛不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矢志不渝的研究口服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之后发现了苯乙双胍、丁双胍。它们降低血糖的幅度较二甲双胍更好。1940年代磺脲类降糖药也诞生而被应用。它们的降血糖疗效似乎也更好。这让更早的二甲双胍仍被大家视而不见。&/p&&p&&br&&/p&&p&但法国医生Jean Sterne没有放弃二甲双胍。在他的推动下,二甲双胍于1957年正式在法国上市。然而1968年,美国“大学联合糖尿病研究计划(UGDP)”关于苯乙双胍的研究结果提示:双胍类中的苯乙双胍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而且大家也注意到苯乙双胍、丁双胍带来的乳酸酸中毒风险。1970年代由于上述风险,苯乙双胍、丁双胍在绝大多数国家退市(但中国迟到2016年才正式下令苯乙双胍退出市场)。虽然退市的是苯乙双胍、丁双胍,但跟它同属双胍类的二甲双胍也难免殃及池鱼。&/p&&p&&br&&/p&&p&1968年、1976年的苏格兰研究证实,跟磺脲类对比,二甲双胍的降血糖疗效是相似的。而二甲双胍有降低体重的趋势,磺脲类却有增加体重的趋势。同时磺脲类有低血糖风险,而二甲双胍没有。此后,著名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证实二甲双胍可以减少糖尿病所导致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也能降低糖尿病所带来的全因死亡风险。而相对照的磺脲类药物虽可降低血糖水平,却在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相形见绌!也就是说,考虑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跨度下,二甲双胍降血糖带来的脏器保护效果更为肯定。1995年,美国FDA牵头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排除了二甲双胍使用禁忌症的前提下,7227例病患无一例发生乳酸酸中毒。由此二甲双胍正式在美国上市。&/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1e1dfecccdbf8992cfe43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1e1dfecccdbf8992cfe43d_r.jpg&&&/figure&&p&(&i&二甲双胍的分子式&/i&)&/p&&p&&br&&/p&&p&二甲双胍的神奇处在哪里?&/p&&p&1,不仅仅是降低血糖,更可以减少糖尿病带来的死亡率、并发症。最经典的研究是UKPDS。此后类似的多项研究都证实,在足够时间跨度的情况下,二甲双胍在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所致死亡率方面是相当突出。比磺脲类药物、胰岛素更为有益。&/p&&p&2,二甲双胍不但可以治疗糖尿病,还可以预防糖尿病。对3234名糖尿病前期病人(血糖已经紊乱,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予以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最终证实使用二甲双胍干预的可以减少31%的新发糖尿病风险。而中日友好医院负责的为期3年的对照试验证实,二甲双胍减少了77%的新发糖尿病风险。&/p&&p&3,虽然证据还不够充分,但二甲双胍很可能减少了癌症发生。目前已经足够多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的癌症风险显著增加。而二甲双胍治疗则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这些癌症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其他癌症也可能获益。&/p&&p&4,二甲双胍的低血糖风险极低。降血糖治疗的最大风险是低血糖。因为血糖增高导致身体问题的时间跨度是「10年」为单位。而低血糖带来的风险是「秒」为单位。无论是胰岛素、还是磺脲类都有相对偏高的低血糖风险。&/p&&p&5,二甲双胍不增加体重。虽然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用二甲双胍初期有体重下降的迹象,但时间跨度延长后,二甲双胍降低体重的效果会消失。相对而言,胰岛素、磺脲类治疗都在足够长时间跨度下增加了糖尿病患者体重。也就是说,虽然二甲双胍不能真正降低体重,但至少不会增加体重。&/p&&p&6,其他益处:二甲双胍可能降低血脂;也可以治疗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从而恢复规律月经、促进排卵和增加怀孕可能性。&/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1cdd325c140ac0f86bf2d2d5095813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1cdd325c140ac0f86bf2d2d5095813c_r.jpg&&&/figure&&p&(&i&二甲双胍有优异的心血管等脏器保护效果!&/i&)&/p&&p&&br&&/p&&p&今天的糖尿病诊疗有了更多武器。比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 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SGLT2)等。但,二甲双胍以其充分的脏器保护效果、廉价便捷的药物供给状况,从而牢牢把控了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地位。&/p&&p&参考资料:&/p&&p&1,陈益南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br&&/p&&p&2,陆菊明《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历史地位》&/p&
据说古埃及时代就发现山羊豆可作为「茶饮料」,从而用来缓解口干、多饮的症状。而在中世纪法国,山羊豆又有一个浪漫名字「紫丁香」。可用来发汗、给母牛催奶。后来大家明白,那些口干、多饮的人是得了糖尿病。而山羊豆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 (紫丁香) (山…
&figure&&img src=&https://pic7.zhimg.com/v2-c2fbcd05b9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7.zhimg.com/v2-c2fbcd05b9c_r.jpg&&&/figure&&h2&&b&一、前言&/b&&/h2&&p&不久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了多位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制定并发布了《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用以指导中国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二甲双胍。&/p&&p&一个权威学术团体,一群顶尖医药专家,单单为一个药发出《共识》,这可不是件常有的事儿。今天得空,我们也来聊聊二甲双胍那些事。&/p&&p&正文之前,先来解除某些人,特别是阴谋论者可能产生的怀疑:“这么大张旗鼓地推荐一个药,其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p&&p&其实,二甲双胍是个问世五十多年的老药,“专利保护期”早已过去,它的生产和销售不受任何药企的垄断,国内生产企业少说也有数十家。而且它实在便宜,一瓶国产二甲双胍片的市场零售价不到十元,摊到患者的日均药费也不过几毛钱。&/p&&p&这就好比听到有人说:“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就硬说人家是在给红富士打广告,那真是欲加之罪不患无辞了。&/p&&p&&b&二、正文&/b&&/p&&p&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国人都偏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天然中草药”,而特别排斥通过“化学合成”的所谓“西药”。二甲双胍在中国同样也遭遇到类似情形,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我常对病人这样解释:“二甲双胍虽是化药,但它的发现也来源于天然植物,并且通过科学加工,提高了疗效、去除了毒性。”&/p&&p&这并非信口开河,早在中世纪,就有“民间偏方”在欧洲大陆流传:一种名叫“山羊豆”的牧草,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多尿症状。但直到上世纪初,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才知道该植物中含有丰富的“胍”类化合物,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胍”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大毒性。&/p&&p&为了抗击在当时尚无药可治的绝症----“糖尿病”,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胍”的改造工作,合成了一系列胍类衍生物,“二甲双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历史舞台,那一年,是1929年。&/p&&p&了解医学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此几年前的1922年,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胰岛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并以“起死人、肉白骨”般的神奇疗效挽救了一大批糖尿病患者。当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沉浸在对胰岛素的欣喜和狂热中,他们甚至信心满满地认为:糖尿病从此完全解决,“天下事,大定矣。”&/p&&p&面对这位光芒耀眼的、唯一的王:胰岛素,生不逢时的二甲双胍只好偃旗息鼓,默默等在昏暗的小角落,这一等,就是三十多年。&/p&&p&&b&三、曙光&/b&&/p&&p&随着循证医学时代的到来,从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通过凿凿事实,验证了二甲双胍卓越的控糖疗效和良好的药物安全性,甚至被认为是唯一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威望也与日俱增,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p&&p&近些年来,各大糖尿病专业学术团体更纷纷发布指南指出:对于2型糖尿病,除非存在特殊禁忌,均应从开始就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且联合治疗方案中也应包括二甲双胍。可见,目前甚至已不把二甲双胍与其它药物并列在一起作为一线选择,而是把它当做超越一切同侪的首选用药。&/p&&p&从当初的生不逢时、出师不利,到如今黄袍加身、逆袭成功。二甲双胍正以王者姿态,傲然立于糖尿病治疗领域。而且,这个王冠也不是由哪一位医生给加冕的,而是对近几十年全球糖尿病治疗经验的总结。&/p&&p&&b&四、常见误区&/b&&/p&&p&关于二甲双胍,有很多常见的观点或有错误,以下分别予以澄清和说明。&/p&&blockquote&只有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才适合二甲双胍?&/blockquote&&p&&b&错误&/b&。国内外各大主要指南均建议:二甲双胍适用范围广阔,无论患者超重与否。&/p&&blockquote&二甲双胍还能减肥?&/blockquote&&p&&b&错误&/b&。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确表现出一定的减重效果,但它并不是减肥药,对于单纯肥胖者,没有确切的减重作用。&/p&&blockquote&应用二甲双胍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blockquote&&p&&b&正确&/b&。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有研究证实,通过二甲双胍干预治疗,10 年内糖尿病的发生率下降了 18%,但另一个生活方式干预组下降了 34%,如果二者结合起来会怎么样?想想看,你懂的!&/p&&blockquote&二甲双胍只适用于 2 型糖尿病?&/blockquote&&p&&b&错误&/b&。对于 1 型糖尿病,联用二甲双胍后能够降低 10% 的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了使用胰岛素所带来的体重过度增加。&/p&&blockquote&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糖异生?&/blockquote&&p&&b&正确&/b&。当然,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远不止这个。其实说白了,医生并不完全清楚二甲双胍确切的作用机理。2014 年 5 月的《Nature》杂志刚刚发表了一篇探讨其机制的文章,找到了肝脏线粒体磷酸甘油脱氢酶这个抑制作用靶点。还有太多的空白,等待大家去探索。&/p&&blockquote&二甲双胍常引起胃肠道反应?&/blockquote&&p&&b&正确&/b&。胃肠道反应是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绝大多数发生于用药的前 10 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多数患者会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这是减少治疗初期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p&&blockquote&二甲双胍存在肝毒性?&/blockquote&&p&&b&错误&/b&。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不竞争肝脏 P450 酶,不存在肝毒性。只是由于目前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的资料较少,一般建议血清转氨酶超过 3 倍正常上限时避免使用、转氨酶轻度偏高患者使用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再次强调,这样做的原因只是担心肝脏本身的疾病影响正常乳酸清除能力,而不是因为二甲双胍有什么「肝毒性」。&/p&&blockquote&二甲双胍存在肾毒性?&/blockquote&&p&&b&错误&/b&。二甲双胍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管排泄,清除率是肌酐的 3.5 倍,本身对肾功能没有影响,临床上,有些医生一见到「蛋白尿」就停用二甲双胍的做法是没有依据的。建议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调整剂量:eGFR ≥ 60 时无需减量、45-60 之间需减量、小于 45 时需停用。&/p&&blockquote&二甲双胍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blockquote&&p&&b&错误&/b&。虽然二甲双胍的大哥苯乙双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退市的,但「一人有罪、满门抄斩」的野蛮时代早已过去。目前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与乳酸性酸中毒有关。只有在肾功能受损(eGFR & 45)和低氧血症的患者中,由于这两种疾病容易发生乳酸的蓄积,此时不建议使用二甲双胍。&/p&&blockquote&二甲双胍影响维生素 B12 的吸收?&/blockquote&&p&&b&正确&/b&。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 B12 水平的下降,建议对于这部分人群适当补充维生素 B12。&/p&&blockquote&二甲双胍要按量服用?&/blockquote&&p&&b&正确&/b&。目前大部分患者的二甲双胍服用剂量是偏低的。一般而言,最小推荐剂量是 500 mg / 日、最大推荐剂量 2550 mg / 日、最佳有效剂量 2000 mg / 日。剂量调整原则为「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p&&blockquote&儿童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二甲双胍?&/blockquote&&p&&b&部分正确&/b&。目前不推荐二甲双胍用于 10 岁以下儿童,为什么?没用过,不知道;而对于 10 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用,有证据,很安全。&/p&&blockquote&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二甲双胍?&/blockquote&&p&&b&错误&/b&。二甲双胍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依然是一线首选用药,没有具体年龄限制,它较少的低血糖风险对老年人有独特的益处。但对于 80 岁以上高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p&&blockquote&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不能使用二甲双胍?&/blockquote&&p&&b&错误&/b&。二甲双胍在妊娠期用药分级中为 B 类药物,没有增加胎儿畸形和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在控制孕妇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具有优势。在 GDM 前期也可以通过二甲双胍来预防糖尿病。虽然这些观点早已是全球共识,&b&但中国药监部门至今尚未批准将二甲双胍应用于妊娠期妇女&/b&。当秀才遇到兵,拳头大的说了算,好吧,只好违心地把答案改成:正确。&/p&&blockquote&除了控制血糖,二甲双胍还有许多其它作用?&/blockquote&&p&&b&正确&/b&。二甲双胍已被证实的、确切的额外益处包括:心血管保护作用、改善血脂、改善脂肪肝(非酒精性)、肿瘤抑制作用、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等。再次强调:没有减肥作用。&/p&&blockquote&二甲双胍是最好的糖尿病治疗药物?&/blockquote&&p&&b&错误&/b&。虽然用满篇文章把二甲双胍夸到了天上,但关键时刻还是要保持清醒。对于任何疾病,我们既要遵循指南,更要符合个性化原则。而对于个体患者,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的药,只有更适合自己的药。在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下,使用其它任何药物也都是正确、合理的。&/p&&p&我深信,会有那么一天,二甲双胍也会被某个现有、或新研制的药物逐下王位。到那时,我们不应感到意外,因为,医学就是这样不断向前发展的。&/p&&p&&br&&/p&&p&本文由糖大夫特约内分泌博士张征撰写&/p&
一、前言不久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了多位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制定并发布了《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用以指导中国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二甲双胍。一个权威学术团体,一群顶尖医药专家,单单为一个药发出《共识》,这可不是件…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9f1a17be6b184ea10b201_b.jpg& data-rawwidth=&962& data-rawheight=&6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9f1a17be6b184ea10b201_r.jpg&&&/figure&&p&作者:孙云哲&/p&&p&&b&第一章&/b& &b&了解糖尿病&/b&&/p&&p&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因素,在中国约有11%的中老年人是糖尿病患者,约有30%左右的中老年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或准糖尿病人。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困扰着众多家庭和社会,而防治糖尿病,减少糖尿病的危害成为全民保健、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p&&p&糖尿病的防治不同于其他疾病,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对于糖尿病的防治,要多方面结合进行,其中饮食、运动、药物、检测、教育、心理治疗充分结合,才能更好的控制糖尿病的危害。在治疗糖尿病的早期,我们一直按照其他疾病的治疗模式来进行,即强调药物的作用,结果造成各种问题相继出现,通过许多的教训我们总结出,糖尿病是一个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的疾病,每个方面都需要重视才能更好的防治糖尿病。之所以把饮食、运动等方法称为治疗,是因为这些方法在许多方面要重要性要大于药物治疗,特别是饮食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没有饮食治疗,其他治疗方法是徒劳的。本文就是把糖尿病的饮食、运动等治疗结合进行简单的介绍,让糖尿病患者明白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并按照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p&&p&&b&糖尿病:&/b&是一种以高血糖为表现的全身性代谢性紊乱疾病。糖、脂代谢紊乱依法一系列循环、神经和代谢病变,最终因代谢紊乱、循环和神经受损而发生并发症。糖尿病分1型和2型,本文所述为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p&&p&&b&2型糖尿病:&/b&又成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指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虽然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引发血糖升高,但还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不依赖胰岛素也能控制血糖,常见与中老年人。&/p&&p&&b&1型糖尿病:&/b&又称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指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依赖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常见与青少年。&/p&&p&&b&一.糖尿病的诊断&/b&&/p&&p&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断标准及分型咨询委员会对糖尿病诊断和分型作出以下标准:&/p&&p&1、正常人血糖范围:空腹(FBG)3.9—6.1mmol/L;餐后2小时(PBG2h)4.4—7.8mmol/L&/p&&p&2、临界型糖尿病血糖标准:&/p&&p&空腹血糖受损(IFG):6.7—7.0mmol/L&/p&&p&糖耐量减低(IGT):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p&&p&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p&&p&我国目前糖尿病沿用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0mmol/L&/p&&p&美国、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发达国家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6mmol/L,有“三多一少”任意一个典型症状,就确诊为糖尿病。&/p&&p&耐糖现象:正常人餐后2小时的血糖都会恢复到6.7mmol/L以下。&/p&&p&4、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程度:&/p&&p&良好 一般 差&/p&&p&空腹:3.9-6.1 mmol/L
&8.0 mmol/L
&8.0mmol/L&/p&&p&餐后:4.4-8.0 mmol/L
&10.0 mmol/L
&l0.0 mmol/L&/p&&p&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定义和意义&/p&&p&空腹血糖:空腹八小时以上,不吃饭,不吃药,一般在早上十点以前监测。空腹血糖浓度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b&。&/b&若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不低于正常的25%,空腹血糖水平可正常或略高,血糖水平小于6-7mmol/L;在分泌能力不低于正常的40%时,空腹血糖可在6.7-12.8mm01/L之间,若空腹血糖大于12.8mm01/L,表示胰岛素分泌能力极差。因此空腹血糖增高时,一般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p&&p&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饭的第一口算起,到测血糖的时候正好是2个小时,保持原有的服药方法。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于诊断,二是观察糖耐量的恢复情况,借以反映胰岛的功能状态。&/p&&p&&b&二.糖尿病典型临床表现&/b&&/p&&p&&b&多食:&/b&代谢紊乱,血液中的糖不能够为机体供能,使病人处于半饥饿状态,造成能量缺乏,引起食欲亢进。多食糖尿病最初最常见的症状。&/p&&p&&b&多饮:&/b&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过多,细胞内发生脱水,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使人感到口干;另外排尿越多,喝水就越多。&/p&&p&&b&多尿:&/b&糖是高渗的,起到了渗透性利尿作用,排糖越多,尿量越多;另外大量饮水的结果也导致尿多。多尿与患者的血糖密切相关,只有空腹血糖超过肾糖阀(空腹血糖超过8.9mm01/L左右)时才会出现,但又部分患者(孕妇,体质虚弱,肾损害)会出现血糖正常下的尿糖。&/p&&p&&b&消瘦:&/b&体内的葡萄糖由于缺乏胰岛素不能被吸收利用,使脂肪分解,消耗过多,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当出现消瘦症状时,患的病情已经步入发展加重阶段。&/p&&p&&b&乏力:&/b&血糖不能被机体转化供能,细胞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所以糖尿病人普遍出现乏力现象。其中乏力糖尿病患者最经常出现的症状。&/p&&p&&b&瘙痒:&/b&可能与高糖毒性和代谢紊乱引起末梢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糖尿病的瘙痒一般不会起皮疹,初期是皮肤无太大变化,这是与其他皮肤病鉴别的主要方面。&/p&&p&&b&三.2型糖尿病的病原因&/b&&/p&&p&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其特征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异常升高和代谢紊乱,这说明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 &/p&&p&胰岛细胞功能为什么会发生衰退目前还没有定论,但许多研究证明,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运动不足、生活作息无规律等)、滥用药物、遗传、不良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肥胖、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等原因有密切关系。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时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p&&p&&b&四.胰岛细胞功能的进行性衰退与苏木杰现象&/b&&/p&&p&许多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时不仅会出现高血糖的现象,还会经常出现低血糖,甚至会发生危机生命的低血糖休克,这是为什么呢?&/p&&p&&b&胰岛功能进行性衰退让病情更加危险和复杂:&/b&胰岛细胞是调节血糖平衡的主要组织,它不但会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还会分泌胰高血糖素来释放储存在体内的葡萄糖来升高血糖,以此来维持血液内的葡萄糖浓度平衡。随着人体的胰岛细胞功能的逐步衰退,人体逐渐丧失对血糖平衡的调节,当体内摄取过多的葡萄糖时会发生高血糖,但当血液内缺乏葡萄糖的时候,胰岛高血糖素也不能及时分泌造成血糖过低。&/p&&p&&b&血糖剧烈波动对人体早更大的损害:&/b&糖尿病人会出现一种现象,当体内血糖低的时候,会引发血糖升高,这种现象的发现者是苏木杰,我们称之为苏木杰现象,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b&糖尿病人只要有低血糖,就会有高血糖。&/b&这种血糖的反复波动对患者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尤其对于胰岛细胞的功能损害更大,对于血管和神经协调损害也比较大。根据本人调查发现,频繁发生苏木杰现象的患者,其胰岛功能损失的更快。(个体研究,可能会出现误差)&/p&&p&临床调查发现,低血糖休克引发的死亡还不被患者重视,特别是对于那些应用磺脲类和胰岛素的患者来说,引发低血糖的情况更加容易。但由于患者的不重视,这种危害越来越大。&/p&&p&&b&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糖尿病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b&&/p&&p&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特点是进展缓慢,一般在发布5年内很少有发生,而慢性并发症初期进展慢、症状比较轻,常常造成患者不重视对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往往等到病情严重时才治疗,但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所以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和尽早治疗变得十分重要,但许多患者在这方面并没有这个意识。&/p&&p&许多患者在确诊糖尿病的初期还比较注意治疗,但因为没有明显症状,长期以往他们就放松了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治疗往往是生活习惯的改善大于药物的作用,但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心,许多人刚开始还能坚持,但时间长了就不能再坚持了。而有的中年患者,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又无法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p&&p&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要尽早进行,除了良好的控制血糖和号的生活习惯这些基础措施外,还要针对慢性并发症的病因,如代谢紊乱和循环障碍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调节好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多方面下手,持之以恒才能确定良好效果。&/p&&p&&b&第二章&/b& &b&糖尿病的并发症&/b&&/p&&p&糖尿病的危害主要一并发症为表现的,它可以影响几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其特点是影响全面性、发生急性与慢性交错、发展成不可逆性。&/p&&p&糖尿病是一个全身性、代谢性、消耗性疾病,它会损伤到全身的任何脏器与组织。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就有80多种,并发症之多几乎囊括了内外科所有的疾病总和,在糖尿病患者身上产生其它疾病就可叫糖尿病的并发症,所以称其为“百病之母”。&/p&&p&&b&一.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b&&/p&&p&&b&1.低血糖反应:&/b&血糖&2.8mmol/L,广泛脑动脉硬化患者血糖&3.33mmol/L时,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其临床表现:强烈的饥饿感,多汗、心慌、气短、震颤、头晕、昏迷等;血糖高也会出现心慌、出汗的症状。预防:教育老年患者血糖不宜控制太严,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即可。&/p&&p&&b&2.酮症酸中毒:&/b&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分泌的胰岛素质量不好,不能够分解糖分,只能分解脂肪、部分脂肪分解产生酮体(酸性有毒物质,量过高会危及生命)发生酮症酸中毒,一般血糖&16mmol/L以上,甚至高达55mmol/L。&/p&&p&&b&3.急性乳酸中毒:&/b&乳酸是葡萄糖无氧酵解时的产物,由于肾功能代谢障碍,致使乳酸在体内蓄积,死亡率达50%。常见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双胍类降糖药所致。&/p&&p&&b&4.高渗性昏迷&/b&:血糖&33.3mmol/L,血钠&145mmol/L,尿酮检测呈阴性或弱阳性。&/p&&p&&b&5.急性感染:&/b&高血糖时血浆渗透压升高,降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白细胞的生长,降低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高浓度的血糖是细菌、病毒生长的良好环境;当体内代谢紊乱,血管病变,血液循环障碍,血流量减少时,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加重感染。感觉异常、神经功能异常(对痛觉、触觉、温度觉不敏感),造成皮肤易破损,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等,形成恶性循环。&/p&&p&&b&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b&&/p&&p&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和组织,无论1型和2型糖尿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患(2型最常见)、糖尿病性肾病变(1型最常见)、眼部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精神心理病变等。其发生于发展与患者的年龄、病程长短、代谢紊乱程度、病情控制程度有关。&/p&&p&糖尿病轻、中、重度并发症的表现&/p&&p&轻度:1、心:心慌、胸闷、气短、气喘;&/p&&p&2、脑:头晕、头痛、健忘、记忆力下降;&/p&&p&3、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疼痛;&/p&&p&4、肾:尿液混浊或有白色泡沫,有的人腰困、腰膝酸软,轻微蛋白尿;&/p&&p&5、足:手脚冰凉、麻木、疼痛;&/p&&p&中度:1、心:胸口憋胀、心绞痛、呼吸困难,有时晚上被憋醒;&/p&&p&
2、脑:一过性的晕厥,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p&&p&
3、眼: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p&&p&
4、肾:出现轻度浮肿、肌酐、尿素氮升高、高血压; &/p&&p&5、足:溃疡性病变、皮肤发青发紫; &/p&&p&重度:1、心:心肌梗死、急性猝死;&/p&&p&2、脑: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偏瘫等脑血管病变;&/p&&p&3、眼: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甚至失明;长期的高血糖就会对眼部血管、神经产生损害,只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血糖的不断波动,大量的葡萄糖渗入晶体导致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侵害视网膜血管使其扭曲变形,形成视网膜病变等等这些病变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的发展只有一个就是失明。&/p&&p&4、肾: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形成尿毒症;&/p&&p&5、足:反复的感染溃烂、经久不愈,肢体坏疽,严重的为保全生命而不得不截肢。&/p&&p&神经心理:手脚冰凉、发麻,针刺感、蚁走感、烧灼感,失眠、出汗、腹泻、便秘等。&/p&&p&免疫:易感冒,易发生感染,出现多部位溃疡性病变,伤口难愈合。&/p&&p&代谢:口干、烦渴、 “三多一少”。&/p&&p&&b&第三章&/b& &b&糖尿病的治疗原则&/b&&/p&&p&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控制血糖当做就是在治疗糖尿病。而实际上治疗糖尿病是防止器危害到人体,而血糖控制治是我们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p&&p&通过不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总结出治疗糖尿病的及个原则:&b&控制血糖的同时注意保护好胰岛细胞的功能,积极防治并发症,重视长期治疗的重要性。&/b&&/p&&p&许多人在治疗中止关注血糖的高低而忽视对胰岛功能的保护,这造成患者的胰岛功能逐渐降低。胰岛细胞的功能下降的越多就需要更多的药物来控制血糖,而更多的药物加上不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会更增加胰岛功能的负担,损害胰岛细胞的功能,这是造成药越吃越多,而血糖越来越难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2糖尿病人,在多年以后胰岛细胞基本没有了功能,成了近似与1型糖尿病的情况,与这种现象是关系密切的。&/p&&p&&b&怎么保护胰岛细胞?&/b&&/p&&p&胰岛细胞是一个很奇异的组织,让他过多的工作会损害它的功能,但让它完全不工作也会损害它的功能(胰岛细胞休眠学说,虽还存在争议,但确实有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所以,对于胰岛细胞我们既不能让它过度工作也不能让它闲着。&/p&&p&&b&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b&不良生活习惯是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之一,而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加重胰岛细胞负担的原因。比如对于不控制饮食的患者,他们所摄入总热量越多,就需要胰岛细胞更多工作,长期以往,造成胰岛细胞功能衰退。比如心切长期紧张、焦虑、发怒等不良精神因素,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胰岛细胞工作而满足体内更多能量的需要,这些情况也会造成体内神经调节和内分泌的紊乱,加重胰岛细胞功能的衰退。&/p&&p&具体养成怎样的良好生活习惯,在下文中详细解读。&/p&&p&&b&2.合理使用各种降糖药物&/b&&/p&&p&糖尿病作为一个目前还不能有效根治的疾病,需要人们终身治疗,但在治疗过程需要使用各种药物,特别是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身体功能恶化,有时比糖尿病所带来的危害更大,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有长期性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对于副作用大,长期运用容易产生问题的药物应慎重应用。&/p&&p&在糖尿病治疗中,我比较恪守宁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方式,因为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病,即使短时间效果不满意,还有更正修改的时间,一旦因药物运用出现失误,危害要比糖尿病本身大许多,所以在糖尿病治疗,审慎和安全是第一的。&/p&&p&在糖尿病治疗中药掌握这样的原则:&b&能不用药物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药物;能用小剂量的药物解决问题就不用用大剂量;能小剂量联合应用解决问题,就不用一种药物大剂量来解决&/b&。&/p&&p&&br&&/p&&p&&b&3.积极防治并发症&/b&&/p&&p&糖尿病多带来的高血糖并不会直接危害人体,它的危害要以并发症来表现,因此我们防治糖尿病的终极目的是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寿命和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但实际中许多人把控制血糖作为治疗糖尿病的目标,这是错误的。我们不能否认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手段,但我们治疗糖尿病的目的是遏制它的危害,这才是治疗糖尿病的目的。&/p&&p&&b&因此,防治并发症成为治疗糖尿病始终贯穿的目的,所谓的积极防治并发症,就是在没有并发症的时候预防性治疗,有了并发症的时候要尽早治疗。&/b&&/p&&p&糖尿病引发的代谢紊乱是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也因此心脑血管病成为糖尿病的伴发病,如同一对双胞胎一样,糖尿病时间比较长的人几乎都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引起的脂代谢紊乱会逐渐使血管变细硬化,血流量减少甚至堵塞血管,各个组织器官因缺血而发生病变坏死。不管是坏疽、视网膜病变,还是心脑血管病、肾病,这些都与代谢紊乱有关。但糖尿病的并发症起病隐蔽,当人感觉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了,糖尿病并发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人体的健康,当突然发现有并发症的时候,治疗已经晚了。糖尿病为什么被称为甜蜜的癌症?除了糖尿病不能根治和危害大以外,还因为糖尿病初期的时候病人并没有痛苦的感觉,但它的危害并没有因为感觉不到而减少,病人在不知不觉中毫无防备的被损害健康,当发现时已经晚了。&/p&&p&&br&&/p&&p&&b&第四章&/b& &b&糖尿病的综合治疗&/b&&/p&&p&通过实践证明,对于糖尿病的防治,要多方面结合才能取得满意效果,其中饮食、运动、药物、检测、教育、心理治疗充分结合是很重要的。在治疗糖尿病早期,医生一直按着其他基本的治疗模式来进行,既强调药物和其他医学手段的作用,结果各种问题相机出现。通过这些教训我们总结出,糖尿病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每个方面都需要重视才能更好的治疗。&/p&&p&之所以把饮食、运动、心理等方法称为治疗,是因为这些方法在某些方面的重要性要大于药物治疗,特别是饮食和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p&&p&&b&一. 糖 尿 病 的 饮 食 治 疗&/b&&/p&&p&人体必需5种生命元素是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能量,也即能够转化为血糖。人体需要的能量是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三种形式进入人体的,其中脂肪和葡萄糖可以互相转化,蛋白质可以转化为葡萄糖,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不能转化为蛋白质,因此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提供基本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制造细胞的蛋白质是必需的。&/p&&p&在实际生活中糖尿病人往往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什么也不敢吃,结果造成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并发症迅速出现影响身体健康;另一个是根本不控制饮食,造成血糖过高迅速发生并发症。这两种极端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既能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又不能过大的影响血糖稳定的饮食方法。&/p&&p&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综合起来主要有这几方面:&/p&&p&&b&一.&/b& &b&吃什么?&/b&&/p&&p&近代研究发现糖尿病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营养过剩疾病,而是一个因营养不能利用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吃的,而是尽可能吃的全面但数量不宜过大,以利于补充多方面营养而又不能过多影响血糖,有几种含糖量很高的食品是不能吃的。&/p&&p&&b&1.不能吃的食物&/b&&/p&&p&糖类、烟、含糖量高的水果不能吃。&/p&&p&其中南方水果:荔枝、芒果、香蕉、甘蔗、龙眼等不能吃,北方水果:柿子、山楂、大枣等不能吃,因这些水果含糖量很高,能迅速影响血糖。其他水果可以酌情食用,但一定要注意吃的数量和时间。&/p&&p&&b&2.限量吃的食物&/b&&/p&&p&肉类、水果、盐、稀饭是需要少吃或限量吃的。&/p&&p&这些物质是人体必需的,但又不能补充过多的,所以必需限量。比如:1.肉类不需要每天都吃,隔几天吃一次,每次数量不超过2两就可以了,而且要多吃鱼类、禽类,少吃畜类肉食。2.除了那些禁止吃的水果,其他水果可以每天吃一次,每次不超过2两,要在两餐之间吃。3.盐一天的总量不要超过4.5克。&/p&&p&稀饭要少喝,也可以用豆汁、牛奶等代替稀饭。糖尿病人每天最好只喝一次稀饭,而且最好在早上喝,不要再晚上喝。因为在营养学研究中发现:食物的烹调方法对食物的含糖量影响很大,例如:用100克大米做成的干饭血糖升高的程度不如100克大米熬成的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大。因此说明粮食制作的越烂,熬制的时间越长,消化、吸收的就越快、越充分,血糖也就会越高,所以和稀饭代替主食并不合理。&/p&&p&&b&3.适当吃的食物&/b&&/p&&p&蛋白质、碳水化合物&/p&&p&蛋白质是制造细胞维持正常细胞功能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是提供基本能量的,这两类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但同时也会影响血糖,所以这两类食物是适当吃的食物,做到基本够用就可以了。&/p&&p&蛋白质指的是鸡蛋、牛奶、豆制品等,这些食物给人体提供基本的蛋白质,是维持人体必要功能的重要食物,但这些食物也会提供能量转化为血糖,所以可以适当多吃,但不能无限制的吃。比如鸡蛋每天吃两个、牛奶每天200—400毫升、豆腐半斤左右、豆汁300毫升左右即可。&/p&&p&碳水化合物指的是饮食中的主食,他们主要提供能量,维持人体的必要能量提供,这类食物主要指馒头、面条、米饭、火烧等。主食的食用量上要每餐控制在2两以下,比如馒头就是两个。在主食选择上要注意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这样既能够提供能量和必要的矿物质,还能够控制能量过多影响血糖。&/p&&p&&b&4.可以多吃的食物&/b&&/p&&p&蔬菜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可以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糖尿病人往往需要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蔬菜提供的能量很少,对血糖影响很小,所以多吃蔬菜对糖尿病人是很好的(但根茎类蔬菜土豆、山药等需要控制数量)。&/p&&p&下图为人体健康饮食结构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10ef4bc9aa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10ef4bc9aad_r.jpg&&&/figure&&p&&b&二.吃多少?&/b&&/p&&p&&b&1.七八分饱&/b&&/p&&p&糖尿病人特别是初期时段,由于细胞处于饥饿状体,反射性的造成对于饱感有一种快感,不吃饱会很不舒服,这样会造成糖尿病人食量大增。为了控制好血糖,要形成吃饭的时候只吃七八分饱的习惯。比如一顿饭的主食量是两个馒头,就需要减少二三成,只吃一个半馒头。&/p&&p&&b&2.少吃多餐&/b&&/p&&p&某些糖尿病人由于只吃七八分饱会造成下一顿饭还不到时间就会饥饿,这时候可以在两餐之间加一顿饭,但数量要少,只是正常吃饭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量,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缓解饥饿感,二是对于下一顿份可以更好控制数量,而且这个时候加少量的饭可以避免血糖过大波动。&/p&&p&糖尿病人应该尽量避免一顿放摄入过大能量,把这些能量平均分配开,在满足能量的需求下,还可以避免血糖波动幅度过大。因为现在医学认为血糖过大波动是造成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所有在治疗上我们需要尽量让血糖平稳,避免过大波动。&/p&&p&&b&3.根据情况合理制定餐量&/b&&/p&&p&要根据季节、运动量、饮食结构调整饮食量。通常寒冷的季节比其他时候需要多吃点饭,运动量大的时候比其他时候多吃一点。根据饮食结构调整主食数量,比如这顿饭蔬菜里有土豆、山药等能够多提供能量的蔬菜,那主食就需要减少一点,平常吃一个半馒头,这时候只吃一个就可以了。还比如这顿饭喝了稀饭,那馒头就少吃一部分。&/p&&p&&b&三.怎么吃?&/b&&/p&&p&在吃饭的时候糖尿病人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先吃一会菜或喝一会汤,再吃主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的控制主食的摄入量,而且更好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吃饭的时候要预先做好计划,我这顿饭吃多少要有数,不能任由自己吃。&/p&&p&&b&四.什么时候吃?&/b&&/p&&p&&b&1.按时吃饭,形成规律&/b&&/p&&p&按时吃饭的好处可以让身体对特定的饭后血糖升高有一定的适应性,对于肠胃的保养和饮食量的控制也是有好处的。对于服用磺脲类药物和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按时吃饭更加重要,当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如果不按时吃饭任由导致低血糖发生危险。所以按时有规律吃饭对于糖尿病人是很重要的。&/p&&p&&b&2.三餐注意事项&/b&&/p&&p&早餐可以适当多吃一点,晚餐要适当少吃,晚餐后尽量不要再吃任何含有能量的食物,因为晚餐后活动量减少,血糖不容易被消耗,而且晚餐会影响整个晚上的血糖,晚餐量过大的危害要大于其他时候。&/p&&p&&b&3.什么时候吃水果、零食&/b&&/p&&p&吃水果、坚果等零食要在两餐之间吃,晚上不能吃。因两餐之间处于血糖下降时期,这时候吃对血糖影响小,而在饭后马上吃会助长血糖的升高,造成血糖波动过大,不利于血糖的稳定。&/p&&p&&b&二.糖 尿 病 的 运 动 治 疗&/b&&/p&&p&运动可以消耗血糖帮助控制血糖,还可以增强糖尿病人的体制,更好的防治并发症。&/p&&p&实际生活中运动往往不好控制,反过来对血糖产生不好的影响。一是运动量不足,不能达到消耗血糖的目的;另一个情况比较常见,就是运动量过大,造成身体负担太重,反而会造成血糖升高,身体更加虚弱。&/p&&p&运动量过大升高血糖的原因:&/p&&p&当身体大量疲劳运动的时造成血糖下降的时候,为了补充血糖,肝糖原会释放葡萄糖来补充血糖,但糖尿病人这种释放是无限制的,结果造成释放葡萄糖过多而升高血糖。&/p&&p&&b&运动注意事项&/b&&/p&&p&&b&1.运动量:运动要适量,以身体发热但不出汗为止,运动时不能喘粗气,以这个运动量为主。&/b&&/p&&p&&b&2.运动时间:饭后半小时开始运动,运动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b&&/p&&p&&b&3.运动方式:以散步、快步走等有氧运动方式为主,不建议运动强度高或有危险性的运动。&/b&&/p&&p&&b&4.规律运动:形成运动时间、运动量等规律,有利运动的效果。&/b&&/p&&p&&br&&/p&&p&&b&三.糖尿病的药物治疗&/b&&/p&&p&&b&(一)促胰岛素分泌剂&/b&&/p&&p&&b&1、磺脲类药物&/b&&/p&&p&作用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
分泌胰岛素&/p&&p&适应症: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p&&p&代表药物:美吡达、糖适平、达美康、优降糖、亚莫利。&/p&&p&用法:餐前30分钟口服&/p&&p&注意事项:&/p&&p&此类药物对胰岛功能完全衰竭的糖尿病人(如1型糖尿病)无效。&/p&&p&此类药物存在“原发或继发性失效”&/p&&p&磺脲类药物容易导致低血糖,老年人不用优降糖。&/p&&p&&b&2、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b&&/p&&p&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类似,可以促进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恢复从而有效减低餐后高血糖 &/p&&p&代表药物:瑞格列奈(诺和龙)及那格列奈(唐力)。&/p&&p&特点: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短,既能有效降低单独使用较少引起低血糖餐后高血糖,却又很少引起下一餐前低血糖 &/p&&p&用法:餐前即服,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p&&p&注意事项:副作用小、比较安全&/p&&p&&b&(二)双胍类药物&/b&&/p&&p&作用机理:抑制肝糖元分解及糖异生,改善胰岛素抵抗&/p&&p&主要作用:除了降糖以外,还有减肥、调脂、降压等多重作用。 &/p&&p&是超重及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p&&p&代表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 ,后者已趋淘汰&/p&&p&药物用法:餐中或餐后服用。&/p&&p&副作用:胃肠道不适&/p&&p&&b&(三)α-糖苷酶抑制剂&/b&&/p&&p&作用机理: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对空腹血糖几无效果。该药还可用于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p&&p&代表药物:阿卡波糖(拜唐苹、卡博平) 、伏格列波糖(倍欣)&/p&&p&药物用法:在进餐时将该药与第一口饭一起嚼碎服用。&/p&&p&副作用:肠胀气、放屁多&/p&&p&注意事项&/p&&p&1、该药一定要与碳水化合物(即主食)同时用,才发挥降糖作用。&/p&&p&2、进食服药,不进食不服药,空腹服用或者囫囵吞服均无效&/p&&p&3、该药可引起腹胀、肛门排气增加,偶有腹泻、腹痛,故肠道炎症、肠梗阻、疝气者禁用。&/p&&p&4、单独服用该药不会引起低血糖。&/p&&p&5、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以减少胃肠道反应&/p&&p&&b&(四)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b&&/p&&p&作用机制:可促进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p&&p&适应症:2型糖尿病、IGT及代谢综合症患者&/p&&p&代表药物: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吡格列酮(艾汀、瑞彤、顿灵等) &/p&&p&药物用法:服用本药不受进餐的影响,既可空腹服,也可进餐时服。&/p&&p&副作用:足踝水肿、肝酶升高&/p&&p&注意事项:&/p&&p&
1、此类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及水肿,心功能不全者、肝功异常者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忌用。&/p&&p&
2、此类药物需服用数周后才明显见效,因此,不能因短期效果不明显而停换药物。&/p&&p&&b&(五)胰岛素&/b&&/p&&p&优点:效果好,副作用小&/p&&p&缺点:使用不方便、容易产生依赖和胰岛素抵抗,长期使用导致注射部位硬化、肥胖等。&/p&&p&胰岛素使用条件:&/p&&p&1.使用其他空腹药物不能控制血糖&/p&&p&2.肝肾功能有问题不能耐受口服药物&/p&&p&3.糖尿病急性发作时期&/p&&p&&b&4.胰岛素抵抗&/b&&/p&&p&随着胰岛素的普通使用和滥用,胰岛素抵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普通人一天只需要分泌48单位的胰岛素就可以良好控制血糖,但许多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在胰岛素用量达到50、60单位的时候,血糖依然居高不下,这是为什么?&/p&&p&◆ &b&什么是胰岛素抵抗?&/b&&/p&&p&胰岛素抵抗就是人体细胞对胰岛素产生抵抗,胰岛素就不会发挥作用,最终导致血糖升高。&/p&&p&&b&◆&/b& &b&为什么会发生胰岛素抵抗?&/b&&/p&&p&胰岛素抵抗的确切发生原因现在还没有定论,但与肥胖、不良饮食习惯、滥用胰岛素等降糖药、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系。&/p&&p&◆ &b&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糖同时出现:&/b&&/p&&p&早在上世纪人们发现,许多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后一段时间,血糖控制的病不好,甚至有的人会出席很高的血糖,在选择加大胰岛素剂量后,大多数人会控制好血糖,但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血糖又会控制不住,这样反复循环,许多患者及时注射到很大剂量的胰岛素也不能完全控制好血糖。&/p&&p&在理论上,体内有足够的胰岛素,血糖就不应该升高。但研究发现,许多患者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很高,但同时血糖也很高,这与理论出现相悖。通过研究这一现象,终于发现了胰岛素抵抗。虽然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很高,但药物发生了胰岛素抵抗,这些胰岛素不能完全发挥作用,造成血糖升高。&/p&&p&&b&案例:&/b&&/p&&p&患者常某
国企负责人
糖尿病史 10年&/p&&p&患者用诺和灵 早26晚24单位qd ,拜糖平2片 tid ,空腹血糖 9.6 饭后2小时血糖 10.2,饮食控制尚可。查问病史:患者与5年前使用诺和灵,因血糖控制不好,从开始的每天总量32单位逐渐增加到现在的50个单位。&/p&&p&停用拜糖平,加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空腹血糖1周后8.7,2后周8.2,1月后7.6,2月后6.3.在血糖降低过程中逐渐减少胰岛素用量。6个月复查,诺和灵早18晚16单位,空腹血糖6.0,饭后2小时7.8。&/p&&p&分析:患者空腹血糖很高,但饭后尚可,这与使用拜糖平有关系。患者呈阶梯型加大胰岛素用量,是一个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的过程。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和双瓜后,增进胰岛素的敏感性,不但血糖恢复正常,胰岛素用量也会减少。&/p&&p&只要适合,我一般喜欢增敏剂和双瓜一起用,一个是可以减少这些药的剂量来降低副作用,而且他们的副作用正好抵消,起到减少副作用的目的。&/p&&p&◆ &b&胰岛素抵抗也是糖尿病发病原因之一?&/b&&/p&&p&80年代,科研人员就发现:许多没有糖尿病的人也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但他们的血糖并没有降低,这提示这些人有胰岛素抵抗,通过跟踪调查,发现这些人在多年后大多数会发生糖尿病,这提示胰岛素抵抗也是诱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而通过调查还发现,具有不良生活习惯(特别是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生活无规律、酗酒)的人最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这又与糖尿病的发布原因不谋而合。这更提示我们,治疗糖尿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p&&p&&b&(六)联合用药问题&/b&&/p&&p&当单独使用某一药物不能达到目标时,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等口服降糖药可联合使用,各类口服药还可与胰岛素合用。小剂量各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单一药物毒副作用并提高疗效,但同一类口服降糖药不得联合使用。&/p&&p&&b&案例1&/b&&/p&&p&患者王某 59岁
糖尿病史6年&/p&&p&患者服用消渴丸10粒tid,格列喹酮1片 bid,空腹血糖 8.9,午饭前经常出现低血糖表现。&/p&&p&停用消渴丸,加用二甲双胍缓释片2片 bid,2周后空腹血糖6.5,低血糖反应消失。&/p&&p&分析:患者服用两种磺脲类药物,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副作用明显加大,血糖控制不好还特别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这样形成血糖的高低反应,血糖反而控制不好。患者长期使用消渴丸(主要降糖成分为格列苯脲)形成磺脲类药物的继发性失效。所以停用消渴丸,换二甲双胍,其协同作用更好的控制血糖。&/p&&p&&b&案例2&/b&&/p&&p&患者赵某 公务员 54岁 糖尿病史5年&/p&&p&患者服用拜糖平、诺贺龙、二甲双胍等空腹血糖10.8,饭后2小时血糖10.2无不良嗜好。&/p&&p&停用诺贺龙,加用格列奇特,血糖半个月之后正常。&/p&&p&分析:该患者所用降糖药里用两种是专门用于降低饭后血糖的药品,所用患者的饭后血糖要低于空腹血糖。这是一个典型的乱用药表现,许多非糖尿病专业医师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把诺贺龙换成格列奇特,弥补他用药的失误,血糖主任会恢复正常。&/p&&p&&b&四.糖尿病的检测&/b&&/p&&p&&b&一.血糖检测&/b&&/p&&p&血糖检测是糖尿病检测中最终于的方法,它不但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检测,而且各种血糖检测方法结合使用才能为更好的服务于糖尿病的治疗。一下为几种检测方法:&/p&&p&&b&1.空腹血糖:&/b&&/p&&p&指晚餐后12——14小时早晨的血糖,期间不能进食主食,早晨检测钱不能大量饮水。&/p&&p&优点:空腹血糖作为确诊糖尿病和日常检测的主要方法,对于血糖控制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p&&p&缺点:糖尿病的情况不能完全依赖于空腹血糖,因空腹血糖反应的是晨起及个小时内血糖的情况,而且大多数是血糖最低的时间,应该与其他学院检测方法结合使用才最好。&/p&&p&要点:受到检测时间前一天晚上饮食、运动和睡眠的影响。&/p&&p&&b&2.饭后血糖&/b&&/p&&p&分饭后2小时和1小时血糖,一吃第一口饭为计时时间。&/p&&p&优点:早在上世纪90年代医学界就提倡经常检测饭后血糖,因饭后血糖更真实的反应患者日常血糖的情况。、&/p&&p&缺点:数值受到饮食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胰岛细胞功能偏低的患者数值会很不满意。&/p&&p&&b&3.随机血糖:&/b&&/p&&p&指患者在进食2小时后的血糖。能观察到患者基础血糖的情况,对于判断病情有一定帮助。&/p&&p&&b&4.动态血糖:&/b&&/p&&p&在空腹血糖和饭后血糖的基础上,检测患者从饭前到饭后2小时血糖的动态变化。&/p&&p&优点:可以全面反应血糖在各个时间段的情况,从而分析得知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细胞的功能、饮食和用药是否合理、治疗效果是否满意等情况。&/p&&p&缺点:检测耗时长,需要多次采血。&/p&&p&&b&二.糖化血红蛋白&/b&&/p&&p&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糖化的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气的能力,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p&&p&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p&&p&&b&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糖尿病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b&&/p&&p&(1)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2)生成缓慢。由于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我的梦想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