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的痣有点疼后面有颗痣,还是痣旁边的肌肉疼,会成黑色素瘤吗

1得了黑色素瘤,就没救了吗?

很多人听说黑色素瘤这个疾病,可能是通过《非诚勿扰》这部电影。电影中的李香山脚底长了黑痣没有及时诊治,后来被诊断为黑色素瘤,最终放弃了治疗,等待生命的结束。但是从医生的角度看,李香山所患的黑色素瘤很有可能是早期,如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他可能会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医生把黑色素瘤描述为一种黑色的肿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黑色素瘤的了解越来越多。黑色素瘤,顾名思义就是黑色素细胞恶变引起的恶性肿瘤。

在讲解黑色素瘤之前,先来了解下皮肤的结构。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表皮从外到里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黑色素细胞生长在表皮最里面的基底层中。当黑色素细胞发生恶变、但病变只局限在基底层时,属于早期。此时期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完整切除,患者的预后很好;当黑色素瘤进一步生长,突破基底层,到达真皮浅层时,如果及时治疗也会获得较好的疗效;当黑色素瘤细胞浸润真皮深层,由于真皮层深处有很多淋巴管和血管,肿瘤细胞会通过这两种“管道”转移到其它部位。 如果患者出现淋巴结或肝、脑、肺、骨骼等远处脏器转移,就表示已经到了黑色素瘤的晚期,预后会很差,五年生存率只有10%~30%。所以对于黑色素瘤患者来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存率。

中国患者的黑素瘤,多发生在肢端和黏膜

对于形态比较异常的黑痣,患者就该提高警惕,及时到皮肤科或者肿瘤专科就诊,因为大部分黑色素瘤是由黑痣恶变而成的。

欧美、澳大利亚常见的黑色素瘤类型是慢性阳光损伤型和慢性阳光非损伤型,而中国常见的黑色素瘤是肢端型和黏膜型。

肢端黑色素瘤是指发生在足底、足趾以及手指、指甲下等部位的黑色素瘤。在中国,大约50%的黑色素瘤是肢端黑色素瘤。

黏膜黑色素瘤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黑色素瘤亚型,占中国黑色素瘤人群的20%,而在欧美人群中只占1%。黏膜黑色素瘤指的是发生在鼻腔、口腔、泌尿生殖道以及食管、小肠、直肠、肛管等消化道黏膜上的黑色素瘤。因此,当这些部位出现黑斑或肿物时需要及时就诊。

2这些情况下的黑痣,有可能是黑色素瘤

哪些黑痣容易变成黑色素瘤?

日常门诊中有10%~20%的患者专程来看黑痣,下面我来给黑痣做个总结,当黑痣具有以下特征时,要提高警惕。

①特殊部位的黑痣:上面我们提到的手脚和黏膜处长出的黑痣要提高警惕。

②形状不规则、快速增大的黑痣:对于一些发育异常的黑痣,比如边缘不规则、局部直径特别大、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黑痣要提高警惕。

③经常接受日光照射部位的黑痣:紫外线照射是黑色素瘤的一个诱因,有些职业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经常暴晒的黑痣容易恶变成黑色素瘤。此外皮肤白皙的人尤其是白种人,长期接受日晒,黑痣恶变的概率也会增加。

④有晒伤史的患者,如果晒伤部位的黑痣短时间内增大,则需要提高警惕。

⑤激光或冷冻处理过的不规则黑痣:当发现异常形态的黑痣,有些人会通过激光或冷冻的方法祛痣,其实这是错误的处理。激光和冷冻可能会刺激黑痣变成黑色素瘤,或导致已经发生的黑色素瘤进一步生长或扩散。

⑥有黑色素瘤家族史:中国普通人发生黑色素瘤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家族中有黑色素瘤病史的人,黑色素瘤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10~20倍。

⑦损伤后出现的黑痣:损伤是一种炎性刺激,也是黑色素瘤的诱因。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一位患者在多年前脚底曾被针刺伤,伤口痊愈后长出了黑痣,后来黑痣逐渐增大、破溃,等到患者就诊时,才发现是黑色素瘤。因此遇到损伤处的皮肤突然长出黑痣,应该及时就诊。

3早期识别黑色素瘤,认准ABCDE原则

目前黑色素瘤的专家总结出了ABCDE原则,患者可以根据这个原则来观察自己的黑痣是不是存在风险。

A不对称性,普通的黑痣是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比较对称。而有恶变可能的黑痣,形状通常不规则,不对称。

B边界不规则,有可能发展成黑色素瘤的黑痣,边界可能呈现锯齿状或者地图样的改变,这提示着黑痣可能在向周围组织浸润、侵犯。

C颜色不均匀,普通的黑痣颜色分布比较均匀,但是黑色素瘤的颜色通常不均匀,并且呈现多种颜色混合的情况。

D直径较大,直径在6毫米以上的黑痣,患者应该密切观察。如果黑痣进一步增大,超过1厘米,就应及时就诊。因为直径较大的黑痣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医生遇到直径较大的黑痣,一般会将其完整切除送到病理科诊断良恶性。

E局部隆起或逐渐生长,如果黑痣在几个月或者半年内迅速增大,则需要找专科医生就诊,进一步排查。

对于已经出现破溃、出血的黑痣更应该重视。因为普通黑痣很少出现破溃,即使有刺激因素也不容易破溃。门诊中有患者说黑痣是自己抠破的,如果黑痣能够被抠破,则表示黑痣可能已经发生了恶变。

黑色素瘤通常不会出现痒和疼痛的症状。如果出现了痒和疼痛,有可能是其它皮肤肿物。

突出皮肤的黑痣,经常摸会导致恶变吗?

突出皮肤的黑痣不一定有恶变倾向,也有可能是脂溢性角化、皮脂腺痣、皮内痣,甚至有可能是皮肤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癌等恶性程度非常低的肿瘤。所以遇到这种黑痣,应该找专科医生辨别。但是不管是不是黑色素瘤,都要尽可能避免外部刺激(经常摸、抠、搔抓等)。

4如何确诊黑痣是不是黑色素瘤?

当怀疑黑痣是黑色素瘤时,医生会根据ABCDE原则进行肉眼分析,如果怀疑是恶性的,则会做皮肤镜检查或(和)病理活检。皮肤镜检查是指用一个电子皮镜在局部(黑痣处)探测,通过数码拍照分析深部皮肤组织的结构。皮肤镜会提示病变是良性痣还是怀疑黑色素瘤。如果怀疑是黑色素瘤,则需要进一步做活检。活检是指将黑痣完整切除送到病理科诊断,通常不会部分切除,因为部分切除可能会刺激肿瘤快速生长。

皮肤镜检查的敏感性有80%左右,病理检查的准确性接近100%,所以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确诊黑色素瘤后,医生还需要通过淋巴结、头、颈、腹部、盆腔的CT,以及骨扫描等检查进一步确诊是否有淋巴结、肝、肺、骨、脑等部位的转移。

怀疑恶变的黑痣,到底该不该提前切除?

很多患者有这样的疑问,既然黑色素瘤这么可怕,身上的黑痣到底该不该提前切除呢?在中国人群中,平均每人身上都有10~40颗黑色素痣,大部分黑痣不需要处理,它们有可能是皮内痣、皮脂腺痣、脂溢性角化、老年疣等。对于有恶变倾向的黑痣,如交界痣、混合痣,医生会选择性切除;对形态不规则,隆起、近期出现破溃、出血、增大的黑痣,医生评估后会预防性的切除。

有家族史的人如何观察自己的黑痣?

普通的黑色素痣1~2个月观察一次,每次拍一张照片(相同姿势,相同角度),对比黑痣的大小、形态是否有变化。如果黑痣发生隆起、破溃、出血或者迅速增大,则要及时做皮肤镜或者病理活检。

连斌大夫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1:30~5:00

专业方向:黑色素瘤和泌尿肿瘤的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

患者可通过以下方式挂号:①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官方网站或门诊部挂号;②010-114电话挂号;③北京市预约挂号平台挂号。

    皮肤上长黑痣,再正常不过了,特别是夏天来了,穿的衣服少了,眼睛一瞟就会发现胳膊上腿上多了颗黑痣。这些黑痣到底要不要紧呢?

    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主任王可敬教授教大家ABCDE初步筛查法,让大家能够把握什么样的黑痣才需要警惕。

    从安徽来浙江打工的王先生对自己的身体真心有点马大哈,一年多前,左耳边缘长出一颗黑痣,逐渐增大也没有当回事,直到隐隐作痛了才到江苏就诊,结果发现已经是黑色素瘤晚期。

    “他是局部病情属于较晚期,幸运的是暂时未发现肺、肝、骨、脑等躯体的远处转移。”接诊的省肿瘤医院王可敬教授说,经过多学科会诊后,对其进行手术加化疗等方式治疗。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黑色素瘤发病率并不高,但增长较快,”王可敬教授说,色素痣可见于任何正常人体,可在出生时即已存在,或在生后逐渐显现。多见于面、颈、背部,颜色通常为黑、褐或黄色,也可呈紫、蓝或无色素沉着。一般小于5毫米,多数增生缓慢,或持续多年无变化,但很少自然消退。绝大多数色素痣是良性的,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一般不需要治疗,但不要随意抓挖。

    王可敬教授提醒,有异样的黑痣赶紧点掉,因为黑色素瘤早期5年治愈率较高,晚期病人5年生存率仅5%—10%。

    黑色素瘤的预防首先要从皮肤及口腔黏膜等的自我检查做起,多关注自己身上的痣及其变化。要了解自己的胎记、痣和斑点的外观。检查包括有无新发痣,原有痣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有无改变,表面有无破溃等。

    其次,要注意防晒,尤其是儿童。任何人都可能得皮肤癌,但有些事情让你有更高的风险,比如说有晒伤的历史记录。所以在夏日来临之际,应合理使用防晒霜,但须注意的是,使用防晒霜并不能替代防晒措施或因此延长日晒时间。

    恶性黑色素瘤和普通色素痣应该如何鉴别?韩春副主任医师给出了ABCDE五条自我筛查法。

    B(Border)边缘不规则:黑色素瘤多参差不齐,凹凸不平,边缘不规则与周围分界不清。

    C(Color)颜色改变:黑色素瘤在普通痣的基础上掺杂多种颜色,短期内突然加深、变黑、变蓝或褪色。

    E(Evolution、elevation/enlargement)演变、隆起和/或增大:可短期内迅速增大,周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如出血、溃疡、瘙痒、难愈合、疼痛或结痂等表现。周围出现许多新的小痣,专业术语称之为“卫星灶”,还可有区域淋巴结肿大,这是黑色素瘤的一个重要表现。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脖子上的痣有点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