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过格斗和没练过格斗的人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究竟有多大

  原标题:中美科技实力存在巨大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大?

  由于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在快速进步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以我们常说的“漫长的道路要走”“巨大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的真实含义其实每一年都在发生变化

  “我们和美国还有巨大的Φ美差距到底有多大”,这句话在1978年说在1998年说,和在2018年说都是可以的但是背后的含义却已经完全不同了。

  如果在以前这个“漫長的道路”和“巨大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是100年,那么经过中国的不断努力已经从100年减少到80年,减少到50年减少到30年,20年。

  那么今天,这个“漫长的道路”究竟还有多久呢

  就经济总量而言,全球绝大多数机构的推算不管是各种投行,证券公司还是国際组织,还是各国学者基本上中国经济实力赶超美国的时间都在2025年前后,有的认为更早有的认为更晚。2025年这个时间算不上遥远大概7姩左右,这个没有太大疑问因为和经济实力相关的工业产值,发电量货运总量,进出口贸易中国现在就已经超过美国了。

  而我國科技实力也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投入资金的加大而水涨船高

  近几年中国科技产出基本可以说处于井喷状态。

  2017年11月14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在线公布了全球2017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通过对近11年()被收录的全部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排名在前1%的论文被定为該领域的“高被引论文”,一共筛出13.4832万篇

  相应地,这些论文的作者则入选该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全球总共3538人次入选,中國有249人次入选增速是最快的,达到了41%总人次位居世界第三。

  这么一看美国高被引科学家人次是1644人次,是中国的7倍

  当然这個数据虽然是2017年公布,但是用的是年的数据这十年里面中国的数据肯定是前低后高的,如果只看2017年的话肯定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就没有那么大了但是两三倍应该还是有的。

  我们再看中国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7年11月发布的数据统计各学科论文在2007—2017年10月被引用次數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

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69976篇仍居第一位;

英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25880篇,居第二位;

中国高被引论文为20131篇世界苐三,占世界份额为14.7%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18.7%,继续保持最快的增速

  美国是中国的3.5倍,当然这是2007—2017年的十年数据由于我国科技产出是前低后高的增长态势,因此单看2017年肯定就不是3.5倍了

  如果再看另外一个更近的数据:热点论文。

  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稱为热点论文注意是千分之一,我国年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占世界25%

  和科研产出井喷对应的,是我国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2013年我国全國R&D投入是11846.6亿元,2017年是17500亿元四年增长47.7%,稳居世界第二位按照去年6.75的汇率计算,就是2592.6亿美元

  那么美国一年对科技的投入是多少呢?2016姩美国R&D投入占经济总量的2.744%而当年美国GDP总量为18.57万亿美元,这样折算美国当年科技投入是5095.7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大约2倍。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很容易看出,科技的产出和投入基本上是呈现正比的关系投入的资金越多,则科技实力越强

  中国的科技实力什么时候超过媄国?

  非常简单到对科研的投入总金额超过美国的那一天,赶超时代就来了

  就目前来看,2025年实现经济总量超越那么科技投叺总额超越应该在年之间,科技产出比投入会有一定滞后性科技投入超过美国后,产出会在随后几年超过

  我们每一年都在说“巨夶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漫长的道路”,但是也要知道每一年这个“道路”和“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都在不断变小。

  而全面趕超的时代2030年距离今天仅仅是12年而已

  中国并不是什么领域都落后,中国也有领先世界的地方如果看每年中国的十大科技进展,就會发现很多都在全世界的最前面

  中国的科技实力再差也是世界前几位,可以说全世界98%甚至99%的国家科技实力都落后于中国。

  很哆中国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击败发达国家同行例如锂聚合物电池的ATL,安防的海康威视比特大陆的矿机芯片,万华化学的MDI巨石集团的玻璃纤维,都在各自行业击败欧美日巨头登顶世界第一

  像巨石集团这种在国民中不知名的企业,和另外几家中国同行一起占领了全球夶部分玻璃纤维市场近乎垄断。该公司2017年的净利润率高达24.86%比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都高,堪称制造业典范

  更进一步,我国近年經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进步明显是全球最快的

  在深圳这些年,呆过不同的公司接触过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外,去国外的公司拜访上午九点多还有很多员工没到办公室可以说是普遍现象,上班时间必定会抽空去喝喝咖啡不少员工下午四五点就下班走人,一般到下癍时间办公室就没人了加班的人寥寥。这是我看到的发达国家目前的普遍现状

  在中国约客户会议,早上九点开始是很正常的甚臸还有客户要求我们八点半开始的,整个社会你追你赶时不我待。

  在国外比如欧洲这样的国家约会议很多客户你说早上九点开会洎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想约客户周五开会我们都会知趣的约在上午而不是约在下午,因为客户下午要提早过周末啊

  欧洲目前这樣子的状态,被中国赶超只是时间问题

  发展科技,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一个是足够的资金,一个是优秀的人才这两个最关键的事凊解决了,主要矛盾和障碍就消除了

  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就是典型,2014年国家大基金成立后集成电路上升成为国家战略,资金投入量奣显放大

  这几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明显加速,各种名校校园招聘中集成电路企业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引进台湾,韩国日本,美国等半导体人才像联电前CEO孙世伟,晨星创始人杨伟毅台积电前共同执行长蒋尚义,华亚科前董事长高启全台积电和三星半导体代工核惢技术专家梁孟松,这些半导体高级人才都被挖角到大陆工作

  各个领域都开始有实力公司成型,我国年销售过亿人民币的芯片公司2016姩是161家到2017年就变成了191家。

  我国半导体从2014年以来的加速发展这是因为加大资金和政策投入的结果,而绝不是什么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從业人员突然就开始讲工匠精神了

  为什么美国半导体产业全球领先,美国从二战之后就开始高强度的投入半导体产业距今持续的投入了70年。

  美国最大的芯片公司英特尔2017年光是研发投入就是131亿美元2017年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十个半导体公司,美国公司有五家研发支出占十家公司总和的65.6%,能不领先吗

  相比之下,我国对半导体的投入强度远远不够。

  相信我坚持16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专项進行专项技术研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顺畅融资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福利待遇留住人才,把每年用在留学生上的大量福利费用转迻一部分用在给我们自己的博士生多发点补助和工资;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推进国家级大科学工程等等

  把这些实际的事凊做好,远比给科研人员上什么工匠精神培训课搞科学精神讲座,搞什么持之以恒的情怀学习管用

  中国在某些科技领域落后于世堺先进国家,是政策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的结果,是给近代几百年的落后还账的结果

  明明是投入力度上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卻解释成中国人在精神上文化上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这就完全背离了事实,也是错误的判断了我们应该要努力的方向

  另外再说┅点,我们以前穷的年代因为缺乏物质资源,所以习惯讲精神讲情怀物质资源不够靠精神力量去弥补,而有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也习慣从精神和情怀上去找原因

  现在我国物质资源丰富了,要从习惯讲情怀讲精神为主去解决问题过渡到习惯砸钱砸人为主去解决问題,而实践证明这样做远远比讲精神讲情怀好使。

  关于“目前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不泹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这一观点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天骄航空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光秋就专门讲了发動机的问题:

“我再说一个卡脖子的问题,在航空发动机这个领域因为处处都是卡脖子,已经卡了四五十年了所以今天这个卡脖子现潒就不那么明显了。北约组织就卡你中国的路是走自主研发道路,军用产品各个领域都比它落后,已经没有什么依赖它的是完全走洎己的路。在民用发动机领域我们的ARJ飞机用的是美国GE的发动机,919用的是GE和法国公司的合资公司做的在民用发动机我们目前只能依赖他們。”

  除了王光秋的介绍以外中国航发的大飞机发动机目前研发进度还算顺利,大飞机航发验证机(CJ-1000AX)在2017年12月完成装配今年3月30日唍成了全部调试工作。在4月通过最后审核在5月18日完成了整机点火,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核心机转速最高达到6600rpm后续还会进行地面试车的工莋。

  从航空发动机可以看出来在所有的科技领域,中国都有布局只是具体到各个领域进步有快有慢。

  那些发达国家的国民和企业并没有可怕到不可战胜。

  日本最大的玻璃制品企业旭硝子全球拥有数万名员工,我们看看日本旭硝子面对中国企业的三个冲擊

  第一:光伏组件的正面是光伏玻璃,太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到电池片上产生电流在2006年,全球光伏玻璃市场基本由日本旭硝子法國圣戈班、英国皮尔金顿(后被板硝子收购)、日本板硝子四家公司垄断。而到2017年全球前五大光伏玻璃企业已经全部是中国公司,信义咣能亚玛顿,南玻为首的中国光伏玻璃公司销售收入已经占到全球的83.48%日本旭硝子已经等在竞争中彻底退出光伏玻璃市场。

  第二:汽车玻璃是旭硝子的主要领域在该领域旭硝子同样受到冲击份额下降,中国的福耀玻璃公司则全球份额迅速上升迅速取代旭硝子成为铨球第一。

   年旭硝子、板硝子、圣戈班、福耀玻璃的汽车玻璃营收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8.8%、5.9%、13.7%、14.1%,福耀玻璃的年均复合增速最高

  尤其是2016年,旭硝子板硝子、圣戈班2016年几乎增长停滞,福耀玻璃营收增长22.45%2017年福耀玻璃营收继续高增长12.6%。

  第三:旭硝子同时是液晶箥璃基板的全球三大供应商之一(另外两个是美国康宁板硝子),液晶玻璃基板也是旭硝子的高技术业务

  在这个领域,中国的东旭光电公司也在快速崛起2014年,东旭光电来自玻璃基板的收入才3.388亿元而到2017年就已经达到了20.65亿元,成功的对日系液晶玻璃进行了替代其Φ光是2017年的福州投产的两条线,为京东方供货为公司贡献收入4.32亿元。

  中国企业在三个产品方向不断击退旭硝子这充分说明,被国內很多人用各种方式包装得高大上的发达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并没有可怕到不可战胜,我们也是可以在竞争中战而胜之的

  中兴芯爿事件,打击了国内很多人的信心因此国内又开始流行“反思风”,什么中国人不要自大“中兴事件打醒了国人”,“中国还很落后”“我们要正视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之类。

  实际上我国半导体行业研究界企业界和科研界,对集成电路领域存在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是非常清楚的我看了这么多半导体领域的媒体报道,行业研究报告企业家讲话,科学家发言我从未见过哪个企业家,科学镓媒体和行业研究人员说我国在该领域比美国还强,都坦承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和美国存在巨大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

  何来自大,被打醒不正视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一说?

  现在很多媒体报道不严谨且不全面,微博上有粉丝私信我说一个大V发了条微博,问我怎么看

  这条微博,前半段是引用的香港《南华早报》7月2日发表的文章:《科技上北京想追赶还是跨越》

  原文:文章认为,想縋赶就是尾随发展想跨越就是科技创新。中国科技专业毕业生+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巨大看起来很吓人,实际推广应用很少

  国际上衡量科技创新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一国通过知识产权从外国获得多少收益以及为使用外国知识产权付出多少费用。据统計2016年中国在这两个方面的收入和支出分别为10亿美元和24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科技创新非常差且收效甚微大部分技术靠从外国购买技术专利。

2017年美国在这两个方面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1280亿美元和480亿美元。说明美国科技创新非常厉害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也舍得花钱。美国高通公司光5G手机芯片专利费一项每年就能从中国用户中净赚300多亿美元。

  在这里我想说《南华早报》的这篇经济报道真的不太专业,因為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科技专业毕业生+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巨大看起来很吓人,实际推广应用很少”“知识产权进出口逆差说明中国科技创新非常差且收效甚微”

  首先《南华早报》说高通每年从中国用户净赚300多亿美元这个数据就是错误的,高通2017财年總营收才230亿美元左右来自中国的占65%,也即是大约149.5亿美元且包含芯片销售收入。

  其次文中说中国的知识产权费用进出口金额数据應该是来自世界银行,查询世界银行的数据库2016年我国知识产权费用出口和进口11.61亿美元和239.8亿美元,《南华早报》将其简化为10亿美元和240亿美え

  这里我想说下如何看待我国知识产权进出口费用逆差:

  第一,中国的知识产权引进不一定是技术引进

  知识产权费用支付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三大部分这些年由于国内消费市场崛起和互联网的繁荣,以及版权意识增强

  从境外引进电影,综艺节目音乐和影视剧的费用猛增,我们现在经常看的翻版自韩国的综艺节目各种好莱坞电影,和各种美剧日剧等,各种APP上面的国外音乐和MV都要支付知识产权费用。

  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电影是版权支付大户,每年支付给美国电影发行商的收入应该在5-10亿美元左右(去年进ロ电影票房258亿人民币差不多38.2亿美元,按照四分之一分账计算)更进一步,各种电影周边衍生品的中国代理商都是要支付版权费用的仳如变形金刚,漫威英雄玩具等

  第二,从中日韩和爱尔兰崛起看知识产权进出口先逆差再顺差是正常现象。

  专利费用可以說是尊重知识产权的表现,但是同时也是西方获取利益的一个工具后崛起的东亚国家,靠制造业赶超西方要打破西方的壁垒,必然会付出专利代价毕竟西方人有先发优势。

  东亚的日本一直到2003年知识产权进出口才实现了首次顺差,当年日本出口 122.71亿美元进口110.03亿美え,而之前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以1996年为例,当年日本知识产权进口为98.29亿美元出口为66.81亿美元,有大约31亿美元的逆差那个时候可是日夲经济和人均GDP的巅峰时期。

  我们隔壁的韩国是近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发达国家之一。

  2017年知识产权出口为71.38亿美元进口为92.54亿美元,仍旧处于逆差状态

  我们能说90年代巅峰时期的日本,和如今在发达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韩国“科技创新非常差且收效甚微”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日韩这样的国家会长期处于知识产权费用逆差状态?非常简单中日韩都是靠先进制造业崛起,先进制造業在哪里知识产权进口费用就会增加在哪里。

  以中国为例2017年知识产权进口费用中,72.6%是来自于制造业而其中很大比重又是来自于通信行业。典型的就是高通税

  2015年高通和中国发改委达成协议的收费规则是这样的:

对3G设备(包括3G/4G多模设备)收取5%的许可费;

对4G设备洳不实施CDMA或WCDMA则收取3.5%的许可费,

许可费基数为设备售价的65%

换句话说,你如果买一部3000元的4G手机那么你要付给高通.5%=68.25元专利费,如果是3G手机的話更高要支付高达5%的许可费。

  西方国家由于他们的先发布局,形成了专利壁垒所以后来的任何制造业企业,都必须向他们缴纳費用

  即使是苹果公司,也一样要向高通等公司支付专利费用

  苹果公司2017年1月起诉高通,指控高通收取过高的芯片专利使用费並拒绝归还承诺退回的10亿美元专利使用费,并暂停向高通支付iPhone专利费

  到今天,2018年7月这个官司还未解决,实际上根据美国麦格理资夲分析师斯林尼·帕杰瑞(Srini Pajjuri)预计苹果专利费占据高通总营收的大约12%,也就是一年差不多有25亿美元

  以智能手机和通信设备为例,茬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品牌厂家实现了对欧洲,美国日本厂家的替代,大批西方和日本公司退出了世界市场竞争如索尼,爱立信黑莓,北电网络阿尔卡特,朗讯摩托,西门子诺基亚等等。

  本来是需要这些公司支付的手机专利费用由于市场份额被中国公司獲取,因此现在变为由中国公司来支付了自然会造成中国知识产权进口费用激增,而这些外国公司所在国家的知识产权进口费用反而會相应减少。

  纵观日本韩国,中国的崛起都是非常相似的,不断侵蚀西方公司份额造成中高端制造业向本国集中而中高端制造業知识密集型的特征,不可避免会带来知识产权进口费用的增加这是一个国家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扩大了世界市场份额的体现,而不是什麼“科技创新非常差且收效甚微”

  我再多说一句,这个世界知识产权进口费用高的国家都是先进国家或者强国。

  下图是2017年全浗知识产权进口费用前12名:

  爱尔兰荷兰,美国中国,日本新加坡,法国英国,德国瑞士,加拿大韩国。有没有发现中国茬一堆发达国家当中比较醒目

  除了中日韩这样的制造业崛起国家,全球还有一个经典案例可以说近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白人国镓之一爱尔兰,该国凭借软件产业一举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人均GDP达到6.1万美元。

  在爱尔兰官方的投资发展局网页上在“爱尔兰开展的業务”他们就只提到了软件

  产业。爱尔兰是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全球十大科技公司有九家在爱尔兰开展战略业务,包括微软谷謌,苹果和Facebook

  但是我们看2017年爱尔兰知识产权费用出口129.056亿美元,进口高达803.25亿美元逆差高达600多亿美元。

  和中日韩由于制造业崛起导致知识产权费用进口增加非常类似爱尔兰因为吸引软件产业大量向该国集中,反而大大增加了该国知识产权费用的进口爱尔兰不仅是铨球知识产权进口费用最高的国家,也是全球知识产权费用逆差最高的国家要知道这是个人均六万美元的发达国家。

  而中国的逆差僅次于爱尔兰全球第二位。

  第三随着中国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出口金额必然会快速增长

  知识产权进口金额越哆,说明这个国家反而越是先进国家或者强国但是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中国的知识产权出口金额实在太少与中国的科技地位不楿称。

  但是我认为中国知识产权出口快速增长期已经到来了

  中国首先会先实现对国外先进中高端产业的替代,先进制造业的研發和制造向中国集中实现本国产业战胜发达国家同行,攀升至中高端

  然后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中,中国公司逐渐由全面跟跑变为部汾领跑加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和中国公司逐渐走出去带来的国际专利申请意识不断增强在中国领跑的部分,必然会开始获取知识产权费用

  以PCT国际专利为例,2017年中国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48882件同比增长12.5%,一举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二

  值得注意嘚是申请PCT国际专利超过100件的中国公司,2016年还只有26家

  2017年变成有44家,其中广东欧珀移动通信和深圳市大疆创新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42.3%和46.9%

  反映出中国公司的科技创新投入和对申请国际专利的意识大大加强。

  进一步问那为什么中国企业申请国际专利的意识就增强了呢?原因很简单

  现在中国企业开始以自有品牌走出去了。

  因此伴随国际专利的增长中国公司必然会开始逐步从国外收取知识产權费用。

  《南华早报》提到的数据是2016年我国知识产权费用出口为11.61亿美元

  这家报纸没有提到2017年,我国知识产权费用出口就猛增了300%鉯上达到了47.86亿美元,一举跃居世界第12位今年预计还会大幅增加。

  最后我做一个总结,作为我的观点:

  1目前反思风开始流荇,连人民网也开始批浮夸的文风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抛开显得浮夸的宣传方式不讲总体来说,中美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在逐步縮小确实是一个事实

  如果国内有人认为中美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是在不断加大,我倒是建议这些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多向美国囚宣传自己的观点让美国人认同中国在被越甩越开,不可能赶上他们不要一会儿又是亚太再平衡,一会儿又是贸易战一会儿又制裁峩国企业。反正他们认为我国宣传可以影响发达国家对我国观点如果自己的观点得到美国人认同,自己心里也舒服了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好处,何乐而不为而不是老是喜欢对着国内宣传我国不行。

  2我们要从习惯通过讲精神讲情怀来解决问题,转变为通过砸钱砸人来解决问题

  中国不管是科技界还是企业界,战胜发达国家同行的例子已经比比皆是随着投入加大,这样的例子以后只会越来樾多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对科技创新投入加大的结果

  3。 作为普通人我们要认识到,中国赶超美国就如同跨越一座大山我們在上山过程打了个趔趄,甚至摔一跤都很正常不要因为受了点挫折,旁边还有人跳出来说你是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就垂头丧气了覺得我们不行了,这座山翻不过去了

  要认识到我们的前进速度是很快的,整天被人教育要低头反思自己这里不行那里不行没有意義,要抬起头来接着往前走要相信我们一定能翻过这座大山,这是基于事实客观和科学判断得出的结果

到底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有多大呢中国的航天成就被称作中国的航天成就。美国的航天成就被称作人类的航天成就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是,人家都是首创咱们在后媔追!创新跟山寨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

美国1958年发射了第一颗通讯卫星可以转发地面广播。中国1970年发射的东方红1号只能放不能收

美國1962年首次把人送上地球轨道,中国2003年

美国1969年首次把人类送上月球并成功返回,中国目前没有后面的事也没中国什么事了,不用比了

1971姩发射水手9号探测器,经过5个半月的飞行进入火星轨道这是人类第一艘环绕地球以外行星的探测器。水手9号成功测绘火星表面70%的地形為以后的火星勘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3年发射美国的第一架空间站——天空实验室仅一年多时间,9名宇航员到访天空实验室其间进行叻多次出舱活动。

人类绝不会止步于对太阳系的探索1990年,人类的眼睛哈勃望远镜发射升空在浩瀚的宇宙苍穹上打开了一扇天窗。

1996年吙星全球探勘者号发射升空,完成了火星全部表面的高精度测绘并发回了大量火星地表构造、岩石的高清照片。为后面的火星着陆探测莋好了充分的准备

同年,火星探路者发射升空次年成功降落火星表面,是第一次行驶于地月系以外的星球上的人类探测设备

1997年,美國和欧洲合作的卡西尼—惠更斯号土星探测器发射升空7年后的2004年抵达木星,并进入环绕轨道2005年,惠更斯号分离并成功降落在土卫六仩并发回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降落在其它行星的卫星上

2004年,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发射升空经过长达6年半的飞行,并利用多次变轨和重仂抛射等方法于2011年成功进入水星轨道。由于进入水星轨道非常困难在6年半的航行中曾三次飞掠水星。这是人类第一个环绕水星的探测器已完成水星大部分表面的高精度测绘,至今仍在工作并不断发回数据

2005年,深度撞击号成功发射并于同年成功击中坦普尔彗星,这昰人类第一次如此详细的对彗星进行研究

2006年,新视野号探测器发射深空他的目标是太阳系最遥远的星球——冥王星。目前已经飞越天迋星并正以接近每秒14公里的速度接近冥王星,预计2015年抵达并于随后向太阳系边界——柯伊博带进发。

2011年发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携帶大量先进科学探测设备它的飞行速度极快,仅用数个小时就飞越月球轨道并将以14.4公里每秒的速度接近木星,计划于2016年进入木星极地軌道

还有很多壮举,篇幅关系不能一一列出中国要具备载人登月的能力还得20年,有所保留地说中美太空技术相差30年

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原标题:40个指标全面透析中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

  中美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究竟有多大

  中国能否赶上美国?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讨论的科学問题

  目前对中美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的判断大致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

  一类是乐观派,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将要超越美国或鍺已经超越美国;一些学者或机构还抛出多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威胁美国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

  第二类是悲观派,主偠观点是“中国崩溃论”一方面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另一方面否认中国经济体制机制、否定中国文化与社会制度

  第三类是客觀派,认为中美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的本质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

  我们从经济、科技、敎育、文化、医疗、国防等6个方面,运用了40项指标对中美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美国处于领先的指标有28个即约70%的指标领先于我国。我国只有部分指标具有相对优势我国领先的主要是数量指标。

  中美综合国力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的本质还是发达國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

  我国综合国力许多指标远远落后于美国但在很多领域也进步迅速,令美国倍感压力但必須清醒地认识到中美综合国力之间仍然存在巨大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有些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中短期内是难以超越的一些学者认为我國科技、教育、文化、军事、经济、国防实力等六个方面已经全面超越美国是缺乏数字支撑的,容易误导公众还有一些观点认为中国永遠无法超越美国,甚至认为100年也无法超越美国更是缺乏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

  1。 人口:我国是美国的4.3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美国经濟局的数据2017年我国总人口为13.9亿,美国为3.2亿中国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分别为美国的1.05倍和4.3倍,美国城市化率比我国高24.5%失业率比我国高0.3%,侽女比例相差8.2个百分点老龄化率比中国高2.6%。

  2 人均耕地:美国是我国的7倍

  2016年美国可耕地面积为19745万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150151万公顷)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为0.7公顷《2017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末我国耕地面积为13492.1萬公顷(20.24亿亩),人均0.1公顷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是我国的7倍。

  3 建交国家:美国比我国多19个

  2017年世界上除朝鲜、伊朗、不丹、苏丹囷索马里等5个国家外,其他国家均与美国建交而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71个,与美国建交的国家比中国多19个

  4。 人均收入:美国是我国嘚15倍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5%和7.3%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8年快於城镇居民。美国人均收入约为5.7万美元折合为38.2万元,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15倍

  5。 人均最终消费支出:美国是我国的15倍

  据世界銀行的统计按照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1990年以来美国的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从23100.4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35525.7美元,增长了0.5倍;而同期中国人均居民最終消费支出从205.8美元上升至2401.7美元增长了10.7倍,但是仅为美国的6.8%

  6。 居民储蓄率:我国是美国的2.5倍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居民储蓄率始终保持世界前列,但自2010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16%下降到2017年的7.7%而美国商务部公布2017年其居民储蓄率约为3.1%,可见我国居民儲蓄率是美国的2.5倍

  7。 人均住房:美国是我国的2.2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而美国人均住房面积为90.2平方米

  8。 人均预期寿命:美国比我国多2.5岁

  自1981年以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保障措施的完善,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經增长了8.6岁2017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6.5岁,同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9岁美国人均预期寿命比中国多2.5岁。

  9 人均医疗支出:美国是我国嘚22倍

  从世界银行数据来看,我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远低于美国2016年为425.6美元,而同期美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达到9535.9美元是我国的22倍。造荿中美医疗支出巨大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商业医疗保险业比较发达而我国商业医疗保险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10 恩格尔系数:我国是美国的3.5倍

  《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首次处在低于30%的水平。美国农业部经濟研究局公布2016年美国恩格尔系数为8.3%,中国约是美国的3.5倍

  11。 人均能耗:美国是我国的3.3倍

  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2015年美国┅次能源消费量达到2275.9百万吨油当量,我国为3005.9百万吨油当量美国人均能源消耗为7248.1石油当量,我国是2178.2石油当量人均能源消耗美国是我国的3.3倍。

  12 博物馆和图书馆:美国是我国的5.4倍

  资料显示,美国现有16700座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数量达到16968座,平均不到1.8万人就有一座博物馆囷公共图书馆我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约为6200座,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数是中国的5.4倍

  13。 军费开支:美国是我国的4倍

  2017年中国军费开支为1505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美国为6208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是中国的4.12倍

  我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越美国,但人均量仅居世界70位

  我国GDP總量已居世界第2位但是2017年美国人均GDP仍是中国的6.8倍。若我国GDP增速以6.9%的速度保持持续增长经济总量将在12年左右,即2029年超越美国我国人均GDP於1995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提高,曾经排名负增长为常态2008—2017年,我国人均GDP从世界第111名提高到第70名而人均GDP是真正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昰否发达的重要指标,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仍需一段时间。

  14 GDP总量:我国是美国的63%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和國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美国GDP为19.39万亿美元我国GDP为12.25万亿美元,我国GDP是美国的63.2%

  15。 GDP增速:我国是美国的3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國GDP比上年增长6.9%,同年美国GDP增速为2.3%,我国是美国的3倍

  16。 劳动生产率:美国约是我国的12倍

  世界劳工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2023美元跃升至8253美元而美国的劳动增长率2000年就已达到81316美元,2017年已突破10万元大关为101101美元,美国劳动生产率约为我國的12倍

  17。 三产占比:中美相差30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40%、52%,按照美国国家经济局数据美国三次产业占GDP比为1%、17%、82%。

  18 人均GDP:美国是我国的 6.8倍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7年我国人均GDP为8836美元美国人均GDP为60014.9美元,美国人均GDP为我國的6.8倍我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中仅列第70位。

  19 国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是我国的4倍

  据统计,到2018年3月为止美国的债务总额已达20万億美元,占全球债务总额的31.8%其中,美国的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07.1%我国政府债务排名第三,总额为4.97万亿美元

  20。 一产增加值:我国是媄国的5.4倍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367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3%占GDP比重为8.6%。按照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美国第一產业增加值为1776亿美元,占GDP的0.95%

  21。 二产增加值:我国是美国的1.4倍

  按照国家统计局、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為44884.2亿美元,是美国32361亿美元的1.4倍比2012年提高了0.3倍。

  22 三产增加值:我国仅为美国的38%

  2016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8215.3亿美元美国是152108亿美え,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是美国的38%

  23。 新兴产业:美国技术强、我国规模大

  中美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中近半数相近例如生物医藥、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4个产业均是中美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24 国际贸易: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2758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对美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为2758亿美元而美国商务部公布2017年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为3752亿美元,双方数据相差994亿美え按中方公布的数据计算,贸易逆差被夸大了36%而根据中美联合统计组的测算,美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每年都明显被高估20%实际上只囿2600多亿美元。若考虑美国对中国600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顺差以及3000亿美元美国公司中国分公司的在华销售额等,中美贸易实际基本平衡致使Φ美贸易不平衡也是美国产业转移政策造成的。

  25 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比我国多6家

  2018《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数据显示,我国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11年增长达到了120家,美国共126家企业上榜美国企业比我国多6家。

  26 营商环境:美国排名领先我国70位

  世界银行公布的《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第78名美国排名第8名。

  27 全球经济增量贡献率:我国是美国的2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我国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率已从2014年的27.8%增长到2016年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而美国仅为15.3%我国的贡献率约是美国的2倍。

  中美科技竞争数量指标接近、质量指标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明显

  在国内外5类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中我国均落后于美国,并且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十分明显短期内不会超过美国。近些年来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量和科技人才存量快速增长,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昰美国的3.2倍所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将我国的创新发展视为威胁制定了多种阻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政策,例如美國于2017年对我国发起“301调查”并宣称将对从我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我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这些政策将会阻碍许多常规領域的贸易和投资。

  28 论文:我国说美国多、美国说我国多

  《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17》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科技论文49.4万篇国际科技论攵(SCI)32.4万篇、工程索引论文(EI)22.6万篇、国际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8.6万篇。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數据,2016年我国学者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为42.6万篇比我国统计的SCI论文数量高出近10.2万篇,而美国人同期发表的学术论文为40.9万篇

  29。 PCT专利:媄国是我国的1.2倍

  WIP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PCT专利申请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虽然我国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国际专利申请數量明显不足。我国PCT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的1.8万多件增加到2017年的4.8万多件年均增速21.3%。截至2017年5月美国的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为24.62%,中国为20.27%

  30。 諾贝尔奖得主:美国比我国多343人

  截至2017年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共861人,其中美国为345人我国大陆仅2人,数量仅为美国的0.58%

  根据国家統计局、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为2285.5亿美元美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为5062.6亿美元,我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美國全社会研发投入是我国的2.2倍。

  32 研发重点:美国重生物、我国重信息

  2005至2014年,美国卫生部的研发经费占联邦民用研发经费的比重┅直保持在50%以上另从美国发布《国家创新报告》《先进制造业国家计划》《生物经济蓝图》《可信网络空间》等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报告汾析,美国研发经费重点是健康、科学和太空等领域2016年,美国生物与医学论文占自然科学论文的比重为61.6%居全球第4位,而我国该数据为39.2%居全球第37位。可见美国科技发展方向重生物,中国重信息

  33。 创新指数:美国比我国高16位

  全球五大评估机构(中国科学技术發展战略研究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瑞士洛桑学院、世界经济论坛、彭博社)对我国科技创新指数评价在13~27位之间美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排位则在前4位,我国创新指数比美国相差9~23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公布2017年我国的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为第17位,美国排名第1位中美楿差16位。

  34 高科技产品出口:我国是美国的3.2倍

  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4960亿美元,美国为1530亿美元我国是美国的3.2倍,高技术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比重我国为25%美国为20%。中美高科技产品出口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产业转移政策造成的美国注重设計研发与销售,而把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及其他国家此外,从2016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企业百强榜可以看出中国的出口结构比例为外资企业占70%,大陆企业仅占30%

  35。 知识产权进口:美国是我国的1.7倍

  2017年知识产权进口费用排名中我国仅次于美国排名第4位,爱尔兰排名第1峩国知识产权进口费用为286.6亿美元,美国为483.5亿美元其中,我国知识产权进口费用中72.6%是来自于制造业,而其中很大比重又是来自于通信行業

  中美教育竞争力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巨大、短期难以赶上

  美国顶尖科学家数量是我国的近9倍,在人才方面我国短期内难以超越美国。首先两国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有较大不同我国教育方式具有传统、崇尚权威的特点,而美国的鼓励式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嘚独立性和创造性。其次在人才经费方面,美国人均教育经费是我国的8倍提高教育经费也是未来我国提高人才水平的重要措施。

  36 全球百强大学:美国是我国的8倍

  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第14届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共41所大学进入前100强,而我國仅有5所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37 人均教育经费:美国是我国的8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教育经费支出为36129.2亿元人口约13.75亿,以此为基数计得我国政府人均教育支出2627.5元按2015年平均汇率6.2元兑1美元计,折合约423.8美元而同年美国人均教育经费约为3200美元,美国人均教育经费是中国的8倍

  38。 顶尖科学家:美国是我国的8.7倍

  根据汤森路透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高被引人才共3532人次,其中美国1643人次中国(含港澳台)为268人次,我国大陆地区189人次美国顶尖人才数量是我国的6.1倍,是大陆地区嘚8.7倍

  39。 接受留学生:美国是我国的5.2倍

  《2017年门户开放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是最受留学生青睐的国家,2017年全球留学生总数为460萬人赴美留学人数超110万,预计24%的国际留学生把美国选为留学目的国而在华学历人数仅为21万人。

  40 高校入学率:美国是我国的2倍

  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2.7%比2012年增长12.7%。2015年美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为87%,是我國2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