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出家人不能吃什么叫什么

一位独生女大学生的出家心路: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和尚的--学佛网
&一位独生女大学生的出家心路: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和尚的
发布:明华居士&[ &]&& 日期: 7:07:00&&
作者:如景法师  用心写就这篇长文,愿给同样走在这条生命探索之路上的疲惫心灵些许信心和安慰。  我的人生有两条线,表面上来看,我的人生异乎平常地平顺:出生于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是好学生,不费什么力就考上了好高中、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就在大家都认为我会把这种好继续下去时,我出家做了一个和尚,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那么就得谈谈我人生的另一条线,真正左右我的生命走向的――历经痛苦的艰难的心灵成长之路。  无忧的童年因为懵懂没有留下多少记忆,心灵的开启却因为痛苦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小学开始,我就不得不面对自己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恐惧,担忧,强烈的自尊心,看到他人天赋才能时的自卑与不安、嫉妒乃至敌意,好胜心,自我重要感,任性,暴脾气,还有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念头。看见他人如常生活,我总觉得自己很怪,总是有一些见不得人的心理,偏偏还看得这么清楚,想躲也躲不开。因为无法逃避,所以很早就开始了思考,思考为什么我会这样,想不清楚就写,从初一就开始写的日记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我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对事情的思考。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着,虽然生活平顺,可很难说我是开心的,我有太多的疑惑和心理的痛苦得不到解决。由于对内心世界的关注根本无法停止,我只能不断地寻找出路:看书,看很多书,各种各样的书,哲学、历史、文化、文学名著、自然科学、宗教,看电影,看电视,看各种纪录片,一切都是我探索和思考生命的素材;思考,不停地思考,有时候都觉得自己会疯掉。在这个过程中,眼界打开,陆陆续续也想通了许多问题,可是有一些问题却怎么也想不透,比如为什么人生来就有不同的命运,为什么他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感受和我如此不同,这些问题就如同魔咒一般萦绕心头,吃饭也想,睡觉也想,走路也想,坐着也想,一天,在我终于被自己的思想折磨得身心俱疲,什么都不想想,什么见解都一股脑儿放下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仍然可以看世界,以一种不带评判的眼光,一切反而变得新鲜而简单,清晰而又鲜活,人也变得包容,不再和事情对立,从那时起,我对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囿于世俗的常规见解了。这像是一次新生,我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我开始倾向于用这种不带预设观点的眼光来看事情,因为不用过多的思考,我开始享受轻松的观看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人生,似乎一切我都能明白、都能理解、都能接受,于是更深的问题出现了,我总是以旁观者的态度看别人,看自己,那么我到底要怎么活,选择了这样就必得放弃那样,而我却觉得都好,根本无从选择,那么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我这辈子最有价值的事,如果只有这一辈子,我应该怎么活。  我开始不断地想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构筑了很多很多的梦想。当我的梦想无限制地增长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坐在寝室的床上,一股突如其来的对死亡的恐惧击中了我――我忽然意识到人是会死的,当时内心的那种感受无法形容,震惊、绝望、不知所措、一片空白,总之,那一瞬间,整个人完全落空了。接下来的日子,生死问题成为了挥之不去的思虑。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我该怎么办,我有这么多的梦想要实现,可我却是会死的。  接下来的日子,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日常生活模模糊糊地过去,生死问题却始终横亘心头。2006年底的一天,上网时,突发奇想地,在搜索中输入“生死”二字,搜到了一本《西藏生死书》,当时最吸引我的是它直接地讲到了生死问题,这让我又打起了精神,原来佛教对于生死问题是有答案的,我要继续探索下去。接下来就是一本接着一本的看电子书,很自然地,从藏传的开始看起,宗萨钦哲仁波切的《近乎佛教徒》、《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改变了我对于佛教仅仅是烧香拜佛的迷信的看法,让我从理论上了解到无常、苦、无我的三法印,和我一直以来对生命的观察和思考多有契合之处,多年来无处诉说的苦闷因此而消解。从此,我的生命中,打开了一扇门,我欣喜地走入,借鉴佛法的智慧继续我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  法遵比丘尼的《灭苦之道》,也是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电子书(现在看来这本书的见地有不彻和偏颇之处,不过它确实是把我引入原始佛法的一本书)。作者重启《杂阿含经》的重要性,阐述原始佛法教理,我的那些看似无解的人生问题在原始佛法里都能找到回应。还记得初读当晚就有一个奇妙的时刻,当读到佛陀描述受受阴犹如大雨击打出的水泡,一起一灭,我压抑的沉重的内心忽然有豁然开朗之感,就好像拨云见日,一下浑身轻松。之前的追求,无非就是追求的眼耳鼻舌身意的不同感受,看似有很多梦想,其实就是追求不同的感受罢了,而感受是一生一灭不能久住,于是乎我停不下追逐的脚步,变成了欲望的奴隶。而且对于感受的极端追求蕴藏危险,别人可能仅仅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我是想成为什么、想尝试什么,就成为了什么的奴隶,一直以来,我背了数倍的重负,行走于悬崖边缘,没有出事已属万幸。今日读得佛法,亲见自己的负担与危险,得以放下重负、远离危险,实为可贵。日记中还把当时的感受画了一幅漫画:水平面下,之前苦苦寻找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我一直向下潜,前后左右游,找不到方向,今日,终于把头伸出了水面,可以轻松地呼吸了。  我以为这就是解脱了,我马虎度日,什么也不当真,可是最终这种轻松也变成了痛苦。我不明白,我什么也不想要,怎么还是会有痛苦呢?现在看来,少欲知足、视一切为虚幻,会让人放松对外在境界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解脱感,但它们还是停留在思维认知的层面,还不是究竟,佛法的甚深、生命的实相绝不仅止于此。可当时,我却以为我已经知道了无常、苦、无我、缘起性空、厌离、离欲、解脱,我急着要修到无欲清净,急着离开这个无常、苦、无我的世间,我知道没有永远的天堂、净土,却以为只有让痛苦的生命现象寂灭才能获得安宁。这个阶段错得这样离谱,实是因为我纯粹从文字义理来理解佛法而产生了误解,我越学越苦,与尘世越来越格格不入,值得庆幸的是,这痛苦让我开始对自己的理解产生了怀疑,我是不是搞错了?  我继续在原始佛法中寻找答案。在觉悟之路网站上读《觉悟之路》、《佛陀的启示》、《佛陀的古道》,对原始佛法越来越生起信心:这就是一条把我们从老病死的痛苦中彻底解脱出来的道路。但是对于轮回、涅的解说始终存有疑问。我读阿姜查的著作,有些地方读得很愉快,有些地方就有点抓不准,比方说修行要离欲,可是没有欲望为何修行;放下不是什么都不做;没有事情发生的地方智慧无法生起;不要愚痴地执著事物,但要以智慧取。想破脑袋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发现,原来不能用想的,要修,要悟。  法师们均强调实修的重要性,可是怎么修呢,打坐观呼吸,用心观察走路,可我不知道这和灭苦有什么关系,一直这么徘徊着,回过头来读书,还是一时清楚一时糊涂,放不开种种概念,习惯性地去思维佛法,平息烦恼。  就是这样,我想实修,却一直入不了门。就在我苦恼的时候,我读到了隆波田动中禅的一本电子书《自觉手册》(动中禅是泰国的一个实修法门,非常的纯粹,蕴含智慧),深深地被其中的简单有力的开示所打动,我对这个导师有信心,我愿意练习这个法门,虽然一开始我还并不完全清楚为什么它会有效。我一边读开示一边练习手部动作和经行,开始时我没有掌握这个法门的诀窍,很紧张专注地觉知动作,后来我发现,觉性是我们本来就有的那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的能力,我开始放松,我越来越能觉知自己的动作和心念,并利用觉知身体的动作来离开妄念。虽然我还不完全清楚为什么这样就能彻底灭苦,就能发现生命的实相,回复本来的清净心,但我发现,这样练习之后,念头对我的影响力减少,我有更多正念,可以看念头而不是跟着念头跑,情绪变得更稳定,因此我可以更好地完成需要做的工作。  这一切的心路历程都在父母的不知情下默默地进行着,表面上我一直如常地工作学习生活,直到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我给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他们我遇到了佛法,我想要独身,并保证我只是想在家修行,不会出家,请父母放心。并随信节选了坦尼沙罗尊者的《印证心灵真谛――佛教的“厌离”与“清净”》和阿姜查的《一份“法”的赠礼》中的我认为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话语来试图向他们说明我为何做出如此的选择。可是,这对于一直受唯物主义教育、身为30多年共产党员、对我一直报以殷切希望的父母来说,还是太突然太意外太难接受了,我爸甚至责怪自己说,作为父亲,他竟然一直不知道我的内心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而我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言下之意,我的思想与世界观已经形成,无法挽救,而他十分痛心。而其实,一直以来我只是独立自由地探索着生命的实相,并未接受任何一种人生观或世界观的洗脑,即使是与我有诸多共鸣的佛法,我也一定会亲身实践验证。还好,这场风波的最终结果是,作为通情达理的父母,他们还是尊重了已经成年的女儿的决定,不结婚就不结婚吧,反正现在奉行独身主义的人也不少,有女儿在身边就行了。不过我总觉得,他们当时抱着侥幸心理――说不定俺啥时候就改主意了呢,可是其实,对于没有探索出生命实相的我来说,根本就对结婚没兴趣,我是打定主意要独身修行了。自从把我学佛的事说开之后,我就在家当着父母的面练起了动中禅,一开始,父母的表情是很难接受的,这是在练什么功啊,就为了这个不结婚,可是慢慢的也就习惯了,妈妈偶尔还会跟着做一做,因为我说可以静心嘛,可惜她一做就打哈欠犯困。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我以为我会一直练习动中禅,我甚至计划要去泰国的动中禅道场专修,可是2010年4月我到广东六祖寺参加了一次动中禅的禅七,意外地在寺院的流通处看到《六祖坛经》,忽然发现其中讲的道理和动中禅是相通的,甚至更深更透彻,原来汉地就有这么好的禅法。这样,如果能在汉地找到好的老师好的道场,一来离家近父母放心,二来语言生活方式也熟悉,岂不更好。于是在网上开始寻找禅宗道场和老师,就这样知道了净慧老和尚和他的徒弟明奘禅师(尤其明奘禅师的道场还引进举办过动中禅,这就更好了)。2010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黄梅四祖寺的第七届禅文化夏令营,想要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两位有名的禅师和禅宗道场。在营员手册上看到了《四祖示牛头法融》、《信心铭》、《永嘉大师证道歌》,若有所悟,如获至宝,打坐也找到了感觉,可以一动不动地单盘一个小时以上了(之前都是坐着做动中禅的手部动作的,从未尝试过静坐)。老和尚名不虚传,说法自在,慈悲摄受。可惜俺一直对汉传的早晚课诵经不感冒,所以觉得不太可能在四祖寺这样的传统道场修行。老和尚的徒弟明奘禅师说法举止倒是够现代,可是又太不像个和尚了。在寺院里曾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当时的感觉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和尚摇着折扇,后面跟着一溜徒弟(还有个人高马大的印度徒弟)在四祖寺招摇过市。这和尚靠谱吗?  虽然带着满心的疑虑,可是我还是继续关注明奘禅师的博客和道场消息,每次因为他的某篇博文而增加一分信心的同时,总会有些小插曲让我又对他有所怀疑,他可真真是是非不断,可是,他讲的法很直接很纯粹,他不搞宗教礼仪那一套,他不倡导诵经、念佛、持咒、放生,他的道场不搞超度经忏,他引进了内观、动中禅等南传修行体系,他致力于开办禅修中心,他的道场女弟子居多,终于,在看完了他的两篇博文(《佛陀,请让我拉着你的手》、《学佛的次第该是如何呢》)之后,我打定了主意,要去这个和尚的道场看一看。能写得出这两篇文章的人,我真心地愿意叫他一声师父!  于是,和师父联系好后俺坐上了北上的火车,2010年的11月16日,俺第一次来到了北京怀柔山区的朝阳寺,那天的天气很好,天是那么的高那么的蓝,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暖的,我独自走在上朝阳寺的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两边是落光了叶子的有着黑色树干和枝桠的板栗树,北方特有的大乌鸦哇地飞过,太有感觉了,我就像是一个来求道的年轻人,欢喜爽快地走在这大气的山谷中。到了山上一看,小小的一个庙,师父开会不在,耀鑫师告诉俺女众都住在山下的甘涧山庄,于是俺就乐颠颠地悠哉悠哉地沿着山路下山了,顺便又享受了一次赏心悦目的山景。  在山庄前台挂了单,下午师父路过山庄见了一面,简单说了几句,俺就准备自己来体验这里的生活啦。山庄很清净,还有一个大禅堂,晚上我们在里面听耀澈师讲课,盘着腿坐在里面,真的是太享受了,可以全心地来听经闻法、打坐修行,这和在尘世中精力被两头牵扯而无法全身心的投入修行的感觉太不一样了,就这样,我坚定了辞职专修的决心。本来只打算待个几天就回去,结果一待就待了一个月。到山庄的第二天正赶上厨房腌雪里蕻咸菜,俺很自然地进厨房帮忙择菜,而后的一个月俺就待在了厨房。热火朝天的厨房真的很温暖,如仁是典座掌勺,文意是学徒半掌勺,俺就是打杂的小工啦,三个人开开心心的干活,俺从连粥都不会煮的厨房白痴,变成了可以煮出香喷喷的粥的能干的小工(俺这辈子恐怕也变不成大厨啦),在这一个月的厨房劳动中累并快乐着,从修行的角度讲,这就是对俺身心的磨练――俺必须得说――真的很有效果。  期间被问是来出家的吗,立即否认,俺是独生女,只是想找个地儿专心修行,没打算出家。即便如此,家里这关难过啊,一个唯物主义共产党家庭,先说信佛要独身已经够让父母难以接受了,现在还要辞掉工作一门心思干这个,那简直是要了父母的命了。于是摆事实讲道理,争吵冷战,软磨硬套,边工作边学习边等待,中间自己也有过犹豫和动摇,这个过程心理历程之艰难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每天吃完了晚饭就和妈妈围着操场一圈一圈的走,既散心也谈心。渐渐地自己心意已决,家里的态度也渐渐软了下来,父母了解了一下师父和道场的情况,终于,松了口,只要你安安全全地在那照顾好自己,我们也就放心了。  办妥了一切的手续,在父母不舍的牵挂中,俺于日坐上开往北京的火车,来到了朝阳寺甘涧山庄,成为了常住义工。日子在一天天的厨房劳作,读书,打坐,经行中过去。也曾经因为太累而想回家哭过鼻子,可是想想能够得到家人的同意辞职出来修行实在不容易,为了父母少操点心也要坚持把这条路走下去,毕竟这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何况这也是对自己的磨练。所以不开心的情绪一下就过去了,在道场修行,开心的日子还是多数,永远看不完的好书,默契佛理时的会心快意,打坐经行的安稳,穿透烦恼假象时的释然,心量一天天打开的轻松与喜悦,还有闲暇时和大家喝茶聊天,爬山晒太阳,打打乒乓球,在城里工作时生活何曾如此惬意?  我以为我会一直在山庄做常住义工,可是后来……  明心读书会三班开班,我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日师父带着我们去柏林寺观摩夏令营,同车有两位准备让师父举行剃度仪式的准和尚,如霖和如映,就坐在我的两边,左边一个右边一个,皆已是光头、僧服着身。车行路上,我不知怎的就冒出了“我也出家得了”的念头,之前一直因为家里就觉得根本不可能现在出家的,可是现在想想家里也没啥问题啊,父母老有所养,我出了家也能够在父母需要时照顾他们啊,晚出不如早出,名正言顺,少多少麻烦,多好。于是到了柏林寺就去问师父,“师父,这次把我也一起剃了吧”,师父轻描淡写地一句“你也要出家,好吧”。参加完夏令营的活动,已经是晚上十点左右,2011年的7月19日,正好是农历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如霖如映想着怎么也得让师父把我们仨的剃度仪式今天给办了,她们倒已经是光头、僧服齐备了,我可乱了阵脚,当初过来的时候可一点也没准备要出家的,于是找西酉师借僧服,请如辛师给俺剃头,就跟着如霖如映去找师父给举行仪式了。仪式很简单,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自性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就是这么直接明白。  就这样,我一个梗也没打地迅速地干干净净地出了家,真干脆!  初出家的日子,有点难熬。非常地不习惯这身行头,大夏天,死热,还要穿僧服打绑腿,罗汉鞋打脚,破了皮一走路就疼,不会剃头,老是刮伤头皮,那时想的最多的就是,出家真麻烦,在家穿衣出门多方便,可是想着将来弘法还是僧人形象更方便,法住法位嘛,就忍了。现在,俺已经是真真正正的比丘尼了,僧人的常规生活也已习惯,再想想,出家生活多好啊,真是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安心用功办道修行,为将来的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利己利人的事,这天下还有第二遭吗?出家三个月后跟家里发短信告知已出家,父母回复说,“你已经长大了,自己的路自己决定,只要你快乐我们就快乐”,当时真的觉得有此般父母,实为大幸,因缘聚合不可思议,知足感恩。不仅如此,父母也渐渐开始接触佛教,经常会看凤凰卫视的《智慧东方》等一系列的佛教专题片,还会发短信来说看了师父接受采访的视频,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呢。而我从未要求他们看过师父的任何东西,也从未向他们灌输过任何佛法。  时至今日,我的心变得越来越笃定,对于修行的疑惑正慢慢退去,但我深知还没到收获的季节,所以,这条路还要继续走下去,道法自然,历境炼心,我耐心等待菩提果成的一天。而师父的僧团也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有力量,师父最初的设想正在一点一点实现,一切美好的因缘都在聚合当中。回想初出家的发心,它一直都在。  朋友啊,人生是一场修行,一期生命的死亡只是肉体的死亡,不要让生命变成永续的煎熬,这需要穿透假象的智慧。  但愿众生得离苦!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岑溪:女大学生被“假和尚”骗钱
微信转账后被删除好友
& & & &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假和尚、假尼姑行骗的新闻,近日,岑溪市一名女大学生却被网络上的&假和尚&骗了钱。事情经过究竟如何?这个&假和尚&又是如何骗取女大学生的信任呢?我们一起关注下。
& & & & 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本命年是一道坎儿,本命年的人会多灾多难、诸事不宜。为了辟邪保平安,很多人会购买玉石佩戴,而经过所谓佛祖开光的玉石更是要价不菲。在广西某高校就读大三的小陈是岑溪市人,今年是她的本命年。今年1月15日晚上,她在百度输入&本命年戴什么好&,网上随之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文章。期间,她点击进入某贴吧,看到一篇帐号昵称为&博爱法师&写的帖子,帖子上大师写道,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白&在购买本命佛的时候上当受骗,深感痛惜,他自称毕业于北京佛学院,现如今在天津独乐寺任职,法号为&博爱&,帖子上还留了他的微信帐号。
& & & & &被骗女大学生 小陈说:&因为我的本命年快到了, 为了逢凶化吉 ,戴本命佛可以保护自己 就想着, 反正也不贵 ,就买一个戴。&
& & & & &当晚,小陈加了大师的微信并主动联系大师,咨询本命年的相关事宜。大师称本命年从农历一月一日开始算起,强调本命年人的运势会降低。小陈于是把自己的生辰八字给大师分析,大师看后建议她购买黑曜石佩戴,并强调网上的大多是假货,建议小陈去当地寺庙奉请。
& & & & 被骗女大学生 小陈说:&他建议我去当地寺庙奉请, 我就觉得他没有主动跟我说话 ,也没有说自己那边的有多真多真 ,就不怎么在意你 ,我就觉得他应该是那种德高望重的大师, 而且他的朋友圈发了很多那种, 客户买了他的本命佛就很灵的那种截图 。&
& & & & &在购买的时候,小陈提出使用货到付款的方式,而这位大师却以货到付款的方式不尊重佛祖为由,不能为她奉请。小陈于是去翻看大师的朋友圈,发现很多大师在寺庙的工作照,以及很多人请他奉请本命佛逢凶化吉的截图,就相信了大师的话,马上转账498元钱给大师购买本命佛。
& & & & &被骗女大学生 小陈说:&加了他微信一周之后 一直都没有给我发货 ,我就发现发不出消息了, 发现被他删除好友了, 就发现自己被骗了 。&
& & & & 小陈发觉自己被骗后顿时心慌,马上拨打大师的电话。
& & & & &被骗女大学生 小陈说:&刚刚打的时候, 第一次打他是接听的, 我开头一问 ,我说你是不是天津独乐寺的和尚, 我还没有说完, 他就挂了电话 。&
& & & & & 记者了解到,这个所谓的&博爱法师&利用多个微信号欺骗了很多人,网络上很多网友发表文章讲述被骗经历。网友提供的&博爱法师&微信号有:bmf088、sos1122yi、abc114096、vipa1122。
& & & & &其实,民间所说的本命年犯太岁,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你想买玉石辟邪保平安,也应该通过正规的途径购买,不要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近年来,网络诈骗新招层出不穷,电视机前的街坊要擦亮眼睛了。
【记者:蒙小清 曾炜 徐颖娴(实习) &】
梧州生活百事通
友情链接:女大学生毕业出家 高材生遁入空门屡见不鲜
关键字: 女大学生毕业出家女大学生毕业大学生毕业出家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出家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与心灵的满足。近日,一则女大学生毕业出家,在泸州全真教门下当道长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热议。有网友认为女大学生毕业出家完全是浪费资源,之前的学习生活不都白费了吗?也有网友支持女大学生毕业出家,认为个人追寻的道路无可指责。据媒体报道,这名大学生只有25岁,也是当地唯一的90后道长。而她之所以出家,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女大学生毕业出家 高材生遁入空门屡见不鲜
25岁的钟嗣源道长自幼酷爱传统文化,所以在大学期间,深入地了解中医和武术的知识,而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却对此毫无兴趣。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弘扬传统文化,1991年出生
的钟嗣源,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选择在2013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出家,而作为家中的独生女,父母虽有不舍,但依然支持她的决定。钟嗣源也因此成为泸州市
唯一的全真教龙门派‘90后’道长。
由于年青人之间有着共同的话语,有时前来登山的青年游客们在观看她习练太极拳后,也渐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随着交流的深入,许多青年朋友们还逐渐研究起书法、古筝、礼仪等。据她介绍,道教思想根植中华文明,道教人士除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还要能够运用互联网培养起中华文明复兴的土壤,最重要地是要与时俱进地将宗教教义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钟嗣源说道。
近年来,高材生遁入空门的屡见不鲜,不久前龙泉寺的科研能力震惊了公众:贤威法师,龙泉寺管理委员会秘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贤启法师,龙泉寺管委会的五位成员之一,清华大学核能和热能物理博士;2010年出现
在报道上的第47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北大数学系高材生柳智宇,在龙泉寺清修3年后,已经正式剃度成为法师,法号贤宇,目前在寺内负责校律工作,主要是整
理编校一些佛教典籍……
龙泉寺2014年科研项目是这样的:《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推动沙门信息化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西方八百罗汉关系研究》、《基于文本数据挖掘的梵文分词研究》、《大数据时代的佛家信息管理》、《论SNS在各法门寺弟子交流之间的应用》……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大星他吃喝嫖偷,民国女大学生最想嫁的和尚,活成了乱世最干净的灵魂他吃喝嫖偷,民国女大学生最想嫁的和尚,活成了乱世最干净的灵魂认识我你不亏百家号乱世,掩盖不了他盖世的才华。或许有时候会不知所措,纵然几度沉沦,但他的灵魂依然干净若处子。看乱世中最干净灵魂的样子。“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这首诗中,诗人道破身世,寥寥数笔,勾勒出凄迷梦幻的意境。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苏曼殊。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奇人,半僧半俗、癫狂放荡、才华卓绝。 苏曼殊是个诗人,诗风清丽凄婉,被北大教授谢冕评为“最后一位把旧体诗作到极致的诗人”和“古典诗一座最后的山峰”。苏曼殊是个画家,画作意境空灵,当代大画家黄宾虹评价说:“曼殊一生,只留下了几十幅画,可惜他早死了,但就是那几十幅画,其分量也够抵得过我一辈子多少画!”苏曼殊是个革命家,曾和陈独秀、章太炎等革命者谈笑风生,试图谋刺过保皇派的康有为,被孙中山赞为“革命和尚”。他是位僧人,却流连红尘,贪吃贪色,五戒四犯;可虽常去逛青楼,却到死还是个处男。其实,抛开那么多外人给他强加的盛名,那个真实的情僧苏曼殊,不过是个出身不幸、又生性多情敏感、还患上忧郁症的神经质青年。 苏曼殊画作出身不幸,是他忧郁神经的根源苏曼殊,原名苏戬,字子谷,学名元瑛。因在家中排行第三,又称三郎。曼殊是他的法名。1884年,他出生于日本横滨。一直以来,他的身世扑朔迷离。鲁迅曾说:“曼殊和尚的日语非常好,我以为简直像日本人一样。”其实苏曼殊是中日混血儿。他的祖父苏瑞文,是广东香山人,很早就去外国营业经商,在日本打下一大片事业,退休之后,苏曼殊的父亲苏杰生,接手了家族在日本横滨的茶叶生意。 苏杰生有一妻三妾,其中一名小妾日本人河合仙,是苏曼殊的养母。他的亲生母亲是河合仙的妹妹河合若子,她当时在横滨苏家做女佣。有一次,苏杰生偶然瞥见若子胸口有颗红痣,按照中国的相术,胸口有红痣,这是要生贵子的福相。苏杰生心思蠢动,背着家人,占有了若子的身子,于是珠胎暗结,有了苏曼殊。但若子产下苏曼殊不久,被父母催促回老家结婚,苏曼殊就被丢给姐姐河合仙照顾。 成年以后的苏曼殊,虽然和养母关系亲密,但心里却早已了然,她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陈独秀回忆说:“我和曼殊同在日本的时候,有一次曾见过他的母亲,而曼殊却对我讲是他亲戚。”被亲生母亲抛弃,是苏曼殊一生难以言说的痛楚。他日后所写的小说中,充满了数不清的“女追男”桥段,大体都是对母爱缺乏的一种补偿。 苏曼殊和他的母亲河合仙的合影苏曼殊5岁那年,原本不打算接纳苏曼殊的苏氏宗族,因为家族内男丁缺乏,终于将苏曼殊正式认领。在他6岁的时候,他被苏家人带回了广东香山,离开了养母。但他人在苏家,一直不被苏家大部分成员喜欢,惨遭白眼和嫌弃。苏杰生后来在日本做生意惨败,家里顿时困难起来,苏曼殊这个混血种就更被人瞧不起,常被苏杰生大妾大陈氏骂为“番鬼仔”,生活待遇也一日不如一日。有一年寒冬,苏曼殊身患传染疾病,大陈氏判定他活不了,就干脆把他轰到一间柴房中隔离等死,一家数十口人全都对他坐视不管,对他不闻不问,完全没想过找医生来救治他。好在苏曼殊这一次大难不死,终究让疾病自行痊愈。然而遭遇这样非人的待遇,对于苏曼殊原本就脆弱敏感的幼小心灵,那更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从此以后他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孤独。神经质和忧郁症的病根,或许就是这时候落下的。 苏曼殊年轻时有才气的男人,多半很害羞闷骚苏曼殊15岁时,终于离开了那些嫌弃他的家人,随着表兄赴日本就读于华侨开的大同学校。在学校里,他表现得天资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为了节省油费,他晚上从不点灯,在白天就把所有的功课读得滚瓜烂熟。而且也正是在这段时间,苏曼殊绘画的天分开始展现,画作流传同学间,还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兼任学校美术教席。 然而无论苏曼殊怎么优秀、怎么有天分,他始终是个内向害羞的小男孩。因为他在学校名气越来越大,同学们对他的身世也越来越关注,可他始终对此支支吾吾,从不敢透露半点信息,也害怕别人瞧不起他。有一次,老师忽然在课堂上问:“在座的有混血儿吗?”苏曼殊听见之后,霎时间脸红,恨不得马上跑出教室。老师看到苏曼殊神色不对劲,关切地问道:“你怎么了?”苏曼殊把头低下去,脸更红了,忙说:“我不是,我不是……”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起来。 传说苏曼殊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在读书期间,他曾回养母河合仙的居处探视,与母亲邻舍的一位年龄相仿的农家女孩,一见如故,很快坠入爱河。但两人的恋情,很快传到香山老家。家人认为和日本女孩恋爱,有辱家门,决定要棒打鸳鸯。他的叔父急匆匆赶到日本,拿着枪对准女孩父母,威胁他们。女孩父母只好威逼女孩与苏曼殊断绝关系,女孩不从,在被父母痛打一顿之后,当夜投海而死。苏曼殊悲痛欲绝,返回国内,跑到广州蒲涧寺愤而出家。 这个故事异常凄美惨烈,而且流传甚广,可惜,这是苏曼殊后来自己瞎编的。这时候,真实的苏曼殊其实害羞得很。同学们在一起讨论异性,在一旁听到的苏曼殊就会脸红;在学校外面的街巷中,迎面碰见年轻女人走来,他害羞得连头也不敢抬起来。他这一生,虽然喜欢女性、爱慕女性,此后也和众多女性关系密切,但始终难以有亲密的举动,甚至完全拒绝肉体的恋爱,恐怕与他难以克服内心的羞怯感大有关系。 忧郁神经的青年,曾经也热血冲动过“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此诗是苏曼殊的早期诗作,苍凉慷慨,和他后来诗作风格大有不同。其实那时候,他正是热血年华,也正投身风起云涌的反清革命之中。 1903年,苏曼殊转入日本成城学校,结识了很多具有革命意识的留日青年,渐渐受到汹涌的革命思潮的鼓舞感染。他加入了留日学生组织的“拒俄义勇队”,还组织了“军国民教育会”,提倡以鼓吹和暗杀的方法来搞革命,该会后来还成立了“横滨暗杀团”,苏曼殊、蔡元培、章士钊、刘师培、陈独秀等人都是其中成员,准备制造炸弹谋刺清廷要员和政敌。几年之后,苏曼殊得知保皇党人康有为,假借革命之名在海外敛财,他非常愤怒,在香港找到陈少白,提出要借他的手枪。陈少白惊问:“你想干啥?”苏曼殊愤然说:“康有为欺世盗名,假公济私,敛聚钱财,污辱同志,凡有血气,当歼除之。”吓得陈少白好说歹说,才把苏曼殊劝住。 陈少白苏曼殊热血冲动有余,做实事的水平未必有多高明。他在长沙时,黄兴要搞反清起义,怕把苏曼殊闲着,又让他闹情绪,就干脆分配他去做炸弹。结果苏曼殊费尽工夫,折腾了很久,搞出来的炸弹,类似于小孩子过年玩的“摔炮”,要往地下猛力投掷才有可能会爆炸,还时灵时不灵。最糟糕的是,这炸弹拿在使用者手里,一不小心受到震荡,也有可能爆炸,安全系数很低。搞得黄兴很无奈,没办法,只能憋出用人海战术,准备通过很多人一同投掷炸弹的方法,来炸死清廷官僚。可这样明火执仗的刺杀方法,显然会以惨烈失败而告终。 苏曼殊虽然没搞成暗杀,做炸弹的水平也很差劲,但他更多的才能在于宣传鼓吹革命,而他的贡献,也获得了孙中山先生的认可。有一次同盟会给会员发工资,苏曼殊身上缺钱,厚着脸皮跑到廖仲恺那里去领。廖仲恺觉得奇怪,心想:“你又不是同盟会会员,为啥发给你?”跑到孙中山那里去请示。孙中山说:“发!肯定要发!在我心里,他早就是我们的同志了。”廖仲恺只好把工资全发给了苏曼殊,还把他的名字恭恭敬敬写到会员花名册里。孙中山先生后来称赞苏曼殊,说他一生都未和革命脱离联系。他的许多朋友,都是革命党人。苏曼殊后来病重,蒋介石亲自把他接到家里养病,让老婆陈洁如给他做饭,把衣服当掉给他买糖吃;他去世以后,孙中山先生亲自过问丧事细节,丧葬事宜还由汪精卫亲手料理。苏曼殊的人格魅力、革命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孙中山不撒谎行窃的假和尚,不是好贼秃苏曼殊、陈独秀、章士钊、何梅士四人,曾共事于《国民日日报》报社。报社在上海,所发文章大多尖锐犀利,一直在鼓动反清革命。然而,报纸没死于清廷的封锁镇压,反而因为自己人内讧,最后停刊倒闭。苏曼殊没了经济来源,又心情抑郁,动了跑路去香港的念头,但是奈何手里没钱,没法成行。 于是他心生一计,趁陈独秀、章士钊外出不在,约何梅士去看戏。刚刚坐定,就急着说自己没带钱,要回去拿钱。何梅士说:“没事,这次我来请吧。”苏曼殊坚决不肯,非要回去拿钱,只得随他去。然而直到戏已看完,苏曼殊始终没有出现。回到家中,发现苏曼殊已收拾了细软跑了路,还顺手牵羊偷了章士钊30个大洋,留下一封给章士钊的书信:“你的钱我拿了,等有钱了再还。”这事后来成为朋友调侃揶揄苏曼殊的段子,每次被人说起,苏曼殊总要红着脸解释大半天。其实,他本也用不着解释,如此率性烂漫的性格,朋友们都早已心知肚明,根本也不会去和他计较些什么。 苏曼殊偷了章士钊的钱,旅途中忽然彻悟,猛然间顿悟红尘,于是辗转来到惠州一间古寺,削发为僧,当了个小沙弥。这间古寺破败不堪,只有一个主持和尚,和一个叫“博经”的师兄。苏曼殊在寺庙中生活了几个月,无法忍受寺庙中艰苦单调的生活,于是有一次趁着主持外出,师兄博经也刚好病故,就偷了师兄的度牒,还搜刮了寺庙里仅有的两角钱,又重新逃回了俗世人间。从此以后,他常常身披僧衣,时而使用“博经”的法号,时而使用自取的法号曼殊,在红尘中颠三倒四、放浪而行。尽管他屡犯僧伽戒律,但一时间仍名躁当时,惹得文人名士瞩目。孙中山甚至评价苏曼殊说:“太虚近伪,曼殊率真。内典工夫,固然曼殊为优;即出世与入世之法,太虚亦逊曼殊多多也。”在他看来,苏曼殊这个“假和尚”,比民国高僧大德太虚和尚,修为更高、也更精深。 章士钊与陈独秀别人把他当傻子,但他却心思澄明苏曼殊一直被朋友们认为有点傻气。很多生活常识,他一概不懂。他从来分不清麦子和稻子,有一次,苏曼殊连吃四五碗饭,吃完竟啧啧称赞:“这是什么东西,竟然这么好吃?”对于男女之事,他也天真得可笑。在《国民日日报》工作时,有一天他突发奇想,问同事章士钊:“人为什么能够生小孩?”章士钊感到尴尬无比,不好意思直接回答,只能打马虎眼说:“要不你去找本生理卫生的书看看?”苏曼殊挠头说:“书上说男女在一起才能生孩子,但是实际上也有例外。我曾见过一个妇女,她先生外出多年未归,她照样生了一个孩子。可见书里面也有不准确的地方,女人不需要男人也能单独生育。”一众同事都默然。苏曼殊自以为有什么大发现,还驳倒了大家,面露得色,高兴得不得了。 在日本的时候,苏曼殊的两个朋友章太炎和刘师培,因为政治主张倾向的不同,而闹起了矛盾。章太炎因为这事,始终觉得苏曼殊是个大傻子,对于这里面的纠葛看不透彻,完全不解人事。陈独秀后来说:“其实他(指苏曼殊)住在日本的时候,太炎和刘申叔(师培)冲突的原因,他完全是明白的。好在他们都当他是傻子,什么事不去回避他,而他也一声不响,只偷偷地跑来告诉我。照这样看起来,当曼殊做傻子的人,他们还在上曼殊的大当呢!” 苏曼殊虽然有时候天真到犯傻,但更多时候,他心里澄明通透得很。苏曼殊在长沙明德学堂教书的时候,刚巧后来成为国民党特务头子的陈果夫,是他的学生。陈果夫表现得狡黠油滑,善于逢迎拍马,苏曼殊特别不喜欢他。有一次,陈果夫称赞苏曼殊的画:“先生的画真像出自苏黄米蔡四大家的手笔啊!”其实这四大家以书法闻名,这马屁拍得没文化、也不高明。苏曼殊勃然大怒,毫不留情地批评了陈果夫不懂装懂,溜须拍马,要他把心思要放在学习上。而且从此以后,经常在上课时对陈果夫耳提面命。可见,他对于陈果夫的未来,也早有预见,心里可并不糊涂。他的好朋友陈独秀早就看出了端倪:“至于人情世故上面,曼殊实在也是十分透澈。”所谓大智若愚,是假作糊涂,却睁眼参透人情人性,这是属于苏曼殊式的智慧。 陈独秀和苏曼殊逛了那么多青楼,却还是个处男“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这是苏曼殊《本事诗》中的一首,是写给红颜知己百助枫子的。全诗深情款款,又充满了已入佛门、不能结合的无奈与哀婉。百助枫子是日本的艺伎,据说两人曾同床共枕数夜,但是一直相安无事,没发生点啥。百助很恼火,幽幽地问他:“大师和我究竟如何?”苏曼殊答:“我怕达到沸点。”二人一直保持一种精神恋爱的状态。 除了百助枫子以外,苏曼殊对于女人总是青眼有加。男人向他求画,难度很高,得把他好吃好喝伺候好才行,否则就只能学包天笑等人一样,天天守在苏曼殊门口的废纸篓旁,从苏曼殊不要的垃圾堆里面“寻宝”。而女人向他求画,他基本上从没拒绝过。有时候甚至对美女毛遂自荐:“某某,我替你作画好不好?”如果作画时要是有女郎侍立在侧,他兴致大发,会用画笔蘸点女子唇上的朱红作为绘画颜料。 苏曼殊为百助枫子题《静女调筝图》苏曼殊喜欢美女,已经达到了如痴如癫的地步。有一次,他在路上看见一个美女,正准备兴冲冲地上前去搭讪,结果美女一脚踏上电车,车就要开动起来,急得苏曼殊一个踉跄,摔倒在坚硬的路面,磕掉了两个门牙。苏曼殊也因此得了个雅号:“无齿之徒”。 吃花酒、逛青楼,这也是苏曼殊一生最热衷的事。他在上海时,由于上海风月场所特别多,他吃花酒的频率就尤其频繁。可他总是穿着僧装去吃酒吃肉,朋友都看不过去眼,劝他是不是得悠着点,改穿西装去吃花酒。苏曼殊死活不同意换装,坚持要穿僧装。但是没过几天,他却自动改了过来,朋友惊问其故,苏曼殊一脸严肃地回答:“吃花酒不方便呀!”苏曼殊花酒吃得太多,最后几乎全上海的青楼女子都和他十分相熟。然而即便如此,他还依然把持住了欲望,破色戒而没破淫戒,到死都还是一个处男。陈独秀曾评价说:“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了。”苏曼殊虽人在红尘,无法放弃世俗的情爱,但始终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发乎情止乎礼”,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性情中人和神经病,是同义词苏曼殊性格率真烂漫,被认为是性情中人的典范,有时候甚至达到行为乖张疯癫的地步,被人戏称为“苏神经”。他上课的时候,要是讲到有感慨的地方,要么转过身去背对着学生发呆,一发呆搞不好就是一堂课;要么就在课堂上引吭高歌,手舞足蹈起来,搞得学生都觉得很尴尬。 有一次,苏曼殊、陈独秀、章士钊三人,因穷困潦倒,身上没了钱吃饭。陈、章两人让苏曼殊拿些衣服去当铺当钱买吃的,他们在家里等着。哪知道等到半夜,苏曼殊才回来,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看。他两人问:“钱呢?吃的呢?”苏曼殊说:“这本书我一直没找到,刚好在夜市上看到了,就买下来了。”可把两人气坏了:“你这疯和尚,我们都还饿着肚子呢!”苏曼殊说:“我还不是一样,你们起来看看这本书就不饿了。” 苏曼殊曾经和刘师培夫妇同住。有一天晚上,苏曼殊突然全身赤条条,一丝不挂地闯入刘师培夫妇的房间,双眼木讷,眼睛盯着洋油灯,看了足足有半分钟,忽然发神经大骂起来,搞得刘师培夫妇莫名其妙。还有一次,苏曼殊在夜里突然放声大哭,哭得惊动众人,众人忙问缘故。苏曼殊说:“刘三骂我。”再细问之下,原来朋友刘三曾劝他娶老婆,苏曼殊说我是出家人这怎么行;结果后来苏曼殊又腆着脸去找刘三,想让他帮忙介绍女朋友,刘三果断拒绝。苏曼殊由此十分伤心,大半夜啼啼哭哭,扰人清梦,劝了好久都没用。 鲁迅曾说:“我的朋友中有一个古怪的人,一有了钱就喝酒用光,没有了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过活。”他说的人,正是苏曼殊。苏曼殊没钱的时候,枯坐屋内,喝凉水度日;一有钱,就花天酒地、吃吃喝喝,从来不考虑节约储蓄。有一次,孙中山看苏曼殊生活太困难,就派宋教仁接济了他两百块。苏曼殊拿钱后大喜,然后广发请柬,邀请亲朋好友吃喝,孙、宋两人也在被邀之列。两人拿到请柬,简直哭笑不得。还有朋友去看他,发现他数日没吃饭,躺在床上呻吟,赶紧送几百钱让他买吃的填饱肚子。但他自己还刚刚吃饱,在路上遇见一个乞丐,也是三天没有吃饭了,顿时神经发作,将兜里的钱,全部倾囊相赠给乞丐。 苏曼殊在写给陈独秀的诗中说:“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这是苏曼殊在自述心境。要么无端狂笑,要么无端狂哭,在现代心理学看来,苏曼殊就是高度神经质的人格。但恰巧是这种敏感神经兮兮的性格,让身处污浊混乱世道中的苏曼殊,显得那么的率性可爱、恣意洒脱。 暴饮暴食,是他的自杀手段苏曼殊一生酷爱美食,尤其喜欢吃糖,曾经把自己两颗镶好的金门牙敲下来,拿去换钱买糖。他吃糖无度,丝毫没有节制,被时人戏称为“糖僧”。馋嘴的苏曼殊,好暴饮暴食,往往令友人惊骇莫名。 有一次,他去朋友易白沙家中玩。一顿饭,吃下了一碗炒面、两盘虾,外加十个春卷和两把糖。把易白沙吓坏了,以为他在路上饿得不轻,就请他明天再来吃。苏曼殊连忙摆手:“不行了,今天吃多了,明天会生病,后天肯定起不来,所以我大后天再来吧。”陈去病有天晚上买了一包糖炒栗子,和女儿、苏曼殊同吃。苏曼殊吃完觉得不过瘾,又独自下楼,自己买了一包。陈去病忙劝他:“栗子不能吃太多,胀肚子。”苏曼殊偏不听,一口气吃完,结果晚上肚子痛,难受得在床上呻吟了一整夜:“我肚子胀痛得快爆炸啦!”更夸张的是,苏曼殊在日本的时候,曾一天之内饮冰五六斤,吃完之后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把朋友都吓坏了,以为他死了,急匆匆跑过去探他鼻息,发现苏曼殊还有气,才舒了一口气。结果第二天,苏曼殊又生龙活虎起来,照昨天一样狂饮狂吃。 苏曼殊饕餮无度,最终搞坏了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患上脑疾、疮痛、寒疾、痢疾、咯血症、肠病、肝跳症,还差点胃肠急症发作,死在他乡。在他死的前三年,常常“两日一小便、五日一大便”,肠胃功能已经十分紊乱。在他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医生告诫他要饮食规律,他从不听从,依旧暴饮暴食无度,结果病情恶化,每日腹泻已达六七次。最终,苏曼殊因肠胃病而病殁。享年仅仅三十四岁。在他死后,还从他病床的枕头下,搜出很多他偷藏的糖炒栗子。 几乎没有人理解,为什么苏曼殊要暴饮暴食。还是最懂他的朋友陈独秀道出了真相:“曼殊的贪吃,人家也都引为笑柄,其实正是他的自杀政策。”苏曼殊患上的,正是抑郁性暴食症。童年不幸、再加上他敏感神经的性格,面对纷乱黑暗的现实,让他在人生的早年,就已经养成了绝望厌世的倾向。生而无聊,但求速死解脱;这样的结局,也许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苏曼殊临死之前,曾写下偈语:“一切有情,皆无挂碍。”他狂放疯癫、浪漫洒脱的性格,却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后世学人。在他死后,他的文章小说一版再版,风行天下;民国时期许多青年学生视他为偶像,甚至有女学生把他的照片悬在蚊帐内,读着他的小说哭泣流泪。 中国历史上,每逢世道浑浊黑暗的年代,从不缺少像苏曼殊这样的“狂士”“疯子”,兵祸连连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凤歌笑孔丘的楚狂接舆;政治黑暗的魏晋南北朝,有洒脱风流的“竹林七贤”;而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民国,兵连祸结、政治更加动荡,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存亡的考验,苏曼殊接续了中国狂士的传统,演绎出了浪漫癫狂的新篇章。他的出尘入世,他的洒脱不羁,也许都是“佯狂难免假成真”,故作疯癫愚痴,掩饰他内心的敏感、脆弱和抑郁。有人赞他是才子,有人说他是奇人,有人说他是虚无主义者和颓废派,但他,只是身世不幸和国家不幸,造就的这么一个神经质青年苏曼殊。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苏曼殊,黑暗世道里最干净纯洁的灵魂。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认识我你不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认识我你不亏/关注我不后悔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上出家人是什么因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