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家乎略的一云南三张牌被刷屏,这云南三张牌被刷屏到底有多强

中国如何打好欧洲这张牌|大国博弈|制裁者_凤凰资讯
中国如何打好欧洲这张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开发欧洲地缘政治潜力的过程中,中国当然会遇到不少阻力和挑战。作为一个奉行不结盟政策的东方大国,由于没有盟国体制的助力,中国地缘政治杠杆力的打造难度会大一些,需要积极开发。
原标题:中国如何打好欧洲这张牌 中国这只狮子&醒了& 在开发欧洲地缘政治潜力的过程中,中国当然会遇到不少阻力和挑战。不清醒认识到这一点,便会对打造欧洲杠杆力的难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中欧关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取得了双边合作的巨大成果,但双方所追求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还非常脆弱。一连串的结构性问题将会使中欧关系的发展面临重重阻力。 一是欧洲社会各阶层于中国对欧洲的战略重要性的认识还处于一种非常模糊的阶段,对双方实施深层战略合作形成掣肘;二是中方对欧洲选民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误解和对中国全球战略动机的怀疑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造成自己的挫折感和对事态的误判,从而影响战略伙伴关系的正常发展;三是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还没有系统性地跳出双边关系的沟槽,缺乏在解决全球问题上的战略互动与配合。 最重要的是,强劲的经贸关系并不一定能保证一种全天候的战略伙伴关系,相反,这种非对称的双边合作在危机发生时还可能伤害双边关系的健康部分,使合作出现倒退。近几年出现的光伏产业和葡萄酒贸易之争,差点触发一场伤害巨大的中欧贸易战。没有更深层的军事和安全事务合作以及社会交流与文化互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会始终缺乏坚实根基。 另外,中欧双方在发展各自最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时,还没有真正消除对方的误解与担忧;事实上欧洲对中俄战略合作一直忐忑不安,中国对跨大西洋的欧美同盟始终持批评态度,这种相互忧虑极不利于中欧互信的深化。如何应付这些挑战,将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能否在未来10年得到实质性发展的关键。 这次利用参加在海牙举行的世界第三次核安全峰会的时机,展开凌厉的外交攻势,使这些挑战变得有些苍白无力了。国际社会对习近平这次在国内反腐打贪、从严治军以及强力扭转经济下行的繁忙背景下,抽出近两个星期的时间访问欧洲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深知,中国这只狮子确实是&醒了&,而且醒得相当彻底。 特别是这次中国国家元首携夫人登上欧洲行程,时间之长,声势之大,用心之细,交结之广,项目之多,下力之深都是多年来罕见的。如此之大的元首外交动作,其影响和功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中欧双边关系的范畴。实际上习近平主席的这次欧洲之行,正在将古老而现代化的欧洲大陆打造成中国外交的一张地缘政治王牌。 牌效在哪里? 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可以说极大缩小了中国和欧洲的战略隔阂。如果说欧洲在习近平此行之前已经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技术供应方的话,那么习近平访问之后的欧洲正在成为中国全球地缘战略博弈的一张王牌。利用这张地缘政治的好牌,北京可向西平衡美国,向北牵制俄罗斯,向东&敲打&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年来,欧洲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中国的全球地缘战略博弈中占有如此之重的分量。有了欧洲这个杠杆,北京在未来的大国利益博弈和战略较量中可以变得更加主动。斯诺登事件表明,美欧并不是铁板一块;乌克兰危机告诉北京,美俄之间的战略对立还远远不会结束。未来撬动大国博弈朝有利于中国利益方向发展的支点应该就在欧洲。对北京而言,开发欧洲的地缘政治杠杆力,需要打造三个抓手,一个是中法关系,一个是中德关系,再一个就是中欧整体关系。3个层次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德法主导欧洲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欧盟作为柏林和巴黎包装德法国家利益,凸显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并优化实现自己国家利益的现实依然存在。正如这次习近平主席访欧路线所显示的一样,巴黎、柏林和布鲁塞尔应是中国欧洲杠杆力的主要着力点。
中国和法国的关系虽然时有起伏,但本质上不错,而且巴黎本来就有和中国一起合力&玩&地缘政治游戏的传统。毛泽东当年对戴高乐将军向美国&闹独立&的精神极为欣赏,戴高乐也确实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1964年勇敢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第一个与北京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在当时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美关系冷若冰霜的背景下,中国在欧洲找到了打破国际孤立的突破口。 今日之中国与当年的中国不可同日而语。本来就不错的中法关系,通过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更加实质化了。这个实质化的主要表现就是中法关系中的地缘政治因子重新激活,巴黎和北京的合作开始超出双边关系范畴,向左右全球大国互动影响因子的方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主席和法国总统奥朗德达成默契,共同&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两国元首利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公开宣称要&坚持多边主义&,&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不仅如此,巴黎还接过北京的口号,主张&通过民主协商确定国际规则&以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运载工具的扩散等全球性挑战。&民主协商&、&多边主义&、&多极化&等都是中国多年来反对美国霸权的专用术语,巴黎几乎全盘接收,要么是装糊涂,要么是被北京说服。 北京与柏林的战略默契相比北京与巴黎的默契有过之而无不及。习近平这次对德外交的核心在于他成功说服了默克尔和他联手一起打造一个&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事实上,中国和德国想在战略上走得更近的决心似乎越来越大。迹象表明,习近平和默克尔不想满足于把精力只放在双边事务上,超越双边,整合中国和德国各自在亚洲和欧洲头号实力地位来影响全球事务是他们在柏林向世界发出的清晰信号。将中德之间现有的战略对话拓展为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就是这一发展的写照。 与中美、中俄和中日不一样,北京与柏林明显&均视对方发展为互利合作的重大机遇&。这个&互为机遇&的共识是当下柏林和北京政治互信的基础。无论在华盛顿还是莫斯科,更不用说在东京,&中国机遇论&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 而中欧关系的具有地缘政治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是双方对加速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达成共识。北京和布鲁塞尔宣称要&尽早达成这一具有雄心的协定&,并&在条件成熟时签订全面深入的自贸协定&。欧盟还放下身段,&大力支持中国尽快参加《服务贸易协定》谈判&。布鲁塞尔终于认识到,没有中国参加的谈判,世界《服务贸易协定》将会缺乏应有的多边化特征。地缘政治的大视角
要以地缘政治的大视角,来看待习近平主席此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之以利&开发出来的&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旋风&登陆欧洲可看作是对奥巴马&重返亚洲&的有力回应。北京平衡华盛顿在亚太地区&再平衡&的地缘政治杠杆力,实际上在欧洲已经找到。 在华盛顿大力推动欧美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背景下,中国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如果美国和欧盟在最棘手的农产品市场相互开放问题上达成一致,到2015年将诞生一个全新的、全球经济贸易总量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大西洋两岸间的资本、产品、劳务和服务的交流壁垒将降到最低。但中国并不在场。欧美市场不进是不行的,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玩家,这个硬骨头非啃下来不可。笔者以为,出路就是紧紧抓住欧美即将开始谈判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机会,顺势而为,加大投资欧洲的力度和强化对欧洲市场的耕耘,积极融入欧洲经济,然后再以欧洲为跳板,进军美国。 如果说美国主要靠军事实力压缩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空间的话,那么中国是靠经济实力来挺进美国在大西洋东岸柔软的腹地。一旦德法强力推进的中欧投资保护协定和中欧自由贸易区形成,美国梦寐以求的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不仅不能制衡中国,还可能为中国从欧洲进军美国市场提供跳板。除非华盛顿放弃欧美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之构想或自毁全球自由贸易精神,否则它很难阻止&欧洲本土化&了的中国企业绕开太平洋,从大西洋迂回登陆美国。 这个从欧洲迂回包抄美国的大战略,没有一个相应的条约保护是不会有实现的可能性的。正是基于这个逻辑,加速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重要性,不管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杠杆力,它可兵不血刃,无声化解美国跨太平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排斥中国的双洋战略效应,这个效应只有和欧洲强化战略合作才能达到。所以,为了争取战略主动,北京应下大力气推动中欧贸易区的早日形成。 这张&欧洲牌&对中国的&准盟友&俄罗斯也有一个非常柔性的牵制效应。在牵手俄罗斯的同时,同时牵手它的制裁者,有利于优化自己的活动空间,使自己时刻处于左右逢源的最佳地位。 有了这张&欧洲牌&,北京在&敲打&日本时也更加得心应手了。德国是一个照妖镜,它可以将世界上所有否定战争罪行的人原形毕露,名誉扫地。同时,北京用不着要求德国人跟着中国谴责日本,这就是典型的四两拨千斤的地缘政治杠杆力。德国是不会反对中国把它当作反省战争罪行榜样的。东京越抗议习近平在柏林讲话中公开提及&大屠杀&,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对德国的历史反思越钦佩,德国人对中国的立场会越理解。 不要小看默克尔赠送习近平德国1735年绘制的大清王朝疆土地图的深层含义。默克尔是一位历史精算师,这位物理学博士应是在婉转表示对中国领土完整和领土诉求历史延续性的尊重。联想到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遭蚕蚀的历史以及当下面临的某些领土争端,默克尔的&献图&之举难道不发人深省吗?战略付出
在打造欧洲地缘政治杠杆力的同时,中国必须学会战略付出。后现代化的欧洲对中国还有许多心结没有打开。许多欧洲人在内心深处还有一种潜在的&规范&中国的冲动。他们欢迎中国融入国际体系,以先驱的心态将中国视为国际游戏规则的学习者和新手,憧憬着中国入门之后最终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 持这种心态的欧洲人并不对中国的崛起耿耿于怀,恰恰相反,一个强大的,但&被规范&了的中国被他们视为欧洲的&福音&。对这些持&规范冲动&的体制主义者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说服中国签署若干个意义深远的具有全球规范效应的新协议,从而进一步将中国融入以欧美标准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对欧洲来讲,推动中国签署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公约和以确保市场准入公平为核心的全球投资贸易公约,将是欧洲对华政策的重中之重。 随着对华心态的变化,随着优越感的慢慢消失,欧洲各国对华政策在战略层面上也慢慢开始发生变化,即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靠拢。之所以说是靠拢,是因为欧洲在对华政策上并没有放弃理想主义的诉求,欧盟和欧洲各国的对华政策始终绷着&普世价值&这根弦,这根弦既是对华政策的目标,也是对华妥协让步的底线。 但欧洲人对中国&战略付出&的期待并不高。欧洲人向中国开出的要价是&三低&和&三高&。&三低&是低市场准入,低碳经济,低军费竞赛;&三高&是高度的智慧财产保护,高度的游戏规范,高度的世界责任。可以想象,这&三高三低&诉求个个都会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发生激烈碰撞。但平心而论,欧洲的这个战略期待与中国自己定下的现代化目标,即一个繁荣富强、民主公平、自由竞争和环境优美的东方大国,并非扞格不通。中国既然可以将欧洲开发为地缘政治的新支点,也没有道理不发挥其对自身现代化大业的助力。大凡国际政治博弈,各国手上都应握有几张好牌可打。尤其是大国博弈,地缘政治的王牌必不可少。所谓&地缘政治的王牌&就是一种能使你撬动大国互动,朝着有利于你的方向发展的杠杆力。这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实力,牌打得好,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亦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占尽利益较量的先机。 作为一个奉行不结盟政策的东方大国,由于没有盟国体制的助力,中国地缘政治杠杆力的打造难度会大一些,需要积极开发。美国地缘政治的王牌有两张,一是美日韩军事同盟,二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两张地缘政治王牌给了美国不少杠杆力。中国也备感压力。 要想减压,而且在坚持不结盟政策的前提下非对抗性地减压,就得去寻找能撬动大国良性互动的杠杆力。有杠杆才能有杠杆力。欧洲从来都是世界政治博弈的心脏地区。欧罗巴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东西方的神经;一伸一缩都影响着世界政治的呼吸。小小乌克兰之所以能引发东西方重新紧张,就是因为欧洲是世界地缘政治的支点,大家都想获取这个支点。谁有了这个支点,谁就能撬动全球。 长期以来,北京更多只是把欧洲看作一个贸易伙伴和技术转让者,很少去挖掘它的地缘政治潜力。但随着习近平主席3月22日到4月1日成功访问欧洲,欧罗巴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潜力开始显现。抓住这个机遇,把欧洲牌打好,对扩大中国大国博弈的砝码和改善中国的战略态势具有深远意义。 重新发现欧洲 当然,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发明者和国际关系主体之一的欧洲人是决不会轻易被人当牌打的。但长期关注中欧关系发展的观察家一定会注意到,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双方相互审视的心态正悄悄发生变化。为了生存,为了市场,为了维持已获得的富裕生活,为了在与美日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欧洲人似乎不在乎为中国资本和市场&折腰&了。 中国人也正慢慢摆脱&崇欧&心态,对那个当年以船坚炮利击碎天朝大国梦的欧罗巴不再那么崇拜;与此相对应,欧洲人的对华优越感也在渐渐消失,伴随着这个优越感的消失,欧洲人对中国崛起的心态正发生巨变。他们中的许多人,尤其是许多政学商精英,开始由&俯视&中国转为&平视&中国。 习近平主席这次在欧洲受到的一系列超规格待遇只是这种&平视&心态的外溢。中国国家元首所到之处礼遇备至,受到各国空前热烈的欢迎。荷兰、法国、德国和比利时都采用最高国宾礼遇,荷兰国王不仅亲赴机场迎接,而且站站亲自接送,尽显对中国的尊重。 这种&平视&虽然离&仰视&甚远,但没有这种心态,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接待习近平主席的热情程度和礼遇规格决不会有如此之高。比利时首相和国王分工,一个亲自到机场接机,一个则陪同习近平出席所有公开活动。连一向以矜持闻名的德国人看了习近平在法国受到的超高规格接待之后,也沉不住气了。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官邸设私宴款待习近平夫妇,除了翻译人员外,没有任何陪同人员参加,尽显亲密氛围。法国总统奥朗德为了体现礼遇,下令将8条车道的香榭丽舍大街围得个水泄不通,封闭了一整天,并在凡尔赛宫张灯结彩,上演古典歌剧欢迎中国国家元首。
[责任编辑:PN04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289796
播放数:129544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三张牌技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三张牌技巧
&&三张牌技巧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冷门卡
  还记得上个大环境的 机械迁跃者 吗?这卡一出台,就被大家看好,事实也证明它的确是整个GVG中最优秀的卡之一(排前5绰绰有余)。它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机械主题的套牌铺场能力产生质变,这对于一个极度看重铺场能力的炉石来说,无疑是一个核心级别的意义。
  不过由于 机械迁跃者 本身并不强大,很容易被干掉或交换掉,所以通常大多数情况是当做“战吼:下回合中,你的所有机械随从费用减1”来使用。之所以这里做一个这个补充解释,就是为了今天楼主要推荐的一张卡做铺垫。那么下面进入正题。
  首先,这个环境的主题是什么?“激励”!说白了,就是英雄技能。但大家却都对这个主题并不看好。为什么?说白了,就是因为觉得节奏太慢。但反过来我们仔细看看每张带激励的卡,如果真的触发激励了,收益是很可观的,甚至哪怕只触发1次,当作战吼来用,也经常非常地赚。不过问题也来了,毕竟激励还是要费用的,不像机械主题,只需要在套牌中填满机械即可,根本不亏节奏。那么有没有一张可以让激励减少费用的卡?
  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早早就公布出来的 湖之仙女 。英雄技能变为1费,相当于就是减少1费能激励了。但依然这1费毕竟是用来使用了英雄技能,在很多时候还是会卡费。而且湖之仙女 本身身材并不算很好,还要4费才能登场,效果还是光环,相比 机械迁跃者 2费登场来说,这2费的差距就是天差地别。因为通常4费就是一个双方在争夺场面优势的关键时刻,出一个2/6的对当回合还没影响力的随从,实在太亏了。
  那么难道激励机制真的没救了?不,直到这次全牌表公布了,楼主发现了这样一张新卡,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322,身材上亏1.5费,但作为低费随从而言,亏身材并非不能接受,因为即便是交换1个1费随从,只要他在技能上能产生重要的效果,那么也是值得的。比如以前的 大工匠家 ,322的身材依然几乎人人都带。再说,3费是个非常曼妙的节点,因为一旦多于3费达到4费,我们就希望这张卡能马上产生场面影响力,而4费以下的卡则更在乎其功能性,或者就是快攻的前期铺场能力(没功能就要好身材,前期站场用)。
  说这些就是想说,抛开技能不谈,这个322身材是可接受的范围,只要其技能值得。那么其技能到底值得与否呢?让我们来仔细看看!
  “你下一次使用英雄技能减少2费”!
  注意,这里有两个关键点,楼主一一来说:
  1)英雄技能减少2费,这很直观,意味着你可以0费激励。这不正是让一张激励牌能稳定发挥效果的KEY牌吗?就这点来说,其意义和 机械迁跃者 几乎一样(前面已经分析过,机械迁跃者 其实效果也几乎是战吼,毕竟不可能让它站场很久)。一旦有了这张牌,马上楼主就重新搜寻了所有的激励或伪激励(如术士的菲兹班)效果的牌能从中得到什么,答案就是那些牌可以提前1回合赚到激励的价值,而这个价值通常是很高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如此,这张牌恐怕还不够让楼主者迷,因为还有第二点。
  2)注意,这张牌战吼的效果是“下一次”,而不是“下回合”。这对牌手来说,就是一个更为灵活的时间点掌控!要知道,如果这张牌只是持续到下一个回合的战吼,那么其价值还没那么大。因为相当于你必须在想用某个激励之前的一个回合就必须用这张卡,而这对牌序的要求就太高,且敌人更能通过场面控制,破坏你的计划。可能你下个回合根本没法用那张激励牌,那么这个战吼就被迫被浪费了。但现在情况并非如此!这个战吼是让你的下一次英雄技能变0费,这意味着在战术调整上你可以更为灵活。如果你的对手企图用一些手段来干扰你触发激励,你大可以不用英雄技能,改为使用一些其它牌先解决眼前的麻烦。然后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发动激励!这个灵活的时间点,就让大家避免了因为被迫使用英雄技能而亏节奏的事情发生,这点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这张牌没有被太多人评价,但楼主却细思极恐。楼主在这里预言,这将会是这个新环境中带来真正巨大影响力的一张牌。大家拭目以待吧!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乐三张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