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北最大的博物馆为什么也叫台北故宫博物院门票

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19:07:53
userIp:218.90.26.43, 10.76.44.8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真太不要脸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台北故宫文物不会还大陆【中国历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9,439贴子:
真太不要脸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台北故宫文物不会还大陆
主席日前针对大搞“转型正义”称,如果按照绿营清算党产的逻辑,应先将当年带到的黄金和文物归还国民党或大陆。据联合新闻网报道, 16日,“立委”在“”以此质询院长,要求她宣示“故宫文物属于”。冯明珠称,台北故宫文物所有权属于“中华民国”,“没有归还问题,起码在我任内不会,根本没有这个问题”。黄国书接着追问院长访台时是否提到文物归还问题,冯明珠表示“从来没提过”。另据《联合晚报》报道,“立委”柯志恩担心因为台北的藏品来自大陆,5·20新当局上台后会把故宫定位“去中国化”。“立委”苏巧慧则认为,文物来自,因历史因缘际会拿到这些宝物,依照“组织法”,这些文物留在台湾可以肯定。
文物都是我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的历史记忆。不是的私产。你说属于还不如说属于满清更合适。
始终不曾离开北京。什么组织法?
如果硬说文物属于,那这个政府偷拿走文物。跟中华民国的人民说了吗人民同意吗
台湾人不是说是流亡政府吗是外来政权吗
不都去中国化了么,干嘛还要文物。弄点土著文化去弘扬吧
有要大陆其他地方的博物馆的文物么?就不是中国的了?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就不是中国的了?
台湾是中国的,摆在那里一下又如何。
人家才是正统好不
去中华化就不要有中国文物嘛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说说“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新网
本页位置:
说说“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亦是一个见证现代史与故宫历史的地方。抗日战争时,国民政府为保护故宫文物,将重点文物转移至南京,南京被日本占领后,又随着国民政府转至重庆,最后败退之时,流落至台湾。国民党带着故宫文物一路被打一路跑,保护及其简陋,文物却毫发无损,称得上是世界文物转移上的一个奇迹。故宫文物由原来北平负责保管文物的专员负责,运用专业的手段包裹、运输,最后辗转至台湾进行清点。这些原本故宫中的重要文物,最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安营扎寨,与北京故宫博物馆隔海相望。
  相隔半个世纪多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吸引游客、引起游客对文人书画的兴趣,特地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合办“山水合璧”展览,让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被火烧后的遗作重新合展,是文人书画史上重要的展览。而我们有幸借着旅游的机会,在故宫博物院看到如此精品的展出,虽是门外汉匆匆浏览过,虽然走过了大陆许多博物馆,但是仍然为故宫博物院所震撼。
  故宫博物院有玉器、青铜器、瓷器等多个展区,我们前往的当天也有许多日本游客前来观展。大名鼎鼎的猪肉石,毛孔依稀可见,一层肉皮由天然染料烧出,与大陆仿作人工猪肉石仍有区别。翡翠白菜,原本玉白菜还有两个托架,国民政府只是把玉运来了,托架留在北京,或许这也正代表了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与北京剩下藏品的区别。两只虫雕小巧精致,白处纯净,翠处碧绿,让人啧啧称赞。另外,瓷器展区的官窑、乾隆时期的象牙雕,都是极为珍贵的展品。由此想到,有人评价乾隆时期的中国正是耽于技艺,举国上下为争圣宠,求得极致精湛之工艺品,而那时的西方已经开始了航海与科学的萌芽,一人穷奢误人误国,正是这些藏品见证的历史教训。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经历的则是更多的漂泊。为观赏这一合展,队伍要排到一个小时以上。对于看不懂精品画作的人,主办方悉心制作了动画短片,邀请名士介绍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故事。历代名士对于此画作的喜爱,莫过于沈周及吴氏。沈周拥有这幅图后非常喜爱,然而画作却被他人骗去,讨回不得,寝食难安,最后沈周凭借自己对画作的记忆作了原画的仿作,虽墨点用笔与原画差距较大,但是文人爱画的珍惜可见一斑;另一名收藏者吴氏从父辈继承来《富春山居图》后,如此热爱,以致临终学唐太宗让王羲之《兰亭序》殉葬,竟将珍品投入火中殉葬,待到家人抢救画作时,画作已有多处伤痕,也由此拆分成了《无用师卷》与《剩山图卷》。后经修补火印消失,经过乾隆的御笔亲题后《富春山居图》愈加地位崇高,多了《子明卷》等多张仿作。
  我们无可知原作高于仿作究竟在于何处,但是《富春山居图》的颠沛流离与命运身世,历代文人对其的挚爱与保护,更让人在这幅长卷面前多了分历史的喟叹。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馆长,都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学者与专业人士,是知识分子,只有真正的文人雅士、对于文物深爱的人士,才会以珍惜之心守护漂泊了许久的文物,才会小心翼翼地珍藏,并传至后代,文明,往往就是从他们手上传递下去,因而会为了普及知识、影响人们、引起关注而积极举办各种展览与培训,希望让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好。保护好那些文物,就是保护了一段历史、一段文化,文明的脉络才能流传至今。感谢这些学者,因为专业所以营造了极好的观赏文物氛围。试想,若是仅仅因为文物价值连城而保护,若没有文人雅士、学者、专业人员对于文物的这份心,这些年代久远的书画,何能保存至今,影响后世。至于某些博物馆发生馆内人员盗窃事件,博物馆馆长是对文物一无所知的行政人员,他们怎么可能有这份心去保护文物呢?
  为吸引民众的关注,此次“山水合璧”展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动画短片、3D效果动态展,邀请各地学者写作文章、进行名考,足见主办方用心良苦。台北故宫博物院安静的气氛,展厅错落有致、整齐统一。一个细节是,毛公鼎这类的青铜器,一般人不能够认识其价值,因为它美观上不如漂亮的瓷器,又不如书画般有技艺可循,故宫博物院为了让镇馆之宝被世人所认识,特地将铭文翻译成文言文、白话文,在展厅内免费分发青铜器的纸质宣传单,还利用LED屏幕向民众演示甲骨文如何变成我们今天的文字,向普通民众普及汉语言知识。在这一点上,足见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如何专业与用心,大陆的博物馆,大多走走一个小时足矣,但是故宫博物院是一个能让人驻足一天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一年四季无论展出什么,都门庭若市。 之后的许多行程,多在景点之间奔波,似乎没有什么历史气息的地方就不容易让人定下来好好看。第二日的夜晚属于台中,我们住在一个靠近火车站的地方。台湾人说,台中算是个“坏孩子”,飞车党、特殊服务业都起源于台中,火车站附近小店特别多,真的是五步一奶茶十步一小吃。台湾的代表性奶茶叫做五十岚,不知为什么没有开到大陆来。算是奶茶控的我,还是不得不赞叹台湾奶茶的味道,茶味浓烈,奶味清香,芋圆顺滑,有点像青花茶铺的味道,却又没有那种涩味。一路上看到的coco都没有什么人买,高中的时候在上海也没怎么听说coco,但是复旦旁边生意就特别好,是因为一直推出新品么?如果是这样的话,台湾coco的种类至少要比上海coco多出一倍。回来就不想喝奶茶了。台湾天热潮湿,人容易出汗,因此饮料店尤其多,而且台湾人买的都是相当于麦当劳大杯的那种size,几乎没有看到买小杯的。另外,他们的容量是按多少cc这样算的,这让我每次路过奶茶店招牌都有种看到献血车的感觉。
  早上起来时间充裕,下楼去买了《中国时报》。在台湾,再严肃的报纸也会搞得像我们这里的都市小报一样。不怎么想评论了。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余倩淞)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视频图片2010}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台湾为什么也有一个故宫博物院?_百度知道
台湾为什么也有一个故宫博物院?
那里有故宫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真的比较夸张,当初蒋介石跑台湾去的时候带走了大量故宫宝贝,才造成了今天台湾的故宫,传说东西比我们大陆的好很多,还有你有没发现,在台湾也有清华大学,那个清华跟我们这里的清华是一母同胞的,不过现在没我们这里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故宫博物院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台北故宫博物院顶级藏品
我的图书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顶级藏品
&&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湾的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富举世公认,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且由于不断接受捐赠与购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断增多,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已离任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先生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这块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它的底座都是纯金做的。“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因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东坡肉是肉石,全世界67块,这是其中比较大的一块)
散氏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重:21312&g&铭文:19行&357字。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
散氏盘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风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散氏盘铭文并器全形拓,整幅托裱本,珂罗版原大精印,尺寸145/81厘米。四大国宝之一的西周散氏盘,原藏清内府,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盘并称四大国宝,原拓本极珍罕,海内学者争求而极难得。
&&&&&随着青铜铸造技术的逐渐普及,青铜器到周代已被广泛应用在厨具酒具到以后的乐器及装饰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有许多1949年以前出土的精品,按照制造年代的顺序向人们展示了。&&&&中国青铜器的艺术发展史。这里的镇馆藏品有西周的“毛公鼎”、“散氏盘”等诸多传世之宝,然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只铜狗。这只铜狗造型可爱,一对金色的眼睛和脖子上的金项圈与青绿色的的身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咋一看还以为这只是一件精致的饰品,但仔细看才发现狗背上各有一个圆孔,而且狗的下颚也有一个小洞。原来这是一件酒壶,主人可以从狗背往壶里灌酒,饮酒时可以将酒从狗的下颚倒入杯中,或者可以直接持壶畅饮。这一件铜器是汉代的作品。青铜器后期很多作品多为酒器或装饰品,而这件作品成功的将两者合二为一。
&&&&尽管青铜器早在夏代已经出现,对青铜技术的利用,尤其是制作礼器的工艺在商代达到了青铜制造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期间青铜器的形状及纹饰已脱离了对陶器的简单模仿,很多创新都体现了工匠们已深深理解了铜的特性。从细线浅浮雕到宽带深刻,再转换到深浅共现一器,以及铭文的从无到有都体现了铸造技术的提升。促使这种艺术与技术提高的原因是来自人们用青铜器随葬祭祖的要求。在这一时代,有社会地位的富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石器玉器陶器等随葬品,所以青铜礼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 宋代哥窑瓷器
&&&&& &&&&&&&&&&&&&&&&&&&&&&&&&&&&&&&&&&白瓷婴儿枕
&&&&&&&&&&&&&
&&& 中国的雕刻艺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四千年前的殷墟遗址,先后发现过象牙雕和木雕作品。不过,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真正发展是在明清时代。这一时期巧匠辈出,他们创造了许多传世佳作。嘉定的竹刻,浙江的黄杨木雕,青田石雕,广州的硬木家具,象牙雕刻都独具风格。故宫的雕刻藏品中有几件非常美妙的微雕,但最令人惊叹的是一个50多厘米高的传统中式饭盒。饭盒分四层,呈椭圆状,长端直径大约30多厘米。盒柄上描绘了八仙过海的故事,饭盒侧壁上也有细致精巧的花鸟人物浮雕。最妙的是这个饭盒是半透明的,因为工匠把每一片薄薄的象牙镂空没有浮雕的部分则为一根根细如发丝的象牙线。这样一来,饭盒侧壁就如同一片白纱,不凑近仔细看不可能相信它是由大片大片的象牙雕成的。
&&&&&&&&&&&
&&&&&&&&&&&&&&&&&&&&&&&&&&&&&&&&&服方尊
&&&&随着青铜铸造技术的逐渐普及,青铜器到周代已被广泛应用在厨具酒具到以后的乐器及装饰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有许多1949年以前出土的精品,按照制造年代的顺序向人们展示了中国青铜器的艺术发展史。早期的青铜器展品多出自中原的二里头安阳一带,后期的则来自华夏大地的四面八方。东抵鲁苏,西至甘陕,南至两广,北至辽蒙,不同地区礼制习俗的差异,造成了各个地区的铜器风格各异,与中原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化。
&&&&古时候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制造陶器,它们的制作工艺并不比古代的中国差。然而,真正用瓷土做胎、上釉,再高温烧成的瓷器是由中国首创并发扬光大的。瓷器和陶器的分别主要是使用原料不同,釉料不同,烧成温度不同,坚硬程度不同,透明度不同。我们的祖先发现瓷器无论在实用性还是艺术性上都比陶器更有优势,在唐朝时已开始大量生产,并形成了刑窑越窑这样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名窑。瓷器逐渐取代了汉朝之前陶器在陶瓷史上的主角地位,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奇葩。
&&&&&&&&&&茶圣陆羽有这样一句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用此诗来形容越窑的秘色青瓷大概最适当不过了。
&&&&汝窑位于今河南临汝,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汝窑的特色是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并开创了人工的细密开片。开片,是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现象,把这种本来属于烧制中出现的缺陷变为有意识的装饰,则是从北宋汝窑开始的。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后人从明代宣德年间开始仿烧汝瓷,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也都有尝试,但从来没有达到宋代汝瓷的水平。
&&&&宋代五大名窑中的汝窑、钧窑、哥窑、定窑,分别找到了当初生产的窑址或窑群,还出土了一些碎瓷,而唯独北宋官窑,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生产它的窑址,甚至碎片也没有找到。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有官瓷一片,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宋代官瓷的珍贵。
&&&&钧窑位于河南禹县,其釉色以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釉色闻名于世。台北故宫去年曾办过钧窑特展,展出了几十件宋元年代的传世钧瓷,瓶盆碗盘炉枕无所不有,每一件都向人展示着钧瓷变幻无穷的釉彩,充分让观者体会到了天青霞紫的钧窑特色。
&&&&龙泉窑在浙江龙泉,是在唐代越窑青瓷传统下发展起来的,在南宋达到青瓷技术的高峰。龙泉窑釉色多为粉青,翠青,而梅子青尤为佳品。
&&&&&&&&&&元代的瓷器一改宋瓷典雅小巧的风格,胎骨厚重且外形硕大,从某种程度上展示了蒙古统治者和宋代皇室的不同,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了明初。明初,景德镇成立了御窑厂,宫廷瓷器也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
&&&&&&&&&&&&&
&&&&&&&&&&&&&& &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 (汝窑无纹片的唯一传世杰作,造型优美)
&&& 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汝窑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一直没有找到遗址。后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在宝丰县清凉寺找到了汝窑遗址。
&汝窑原为民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长期以来,文物部门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汝窑泛指古汝州所辖地区所烧造的青瓷系列产品的统称;另一种说汝瓷是指专门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窑器物。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
&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汝窑以温润的天青釉色被誉为青瓷之冠,风格独具。因传世极少,弥足珍贵,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70件,台北故宫收藏有21件。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北宋宫廷御用瓷器,椭圆形盆,侈口,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宁静开朗,纯洁无纹片,据考证为传世仅存的一件。
&&&&&&&&&&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
&&&&&&&&&&&&&&& && 颜真卿&〔祭侄文稿〕
&&&&&&& & &(颜真卿真迹,天下排行第一或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元代张敬晏题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
&&&&&&&&&&&&&&&&&&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代表作)
《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 &&&&& &&&&& &&&&&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门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