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成语形容朝鲜和中国的关系

视频|外媒诬陷中国向朝鲜偷运石油!华春莹十个反问句霸气回怼|华春莹|朝鲜|反问句_新浪新闻
视频|外媒诬陷中国向朝鲜偷运石油!华春莹十个反问句霸气回怼
视频|外媒诬陷中国向朝鲜偷运石油!华春莹十个反问句霸气回怼
有外媒报道,卫星图片显示有中国船只和朝鲜船只在公海多次转运油品,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制裁朝鲜的决议。12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作出回应。(编辑:应鋐 施荔)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唇亡齿寒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唇亡齿寒】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唇亡齿寒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唇亡齿寒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成语解释]&&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共虞、虢之谓也。”[正音]&&亡;不能读作“mánɡ”。[辨形]&&齿;不能写作“尺”。 [近义]&& 唇齿相依 息息相关 [反义]&& 隔岸观火 素昧平生 [用法]&&多用来形容两个邻国之间的关系。也可形容人与人或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紧缩式。 [辨析]&&见“唇齿相依”(184页)。 [例句]&& 我们两厂关系密切;~;我们哪能不帮你们渡过难关?
[英译]&&If one of two interdependent things falls;the other is in danger。
[]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百科解释如下: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反之,嘴唇无齿则一无是处。比喻利害相关。  
• 成语资料 • 成语大意 • 成语辨析 • 成语示例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资料[回目录]
  唇亡齿寒典故漫画唇亡齿寒典故漫画【读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反之,嘴唇无齿则一无是处.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结构】紧缩式   【近义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反义词】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押韵词】零碎不全、百举百全、吃水忘源、金玉之言   【】口无遮挡   【歇后语】豁牙子过冬   【出自】:《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示例】: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
成语大意[回目录]
  《左传·僖公五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吕氏春秋·权勋》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yú)以伐虢(ɡuó)。荀息曰:“请以垂棘(jí)之璧与屈产之乘(shènɡ),以赂(lù)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   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奈何?”   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皂而著(zhuó)之外皂也。君奚患焉!”   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   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fú)虢之不亡也,恃(shì)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   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攻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   故曰:“小利,大利之残也。”   注释:   (1)昔者:从前。   (2)晋献公:周代晋国国君,姓姬,名诡诸。晋,在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带。 荀息:晋国人,字叔,献公时官至大夫。 假道:借路。 虞(yú):周代国名,在今山西平陆县一带。 虢(ɡuó):周代国名,在今山西平陆县境内。   (3)垂棘(jí):古地名,在今山西,所产玉石很名贵。 屈产:古地名,在今山西,以产马著名。 乘(shènɡ):量词,指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此指马。   (4)赂(lù):用财物买通别人。   (5)先君:上代的国君。   (6)寡人:古代国君自称,谦词,寡(少)德之人。 骏:好马。   (7)币:礼物。 不吾假道:不借路给我。   (8)不吾受:不接受我们(的礼物)。   (9)是犹:这就好象。   (10)皂:马槽。 著(zhuó):置,放。   (11)奚:古疑问词,为什么。 患:忧虑。   (12)庭实:把贡献、赠送的东西陈列在庭中。   (13)滥: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此处当“贪求”讲。   (14)宫之奇:虞的大夫(古官名)。 谏:旧称规劝君主、尊长,使改正错误。   (15)辅:车子两旁夹车的木。   (16)先人:前人。   (17)竭:亡。   (18)夫(fú):语首助词,又叫发语词。   (19)恃(shì):依赖,仗着。   (20)之:代词,这里指晋国。   (21)奈何:怎么。   (22)克:战胜。   (23)操:拿着。   (24)犹是:仍旧这样。   (25)马齿:马的年龄。因马的牙齿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多。   (26)薄长:增加。   (27)残:害。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权勋》。《左传》、《韩非子》等书上也有记载,但不及《吕氏春秋》完整。   虞公敌友不分,不听劝告,贪图小利,同意借路,实际上是帮助晋国灭掉了虢国,结果自身也遭到了同样的。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成语“唇亡齿寒”就是从故事中“唇竭而齿寒”来的,比喻关系密切,利害共同。成语“唇齿相依”则是从故事中的“辅车相依”变换而来,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这两个成语都多用于形容两个邻国间的关系。也有直接把“辅车相依”用为成语的,比喻互相配合,互相依存。   【寓意】   唇亡齿寒的意思是指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用来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一方受到打击,另一方必然不得安宁。这则成语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现在人们经常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两方具有依存的关系,谁都离不开谁。左传·僖公五年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従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従,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翻译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 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了 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虞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宫之奇回答说: “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 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明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借道给了晋国。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这一次虞国要灭亡了,晋国用不着再发兵了。” ......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晋军抓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们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但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并把虞国的贡物归于周王室。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注释  ①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假,借。句意为:处在我与敌两个大国之中的小国,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则要借机去援救,造成一   假道伐虢   种有利的军事态势。   ②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困,卦名。本纷为异卦相叠(坎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为阴;下卦为坎为水,为阳。卦象表明,本该容纳于泽中的水,现在离开泽而向下渗透,以致泽无水而受困,水离开泽流散无归也自困,故卦名为“困”。“困”,困乏。卦辞:“困,有言不信。”意为,处在困乏境地,难道不相信这基吗?此计运用此卦理,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若说援救他,他在困顿】中会不相信吗?   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语出(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塑,假道于虞以灭虢。”   处在敌我两大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势,使其丧失自主权。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成语辨析[回目录]
  【正音】亡:不能读作“máng”。   【辨形】齿:不能写作“尺”。   【辨析】“唇齿相依”和“唇亡齿寒”都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但“唇齿相依”强调相互依存;“唇亡齿寒”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难免。同时“唇齿相依”除了指国与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还能指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习题】① “唇亡齿寒”中的“唇”指 虢国 ;“齿”指 虞国 。   ②“宫之奇以其族行”的原因是:虢亡,虞必从之。(用原文语句回答)
成语示例[回目录]
  ◎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人们常用“唇齿相依”比喻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密切联系,用“唇亡齿寒”形容朝鲜半岛对中国的影响与作用。   ◎《兴唐传·虹霓关》中说到瓦岗军南伐五关,兵临虎牢关下,总兵辛文礼的军师向他:“将军,你必须亲身到虎牢关助阵,以防‘唇亡齿寒’”。   ◎我们两厂关系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渡过难关?   此词语已被编入2010年中考说明中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9212.htmSOSO百科地址:百度搜索:《》为你精心推荐:
展开更多 (50%)当前位置:
>>>仔细观察下图:请回答:(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上图中这块半岛与中国的..
仔细观察下图:
请回答:(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上图中这块半岛与中国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去此半岛旅游,你会给家人或朋友带回哪些特产?请指出历史上此半岛上最悠久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世纪50年代,曾有哪些军队在这块半岛上作战?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叫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刚建国一年的中国是否应该参战?对此某班召开了辩论会,分成了两派,请你任选一方,写一份辩论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唇齿相依(2)人参等;首尔(3)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韩国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抗美援朝战争。(4)应该参战。因为美国入侵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并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5)日,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朝鲜战争的结束。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仔细观察下图:请回答:(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上图中这块半岛与中国的..”主要考查你对&&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抗美援朝: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是建国初期三大运动之一。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亦称抗美援朝战争(日~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抗美援朝:1、原因:(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所谓的“联合国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3)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2、时间:1950年10月(人民志愿军入渡过鸭绿江)-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3、总司令:彭德怀4、经过: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5、战斗英雄:(1)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2)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6、影响:(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2)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3)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4)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解放军跨过鸭绿江:入朝第一名志愿兵——毛岸英:毛岸英(日-日),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湖南湘潭人,是毛泽东与其妻子杨开慧的长子,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后来,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毛岸英在家中遇到了准备出征的彭德怀,便要求入朝参战,并得到毛泽东支持。随后,他到志愿军司令部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除了彭德怀等几人了解他的身世,其他人都只知道这是一个活泼、朴实、能干的年轻人。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开始,因“志愿军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发报甚多而被美军测出,认定有重要机关并派飞机前来轰炸。当时,毛岸英等四人在木板房中。燃烧弹落下瞬间,形成上千度高温。有两人先后跳出后,木板房便化成灰烬。事后,在两具遗体中,依据一块苏联手表的残壳,才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毛岸英牺牲当天,有人便提出要把遗体运回国内。彭德怀虽然难过得一天没吃饭,还是决定就地安葬。后来,彭德怀又提出为他立碑,说明他自愿参加志愿军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在与彭德怀见面时也强调“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并说“你们做得对”。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的第六位亲人。毛岸英入朝参战虽然只有短短的34天,他没有作出如同邱少云、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那样的英雄壮举,更没有获得任何荣誉称号和纪念奖章。但是,他作为“志愿军的第一人”,其中值得挖掘和品味的东西,以及他和毛泽东在这场战争中,在硝烟散去,在今天中国迎来了和平与发展的环境时留给人民的思考,更显出了他的弥足珍贵。
发现相似题
与“仔细观察下图:请回答:(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上图中这块半岛与中国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011192352488155395018343510986朝鲜人民与中国志愿军离别时的场面可以用什么诗句形容_百度知道
朝鲜人民与中国志愿军离别时的场面可以用什么诗句形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