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不小心碰到他的乳头头多久不能碰

新生儿要挤奶头?囟门不能碰?这12种育儿观不能信!!!
不同的人生经历决定了我们和老一辈有着不同的育儿观和育儿方式。
在新生儿儿护理的问题上常常有这样的矛盾,究竟是现代的护理方法更科学前卫,还是传统的育儿习俗更实用有效?谁对谁错?两代新老育儿方式的比拼正式拉开序幕……
擦“马牙”
宝宝出生后3~5天后,内牙床上或上腭两旁有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状白色颗粒,数目不一,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所以人们把这种现象俗称为“马牙”。在我国民间有一种错误的做法,那就是认为“马牙”要用干净的布蹭掉才行。其实,这种民间传统的育儿习俗有害无益。
这种在出生后,有时出现在其硬腭上的一些白色小珠,医学上称为“上皮珠”。上皮珠是细胞脱落不完全所致,对宝宝并没有任何影响,它往往会由于进食、吸吮的摩擦而自行脱落。由于宝宝口腔黏膜非常娇嫩,无论是用针挑刺或用粗布擦洗,都很容易损伤黏膜,造成口腔黏膜感染,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全身感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所以,俗称的“马牙”不必特意处理,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如果非要用布将其蹭掉,反而是很危险的。
“螳螂齿”有益无害?
柳老师师承北京张瑞老师真传, 张瑞老师二十几年经验,在从业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并在三字经流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三易小儿推拿法》,该方法易学、易懂、易用,不仅适合于专业人士,更适合于家长学习,让小儿推拿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
宝宝出生时,上下前部的牙床是不接触的,两侧后部各有一个隆起,上下能接触到的脂肪垫,俗称“螳螂齿”。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这种脂肪垫是多余的,常用刀割“螳螂齿”,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螳螂齿”对新生儿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宝宝吸奶时,前部用舌头和口唇黏膜、颊部黏膜抵住奶头,这时后部的脂肪垫关闭,帮助增加口腔中的负压,有利于宝宝吸奶。用刀割“螳螂齿”不但影响宝宝吸奶,还可引起口腔破溃、感染,甚至还可引起全身的败血症,严重的可致宝宝死亡。随着乳牙的萌出,这种高出的脂肪垫就会渐渐变平,所以不需要处理。
为新生儿“挤乳头”
可能引起乳腺发炎。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大,甚至分泌少许乳汁样液体,所以在民间有一种“挤乳头”的育儿习俗,就是挤压新生儿的乳头。特别是女宝宝,认为不挤压乳头,以后就不能给后代喂奶,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不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触之有蚕豆大或山楂大小的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这是由于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此时,千万不要挤压,否则若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使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如果是女宝宝,挤压造成乳腺发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或形成瘢痕,当宝宝发育为成年女性时,还会影响到泌乳。新生儿乳头凹陷亦不需要处理。
新生儿不能见光
不能见光对新生儿视觉发育不利。新生儿不能被强烈光线照射,强烈光线会伤害宝宝。但这并不等于说新生儿不能见光,如果把宝宝的房间布置得很昏暗,对宝宝视觉发育是极为不利的。此外由于视线不清,爸爸妈妈也不能及时发现宝宝是否有皮肤黄疸或其他情况。所以,民间所说的新生儿不能见光是错误的。
合理安排新生儿的生活环境。新生儿身体幼小、娇嫩,最好选择朝南的房间作为宝宝的居室。居室阳光充足,宝宝可以晒到太阳,不容易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佝偻病。白天不要给宝宝的居室挂窗帘,尤其是比较厚、颜色比较深、花色比较暗的窗帘,晚上完全可以使用正常的照明灯。
大家可以从网上搜一下张瑞三易小儿推拿,张瑞老师是最早在北京做小儿推拿的人。现在大多都是从2015年山东济宁陈颖市长提的两会提案以后才开始接触小儿推拿的。今年的两会提案,陈市长又对回访小儿推拿培训市场做了提案。提案的一部分内容是张瑞老师写的,而且陈市长也是张老师的学生.
柳老师师承张瑞老师,让更多的襄阳喜爱小儿推拿者,不用上北京,可以直接学到真正的专业推拿技术!
新生儿怕声响,易受惊吓
太安静反而不利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一些老人认为新生儿怕声响,易受惊,于是育儿经验不足的新爸爸妈妈们则依照传统方法,总是把坐月子的妈妈和新生儿的房间搞得静悄悄的,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声响惊吓了宝宝。
宝宝刚出生就可以听到声音。由于神经尚未发育完善,新生儿对刺激还缺乏定向力,他(她)们还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有时看起来像被惊吓了,其实这并不是宝宝的异常行为,而是正常的神经反射。那种唯恐声音吓着宝宝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不利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不许碰宝宝前囟门
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没有科学根据。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新生儿的囟门是命门,不允许碰,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甚至医生在为宝宝检查囟门的张力和大小时,也往往会遭到父母的质疑。
囟门,俗称“天顶盖”,是宝宝颅骨与颅骨之间尚未完全衔接的部分。两块额骨与顶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只有脑膜、头皮和皮下组织的菱形空间,叫前囟门;两块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小三角,叫后囟门。人们常说的囟门是指前囟门。新生儿前囟平均是2.5×2.5厘米,也有个体差异。宝宝前囟如果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就应引起重视,因为前囟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囟门固然很重要,要注意保护,但传统育儿经验中“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新生儿怕冷不怕热
认为新生儿怕冷不怕热没有科学根据。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健全,汗腺不发达,肌肉也不发达,不但怕冷,也同样怕热。由于母体子宫内体温明显高于一般室内温度,所以宝宝娩出后体温都要下降,然后再逐渐回升,并在出生后24小时内,达到或超过36℃。新生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称为中性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中性温度时,机体可通过调节来增加产热或散热,维持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过了宝宝机体调节的能力,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过高。
由于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为宝宝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是有道理的。但是,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宝宝通过增加皮肤水分蒸发而散热。当水分蒸发过度,体内有效血循环不足时,宝宝就会发生高热,这就是新生儿患脱水热的原因。所以,民间育儿习俗总以为新生儿怕冷不怕热,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宝宝要睡头形
宝宝用硬睡出好头形不科学。民间育儿还有一个习惯做法是让新生儿睡硬枕头,比如豌豆枕头、绿豆枕头等,认为这样能够睡出好头形,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新生儿颅骨容易变形,主要是由于骨缝尚未闭合,受到挤压时,会出现骨缝重叠或分离,使头形发生变化。宝宝的头在出生1个月左右的时间,生长速度比人生的任何时期都快,头围可扩大3厘米。头骨的急剧生长,不一定会左右对称。左右不同,并不是因为外界压迫,而是因为内部的力量所致。妈妈对宝宝头部的形状不必太费心思,每一个宝宝头部都会有些偏斜,即使是相当偏斜的头在过周岁生日时也会变得不明显了。
比较理想的做法是不断的帮宝宝转换睡姿,侧睡的话过几天就换个方向睡。
为宝宝包“蜡烛包”或压沙袋
有两种类似的做法,一种是把宝宝像蜡烛一样包起来,一种是在被子周围压上沙袋或枕头,认为这样宝宝睡得稳,不易受到惊吓,而且认为小时候如果不把宝宝双腿绑直,长大会成为八字或罗圈腿。其实,这种做法会影响宝宝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对宝宝的发育不利。有研究证实,使用蜡烛包的宝宝,发育的各项指标,普遍低于未使用蜡烛包的宝宝。
如果准备到商店购买婴儿成衣,应选择装饰少的、袖子宽松的。同时应避免有金属纽扣或拉链,以免划伤宝宝皮肤。如果是冬天出生的宝宝,可以给他(她)穿上绒布衣服及薄棉袄或毛衣,盖上小棉被,让他们手脚自由活动,另外有条件的话可以到商店买一种棉睡袋,样子像斗篷,下面有扣子固定,可随时打开更换尿布,睡袋比较宽松,既保暖又不影响宝宝活动。
为宝宝“过小满月”对健康有害
民间育儿习俗中,常把新生儿出生后第12天的庆贺仪式称作“小满月”由于宝宝出生刚12天,对外界环境还很不适应,抵抗细菌、病毒侵入的能力还非常脆弱;而且新爸爸妈妈这时也很疲劳,如果这时过“小满月”接受亲戚朋友的探视和祝贺,对母婴健康都没有好处。
虽然宝宝在母体中获得的免疫能力,能够让宝宝在6个月内成功抵抗外部细菌的侵袭,但如果探视的人过多,成人呼吸道中的微生物就可能成为宝宝的致病菌。过多探视,对新手妈妈产后恢复也不利,休息不好,乳汁分泌就减少,给喂养带来困难。做丈夫的要学会保护妻子和宝宝,相信这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兹定于小儿推拿班7月26号开课,现正在火热报名中!
新生儿不吃不喝不睁眼是否正常
新生儿不吃不喝不睁眼不正常在民间传统的育儿经验中,有一种错误的习惯性认识,认为新生儿不吃、不喝、不睁眼是很正常的,或者认为新生儿开始喝点糖水就行了。现代新生儿护理医学已经明确指出,宝宝出生后就具备了吃奶的能力,越早喂哺越好,对大脑发育越有利,还能降低低血糖及暂时性黄疸的发生几率。所以说,新生儿不吃不喝不睁眼是不正常的。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新生儿的生活是有规律的,即在每一天里,每个新生儿都要循环往复地经历安静睡眠和活动睡眠两种睡眠状态,即深睡眠和浅睡眠,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哭三种觉醒状态,以及另一种介于睡和醒之间的过渡状态即瞌睡状态。
贴“夜哭郎”字符管用吗?
贴“夜哭郎”字符解决新生儿夜哭问题是无稽之谈“夜哭”是指新生儿白天如常,每到夜晚则啼哭不眠,或午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在传统的育儿风俗中,有一种贴字符的解决方法,据说只要在住家附近的街道两旁贴上几张写有“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过路人念过之后,家里的宝宝就不哭了。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方法没有一点科学道理,纯粹是一种无稽之谈。
新生儿夜哭可能与宝宝脾虚、蕴热或惊恐等原因有关按照中医理论,宝宝的夜哭,除因夜间饥饿或尿布潮湿等因素外,很可能与宝宝脾虚、蕴热或惊恐等原因有关。
①虚寒,就是因新生儿身体虚弱,受寒后引起的病变。具体地说,是由于妈妈在期间身体虚弱,使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禀赋不足,宝宝出生后容易受寒而影响到脾脏的功能,夜间体内阴阳不调,阳盛而引起的腹痛,宝宝因疼痛而醒来哭吵。
症状表现:患儿常会夜间哭泣,其哭声偏于细微,睡眠姿势以俯卧蜷曲位为多,伴随身体消瘦,无精打采,手足发冷,面色青白,食欲不振,排出水样粪便,其指纹淡红,舌质淡,苔薄白,时有腹痛但喜欢按摩,头发稀疏干枯等。
②蕴热,是指宝宝出生后因受热过度,致使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因而容易精神不宁,烦躁不安,所以夜间哭声不断。
症状表现:面赤唇红,眼半睁着,手心、足心有热感,多烦躁不安,夜啼有力,小便短赤,指纹紫,舌尖红,苔微黄。若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表现时,应及时寻医问诊。
③惊恐,这是因为宝宝出生后受到惊吓,使心神的安宁和平衡受到干扰,所以夜晚稍有异常声响就会导致宝宝惊恐害怕,并且啼哭不止。
症状表现:患儿常于睡眠中猝然啼哭,哭声悲惨而紧张,多呈恐惧状,喜欢紧偎在人怀中,若抱时则可保持安静,嘴唇与面色均乍青乍白,一般无其他明显症状。这种患儿也宜用中药治疗以安神定惊。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新生儿夜哭,只要爸爸妈妈能仔细观察,并积极做好防治措施,令人的宝宝夜哭问题也是可以预防的。
柳老师中医经络催乳师课程,理论结合真实案例,独特的中医无痛催乳经络手法,能解决各种乳房问题,丰胸塑型,少乳,回奶等等,自信的告诉您,一技在手,走遍天下.
兹定于小儿推拿班7月26号开课,现正在火热报名中!
专业小儿推拿师班兹定于7月26号正式开课,现正在火热报名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宝宝不愿吃母乳 新妈妈喂奶方式正确吗_网易亲子
宝宝不愿吃母乳 新妈妈喂奶方式正确吗(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你知道吗?很多妈妈尝试,关键原因在于给宝宝含,导致混淆。为什么纠正乳头混淆如此重要。有的妈妈觉得,母乳瓶喂不是一样么,还省得纠正乳头混淆让孩子哭哭啼啼的。实际上,不解决乳头混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的成败!也就一定程度地减少了宝宝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免疫能力。
下面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乳头混淆:
很多家长也不了解如何成功实现母乳喂养,早早的用奶瓶给新生宝宝喂上了奶粉。很快,宝宝爱上了吸吮奶嘴的容易,熟悉了吸吮奶嘴的技术,对吸吮妈妈的乳头既没有兴趣,也不知道该怎么吸吮。看着哭闹着不肯吸吮妈妈乳房的宝宝,家人又心疼又着急,更不知道怎样 纠正乳头混淆,于是奶粉越喂越多,母乳则越来越少,慢慢就彻底没有了。
之所以叫“混淆”,是吸吮母乳和吸吮奶瓶的动作和技术是不同的,婴儿习惯了奶瓶的吸吮方式之后,在吸吮母乳时就产生了技术上的混淆。吸吮奶嘴只要嘴巴轻轻一吸,奶瓶里的奶水就因为嘴巴里的负压而流出了。而吸吮母乳需要婴儿用舌头和下颚配合挤压乳晕位置。。
很多妈妈不得已持续母乳瓶喂,仅仅是由于没掌握纠正乳头混淆的正确方法,让错误的方法和没有进展的绝望把自己和家人都拖垮了。
所以,不要把瓶喂母乳这种非常情况下的暂时的权宜之计当做日常的喂养方式固定下来。妈妈不能短视,要把目光放长远。
矫正乳头混淆的诀窍
宝宝越小,使用的时间越短,纠正混淆就越容易。纠正乳头混淆的诀窍并没那么神秘,就是停止使用奶瓶,在宝宝重新接受妈妈乳头之前使用小勺,或者“喂奶法”等任何宝宝能接受的,奶瓶以外的喂奶。
乳头混淆的宝宝拒绝妈妈乳头的最大原因是觉得这样吃奶没有吃奶瓶来的快,来的容易。所以妈妈可以在喂奶之前,刺激出奶阵来,让宝宝一吃上奶头就能大口的吃到母乳。
刺激奶阵的具体做法是,放松心情,想着宝宝吃奶的可爱样子,用洗净的手指轻轻捏住乳头左右转动,并不时触碰乳头的前端。当乳房有痒痒的感觉,乳房变硬,乳头潮湿,轻轻一捏,会有奶水喷出来,就表明奶阵来了。赶快抱起宝宝来喂吧。奶阵刺激法对使用吸奶器吸奶也很有帮助哦。
最好在宝宝不太饿,心情好的时候尝试给母乳。这样宝宝会更有耐心多尝试一会儿。有的家长以为,饿着宝宝,宝宝最后就不得不吃母乳了。这是错误的。饥饿的宝宝不会有耐心来探索吸吮母亲乳头的技术的。
另外有的宝宝并不完全拒绝吸吮妈妈乳头,也会用正确的衔乳和吸吮姿势来吃母乳,只是还不明白妈妈的乳汁是一个奶阵一个奶阵分泌的,不像奶瓶里的奶那样能一直大口吃到没有。所以,当一个奶阵过去,下一个奶阵还没到来的时候,不能耐心的一边吸吮一边等待,会吐出奶头大哭。这时妈妈有两种做法可以尝试。一是把宝宝抱起来哄逗,等情绪好转了再喂奶。二是用上喂奶辅助器,在两个奶阵之间缓慢的释放奶水,“挽留”宝宝继续吸吮,以便刺激出下一个奶阵来。
所以,纠正乳头混淆的诀窍是——立即坚决停止使用奶瓶,但别饿着宝宝。在宝宝不饿的时候尝试亲喂,在宝宝饥饿的时候,用小勺或手指哺乳法喂养,或者用喂奶辅助器来辅助亲喂。
手指喂奶法
最主要的两个用途是:1.给尚不能直接吃的喂食;2. 帮助妈妈乳头的宝宝重新接受妈妈的乳头。
手指喂食比奶瓶喂食更像哺乳。手指喂食时,宝宝的舌头向下,向前盖过牙龈,嘴巴张得很开,下颚也朝前。另外舌头和下颚的动作也很像宝宝在吸乳房一样。
手指喂食的具体方法:
1. 洗手。使用的手指指甲最好要剪短。
2. 采取一个你和宝宝都舒服的姿势。比如,一只手在宝宝的肩膀和脖子后面撑住他的头,宝宝在你的大腿上半坐着、面对你。任何让你和宝宝都觉得舒服都可以,只要你的手指可以平放在宝宝嘴里。
3. 你需要一个哺乳辅助器,辅助器包含一条喂食管 (去药店买输液用的软管就可以,要最下端最细的那种)、 一个奶瓶,喂食管通过奶嘴开口伸进入液体中。
4. 将管子放在你的食指(或其它指头)的内面上,手指肚向上,管子不要突出超过指尖。用拇指按住软管。也可以把管子贴在指头上。
5. 以带着管子的手指,轻触婴儿的嘴唇,直到宝宝的嘴巴张大到可以放进你的手指。如果宝宝很爱睡可是又必须要喂食时,手指可以缓慢地的伸进他的嘴巴。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将宝宝的下唇往外翻。一般来说,宝宝即使是睡着的,也会开始吸吮,吞咽液体后,宝宝通常会醒过來。
6. 手指和管子一起放入嘴巴,这样手指柔软的部分还是在上方。尽量把你的手指伸直,这样才能让宝宝的舌头放平且向前伸。通常宝宝会开始吸吮手指,并且把手指吸到很裡面。宝宝通常不会因为手指深得很裡面而作呕,除非宝宝已经吃饱了或者非常习惯使用奶瓶。
7. 确保宝宝的下唇向外翻出。
8. 如果宝宝喝了,这种方式就奏效了。如果喂食得很慢,你可以把瓶子提高过宝宝的头,通常应该不需要这样。试着把指头伸直,压平宝宝的舌头。不要把指头朝上弯。
9. 妈妈要记住,手指喂食的目的是训练宝宝正确地吸奶,而不是在喂宝宝,因此不必在意吸入奶的速度比较慢。
先用手指喂食的方式喂几分钟,一旦宝宝不那么饿了,而且安定下来,就可以试着让宝宝吸吮乳房。如果你仍然觉得很困难,不要沮丧。再试着用手指喂食,晚一点或者下一次再尝试给乳头。这个技巧通常有效。但对于乳头混淆时间比较长,严重拒绝妈妈乳头的宝宝,可能有时需要手指喂食几天、一星期或更久。
关于哺乳辅助器
使用辅助器比使用空针筒、杯子、喂食或其它任何还要?好,因为宝宝还是直接吸吮妈妈的。宝宝可以从哺喂中吸奶,妈妈可以从哺喂中学习喂奶。母子一起边做边学。第二,妈妈的乳房得到吸吮刺激,奶水分泌也增加了,达到了追奶的目的。第三,宝宝的吸吮需求也同时得到了满足,这就是婴儿最早的精神生活了。第四,妈妈和宝宝互相依偎,共同努力,这样的经历对增加母子之间的 亲密和信任,培养母子之间相互的敏感性,是绝对有利的。
什么是哺乳辅助器
一个哺乳辅助器包含一个装补充品的容器,通常是一个有扩大奶嘴的喂食瓶子,还有一个细长的管子从容器里伸出来。现成的哺乳辅助器是可以买得到的,花费大概等于2个星期配方奶的价格。
哺乳辅助器的使用方法
1. 宝宝要先含住乳房,在适当时间 在宝宝刚刚开始显露出不耐烦吸吮的迹象时 把管子放进宝宝的嘴里。宝宝衔乳姿势越正确,越容易吃到你的母乳,也越容易使用辅助器,而你也越快可以使用辅助器。
轻轻拨开乳房看到宝宝的嘴角,以食指与大拇指抓住管子放进宝宝嘴角,并直直地伸到宝宝口腔里,同时管子要稍微往上,朝向上颚。当补充液体能快速涌入管内时,表示管子位置正确。在把管子放进宝宝的嘴巴之前,通常要把补充液体装满管子。
2. 或者,先把管子放在妈妈的乳房乳头上,让宝宝直接同时含上乳房和管子。同样,要确保宝宝衔乳口型正确。
3. 管子可以贴在母亲的乳房上,虽然这样其实是?必须的,也?一定有帮助,但有些妈妈觉得这样更方便些。
4. 管子需要突出超过乳头,只要伸入超过宝宝的牙龈就能发挥适当功能。如果把管子放在宝宝嘴角且直直的越过宝宝的舌头放在嘴里,似乎功能会更好。 (稍朝向宝宝口腔的上方)。有些宝宝会用舌头把管子推出来,这时妈妈用手指扶住管子有时会有帮助。
5. 放补充品的瓶子应该高于宝宝头的高度。如果哺乳辅助器的瓶子一定要高过宝宝的头才能用,那一定是哪里做错了。只有在医师或哺乳专家特别建议你提高瓶子的时候,你才须这么做。
6. 最好少量多次的补充。一天八次喂食,每次补充30毫升,比一天补充两次120毫升要来得好。
7. 不要弄断管子的尾端,它原本的样子比较好用。
8. 用哺乳辅助器喂宝宝喝30毫升的奶水应该要花到一个小时这么久。如果你花不了那么久的时间,表示管子没有放好或宝宝含得很不好。如果辅助器功能正常时,宝宝只需要花15-20分钟或更少的时间,就可以喝完30毫升的补充品。
9. 一个较方便的秘诀:穿一件有口袋的衬衫,把瓶子放在口袋里。
如何清洁哺乳辅助器
1. 不要煮沸辅助器的管子,管子是不能煮的。
2. 使用过设备之后,像平常一样清洁瓶子和奶嘴,不要煮沸管子,管子在使用后要清空,然后用热水冲洗(从杯子中用管子吸取热水),再吊起来放干。管子可能在大概一星期后会变得干硬而不适合使用。
何时脱离使用哺乳辅助器
对于纠正乳头混淆这个用途,吸奶辅助器在宝宝愿意长时间吸吮母乳之后,就可以退役了。当然,前提是宝宝不吃补充液只吃母乳就可以每天尿至少6-8次。这意味着宝宝已经吃到了足够的奶。如果撤掉辅助器后,宝宝的尿量达不到这个标准,意味着你还需要再使用几天这个辅助器。
本文来源:亲贝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http://adpub.yaolan.com/afp/door/;ap=2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adpub.yaolan.com/afp/door/;ap=285;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辟谣:出生的新生儿乳头需要挤?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adpub.yaolan.com/afp/door/;ap=28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很多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婆婆就要求给宝宝挤乳头,相信很多宝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老人的说法就是如果不给宝宝挤乳头的话就可能造成宝宝发育不全。如果说在宝宝出生之后没有及时的挤乳头的话,对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都会产生影响。很多宝妈心里都在嘀咕:这是真的么?其实这就是一个误传,很多老人认为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是一定要挤乳头的,如果男宝不挤,将来的胸可能就会和女生一样大,如果女宝不挤的话,就可能造成将来的乳头凹陷,或者乳腺管不通,对将来喂养宝宝造成影响。不知道这个谣言已经坑了多少出生新出生的宝宝呢。很多宝妈也确实发现宝宝出生之后乳头是呈现一种凹陷状态的,不过宝妈也不要因为这个就去给宝宝挤乳头,乳头出现凹陷其实还是和先天的发育有关系,所以说就算宝妈挤了,也不会说就能把它给挤出来。说科学一点,宝宝的乳头凹陷其实和乳腺管的长度有关系,宝妈千万别乱来。那么在宝宝小的时候挤乳头,会对宝宝造成什么影响呢?1.很容易导致乳腺炎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皮肤都比较娇嫩,如果说做家长的把握不好自己的力度,就很容易伤到自己的宝宝,尤其是在挤压乳头时候因为用力过轻没有效果,但用力过大势必会造成伤害。轻则导致宝宝的乳头出现印痕,严重的话会破坏宝宝的表层组织,也就是划破皮,造成宝宝的流血。因为宝宝的抵抗力差,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伤口就引发感染,从而引来乳腺炎。如果说宝宝患上乳腺炎,明显表现就是周围皮肤发红,宝宝爱哭闹不吃奶。2.容易吓到宝宝在给出生的宝宝挤乳头的时候,除了带给新生宝宝身体上的疼痛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可能会对宝宝造成惊吓,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就给宝宝带来这种突然的疼痛不仅会引起宝宝的大声尖叫和哭闹,还会从此给宝宝的心理产生一种压迫感,严重的会造成宝宝的恐慌,导致以后情绪易紧张,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积极性。所以在小的时候不要轻易给孩子做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事情。别再给小宝宝出生的时候挤乳头了,虽然说那些都是传统,但是老人家的传统不一定都是对的啊。
| 5人有用 | 81人有用 | 3人回答 | 1人回答 | 0人回复 | 3人回复
| 2人有用 | 19人有用 | 29人有用 | 206人有用 | 112人有用 | 22人有用
| 5人回答 | 2人回答 | 5人回答 | 5人回答 | 5人回答 | 3人回答 | 4人回答
| 12人回复 | 6人回复 | 3人回复 | 0人回复 | 18人回复 | 5人回复 | 2人回复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宝宝出生的前一年最困扰妈妈们的问题是虾米?永远睡不够?一直在...
喜欢被人宠溺地叫着"傻丫头"。因为傻丫头,招人疼。就像这个叫Aries的小姑娘一样。
过敏,是指人体接触到本来对人体无害的物质(食物或空气的过敏原),导致人体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而引发不寻常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反应称为过敏。
在对待老公找小三一事,日本女人的所作所为让中国女人无法理解。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女人对男人找小三视而不见呢?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http://adpub.yaolan.com/afp/door/;ap=28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http://adpub.yaolan.com/afp/door/;ap=5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乳头凹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