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 像一根筋固肾功腿要绷紧吗了疼,看电视看电脑看电影看久了就会疼,最多看不过两小时,一部电影也看不完,有时候

德宝法师《观呼吸》
我的图书馆
德宝法师《观呼吸》
德宝法师 《观呼吸》&2009 年7 月7 日第1.1 版
&著&/&梁国雄居士译
  这是一本专论南传佛教内观禅或静观的入门书。诚如作者所言,本书对禅修初学者甚有裨益,特别是想尽快开始禅修而又未能找到导师指导的人,对于已有习禅经验的人士及禅修导师,欲想进一步了解南传佛教之禅修技巧,此书亦甚具参考价值。
禅修常见问题的处理
  在禅修中你会偶然遇到问题,没有人是不会的。出现的问题式样繁多,有大有小,你肯定会遇到一些,而处理的诀窍在于有适当的态度。困难是禅修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必回避它们,而是要利用它们,因为它们提供机会给我们学习。
  我们之所以经常陷入人生困境,原因是:我们只懂不停地逃避问题,不停地追求欲望的满足。禅修为我们提供一个像实验室的环境,好让我们审视此症状(Syndrome),从而制定出解决方案。禅修中出现的各种障碍、烦扰与问题,皆是可加利用并从中得益的,它们正是我们要加工的材料。没有快乐不会包含一定程度的痛苦,也没有痛苦不会包含一些快乐。人生就是由欢乐与苦难所组合而成,它们是手牵着手地走在一起的;禅修也不例外,你会经历到好与坏的时光,也会遇上令人狂喜与恐怖的时候。
  因此,当碰上似无路可走的禅修境况时,不要震惊,不要以为这是你的特殊遭遇,其实每一位经验丰富的禅修者都会各自遇上类似的情况,它们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只须有此预防,随时准备应付即可。你应付困扰的能力取决于你的态度,如果你学懂视这些障碍、烦扰与问题为禅修发展的良机,你就会有进展。处理禅修问题的能力,自然会融入你的生活,助你解决烦扰的重大难题。如果你试图回避禅修中出现的每一个棘手问题,那只会强化那些已使人生颇为难耐的习惯而已。
  学会面对生存中不如意的事情是重要的。作为禅修者,我们的工作是要学会容忍自己、公平地看待自己的所有苦恼与不足之处,要学会对自己友善。长远来说,回避不如意的事情是对自己很不友善的做法。在不如意事生起时能勇于面对它,虽似反常,其实是一种友善的表现。
  一种众人皆知的处理困难的策略是「自我暗示」,例如:一件坏事突然发生了,你即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语言来不断安慰自己。佛陀所教的战术与此相反,力劝我们与其去掩饰它、躲避它,不如去仔细、彻底地考察它,直至它消失为止。主张:不可掺杂你实际上没有的感受,也不可回避你实际上有的感受。如果你很苦恼,这是现实正发生的事情,那就要面对它,正视它,不可畏惧退缩。在不幸的日子里,要检视不幸的本身,留意地观察它,研究那个现象,了解它的结构与运作方式。摆脱陷阱的方法,在于研究陷阱本身,了解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你要把它一件一件地拆开,被拆开的陷阱就不再能困住你了,结果是自由、解脱。
  此点很重要,但很可惜,原来这是佛教思想中最鲜为人知、最鲜为人了解的其中一个方面。那些对佛教只有浅薄认识与研究的人,会很快妄下断语,说佛教是一套悲观的学说和教导,不停地说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还经常要人面对不适意的现实,如痛苦、病患、死亡等。事实刚好相反,佛教思想家并不认为自己是悲观主义者。世间苦痛,人生难免,学习应付苦痛实不算悲观,而是一种很务实的乐观主义。配偶过世时你怎样应付?如果明天你的母亲离世你的感受如何?如果是你的姊妹或你的亲密朋友离世,你又会怎样?又或者在同一日内,你失去了你的工作、你的储蓄、以及你的双腿,你能面对要在轮椅中渡过下半生的境况吗?如果不幸染上末期癌症,你怎么应付?另外,临近死亡时你如何面对它?你或许可以避免大部分上述的不幸,但你总不可能避免全部的。大部分人会在有生之年失去朋友及亲属,所有人都会久不久就生病,无论如何,你总会有死亡之一日的。你可以在这些不幸之中苦恼地渡过,你亦可坦率地、公然地面对它们,你是完全有选择的。
  痛苦(身苦)难免,烦恼(心苦)可消,因为,身苦与心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受到上述某些不幸所打击,你将会苦恼不堪;由于内心正受习气所控,你将被烦恼所困,不得解脱。故此,用一点时间去了解免受习气影响的方法是很值得的。大部分人都殚精竭力地设法离苦得乐,佛教并不主张你完全停止这些活动。金钱与安定是好的,痛苦亦应尽量避免,没有人在劝你要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或追求不必要的痛苦,不过,佛教确实有劝你用一点时间与精力,好好学习应付令你不快意的东西,因为有些痛苦是人生难免的。当你看到一辆卡车正向你冲来,就应不顾一切地躲开,同样道理,请用一点时间作禅修。学习好处理令你不适的东西,是武装自己去好好处理那无形卡车的唯一妙法。
  问题是会在禅修中出现的,其中有些属生理,有些属情绪,有些属态度。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可面对的,而每一种也有其自己的独特回应,全部都是可令你解脱的良机。
  问题一:身体上的疼痛
  没有人会喜欢痛,但人人总会在某些时候有一些,这是人生普遍体验之一,而且,在禅
  修之中,痛一定会以某种形态出现的。处理痛的过程可分两步:第一,如果可能的话,把痛完全消除,或把它减至最低;
  第二,假使仍有痛残留不散,就把它作为禅修的对象来处理。第一步是从身体上着手,痛也许来自某种疾病,例如:头痛、发烧、损伤、或是别的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在你开始禅坐之前,最好先采用常规的医疗,例如:吃药、涂点药膏、或使用惯常的方法。
  此外,有些疼痛是与特定的坐姿有关的,如果你从未试过长时间在地上盘腿而坐,那就需要一段适应期了。少许不舒服是会有的,那几乎是无法避免。针对身体不同地方的疼痛,可有不同的特别缓解方法,例如:若痛在小腿,可检查一下你的裤子,如果它是太紧或太厚,那可能是问题所在,试换一条裤子看看;坐垫也要检查一下,它应在压扁后有三吋高左右;如果疼痛在腰部周围,就要解松你的腰带;疼痛若在后腰下部,你的坐姿可能有些不对,如懒散地坐着一定不会舒服的,要挺直身子来坐,不宜太紧张或太僵硬,但要保持脊椎正直;颈部或后背的疼痛有几个来源,首先是不正当的手部姿势,你的双手应舒适地放在你大腿区域的上部,不可把它们拉近到你的腰部,放松你的手臂和颈部肌肉,头部不可向前垂下,要保持头部平正,且与脊椎垂直地排成一线。
  如上述般调整之后,你也许还有些疼痛残留未散,那么,就要试行第二步了,即把疼痛作为你的禅修对象。不要突然起身,也不要激动,只须专心地观察着它。当疼痛变得剧烈时,你会发觉,你的注意力已被它从气息(原本的禅修对象)拉到它那里去了,不可还击,只须让注意力轻易地滑动至那简单感觉之上,然后全然地进入那疼痛之中,不可阻挠那时的体验,要探索那个时候的感受,要超越你的逃避反应,还要进入那感受之中,体验着那感受里面的单纯感觉。
  你会发现两样东西:第一样是单纯的感觉──疼痛本身,第二样是你对那感觉的抵抗。抵抗反应有部分属心理、有部分属生理,例如:围绕疼痛区域的肌肉紧张属生理那部分,放松那里的肌肉,将它们逐一地彻底放松,也许此步骤本身已把疼痛大大减轻。接着便可处理心理上的抗拒了,就像你有生理上的紧张一样,你也会有心理上的紧张,你会在心理上压制疼痛的感觉,努力把它从意识之中排挤出去。此种排挤是一种无言的「我不喜欢这种感受」或「走开」的态度,此心微妙细致,你若认真视察就能发现,找到它后就把它一并放松。
  最后那部分是较难捉摸的,也是无法用语言文字作精密的描述,最好的掌握方法可能是用类比法。试检查一下你处理紧张肌肉的办法,然后转用于心理(精神)上的领域。佛教认为身心是紧密联系的,此联系的紧密程度令很多人皆察觉不到此过程有两个步骤,对他们来说,放松身体即放松内心,放松内心即放松身体,因此,他们体验到的身心放松只是一个过程而已。无论如何,要全然放下,让觉知心慢慢地超越你自己竖立的障碍(内心的抗拒)─
  ─一种自我与别人的距离感,一条「自我」与「疼痛」的分界线,若能销毁那障碍,间隔即可消失。你要慢慢潜入波涛汹涌的感觉之海里面,与疼痛融合为一,你变成感觉本身,观察着它的减退与流动,跟着,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它不再干扰你,烦恼亦在瞬间消失,只有痛的感受本身,没有「我」在受伤害,你结果便从疼痛中得到解脱。
  这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开始时,你可战胜小痛但输给大痛,像其他技艺一样,它会随着练习而进步的,你越多练习就越能应付更强大的疼痛。请充分了解,这里不是鼓吹「自虐或苦行」,这是一种「觉察力」的锻炼,不是「施虐狂(Sadism)」的行为。如果疼痛变得非常剧烈难忍,请尽管移动身体,但要缓慢且专心地去做,留意观察你的动作,看看移动时是怎么样的感受,留心观察那动作对疼痛的效应,并且注意着疼痛的减轻。不过,可不要移动得太多,因为,移动得越少,则越容易保持充分的静观。初学者有时会说,他们在疼痛时无法保持静观;其实这种困难是由于误解所致,这些学员以为静观是有别于疼痛感受的东西,这是不对的。静观从来就不可能单独存在,它总是要有对象的,任何对象皆可,疼痛是一种心态,你是可以像静观呼吸一样来静观疼痛的。
  第四章所述的规则适用于任何心态,对于疼痛也不例外。不过必须小心,静观感觉时不要过犹不及,不要加油添醋,不要有所遗漏,更不可以概念、图像、或散漫无关的思想等弄脏那纯粹的感受经验。要保持觉知于当下与疼痛之中,这样才不会遗漏它的开始与结束。疼痛若不能被清楚地观照(静观),就会生起恐惧、焦虑或愤怒等情绪反应;若能被适当地观照,那些反应就不会生起,而只有感觉本身──单纯的能量。一旦你学懂这种处理疼痛的方法,就可以把这方法推广,应用到你人生的其他方面,你可用于任何不适意的感觉,事实上,适用于疼痛的方法,对焦虑或长期的抑郁症也是有效的。这是人生最有用、最可普及的技巧之一,我们称之为「忍耐」。
  问题二:腿脚麻木
  初学者在禅坐时,腿脚发生麻木是常有的事情,那是由于他们对禅坐的坐姿不适应所致。
  有些人对此十分担忧,他们觉得非要站起来活动一下不可,有少数人更相信,由于血液循环受阻,他们身体的某部分会坏死。腿脚麻木实无须担心,它是神经受压而引起的捏痛,而非由于血液循环受阻,此坐姿是不会损害你的腿脚组织的,因此,不要紧张,放松一下吧!如果你的腿脚在禅坐时麻木,只须留意地观察着此现象即可,试审察一下那感觉是怎么样的,也许那只是一种不适的感觉而已,你如果不紧张,它还不算痛苦,只管保持平静和观察着它即可。就算腿脚在整个禅坐中持续麻木也不打紧,继续禅修一段日子,麻木自会慢慢消失的,你的身体是会随着日常的修习而自动调适的,不久之后,你就算坐上很长时间,也不会再有麻木的现象出现了。
  问题三:奇异的感觉
  在禅修中,人们会体验到各式各样的现象,例如感到痕痒、轻微的刺痛、深度的松弛、
  身轻或浮动等感觉。你也许会感到自己在膨胀、缩小或在空中升起来。初学者大多因此而激动兴奋,不用担心,在修习初期,你是不太可能会升空而起的。在禅修之中,当放松现象出现时,神经系统开始更有效地传递感觉讯息,大量以前受阻的感觉讯息得以轻易流通,从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奇异感觉,那并不意味什么,只是感觉而已。因此,只管如常地运用此技巧即可;即观察着它的生起、观察着它的消失,不要介入。
  问题四:昏沉(昏昏欲睡)
  在禅修中感到昏沉是常有的事。你变得非常平静与放松,那正是禅修的意料中事,不幸
  的是,我们通常只有在睡着时,才会体验到这种美好状态,而我们就把它与那过程联系在一起,于是便自然慢慢入睡了。当你发现这种情况时,就要立即静观昏沉本身。昏沉有一些明显特性,它会影响你的心念,试把它们找出来;它与某些身体感觉有关,试找出它们的位置。这种探究性的觉察是昏沉的最好对治方法,会令它很快消失的。如果不成功,你的昏沉很可能与身体有关,那就要找出原因来处理了。如果你禅坐前吃得很饱,那可能是做成昏沉的原因。因此,快将禅坐前要少吃一些,或者,在饱餐一顿后要等上一个小时后才可禅坐。还有,不可忽视明显的因由,如整天辛劳工作后才禅坐,自然疲倦嗜睡了;又如你前晚睡眠不足,就先要处理好身体的需要才好禅坐。不要向昏沉屈服,保持清醒与警觉,因为昏沉与禅修时的心意集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验。你在昏沉中是无法得到崭新领悟的,它们只有在禅修中才可以得到。如你真的昏昏欲睡,可以深吸一口气,然后屏息静气,越久越好,跟着慢慢地呼出来,如是地重复,直至你的身体发暖与昏沉消失为止,之后,便可返回来静观气息。
  问题五:无法集中心意
  心念有时过度活跃,人人皆会遇到,一般的对治方法会在后面有关「处理分心」的章节
  中阐释。然而,有几个产生这现象的外因,也应在这里告知你们,而最好的处理方法是调整你的时间表。心理影像是很有力量的东西,它们能长时间停留在你的心间,讲故事的艺术只是直接运用这些材料,如果作家运用了得,人物的性格、影像就会在人们的心中产生有力和难于磨灭的效果。如果你在禅坐前刚看过今年的最佳影片,禅坐时心中将充满影片中的人物与影像。如果你看了半部非常恐怖的小说之后禅坐,禅坐时自然充满妖魔鬼怪。因此,要把上述的次序调换,即先禅坐,后看电影或看书。
  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你的情绪状态。如果生活中有些矛盾或冲突未获解决,那内心的激动是会带到禅修之中的。应尽可能在禅坐前了结当日的矛盾冲突,那么,生活自然顺畅,禅修时也不致满脑子思想。但是,切不可以此建议作为逃避禅修的藉口。有时,你是无法在禅坐前把所有问题都完全解决的,此时不要理会什么了,只管进行禅坐吧!就用禅坐来放下你以自我为中心的、有局限性的观点与态度,禅修之后,问题往往会较易解决。另外,有些日子,内心好像一刻也停不下来,而你也找不到明显的原因。记得我们提过的周期改变吗?禅修也会有周期性的,你会有好日子,亦会有坏日子的。
  内观禅主要是觉察力的锻鍊,令心留意觉察心的当下活动比令心空寂更为重要。如果心意狂乱而你又无法阻止时,就观察着它好了,它全是你的东西,结果你会在自我探索的旅程中,又向前迈进一步了。至为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内心的不停思绪、自言自语等而沮丧,那些东西(叽哩咕噜的内心话语)只不过是我们要留意观察的另一样东西而已。
  问题六:厌烦
  坐着一小时,当中什么也不做,只感受着气息的进出,还有比这做法更厌烦的事吗?很
  难想像吧?在禅修中,你会屡屡感到厌烦,人人都会的。厌烦只是一种心态,应作如是理解。有几个简单办法可帮你去应付它的:
  方法一:重新提起可靠的静观力
  如果不断觉得观察气息是件十分厌烦的事,有一点可以肯定,你已失去可靠的静观力来观察呼吸的过程了。静观从来都不会令人厌烦的,再观察一下!不要假设你已知道什么是呼吸,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你已看遍所有要看的东西,如果这样做的话,你是在概念化那个过程,而不是在观察着那活生生的现实了。当你清楚地觉察着呼吸或任何现象时,是绝不会感厌烦的,静观就好像一个小孩,以充满好奇的眼光来看待任何事物,静观看待每一刻的态度是:每一刻都好像是宇宙的最初一刻、以及唯一的一刻。因此,再观察一下吧!
  方法二:观察你的心态
  留心地观察你的厌烦心态,什么是厌烦?厌烦在哪里?你感到它是怎么样的?它由什么心理成分所构成?它是否有任何肉体上的感受?它对你的思想过程有什么作用?试用一新鲜的眼光来看待厌烦,就好像你从未体验过那种心态一样。
  问题七:恐惧
  在禅修中,有时会出现莫名奇妙的恐惧,这是常有的现象,原因有多种:
  (一)你可能经验到很久之前被压抑事件的后果,请紧记,念头首先是在「无意识」中冒起的,在念头被觉察到之前,它的情绪部分已有一段长时间由「无意识」过滤到意识之中了。如果你能坐至恐惧消失为止,那个记忆气泡本身可能已在你的忍耐限度内升出水面、消失了。
  (二)你可能要直接面对所有人都会有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禅修至某一阶段时,你会对自己正从事之活动的严重性感到震撼,你正在拆毁那堵幻有之墙,而它正是你惯常用来向自己解释生命、用来保护自己免于受现实烈火所伤害的东西。
  你即将和现实面对面相遇了,那是令人恐惧的事,但终究是要面对的,继续前进!不必犹疑,马上投入吧!
  (三)你感到的恐惧可能是自己造成的,也许是你的不善巧关注所产生的。你可能在「无意识」中设立了一个程序──「检查一下有什么出现」,结果,当可怕的幻想(Fantasy)出现时,注意力就被锁定在它上面,幻想得到注意力提供的能量,自会不断增强。这里的真正问题在于(对主要禅修对象的)留意观察能力的不足,如果留意观察能力已足够强劲,这种注意力的转移,一出现已被它觉察到,并且以常法妥善处理了。无论你的恐惧源自什么,留意觉察都可以把它治愈。要精确、如实地观察恐惧,不要执着它,只是观看着它的生起与增长,研究一下它的效应,看看它如何影响你的感受、以及如何影响你的身体。当发觉自己被可怕的幻想困扰时,只须专心地观察着它们即可。看到图像时就视之为图像,看到记忆时就视之为记忆,观察伴随而来的各种情绪反应,如实地了知它们,站在过程的旁边观察,不要介入,要让自己好像是一个感兴趣的旁观者一样,来对待整个动态情况。最重要的是,不要与情境斗争,不要尝试抑制记忆、感受或幻想,只须置身事外,让它们全都冒出来、流过去即可。它是不会伤害你的,它只是记忆,它只是幻想,它只不过是恐惧之心而已。
  在有意识的观察下,当你让恐惧无阻地表演完毕后,它将不会再度下沉到「无意识」里,更不会再出来缠住你,它将永远地一去不返。
  问题八:烦躁不安
  烦躁不安的心境,往往是「无意识」为自己内部感受的一种掩饰手段。我们人类很善于
  压抑,不愿面对令人不快的心念,往往选择把它掩藏起来,以为从此就可无须处理那问题了。不幸的是,我们通常都不会成功,至少不能完全成功。我们把心念隐藏,可是,掩藏所用的心理能量还在那里,且在沸腾。结果就出现了那种我们叫烦乱不安的不自在感觉。你弄不清
  楚是什么原因,总之,你就是觉得不自在、无法放松。当这种不适的感觉在禅修中出现时,只须观察着它即可。不要让它支配你,不要跳起来逃走,不要与它争斗,也不要试图去赶走它,就让它在那里,只须密切地观察着它即可,那么,被压抑的东西终究会浮现出来,到时你便可知道自己一直在担忧什么了。
  你一直想逃避的令你不快的感受,差不多可以是任何事情:如内疚、贪欲或其他问题;也可以是轻微的疼痛、难知的隐疾、或即将到来的病患。不管是什么,就让它呈现出来和留意地观察着它即可。如果你只坐着不动和观察着你的烦躁不安,它终究会消逝而去的。能安坐不动直至你的烦躁不安完全消逝,这行动本身实是你禅修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突破。它教懂你很多事情,你会发现,烦躁不安其实是一种颇为表面的心理状态,它天性命短,一来即走,不会久留,对你根本没有真正的控制力。
  问题九:努力过度
  你会发觉,禅修老手一般都是很快乐的人,他们拥有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幽默感。
  它不是媒体节目主持人的那种肤浅的诙谐妙语,它是一种真正的幽默感。他们能够嘲笑自己本身的人性缺憾,他们能够面对个人的灾难而轻声发笑。禅修新手往往为了成就而过分认真。因此,笑一笑吧!在禅修中学会间中放松一下、缓和片刻是重要的。无论任何事情发生,你都要学会客观地去观察它们。如果你在紧张、在奋斗,把一切都看得那么非常认真,那是无法做得到的。
  禅修新手往往因求胜心切而过分认真,他们充满巨大的、夸张的期望,他们迅即投入,希望花短暂时间就可得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他们奋力推进、紧张、流汗、竭尽全力,这一切都那么地非常严肃、非常庄重。这种紧张状态刚好与留意觉察相反,他们的成就自然很少,接着,他们认为禅修毕竟没有刺激,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就把禅修轻易地抛弃了。应该指出的是,只有在禅修实践之中你才能知道什么是禅修,你想知道禅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的目的何在,只有靠自己去直接体验它才行。因此,禅修新手之所以不知方向,乃因为他们的实践不足以培养到充分的方向感出来。
  新手的期待本质上是不实际的和愚昧的,作为禅修新手,你是会生起各式各样的错误期待的,它们对你毕竟没有好处,只会造成妨碍。过分努力会产生僵硬与不愉快、内疚与自责等。如果用功过度,你的努力会变得机械化,使留意觉察在生起前便遭打击。你应有见识地把它们统统放下,放下你的期待与过分努力,只简单地以稳定而平衡的努力禅修,享受你的禅修,不用汗流浃背地搏斗来加重自己的负担,只管留意觉察,禅修本身自会对你的前途有所安排。
  问题十:丧失信心(气馁)
  过度用功的最后结果会令人丧失信心。因为,你长时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你没有任何进
  展,你发觉自己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于是就会气馁、失去信心,你感觉好像失败了。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循环过程,但却是可以完全避免的。根源是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然而,那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综合症状,尽管已有很多一流的忠告和劝谕,它还是会发生在你身上的。这里有一个良策,假使你发觉自己心灰意冷时,只管清楚地观察你当下的心态,不可对它添加任何东西,只是观察着它即可。挫败感只不过是另一个短暂的情绪反应,如果你介入其中,它就会得到能量而增长;如果你能超然地旁观着它,它自然会消逝而去。
  如果你在禅修中因感到失败而气馁,那就特别容易处理了。你感到禅修失败,那是因为你疏忽了静观,只须立即留意觉察那个失败感即可,这一步正好重新提起你的静观力。造成失败的感觉,全因一个记忆而已。禅修是没有所谓失败的,有的只是退步与困难;除非你完全放弃,否则是不会有失败的。即使你禅修了整整二十年仍一无所获,你只须在任何一刻选择静观,还是可以立即静观起来的,一切全在乎你的决定;后悔只不过是另一种失念(unmindful)情况,你若在一瞬间了解到自己失念,那了解本身就是一个静观活动。因此,继续上述的过程吧!不可因情绪反应而偏离正道。
  问题十一:抗拒禅修
  有些时候你不想进行禅修,这想法看来颇令人不快。禅修少一次好像不太紧要,但很易
  会成为一种习惯,较明智的做法是,勉为其难地继续禅修,总之就去坐,观察此厌恶感受,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一种飞逝而去的情绪、在你眼前昙花一现的闪光而已。只须坐上五分钟左右,它就会消声匿迹。在其他情况下,由于当天的厌烦情绪,它会逗留多一点时间才散。总之,它仍是会走的;况且,用上二、三十分钟的禅修去消除它,总比整天带着它来破坏自己的心情好。有时候抗拒的出现,是由于在禅修上碰到一些困难,你可能知道,亦可能不知道那困难是什么。如果知道问题所在,就按本书所述的方法来处理。一旦问题消失,抗拒的情绪也会自然消失的。如果不知道问题所在,那就要不畏缩地、坚决地忍受它,直至它消失为止。只管继续观察着那抗拒情绪,一直坐至它完全消失为止。待它按常规发展完毕,它自会消失的。跟着,产生它的根本原因就会随即自然浮现出来,那就好处理了。
  如果抗拒情绪在你禅修中持续地经常发生,那就要怀疑本身的基本态度是否有一些隐微的错误了。禅修不是一种以特殊姿势来进行的宗教仪式,它不是一种痛苦的修炼,也不是要在强制下渡过一段厌烦的时光。它不是一种要板起面孔来完成的义务。禅修是留意观察,它是一种观看事物的新方法,也是游戏的一种方式。禅修是你的朋友,若能用此态度去对待禅修,你的抗拒情绪自可烟消云散。
  如果试过上述所有的可能性后,抗拒情绪仍然存在,那就可能是个问题了。禅修者可能碰到某些超自然的障碍,而这是远远超出本书所能讨论的范围。这问题在初学者中是罕见的,却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要放弃,去寻求帮助,找一位够水准的、修习内观禅的大师,请求他来帮你走出困境,这些人正是为了此目的而生存于世上的。
  问题十二:昏沉迟钝
  我们已(在问题四中)讨论过心的昏沉现象了,但要注意,有另一特殊途径也会进入那
  种状态:内心的昏沉迟钝可以是定力加深时之不想要的副产品。随着你的松弛加深,肌肉会放松,脑神经的传导亦会改变,这会在身体产生一种非常平静和轻盈的感觉,你感到非常宁静,而且有点似与身体脱离的感觉,这是美好的感受,它很好地集中在呼吸之上。可是,再继续下去时,那适意的感受会增强,从而令你分心,注意力离开了呼吸,你开始真的享受那境界了,你的静观力走下坡了。你的注意力终于涣散了,在迷糊不清的禅悦云雾中懒洋洋地漂移,结果便产生了此种缺乏静观力的状态,一种类似心醉神迷的昏沉迟钝。它的对治方法当然是静观,专心地观察这些现象,它们就会消散的。当那些迷人的感受生起时,要接受它们,不用去回避它们,不要被它们缠住,它们只是生理上的感受,因此,应就此事实去处理它们。如其为感受则观察其为感受,如其为昏沉迟钝则观察其为昏沉迟钝,观察它们的生起,亦要观察它们的消逝,不要介入,也不要与之纠缠。
你会在禅修中碰到问题,任何人都会,你可以视它们为可怕的折磨,或是要克服的挑战。如果你视它们为负担,你的苦恼只会有增无减,如果你视它们为学习与成长机会,你的心智发展前景一定无可限量。
佛教禅修直解 第一章
禅修并不容易,它需要时间与精力,更需要胆识、决心与自律。它要求许多个人难以做得到的特质,而那些特质又是人人常会找机会逃避的。我们可以用Gumption(精明能干)这一美国字来概括那些特质,禅修就需要这个字的内涵特质:即机智、应变力、魄力与进取心等可令人成功的要素。靠坐在椅子里观看电视,肯定比禅修轻易千万倍。那么,干嘛要自找麻烦?干嘛要浪费时间与精力去禅修,放弃眼前垂手可得的享受?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你是人,就因为你是人这一简单事实,你发觉自己必须承受生命中内在的、挥之不去的缺憾与不满(Unsatisfactoriness) ── 例如: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令人苦恼、不安、逼迫等不如意事情。你可以在意识中暂时把它压抑住一阵子,或令自己分散注意,在几小时内都意识不到它,可是,它总会走回来的,而且,往往是在你最不想它出现的时候!到时你会突然间坐起来,评估一下现状,然后意外地了解到自己的人生实况。
就这样,你惊觉自己的一生,只是勉强应付过去罢了。你的门面装得好,勉强可以维持生计,表面上你过得去,可是,那些绝望、沮丧的时刻,那些感到一切都与自己作对的时刻,你就秘而不宣了。其实你是一团糟,自己也知道的,可是,你把它掩饰得天衣无缝。同时,你虽身陷困境,仍能确知:一定还有其他生活方式,一种看待世界更好的方式,或是一种更能全面接触人生的方式。偶尔你会走运,例如:你找到一份好工作、遇上情投意合的对象、或是赢了一场比赛。这一阵子,世界转变了,生命显得非常有趣和清晰,过去的坏日子与枯燥无味也消失了,你的感受也全然变了质,于是你对自己说:「好了!现在我成功了!以后我快乐无忧了。」可是,这亦会消逝的,就像风中的烟雾一样,最后只留给你一片迷惘的记忆,你模糊地意识到有些不对劲。
你感到实应另有境界,那里的人生更为有深度和灵敏度;由于诸种原因,你就是看不到。结果,你感到与世隔绝,感官好像被棉纱罩住,令你无法享受到甜美的经验,你接触不到人生,于是,你又失败了。到那模糊的意识也消失时,你又回到往日的现实之中,世界一如往常的不净和恐怖,它像一列惊心动魄、急转突变的过山车(Roller Coaster),你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斜坡的底部,期望着再闯高峰。
那么,你出了什么问题?你是怪物吗?不!你只是一个凡人,与其他人一样患上相同的弊病。它是一只妖怪,躲在所有人的内部,它有许多手臂:如慢性紧张、对人(包括自己或亲属)缺乏真诚的慈悲、冷漠、无情等。谁也不能完全摆脱它,我们可以否认它、尝试抑制它、在周围建立起一套文化来躲避它、假装着它并不存在、甚至不断为自己设立目标、实践计划、或追求重要的身份/地位/资格来分散注意力。可是,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它是一股断不了的潜流,存在于每一个念头和知觉之中,它是心底里的一个细小声音,经常在说:「还不够好,得要更多!做好一些,要不断改善!」它是一只妖怪,一只以微妙方式显现在所有地方的妖怪。
去参加一个聚会,听听里面的笑声,在谈笑风生的表面乐趣中,实掩盖不了内心的恐惧;再感受一下那里的紧张和压力,没有人是真正轻松的,大家都在假装而已。去观看一场球赛,留意一下看台上的球迷,看看那些非理性的愤怒表现,留意一下在热情与团队精神的伪装下,不时冒出的那些失控的挫败感。例如:喝倒采、嘲骂、在忠于球队名义下的自我放纵、酗酒、在看台上打架等球迷,全都是不顾一切地想缓解内在紧张的人,全都不是内心安稳、和平的人。看看电视新闻,听听流行歌曲的歌词,你会发现,同样的情况:嫉妒、苦恼、不满和压力,正以不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在重复着。
人生好像一场无休止的挣扎,一场极端不利自己的奋斗。对所有这些不满,我们有解决的办法吗?我们往往陷于「只要…… 我就……」的想法而不能自拔,例如:只要我有多一些钱,我就可以快乐了;只要我能找到真正爱我的人就好了;只要我能减少二十磅就好了;只要我有一台彩色电视、热水缸、卷曲的头发…… 等等数之不尽的事物就好了。这些无意义的妄念是从哪里来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对之做些什么?它来自我们的内心习性,它是一组深层、隐微、遍布各处的心理习性,一个我们不断缠绕而成的、棘手的结,一个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渐进式地,慢慢可以解开的结。我们可以调升自己的觉察力(Awareness),向内先挖出一小块,让它曝光;我们可以让觉察不到的「无意识[1]」里的东西变成「意识」里可以觉察得到的东西,慢慢地一次一小块。
经验的本质是变化,永无间断的变化。生命时刻流逝,从来就不会重复,永恒的变动原来就是感知世界的本质。在脑子里冒起的念头,半秒后即会消失,随后生起的念头,同样也会消失。一个声音敲击你的耳朵,跟着便沉静下来。张开你的眼睛,世界顿时涌入,眨眼间,它又消失了。人们进入你的生命后,很快就会离开── 朋友会离开,亲属会死亡。你的命运时好时坏,有时候赢,有时候输。它总是永无休止地变化、变化、变化…… ,从未有两个片刻是相同的。
这情况其实没有任何问题,宇宙的本性就是如此── 不断的迁流变化,只是人类的文化教我们对之作出奇怪的反应而已。我们将经验分类,试图把变迁中的每个感受、每个心理变化塞进分类架中的三个分类小间隔内:好的、坏的或中性的;接着视乎不同的分类小间隔,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一组习性心理反应。如果某感受是好的,我们就在那里冻结时间,抓住那个心念,爱抚着它、紧握着它、不让它逃跑;如果失败了,我们就会竭尽全力去重复产生那个念头的经验。让我们称此心理习性为「执着(Grasping)」吧。心内的另一端还有一个坏的分类小间隔。当我们感受到坏的东西时,我们会尝试推开它、否定它、拒绝它、甚至用尽方法去消除它。我们与自己的感受搏斗,想离开本属自己的那些部分。让我们称此心理习性为「排斥(Rejecting)」吧。好与坏之间有一个中性的分类小间隔,在这里我们会放进不好亦不坏的东西,它们是不冷不热的、中性的、没有趣味的,我们把感受放入中性的分类小间隔内,让我们可以不理它,然后回过头来,继续照顾那些无休止的爱憎活动。因此,这些感受并没有得到应得的注意。让我们称此心理习性为「忽略(Ignoring)」吧。这些愚蠢行为的直接结果是:单调乏味、无休止的追求快乐与逃避痛苦、以及忽略我们约百分之九十的经验。接着,我们质疑:「为什么生活如斯乏味!」分析到最后,这些反应方式是行不通的。
无论你如何努力争取快乐与成功,总会有时候失败的;无论你逃跑得多快,总会有时候被痛苦追上的;而处于两者之间的生活,又令你烦闷得尖声大叫。我们的内心又充满种种主张与批评,在自己周围建造墙壁,把自己困在自建的爱憎牢狱之中,从而令自己苦恼不堪。在佛教思想中,「苦」是一个重要的字眼。它是一个关键词,必须被彻底了解。它的巴利文是Dukkha,不但包括身苦,还包括内心深处隐微的不如意感(Dissatisfaction),此不如意感念念都有,是心念不断生起的结果。佛陀曾说:生命的本质是苦。乍看起来,这说法似乎极为病态和悲观,甚至不可能是真的。毕竟我们有很多时候是快乐的,不是吗?不!没有,似是而非而已。随便选一个你真正感到满意的时刻来审查吧,在喜悦底下,你总会找到一些潜伏、隐微、普遍存在的不安,即无论任何美好时光,总会有消逝的一天。无论你刚得到多少(名利、成就等),总难免会损失一部分,或要用下半生日子去守护着它,同时计划着怎样可以得到更多。到最后,你总会死去的,到最后,你总会失去一切所有的。一切事物就是那么无常,转瞬即逝。
听起来很凄凉,不是吗?幸运地,不,一点也不凄凉。只有用世俗人的眼光去看才会觉得凄凉,因为那是世俗人的惯常心态。在世俗见解底下,实有另一层次的看法,一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这层次的心理运作,不会试图冻结时间、不会试图执着无休止流逝的经验(感受)、也不会排斥或忽视它们。这层次的体验,可超越好与坏、苦与乐,它是一种体会世界的美妙方式,它是一种可以学得到的技巧,虽然并不容易,但可以学得到的。
「快乐与安宁」的确是人生两件大事,所有人都在追求,但我们通常不易察觉,因为,在这根本目标之上,常常覆盖着许多表层目标。例如:我们需要食物、财富、性欲、娱乐以及别人的尊重等。我们甚至对自己说:「『快乐』的概念太抽象了,看!我很实际,只要有钱,便可买到我想要的快乐。」不幸地,这种态度是行不通的。只要审查一下这些目标,你就会发觉它们都很肤浅。举例说:你需要食物,为什么?因为肚子饿了,对!你是真的饿了,那又怎么样?嗯!我吃了东西,就不饿了,我会感到舒服。啊哈!感觉舒服!真正重要的东西出现了,我们真正追求的不是那些表层目标,它们不过是为达目的之手段而已,我们想要的,实是本能需要获得满足后的那分舒缓感觉── 即缓解、松弛、紧张结束、平静、快乐──无欲(不再有任何欲望)。
那么,这种快乐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完美的快乐是:万事如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我独尊,天下为我一人所支配、役使。同样,这是行不通的。看看历史上曾经拥有那么大权力的人士吧!他们都不是快乐的人。可以肯定,他们的内心并不安宁,为什么?因为他们想完全、绝对掌控天下一切的欲望并没有成功,仍然有不少人不受其所控;这些有权势的人,仍然无法控制天上的繁星,他们仍然会病、仍然会死。
你怎么可以万事如意呢!那是不可能的。幸运地,你还有另一个选择:你可以学习控制自心,走出爱与憎的恶性循环。你可以学习不随心之所欲,认知生起的爱欲而不受其所控制。这并非要你躺下来任人践踏,它的目的是要你继续如常生活,但要用一全新的观点来生活。你做常人会做的事,但不会让自己再受欲望的迷惑与驱使,作强迫性的反应;你仍需要东西,但不会追逐它们;你仍会有恐惧,但不会颤抖。这类心智培育是很困难的,要多年努力才有成就。但是,试图控制一切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选择做困难而会成功的事,岂不更为明智吗?
等一等!快乐与安宁!那不是人类文明所关注的吗?我们兴建摩天大楼与高速公路,我们享受有薪假期与电视机,我们提供免费医疗与病假、社会安全保障制度与社会福利等,一切都是为了提供某程度的安宁与快乐。可是,心理病患的比率正持续攀升,而罪案比率飙升得更快,街上充满极具侵略性与心态失常的人,若把手伸出自家屋子安全范围之外,很可能手表即时被人偷去!一定有些地方出了问题,一个快乐的人是不会偷窃的,一个内心安宁的人是不会想杀人的。我们总喜欢一厢情愿地以为:我们的社会正全面利用着人类每一领域的知识,为人类谋求快乐与安宁,但事实并非如此。
至今我们才开始了解:人类物质生活的过度发展,已经深深伤害了内层的感情与灵性,现正因错误而自食苦果。谈美国今天的道德沦亡与精神素质低落是一回事,做点事去补救又是另一回事。我们应从自己内部做起,仔细向内观察,如实和客观地看,大家将不难在瞬间发现:「我原来是一个流氓」,以及「我原来是一个疯癫的人」。我们将学懂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清楚地、纯净地看到,没有责备,那么,我们就可逐渐好转与摆脱现况了。
除非如实地看清自己的现况,否则,要根本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是不可能的。一旦你做得到,改变将会自然流露,不用你强迫、挣扎或遵守某位权威制定的规条。那是自动自发的,你只是改变。不过,要达到此初步领悟亦颇不容易的,你必须在没有错觉、判断与抗拒的前提下,看清楚「你是谁」,以及「你的现况如何」;你要看到自己在社会里的角色与功能;你要看到自己对人类的责任与义务,尤其是要看到,与别人一起生活时对自己的责任。最后,你要清楚地把上述一切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听起来似很复杂,但事实上,是有可能在瞬间发生的。通过禅修来培育心智,对于帮你达到此等领悟、安祥与快乐,实是无与伦比的。
《法句经(The Dhammapada)》[2]是一部很古老的佛经,它比佛洛依德[3]还早出二千几年,其中有言:「你现在的情况是你过去所作所为的结果,你未来的情况是你现在所作所为的结果。行恶之心所带来的恶果,就像牛车的轮紧跟着拉它的牛一样。行善之心所带来的善果,也会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你的。没有人比自己净化了的心更能带给自己福乐!你的父母不能,你的亲属、朋友也不能,没有任何人可以!一颗训练良好的心,才可以带来福乐。」禅修是用来净化心意的。它能清理折磨人的内心烦恼,如贪、瞋与嫉妒等,这些烦恼令你处于不断咆哮的情绪束缚之中。禅修能导致心境安宁与觉醒── 一种定与慧的状态。在人类社会中,我们十分信奉教育,我们相信知识可令人文明起来。可是,文明只能修饰人的表面而已,不信的话,可派遣我们高贵、老练的绅士到有战争与经济崩溃的地方去,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即可得知。因为,知道犯法要受惩罚与害怕后果而守法是一回事,而由于清除了内心可导致偷窃的贪心、以及可导致杀人的瞋心而守法又完全是另一回事。抛一块石头到河里,流水会把它的表面磨光,但内部是会保持不变的;若把同一块石头丢进熔炉的烈焰之中,石块从内到外都会改变,它会完全溶化。文明只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表,而禅修则可把人的内心彻底转化。
「禅修」被称为「伟大的老师」,它像清净内心的炼火,稳健地通过理解起作用,慢慢令心通达诸法实相。理解力越高,你的灵活性与容忍力也会越高;理解力越高,你的慈悲心也会越高;你变得像一位完美的父母或理想的老师,你随时可以宽恕及忘记,你对众生充满慈爱,因为你了解他们;而你了解他们是因为你了解自己,你已深入地看清楚和了解到「自我」的谬误与自己本身的人性弱点,你已了解自己的人性,并学会宽恕和慈爱别人,当你学会对自己慈悲时,对别人的慈悲自会油然而生。有成就的禅修者已对生命达致甚深的了解,而且不可避免地以一种深入、无私的慈爱与世间一切建立起关系。
禅修很像开垦荒地。在树林中要开辟一块耕地,首先你要砍倒一些树木、拔掉剩下来的树根,然后锄松土地、施放肥料、散播种子,最后才可收割谷物。同样,要开垦自心的荒地,首先你要折服那些令你烦恼的障碍树木,然后根除它们,不让它们复活,跟着在心田施肥,即是说要持戒精进,之后才可播种和收割你的信、戒(道德)、念力(静观力或留意观察能力)和智慧等谷物。
值得一提的是,信与戒(道德)在这里有一特殊的涵义。佛教不太鼓吹源自书本、先知或导师等权威言论的信(Faith)[4]。在这里,信的意思较接近信任(Confidence), 一种知之为真的心态,因为你见过它的实际效用,且在自心的观察中得到验证。同样,戒(道德)不是对权威人士所订定的、强制性的行为准则作仪式上的顺从,而是因为你认识到它比自己的行为较为殊胜,从而自动自觉地选择的一种健康的行为习惯模式。禅修的目的是个人的自我转化。经过禅修之后,你会判若两人。禅修改变你的性格是藉由一连串令你变得更为敏锐、更深入觉知自己思想言行的过程。你的傲慢被蒸发了,敌意也枯竭了,你的内心变得平静、安宁,你的人生问题也会慢慢消除。因此,做得恰当,禅修可令你面对人生的顺境与逆境时有备无患,它助你减少压力、恐惧与烦忧;不安减退,情欲适度。情况变得井然有序,你常要挣扎的生活变得顺畅起来,这一切都是通过悟解而生。禅修增强你的定力与思考力,然后逐渐让你清楚地,看到自己潜意识里的动机与诡计;你的直觉力也增强了,思想的精确度也提高了,渐渐地,你会直接如实洞悉事物的现实状况,没有偏见,也没有幻想。那么,上述理由足够令你关注禅修吗?相信不够,这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只有一个方法能令你确知禅修的价值与效用,那就是:学习正确的方法,然后不断实践,亲自去体会和了解。【注释】
[1] 无意识:也称潜意识或下意识,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正是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无意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着影响。佛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佛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有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佛洛伊德提出关于无意识精神状态的假设,将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2] 《法句经(The Dhammapada)》: 这里指南传佛教的《法句经》,是南传佛教徒的必读书。本经集合了很多早期佛经的重要偈语,合共四百二十三首,分二十六章,是了解早期佛教思想的一本重要及入门读物。要看的话,最好能找一本有注释的来看。北传佛教也有传本,称《法句譬喻经》,有多个版本,内容也很丰富。
[3]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生卒年份为1856
与1939,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以别于后来由此演变出的第二及第三学派。着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性冲动、性欲或性的本能(Libido)」等概念。其成就对哲学、心理学、美学甚至社会学、文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论自诞生到如今,却一直饱受争议。
[4] 信(Faith):佛教的「信」包括「信仰」,那是还未有经过自己深入了解和验证的「信」;也包括「信服」或「信任」,那是有逻辑、事实或亲身体验根据的「信」。佛教鼓励别人敬信「佛法僧」三宝,因为这样才能「从闻思修,入戒定慧」,最终达致体证的「确信」。佛陀是反对「盲信」的。例如,在南传藏经《增支部》的《卡拉玛经》(AN 3.65)中,佛陀对卡拉玛人说:「是的,卡拉玛人啊!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茫是正当的;因为对于一件可疑的事,是应当生起怀疑的。卡拉玛人啊!你们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及传统所左右,也不可依据宗教典籍,也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也不可单看事物的表象,也不可溺好由揣测而得的臆见,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们的导师。』卡拉玛人啊!只有在你自己确知某些事是不善、错误、邪恶的时候,你才可以革除它们…… 而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佛教禅修直解 第二章 禅修解惑
「禅修」这个词你应听过,否则不会拿起这本书──《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思维过程靠联想运作,因此,「禅修」这个词令你想起各式各样的概念,它们之中,有些或许正确,有些却是虚假的、不可接受的,有些则较接近某类禅修系统,但与「内观禅」的修习无关。在开始谈「内观禅」之前,我们应清洗一下脑袋,好让新资讯能顺利进入。让我们由最明显的东西开始吧。
我们不会教你留意肚脐(丹田)部位或唸诵密咒,你是无法征服魔鬼、邪神或驾驭无形力量的,不会给你彩色带去标示你的修行成绩,不会叫你剃头或包扎头巾,也不会要你放弃所有财物和入住寺院。事实上,你若非品德恶劣和活得一团糟,是可以马上开始及取得一些进展的。听来很鼓舞吧!
有关禅修的书很多,大部分皆以某一宗派的观点出发,对此大多作者皆隐而不宣,他们对「禅修」的陈述,看似一般定律,其实只是某类禅修系统特有的程式而已,结果只会令人糊涂。更糟的是:把找来的复杂理论与解释,全部混杂在一起,结果混乱一片,看来不是彼此无关,就是彼此矛盾;好像把找来的衣物与饰物全部穿戴上身,看来怪异不衬。本书与别不同,我们专为「内观禅」禅修系统而写,我们会教你用平静与超然的方式去观察自己内心的运作,让你洞悉自己的行为,目标是觉知力(Awareness):一种特别强烈、集中且经细致调整的觉知力,它会助你通达事物本身的实相。
错误的禅修观念,触目皆是,它们在初学者中常常出现。最好能马上处理,否则,在开始禅修时,它们会造成妨碍。我们在下面会检视它们,并将之逐一击破。
错误观念(1):禅修只是一种放松技巧
这里令人恐惧的,是「只是」两个字。放松固然是禅修的关键部分,但「内观禅」有较高目标,非止于此。不过,对于很多禅修系统来说,这陈述仍大体可靠。所有禅修程序都着重心意集中,要引导自心安然地停留在某事物或思想领域上,做得有力和彻底,可达至深度的喜乐放松状态── 定境(Jhana),只有殊胜的宁静才可导致那种喜乐,那是一种超越平常意识状态经验的快乐形式。大多数禅修系统只能在那里停止,这就是它们的目标,当你到达后,亦只可在余生中重复那种经验。内观禅并不相同,它要求另一目标:觉知。宁静与喜乐只是觉知的前驱、有用而方便的工具和有益的副产品,却不是内观禅的目标。内观禅的目标是静观力。内观禅是深奥的宗教性修持,最终是要净化和转化你的日常生活。有关集中力(定力)与静观力的详细分别,我们会在第十四章中处理。
错误观念(2):禅修是要进入恍惚、如梦幻之境的状态(Trance)此陈述亦只可用于某些禅修系统之中,不能用于「内观禅」。「内观禅」不是催眠,不想你自致昏沉,变得不知不觉,也不想你变得像草木般无情。要做的恰恰相反,你将越来越能够调适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越来越清楚和精确地了解自己。学习此内观禅技巧时,对修行者来说,某些类似恍惚的状态是会出现的,但它们与前述的情况并不相同,在催眠的恍惚状态中,当事者易受别人操控,然而,在深定之中,修行者仍可充分自主。两者的相似点只是表面而已。不管怎样,这些现象的出现并非内观禅的关键之处。前面说过,具有深度定力的定境(Jhana),只不过是达到高度觉知的踏脚石而已。内观禅的定义是觉知的培育,如果你发觉自己在禅修中变得不知不觉,你就不是做着上述的「内观禅」了。
错误观念(3):禅修是深奥难懂的神秘修炼
这陈述似对,但非全对。禅修要处理的,是较一般概念或符号思维更深层次的意识,因此,禅修中某些资讯实无法宣之语言文字,但此言并非说禅修是无法理解的,除了语言文字外,还有较深邃的方法可去了解事物的。例如:你知道如何走路,但你无法描述在过程中自己的神经纤维和肌肉的收缩次序,虽然如此,你仍能走路。禅修亦可作如是观,只管做就是了,它不是你用抽象术语可学得到的,它是要体验的。禅修不是靠些肤浅公式,便可自动达到结果,在禅修活动中,你是无法预知什么事情会发生的,每次都是一种调查、实验和探险。事实上,此话的真确性,可见于下面例子:假若在禅修中,你真的达到预知的和相似的感觉时,你便用之作指标,那表示你已偏离正轨,转向沉滞了。内观禅最重视的,是要学习注意每一秒钟(正在发生的事情),好像它是宇宙里的第一和唯一的一秒钟一样。
错误观念(4):禅修目的是要变成具神通[1]的超人
不是,禅修目的是要培育和发展觉知。学习他心通(读心术)不是它的重点,令身体飘浮于空中也不是它的目标,内观禅的目标是解脱。心灵现象与禅修是有密切关系的,但那关系颇为复杂,禅修者于禅修初期,那些心灵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有些人会体验到一些直觉知识或是过去世的一些记忆,有些人却没有这些经验。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能视作高度发展和可靠的神通力(特殊的精神力量),也无须重视。事实上,对于初学者来说,那些现象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它们太诱惑了,可造成自我陷阱,引诱你立即偏离正轨。你最好完全漠视这些现象,如果它们出现,很好,如果它们没有出现,亦佳;它们是不太可能会出现的。在禅修生涯中,到了某一阶段,修行者可能会做些特殊修炼去发展神通力,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事实上,只有证得甚深定境(Jhana)[2]之后,才有足够能力去修习神通,否则将会失控或丧失生命。到时,禅修者只会为了利益他人才去发展神通,而这种情况,又往往要好几十年的修持功夫始得。对此不必担心,只须专心继续发展觉知,当中若有突发的声音或影像出现时,只须在觉知后,让它过去,不可与它纠缠。
错误观念(5):禅修是危险的,审慎者是不会做的
任何事皆有危险,走路时会给车子撞倒,洗澡时会不慎滑倒折伤颈骨,禅修时会挖起过去的伤心事。久远埋藏心内而又被压抑着的事情,会令人惊恐,不过,它们的出现也是很有益的。没有活动是完全没有危险的,但这并非表示要把自己包进保护囊中,此非生活,而是提前死亡。处理危险方法,首先,要知危险大约有多少?在哪里会碰到?它出现时该怎样应付?这都是本书要处理的问题。内观禅是觉知的培育和发展,觉知本身是有益无害的,亦无危险。增强了的觉知力是危险的警卫,做得正当妥善,禅修是个温和渐进的过程;和缓而轻松地做,禅修将会自然发展,无须勉强。之后,你可进行一个时期的密集锻鍊,在明师的严谨照顾和悉心指导下,可加速你的修持进度。不过,开始时,还是轻松点吧!温和地做功夫,自会一切顺利。
错误观念(6):禅修是圣贤的事,常人是做不到的
你会发觉,亚洲人很多持有这种态度,在那里,僧人或是圣者皆非常受人尊敬,有点像美国人崇拜电影明星和棒球英雄的态度一样。这些人都被定型了,都被夸大了,都被背上各式各样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做得到的特质。就算西方人,对于禅修,现也沾上这些态度。我们大多期望,禅修者皆是非比寻常的虔诚之辈,在他们的口中,连牛油也不敢溶化。其实,只要与他们稍为接触,很快就可消除这种错觉。他们大多精力充沛和品味高尚,以惊人的活力过其生活。
事实上,大多数圣者皆有禅修,但他们并非因自己是圣者才禅修,那是颠倒的说法,他们是因为禅修才变为圣者的,禅修是他们成为圣者的因由,他们在成为圣者之前,早就开始禅修了,否则不会成为圣者。这是一个重要之点,大多数初学者都觉得,在开始禅修前,个人在道德上必须完满无缺。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道德首先要有适度的自制力,这是先决条件,没有少许自制力,你是无法遵守任何道德戒条的;况且,若内心不停运转,那是万难自控的。因此,禅修应是第一步。
佛教禅修有三个相互支撑的要素── 戒(道德)、定、慧。随着禅修的进展,这三个要素亦会一起增长。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其他要素,因此,你是三者齐修的,不是一时修习一个的。当你有真智慧洞悉情况时,对有关人等所起的慈悲心,是会自动自发的,慈悲心可使你自动控制害己害人的思想言行,如是,你的行为自会合乎道德。只因你未曾深入了解事物,才会产生问题,你无法看清楚自己的行为后果,才会犯错。那些要等到行为完全合乎道德,才开始禅修的人,只是等着一件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古时的智者曾说:「他是个要等到海洋波浪完全平静下来才会洗澡的人。」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种关系,让我们作如下建议:道德是有数个层次的。最低下的层次,是要遵守他人所订的规则,制订规则的人,可以是你喜欢的预言家、国家、族长、或是你的父亲。不管是谁制订的,在这层次,你该做的,只是去明白它们、遵守它们。如果规则简单,机械人能守,训练过的猩猩也能守,只要在每次牠犯错时,你就打牠一下。此层次全不需要禅修也可以做,你所需要的,是一些规则和一个打手。
第二个层次的道德是:即使没有打手,你照样能遵守,因为你已经适应和习惯成自然了。若有犯规,你会自己责备自己,这层次是需要一点心念控制的,但是如果你思想混乱,你的行为也将会混乱不堪的,禅修就可以减少心理上的混乱。
第三个层次的道德,称之为「伦理(Ethics)」或许较佳,这是一个重大的跃进层次,它与前述的层次截然不同。在此「伦理」层次中,一个人不会盲从严格的、不容改变的、由权威制订的规则,他选择跟随一条由静观、智慧与悲心作主导的道路。这层次要求真智慧与同时巧妙地处理情况中所有要素的能力,依之可每次作出合适的、独特的和有创意的反应。此外,作决定的人,要能抽离自己有限的个人观点,能客观地认知全局情势,平衡照顾自己和别人的需要。换言之,他要有不受贪欲、瞋恨、嫉妒等自私情绪干扰的能力,它们经常障碍我们了解别人对问题的观点。只有如此,他才能作出适切的判断,准确地选出处理情况最有利的一组行为。除非你是天生圣者,此道德层次绝对需要禅修,别无他途。况且,此层次要求的筛选过程繁复竭力,假若你想用表层意识去处理每一情况的所有要素,你将精疲力尽,智能是无法同一时间在空中掷耍那么多球子的,这是一种超载。幸好,较深沉的意识能轻而易举地处理此类筛选,禅修能助你完成这种筛选过程,那是一种奇异的感受。
譬如说:有一天,你遇到一个问题── 要处理何文叔叔最近的离婚问题。表面看来,那是绝对解决不了的事,非常多的「可能」混在一起,令到如所罗门王等智者也会不知所措。第二天,当你洗着碗碟、想着全然无关的事情时,问题的答案会突然出现,它从你内心深处弹出,你灵机一触的道:「啊哈!」整件事就获得解决了。只有当与问题有关的逻辑线路被切断,让心灵深处有机会酝酿出解决方案,这类直觉才会生起。主因是表层意识活动在不断构成障碍,而禅修教我们离开思想之流,这是一种走出习性窠臼的心理技艺,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管用的。禅修实非与我们无关的、专为苦行僧或隐士而设的修行方式,它与每一个人皆息息相关,它是一种以日常生活事件为专注修持对象的实用技巧,可直接应用于生活,禅修决非另一世界的事。
很不幸,这事实常对一些初学者构成障碍,他们加入修行的目的,是想瞬间获得期望中的宇宙启示,还要有众多天神前来随喜。他们通常得到的,往往是较有效的清除内心垃圾的方法,以及找出解决像上述何文叔叔问题的较佳途径。他们不必失望,先学懂清除内心垃圾的方法吧,再花多一点时间努力修持,便有机会见到天神了。
错误观念(7):禅修是逃避现实
不对!禅修是走入现实,不是把你与生命的苦难隔开,它让你钻进生命及其有关方面之中,直至你可穿透痛苦的障碍,完全超越痛苦为止。修习内观禅要刻意面对现实、要全面体验生命实相,然后依你发现的方式去处理。它让你吹走错觉,超越心内常常出现的、有礼貌的小谎话,那里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什么,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继续用谎话来掩饰自己的弱点和动机,只会令自己被束缚得更紧一些,在错觉中团团转,不会得到解脱的。内观禅之目的不是要你尝试去忘记自己,或是隐瞒自己的烦恼或问题,它要你学习观察自己内心的实况,了解那里有什么,然后,全面地接受它。只有如此,你才能改变它。
错误观念(8):禅修是一种令人像酒醉般兴奋、情绪高涨、飘飘欲仙的蛮好方法可说是,也可说不是。禅修有时的确能给你可爱的美好感受,但它们不是禅修之目的── 增强觉知,况且,它们也不会经常出现;事实上,你感到觉知增强的机会,比感到美好的感受还要多。快乐缘于放松,而放松缘于紧张的消除。在禅修中追求快乐反会造成压力,毁了整个禅修过程的自然发展,令自己陷于两难的困局。要快乐出现,惟有在禅修中停止追求快乐。幸福感不是禅修之目的,它会间中出现,但只可视为副产品,不过,它仍是非常愉快的副产品,而且,你禅修越久,它出现的频率就会越高,此话老修行们都不会否定的。错误观念(9):禅修是自私的行径
表面看来确实如此,看!在那里,一个禅修者正坐在垫子上面,他是去捐血吗?他忙着赈灾或当义工吗?全都不是!让我们来检查一下他的动机,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噢!原来他要驱除心内的瞋恨、偏见和其他恶念,他正积极从事清除贪欲、紧张、感觉迟钝等心念,那些都是妨碍他悲悯待人的东西,若不去掉它们,他作的任何好事,亦只是自我意识的延伸,长远来说,实无助益。
「帮助为名,伤害为实」是个很古老的把戏: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3]所长满口崇高动机,萨兰姆的巫术(妖术)审判(Salem Witchcraft Trials)[4]也说是为了公众利益。稍观老修行的个人生活,你常会发觉,他们都从事着慈善的人道主义服务,你很少发现他们是十字军式的教士── 为了某些虔诚的信念而乐于牺牲某些人士。
事实上,我们比自己所了解的更为自私,若无限制,「自我(Ego)」会任性而为,它有方法把最崇高的活动变为废物。通过禅修,我们念念觉察着自己无数隐微难见的自私行径,渐渐变得更加了解真的自己,那才可以真的开展名副其实的无私。因此,净除自私的利己之心,不算是自私的行径。
错误观念(10):禅修时,你要一边坐着,一边思维崇高的想法又错了。有些禅修系统确实如此,内观禅却不是这个样子。内观禅是觉知的修习,要如实觉知那里的东西,不管是崇高的真理,或是无用的废物、垃圾,那里的东西是什么就要知道是什么。当然,在修行中,崇高美好的思想有可能发生,不必回避,也不必追求,它们只不过是愉快的副产品而已。内观禅是一种简单的修持,它包括直接体验自己生命中的事件,没有偏袒或任何想像。内观禅是无私地持续观察自己生命在每分每秒的开展,不管什么东西出现,全让它们出现,是非常简单的。
错误观念(11):只须几个星期禅修,我的一切问题就会消失对不起,禅修不是速效的万灵丹。你会开始看到一些即时转变,但深远的改变,要经年累月修习始得。这是宇宙的内在规律,有价值的东西是不会一夜之间成就的。在某方面来说,禅修是艰辛的,它要作长期的纪律训练,间中也要经历痛苦的修持过程。每次禅修必有得益,但其结果多不明显,它们发生在内心深处,久而久之,才会显现出来。若坐禅时,你仍想着巨大的瞬间转变,必将全部错过本会发生的微细改变,你会很快气馁,跟着放弃,还会向人誓言,那些转变是绝不会发生的。「忍耐」是个关键,忍耐啊!假若你从禅修学不到什么东西,至少学到「忍耐」。「忍耐」是任何深远转变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1] 神通:又称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神,指变化莫测;通,指无拘无碍。那是修习禅定(止禅)至四禅的定境(Jhana)时,可以进一步修习得到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的心灵作用或功能。佛教可修得六神通──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烦恼永灭)等六神通,其他宗教(外道)只能修得前面的五种神通,不能修得佛教所特有的漏尽通。
[2] 定境(Jhana):修习「禅定(止禅)」所能达致的不同阶层的心灵安定境界(安止定或根本定),佛教称之为「四禅八定」,此定境成就,非佛教所独有,其他宗教亦可修得。修习「禅定」要专心歛念,守一不散,经历大约九个阶段(九住心),才可到达「色界四禅」的初禅── 第一个阶层的定境,继续精进修习,便可相继达致「色界四禅」其余的二禅、三禅、四禅,甚至可达致无色界的「四空定」──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译者注:综合各位大师的讲法,佛教并非以定境为究竟,而是以能导致解脱的内观智慧为究竟,因此,佛教禅修,一般主张:(一)先修禅定(止禅)一段日子,定境最高不用超过四禅,即可转修观禅(内观禅);或是(二)同时修习禅定(止禅)与观禅,达致剎那定/瞬间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或初禅的近分定(Access Concentration),即有成就内观智慧的可能。】
[3] 宗教裁判所:亦称「异端裁判所」,是天主教教廷的司法机关,用以对付异端,以及处罚那些进行炼丹术、施行巫术与魔法的人。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在一四七八年开始运作,稍后又重新改组。早期的刑罚十分残酷,尤其是西班牙的南部,但相关资料已所剩无几。[4] 萨兰姆的巫术(妖术)审判(Salem Witchcraft Trials): Salem 是美国麻州(Massachusetts)首府波士顿北的城镇。那里在1692年,发生了一连串的巫术审判案,其间处死了约一百五十名的无辜民众,未经审判而被无辜迫害至死的更多。牵涉的麻州州郡包括:艾塞克斯(Essex)、萨福克(Suffolk)与米德尔塞克斯(Middlesex) 等。如今Salem 市区还设有巫术博物馆,以纪念当年在惨剧中被无辜处死的人。
佛教禅修直解 第三章 禅修正义&
「禅修」是一个词,像其他词一样,常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来运用。这说法似乎微不足道,实则不然。能分辨出某讲者所用的字或词之实质意义,是相当重要的。地球上的每一个文化,似乎都有产生某类可称之为「禅修」的心智修习,其意义的宽紧,全视乎你给它所下的定义。世界各地的有关技巧,相互间的差异都很大,我们不想一一去考察它们,已有很多专书做过了。因此,为了达到本书之目的,我们想把范围缩细,只论述西方读者最熟悉的、经常与「禅修」一词相提并论的修习方法。
在犹太教与基督教所共有的传统中,我们发现有两种互相重叠的修习:「祈祷(
Prayer)」与「冥想(Contemplation)」。「祈祷」是向一个灵体的直接说话,「冥想」则是针对某一主题:通常是一个宗教理念或某段经文,而进行的长时间的有意识的沉思。从心智培育的观点来看,两种活动都是有关定力或集中力的练习。它们限制如洪水般的念头,只让心意在某一意识范围内运作,结果与其他定力或集中力的修习相同:感觉非常平静、生理上的新陈代谢减慢、有一种安静、幸福的感觉。
从印度传统中出现了瑜伽禅修法,它也是纯綷的定力训练。传统上的基本练习,是要集中心意于一个对象上,对象可以是一块石头、一支烛火、一个音节等等,同时不让心意四处游荡或胡思乱想。基本训练成功后,瑜伽行者便要扩大修习范围,以较复杂的对象来修习,例如:专心唱诵祈祷文、忆念彩色的宗教性图象、注意体内的气脉(Energy Channels) 等。不过,无论对象有多么复杂,这种禅修仍只是定力或集中力的练习而已。
在佛教的传统中,定力也备受重视,不过,在禅修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更为着重的元素,那就是觉知力或觉察力。所有佛教禅修皆是以发展觉知力为目标,并以定力作为辅助工具。然而,佛教传统相当宽广,至今已发展了多种途径,它们都可达到此目标。日本的禅宗(Zen)有两种不同的修法:第一种是以坚强的意志力直接投入,全神贯注于觉知之中,你坐下之后,就只管坐着,摒除心内一切杂念,不管别的,只保持坐的觉知。这修法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你只须照上述修法稍坐片刻,就可证明它的难度了。第二种是临济宗(RinzaiSchool)的修法,它设法诱导心意,走出有意识的思维,进入纯粹的觉知之中。实修时,学员要设法解决一个无法解决的谜语,他被置于可怕的训练环境之中,由于无法逃避困苦,他唯有被迫进入当下的纯粹经验之中,没有他途。禅宗是严苛的,它对不少人有效,可是它的确是困难的。
另一种策略为佛教的密宗(Tantric Buddhism)所用,它与上述的方法刚好相反。有意识的思维,至少是我们常做的方式,是一种「自我(Ego)」的表现,是你通常自以为是的「你」。有意识的思维与「自我概念(Self-concept)」紧密联系,「自我概念」或「自我」不过是一组内心反应与形象,被人为地贴在纯粹觉知的流动过程上而已。密宗试图以破坏这个自我形象的方法来获得此纯粹觉知,这是靠观想(Visualization)过程来实现的。学员的禅修对象是一个特定的宗教形像,例如:密宗神殿内的某一神明或本尊(Deity),他要彻底令自己变成那个神明或本尊,他要放下自己的身份,扮演另一身份。可以想像,这需要一段日子,但可以做到的。在这过程中,他能看到「自我」是怎样被建筑而成的;他认识到所有人(包括自己)的「自我」皆是任意的,于是可摆脱「自我」的束缚。在那状态中,他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自我」,例如:自己原来的、自己希望的、或是不取任何「自我」。结果是纯粹的觉知。由此可见,密宗的修法也非易事。
内观或毗婆舍那(Vipassana)是佛教最古老的禅修方法,它直接来自佛陀宣说的《念处经(Satipatthana Sutta)》[1]。内观是一种对密切注意或觉知的直接和渐进式的培育方法,要经年累月地、一点一滴地不断进行;学员要谨慎地专注与密切检查自身存在(指身心)的某些层面,令自己察觉生活经验之流的能力不断增强。内观是一种温和的修法,却也是非常、非常的彻底。它是一套古老的、已编成法典的修心系统,一套专为逐渐增强你觉知自己生活经验能力的练习。它是留心倾听、专心观看与小心测试。我们学习敏锐地去闻(嗅)、完全地去接触,以及认真地去留意观察这些经验正在发生的改变。我们学习倾听自己的想法,小心不致陷入其中。
内观修习的目的,是要学习洞悉各种现象的实相,皆是无常、苦与无我。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这么做了,其实是一种错觉;事实上,我们对汹涌而来的生活经验注意极少,几近睡眠状态,我们根本没有充分注意,故此觉察不出自己并没有注意。这是另一个两难的困局。透过留意觉察的修习过程,我们会慢慢知道自己的实相,不再受表面的「自我」形象所迷惑。我们醒悟到生命的实相,它不仅是起落浮沉、好坏杂陈、棒棒糖与皮鞭拍击之表面上的展示而已,那是一种错觉。如果我们肯费心观察,并且方法正确,将发觉生命的内容特征,实比我们所知的较为细致深邃。
内观是一种心智训练方式,它教你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去体验世界。你将开始学习了解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周围,以及在自己内部的事情。它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一种参与性的审查,你是一面观察着自己的经验,一面参与其事的。修习时必须抱持以下态度:「勿理会先前学到的教导。忘掉理论、偏见与陈腔滥调。我想了解生命的真实本性。我想知道这活着的经验到底是怎么样的。我想领悟生命最深奥与真实的性质。我不想只是接受别人的解释就算,我要亲自见证。」
你若持此态度禅修,一定会成功的。你发觉自己在观察事物时,能客观和如实──
它们在每一瞬间皆在流动与变迁,生命因而呈现出难以置信的丰盛,那是不可言喻的,必须亲自体会始得。
「内观禅修」的巴利文是Vipassana Bhavana,Bhavana 的字根是Bhu ,意思是「成长」或「成为」,因此Bhavana 的意思是「培育」,由于它常常与「心」字并用,所以Bhavana 又有「心智培育」的意思。Vipassana 则是由两个字根(Vi 与Passana)所组成。Passana 的意思是「看(Seeing)」或「感知(Perceiving)」, 而Vi 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字首,粗略地可译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或是「进入与透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因此, Vipassana 的完整意思是:「向某事物的内部清楚而精确地观察,认清每一组成部分,向内一直突破,直至领悟到事物最根本的实相为止。」藉此过程,我们可洞悉任何被检视对象的根本实相。若把两个字合起来解,Vipassana Bhavana 的意思就是:培育心智,令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观察事物,最终达致(对事物根本实相的)洞悉与完全了解。
在内观禅修中,我们培育这种观察生命的特殊方式,我们训练自己,使能精确、如实地看清楚事物的真相,我们称这种特殊的认知方式为「静观」。这种静观过程与我们日常所做的,实际上很不相同。我们通常是不会看清眼前事物的,而是透过思想概念等有色眼镜去看生命,常把心中影象误以为现实。我们如此地陷于不断起伏的思潮之中,乃致没有觉察到眼前流逝的现实。我们的时间都花在活动上,不停地追求欢乐与满足,以及不断地逃避痛苦与不快,乃至不能自拔。我们竭尽全力,试图令自己感觉得好些,试图掩饰自己的恐惧,以及不断寻求安稳。与此同时,实在的经验世界在我们身边溜走,没有被接触与品尝。在内观禅修中,我们训练自己,忽略持续追求舒适的冲动,转而向现实作深入的探究。讽刺的是,真的宁静只有在你停止追求它时才会出现── 这又是一个两难的困局。
当你放下对舒适的渴求,确实的满足才会生起;当你放下对满足的忙乱追求,真正的美满人生才会出现。当你追求了解现实时,能够远离颠倒幻想,能够承担过程中的所有艰辛险阻,真正的解脱与安稳一定属于你的。这不是我们想灌输给你的一种教义,它是可以觉察得到的现实,也是你做得到且应该亲自了解、体验的事情。
佛教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任何一个如此久远的思想体系,皆有时间开展出层层叠叠的教义与仪式。虽然如此,佛教的基本态度,始终都是强调经验(实践)与反对权威的。乔达摩佛陀不但不依正统,且是一位真正反传统的人物。他没有提供一堆教条来作为他的教导,而是提供一些建议,让大家来亲自审查,他经常邀请人们:「亲自来看吧!(Come and See)」。他向追随者说过:「不要在自己的头上安头!」他的意思是:不要一味接受和相信别人的话,要亲自去看!
我们希望你在阅读此书的每一个字时,都能抱持这种态度。我们一直没有作此宣称:「就因为我们是这领域的权威,你们一定要接受和相信。」因为这与盲信无关,全都是经验中的现实。若能学习依照本书指示,调教自己的认知方式,你自会亲身了解的。也唯有那样做,才能给信仰提供基础。基本上,内观禅修是一种探究性的、要你亲自去发现的修习。
说到这里,我们想对佛教思想的一些要点作简略的介绍。我们不想详尽,因为许多书本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过,由于这些资料对了解内观十分重要,因此必须稍为一提。
从佛教的角度看,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很奇特的,我们视无常的事物为常,虽然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转变。转变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甚至在你阅读这些文字时,你的身体正在老化,然而你根本没有在意。你手中的书正在腐烂,印刷正在褪色,纸质正在变脆;你周围的墙也在老化,墙内的组成分子正以极快的速率在震荡;每一事物都在迁移、解散与慢慢消失,而你也没有在意。不过,总有一天,你会环顾一下周围,然后突然发觉:自己的皮肤发皱了,关节也疼痛了;书本变成泛黄、褪色的东西,房屋也在土崩瓦解。于是你不禁缅怀逝去的青春,为失去的财物而哀伤痛哭。究竟这些痛苦从何而来?它们来自你的疏忽大意,你没有细心观察人生,你没有观察周围世界在不断迁流变化,你建立了一大堆心理结构──「我」、「书本」、「房屋」等,并且认为它们都是坚固的独立实体、永远也不会改变,其实它们并非如此。不过,现在你可以调节自己进入不断的转变,学习体察人生的持续流逝活动,学习体察因缘和合现象的持续流动。你做得到的,只是时间与训练的问题而已。
人类知觉上的习惯在某些地方是非常愚蠢的。我们漠视百分之九十九实际接收到的感官刺激,固定余下的百分之一为独立的心理现象(Mental Objects)[2],然后我们对那些独立的心理现象作出程式的惯常反应。
例如: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就只有你一个人坐着,远处的一只狗在吠,这件事本身实无好坏可言。在沉寂的夜空里突然冒出声浪,你开始听到美妙而复杂的模式,它们在神经系统内被转变为火花四射的电子刺激。这过程应被用作为一种无常、苦与无我的体验,可是作为人类的我们往往完全忽略了它。我们把这知觉固定为独立的心理现象,更在上面添油加醋,对它发动一连串的情绪思想反应:「又是那只狗,牠总是在晚上吠,真讨厌!牠每晚那么烦扰,该有人出来想个办法才是。也许我该报警,不!应通知捕捉游荡狗只的部门── 我要打电话给动物收容所。不!也许我应写封恶毒的信给狗主,不!那太麻烦了,我还是找对耳塞算了。」这些不过是知觉上的心理习惯而已,它们都是你自少模仿周围的人学到的反应方式。这些知觉上的反应不是我们的神经系统结构所固有的,线路是有的,但内心的机器并非只可作此用途。学到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学习消除的,首先,你要在做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换言之,不可介入,要退后一步来静观其变。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作为人类的我们,对人生确实有颠倒的见解,我们以真正的苦因为乐。「苦因」是我们前面(第一章)说过的「爱憎反应综合症(Desire-aversion Syndrome)」。一个感性知觉突然弹出,它可以是任何东西,例如:一个美女、一个俊男、一艘快艇、烘着的面包香味、在后面跟贴着你的货车等;无论它是什么,我们都会随之作出有关此感性刺激的情绪反应。
例如忧虑,我们非常忧虑,忧虑本身就是问题。忧虑是一个过程,它是有步伐的,忧虑不仅是一个存在状态,也是一个过程。你必须要做的,就是去观察那过程的最初起点,在过程演变成令你忧心忡忡前的那些初始阶段,忧虑锁链的第一个环节是「执着/排斥反应(Grasping-rejecting
Reaction)」。当某现象在心内出现时,我们的内心就想执着它或是推走它,这就启动了忧虑的一连串反应。幸运地,就近有一个轻便、细小的工具,它的名字叫做内观禅,你可以利用它来大大缩短整个机制。
内观禅教导我们如何去详细和精确地考察自己的知觉过程。我们学习以安祥的超然态度,去观察知觉(Perception)与思想的生起,我们学习平静而清晰地观看自己对刺激的反应。久而久之,我们开始发现:自己可以在不受反应的困扰下作出回应,强迫性的思想反应也会慢慢消失。我们仍然可以结婚,我们仍然可以离开货车的惯常路径,而无须为此要经历地狱式的苦恼。能避免强迫性的思想反应,会对现实产生一种全新的看法,那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Paradigm Shift),一种知觉机制上的完全改变,伴之而来的,是一种从强迫性困扰中解脱出来的深度喜乐。正因为这些效益,所以佛教视这种观看事物的方式为人生正见,佛教经典将之称为「如实观察事物(Seeing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或简称「如实观」。内观禅是一套训练程序,令我们一新耳目,如实现观事物的真相;与此同时,对于现实核心方面的「我」,亦有一全新领悟。仔细考察一下就可发现,我们处理「我」的方式实与处理其他知觉的(错误)方式一样;我们把旋转着的思想、感情与感觉之流固定为一心理结构(Mental Construct),然后标签它为「我」,并从此视之为一个静态的、恒久不变的实体,可以独存于其他一切事物之外。我们把自己从宇宙这一个永恒转变过程中擅自捏走,然后为自己的孤独而悲痛。我们忽略了自己与万物的内在联系,并且决定「我(I)」要为「我或自己(Me)」争取更多的东西,然后又对人类的贪婪与感觉迟钝而惊讶,于是,情况就如此地继续下去了。世上的每一个恶行、每一件冷酷无情的事例,都是源于「我」的错觉── 以为它是一个与万物分离的独立实体。
你若能爆破那个概念的错觉,你的整个世界都会改变。然而,不可期望在一夜间就能办到。因为,你花了一生时间去建立那个概念,又经年累月地用每一个思想言行去强化它,它是不会在一瞬间蒸发的。不过,只要你投入足够的时间与关注,它是会消失的。内观禅是溶解那个概念的一种修行过程,你只须观察着它,就可逐渐地把它铲除。
「我」的概念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地制造「我」的过程。透过内观,我们学习在制造「我」时当即知道在制造「我」,并且知道我们是如何制造「我」的;那么,那个心态(Mindset)[3]就会慢慢地离开和消散,像一片浮云飘过晴空一样。于是,我们被置于一种境界,在那里我们可以选择做或不做,全视乎当时的情况。强迫性离开了,我们可以有所选择了。这些都是重要的领悟,每一个领悟都是与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有关的深刻了解。它们不会很快出现,也不可能不劳而获。不过,回报是很大的,它可令你脱胎换骨,从此以后,你生存的每一秒钟都会改变。能于此道奋斗到底的禅修者将会证得完满的健康心智,一种纯净爱护众生之心,以及苦恼的完全止息。那可不是一个小目标,不过,你无需走毕全程才有收获,利益不但立竿见影,而且与时俱增。它是一个累增性的函数:你禅修得越多,就越了解自身存在的实相;禅修的时间越长,你就越能如实地静观心内生起的每一个冲动、意图、思想与情绪。你的解脱成就,是可以根据你的坐禅时间来衡量的。在禅修过程中,你若觉得已经足够时,随时都可以中止的,其中并无强制性的规则,只有你想了解自己生命的本质,以及改善自他生活质素的热忱而已。
内观禅本身是经验性的,不是理论性的。在禅修过程中,你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对事物的感受将会变得敏锐很多,你不会光是坐着去发展有关生活的崇高想法,你要去过生活。内观禅不是别的,正是学习去过生活。
[1]《念处经(Satipatthana Sutta)》:亦称《念住经》。主要指南传藏经的中部第10经(MN-10)与长部第22经(DN-22)。北传藏经中也有甚为类似的经文,如中阿含第九十八经之《念处经》。这些经文是内观禅的根本经典,佛教与别不同的详细禅修技巧,就载于这些经典之中。内容主要教导我们如何修习四念处,即如何留意观察(静观)身、受、心、法等人生的四个方面,从而获得内观智慧,最终达致解脱内心的烦恼苦因。在中部第10经的《念处经》中,佛陀开宗明义就说:「比丘们!只有一条路可使众生清净、克服忧愁哀伤、灭除苦楚悲痛、达致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是哪四个念处呢?那就是,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须随时留意观察身体,如实了知,专注,精进,警觉,降伏对世间的贪瞋与悲痛。对于感受、心意与诸法,亦复如是。」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了。传统认为,修习四念处可亲身观察到身体不净、感受皆苦、心念无常、以及诸法无我,从而破除我们内心所执着的四种(常、乐、我、净)颠倒见解,最终获得解脱。
[2] 独立的心理现象(Mental Objects):亦可称精神现象。佛教专称之为「心所有法」、「心所法」或「心所」等。例如:欲、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贪、瞋、痴、慢、疑、恶见、忿、恨…… 等等善与不善的心态。
[3] 心态(Mindset):一个人或一些人所持有的一套根深柢固的假设(信念)、方法或标记符号,持有的人会不断采用或接受过往习以为常的行为、选择或工具。这种认知上的偏好往往难以有系统的、理性的分析或决策过程来抵消的。
佛教禅修直解第四章禅修的态度
在上一世纪,西方的科学有一惊人发现,我们都是我们所看见的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的观察过程本身会改变我们正在观察的东西。例如:电子是极为微小的东西,没有仪器是观察不到它的,而观察者会看到什么则取决于那件仪器。用某一方法看电子时,它是一颗微粒(),像细小的皮球硬体一样依直线弹来弹去;用另一方法看它时,它是一种波动(),空而不实,它发光发热,扭动着遍布该处,此时,电子看来不是一个实物,而是一件事()。而观察者在其观察过程中自然地会成为该事件的参与者,这种互动作用是无法避免的。
至于东方科学,很早已认识此基本原理了。心本身就是一系列事件,每一次你向内观心时,一定会参与那些事件的。禅修是参与性的观察,你的观察对象会对观察过程产生反应,你看的对象是你自己,而你看到什么则取决于你怎么样看。因此,禅修是一种非常微妙的过程,其结果完全取决于禅修者的心态。下列态度,对禅修实践的成功与否至为重要,大部分在前面已经讲过,我们把它们集合起来,好让禅修者作为一系列的准则来应用。
(1) 不要期望任何东西只管坐着,看看什么事情会发生。把整件事看成是一种实验,对试验本身提起积极的兴趣,不要对结果有所期望,以免分心。就此而言,不可为任何会发生的结果而担忧,让禅修依其步伐与方向前进,让禅修教导你。禅修的觉察试图了解现存事物的实相,因此,不管是否符合期望,我们实有必要暂时中止一切预想与意见。在禅修期间,我们必须把心中的影像、意见、解释或描述等都封存起来,否则将会被它们绊倒。
(2) 不要太过绷紧不要过分勉强行事,不要作重大与夸张的努力。禅修不是侵略性行为,实无需作激烈性的斗争,只须从容不迫地、平稳地用功即可。
(3) 不要匆促行事不必匆忙,从容地进行吧,让自己好整以暇地端坐在垫子上,就好像你有一整天的时间一样,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时间去慢慢发展的,要忍耐、忍耐、再忍耐。
(4) 不要执着任何东西,也不要排斥任何东西要来的就让它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随遇而安。若内心出现美好的影像,那是好的;若内心出现丑恶的影像,亦佳。对所有出现的东西应等量齐观,万事都要泰然自若,不要和你的经验作对,只须留心地观察着它们即可。
(5) 放下学习随顺一切遇到的转变,好好地松开和松弛。
(6) 接受一切发生的事情接受你的任何感受,即使那是你所不想有的。接受你的任何经验,即使那是你所憎恨的。不要责怪自己拥有人性上的缺点与过失,学习了解内心之一切现象完全是自然的,是可以理解的。对自己所经验的一切,要随时采取公正无私的接受态度。
(7) 好好善待自己对自己仁慈一点吧!你也许并不完美,可是,你只有自己这个合作伙伴,别无他选。你的自我改变过程,首先得由完全接受你自己现在的样子开始。
(8) 审查你自己质疑每一件事,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不要因为它听起来似有见识、虔诚、或出于圣者之口就相信,要亲自去查看。这不是要你愤世嫉俗、放肆无礼、或是不敬,而是要你根据经验,要你亲自验证所有观点,让结果作为你接近真理的向导。内观禅的逐步形成,乃源于欲领悟现实的内在渴求,以及获得洞悉生存结构的解脱智慧。整个修行都是以此为依归欲领悟真理的渴求;若缺少了它,禅修是肤浅的。
(9) 视所有问题为挑战视一切出现的逆境为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不要逃避它们、不要责备自己、或独自黯然神伤。你有问题吗?太好了!自我砥砺的良机来了,欣喜吧!投入其中,作深入的考察吧!
(10) 不要考虑太多你不必事事都要搞清楚,散漫的思考是不能令你解困的。在禅修中,透过静观与无言的单纯注意,你的心自然得到净化。要消除束缚你的东西,并不需要惯性的思虑,你需要的只是清楚地、非概念性地直接觉知到「那是什么」,以及「它是怎么样运作的」,即可化解;概念与推理思维只会造成障碍,不要想,要观察。
(11) 不要耽于比较或对照人与人之间确实有很多差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绷紧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