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有传染性吗人可以游泳吗

第二十八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硬皮病。
第二十八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硬皮病。
『老战友李际蔚之遗孀薛秀梅,53岁,住甘肃西峰市报社巷;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8年,由产后入冷水过早引起。2年前经西安铁路医院检查,又发现合并硬皮病,百治不效,已不能起床。着其子李辉携带病案向余求治。病历数载:两手关节肿凸变形,右手不能屈伸,双下肢踝关节肿胀,足趾僵硬,迈步困难。硬皮病仅有一句话诊断,资料不全。患者恳求遥拟一方先服,待病情减轻,夏季天热能行动时再来面诊。30年沉寒痼冷,难图速效。病虽在关节、皮肢,整体气血虚衰,自在意中。难症痼疾,师法仲景,遂仿乌头汤意拟一药酒方及外熨方:①,生芪100克,、、活络效灵丹(、、乳没)、、黑小豆、乌蛇肉各30)克,120克,、、全虫、各15克,30条,豹骨15克。以乌附之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破冰解冻逐沉寒痼冷为君,以、、黑小豆,解其毒,制其燥烈,以防中毒。以汤合活络效灵丹养血活血和营,虫类入络搜剔,豹骨强筋骨。生芪运转一身大气,周流气血。上药共捣粗末,加上白酒3斤入瓶浸泡7昼夜后,早晚各热服1次。从l酒盅起服,逐日渐加,至服后唇、舌稍感麻木为度,即以此量维持至服完,来信告知病情变化再议。又,两地相隔千余里,万一服药超量,出现中毒先兆,则服下方解救:生60克,、黑小豆各30克,加冷水1500毫升,150毫升煎汤,分次冲服,生粉30克,10分钟即解。①,、川草乌、红藤、、、、、、乳没、透骨草、川断、、、、、各30克,乌蛇肉50克,上药共捣粗末,95%酒精600毫升拌匀,浸3日后,用陈醋3公斤,浸泡7昼夜,睡前以纱布8层蘸饱药液置于患处,以电熨斗熨之,干则再蘸再熨,连续半小时。熨完后活动、揉搓关节,谨避风寒。(此为前人经验加味变法,原法药液用电离子透入法。以熨斗熨之,亦有显效,止痛效果最快。此法用治一切关节肿痛,肩凝症,各部骨质增生之剧痛,皆有显效。若加服对症中药,则可彻底根治上述各症。)患者共服药酒45天,每次加至30毫升时,服后唇、舌麻木40分钟,维持服至1个月后,全身发热,从此脱去30年冬夏不离之棉袄,服完1料后,肿痛已减十之七八。患病之后10年,每早起床时,要经过1小时的床上运动,始能坐起。然后待僵硬之下肢逐渐灵活,始能下炕,可见其气血痹阻之甚。古代之“尪羸症”,亦不过如是。(尪羸,读湾雷。亦作“尫羸”。亦作“尩羸”。瘦弱。亦指瘦弱之人。
《抱朴子·遐览》:“他弟子皆亲仆使之役,采薪耕田。唯余尫羸,不堪他劳。”
唐 杜甫 《雨》诗:“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尫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世有尩羸而寿考,亦有盛壮而暴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遗孤儿,朝夕受鞭楚。俟家人食讫,始啗以冷块。积半岁,儿尪羸,仅存气息。”)。
服此后,全身关节大为灵活,睡醒后可以直接起床下炕。又服半料,精神食纳增,已可自由行动。患者全家喜不自禁,左邻右舍视为奇迹。同年6月14日,患者在长子李辉陪同下,不远千里从甘肃来到灵石。见患者病史中所述各症如指趾、腕踝关节肿凸处,服药酒后已恢复正常,唯天冷则痛不可忍,硬皮病亦有些微松动,但四肢从手到肘,从脚至膝,皮肤犹如贴于骨上,僵硬、绷紧光亮,前额皮肤亦变硬,10年前之满脸皱纹亦消失。由于上睑倔硬,两目不能闭合,夜间必须盖一条毛巾于面部,始能入睡。畏寒,夜尿频,腰困如折,脉弦,64次/分,舌淡胖,边尖有瘀斑。类关、硬皮病,现代医学认为与免疫缺陷有关。中医则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虽肺主皮毛,脾主四肢、肌肉,但30年痼疾耗伤,肾元必虚。当温养五脏,调节整体以治局部。生芪120克,、熟地、、、、黑小豆各30克,、、、各15克,30克,肾四味各15克,红参10克(另炖),灵脂10克,“全虫12只,4条”(研粉冲服),炙草60克,150克,鲜30克,10枚,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3次分服,30剂。7月22日,患者在介休机务段其子于李辉处服完上方30剂,拟返甘肃。腰困消失,四肢已不疼痛。已变硬之皮肢,明显松软,前额出现抬头纹,四肢出现皱纹,臀部已形丰满。眼睑活动灵活,可以闭合。嘱带原方30剂,加龟鹿二胶、胎盘粉各10克,趁伏天服完。停药将养至立秋后,再服药酒1料。12月3日,李辉来告,母病基本恢复,可以操持家务,做饭。此症,经前后二诊,服药酒3料,汤剂70剂,不满4个月,内服1945克,2245克,生芪8400克。基本方用药,谨遵仲景法度。世人曰为不治之症,竞获痊愈。计先后经治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西北地区病“柳拐子”病3例,均以上法治愈。中医学之潜在生命力,经方之神奇奥妙处,吾辈罄毕生精力,亦难全盘领悟。(罄,庆。1.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告~。~其所有。~竹难书。2.古同“磬”,打击乐器。3.显现)』
一,五灵脂。
《雷公炮炙药性解》:“五灵脂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主心腹冷气疼痛,肠风产后血晕,小儿疳疣。去目翳,辟疫气,解蛇毒。酒研飞炼,令去研石为佳,生者行血,炒者止血。按∶五灵脂专主血症,心主血,肝藏血,故两入之,行气血最捷,勿宜过用以伤脏腑。”
《本草蒙筌》:“五灵脂味甘,气平。无毒。出河东郡州,系寒号虫粪。状类铁多夹砂石,淘以酒专治女科。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去心疼,并疗血气刺疼。驱血痢肠风,逐心腹冷气。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
《本草经解》:“气温,味甘,无毒,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酒研)五灵脂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心腹者,太阴厥阴经行之地也。寒则冷气凝矣。其主之者,气温可以祛寒也。气温可以畅肝,味甘可以益脾。小儿疳虽有五,皆由肝气滞脾气虚而成,所以概主五疳也。味甘能和,所以辟疫,久风入中,乃为肠风,气温达肝,肝主风而藏血,故治肠风。温则通行,故利气脉,脾统血,肝藏血,血温则行,故主月闭也。”
《本草乘雅半偈》:“五灵脂甘温,无毒。主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气,治肠风,通和气脉,疗女子血闭。五灵脂,寒号虫所遗也。寒冬号呼,因名寒号。说文云∶有足之谓虫,裸毛羽鳞介之总称,故曰五灵。脂则以形举也。一名
。生北地极寒处,五台山中最多。状似小鸡,肉翅四足,夏月毛羽五采,自鸣曰∶凤凰不如我。初冬毛羽脱落,裸形如雏,忍冬而号,夜鸣曰,来朝造个窠,旦鸣曰得过且过,日出暖和。月令云∶仲冬
不鸣,夜不号矣。故寒号而阴剥,号息而阳复,夜号以待日出之为旦也。餐以柏实,先冬噙集,穴居南向;餐已而遗,遗已而餐,转展化道,形若凝脂,气甚臊恶。修事∶取中心黑润者佳,杂砂石,及未化者不堪入药。用酒研细,仍用酒飞去砂土,晒干收用。主治功力,先人博议甚详,颐不更,谨录于左。先人博议云∶阳出阴入,夏长冬藏,寒号毛羽似之,冬既无表,旋归于内,裸不能飞,用遗作食,出入数数,实彼脂膏。又云顾毛之有无,为鸣之谦傲,求明处秽,自所不知,固候时之物,实警世之鉴。又云∶裸形可冬,腹心无冷矣。疳是食气所积,疫乃天时所致,五灵出入化导,形与时违,唯知通利,宁从闭塞乎。”
《本草新编》:“五灵脂,味甘,气平,无毒。功专生血止血,通经闭,又治经行不止,去心疼,并疗血气刺痛,祛血痢肠风,逐心腹冷气,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善杀虫,又止虫牙之痛。药笼中亦不可缺也。或问五灵脂长于治血,不识诸血症可统治之乎?夫五灵脂长于行血,而短于补血,故瘀者可通,虚者难用耳。”
《玉楸药解》:“五灵脂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开闭止痛磨坚。五灵脂最破淤血,善止疼痛,凡经产跌打诸瘀、心腹胁肋诸痛皆疗。又能止血,凡吐衄崩漏诸血皆收。生用行血,熟用止血。”
《本经逢原》:“寒号虫春夏羽仪丰盛,冬时裸形昼夜哀鸣,故杨氏《丹铅录》谓之寒号虫,屎名五灵脂,谓状如凝脂,而受五行之灵气也。其气腥秽,其味苦酸,大伤胃气。《纲目》言其甘温,恐非正论。虽有治目翳、中脘疼痛之功,惟藜藿庶可应用,终非膏粱所宜。同蒲黄名失笑散,治一切心胸腹胁少腹诸痛,及产后结血、血崩,目中生翳往来不定,其性入肝散血最速。但性极膻恶,脾胃虚者,不能胜其气也。”
二,细辛方剂学习与案例互动。
《证治准绳》:
“透顶散(《本事》)治偏正头风,夹脑风,并一切头风,不问年深日近。细辛(表白者,三茎)瓜蒂(七个)丁香(三粒)糯米(七粒)脑子
麝香(各一黑豆大)上将脑、麝,乳钵内研极细,却将前四味研匀,另自治为末,然后入乳钵内,烫起脑、麝令匀,用瓦罐子盛之,谨闭罐口。患人随左右搐之,一大豆许,良久出涎一升许则安。”
“神圣散(河间)治脑风,邪气留饮不散,项背怯寒,头痛不可忍者。麻黄(去节)细辛(去苗)干蝎(生一半,炒一半)藿香叶(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煮荆芥、薄荷,酒调下,茶调亦得。并治血风证。”
案例互动:
《吴佩衡医案》:“徐&&,男,年四旬余,云南省大姚县人,住滇南个旧市。1923年10月来昆明治病,就诊于余。询及由来,悉知患心胃痛证已二十余年,经中西药物屡治未效,近则病情日见增剧,形体消瘦,面容不展。胸膈痞胀作痛,两胁满闷不舒,脘腹灼痛,痛极则彻于胸背,固定不移,从心下至脐腹窿起板硬如石,按之亦痛,腰背如负薄冰,饿懔而寒。时而泛酸上冲咽喉,呕吐黄绿酸苦诞水,心中嘈杂,知饥而不能食,唯喜烫饮,饮而不多。大便干结难解、小便短涩,手足不温,少气无力,入夜难寐。舌淡苔白滑腻,脉来沉迟,息间仅两至半,且短而弱。良由病久阳虚,真火内衰,阴寒内结,脾阳不运,无力以制水邪,肝郁不舒,挟寒水上逆犯胃凌心。阳虚为病之本,寒水泛溢为病之标,乃本虚标实之证,法当扶阳温散寒水之邪治之,先拟丸方一剂。
&&&&&&&附片100克
桂尖30克 10克
焦柏10克 25克
川椒3克(炒去汗)3克
2枚。服上方,痛稍减,呕吐酸苦水已少。此病历经二十余载,根深蒂固,邪实而证顽矣,欲除病根,非大剂辛温连进,方能奏效。以余多年临床体验,此证每于服药之后,或见脘腹增痛,或吐酸、便泻、小便色赤而浊等征象,可一时有所表露,此乃药与病相攻,驱邪之兆,若药能胜病,犹兵能胜敌,倘畏惧不专,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也,何以克服!古云:“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余将此理告病者,务期早除痛苦,渠则严然信守,遂以吴萸四逆汤加味治之。
&&&&&&&附片150克
吴萸18克 60克
上18克(研末,泡水兑入)公丁5克
白3克(研束,兑服)
15克。服药后果如余言,一剂则痛反较增,二剂则腹中气动雷鸣。三剂则涌吐大作,吐出黄绿苦水盈盂,吐后胸胃痞胀舒缓,白滑苔渐退。更照原方附片量增至200克,每日一剂,连进十剂,愈服越见吐,痛不减反有所增之势,小便色赤,但较长,已十余日不大便,诊视则白滑苔已退尽,但舌本透白而无血色,脉转缓和稍有神,仍喜滚饮而畏寒,正邪交作,势均力敌。仍照前法,再进不怠。拟方白通汤加上。
&&&&&&&白附片300克
上10克(研末,泡水兑入)。连服二剂,大便始通,色黑如漆,腹痛,痞硬稍减,能略进饮食。再服数剂,大便则畅泻,色黑绿,臭不可当,脘腹疼痛及痞硬顿失其半,胃逆作酸已减少。此阴寒溃退,元阳渐复。照原方去加30克,15克,30克,18克。连进数剂,大便由稀而溏,色渐转黄,饮食渐增,舌质已略显红润之色,脉沉细一息已四至,腹中痞硬已消去八、九,唯胃脘中仍感灼辣疼痛,时而吐酸水一、二口,复主以丸方。服三剂,吐止痛减,食量增加,背寒肢厥已回温。唯形体枯瘦,正气未充,精神尚差,胃中尚时而隐痛,继以桂附理中汤加口芪,并兼服丸,每日三丸。每服均见好,连服十数余剂而愈,体健如常。”
EN-U� X���s �7a /span&汤,皆取自下而上从阴出阳之义。金疮疮败,则皮肌经脉虚寒。辛温,从内达外,故能治之,生阳上升,则轻身不饥耐老。”
《本经逢原》:“薤,辛苦温,无毒。似韭而叶阔者是。《黄帝》云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韭之气味相类,功用亦相类,如无薤处,以韭代之。《本经》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味辛气温,入手阳明。除寒热,温中去水,专泄气滞。故四逆散加此,治泄利下重胸痹。白酒汤专用以泄胸中痹气也。《本经》治金疮疮败,取辛以泄气、温以长肉也。弘景云,仙方及服食家皆须之。即《本经》轻身不饥耐老之谓。诸疮中,风寒水肿,生捣敷之。捣汁生饮,能吐胃中痰食虫积屡验。《金匮》救卒死,捣汁灌鼻中效。薤叶治肺气喘急,《千金方》用之,以薤善散结,蒜能消症,各适其用也。”
《本草思辨录》:“药之辛温而滑泽者,惟为然。最能通胸中之阳与散大肠之结。故仲圣治胸痹用,治泄利下重亦用。但胸痹为阳微,痢则有冷有热,第借以疏利壅滞,故外台于冷痢热痢,皆有治以者。”
《本草经解》:“气温,味辛苦滑,无毒,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苦滑无毒,得地西南金火之味,而有润泽之性,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金疮气虚,则疮口不合,气温可以益气,所以主疮败也。气温达肝,肝气条畅,则气血日生。所以轻身。温暖脾土,土健所以不饥,味辛润血,血华所以耐老也。”
二,细辛方剂学习与案例互动。
《证治准绳》:
“一字散(《济生》)雄黄 细辛(各半两)川乌尖(生,五个)上为细末,每服一字,姜汁、茶芽煎汤,不拘时调服。”
“川芎散(《宝鉴》)治头风,偏正头痛昏眩,妙方。川芎 细辛 羌活 槐花 甘草(炙)香附子 石膏(各半两)荆芥 薄荷 菊花
防风(去叉)茵陈(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日三服。忌动风物。”
《医学纲目》:“独活汤。治风虚昏聩,不自觉知,手足螈,或为寒热,血虚不能服发汗药,及中风自汗,尤宜服之。独活 羌活 人参 防风 当归
细辛 茯神 远志 半夏 桂心 白薇 菖蒲
川芎(各五钱)甘草(二钱半)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重庆堂随笔》:“金凤衔珠。治妇女虚寒诸病,致不受孕。蛇床子(四钱)母丁香 肉桂 杏仁 白芨 吴茱萸 菟丝子 北细辛 薏苡仁 砂仁
川椒(各三钱)麝香(少许)上十三味,各研细,再研匀,生蜜丸,樱桃大。每一丸,纳玉门中。(注)此治玉门宽湿,虚寒带下,或行经腹痛,经迟色淡,并男子阳虚茎萎,遗浊精寒诸证。世之男妇,患此而隐忍不言,遂至仳离,甚或酿事,盖不知可以药治也。录方之意,殆有深心。”
案例互动:
《吴佩衡医案》:“方&&,男,二十八岁,未婚,河南省人,昆明军区某部战士。患者因肝脾肿大,全身发黄已八年,曾先后住昆明军区某医院及省市级医院治疗,效果不显着,继而出现腹水肿胀,腹围达98厘米,黄疸指数高达100单位,经军区医院行剖腹探查,取肝脏活体组织做病理检验,证实为“胆汁性肝硬化”。遂于1959年7月由市级某医院转来中医学院门诊部就诊。余见患者病体赢瘦,面色黄黯晦滞无光,巩膜深度黄染,周身皮肤亦呈深黯黄色,干枯搔痒而留见抓痕。精神倦怠,声低息短,少气懒言,不思食,不渴饮。小便短少,色深黄如浓茶水,腹水鼓胀,四肢瘦削,颜面及足跗以下浮肿,两胁疼痛,尤以肝区为甚。扪之,肝肿大于右肋沿下约二横指,脾肿大于左肋沿下约三横指。脉沉取弦劲而紧,舌苔白滑厚腻而带黄色,少津。因阳虚水寒,肝气郁结不得温升,脾虚失其运化,湿浊阻遏中焦,胆液失其顺降,溢于肌肤,故全身发黄。阳虚则湿从寒化,水湿之邪泛滥于内,脾阳失其运化,日久则成为腹水肿胀之证。肤色黄黯不鲜,似阴黄之象。此病即所谓“阴瘅证”。法当扶阳抑阴,舒肝利胆,健脾除湿为治则。以四逆五苓散加减治之。
&&&&&&&附片100克
15克(研末,泡水兑入)
吴萸15克(炒) 败酱15克 30克
8克。二诊。服上方十余剂后,黄疸已退去十之八、九,肝脾肿大已减小,小便色转清长,外肿内胀渐消,黄疸指数降至20单位,面部黄色减退,已渐现润红色,食欲增加,大便正常,精神转佳。然患病已久,肝肾极为虚寒,脾气尚弱,寒湿邪阴尚未肃清,宜再以扶阳温化主之。附片150克
苡仁20克 15克(研末,泡水兑入)
吴萸10克 20克
桂尖30克 10克。三诊
服上方六剂后,肝脾已不肿大,胁痛若失,小便清利如常,面脚浮肿及腹水鼓胀已全消退,饮食、精神倍增,皮肤及巩膜已不见发黄色。到市级某医院复查,黄疸指数已降至3单位。脉象和缓,舌苔白润,厚腻苔已全退。此水湿之邪已除,元阳尚虚,再拟抉阳温化之剂调理之,促其正气早复,以图巩固效果。附片150克
15克(研末,泡水兑入)
苡仁30克 20克
10克。服上方七、八剂后,患者已基本恢复健康。一年后询访,肝脾肿痛及黄疸诸证均未再发作。按:以上病证,实由阳虚水寒,寒湿内滞,肝气郁结不舒所致。阳虚则水邪泛溢,肝郁则易克伐脾土,脾虚不能健运,湿从寒化,而至肝脾肿大、腹水、黄疸诸证丛生。余所拟用各方,旨在温暖肾寒、舒肝解郁,健运脾湿,化气行水。寒湿内滞之证,施以温化之剂,犹如春和日暖,冰雪消融,故能治之而愈。”
已投稿到:【图片】关于局限性硬皮病的一些个人见解【共抗硬皮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1贴子:
关于局限性硬皮病的一些个人见解
一、诊断问题:
局限性硬皮病临床表现多样,目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只要是局部的皮肤异常,无论是色素加深或色素减淡、皮肤硬肿增厚或是萎缩变薄(注意:尽管前述两种病情变化是完全相反的,但都诊断为 局限性硬皮病!!),只要排除了急慢性炎症反应(即明显的红肿热痒),剩下的基本都可以诊断为“局限性硬皮病”。
很多医生和病友比较迷信“皮肤活检”,而实际上,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很多皮肤活检的结果也并非都是严格符合“真皮层增厚,皮下胶原纤维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这种教科书式的病理改变。典型的不用活检就可以确诊,不典型的做了皮肤活检也无法确诊或排除。从这种意义上说,皮肤活检完全没有必要的。
二、治疗问题
局限性硬皮病虽然是局部、表浅发病,但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局限性硬皮病,只是整个身体的 气血阴阳失衡 在局部的表现而已。硬皮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 局部营养不够,所以最后都会萎缩甚至溃烂,而局部营养不够的原因又只有两个:一是因为整体营养供给出问题了,导致局部营养缺的更厉害。二是负责运输养分的通路出问题了。我所接触的患者中,小孩,几乎个个都有挑食的毛病,而成年人,要么是体质异常(少时体弱),要么是性格异常(焦虑型),要么是生活习惯异常(嗜酒嗜肉)。
这是几个硬皮病患者的舌头照片,很明显的痰湿淤热。
就这种体质,这种舌像,从中医的角度讲——能不生病吗?
西医治疗硬皮病是没有希望的,顶级的北京协和也不行!因为前面说了,硬皮病的病因并不在局部,你在局部擦再多的药,也没多大的用——可笑的是,很多药还是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局部正常组织生长的——你想,都已经萎缩了,你还用抑制组织生长的药,能好么?
从中医的角度,来调理气血阴阳,虚得补,塞得通,病自然能好,就像上面这几位,如果舌像舌苔能用中药调过来,我相信,硬皮病也会慢慢好起来,至少不会继续加重。
三、局限性硬皮病的辅助治疗手段
微波、紫光、音频五花八门,免疫吸附、高氧、干细胞林林总总,本来手段多,是一件好事,上面提到的这些仪器技术,对小部分人也会有轻微、短暂的改善作用,但是,可以肯定,开展这些技术的动机更多的还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具体哪些医院,我就不说了)——试想:只要其中的一项技术是真真切切有效的,其他的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一台仪器能解决的事情,还是事吗?
只有各种手段都没什么用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折腾局面。
医生你好,我想请教一下,局限性的会变成系统性的么
四、异地就医的问题
对于局限性硬皮病,中医治疗肯定比西医治疗的效果好。
那么大家是不是就得千里迢迢地去那些所谓的“名院”、找所谓的“专家”呢?我的意见是
大可不必!
先不论这些名院、专家的真实水平,单从中医的诊疗特点来说,这种模式就绝对不行不通的。中医,最忌讳的就是
异地就医。
总是听患者讲“本地的医生不会看硬皮病啊!”——中医之所以叫“中“医,是因为其治疗目的是让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不偏不倚“的”居中的、平衡的“状态,在一个真正的中医眼中,只有气血阴阳,根本就不应该有”硬皮病“这样具体的病名概念!
为了达到”居中、平衡“这一目的,就需要用药物的”寒热温凉、升降沉浮“的
偏性 (或寒或热或升或降)来纠正身体气血阴阳的不平衡——很显然,这种纠偏是一个 动态调节 的过程,必须及时根据身体的情况调整药物的偏性,不然,过度纠偏、矫枉过正,又会破坏治疗达到的 平衡,导致新的不平衡状态发生。然后又需要用药来纠正这种新的失衡,这时候用的药,已不是在治病,而是在治药!如此反复,病永远好不了。
一、如果远隔万里,不经过望闻问切,医生如何知道你身体的情况,如何准确的辨证、治疗?
二、如果远隔万里,医生如何及时调整用药,放置疾病的天平倾斜向另一边?
三、如果一次开一个月、几个月的中药(汤药),这种医生、这种医院一定是有问题的!要么,是因为这个医生开的药全是挠痒痒的,吃不死也吃不好,所以吃一年也没事!要么,这种医生,不是以”致中和“为目的,而是以卖药赚钱为目的的,根本就不配做医生!
总结:不建议去找所谓的名院名医,哪怕他广告做的再响!正规的 二甲以上医院就够了!
当然,如果你恰巧住在”名院名家“附近,去碰碰运气也是可以的。
五:中药治疗
局限性硬皮病发病的整体原因,一是不足,二是不通。
首先,要明白是 不足,还是不通,如果两者都有,需分辨 孰轻孰重。
不足,就得 ”补“,要分补气补血。药补的同时食补,补的时候还要
休养生息——熬夜操劳是大忌!
不通,就得”活“, 要分是痰是瘀。活血通络的同时,还得祛瘀化痰。活血,是增加血液的流动性,而祛痰化瘀则是为了祛除堵塞物,保障管道的畅通。
痰瘀又有化热的继发性改变,治疗时又得注意寒热的问题。
上面三张舌像图,一三是一个人的,痰瘀都有。二 主要是 痰湿 。两个都夹的有热。
黄芪颗粒、白芍总苷胶囊、逐瘀通脉胶囊、善存的方案只适合以虚、瘀为主的,对有痰热的就不适用,所以,辨证,很关键。当然,这个并不难,正规的中医师,都知道的。
作为一个患者(正常人也一样),知道些中医知识,会有助于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自己的身体,对治病防病、养生保健都是有好处的。
楼主继续!我也认为这病看中医才有希望,现在正在努力寻找有医德的老中医
好文章,好医生
看着很有道理
觉得很有道理
良心好文章,顶一个
医生,我后背又一块白色淡斑 检查说可能是局限性硬皮症 我就想问 斑会扩散吗?而且会不会长到脸上?吃中药就能控制吗??谢谢医生啊!
医生你好,我头上有一块皮肤不长头发而且头皮很薄有凹陷,光秃秃的。估计就是局限性硬皮病,出生几个月的时候就有了,现在已经二十六年了,一直是这个样子,我想知道它会不会扩散和影响别的地方!这么长时间了还有治吗?
脸部有手指甲大小的凹陷,左右脸不对称,除此之外皮肤无明显异常。
你能留个微信或什么联系方式给我吗!我的QQ号加我可好:谢谢!
您好,医生,看了您的贴子,感觉您是一位既有医术又有医德的好医生。我想向您咨询一下,我儿子12岁,去年突然发现右腿膝盖窝上方有一块硬斑,一年了,还没消,请您帮忙看看,是硬皮病吗?
您好,医生,请问这是硬皮病吗?皮
大夫,麻烦帮看看照片,到底是什么病。去了几个医院,有的说硬皮病,有的又说是内分泌失调,有的又说身体毒素引起的。已经快五年,不疼不疼,四肢成对称性出现,主要是在手背和脚背及手腕部。非常感谢!
大夫 您好 请问我这个是硬皮病吗。 会不会继续扩大,以前好像是很小一点 ,现在长大两三倍了。大概六七年时间。 如何调理。麻烦您了。谢谢
局限性的能根治吗
大夫我在初中时被确诊局限硬皮症后经过调理皮肤变软了 之前吃的是脉管复康片 然后八年的现在我觉得原来患病的位置旁边有个小白点 想请问您局限性还会继续有新的地方变硬吗
还想请教您 这个药对我的病有益处吗
我一年前被诊断是局限性硬皮病 我的头皮 额头 胸前 腰部 有像皮疹一样的红色的东西 红肿痒 一年前就有 然后吃了一年的激素好了很多 一个月前停了激素 这几天又长出来了 请问为什么呢 那应该怎么治疗啊?
呵呵,今天诊所收治了一小姑娘就是这个病,说的对,基本上小孩子得这个病都是体质差,希望能有好的效果
请问医生我额头有块青色的褶皱,还伴有脱发,脱发还在往前延伸,这种症状是局限性硬皮病么?看中医能够控制得了么?头发能不能再长出来了啊?急死了,到处寻医
可以确诊是硬皮病。中药可以控制。长头发有点困难。
大夫您好,好感谢和感恩您的文章,我老公发现局限性硬皮病半年,在胸部有19公分硬皮,5月初去山大一院,吃复方甘草酸酐片三个月,抹丙酸氟替卡松和喜疗妥,6月份复查一样的处方。前天发现腹部又长出条形的硬皮我摸着有两个张条形疙瘩,前天前天去医院开的他克莫司软膏。中医开的血府逐瘀片和胸腺肽肠溶片还有中药。我现在好担心。他这个还需要做什么检查么?又张了一块是严重了么?生活中我该给他注意些什么呢?局限性的会专程系统性的么?(我特别担心别把病给耽误了,我们当务之急是如何治疗呢?)太谢谢您了!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学习了,谢谢医生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皮病能彻底治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