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的然在古文中的意思意思及例句

> 【答案带解析】和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句是 ( )。 例句:天空飘浮着团团白云,仿佛盛开...
和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句是 (
)。例句:天空飘浮着团团白云,仿佛盛开着朵朵银棉。A.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B.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期。C.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D.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试题分析:首先要考虑力矩的修辞手法,经过判断为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看选项,A项是最容易混淆的,学生可能考虑成拟人的修辞手法,但此句没有将矮松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因此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B项没用修辞手法;C项是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此题要求对修辞手法有正确的认识。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点分析:
考点1:修辞格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中学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对、顶针、,互文,设问,反问,引用、通感、双关等。
常见修辞方法及特点:
比喻: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有明喻、暗喻、借喻等.
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作用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作用: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顶真:顶真也做顶针,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作用: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互文: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C.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D.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关于童话这一体裁的定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A.童话是儿童讲给儿童听的,并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文学体裁。B.童话就是神话。C.童话是大人专门用儿童口气讲给小孩听的故事。D.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想像、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使儿童受到教育。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最完备的寓言集。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灰姑娘》。《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C.《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 文章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刻画了一个被人们误解、怀才不遇的神灵形象。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读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可以让我们
烦恼的枷锁;读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可以让我们
失败的阴影;读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可以让我们
纯真的友情。A.驱散
珍惜C.珍惜
珍惜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草木丛生的样子)B.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C.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指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想法)D.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 教学目的: 1.落实高考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设计: 本课以学法指导和能力训练为重点,帮助学生归纳系统的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并指导其 应用。 教学步骤: 一、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 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 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 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 即、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难点探析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 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晋鄙宿将。(《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甚焉?(《后汉书?刘宽传》) 例中判断很难辨认。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并译成判断句格式,加 上判断词“是”。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3.用“是”表判断。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但是,注意下一个句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1 划线的这个句子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 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 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 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因为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 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理解的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 事者。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4、用“为”,“为??所??”表被动。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5、用“被”表被动。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6、动词本身表被动。 戍卒叫,函谷举 。(《过秦论》)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过秦论》) . 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 (《郑伯克段于鄢》) . 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难点探析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 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 若有见 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2004 年高考上海卷) . 上述例句中,“见”表被动。但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又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 例中“见”都相当于副词,有指代意义,指动作偏指一方。如“见恕”意为“饶恕我”。 以上几例“见”均为指代“我”。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2) 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 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 如: 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例中“诛”“婴”都是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果不译成被动,就会是“到了李牧因谗言诛 杀”“可是祖母刘氏多年缠绕疾病”,这样说不通,不合原意。意念被动要求我们能理解文 段,这样才能推敲。2 ☆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 +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 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 置等形式: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 以上两句的顺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子之治东阿,甚善矣!”“几家能彀称心快 意!”。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 微斯人,吾谁 与归? (《岳阳楼记》) . 而彼且奚 适也?(《逍遥游》) . 不然,籍何 以至此? (《鸿门宴》) .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 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余是 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 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 代词作宾语。如: 恐年岁之不吾 与。(《离骚》) . 未之 有也。(《孟子》) . 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 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 无乃尔 是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 (之为)??”的格式。如: 惟弈秋 之为听。(《弈秋》) .. 唯利 是图。唯命 是从。 . . (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 (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 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难点探析 比较下列句子: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前一个是肯定句,“汝”作为代词不前置,但后一句是否定句,“我”要前置。3 例②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王”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 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人偷嗜暴恶者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尉逸事状》) ..... 客有吹洞箫者 。(《赤壁赋》) ..... 遂率子孙荷担者 三夫。(《愚公移山》) ...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 闻之。(《陈涉世家》) ..... 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 “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人”。 余例类推。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 后置。如: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 .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 . 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 “筋骨”、 “庙堂”、 “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 “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 +者”的格式。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有几人欤? ....... (5)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 .. 我持白璧一双 ,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鸿门宴》) .. .. 难点探析 辨识“之”作助词的定语后置要注意三点: 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 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之”前表领属) 二是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如: 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村中少年好事者 (定语后置) 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是特别注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 区别的办法是: 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 “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 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 宾语前置句:句读 (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 之不解 .. . 不懂得句 读 ,不能解除疑惑 . . ..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 (形容词),筋骨之强 . . 蚯蚓没有锋利 的爪牙,强劲 的筋骨 .. ..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 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4 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 蓝。(《劝学》) . . 文采不表于 后世。(《报任安书》) .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 具告以 事。(《鸿门宴》) . 为坛而盟,祭以 尉首。(《陈涉世家》) .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 具告(之)。”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 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译作状语。 (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 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 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 (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 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 (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静女》) 2.省略谓语。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 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除臣(为)洗马。(《陈情表》)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言未毕,再拜曰: “公幸教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 (《段太尉逸事状》)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理解时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 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鸿门宴》) 赐之(以)彘肩。(《鸿门宴》)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省略的。读 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 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出师表》)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出师表》) 难点探析 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我们往往辨析不全。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5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 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 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 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 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剖析。 ☆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 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有以、无以、有所、无所、比 有??用来、没有??用来、有??的、 陈述语气 及、为??所、以为、以??为 没有??的、等到??的时候、把??当 作 奈何、 何如、 如 (奈) ??何、 怎么办、 怎么样、 把??怎么样、 大概?? 疑问语气 得无??乎、孰与、孰若 吧(恐怕??吧)、跟??相比?? 感叹语气 何其、一何、何??之 多么、何等、多么、怎么??这样啊 无乃??乎、 不亦??乎、 得 恐怕、 只怕、 不是??吗、 难道??吗、 、 反问语气 无??乎、何??为 为什么??呢 二、文言文翻译好的译文的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 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 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句后, 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 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法。 1.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 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①至和元年 七月某日,临川 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 译:至和元年 七月某一日,临川 王安石作记。 .... .. “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②光武 难其守,问于邓禹 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 者?”(2006 高考天津卷) .. .. .. 译:光武 认为河内 防守很难,向邓禹 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 的人?” .. .. .. .. “光武、邓禹”等为人名,“河内”为地名,应该保留。 ③乃疑迁 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 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 书不诬 . .. . 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2004 年高考吉林卷)6 译:于是怀疑司马迁 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 ... 了解到桑怿 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 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 .. ... 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迁”、“桑怿”均为人名,故保留。 2.换 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 古语为今语。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 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 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 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②伏 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2006 年高考重庆卷) . 译: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伏”,是谦称。翻译时要将“伏”换成“我”。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轼《赤壁赋》) .. 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五。 “既望”是古代时间称谓,大月为十六,小月为十五。这里七月为大月,故应译为现代的 说法“十六”。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贾谊《过秦论》) .. 译: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 “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天下”。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贾谊《过秦论》) .. 译: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⑥处庙堂 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2006 年高考湖北卷) .. 译: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 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 喻“朝廷”,应该替换。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 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 诸如此类的还有 “萧墙” “黔 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 3.删 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 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 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①师道之 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 . “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②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③静女其 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 “其”是句中形容词词头,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④夫 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 “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不译。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 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 “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佛”。 ⑥噫吁
,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 . “噫” 、 “吁” 、 “健 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 翻译时只要译一个就可以了, 故可译为 “啊” 。 ⑦何陋之 有?(刘禹锡《陋室铭》) .7 此句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之 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4.补 即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 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 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 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还要注意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语如“妻子” “地方”“指数”等,如: ①更 若役 ,复 若赋 ,则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说》) . . . . 译:变更 你的差役 ,恢复 你的赋税 ,那么怎么样呢? .. .. .. .. “更”“役”“复”“赋”,均应译为“变更”“差役”“恢复”“赋税”。 ②君恶 闻其过 ,则忠 化为佞 。(2003 年全国高考题) . . . . 译:皇帝讨厌 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 ,那么忠诚 (的人)会变为奸佞 (的人) .. .. .. .. “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③贤而多财 ,则损 其志 ;愚 而多财,则益 其过 。(2004 年高考广西卷) . . . . . . 译: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 多,就会削弱 他的志向 ;愚笨的人如果钱财 多,就会增多 他的过 .. .. .. .. .. . 失 。 . “财”“损”“志”“益”“过”都要补为双音节词,译为“钱财”“削弱”“志向”; “增多”“过失”“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 ④我奉王命 ,义无屈 。公等有妻子 ,徒死无益 。(2004 年高考重庆卷) .. .. .. . 译:我奉君王 的命令 ,按道义不能屈服 。你们 这些人有妻子 、儿女 ,白白送死没有好处 。 .. .. .... .. .. .. .... “王”“命”“无”“屈”“妻”“子”“益”均应换为“君王”“命令”“不能”“屈 服”“妻子”“儿女”“好处”。 (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 出来。如: ①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译: (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 “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 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 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②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2006 年上海卷) 译: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这里 “有”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语“吾”, 尾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应该补上。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力气可以到那里却没到,在别人来讲,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应该 后悔的。 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 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 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 补充出来。 ⑤沛公军紊稀#ㄋ韭砬ā妒芳恰ず杳叛纭罚 译:沛公驻军在紊稀 “军”后省略了“于”。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体情 况补出。8 ⑥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 年高考浙江卷) 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关系告知他们 ,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 “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他们”,翻译时应该补出。 (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 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 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①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李密《陈情表》) .... 译: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 “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九十六岁”。 ②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2006 年高考湖南卷) ... 译: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十之六”是分数词,译为“十分之六”。《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 国之一 ,中五 . .. . 之一 ,小九之一 ”与此同。 .. ...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译: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那些喜欢游览的人到的地方,还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 。 .... “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5.调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 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如: (1)主谓倒置 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 译:你治理东阿 是很好的啊! ..... ②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 译:你不聪明 也太厉害了! .... 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汝之不惠”是主语,“甚善矣”、“甚 矣”是谓语。翻译时应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2)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词,再说宾语。最值得注意的是用 “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句子。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助词“之”、“是” 不译。如: ①句读 之不知,惑 之不解。(韩愈《师说》) .. . 译:不懂得句读 ,不能解除疑惑 。 .. ..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借助词“之”“是”“之为”使宾语 前置。此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 前置,不译。又如“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惟命是 从”等。 .. . ②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 也。(2006 年高考全国卷Ⅰ) .. 译: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古汉语否定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未之有 ”即“未 ... 有之”,翻译时将“之”放到“有”的后面,即“有之”。又如“时不我 待”“三岁贯女, . 莫我 肯顾”。 . ③无乃尔 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 译:恐怕应该责怪你们 吧? .. 古汉语疑问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尔是过”即“过 尔”,翻译时将“尔”放到“过”的后面,“是”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9 ④不识吾子奚以 知之?(2004 年高考广东卷) .. 译:不知道您凭什么 知道这件事? ... ⑤欲而得之,又何请 焉?(2004 年高考福建卷) .. 译: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 呢? .... “奚以”“何请”均为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代词宾语“奚”“何”放到介词 “以”和动词“请”的后面。译为“凭什么”“请求什么”。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 . 译:蚯蚓没有锋利 的爪牙,强劲 的筋骨。 .. ..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时把“利”放到中心词“爪 牙”的前面。 ②今陕西成皋中,立土动及百尺,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 ..... 译:现在陕西成皋那里,矗立的土山动不动达到百尺高,也算是形体具备只不过规模小 .......... 一些 的雁荡山。 .. “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即“具体而微之雁荡”。翻译时把定语“具体而微” 放到中心词“雁荡山”的前面。 ③客有吹洞箫者 ,依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 译:有一个吹洞箫 的客人,合着节拍应和。 ...... “有吹洞箫者”修饰“客”,翻译时把“有吹洞箫者”放到中心词“客”的前面。 (4)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非常普遍,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讲,叫补 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语。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如: ①不拘于时 ,学于余 。(韩愈《师说》) .. .. 译:“不受时俗 限制(影响),向我 学习。 ... ..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 。(杜牧《阿房宫赋》) ...... 译:比田里的农夫 还多。 ......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 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徘徊。也可译为: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 ........ ........ ④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2004 年高考福建卷) .... 译: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 ........ ⑤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 ,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 年高考浙江卷) ... 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 (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 ⑥饮酒于斯亭 而乐之。(2004 年高考湖南卷) ...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 喝酒并以此为乐。 ...... 以上例①、②、④、⑤、⑥中,“于时”“于余”“于南亩之农夫”“于庭之槐”“以祸福” “于斯亭”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多”“纺”“谕”“饮”前作状语。 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③。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常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 动词之后作补语。如: ①骐骥一 跃,不能十步,驽马十 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 . 译:良马跳一次 ,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天 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 . 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面。10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 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 瓦罐。 . 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以上两例中,例①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良马一跳”。例②译为“替赵王一敲瓦罐”, 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应该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并放到谓语之后。 6.缩 即凝缩法。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如: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 之意,并吞八荒 之心。(贾谊《过秦论》) .... .... .... .... 译:“秦有并吞天下 ,统一四海 的雄心。” .... .... ☆意译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 文词义。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一般用意译。意译有一定的灵 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 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①秦 时明月汉 时关。(王昌龄《出塞》) . . 译:秦汉 时的明月,秦汉 时的关。 .. .. 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 ②主人 下马客 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 . 译:主人客人 下马上船。 .... 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主人白居易没有上船,如何“移船 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 分别放到一起,再进行翻译。下例类推。 ③燕 、赵 之收藏,韩 、魏 之经营,齐 、楚 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 . . . . . 译:燕 、赵 、韩 、魏 、齐 、楚 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 . . . . . . 这些句子直译就使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的意思。把同 一成分组合后,放到一起翻译。 2、比喻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尤其要注意译出借喻的本体。 ①金城 千里。(贾谊《过秦论》) .. 译:坚固的城防 方圆一千多里。 .....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 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②幽于粪土 之中而不辞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 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 中却在所不辞(的原因)。 ..... “粪土之中”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出其比喻义“污秽的监狱中”。 ③天下云 集响 应,赢粮而景 从。(贾谊《过秦论》) . . . 天下人像云一样 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 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 地跟随着他。 .... ..... ..... “云”、 “响”、 “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 “像回声一样地”、 “像 影子一样地”。 3、借代 ①臣以为布衣 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我认为平民百姓 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 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 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11 ②无丝竹 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 扰乱两耳。 .. “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 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古汉语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杏坛”代教育界,“社 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乡里,“祝融”代火灾,“纨F”代富家不肖子, “管弦”代音乐,“笔墨”代文章,“朱门”代富家,“而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 “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 剑,“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4、委婉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 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崤之战》) ...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 .... “拜君赐”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拜领你的恩赐”,根本就不能反映说话者的意思。实 际上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含蓄的挑战,意思是要来回报,而回报的方式是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 .. 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 了。 .. “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们翻译时就应该 把它译出来。 5、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 译: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 .. “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 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 翻译为“报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草率出兵,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 .......... 便仓皇失措。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是一个典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 匈奴,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翻译时要懂得典故,译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翻译为“像 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③钟期 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 译: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 ,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 例句中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 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7.教师归纳总结: 《文言文句子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 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五步翻译法: (1)划出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照抄 (2)找出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12 (3)虚词(有意义翻译,无意义删去。) (4)找出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5)字字落实,连贯规范。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 学习目的: 落实高考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学习步骤: 一.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 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 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 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 即、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难点探析13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 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晋鄙宿将。(《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甚焉?(《后汉书?刘宽传》) 例中判断很难辨认。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并译成判断句格式,加 上判断词“是”。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3.用“是”表判断。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但是,注意下一个句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 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 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 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因为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 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理解的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 事者。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4、用“为”,“为??所??”表被动。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5、用“被”表被动。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6、动词本身表被动。 戍卒叫,函谷举 。(《过秦论》)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过秦论》) . 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 (《郑伯克段于鄢》) . 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难点探析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 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 若有见 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2004 年高考上海卷) .14 上述例句中,“见”表被动。但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又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 例中“见”都相当于副词,有指代意义,指动作偏指一方。如“见恕”意为“饶恕我”。 以上几例“见”均为指代“我”。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2) 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 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 如: 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例中“诛”“婴”都是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果不译成被动,就会是“到了李牧因谗言诛 杀”“可是祖母刘氏多年缠绕疾病”,这样说不通,不合原意。意念被动要求我们能理解文 段,这样才能推敲。 ☆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 +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 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 置等形式: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 以上两句的顺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子之治东阿,甚善矣!”“几家能彀称心快 意!”。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 微斯人,吾谁 与归? (《岳阳楼记》) . 而彼且奚 适也?(《逍遥游》) . 不然,籍何 以至此? (《鸿门宴》) .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 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余是 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 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 代词作宾语。如: 恐年岁之不吾 与。(《离骚》) . 未之 有也。(《孟子》) . 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 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 无乃尔 是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 (之为)??”的格式。如: 惟弈秋 之为听。(《弈秋》) ..15 唯利 是图。唯命 是从。 . . (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 (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 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难点探析 比较下列句子: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前一个是肯定句,“汝”作为代词不前置,但后一句是否定句,“我”要前置。 例②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王”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 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人偷嗜暴恶者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尉逸事状》) ..... 客有吹洞箫者 。(《赤壁赋》) ..... 遂率子孙荷担者 三夫。(《愚公移山》) ...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 闻之。(《陈涉世家》) ..... 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 “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人”。 余例类推。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 后置。如: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 .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 . 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 “筋骨”、 “庙堂”、 “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 “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 +者”的格式。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有几人欤? ....... (5)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 .. 我持白璧一双 ,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鸿门宴》) .. .. 难点探析 辨识“之”作助词的定语后置要注意三点: 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 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之”前表领属) 二是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如: 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村中少年好事者 (定语后置) 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是特别注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 区别的办法是:16 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 “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 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 宾语前置句:句读 (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 之不解 .. . 不懂得句读 ,不能解除疑惑 .. ..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 (形容词),筋骨之强 . . 蚯蚓没有锋利 的爪牙,强劲 的筋骨 .. ..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 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 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 蓝。(《劝学》) . . 文采不表于 后世。(《报任安书》) .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 具告以 事。(《鸿门宴》) . 为坛而盟,祭以 尉首。(《陈涉世家》) .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 具告(之)。”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 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译作状语。 (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 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 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 (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 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 (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静女》) 2.省略谓语。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 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除臣(为)洗马。(《陈情表》)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言未毕,再拜曰: “公幸教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 (《段太尉逸事状》)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理解时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 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17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鸿门宴》) 赐之(以)彘肩。(《鸿门宴》)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省略的。读 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 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出师表》)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出师表》) 难点探析 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我们往往辨析不全。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 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 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 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 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剖析。 ☆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 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有以、无以、有所、无所、比 有??用来、没有??用来、有??的、 陈述语气 及、为??所、以为、以??为 没有??的、等到??的时候、把??当 作 奈何、 何如、 如 (奈) ??何、 怎么办、 怎么样、 把??怎么样、 大概?? 疑问语气 得无??乎、孰与、孰若 吧(恐怕??吧)、跟??相比?? 感叹语气 何其、一何、何??之 多么、何等、多么、怎么??这样啊 无乃??乎、 不亦??乎、 得 恐怕、 只怕、 不是??吗、 难道??吗、 、 反问语气 无??乎、何??为 为什么??呢 二、文言文翻译好的译文的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 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 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句后, 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 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法。 1.留18 ①至和元年 七月某日,临川 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 ②光武 难其守,问于邓禹 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 者?”(2006 高考天津卷) .. .. .. ③乃疑迁 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 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 书不诬 . .. . 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2004 年高考吉林卷)2.换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 ②伏 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2006 年高考重庆卷) .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 望 。(苏轼《赤壁赋》) . .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贾谊《过秦论》) ..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贾谊《过秦论》) .. ⑥处庙堂 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2006 年高考湖北卷)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 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 诸如此类的还有 “萧墙” “黔 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 3.删 ①师道之 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 . ②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 ③静女其 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 ④夫 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 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 ⑥噫吁
,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 . ⑦何陋之 有?(刘禹锡《陋室铭》) . 4.补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①更 若役 ,复 若赋 ,则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说》) . . . . ②君恶 闻其过 ,则忠 化为佞 。(2003 年全国高考题) . . . .19 ③贤而多财 ,则损 其志 ;愚 而多财,则益 其过 。(2004 年高考广西卷) . . . . . . ④我奉王命 ,义无屈 。公等有妻子 ,徒死无益 。(2004 年高考重庆卷) .. .. .. . (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①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②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2006 年上海卷)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⑤沛公军紊稀#ㄋ韭砬ā妒芳恰ず杳叛纭罚 ⑥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 年高考浙江卷) (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①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李密《陈情表》) .... ②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2006 年高考湖南卷) ...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5.调 (1)主谓倒置 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 ②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 (2)宾语前置 ①句读 之不知,惑 之不解。(韩愈《师说》) .. . ②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 也。(2006 年高考全国卷Ⅰ) .. ③无乃尔 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 ④不识吾子奚以 知之?(2004 年高考广东卷) .. ⑤欲而得之,又何请 焉?(2004 年高考福建卷) .. (3)定语后置 ①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 . ②今陕西成皋中,立土动及百尺,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 ..... ③客有吹洞箫者 ,依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20 (4)介宾短语后置 ①不拘于时 ,学于余 。(韩愈《师说》) .. ..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 。(杜牧《阿房宫赋》) ......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 ④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2004 年高考福建卷) .... ⑤乃召其酋豪,谕以 祸福 ,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 年高考浙江卷) . .. ⑥饮酒于斯亭 而乐之。(2004 年高考湖南卷) ...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常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 动词之后作补语。如: ①骐骥一 跃,不能十步,驽马十 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 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缩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 之意,并吞八荒 之心。(贾谊《过秦论》) .... .... .... .... ☆意译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 文词义。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一般用意译。意译有一定的灵 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 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1、互文 ①秦 时明月汉 时关。(王昌龄《出塞》) . . ②主人 下马客 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 . ③燕 、赵 之收藏,韩 、魏 之经营,齐 、楚 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 . . . . . 2、比喻 ①金城 千里。(贾谊《过秦论》) .. ②幽于粪土 之中而不辞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 ③天下云 集响 应,赢粮而景 从。(贾谊《过秦论》) . . . 3、借代 ①臣以为布衣 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1 ②无丝竹 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 古汉语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如 “杏坛” 代 , “社稷” 代 , “干戈” 代 , “桑梓”代 ,“祝融”代 ,“纨F”代 ,“管弦”代 ,“笔 墨”代 ,“朱门”代 ,“而立”代 ,“杜康”代 ,“丹青” 代 ,“钟鼎”、“山林”代 ,“缙绅”代 ,“三尺”代 ,“万 钟”代 等。 4、委婉 ①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崤之战》) ...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 .. 5、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③钟期 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 四、总结: 《文言文句子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22
赞助商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在古文中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