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真的有sp俱乐部吗,有的话在哪里

Access denied | www.meiwentingg.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meiwentingg.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12de728c3c651be-ua98).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猛击★★&推荐★↑↑↑↑↑↑↑&人人公共主页:http://page.renren.com/&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pclubwb&&点点主页:http://spclubhelp.diandian.com&&人人小站:http://zhan.renren.com/spclub&&&讨论区&人人小组:http://xiaozu.renren.com/xiaozu/253120/thread&.&&一个为所有智能手机菜鸟而生的平台&.&一个为所有智能手机菜鸟服务的平台&&智慧,科技,分享,传播&&spread&a&better&life.&&SPC客服邮箱&&&
清纯美少女讲解手机外置Magic Pro Pronmini键盘(粤语)
那些年,我们一起熬过的夜。
我没想到当我再回来的时候,SPC的关注量竟然都上了1000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同门PK:Galaxy Note 2对比Galaxy S3
最新发布Samsung Galaxy Note 2 四核5.5寸
BB 10:瘦死的骆驼有多大?---转自ifanr
不得不说,我被 BB 10 发布会上的键盘体验震惊了。这个优势,几乎让我下定决心来等&的 BB 10 全触屏机器。但只是转念间,另外两个因素让我回归现实:电池,应用。由于昨天的发布会只是发布 BB 10 软件(面向媒体的有限的系统雏形、面向开发者的开发工具等),CEO Thorsten Heins 只字未提 BB 10 未来的硬件规格。Engadget 现场发回来的开发者测试机(Dev Alpha Developer Devices)的是:
4.2 寸屏幕
1280 x 768 分辨率(不清楚是不是 PenTile)
QNX 系统电池,内斗严重电池呢?还记得去年 12 月财报会议上 Jim Balsillie 许下的诺言吗?当时他说 QNX 手机推迟发布的原因是&选择新芯片&,而 QNX 手机依托新芯片&会有更好的续航能力&。上个月 Jim Balsillie 从公司(原因是向运营商推行单独剥离后的黑莓私有网络服务,领导层不和),这份诺言也带走了吗?电池是黑莓一直以来宣称的优势,、8700&&这些国内玩机用户接触的第一批黑莓手机,都因为出众的屏幕表现、键盘打字、电池续航而被莓友所津津乐道。但曾几何时,黑莓不再宣扬电池了,因为它的待机也只剩下 1-2 天,还是在&大白电&的情况下。所以我听到 Jim Balsillie 的计划后,很为激动。Blackberry World 是 RIM 面向媒体、合作伙伴、开发者的大会,如果电池足够吸引眼球,何不拿来尝鲜?事实上,从现场体验 BB 10 开发测试机情况来看,多家媒体反馈手机的系统是 PlayBook 上直接移植过来的,字体偏小,很多功能也都进行了隐藏。Blackberry 10 的发布显得非常匆忙。诚如海因斯(Thorsten Heins)在发布会上开头所讲的那样,这是他 1 月 22 日就任公司 CEO 来首次正式亮相。但是据报道,正是这位 CEO 在创始人 Mike Lazaridis 的支持下,否决了 Balsillie 专注于开发下一代 BB 10 手机的计划。这场公司政治斗争显然影响到了产品的开发进程。海因斯在&上对公司的未来的走向,没有排除收购的可能,只是说这不是&主要方向&,公司需要&深层次的改变&(substantial change)。在财报声明中,他表示将对各种机会展开&全面的战略评估&,这些机会包括&合作关系和合资企业,授权,以及利用 RIM 资产为我们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其他方式&。高层的动摇,及过年一年股价/市值的惨淡表现,已经导致多位高管离职。在 3 月 30 日财报公布当天,就传出 CTO 和 COO 离职的消息,并得到 RIM 官方确认。其后一周,再传出多位高级副总(SVP)和副总离职的。而此时,海因斯目前还在找&一个强有力的营销官&。应用,太迟了海因斯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强调 BB 10 要在今年下半年才能面市,而据&,虚拟键盘的 BB 10 手机可能会在 8 月发布,10 月上市;而实体键盘的 BB 10 手机则要等到明年一季度了。当初 N4BB 得到消息后非常兴奋,&终于可以提前看到机器了&。与此相映成辉的是,4 月 26 日到 4 月 30 日的 RIM 股价也攀升到 14 美元以上。但 Blackberry World 大会上发布的 BB 10 显然令人失望,不是炫酷的输入法、Cascades UI、手势操作令人失望,而是发布的消息太少了,加上从 PB 的移植嫌疑重大,让人很难猜测其产品真实的进度。时间往后拖对黑莓是极为不利的。去年 10 月,苹果和 Google 都对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进行了大版本升级,由目前的情况来看,苹果和 Google 的时间点仍然在 9-10 月份;而 Windows Phone 8 也将在 9 月发布。BB 10 假如 8 月发布,10 月产品面市,这场硬碰硬的争夺对于孱弱的黑莓,应该是经不起的。尤其是用户在四者中必须选择一者的时候:iOS 有外观有应用,Android 有配置有应用;Windows Phone 有外观。RIM 有什么?显然仅靠输入法是不足以帮助它卖出上千万机器的&&况且粉丝市场和企业市场也在被挤压。Playbook 的外观丑到爆,同样遭连累的还有 Kindle Fire,但后者有 199 美元的低价诱惑&&PB 也做过 199 美元,并帮助其将单季销量从 15 万台提升到 50 万台,但那只是&促销&。那么应用能不能帮助 BB 10 掳获用户?答案是否定的。昨天发布会上 CEO 海因斯在演讲的起初,分享了:
63% 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都会玩社交网络,黑莓用户这一比例是 87%
22% 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都会下载应用,黑莓用户这一比例是 34%(目前全球黑莓手机用户是 7700 万人,黑莓 BBM 用户是 5500 万人。)这两组数据更多地是展示给开发者看,让开发者树立信心。黑莓笼络开发者的手段,除了虚拟的数字外,还有实在的恩惠:
BB 10 发布会现场送出 2000 部开发者测试机,供开发者使用
今年 2 月 3 日-13 日,每移植一款 Android 应用到 BB App World,开发者免费得一部 Playbook(与诺基亚在中国搞的&春 Phone 计划&相似,但后者是送 Lumia 800)但真正能吸引开发者的,显然不是这些小恩惠,而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市场决定需求,需求决定供给。需求来自哪里?来自日趋娱乐化的大众。可惜的是,RIM 高层,仍然在罔视大众娱乐的需求。海因斯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说:
娱乐是最关键的价值吗?不,你需要做的是超越它并提供独特的价值。黑莓用户希望从他们的手机那里得到更多满足。显然,这个说法与 3 月底财报会议上的表态是一致的:
&RIM 会重新调整在企业市场的努力&,在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政策中重新获得自己的份额&&BYOD 允许员工自己购买自己的手机,而非只能使用黑莓手机工作。根据 2 月 8 日海因斯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开发者大会(DevCon Europe)公布的数据,黑莓 App World 的应用数量&超过 6 万个&。这个数字,现在已经低于 Windows Phone 商店的应用数量(7 万)。与微软-诺基亚争夺&老三&的位置,似乎并不容易。现在给黑莓扣上&瘦死的骆驼&的帽子,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为产品还未面市,如果妥善经营,或许能抓住粉丝这个市场,成就 PalmPre 这样的小众市场(无奈 HP 扼杀 webOS 硬件)。但&的市场份额,还经得起另外两强的多久的排挤呢?再加上后起之秀 Windows Phone 7/8 的挤压,这匹&骆驼&一年后能不能大过&马&,是一个重重的疑问。
社交网络:立于技术,成于关系---转自ifanr
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络企业 Facebook 在 4 月初以价值 10 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了图片分享社交程序 Instagram。这则新闻,随即以最快的速度占满了各大报纸、科技网站,扑天盖地的深度报道和各种分析随处可见。这个 2004 年才正式上线的网站,不仅用 8 年的时间在全球积累了 9 亿用户,更是在经过高速增长的两年后,用 10 亿美元收购了一个创办不到两年、仍未摸索出盈利模式的 10 多人团队。现在在 Google 的搜索框里键入这两个公司的关键词,自爆出收购新闻起的两周时间内,可以得到 11,800,000 个词条。此刻,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发生在五年前的同一个相似故事&&Google 收购 YouTube。2006 年 11 月,当时的 Google 差不多也是刚刚创立 8 年,而 16.5 亿美元收购的对象&&YouTube,创立时间同样不足两年:21个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 这次迄今为止金额最高的收购,不仅吸引了投资行业、互联网界的极大关注。同样令人关注的是,在互联网中被服务的一端&&用户群中也激起了不小的反响。打开电脑,各个社交平台上的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转发了这条新闻,仿佛是自己就职的公司被收购一样。这番热闹,恰好反映这次收购的里程碑式的影响。技术与匿名Facebook 诞生于 2004 年的哈佛大学的学生宿舍,起初只是面向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网页平台,两年后面向所有拥有有效邮箱的人。设计简洁的页面上,起初只是一些基本的个人信息的填写,用户可以上传照片、互相评论留言等等。另一厢,Instagram 的登陆苹果 App Store 商店是在 2010 年 10 月。它有着简单却不乏设计感的界面,就连表示赞许的图标都不是简单的一个&大拇指&,而是一颗红色的爱心。彼时,有着极为清晰的视网膜屏的 iPhone 4 已经开始售卖了 4 个月。这一次的开发者不再是象牙塔里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而是两位非计算机专业的年轻编程爱好者。因为本身只是一个基于 iOS 的程序,起初的用户都是拥有苹果移动设备的用户。这两者的起点都始于局限,但都在极短的时间里,积聚了难以想象的活力。网络虽然一开始就在于连接,但是如何去构建这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社交网络?上网者又应该如何通过这个新媒介进行沟通?这是早期从事社交方面的网络公司以及使用者们需要通过自我探索去寻找答案的问题。如同 1993 年 7 月 5 日首次登载于在《纽约客》上的那幅著名漫画一样,一只正在上网的狗,告诉蹲在一旁的狗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2000 年,一项由莫拉翰-马丁和舒马赫(Morahan-Martin and Schumacher)所做的研究表明,在电脑屏幕前,网络赋予人&可以任意身份&的特点,是构成上网冲动的一部分。那时的互联网社交被由匿名所带来的未知充斥着,虽然互联,但缺乏透明,加上本来匮乏的相关的互联网应用服务,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几乎没有什么交集可言。开放与联接上面提到 2004 年创立的Facebook一开始的用户是那些开始独立学习生活的大学生们。除了平常的学业之外,和同学间的社交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保持或是辅助现实中的社交生活,网络逐渐从之前的用来掩饰真实身份,变成了强化现实社交的工具。当时的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也丰富了起来,在线搜索、在线购物、在线听歌等等。经过几年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互联网的世界,其实完全一个可以和现实生活相互补充的。我们开始发现互联网不仅仅是用来和线上那些虚拟的朋友交流的平台,而很多日常的事情也完全也可以依靠它来完成。自 Facebook 这样一个新兴的社交平台出现,大家对于网络社交的认识开始有了些改变,之前匿名的网络文化开始慢慢向着更为透明、开放、真实的网络文化前进发展。2000 年互联网用户数量是 3 亿 6 千万,2005 年全球上网人数突破 10 亿。而根据世界互联网数据网的统计,截至 2011 年底,全球已经有近 23 亿人在线。北美以 78.6% 网络使用覆盖率位居第一,而在非洲虽然现在覆盖率只有 13.5%,但是相比较 2000 年的情况,整整是 10 年前的 30 倍。2011 年,在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 Flurry 的一份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智能手机用户花在移动程序上的时间超过在电脑上浏览网页的时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记者 Steve Silberman 在数码杂志《Wired》上发表了一篇有关于 Nokia 未来发展。在文章中,他对于 21 世纪手机的设想便是:一个能装在口袋里的,时刻与高速网络相连的移动通讯设备。的确,越来越丰富的互连网服务范围,通讯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家开始热议的&云&,虚拟世界开始无缝的与我们的真实生活衔接起来。社交网络不再但是一个冷冰冰的由计算机语言所建造的简单沟通平台,而成为现实的一个自然延展。社交可以很轻与这个延展的互动,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开始了。闲不住的我们,开始把互联网上浩淼却无序的信息节选出来为己所用,加上筛选之后的加工整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作品,就在这个延展的世界向大家展示出来。1968年,波普艺术家 Andy Warhol 说:&在未来,每个人都有 15 分钟成名的机会&。而这个&未来&,基本是目前的&现实&:只需要我们在网上精心耕耘,就一定会迎来这个 15 分钟聚焦各种目光的时间。2010 年所发布的 Instagram,仿佛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一举成名的舞台。如果说,博客需要更多的是精彩的文字以及构思的时间的话,拍照则是一个更快更直接的展示情感的方式;如果还能加上一些颇有些艺术气息的滤镜,几秒中之内,通过 Instagram,一幅看起来有艺术意味的产品便诞生了。说它是产品而非作品,是因为照片一旦制作出来,便投放到了市场&&Instagram 所提供的社交平台上,所有人都能看到这张照片,就像是摆在货价上的物品,而当关注你的人看过这幅照片之后之后还有被&赞&或是评论,就算是被消费了。于是一个产品自生产到售卖及收到反馈的过程就以一种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此时,这个社交程序不再是之前缺乏温度,缺少精干交流的工具,用户与程序之间的情感投入以及更深的关系连结便显现出来。Instagram 免费提供生产的工具,用户则提供劳动力,虽然没有实质上的收入,但却仿佛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有了小小的收获感。2011 年 6 月,Instagram 达到 500 万用户,与此同时有 1 亿张照片被上传。截至到去年年底,全球每秒就有 60 张照片被上传到Instagram的服务器上,并在它所整合的其他知名社交平台上被展示。而今年再收购之前几天所推出的 Android 版,在收购新闻所起到的间接宣传的作用下,现在 Instagram 所拥有的帐户数目达到了 5 千万。10 亿的收购价格,如果算在每个为 Instagram 提供&产品&的&劳动者&身上的话,每人值约 20 美元。可惜,使用这个程序的你我都没有收到这笔收购费,而且这还是一个从未实际盈利过的公司。技术为关系服务还记得那部去年斩获不少大奖,引起众多讨论的电影《社交网络》吗?电影里由 Jesse Eisenberg 所饰演的 Facebook 创始人提到一旦有了广告,Facebook 就会不够酷了。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 Mark 来说,的确&不够酷&远比不赚钱更失败。直到创业到第 4 年,也就是 2008 年 3 月,前 Google 全球在线销售和运营副总裁 Sheryl Sangberg 的加入 Facebook。这个有着极为良好教育背景及丰富工作经历的职场女性将这个不希望在 11 点就结束的派对,为 Facebook 找到了不会影响派对气氛的广告商来赞助。2010 年,Facebook 第一次出现盈利,接下来高速成长的两年,平均每个用户所带来的收入从 87 美分上涨到 1.21 美元。而 Facebook 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均衡发展也体现在不同地区用户所带来利润平均值,就上个季度来说北美的用户为 2.86 美元,欧洲和亚洲的用户分别为 1. 4 美元和 0.53 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大家普遍接受的 1000 亿美元的市值来说,每个用户的价值高达 111 美元。这个市值如何实现,Facebook 还有 15 天要走。尽管在 Facebook 上,每一天上传的照片总量相当于 Instagram 从创业到现在所达到的总量,但是却同那些有着更多情感投入的小照片有着很大的区别。也许这个诞生于计算机天才宿舍的网页社交前辈,已经认识到,技术也许只是一个基础,真正让用户和这个网络互相的关系的稳固、带有情感的投入和交流才是整个工程搭建的开始。最后还是引用那部电影里的一个场景,当共同创办者 Saverin 因为赌气冻结资金的时候,Mark 告诉他这件事情的严重后果。歇斯底里的他,向 Saverin 咆哮到:
&让我来告诉你 Facebook 和其他网站的不同,我们从不会崩溃!如果服务器只是瘫痪一天,我们的整个声誉就会无可挽救地毁掉。用户都是薄情易变的,Friendster 就证明了一点。&虽然电影纯属虚构,但是也许 Facebook 在创立之时,技术的稳定性是一切之首,但是对于用户在和自己之间的关系定位上,Facebook 可能还是多少缺少一些人情味道。一旦企业把自己和用户的关系更多理解为有着情感投入的朋友关系而加以投入的话,只会因为相互信任而更加紧密。当下,尽管 Instagram 的类似程序并不少,却难以撼动它的影响力。Instagram 在与用户间关系上的思考和实践,也许是每一个打算开拓或是正在经营社交网络的企业需要借鉴的地方。
Pinterest为何如此风靡?
从2011年9月到2012年2月短短半年内,Pinterest的浏览量增加了866%。Pinterest为何如此风靡?简约的设计风格是它的杀手锏,用户浏览时仅靠最少的操作就可以获得大量信息,瀑布流式的网页设计风格也随之火热起来。
中国——全球网民人数最多
图说给您带来了很多关于外国的信息图,今天来说说中国吧。提到中国,幽默地讲最大的特产就是&&人。短短的几年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民数最多的国家。到2015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社会化网站,对家庭来说亦敌亦友?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社会化网站的接受程度都会不一样。年轻人认为这是交友互动非常棒的平台,那家里的其他成员也这样认为吗?无论老少,都需要加强保护社会化网站上的个人信息,更多的交流、更好的交流,人与人之间才会越来越近。
二维码的使用和发展
& & & &关于二维码的信息图再次来袭!这份信息由Top SEO Liverpool出品。信息图中蕴含了移动二维码的用户和他们如何使用二维码的。在如今智能手机销售量已经超过计算机的时代,你认为二维码会成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吗?
从 Google Phone 原型图想到的---转自ifanr
一款产品背后要经历多少次的推倒重来,才能达到大家都满意的效果?iPhone 如此,Google Phone 也不例外。最近 Google 与甲骨文因为 Java 专利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双方在法庭相见,甲骨文坚持认为 Google 的 Android 系统侵权,而 Google 认为没有。然而裁判是需要证据的,于是 Google 将与 Android 有关的文档带到法庭上,其中包括了公司在 2006 年设计的&Google Phone&原型机,时间比 2008 年正式推出 Android 要早两年。其实,与 Google Phone 相关的原型机,我们之前也见过。当时 Google 与工业设计工作室 Mikea & Maaike 合作,分别制作了两个版本的原型机:一个是 HTC Dream ,也就是 G1 ;一个是比 HTC Dream 稍早一些的原型机。有所不同的是,原型机是全键盘的直板机型,外形很像诺基亚的 E 系列直板键盘机型:
当然,在法庭上披露的 Google Phone 要比 Mikea & Maaike 设计的原型机更加接近最初的想法。当时的设计有两种,其中之一如下图,外型上和 HTC 的 ChaCha 有相近的地方:
如果说为什么第一部 Android 手机 G1 以及 HTC 最初生产的一批 Android 手机机型都内置了轨迹球?从下图中 Google Phone 的设计就能看得出来,它拥有和黑莓相似的身材,几乎一致的键盘区以及轨迹球设计:
为什么最初的 Google Phone 是一个直板全键盘机型?因为在设计之中,少不了对各种出色产品的借鉴。2006 年?那是诺基亚以及黑莓等直板全键盘机型的天下。Google 的文档还告诉我们,Google 原计划于 2007 年 6 月 1 日到 8 月 31 日之间发布 Google Phone。现实是,一直到 2008 年 9 月,Google 才正式发布 G1,比原定计划整整晚了一年。不仅如此,G1 的设计相比原来也有了大幅度的变化&&从一款直板全键盘机型改为大屏幕触摸屏设计。比较令人惊叹的是 Google 的执行力,在 2007 年 1 月看到苹果发布的 iPhone 之后,马上推翻原来 Google Phone 的概念,重新进行设计。这种推倒重来,是一个好产品的必经之路&&好想法必然经过多次打磨,才能发光发亮,呈现到人们的眼前。
马化腾 VS. 凯文凯利:互联网千亿级的考问---转自36氪
凯文凯利被称为互联网的&预言帝&,他在1994年出版的书《失控》中就预见到了今天的云计算、敏捷开发、网络社区、虚拟现实等。马化腾的QQ则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他也被称为中国的&产品帝&。昨天腾讯在北京举办了马化腾和凯文凯利的高端对话,现场一共提出了七个问题。下面内容来自对现场对话的整理(不保证和现场对话一模一样。)提问的背景:马化腾:在过去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从业人员就好像在地面上,在一个原始的荒漠,在丛林里面去拼杀,去发展,但事实上当我们看到凯文&凯利的一些论著,我们感觉到他是从高空去俯视整个格局的发展,可以观察到河流的走向。对于我们来说,像井底之蛙,就限在某一个局限的范围里面,没有办法全局观察整个产业和整个环境生态的变迁,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的制约,所以也会遇到很多的困惑。包括很多我们征求意见领袖和网民的问题,以及我们自身遇到的疑问,有很多类别。不管是谈垄断也好,谈个人隐私也好,谈未来互联网移动化等等,我们发现很多问题困惑着我们,我们也非常希望借助这个宝贵的机会,凯文凯利能给我们更多前瞻性的指引,我们也愿意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能够与他分享,希望找到更多的答案。一、千亿级的考问,失控与控制,对互联网企业的管理来讲,失控和控制之间怎么样找到一个平衡点?凯文凯利是怎么样理解这种平衡的?凯文凯利:如果你要是把控制作为一种具有约束的力量,如果说觉得它是一种存在或者不存在的控制力量,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帮助。我们所需要的是不同类型的控制,我觉得现在我们必须要拥有的一种控制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统,就好像在互联网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协作,而且有对于互动的控制,它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而是共同控制的模式。这种控制就好像你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比如你的孩子属于青春期,你没办法直接控制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给他们一些培训,让他能够放手去做,比如你要告诉这个孩子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应该为什么东西感到骄傲,你有什么奖惩给他,这是我们可以运用的一种控制方法。在公司内部我们也可以用,对待互联网我们也可以去用,因为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变得很大了。如果我们想要强制性的进行控制是没有用的,你没有办法去进行强制性的控制,它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们看不同类型的控制,它要比我们考虑控制还是不控制要更好。马化腾:凯文凯利在书里面提到了一些对于我们来说反映到企业管理方面的,刚才他也问我说,你们现在最担忧什么?我说对于我们来说内部管理问题是其中一个非常大的担忧,比如员工人数增加非常快,去年增加60%,现在突破两万多人。文化的稀释,包括管理方面其实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外界也有很多的文章质疑腾讯有没有失控等文章。我看到凯文凯利有一个观点,一个大企业有固定的流程,有比较成熟的流程,这里面就会让其中的产品、研发等会限制在其中,可能达到某一个高点之后就陷入到一个局部的优势,可能没有办法摆脱这样一个从内部创新和把握新机会的机遇的能力。往往看到一些创新,包括企业内部也是一样,是从边缘的地方起来,它会有自下而上的情况。所以,如果完全自上而下,说看好了往哪边走,这样往往企业是没有活力的,是很僵化的,尤其在互联网变化特别快的产业里面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不用一年的时间,就会发现落伍了。对腾讯来说,我们其实是两种结合,一方面是要对成熟的业务,就是它已经进入到相对清晰的业务是用比较稳健的管理方式。但是对于新兴的模糊的地带,是需要鼓励自下而上的,但都是客观辩证的。一旦成熟的时候,不能完全失控,其实要依靠你成熟的那一部分帮助他。比如微信,它不在我们成熟的无线业务里面诞生,反而是在广州研发中心诞生。一旦它成形,我们全公司的力量支持它,包括我们核心的QQ的关系链,包括我们的营销资源,包括其它的微博、社交网站,其实是联动起来的。这个是一个比较好的范例。如果说你没有营造一个环境的话,企业内部的管理可能就各据山头,那就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对于腾讯来说,这是一个大的挑战,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会遇到的挑战。像凯文凯利的理论,就好像一个大自然的生物进化一样,其实进化在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外界刺激,会让局部的物种产生变化,适者生存,自然会产生一些地区的生物有差异性的变化。适应好的话就自然会成长起来,就会形成多文化多基因的生物,我觉得应该顺应这样的潮流。这是我的一些理解。二、垄断。凯文凯利怎么看待人们对垄断的指责?凯文凯利:在工业化时代,垄断是非常不好的一个事情,是我们需要反对的。因为通常来说,垄断会伤害到我们的顾客,会导致不平衡。但是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我们对垄断的看法应该是不同的,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价值。而且这种垄断不会是很长的,是一种短暂的垄断,所以在互联网的世界,我觉得这是一种自然垄断,我会这么去称呼它。不管是一个公司,或者说这样的一个系统,它开始占据支配性的地位,其实是有利的,无论是对于我们的用户,还是对于我们的客户。不管是发明一个协议或者什么,它都是有利的。它也有危险的一面,但是我说的自然垄断不会延续很长的时间,它会很快被取代,被下一代产品或者下一代科技所取代。我所说的自然垄断是有利的,只要它能够给我们的客户,给我们的用户带来好处。所以,对于自然垄断的现象,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主持人:听到凯文凯利的解读,Pony是不是内心苦笑了一下?马化腾:是,大家知道别人正在告我们垄断。事实上市场份额大并不是垄断的一个充分的条件,只是其中一个条件。更关注的是有没有用这个条件去做坏事情,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判断。刚才凯文凯利谈到了跟传统行业(工业时代)的垄断比,我首先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因为我们过去看的很多所谓的垄断是资源型的,要么对能源、要么对石油,就是过一两百年都是需要的。现在谈到互联网更多的是阶段性服务的形态,正如凯文凯利讲的其实是一直在变化的。比如国外有了Facebook之后,就没有人说MSN什么事情了,其实不用去管它,如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自然会消亡,简单限制它的发展是很愚蠢的事情,即使是Facebook也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兴的微博也好,还有移动终端的演变,Facebook在手机终端上的社交并不像PC那么普及。所以,这些危机是永远存在的,不要以为说这些大的企业没有危险,往往稍微一疏忽跟不上形势,不用几年,可能一两年就基本看出苗头。我非常赞同凯文凯利的观点,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没有人保证服务是一直持续的,过五年、十年大家还是这样使用因特网。但问题是,这个转化的过程,是应该由其它企业完成,还是说你应该把一家做的所有的服务变成一个开放的平台,还是说应该大企业自身演化,往往是有这几条路。从国外这几个巨头来看,都要思考这个问题,无非是这几种结局:一是被灭掉;二是投资并购;三是自身把所有的机会都把握到。这三种结果可能都有。但是,不可能一个企业把握到所有的范围,你会有一个空间,包括刚刚谈的是不是一个产业格局走向一个生态圈,这其实也是我们后面想问凯文凯利的问题。三、在数据的海洋中,个人隐私与个性化服务产生新的冲突,凯文凯利您觉得怎么样处理这个大的冲突?个人隐私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凯文凯利:在英语当中说的这种隐私是指很多方面的,我想说隐私和个性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冲突。我昨天也说过,我希望观众能够把我当成一个个性化的个体,公司发出的产品也希望把我当成是一个个体,我希望我的政府把我当成一个个体。我如果希望大家都把我当成个性化的个体的话,我必须在大家面前剖析我自己,我想要这种个性化服务就必须要有一些透明度。如果我希望这种个性化服务最大化的话,我就要有最大化的透明度。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也可以来决定,我不想告诉任何人关于我的一些隐私的东西,我肯定就不能期望别人把我当成一个个性化的个体来看,这也是个性化和透明度之间的小的矛盾。但同时我们也有一些选择,我们可以在隐私和个性化当中有一个程度的选择,就是说我们可以选择更少的透明度,更多的大众化,其他人就会去猜测。如果你希望要更加有隐私性的话,你可以这样去选择。但是,如果你想更加个性化或者更加需要有透明度的话,你也可以去选择。我们虽然认为我们知道人性,或者人的本质,但是我觉得人们还是更希望自己需要有个性化的对待。马化腾:理论上我很支持他这样的大度,但是落地有很大的争议。比如我们QQ圈子,把我们上百亿的关系链数据做一个分析,能够让用户发觉到他可能连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东西,比如丢失的朋友可能会找回来,这引发一些争议,可能Facebook还没有腾讯这么长,没有积累十几年的过程。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反思,我听到很多人给我们表达的,就是产品很好,能不能形态不要那么突兀。所以,这引发一个问题,个性化需求人人都需要,都希望进到一个商店或者进一个餐厅,店家认得出是你,叫得出你的名字。但是,他不希望说在街上突然有人也能叫出你的名字,可能结果是一样,但是这个形式是很重要的。如果规则一开始很清晰,你要参与这个服务会得到什么,但是你要清楚你也会让别人了解到你更多情况。再一个,这个变化一定是有渐进性的,这样可以化解很多所谓大家隐私受到侵犯,这时候会产生很多问题,瞬间无法适应,这时候可能会把因为隐私,因为个性化所带来的负面因素是分散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他能有时间去化解,去调整自己的隐私策略,哪些东西要关掉,哪些要开,每个人都不一样。这样的话,就可以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有机会双赢,否则的话就是0和1,永远没办法变的。当时我们这个功能推出来之后,很多人骂,但是我们事后停了,很多人又问,能不能再开一个,还挺想看的。很多人的心态是很想看别人的隐私,不想自己的隐私给别人看。可能人的心态有很细微的这种,需要我们做产品的时候把握的。我们重新回炉再造,希望能够做的更加好一点。以前我们本来是放在一个实验室,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大,所以我们也在反思。其实我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希望大家多理解。四、平台创业会不会成为一个趋势?在平台上创业能不能长出一个平台性的公司,我们知道国外长出了类似的公司,想听听凯文凯利对平台创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判断?凯文凯利:实际上在硅谷的风投行业当中,有一些创业的公司,这些风投就会问这些创业的公司,你们开发的是个新的功能,还是你们要建立起来一个新的公司,还是说你们要开发的是新的产品,还是要建一个新的平台。所有人想要做的似乎都是一个平台,很少人想要去做一个公司,有很多人想要运用其他人开发出来的平台,只是自己加上一些新的功能。我觉得在这里,你要利用一个平台,能够开发出来一些新的应用,或者说在别人的平台上可以应用的新的产品,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新的业务。如果你自己开发平台会非常复杂,如果你是一个新创业的人,更好的是开发出来一个新的产品,拿到别人的平台上去卖,但这实际上有一个业务的架构在这儿。我不知道马化腾先生怎么看这个问题?你会不会介意在腾讯上长出一个小腾讯?马化腾:其实我们现在看好,尤其是美国变化很快,比我们十几年前做互联网企业的时候整个环境有利很多了,不需要一个帐号体系,用Facebook的帐号也好,或用其它的成熟的帐号就可以使用。再一个是后端的支撑,比如云的平台,对存储,对数据中心的访问,不需要做很大的投资就可以租用服务,而且性能非常好。现在开发的环境和发布应用也有很好的途径,像Facebook开放的平台,像手机苹果的很多平台,一个人的一个产品发布之后,可能非常受欢迎,一夜之间上百万人下载使用,这个已经比过去好很多了。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新的小公司或个人游戏的创意和产品能够很快的实现,新的创意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大的变化趋势。也就是说这个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不是说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在中国来说,我们的平台级的开放比国外晚一些,但是在去年包括腾讯在内很多家互联网公司,也走了这样的开放之路,也希望整个社区的服务更加完善,更加有吸引力。对于平台公司来说,它的成败在于平台受不受欢迎,而不在于它具体的哪个服务是不是受欢迎。对腾讯来说,我们是很清晰的,尤其是我们的整个社交网站,其实有大量的应用几乎全部由外部开发,刚刚起步的时候有几款是我们自己开发的,包括我们内部做游戏的部门也想自己做,最后他们自己也觉得不适合,很多应该是由外部的公司去做。所以,我们基本上主要内容的提供是由外部开发提供,有的是有合作,有的是有少量的投资。这个过程中很多细微的问题,比如如何适应海量用户群开发应用,我们会给这些外部公司提供大量的帮助,也包括支付,因为最终要让开发者挣到钱,而不是叫好不叫座。这当中会有一些坎坷,包括内部会有不少声音,这个会对公司有威胁,但最后还是认为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主持人:假如给平台上创业者的一句忠告是什么?马化腾:首先它的竞争对手不是平台,而是跟他一样的开发商,我现在很多开发商一来就是跟平台做PK,他忘了周围的人。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做出独特的产品,红海中怎么做出蓝海的特色。五、中国的下一个腾讯、下一个百度、下一个阿里巴巴在哪里?凯文凯利: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确定的一点,通常来说会有一些颠覆性的公司是从行业外部突然出现的。刚才我们谈到了垄断,实际上IBM一直是做电脑的,在主机这个行业没人能够打败IBM,打败IBM的最后是微软。在软件行业没人打败微软,结果是谷歌打败了微软,谷歌又是做搜索的,谷歌最后又被Facebook打败了,Facebook又是一个社交网站。下一个腾讯是谁,肯定不会是在腾讯这个业务行业,比如说在支付领域的公司,它需要有自己的优势,在另外一个行业有自己的优势,就好像今天的Facebook。确实很难注意到它,它肯定不在这个行业,但是它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主持人:请问马化腾先生,你自己有没有半夜睡不着,或者半夜惊醒,你自己有没有下一个腾讯的担心或者关注?马化腾:有思考,但没有像你描述的这么细节。我非常赞同凯文凯利这样的,因为我要试图客观,要颠覆的一定不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同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好像是重兵把手,很难完全从同一个路径上挑战,甚至也没有必要。但是一定会从大家不注意的地方,从另一个角度解决用户很大的需求,可以利用一些科技的创新,利用终端的一些变化,也可能有硬件的结合,也可能跟传统的某一个领域结合,这都是很有可能的,它的挑战一定不是说它一来就跟你打的,往往不知不觉成长到很大的时候才发现用户的时间、金钱和注意力会花在另外一种服务身上,才觉得他们之间好像是有竞争关系。大家可能老是在环视周围的人,不是你真正的竞争对手,也不是你应该特别担心的,更多应该往前看,抛开竞争的话题,想想未来的产业趋势是什么,自己把一个创业公司的压力先放下,不要有包袱。不能像柯达先发明的数码相机,应该鼓励自我革命,甚至是内部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有好处的。刚刚提到了微信的例子,看似是竞争,但实际上是一种演变,你不去做的话,这个领域本身可能就会发生变化。我们幸运的是,从SNS到微博,不同纬度,我们都希望能尽量跟随这个潮流去成长,现在我们做的领域已经不是十年前的领域了,一定是在变化。六、假如凯文凯利到中国来创业,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凯文凯利:我非常感兴趣的是信息技术,它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社会都趋于老龄化,中国现在的独生子女政策,也造成了家里一般都是一个孩子。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我现在所配戴的是一个小的设备,它能够不断地检测我的健康状况,我的身体情况,我觉得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进一步发展,革新。中国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传播系统,在这方面长远来看,在中国在医药方面科技的发展,作为全球性的发展。七、请问一下凯文凯利,在《失控》里面多次提到科技在改善人性。在人性和科技大规模融合的未来,您觉得我们的人性会被互联网以何种方式、何种强度改变?凯文凯利:我其实是非常乐观的,对于互联网业。我认为互联网有的时候会被指控使人变得肤浅,而且人们用互联网用的太多了,但是我觉得互联网的好处或者互联网的用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我之前说过读写方式的华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互联网其实扩大了我们的圈子,这实时都在发生,而且我也可以看到我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他们和全世界都有联系,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说其它语言的人都有联系,因为我们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通过互联网。所以,其他人被带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他和我们自身组成了自我或者我们这样一个圈子,在目前这样一个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没有办法去阻止它的发展,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益处,我们相当于是一个集体社会,我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圈子,如果这个圈子越大我们获益就会越大。也就是说纳入更多的人进来,形成更大的一个集体,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集体,这也是互联网为什么使人类不断改进的一个原因。第二方面,我一直认为科技越来越复杂,但是它也越来越生态,越来越有机,它越来越相当于纳入了一个生态系统,而不只是一个机器,这对我们人类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发展。互联网一直是在改进我们的人性,我们自己其实是我们科技发展的一些产品,所以说科技让我们变得更人性化。这也许是一个新的观点,科技和人性永远不是分开的,它使我们人变得更加人性化,因为我们人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研制出来的一种产品,我们使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使我们的活动更加多元化,科技越来越发展,我们人就越来越人性化。互联网也一样,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利,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它使人变得更加人性化。马化腾:科技确实能够让传统的方面有很大的突破,让人们能够从比较传统僵化的社会生产组织中释放出来,让每个个体摆脱很多层级,或者损耗。迭代的速度快和损耗少,会让整个人类的思想和能力的进化加快,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面的因素。另外一方面,我也提出一些疑惑,如果科技真的是这么好,使很多人的抗打击能力会变得脆弱,就是说大家太依赖网络了,什么事就不会做了。也许这也是杞人忧天,就好像说现在回到原始社会是不是没法生存,但网络时代很多事情是秒级的,带来的危害性挺令人忧虑的。就好像互联网公司,网络任何一个单点的故障,都会导致人的生活会停顿。我在思考,怎么样把单点的风险分散化,或者说云端是一个碎片,有点网格计算的意思,这样会不会更可控。马化腾的终极提问:整个互联网对全球来说,人类已经在它其中哪个阶段,后面是不是还有很多阶段?或者短期一点说,未来十年我们能够到达哪个阶段?凯文凯利:实际上我也想要按照天来看看互联网,互联网有多少天的历史,如果我们这样来算,互联网只是一个婴儿,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看到了很多重要的发明,看到了很多重要的产品。但是,还有更多的产品没有开发。所以说,我们用的是过去二十年开发的东西。现在互联网并不是我们在电脑上打个字,或者用手机上面的移动网络。实际上我们这儿所有的人,可能他们的手机都是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我们称之为物联网,这实际上今后这个行业变化的一个趋势。我们会看到终端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服务器的数量也会进一步增加。尽管有很多人在建服务器群,有上千万台的服务器,可能今后在云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服务器。如果看一看我们现在,我们只是处在这样一个进程的开始。如果从十年、二十年来看,今后这个行业还会继续发展,而且会和我们现在的状况大不相同。如果一开始对于网络进行预测的话,我们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应该被线缆所联系起来,比如说你看电视,有实时的电视,有几百个电视台,给你不同的选择,选了之后立刻就会把内容在你的终端上播出来。当时我们并没有预测到社交网络的繁荣发展,这才是网络真正的强大所在,网络并不是一个大电视。二十年之后,这个网络会变得更好,而且它会和现在完全不同,因为它会充满了各种数据流,网络上会有各种终端把人和网络连在一起。二十年以后,它会遍布我们周围,还有在我们身体彼此之间产生流动,就好像我们生活在云之中,我们本身就处在云之中,我们本身也构成了云。就好像我们生活在一片海洋之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云就好像是空气一样离我们那么近。我们不会再想网页、浏览器这种东西,而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这实际上是在今后二十年旅途当中的一个开始。
卖域名也能成千万富翁?---转自36氪
&我就是很贪心,我想要拥有全世界。&
&我就是很贪心,我想要拥有全世界。&Michael Mann今年45岁,是美国特拉华州的一名居民,同时也是一位千万富翁。这名千万富翁跟一般的大款有什么区别呢?Michael Mann是个不折不扣的&域名控&,基本上每天都会买300个左右的域名。上周,Michael Mann更是在不到24小时内一口气买下了14,962个域名。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呀!然后,Michael Mann不久就将它们售出,售价在几百美元到几千美元不等。
Michael的域名买卖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他在刚开始做买卖的时候,花了70美元购入&Menus.com&这个域名,然后很走运地以5万美元的高价卖出。大家算算,Michael这笔交易的回报率有几百倍。Michael从这种买卖中看到了甜头,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2005年,Michael将自己创建的BuyDomains公司以8千万美元的高价卖给了Highland Capital,他自己也成了千万富翁。而此后,Michael的域名生意也并未就此止步,他最新的域名业务,DomainMarket.com,每个月能带来40万美元的收入。Michael说,&我就是很贪心,我想要拥有全世界。&Michael的成功肯定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为什么很多读者在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跟我一样会目瞪口呆呢?因为大家没想到卖域名能挣这么多钱!但是大家不要忘了,Michael从上世界90年代互联网刚刚开热的时候就瞄准了这笔生意,而那会儿买卖域名相对来说肯定还是个&非主流&的生意。Michael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很多生意,不怕你做不到,只怕你想不到。正是Michael的这种市场敏锐性,让他成了千万富翁。而且,这种生意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Michael深谙互联网公司&取名的艺术&,很会&投其所好&,所以才能一投一个准。
UC浏览器与银联合作,实现手机端使用银行卡在线支付
今天 UC优视与银联 联合宣布推出基于UC浏览器的移动安全支付产品,让用户在手机上可以直接通过UC浏览器使用有银联标识的借记卡和信用卡直接在手机端完成支付,首先支持Android(8.3版本即可使用)和Symbian平台,不久也会增加对iOS和Windows Phone平台的支持。用户首次进入支付场景后,需按提示下载安装银联官方插件,安装完成后,按提示输入银行卡相关信息后即可完成支付,相当方便。&只要有一张银行卡,无需第三方支付账号,无需开通网银,普通用户只要有银联卡使用UC浏览器就能实现移动支付功能。&详细步骤如下(点击看大图):
目前支持交通、农业、平安、浦东、兴业等银行,详见上图。UC浏览器目前月活跃用户达2亿,Android平台上月活跃用户达5000万,而UC浏览器的这一全新功能无疑会给广大消费者和商家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将推进移动支付的全民化进程。UC还将开放支付接口,商家只需在移动网站脚本中添加一段支付相关代码即可。也就是说,未来几乎所有的移动网站都可支持银行卡支付功能。在支付服务上,安全性是绕不开的话题。据介绍,UC和银联推出的这个支付方案采取了浏览与支付相分离的技术架构,浏览网页的安全交给UC浏览器,支付的安全则交给银联的支付插件,拥有全方位的安全技术防护 :
网站安全:UC云安全服务,恶意网站/软件识别
终端安全:安全插件密钥二次加密,防木马截取
输入安全:敏感数据自定义软键盘方式输入,输入后立即采用私有算法加密
传输安全:采用银行级别的HTTPS加密通道
服务器安全:银联支付插件与银行服务器直接对接,采用3DES和1024位的RSA算法验证和加密技术
权威机构检测:通过国家银行卡检测中心十一项严格检验UC浏览器的这一举措必然会促使国内其他浏览器跟进,比如QQ浏览器,目前这两个浏览器占领了国内手机浏览器市场的较大份额。
读报这个习惯---转载 ifanr
根据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0 年我国 18~70 周岁国民的报纸阅读率66.8℅。同年的调查中,的数据是 74%,统计德日两国分别为 72% 和 92%。当然,如同美国文豪马克&吐温所说:&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统计数字。& 如果不去考虑这些数据间的对比,回顾一下自己的阅读习惯在这些年的变化,从读者角度,你又如何看待付费的电子阅读时代呢?虽然阅读是很多人共同的爱好,但人们阅读的内容、目的以及方式都有所差异。在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很多人依然保持着之前阅读的习惯: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对于部分人来说,电子书、电子报纸之流根本不太实用,明明可以去楼下报亭买的一张报纸,在图书馆能够借阅或是书店购买到的一本书,为何又要购置一个电子设备,然后再去阅读呢?大多数人喜爱阅读是为了内容,而这些由纸张到电子的转化,只不过是因为一些外部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早几年,当国内报纸的数字版本还不是那么流行,在国外很想看以前常看的国内报纸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在它们的网站还有些与纸版类似的内容报道。但对于喜欢看实体报纸,并享受那种翻阅乐趣的我来说,这还是不足以解愁。而且大多报纸官网的排版设计,根本无法引起我阅读的兴趣,还不如直接订阅它们的 RSS 。后来只得买些容易购买的本地周报,作为替代品,以保持读报习惯。对于青春期几乎是和互联网一同成长的一代,当报纸已不再是获取最新信息的主要平台时,我依然无法放弃它的原因在于,报纸对于某些新闻的深入报道,以及报纸上的一些特约评论员专栏。这种纵向的内容扩展以及经过整理加工的优质信息,是报纸依旧充满吸引力的重要因素,那种信息被&推入&所带来的惊喜有时远胜于在网上&自行找出&的体验。虽然此时阅读的语言发生了变化,但是内容质量还是同之前喜欢的报纸一样,读过之后颇有收获。国际版的 Kindle DX 发布之后,我尝试通过它来订阅一些英文报纸,毕竟价格合适,还可以免费试订一个月。可是一个月之后,除了&报纸通过 Whispernet 的送达&让我深感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之外,9 寸 Kindle 上的排版方式,文章中图表和数独、填字游戏的被阉割都让我难以接受。在试用一个月后,我还是果断地取消订阅。可以想像,一个经常有阅读报纸习惯的美国人,身在一个难以购买此类纸质报纸的地方,当时 Kindle 所推出的电子订阅版本只能满足最基本的阅读需求。接着是 2010 年上半年推出的 iPad。从 2009 年底,The Wonderfactory 所发布的《体育画报》平板电脑版的 demo 在网络上疯传,到之后 iPad 的推出,有人认为乔布斯继拯救完音乐行业之后,也将拯救出版业。我也走出之前 Kindle 阅读报纸时的沮丧心情,逐渐变得乐观起来。可是,除了添加了自己之前订阅的 RSS 和用 Flipboard 获取信息之外,报纸类在平板上的版本大部分还是单纯 pdf ,或是有些少量多媒体嵌入的应用。后来各大报社、杂志社加紧应用设计与开发,一边和苹果较劲,一边努力探索盈利模式,2010 年可谓是报纸和杂志业在平板市场&&更具体的说是 iPad 这个平台上&&磕磕碰碰的一年。2011 年 3 月 17 日,《纽约时报》推出&付费墙&,《纽约时报》在 iPad 上的应用也不再免费,改进后的 iPad 版《纽约时报》比之前在 2010年年初苹果发布会上由《纽约时报》数字营业高级副总裁 Martin Nisenholtz 进行的演示也有更好的用户体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推出&数字订阅计划&一年后,《纽约时报》现在仍能拥有近 50 万付费订阅者。2011 年 10 月,报刊杂志(Newsstand)在 iOS 平台上的推出,结束了之前颇有些碎片化的电子报刊杂志订阅模式,使苹果和报刊杂志社之间的订阅方式之争暂时划上句号。iPad 版报刊便捷的付费方式、相对低廉的价格以及和纸质报刊保持一致甚至有所提高的内容质量,都使 iPad 和报刊出版行业结合的前景看上去颇为乐观。回望报刊杂志阅读方式多样化的发展历程,也许这些新方式只是保持阅读爱好的工具,而回归到阅读本身,内容才是阅读的出发点和&本心&。不可否认,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报刊内容获取方式、阅读方式、付费方式上的改进。但这些改变是让我们离&优质内容&越近还是越远。而一个已经有阅读习惯的人是不会因为方式的变化,而就内容质量作出大的妥协。虽然把&格雷欣定律& (即&劣币驱逐优币&定律)应用在当下媒体行业里有些牵强,但事实却是:&严肃媒体&提供的优质内容对不少年轻人来说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他们更依赖于电视、网络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相较于报刊杂志,缺乏加工和深度,但阅读起来更方便、轻松。业界一直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作为数字订阅模式改革的先锋,对于他们所作的探索进行研讨和学习。但是缺乏对本土阅读群体的研究,这些学来的经验终究难以很好的实现。也许对于国内的报纸来说,实行 &付费墙& 等收费模式之前应该还有一些功课需要去做,还有一段我们自己要走的路。例如如何保持原有的读报群体,以及对于不属于忠实读者群的人们,如何谨慎合理地引导阅读的兴趣,从而开启大家对此高质量内容的消费意识等,这将都是报纸应该思考和努力的地方。单纯就内容来说,由于报纸已经不再是新闻信息的&守门人&,如何扩展单纯新闻报道之外领域,报纸能够做的其实还有很多:专业的编辑、事件真实性的核查、还有内容形式上的设计优化。写到这里,不免想到新一代的年轻人,如果从一开始就只是依赖于电视、网络上相较于报刊杂志,缺乏加工,缺乏深度的信息的时候,我们怎么让他们中的部分人对&严肃媒体&感兴趣?作为今后的潜在从业者和读者群,如果对于&严肃媒体&从初始就缺乏信任和兴趣,我们当下讨论的盈利模式都将是空谈。当大部分从事报业的人更多的是去迎合,而不是于当下的&浅&阅读潮流进行一些讨论和探索,数十年之后,我们的后代所阅读的报纸即使存在,也将同今日所读的报纸有很大不同了吧。&
一张图看清中国互联网经济结构发展:2007年-2011年中国互联网经济细分行业市场份额
京东VS国美
垃圾邮件的污染
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垃圾邮件,但它并不仅仅是一个烦人的东西,它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由网络营销服务公司webpagefx所发布的一份信息图表明,一封垃圾邮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辆汽车行驶3英尺排放的二氧化碳一样多。每年人们花在阅读及删除垃圾邮件的时间总和是1040亿小时,是建造迪拜塔的4700倍。2010年全年发送的垃圾邮件数量是95万亿封,其中中国占了15%,仅次于美国21%??
如何让员工对社会化媒体驾轻就熟?
在社会化媒体快速的发展的今天,企业市场营销不可避免的将涉及社会化媒体。聘请专门的社交媒体顾问将会花费不小的代价,何不培训自己的员工熟练掌握社会化媒体宣传及营销呢?如何让员工对社会化媒体驾轻就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1308人关注
1308人关注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