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没有知道济南长清附近有那种考研自习室的吗(交费的那种),谢i谢

在山东师范大学就读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 知乎377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0,922分享邀请回答24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32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了考研,我们能努力到什么程度?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61,377分享邀请回答zhihu.com/question/54119585/answer/22K3,1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K1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济南人好相处吗?都有什么性格特征?济南消费水平怎么样? - 知乎27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268分享邀请回答421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3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想考复旦法硕有可能吗? - 知乎45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9,434分享邀请回答zhihu.com/lives/9500741上面这个链接,是我开的如何备考法律硕士live,专门针对法硕考生。里面几乎包含了我所有的备考经验,当然会比本篇详细,毕竟本篇只是记录我的一些情况,所以如果不知道怎么开始、怎么买书、怎么规划时间、什么阶段看什么书的话,墙裂建议你先去听一下这场live,再回来看本篇,会更加理解我的一些经验。感恩如果你对法硕尚且一无所知不知如何下手,那么这个新的live就是为你量身准备的!因为很多人加我问我好多如何准备的问题,所以才又完善了自己的备考方法,开了新的live!链接如下 旧的 live是使用艾宾浩斯的方法 讲的其实不全是背书很多是备考到后期如何调整心态和其他的一些琐事 新的live是从一开始备考法硕开始 从前期到后期究竟如何看书如何做题如何听音频如何背书的 所以新的live会更加全面~----艾宾浩斯记忆曲线live-----好多小伙伴都在私信催我快点开live,把我懒癌都治好了呢...主要内容是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开始背诵按照我的设定,北鼻们应该已经用完音频,开始做真题,并且在十月一之前,做完一遍,重点分析案例分析。此过程可以看书!然后十月份开始进入到高强度的背诵中。如果有小伙伴已经做完真题并开始背诵了,可以慢慢来,先背诵重点内容,不用着急。live的时间是十月六号晚上八点哦链接如下:大家可以也到我的主页里面,点live哦手机客户端是苹果的童鞋们,要用网页版才能参加 live哦~另外着急报考学校的童鞋们,可以私信我,加我微信,先搞定学校的事情~祝好哦~——————以下是正文————————恩。。。 感谢底下小伙伴们的鼓励。我要上蛋蛋了哈哈~~~已经拟录取状态了正在等待名单以及通知书中~谢天谢地!今年分在了B3组,超级幸运,虽然是低分进了高分组,却非常顺利的就完成了面试。真的是用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因为知道自己过了之后,水逆了一个星期= =手机掉洗衣机里,工作上被怼。。哭...最近要写论文,还有实习,会比较忙,过了这个阶段,会写一下自己这半年来走的弯路以及复试的一些准备情况~附上一张喜欢的图片,貌似是班级群里某个小伙伴P的,给跪了~——————我是赶来更新的分割线——————————很久之前就说要更新一下自己考研走过的弯路和一点拙见来着,只是我本人懒癌发作,竟一直拖到暑假。暑假是一个关键时刻,天热浮躁,大家又都留在学校备考,复习到一半,各种艰辛苦楚也只有自己心中知道,近期也有很多小伙伴来私信我,我虽然加了几个人,但是一个个分别回答终究是效率太低,倒不如直接分享出来。接下来我会从择校 备考书籍 时间分配 英语 复试 其他等几个方面分别写一点,不是纯干货,不过是一个操碎了心的老学姐在叨逼叨罢了(づ ̄3 ̄)づ╭?~(一)择校关于择校,其实我的原则很简单:城市&学校地理位置&学校&专业说来惭愧,这也是我大学四年的惨痛教训。╮(╯_╰)╭1、选城市,北上广是必须的。对于法律人来说,大城市意味着大律所(或者是律所多)意味着资源广,所以一定要去北上广。(当然,若您家本身家底厚,未毕业就有工作,那这句话当我没说)大二那年暑假,闲来无事,“考察”了一下北京和上海(广州离我太远,未考虑),一是旅游,二是择良市而栖。我个人不喜欢北京,个人感觉北京很脏很乱(个人感觉加粗加下划线),而上海很干净;再就是北京政治气息太浓厚,古板传统,而上海活泼开放,富有时尚气息,况且很喜欢比水而居,所以毫不犹豫就选了上海。我虽然说的很简单,但是也跟父母的观点不和。一、我是山东人,我父母一直觉得北上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毕竟北京学校多,生活习惯与山东相差不多,北京话也大体能听懂,将来我父母也能更好的适应北京的生活,而上海地处南方,与北方思维也好、生活也好,都有不小的差距,另外我父母还担心上海排外。二、我的一个叔叔在北京,我俩都是山师毕业的,他大我两岁,已经在北京站稳了脚跟,我去北京可以受他照顾。三、其实我选择上海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雾霾,表示绝对的反感北京的雾霾,不想把自己的未来都葬送在那样的环境中,我在济南已经生活了四年了,四年的雾霾让我心有余悸,我实在难以忍受北京的雾霾。即使我最开始想的是考北大,当时我相信我有这个实力,现在也依然相信(理由:今年上海比北京阅卷严格,上海地区基础课普遍110+,北京则12/30+),只不过雾霾实在让我望而却步。我至今都还跟我妈开玩笑:“要是北大在上海就好了,分分钟不用纠结了。”~~o(&_&)o ~~我俩争执了半年,其实我本人也稍有犹豫,毕竟是北大,就名气来说,跟复旦还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但是上海的诱惑又太大辣~~o(&_&)o ~~(好纠结)后来我爸开导我妈:“孩子自己以后的生活,就让她自己折腾去吧,你跟着瞎掺和什么~”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动哭了好吗?!一直以来,我爸对我都是不管不顾,随我折腾,仿佛没我这个闺女一样,但是紧要关头还是给我投了关键一票~ ~(≧▽≦)/~ 然后我妈就绝对的尊重我的选择辣~~~2、上海尘埃落定,接下来是学校和学校的地理位置。我心中只有三所可供选择的院校:复旦、交大、华政首先说华政。为什么没有选华政,先介绍一下背景。我本科在一个山沟沟里,一个不受待见、近年来靠着大学城那一条商业街发家的长清区(县),小地方实在是破烂的令人发指,周围三面环山,坐车到济南市里需要颠簸一个小时,放假回家,校门口挤满了人,仿佛是大学版釜山行,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无尽的阴影,所以我下定决心,研究生时期,绝对要靠近市中心,这也是我排除了华政的原因。华政研究生在松江区,坐地铁到上海市中心得接近两个小时,我何必再自找苦吃。要知道,研二要实习的,难道你要做地铁每天来回两个小时奔波吗?若在公司附近租房子,那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然,论法硕的学术水平来说,华政作为老牌五院四系,绝对完爆复旦。但是这地理位置,唉…一言难尽啊...(有小伙伴指出,华政本科生在松江,研究生在市中心,是我考证失败了 o(╥﹏╥)o
但是这样已经没法再选了~不过大家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考证地理位置,对实习很关键~)交大。国际名誉确实高,学术水平绝对开挂,但是它本身是一个理工类院校,再加上,要论上海本地的名气,复旦始终还是大于交大的。其次,交大今年缩减了研究生名额,这是我不愿意冒险的原因。但是近年来,交大有心要重视法硕,动用各方资源建设凯原法学院,私心认为,在培养法硕这方面,交大比复旦有诚意,只不过它正处在一个幼儿阶段,虽说校友资源比较短缺,但是前途不可限量。删删减减,于是就定下了复旦。3、选法硕的原因我本科是英语专业(师范类),可惜我本人并没有那么喜欢当老师,大二选修了法律之后,才慢慢的喜欢上了法律,我们专业大约有三个人也选修了法律,一人考上清华,一人考上山大,我考上了复旦。这仅是我们英语专业的情况,跟别提二专业有140人之多,其他专业也有考的,只不过考上哪所学校,我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因为有此基础,我学起法律来,并不是如大部分同学一样,零基础,但是我的基础,也仅是对法律有一个朦胧的印象罢了。所以没有学过二专业的同学,也不需要因此而气馁,因为我虽学过,但是效果也仅限于相当于比大家多看了一遍书而已。由于我本科是英语专业,这也算是一种小小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也仅限于词汇和长难句方面,这个后面我会细说。以上只是我本人的一些择校经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倒也不必非得照着我的模板来,权衡利弊即可。(二)备考书籍其实我用到的书并不是很多,但是我本着两个原则:1、资料一定要精,完完全全搞懂一本胜过囫囵吞枣十本。2、真题胜过一切然后是各科的备考资料:1、法硕:分析指南刑法分则配套练习册真题冲刺背诵讲义(每年11月底,文运法硕会整理大约500道需要背诵的简答题)2、英语:只有真题3、政治:红宝书肖秀荣1000题真题肖四(用来背简答题)肖八风中劲草(用来做选择题)(三)时间分配总的时间段:主要的复习时间我列在了表里,下面讲的,比较详细,像流水账一般记录了大半年的生活,主要是走过的一些弯路和一点点建议。(政治我没有下很多功夫,最后65分低空飘过,大题主要是背了肖四,说来惭愧,真无经验可言O(≧口≦)O)我是从3月份中旬开始备考的,当时大三下,还有很多课,因为准备的比较早,所以只在下课的时候看书,进度很慢,到六月初才看完了民刑,期间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一边做配套练习。(注意此刻我发现了自己一个致命的缺点)我发现,做笔记完全拖慢了我的看书速度,我原本以为用iPad做笔记记要点是在为后期系统整理复习,况且我当时觉得iPad拿着随时复习也很方便,所以我前期复习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在iPad上敲敲打打,完全不过脑子的在整理笔记,等到六月初,我才惊出一身汗,幸亏当时对自己了解够深,有先见之明。其实我本人并没有经常翻阅笔记的习惯,所以意识到自己就算是记了笔记也绝不会有大用处,所以我及时收手了,至今我都非常感激当机立断的自己,因为等到后期需要背诵的时候,你会发现,文运法硕已经做了大部分的工作,辅导机构已经帮你把需要背的知识点整理好了,客观来说,它整理的比你全比你清晰比你排版好,你要做的就是打印背诵就好,所以不要自作聪明做无用功。而事实证明,我辛辛苦苦做了两个月的笔记,后来一次也没有再看过。我必须要提醒一下,我对我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如果你平时有记笔记并且随时复习笔记的习惯,那记笔记对你来说事半功倍,但是对我来说,绝对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这是惨痛的教训,两个月的时间,足够我看两遍民刑了。所以六月初我停止记笔记,接下来的基础课(宪法、法理学、法制史),我只看书做配套训练,速度瞬间就提上来了,20天左右就看完一遍并做完了一遍配套练习。时间已经到了6中旬,即将期末考试,那时候我们的课非常多,所以大约有20天的时间,我停止了看书,开始备考。7月中,学校放假,二专还有最后几门需要上课,我白天就上课,晚上开始看视频,同步看讲义。7月底回家一趟,待了十天,8月初返校。此时是济南最热的日子,教室里没有空调,即使在风扇底下,吹过的,都是热风。我天生怕热,汗流浃背,这四个字,形容当时的自己,最贴切不过了。8月到9月开学这段时间,我其实做了大部分的基础工作。这个阶段,分析看到了第二遍,开始听音频看讲义,同时做第二遍配套练习(建议大家用铅笔做,这样可以擦掉重新做一遍,当然,如果您有钱任性,买上个百八十本来做,您随意),其次学会挑拣分析中的重点,尤其是根据老师的讲解,整理不明白的知识点,务求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搞懂分析,为接下来背诵打基础。我全程跟的是文运法硕的音频,暑假音频已经慢慢开始更新,我在网上买的视频课,没花几个钱,就全程包了文运法硕所有的资料和政治英语,卖家也是法硕同学,特别好,只要一更新,就会给我发资料,在此感谢他半年的帮助。跟大家说两个小技巧。1、文运法硕有时候更新的是视频课,但是看视频太慢,浪费时间,建议大家把视频转化成音频。网上有音频转化软件,我用的是格式工厂。具体操作:点击“-&MP3、添加文件、设置目标文件夹、确定、最后别忘记点开始”2、在转化成音频之后,建议大家加速来听,安卓:枫叶播放器;iOS:VLC(这个软件可以加速视频,省掉了转化的烦恼,但是众所周知,苹果手机导入文件很麻烦,我没试过,希望有知友可以讲解一下)PS:有的视频也可以直接加速,但是我没试过,就没有发言权了。一个视频也是很大的,何况光刑法就四五十个视频,占内存太大了,我喜欢走在路上也听听音频,所以综合来看,转化成音频效果最好。暑假容易浮躁,此时到了看第二遍书的时候,进度仍旧得放慢,开始刷题,天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再看看身边越来越多的书,再瞅瞅陆陆续续拖着行李箱离开的同学,心理难免觉得不平衡,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一定要在校备考。我在家那十天,效率比较低,况且人一般都习惯于在习惯的地方做习惯的事情。家对于大部分来说,都是放假放松的地方,就算你想学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都在“制定计划、完成不了”之间挣扎,何苦呢,不如直接放几天假,轻轻松松玩,然后回学校,认认真真复习。提几点醒:1、这个时间段会感觉自己好像每天都在看书,但是又仿佛什么都没看,觉得效率很低。我想说这个现象不只是你自己有,其他人的普遍存在,我也遇到过,所以普遍现象罢了,不要紧张,也不要想太多,按部就班的继续自己的任务即可。2、尚未确定目标院校的童鞋,在这个阶段,建议你多查查资料,问问学长学姐,确定一个目标。因为暑假真的很艰苦,没有目标的你就相当于浮萍,很容易就会放弃。我当时虽然仍在北大和复旦之间纠结,但是我知道一点,就是不管去北大还是复旦,前提就是我必须要考到一定的分数,这也就是我想说的第三点。3、一定要给自己计划得分点。比如你要考北清复交,那么你的分数就一定要高。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你的目标分数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往高里定,比如我当时给自己的理想规划是:基础课:110-120综合课:120英语:80+政治:70+这样就是380-390分具体再根据自己做的真题情况,来规划自己的得分点和失分点。拿基础课为例:我的重点都放在选择题上,因为题量大,分值高,却又容易做。这样单选题,我允许自己错5个以内,多选题争取在3个以内,这样扣掉10分左右,判断题比较难,再丢掉5分,案例分析再丢10分,其他的边边角角再丢10分,这样能得120分。你的目标分数对应着你的复习强度。如果你的目标是北清复交,国家线360+,那么只要复习好了,再差,你也不会考到360以下。可是如果你的目标是普通一本院校,国家线330+,那么你的复习强度就会跟着下降,因为你只要够340就行了,所以最终也很难考到390。你大可以把目标往高了定,因为对自己要求越高,显然越能考高分。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我也是正常人,智商正常,方法也很普遍,我知道自己要什么,我知道我得不到的后果是什么,所以我几乎是倾尽全力在做这件事。所以对于考研er来说,最忌讳目标不坚定,更忌讳目标太低。4、文运法硕的视频仅是一个辅助作用,用来帮助你理解知识点的,重点还是理解分析,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视频上,切莫本末倒置。5、一旦开始看书,不要囫囵吞枣,一定要精而细,边边角角都不要放过。法硕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了,重点难点都很清晰明了,且越来越有偏难的趋势,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透过真题看知识点,然后回归分析。大四上学期,我们专业还有两节专业课,所以我直接选择逃课,全身心备考。9月份开学,此时考研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学校里备考的气氛也逐渐浓厚,此时的我已经开始做看第三遍书,并随手做历年分类真题了,同时也开始从2005年开始做真题。最开始我只做选择题,忽略了大题,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一定要多做民刑案例分析!一定要多做民刑案例分析!一定要多做民刑案例分析!我就是吃了这个亏。最后要考试了,我才看完了一遍案例分析,更别提花时间好好研究应该怎么做了,考试的时候,根本无法抽丝剥茧来分析。所以强烈建议大家重视案例分析。九月中旬我开始背书,第一遍很辛苦,一个上午才背几页,背的很慢,花了一个半月才背完一遍,背到法制史的时候,前面的刑法几乎忘的差不多了,我心想这也不是办法,于是从10月下旬,我开始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辅助记忆,由于宪法比较杂乱,细碎的知识点多,我就把宪法放在了第一天要背的。(更新)附上表格链接:简要说明一下这个表格的使用方法。内容很简单的,1就是你第一天背的东西,2就是第二天准备背的东西,以此类推,简而言之,数字就代表着背诵的内容。横着的那些分钟啊啥的是隔了多少时间就得背一次。举个栗子。今天是艾宾浩斯的第3天。你看第3天的标注。3 3 3 2 1 你需要在5分钟后复习今天背的,30分钟后复习一次,12个小时后再复习一次。然后往后走有个2,意味着今天是背了2里面的内容的后一天,所以今天要复习2后面还有个1,今天是背了1里面的内容的第二天,所以今天也要复习1以此类推,今天要背的这一个行里,后面有数字几,你就要在相应的时间里去背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内容。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在背书中度过。日子也单调的可怕。7:00-8:00 晨读英语阅读8:00-12:00 背分析13:00-14:30 看政治红宝书14:30-18:00 背分析18:30-19:30 做英语真题+分析19:30-21:30 背分析21:30-22:30 做真题(此时真题已做到第二遍)23:00-24:00 看政治红宝书+1000题其实到考前,除了偶尔加重政治和作文的时间外,我的时间表几乎没变过。分析也是按照上述表格,每天背一章这样子,遇到比较大的章节,就分成两天来背。我的复习策略是加重了背诵的时间,稍微有点忽略真题。我建议大家可以加大真题的比重,多匀一点时间给它,还是那句话:一定要重视民刑案例分析。有时间的可以看一看司考的案例分析,看一下思路即可,也不用全部做了,找找分析方法。到十一月底的时候,文运法硕就开始总结背诵版讲义了,到后期可以完全拿着这份讲义来背。其实整个考研过程里,也有过撑不下去的时候。11.12-11.14三天,躲在宿舍里整整看了三天小说,那大概是我半年来最放纵的一次了。放纵过后就是清醒,我告诉自己,只给自己三天时间,然后就全身心学习,直到考前。考研到了十、十一月份,一定会遇到疲倦期,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学习方法到底对不对,或者背了忘忘了背,又或者是做题总是出错。那么我的建议就是:累了,学不下去了,就告诉自己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前行,不然满怀愧疚,于事无补。其实学习计划大家都差不多,大家心里也都有数,我主要的重点是在讲一些走过的弯路和建议大家需要重视的地方。我的备考过程其实真的很简单,就是一本书反复。分析看了五遍、背了十遍之多(有人问为什么会背这么多遍,其实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来背,我的宪法背了有15遍,建议你细细看一下这个表格,绝对有十遍之多)真题选择题两遍、大题一遍(此处建议大题做两遍)英语真题分析了五遍政治1000题做了两遍写在最后:吐槽一下今年的阅卷工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以前好像是全国统一阅卷来着,但是今年突然分地区阅卷,北京上海全部分开。其实综合课并不是很难,甚至于可以说是很简单的,我做题的时候,所有的大题全部背到了,考完我自认为可以上130,结果出来成绩,114,那一刻直接懵了。等初试分数慢慢公开的时候,大家就开始陆续在法硕联盟上报分数了。去年出分的时候,我密切关注了一下去更新的帖子。每翻几页就能碰到N个考复旦的,大多390+,我甚至还在下面占了一层楼,说:“今年考复旦的好多啊。”然而今年,我翻了十几页,才看到了寥寥几个考复旦的,大都是考北大的在报成绩,综合课大都120+,我当时就觉得特别奇怪,明明有很多报复旦的,怎么会没人出来报成绩呢?当时我就怀疑,上海地区的综合课肯定压分了,政治也压了。结果复试名单出来之后,彻底验证了我的想法。2016年,复试人数174,考370以上的,共129人。2017年,复试人数194,考370以上的,共103人。比去年少了26人。2016年,考360-369的,共42人。2017年,考360-369的,共85人。比去年多了近一半人。大家的综合课成绩都集中在110-120其实还蛮可惜的,毕竟自己背了那么多遍呢(T_T)(四)英语其实我更想着重说一下英语。这毕竟是我的本科专业,对于英语的学习,我反而更有心得。对于考研英语,我只有一句话:重视真题。而事实上,我的整个过程中,用过的英语资料,也只有英语真题。由于我本科是英语专业,所以我并没有花时间背单词,我的做法是:从真题里面找生词记。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背词汇,起码做到大体看懂阅读。我在这里做一个说明:考研英语(一)的阅读难度确实很大,我虽然是英语专业,但是面对考研阅读,根本无计可施,虽然看懂文章,但是却根本做不对题,最开始的时候,一篇阅读甚至能错到三个,这让我觉得挫败。其实考研的出题点不同于四六级,出题人习惯于从整体来把握,所以会有两个选项看似差不多,但意思却千差万别的情况,但是从我后期分析了五遍的情况来看,英语的出题点很有规律,这个我后面再细说。前期在英语方面,我也做过一项“无用功”。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这项工作,表面看来无用,但其实非常有用,但是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却非常无用。说了这么多,可能有点绕口,我且细细说来。当时我上网查资料,看有前辈说翻译英语阅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边翻译边分析,顺便把不认识的单词查出来,这不是一箭三雕的好方法吗?!是,确实是。但是成本呢?前期你需要查各种单词,然后开始逐句理解翻译,然而大家又不是英语专业,平日里没做过翻译练习,光顺序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就花费一番力气了,更别提考研英语中动辄三四十个单词组成的长难句,加上你还要构思如何才能通顺易懂,一篇阅读六七百字,我身为英语专业,翻译一篇尚需要一两个小时,更何况从未接触过翻译的非英语专业了。年的真题阅读,我几乎全部翻译了,但是真的耗费了我大部分的时间,甚至一整个晚上全给英语,也只能翻译两篇而已。而事实证明,我确实也做了无用功,因为这五年的英语真题,与近年来的英语真题脱节太大,词汇较少,设置的题型也比较简单,与其翻译这五年,倒不如把年的真题给翻译了。我并不是说这项工作不值得做,它很有用,确实是练习着翻译,顺便分析了长难句。但是还是那句话,成本太高。考研成绩,英语较难,短期内无法提高,仅这两项就注定了它并非是好拿分数的一门,同样的时间留给政治或者法硕,你可以多看几十页数,多背十几个简答题,所以翻译阅读成本太高了,建议舍弃这种方法。再说,翻译题也有自己的套路,十年真题做下来,你会发现,出题的点,反复就那几个:插入语、状语从句、地道的短语。所以十年真题的翻译题做下来,足够你应负考研翻译,不需要在翻译上面费太多精力。如果英语底子差,想翻译的,建议挑重点翻译,能看懂的直接略过,毕竟咱们又不用考翻译硕士不是~还是那句话,阅读量大,出题点较独特,你能翻译出文章并不代表你一定能做对题,分析出题点才是你需要做的。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分析出题点?1、做阅读的时候,着重注意:形容词、转折词、引号、冒号、破折号,这些地方,一般就是出题点。举2005年的阅读text1、text2为例,我图中用黄线圈出来的but后边,就是转折点,这就就是本段要出题的地方。举例2007年text4 本文中,冒号、引号、破折号三处都是出题点。2、永远把每段第一句和本文主旨牢记于心,有的题你发现有两个选项拿不准的,那么符合主旨的那句肯定正确。3、一定要把握住文章作者的态度,将有关态度的形容词副词画出来,做题的时候,切记作者的态度。这三点,是我分析了五遍真题之后总结出来的,屡试不爽。考试之前,我特地把这三点写在了草稿纸上,提醒自己时刻注意。而考试的时候,我确实用这个方法找到了所有阅读的出题点。我做阅读的方法是先看第一段,看完之后,立刻就能从上述三点中找到一个出题点,然后翻过来看第一题,果然就是这里。当时的成就感简直爆棚。做英语选择题的时候信心十足,用了30分钟就做完了。由于我本人是英语专业,所以有些长难句对我来说,比较容易分析,但是对很对非英专来说,确实是一大难题。我虽然没有怎么分析过长难句,但是长难句不外乎:插入语、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之类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主语和谓语,然后跳过中间的一大段修饰,跳到最后看宾语。主谓宾是句子的主干,任何一个句子都离不了这三个,这三个就表达了本句的主要意思,其余的成分都是添枝加叶罢了。最后我想着重说一下作文。我的考研作文,是我备考半年来写过的最好的一篇,里面用了十多个地道的英语表达,模板也是我自己总结的。当时写了好多,但是我只找到了一类模板,大家凑合看一下o(╯□╰)o再次推荐一个公众号:英文悦读。我的考研作文里面,小作文和大作文,用了约20个经济学人句子。全部拜魏大所赐,非常感谢他总结的经济学人中有哪些好的句子和表达,小女不才,只背了(一)到(十),里面的句子反复背了有十遍,最后想写哪种句子,张口就来,考场上奋笔疾书,用“文思泉涌”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五)复试这几天,很多小伙伴私信我,担心复旦的面试,其实我当年也担心过。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复旦是否歧视本科院校。而我的回答是:绝对不会!在我没有复试之前,我也以为越是名校越会注重你的出身,但是复试完跟其他专业的小伙伴聊起来,我才发现,完全相反。越是名校,反而越注重你本身的能力,这其中,又尤为重视学术能力。反而看一些普通一本,本身水平就一般,反而歧视本科。复试回来的时候,在动车上遇到一个潍坊学院的男同学,他说自己刚从上海某个理工学校(很少听人提起,我忘记名字了)面试回来,哪里的老师一听说他是潍坊学院的,象征性的问了几句话,就让他走了,结果当然是落榜,连开口说自己所做过的项目的几乎都没有,我听这个同学在说的时候,义愤填膺,他自赋有才,本科期间,跟老师做了不少很出色的项目,本来想复试的时候,向老师展示一下的,谁知老师老师知道了他的本科之后,竟没有问一句关于学术方面的问题,家长里短了几句,就走了,反观那些所谓的名校出身的学生,在里面待了十几分钟都没有出来,他说他碰到了很多这种情况了,之前北京某所大学(貌似不是211、985)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把他刷下去了。我当时没好意思开口,要是你来复旦面试,就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复旦在面试的时候,旁边都有学姐在计时,每个人在里面都待了十多分钟才出来的。我们学校英语专业,今年考研中,北大、清华、复旦、北外、上外、北师、山大等等名校,全部都有人被录取。我们这一届复旦学生,也有很多学生是普通三本或者是毕业很多年决定考研的,很多人都被录取了,甚至也有360+、本科院校不是特别出色的同学被录取了。复旦的面试很正规,我们被分成了ABCD四组,每组再分成A1 A2 A3 A4…以此类推A1A3 B1 B3 C1 C3 D1 D3是高分组A2A4 B2 B4 C2 C4 D2 D4是低分组举个栗子:假若成绩分别是:408 402 401 400 399那么408-A1407-A3406-B1…401-D3400-A1399-A3…有句话流传甚广:复旦保护高分。看这低分组高分组也知道,复旦这哪是歧视本科学校,分明就是歧视低分嘛…(划掉,开玩笑的啦~没有恶意(╯3╰)我爱蛋蛋~~~)附上流程表:基本流程就是:先考政治。给一张纸,一个题目,半政治半法律,随便写写,写满,只要不反动就成。然后是一组前面的人去面试专业课,后边的人去二楼面试英语,顺便认证学历。我们这一届考完之后汇总了一下面试题目,其实最常问的是你的本专业和法律结合或者为什么学法律,汇总了很多,我挑选几个放上来。1、先放我的。(声明:我的其实没有什么借鉴意义,唯一值得借鉴的就是,我把握住了面试的主动性,一直引导着老师。)2、3、4、5、6、(六)其他的碎碎念1、这几天有小伙伴私信我,说自己只是普通二三本,本科没名气,加上身边同学考研都选择本校或者普通的一本院校,自己要是考复旦,会不会被身边的人笑话。我的情况跟大家也差不多,山师,也不算一个有名气的学校,英语类的院校,最好的其实是北外、上外这些外语类院校,所以身边很多同学都是冲着这些院校去的,大部分人对于法硕院校反而不了解,所以这对你来是一件好事,大家对你所要考的专业不甚了解,甚至人家根本就不care你到底考哪所学校,到底考不考的上,说到底,你的考研,跟人家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复习间隙大家闲来无事调剂一下生活罢了。更别提,你考的专业跟他们根本就不会冲突,复习资料不同、复习计划不同,大部分专业考研都是根据学校来定书和计划,而法硕,全国统一命题,根本不用为了某个学校买复习资料,所以她们根本就什么都不会跟你竞争看书速度、复习进度。我之所以有此感悟,是因为我的宿舍除了我,还有两个考研的。她俩都是考翻译硕士,每次回宿舍,都会听见同学A问同学B:“唉,你们那边用不用XX书?”“我怎么感觉XX书这么难?”“我在背词条的时候,有几个XXXX”等等之类的话题。他们虽然表面不提,但是我显然能感觉出来,两个人在比进度。而我这俩同学,很少问我的专业课复习到哪了,就算问了,我说到哪章了,人家也听不懂啊,所以象征性的问了几次之后,就没有问过了,顶多就是好奇法硕到底怎么考试,为什么全国统一命题。也会问我要考哪所学校,我的回答一律都是:“我们是全国一张卷,不用先选学校,我还没确定好去哪。”问着问着,人家就不问了。当然我舍友也会问,我本想瞒着,但是到了九月份要确定学校了,实在瞒不住了。我就告诉他们,我选了复旦。但是请她们千万不要说出去,因为怕考不上丢脸。这确实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不想被人家说:“你那么努力,一定会考上的!”之所以会这么说,原因我记得TED视频上Derek Sivers说过。如果你有一个目标,千万不要告诉周围的人,因为朋友们会无意间用好话鼓励你,比如:“你一直以来基础就很好,一定会考上的。”这样就会在无意中给你造成一种“你已经考上了”的假象,你会有一种自我满足感,仿佛已经走向人生巅峰,然后你的复习强度就会松懈,然后你就在朋友的赞美追捧中,名落孙山。所以我害怕周围人的鼓励。其实我一直以来的考研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人吃饭、去自习室、复习,再加上我跟我同学并不是在一个地方备考,所以大家碰到的几率很小,偶尔有人问,我就说自己考的是法硕,跟高考一样全国统一命题,至今都还有同学以为法硕跟高考一样,先出分数再确定学校呢(笑)↖(^ω^)↗2、有知友私信我,说她父母并不同意她换专业考法硕,他们认为好好的本科,怎么能说换就换。更有的已经工作了,辞职考研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个问题,我很难帮大家解决,因为大家父母不同、理念自然也不同,我只能说是我全程铺垫的好。我这个人有个习惯,每次在决定重大事情的时候,会想的很长远,所以在很久之前,我就已经计划的差不多了,与此同时,我会有意无意的跟我父母提。比如我要考法硕,我会在大二的时候,就跟父母说:“我觉得英语专业毕业之后,没什么太大用处啊,英语就是一个工具,到时候我能找到工作吗?”之后再跟父母分析英语专业的就业形势,再提一提教师的弊端,因为我学了二专,我会跟父母讲法律是什么、法硕怎么考、律师的基本工作、学法律之后能做什么、要不考个法律跟英语结合一下算了,每次放假回家,我都会跟父母商量这些东西,这样子他们对法律和法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他们的心里会形成一种“律师貌似比教师更有前途”的认知,这样温水煮青蛙,等到大四上我跟我妈说我要考法硕的时候,她一点都不惊讶,知道我要考复旦,虽然担心,但还是很支持我。大家跟父母相处了这么多年,一定摸清了父母的脾气,知母莫若女、知父莫若子,所以一定要对症下药,千万不要吵,都在气头上,谁的话也不好听,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糕。还有一件事情,学费问题。复旦法硕一年2万,3年6万,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定要跟父母说明白,毕竟国内的大学,仍旧是父母负担孩子的学费。我每次都跟父母开玩笑:“你们负担学费,生活费自己解决。”我妈虽然同意,但是她也并非全不管我,有时候在提起来的时候还说:“本科的时候,你的开销就是一年两万,研究生在上海,生活水平高,一年不得到三四万呐。”我就跟她开玩笑:“那咱不上复旦了,我去找工作,一个月两三千,咱攒钱换辆车。”我妈就不抱怨了。父母其实都懂,学历越高,资本越大,将来的工作起点就越高,不过学费确实高了些,他们抱怨两句也是正常的,但是该出的还是得帮你出,这个大家不要担心。3、我考研有个习惯,就是会制定每天的计划。我会写一写本月的计划,再详细到每天的计划,或者某天状态不好,写一写给自己鼓励的话,当然也会有完不成任务的时候,但是看到自己完成的,就很有成就感。附图。5、暂时更新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再评论区评论,我汇总一下再往下更新。6、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真的挺好用,但是一旦开始用,就会被每天的背诵任务所驱赶,越到后期,背诵任务就越繁重,给背诵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在暑假这段时间内,把真题做过一遍!不只是选择题,还有案例分析!打算背诵的孩纸,一定要在前期做完一遍真题。看完三遍书(仔细认真的),把分析搞懂个80%再看,不然你背诵起来会很痛苦的!我是认真的(?????)不用太过着急提前背诵。因为你看,我第二遍开始的就很晚,第一遍基本无用功,所以从第二遍开始背(10月中下旬)到考前,我也能背十遍。所以千万千万不要着急。再就是,把稍有难度的背诵任务放在前期,因为后期你会不断的重复前期的内容。所以建议放:民法:物权法 债法 侵权责任法刑法:共同犯罪 重要的分则章节如:人身民主权利 侵犯财产 贪污贿赂法理学:法治那几章(极难背而且以党治国那些术语能把你气吐血惹(ó﹏ò?))宪法: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不好背,毕竟离咱们的生活有点远(T_T))法制史:唐宋时期 不用太纠结背不过,有些东西,读熟即可。7、讲义和分析看哪个?我暑假的时候也看视频看讲义来着,讲义只是辅助你理解的罢了,后来重点复习分析,我就把文运法硕的讲义全剪了,重要的部分全部贴到分析上,这样可以随时翻看。比如宪法违宪审查制度:还是建议大家以分析为准,书啊讲义啊啥的该撕就撕,不用心疼,反正考完就卖了(o?ωo?)?8732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