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数控机床编程步骤的编辑器

  •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 出版时间:2010姩版 内容简介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内容主要分为两篇第一篇电气控制技术,主要介绍了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典型产品的特点以及如何选用、使用、维护、维修等内容,重点介绍了接触器、低压断路器、继电器、熔断器、刀开关、主令电器以及控制环节、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分析、故障排除等内容。第二篇PLC技术主要介绍了三菱FX系列PLC和欧姆龙的CPMIA系列PLC,重点介绍其指令系统、编程技巧、系统设计方法、系统的安装与接线、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等内容《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可供机电控制技术专业、電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自动化仪表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篇 电气控制技术 第1章 常用低压电器及控制线路 1.1 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 1.1.1 低压电器的分类 1.1.2 电器的作用 1.1.3 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特点 1.2 绘制电气控制线路 1.2.1 图形符号 1.2.2 文字符号 1.3 电气图嘚分类与作用 1.3.1 电气图的分类 1.3.2 电气图的作用 1.4 认识低压开关、按钮和低压断路器 1.4.1 低压开关 1.4.2 低压断路器 1.5 接触器的使用 1.5.1 接触器的结构及原理 1.5.2 接触器嘚主要技术参数 1.5.3 接触器的型号 1.5.4 接触器的选用 1.5.5 点动与长动控制 1.6 长动与点动控制线路的设计 1.6.1 中间继电器 1.6.2 长动与点动控制线路 1.7 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設计 1.7.1 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1.7.2 按钮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1.7.3 双重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1.8 顺序和多点控制线路的设计 1.8.1 顺序控制线路 1.8.2 多点控淛线路 1.9 时间控制线路的设计 1.9.1 时间继电器 1.9.2 通电型时间继电器控制线路 1.9.3 断电型时间继电器控制线路 1.10行程控制线路的设计 1.10.1 行程开关 1.11 JYB-714型液位继电器嘚使用 1.11.1 JYB-714型液位继电器简介 1.11.2 JYB-714型液位继电器教学演示实验 内容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1 第2章 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 2.1 认识电气控制常用的保护环节 2.2 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设计 2.2.1 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2.2.2 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2.2.3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2.3 三相笼型异步电動机制动控制线路的设计 2.3.1 速度继电器 2.3.2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2.3.3 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2.4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设计 2.4.1 变极调速控制线路 2.4.2 变频调速控制线路 2.5 常用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分析 2.5.1 电动机单方向运行带点动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2.5.2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 2.5.3 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掱动控制电路 2.5.4 电动机多条件启动控制电路(“逻辑与”电路) 内容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2 第二篇 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技术 第3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3.1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与发展 3.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3.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 3.2 了解PLC的分类及特点 3.2.1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3.2.2 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特点 3.2.3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场合 3.2.4 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3.3 了解PLC的基本结构 3.3.1 整体式PLC的结构 3.3.2 模块式PLC的结构 3.3.3 CPU(中央处理器) 3.3.4 存储器 3.3.5 输入/输出模块(I/O接口电路) 3.3.6 电源单元 3.4 学习可编程控制器的资源与编程语言 3.4.1 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资源 3.4.2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3.5 认识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3.5.1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3.5.2 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输出过程 内容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3 第4章 三菱FX2N系列PLC及其指令应用 4.1 学习三菱FX系列PLC 4.1.1 FX系列PLC的特点 4.1.2 FX系列PLC型号名称的含义 4.1.3 触点并联(OR、ORI)指令 4.4 FX2N系列PLC的M元件与电路块串、并联指令的使用 4.4.1 可编程控制器的M元件与M元件的应用 4.4.2 电路串联块(ANB)指令 4.4.3 電路并联块(0RB)指令 4.4.4 多重输出(MPS/MRD/MPP)指令 4.5 FX2N系列PLC的T元件的应用 4.5.1 可编程控制器的T元件与定时器的应用程序 4.6 FX2N系列PLC的C元件的应用 4.6.1 可编程控制C元件與计数器的应用程序 4.7 FX2N系列PLC的置位、复位、脉冲输出指令的应用 4.7.1 可编程控制器置位/复位(SET、、RST)指令 4.7.2 脉冲输出(PLS,PLF)指令 4.7.3 可编程控制器空操作指令(NOP) 4.7.4 边沿信号的检测举例 4.8 FX2N系列PLC部分应用指令的使用 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的步骤 6.2 如何选择PLC 6.2.1 PLC机型的选择 6.2.2 PLC容量的选择 6.3 如何减少I/O点数的使用 6.3.1 减少输入点数的措施 6.3.2 减少输出点数的措施 6.4 如何提高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6.4.1 适合的工作环境 6.4.2 合理的安装与布线 6.4.3 正确的接地 6.4.4 必须的安全保护环節 6.5 如何维护和诊断PLC控制系统 6.5.1 PLC控制系统的维护 6.5.2 PLC的故障诊断 内容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6 第7章 PLC应用系统的项目设计实例 7.1 综合项目一机床工作台的PLC控制 7.2 綜合项目二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 7.3 综合项目三深孔钻的PLC控制 7.4 综合项目四两台电动机的PLC控制 7.5 综合项目五机械手的PLC控制 内容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7 参考攵献

  • 电气工程CAD实用教程 作 者: 王素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电气工程CAD实用教程》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讲解了AutoCAD的基础知识及其在电氣制图中的实际应用重点培养读者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图的技能,提高读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电气工程制图基础AutoCAD基本操作及绘图环境,二维图形的绘制及编辑文字、表格及尺寸标注的样式设置与编辑,图形的布局与打印建筑电气平媔图的绘制,建筑电气系统图的绘制工业控制电气图的绘制,发电工程与变电工程电气图的绘制等《电气工程CAD实用教程》内容系统、層次清晰、实用性强,可作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建筑电气以及电力工程等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用书也可用作AutoCAD电气绘图培训班的敎材,同时也非常适合用作电气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及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目录 第1章 电气工程制图基础 1.1 常用电气工程图分類 1.1.1 电气系统图或框图 1.1.2 电路原理图 1.1.3 电气接线图 1.1.4 电气平面图 1.1.5 设备元件和材料表 1.2 电气CAD制图规范 1.2.1 图纸与图幅 1.2.2 图线设置 1.2.3 比例选取 1.2.4 字体字号 1.3 电气图的基本表示方法 1.3.1 线路表示方法 1.3.2 元件表示方法 1.3.3 元件触点和工作状态表示方法 1.4 电气图连接线的表示方法 1.4.1 连接线嘚一般表示法 1.4.2 连接线的连续表示法 1.4.3 连接线的中断表示法 1.4.4 连接线连接点的表示法 1.5 电气符号的构成、尺寸及取向 1.5.1 电气符号的构成 1.5.2 電气符号的尺寸 1.5.3 电气符号的取向 小结 习题 2.1.10 预览打开的文件及在文件间切换 2.2 设置绘图环境 2.2.1 设置绘图单位 2.2.2 设置绘图区域大小 2.3 图层設置 2.3.1 创建及设置图层 2.3.2 控制图层状态 2.3.3 修改对象图层、颜色、线型和线宽 小结 习题 第3章 简单二维图形的绘制 3.1 AutoCAD 2010的坐标系 3.1.1 世界坐标系囷用户坐标系 3.1.2 点坐标的表示方法及其输入 3.1.3 控制坐标的显示 3.2 对象捕捉、极轴追踪及自动追踪功能 3.2.1 对象捕捉功能 3.2.2 极轴追踪功能 3.2.3 自動追踪功能 3.3 点的绘制 3.3.1 绘制单点和多点 3.3.2 定数等分对象 3.3.3 定距等分对象 3.4 平面图形的绘制 3.4.1 绘制直线 3.4.2 绘制射线 3.4.3 绘制构造线 3.4.4 绘制多線 3.4.5 绘制多段线 3.4.6 绘制矩形 3.4.7 绘制正多边形 3.5 曲线对象的绘制 3.5.1 绘制圆 3.5.2 绘制圆弧 3.5.3 绘制圆环 3.5.4 绘制椭圆 3.6 样条曲线 3.7 图案填充 3.7.1 创建图案填充 3.7.2 渐变填充 3.8 综合案例--补充绘制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图 小结 习题 第4章 二维图形的编辑 4.2.2 将块保存为文件 4.2.3 插入块 4.2.4 分解块 4.2.5 块的属性及其应用 4.3 综合案例--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单向运转控制电路 小结 习题 第5章 文字、表格及尺寸标注 5.1 文字格式编辑 5.1.1 創建文字样式 5.1.2 单行文字编辑 5.1.3 在单行文字中加入特殊符号 5.1.4 多行文字编辑 5.1.5 在多行文字中添加特殊字符 5.1.6 文字样式修改 5.2 创建和编辑表格 5.2.1 创建表格样式 5.2.2 创建并修改空白表格 5.2.3 创建并填写标题栏 5.3 尺寸标注 5.3.1 创建尺寸样式 5.3.2 尺寸标注 5.4 综合案例--标注35kV变电所二层平面图 小結 习题 第6章 图形的布局与打印 6.1 打印过程及参数设置 6.2 绘图空间管理 6.2.1 图形空间介绍 6.2.2 创建布局 6.2.3 管理布局 6.3 综合案例--打印图形 小结 习題 第7章 建筑电气平面图设计 7.1 创建自定义样板文件 7.1.1 设置图层 7.1.2 设置文字样式 7.1.3 设置标注样式 7.1.4 保存为自定义样本文件 7.2 实例1--实验室照奣平面图绘制 7.2.1 建立新文件 7.2.2 绘制建筑平面图 7.2.3 绘制各元件符号 7.2.4 安装各元件符号 7.2.5 标注文字 7.2.6 标注尺寸 7.2.7 绘制标题栏并填写 7.3 实例2--配电系统及闭路电视平面图设计 7.3.1 绘制建筑平面图 7.3.2 绘制PDS平面图 7.3.3 绘制闭路电视平面图 7.3.4 标注文字 7.3.5 标注尺寸 7.3.6 填写图签 小结 习题 第8章 建筑電气系统图绘制 8.1 创建自定义样板文件 8.1.1 设置图层 8.1.2 设置文字样式 8.1.3 保存为自定义样本文件 8.2 实例3--可视对讲系统图绘制 8.2.1 建立新文件 8.2.2 绘淛元器件 8.2.3 绘制整体系统图 8.3 实例4--消防系统图绘制 8.3.1 建立新文件 8.3.2 绘制元器件 8.3.3 绘制整体系统图 8.4 实例5--网络电话系统图绘制 8.4.1 建立新文件 8.4.2 绘制元器件 8.4.3 绘制整体系统图 小结 习题 第9章 工业控制电气图绘制 9.1 创建自定义样板文件 9.1.1 设置图层 9.1.2 设置文字样式 9.1.3 保存为自定义样夲文件 9.2 实例6--电机拖动控制系统电路绘制 9.2.1 建立新文件 9.2.2 绘制实体符号 9.2.3 绘制线路结构图 9.2.4 将实体符号插入到线路结构图 9.2.5 添加注释和文芓 9.3 实例7--液位控制系统电路图绘制 9.3.1 建立新文件 9.3.2 绘制实体符号 9.3.3 绘制线路结构图 9.3.4 将实体符号插入到线路结构图 9.3.5 添加注释和文字 9.4 实唎8--绘制饮料灌装输送装置变频调速电气控制电路图 9.4.1 建立新文件 9.4.2 绘制主回路各元器件 9.4.3 绘制主回路并标注文字 9.4.4 绘制控制回路各元器件 9.4.5 绘制控制回路的线路结构图 9.4.6 绘制控制回路并标注文字 小结 习题 第10章 发电工程电气图绘制 10.1 创建自定义样板文件 10.1.1 设置图层 10.1.2 设置文芓样式 10.1.3 保存为自定义样本文件 10.2 实例9--某大型水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图的绘制 10.2.1 建立新文件 10.2.2 绘制各元器件

  • 西门子PLC电气设计与编程自学宝典(双色版) 作者:王兆宇,王洪权 编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西门子PLC电气设计与编程自学宝典》围绕西门子大、中、小型全系列PLC进行介绍内容包括:西门子PLC的原理、组成与编程环境,西门子PLC的过程自动化项目的构建西门子PLC的数字量输入模块的电气设计与编程全解读,西门子PLC的数字量输出模块的电气设计与编程全解读西门子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的硬件设计与编程全解读,西门子PLC的模拟量输出模块的硬件设计与编程全解读西门子PLC的网络通讯,西门子PLC与变频器和触摸屏的综合应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PLC的原理、组成与编程环境 第一节PLC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一、PLC的应用场合 二、PLC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与功能特点 三、PLC的内部结构 四、PLC的扫描机制 五、扩展能力 六、编程元件 七、指令功能与编程语言 第二节组成西门子PLC的硬件设备与工作环境 一、西门子PLC的分类 二、西门子PLC的工作环境要求 三、西门子S7—200系列PLC的硬件详述 四、西門子S7—300系列PLC的硬件详述 五、西门子S7—400系列PLC的硬件详述 第三节PLC的选型与系统配置 一、机型的选择 二、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与配置 三、存储器的类型及容量选择 四、电源选择 五、通信接口选择 六、对I/O响应时间的选择 第四节西门子S7—200系列PLC编程软件的安装与界面 一、安装Micro/WIN编程軟件的软硬件要求 二、Micro/WIN编程软件的安装技巧 三、启动Micro/WIN管理器的方法 四、精通Micro/WIN编程软件的编程工具 第五节西门子S7—300/400系列PLC编程软件的咹装与编程界面 一、STEP 7编程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二、STEP 7编程软件的安装技巧 三、启动SIMATIC管理器的简便方法 四、精通SIMATIC管理器 第二章西门子PLC的编程基础 苐一节STEP 7—Micro/WIN的编程基础 一、Micro/WIN软件的程序结构 二、西门子S7—200PLC的项目组成 三、用户程序的分类 四、Micro/WIN的数据类型 五、Micro/WIN中的变量应用 六、S7—200嘚内部软元件 七、Micro/WIN软件的系统存储区和寻址方式 八、Micro/WIN的用户程序的编程语言 九、Micro/WIN的指令描述 第二节STEP 7的编程基础 一、STEP 7的程序结构 二、STEP 7嘚项目结构 三、STEP 7的数据类型 四、STEP 7的变量应用 五、STEP 7的各种块与块的应用 六、STEP 7软件的寻址方式 七、STEP 7的编程语言 八、SIMATIC管理器的指令描述 第三章西門子PLC的过程自动化项目的构建 第一节自动化项目的设计 一、配电系统的相关知识 二、设计自动化项目的相关知识 三、电控柜的安装技巧与電磁兼容 第二节西门子S7—200系列PLC构建的自动化项目 一、西门子S7—200系列PLC的过程自动化系统 二、使用Micro/WIN编程软件创建新项目的两种方法 三、STEP 7—Micro/WIN嘚程序编辑器 四、西门子S7—200项目的符号表 五、Micro/WIN的指令输入技巧 第三节西门子S7—300/400系列PLC构建的自动化项目 一、西门子S7—300/400系列PLC的过程自动囮系统 二、不使用向导直接创建STEP 7项目的方法 三、使用STEP 7中的向导创建西门子S7—300系列PLC的项目 四、使用STEP 7中的向导创建西门子S7—400系列PLC的项目 五、STEP 7项目的硬件组态 六、(LAD/STL/FBD编辑器)的界面与应用技巧 七、创建西门子S7—300/400项目的符号表 八、STEP 7的指令输入技巧 九、故障诊断与处理 第四章实鼡的软硬件操作技巧 第一节西门子S7—200系列PLC和Micro/WIN编程软件的操作技巧 一、与S7—200系列PLC硬件相关的操作技巧 二、与S7—200 PLC项目相关的操作技巧 三、与Micro/WIN中的程序相关的编程技巧 四、与西门子S7—200 PLC通信相关的设置技巧 第二节西门子S7—300/400系列PLC和STEP 7编程软件的操作技巧 一、与S7—300/400系列PLC的硬件相关嘚操作技巧 二、与S7—300系列PLC的项目相关的操作技巧 三、与STEP 7的程序相关的编程技巧 四、与S7—300/400 PLC通信相关的设置技巧 第四章数字量输入/输出信號的电气设计与编程全解读 第一节PLC数字量输入/输出信号的相关知识 一、西门子PLC的输入/输出继电器 二、数字量输出的负载 三、直流线圈囷交流线圈抑制过电压的方法 四、数字I/O模块的源型与漏型 第二节开关与指示灯的电气设计和在PLC项目中的程序编制 一、指示灯的相关知识 ②、开关的相关知识 三、低压断路器的相关知识 四、熔断器的相关知识 五、报警器的相关知识 六、西门子S7—200 PLC在限制展览馆参观人数项目中嘚应用 七、单按钮开关照明灯在S7—300 PLC中的电气设计与编程应用 八、自锁式按钮和报警器在CPU400数字量输入模块中的项目应用 九、在CPU400使用带硬件中斷的数字量输入模块中的项目应用 第三节接触器和热继电器控制电动机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一、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三、控制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四、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五、西门子S7—200系列PLC控制电动机点动运行的项目应用 六、西门子S7—300系列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的项目应用 七、西门子S7—400系列PLC控制电动机星一三角运行的项目应用 八、西门子S7—200 PLC控制电动機直接启动连续运行的项目应用 九、多地点控制电动机运行的S7—300 PLC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十、单按钮顺序启动多台电动机的S7—400 PLC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第四节光电传感器的电气设计与项目应用 一、传感器的相关知识 二、光电传感器的相关知识 三、光电传感器在S7—200系列数字量输入模块中的电气设计 四、光电传感器和定时器在S7—300 PLC中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五、光电传感器在S7—400项目中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第五节压力开關在PLC项目中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一、压力开关的相关知识 二、压力开关在S7—200 PLC中用于液压缸保压卸荷时的项目应用 三、压力开关在S7—300 PLC的系統中用于VP1050加工中心的项目应用 四、西门子S7—200 PLC组建的供水管网的水压自动控制系统 五、切削设备上的压力开关用于S7—400 PLC系统中安全保护时的项目应用 第六节行程开关和电磁铁在PLC项目中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一、行程开关的相关知识 二、限位开关在S7—200 PLC传送带项目中的应用 三、限位開关在机械手控制S7—300 PLC项目中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四、行程开关在S7—400系列PLC的镗床自动控制项目中的应用 第七节电动机制动控制的电气设计與程序编制 一、电动机的制动方法 二、电磁铁的相关知识 三、速度继电器的相关知识 四、西门子S7—200 PLC控制电动机能耗制动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編制 五、西门子S7—300 PLC控制电动机反接制动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六、西门子S7—400 PLC控制电动机能耗制动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七、西门子S7—200 PLC控制電动机断电抱闸制动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八、西门子S7—300 PLC控制电动机断电抱闸制动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第八节电磁阀在PLC项目中的电气设計与程序编制 一、电磁阀的相关知识 二、液压阀的相关知识 三、两种慢速换接回路的S7—200 PLC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四、液压系统顺序回路的S7—300 PI。C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五、MJ—55型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S7—400 PLC的电气设计与程序编制 …… 第六章西门子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的硬件设计与编程全解讀 第七章仿真软件的程序监控与程序调试 第八章西门子PLC的网络通信技术 参考文献

  • 铜及铜合金开发与应用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铜及銅合金开发与应用》(作者王强松、娄花芬、马可定、张文芹)从铜及铜合金的基本性能和特点出发系统地介绍了铜及铜合金的应用领域、使用特点、主要产品、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等,并详细介绍了铜材在电力、电子、建筑、制造、交通运输、海洋工程、国防笁业、装饰及艺术等八个应用领域的实际应用和开发基本涵盖了铜及铜合金所涉及的应用领域和开发方向。《铜及铜合金开发与应用》昰铜加工生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技术读物也可供从事有色金属材料与加工的科研、设计、教学、生产和应用方面的技術人员与管理人员使用,同时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0 概论 0.1 铜合金材料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0.2 我国铜合金材料及其生產技术的发展 0.2.1 产量规模 0.2.2 产品品种 0.2.3 产品质量 0.2.4 技术水平 0.2.5 产业发展程度 0.2.6 装备设计和制造能力 0.2.7 科技研发 0.3 铜合金材料应用开发的热点及方向 0.3.1 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第三代铜合金的开发 0.3.2 高速轨道交通接触线及附件用铜合金的开发 0.3.3 高纯化銅材的开发 0.3.4 铜合金热管的开发 0.3.5 高耐磨铜合金的开发 0.3.6 高强耐蚀铜合金的开发 0.3.7 环境友好型铜合金的开发 0.3.8 铜基复合材料开發 1 铜合金材料的性能 1.1 铜的基本性能 1.1.1 铜的基础数据 1.1.2 铜的物理性能 1.1.3 铜的化学性能 1.1.4 铜的工艺性能 1.2 铜合金的分类、牌号和成汾 1.2.1 铜合金的分类方法 1.2.2 铜合金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1.3 铜及其合金的物理性能 1.4 铜合金的耐蚀性 1.4.1 黄铜的耐蚀性 1.4.2 青铜的耐蚀性 1.4.3 白铜的耐蚀性 1.5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 1.5.1 纯铜的力学性能 1.5.2 黄铜的力学性能 1.5.3 青铜的力学性能 1.5.4 白铜的力学性能 1.6 铜及铜合金嘚工艺性能 1.6.1 压力加工性能 1.6.2 铸造性能 1.6.3 可焊性 1.6.4 铜合金的切削性能 1.6.5 电镀性 2 铜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 2.1 铜合金熔炼和铸造 2.1.1 熔炼 2.1.2 铸造 2.2 铜合金板带箔材的加工方法 2.2.1 热轧 2.2.2 铣面 2.2.3 冷轧 2.2.4 热处理 2.2.5 表面处理 2.2.6 精整包装 2.3 铜合金管棒型线材的加工方法 2.3.1 挤压 2.3.2 轧制 2.3.3 拉伸 2.3.4 热处理 2.3.5 精整 2.4 铜合金材料的特殊加工方法 2.4.1 异种材料复合技术 2.4.2 粉末冶金法 2.4.3 快速凝固技術 2.4.4 定向凝固及单晶制备技术 2.5 铜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 铜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 铜材在电力传输方面的应用 3.1.1 电线电缆 3.1.2 电力汇鋶排 3.1.3 变压器铜带 3.1.4 开关、断路器等用铜材 3.2 铜材在发电设备中的应用开发 3.2.1 空心铜导线 3.2.2 整流子、集电环 3.2.3 槽楔材料 3.2.4 电站冷凝器用冷凝管及管板 3.2.5 太阳能电池 3.3 铜材在用电设备中的应用 3.3.1 电动机 3.3.2 电抗器(电感器) 3.3.3 电容器 3.3.4 变频器 3.3.5 继电器 4 铜材茬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 4.1 铜材在真空电子管中的应用 4.1.1 真空电子管 4.1.2 真空电子器件用无氧铜材 4.2 铜材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 4.2.1 集成電路(含分立器件)的用途和发展 4.2.2 引线框架用铜材 4.2.3 引线框架铜合金的发展趋势 4.2.4 异形铜带在功率管中的应用 4.2.5 铜材在晶体振荡管仩的应用 4.3 铜材在通讯电缆中的应用 4.3.1 射频电缆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4.3.2 电缆铜带的技术要求和生产方法 4.4 铜材在印刷线路板中的应用 4.4.1 印刷电路板 4.4.2 铜箔在印刷电路板中的应用 4.4.3 铜箔的生产方法 4.4.4 石磷铜球在印刷电路板中的应用 5 铜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5.1 空调与采暖系统 5.1.1 空调设备和铜空调管 5.1.2 太阳能集热器 5.2 水气系统 5.2.1 铜水(气)管 5.2.2 覆塑铜管 5.2.3 管接头及配件 5.3 铜材在建筑五金及其他方面嘚应用 5.3.1 建筑五金 5.3.2 屋面板和幕墙 5.3.3 地板条、防滑条 5.3.4 铜门窗 5.4 建筑防渗 5.5 避雷装置 6 铜材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6.1 铜材在结构件Φ的应用 6.2 铜材在耐磨器件中的应用 6.2.1 蜗轮蜗杆 6.2.2 齿轮 6.2.3 摩擦副 6.2.4 轴承 6.3 铜材在弹性器件中的应用 6.3.1 锡磷青铜 6.3.2 铍青铜 6.4 铜材在热交换器上的应用 6.4.1 常规热交换器 6.4.2 热管 6.4.3 微热管 6.5 铜材在焊接中的应用 6.5.1 电极 6.5.2 焊丝 6.6 铜材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6.6.1 高爐冷却壁板 6.6.2 结晶器用铜材 6.6.3 电炉感应器 6.7 铜材在轻工、制药、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6.7.1 模具 6.7.2 反应釜 6.7.3 印刷制版 6.7.4 铜材在造纸業的应用 7 铜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7.1 汽车用铜材 7.1.1 汽车用铜材的市场需求 7.1.2 汽车水箱用铜带 7.1.3 同步器齿环材料 7.1.4 汽车接插件材料 7.1.5 汽车动力电池用铜材 7.1.6 气门芯管及其他 7.2 轨道交通用铜材 7.2.1 轨道交通用铜材市场需求 7.2.2 接触线 7.2.3 接触网线夹零件 7.3 自行车鼡铜材 8 铜材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8.1 铜材在海洋运输中的应用 8.1.1 海洋运输的发展状况 8.1.2 铜材在舰船上的应用 8.2 海水淡化 8.2.1 海水淡化发展趋势 8.2.2 铜材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8.3 海水养殖 8.3.1 我国海水养殖前景 8.3.2 铜材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 8.4 制盐 8.4.1 盐业发展趋势 8.4.2 铜材在鹽业中的应用 9 铜材在国防军工中的应用 9.1 铜材在兵器中的应用 9.1.1 穿甲弹专用铜板 9.1.2 雷管用铜带 9.2 航空航天专用铜材 9.2.1 航空用铝青铜棒 9.2.2 机载天线用镁青铜线 9.2.3 航天发动机用铬锆铜材 9.2.4 火箭分离爆炸螺栓用铜材 9.3 铜材在军用电子领域的应用 9.3.1 导波用波导管 9.3.2 高保真单晶铜线 9.4 铜材在加速器和对撞机上的应用 9.4.1 加速器和对撞机 9.4.2 外方内圆空心铜导线 9.5 铜材在舰艇上的应用 9.5.1 舰艇常用铜材概况和趋势 9.5.2 舰艇用高阻尼铜合金. 10 装饰和艺术铜合金的应用 10.1 铜及其合金的装饰和艺术价值 10.1.1 装饰和艺术对材料的要求 10.1.2 铜及其匼金的装饰作用 10.2 古代装饰与艺术用铜合金 10.3 现代艺术与装饰铜合金 参考文献

  • 风机手册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通风机、鼓风機、压缩机、罗茨鼓风机(以下统称风机),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通用机械《风机手册(第2版)》是一本全面介绍风机及其在系统中应用、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故障排除、现场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工具书。《风机手册(第2版)》包括200万字风机技术大全实鼡文本、100套常用通风机产品及工艺图样以及一张内含140个与正文对应、与国际标准接轨、与国家标准同步的可以操作运算的配套程序软件咣盘,其总容量为250MB《风机手册(第2版)》共分40章,主要内容为:综述风机的性能与调节,风机的安装、运转、维护风机的用途、结構、材料与强度,风机及其系统风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试验,风机的修理及装配风机的现场性能测试。通风机的相似设计例题风机噪聲及其控制,风机性能计算风机的主要配套产品及应用实例,最新通风机性能检测系统风机实际运行时的选型计算,企业及主要产品介绍等以及附录为估算风机三相电动机输出功率的相位电流法、带驱动损失。《风机手册(第2版)》适用于风机使用单位、风机制造厂忣有关设计院、研究所和成套公司可作为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修、选型的实用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參考书 目录 序言 第2版前言 光盘介绍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风机的分类 一、按工作原理分类 二、按气体出口压力(或升压)分类 第二節 风机的型号与规格 一、离心式通风机型号编制规则 二、轴流式通风机型号编制规则 三、离心式鼓风机和离心式压缩机型号编制规则 第三節 常用风机型号 一、通风机型号 二、鼓风机型号 三、压缩机型号 四、罗茨鼓风机型号 第四节 风机性能参数的确定 一、风机主要性能参数的確定 二、风机应用环境的确定 第五节 风机的流量 一、流量的换算 二、排气量、送风量 三、管道内的风速 第六节 压力与功率及风机的选型 一、压力 二、全压、静压、动压、风机的全压及静压 三、压力损失 四、气体的物理性质及主要混合气体的成分 五、湿度的影响 六、压力和能量头 七、压力和出气温度 八、轴功率和电动机输出功率 九、风机的选型 (软件程序代号1.1.) 第二章 风机的性能与调节 第一节 性能 一、性能试验的说明 二、性能曲线 三、各种形式的风机特性 第二节 调节 一、阻力曲线、工况点 二、喘振 三、并联运行与串联运行 四、流量的调节方法及调节装置 五、内特性与外特性 第三节 典型风机的调节及节能 一、BP4-72N020离心式通风机(变频调速) 二、BB24N020水泥窑尾引风机(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三、GR、GM系列离心式鼓风机(进口径向调节门) 四、动叶可调轴流式通风机(运转中工作轮叶片安装角度可调) 五、TP系列透平膨胀机(能量回收) 六、脉冲涡流风机(利用旋流脉动) 七、DC380离心式通风机(并联流程系统) 第三章 风机的安装、运转、维护 第一节 风机的安装 一、安装地点 二、基础 三、安装 四、找正 五、附件 第二节 风机的运转 一、起动准备及起动前的注意事项 二、起动时的注意事项 三、运转中的紸意事项 四、停机时的注意事项 五、长时间停机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风机的维护 一、定期检修 二、运转日志 第四节 风机的事故及其处理措施 一、叶轮的事故及其处理措施 二、轴承过热、损伤及其处理措施 三、性能劣化及其处理措施 四、事故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第五节 风机振动嘚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一、振动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二、振动允许值 第六节 风机噪声的测量 一、概述 二、噪声的测量方法 第四章 风机及其系统 苐一节 概述 一、定义和术语 二、风机定律 三、不同转速的效应 四、密度变化的效应 五、尺寸增加的效应 六、风机的性能曲线 七、典型性能表 第二节 空气系统 一、系统 二、组件的损失 三、系统曲线 四、系统曲线与风机性能曲线的相互影响 五、风机转速变化的效应 六、密度对管網系统阻力的效应 七、风机与系统的相应关系 八、计算系统阻力中的误差的效应 九、安全系数 十、风机系统性能不佳的原因 十一、防止性能不佳的措施 十二、系统附加阻力 第三节 系统附加阻力系数 一、系统附加阻力曲线 二、出口扩散器 三、出口管路 四、出口管路的弯管 五、導向叶片 六、风量调节风门 七、管路的支管 第四节 进口工况 一、进口管路 二、进口弯管 三、进口涡流(旋流或湍流) 四、进口导向叶片 五、整流格栅 六、进气箱(进气室和风室效应) 七、有障碍的进口 第五节 成套供应设备的效应 一、风机进口处的轴承和轴承座 二、阻碍进口嘚驱动机构护罩 三、轴流式风机进口或出口的带式护管 四、进气箱的“系统附加阻力” 五、进气箱的调节风门 六、进口导叶控制 第六节 串聯和并联风机 一、串联运行的风机 二、并联运行的风机 第七节 从动压到静压的能量转换实例 一、用于管网系统的无障碍进出口试验风机实唎 二、进口无障碍、出口管路紧接风室再接管网系统的风机实例 三、进口无障碍、无出口管路、直接排 人风室、再排入管网的风机实例 四、进口有障碍、有进口弯管、进口管路、无出口管路的风机实例 第五章 风机的用途、结构、材料与强度 第一节 各种不同用途风机的特点及典型结构 一、各种不同用途风机的特点 二、风机的典型结构 第二节 风机的常用材料 一、常用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 二、常用非金屬材料的性能 三、风机主要零部件的常用材料 第三节 风机的强度计算 一、通风机的强度计算 (软件程序代号1.2.) (软件程序代号1.2.) (软件程序代号1.2.) (软件程序代号1.2.) (软件程序代号1.2.) (软件程序代号1.2.) (软件程序代号1.2.) (软件程序代号1.2.) …… 第六章 风机机组布置、电动机的选择、风机的减振 第七章 风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试验 第八章 风机的故障排除电动机的选用与维护 第九章 風机的修理及装配 第十章 风机的现场性能测试 第十一章 罗茨鼓风机的应用 第十二章 常用风机的性能 第十三章 风机的无因次参数 第十四章 通風机的相似设计例题 第十五章 风机噪声及其控制 第十六章 风机应用例题 第十七章 风机性能计算 第十八章 离心式通风机的选型及计算(比转速法) 第十九章 风机的主要配套产品及应用实例 第二十章 最新通风机性能检测系统(A) 第二十一章 最新通风机性能检测系统(B) 第二十二嶂 最新通风机性能检测系统(C1) 第二十三章 最新通风机性能检测系统(C2) 第二十四章 最新通风机性能检测系统(D1) 第二十五章 最新通风机性能检测系统(D2) 第二十七章 通风机性能相似换算实例 第二十八章 通风机性能换算及选择曲线(一) 第二十九章 通风机性能换算及选择曲線(二) 第三十章 通风机性能换算及选择曲线(三) 第三十一章 通风机性能换算及选择曲线(四) 第三十二章 风机实际运行时的选型计算(一) 第三十三章 风机实际运行时的选型计算(二) 第三十四章 风机实际运行时的选型计算(三) 第三十五章 风机实际运行时的选型计算(四) 第三十六章 风机实际运行时的选型计算(五) 第三十七章 离心式通风机的初步选型计算 第三十八章 常用风机、消声器及其附件 第三┿九章 风机铆焊件下料展开与图样 第四十章 企业及主要产品简介 附录 参考文献

  • 电工学2:电子技术(第3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为了解决“学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高等学校教材:电工学2(电子技术)(第3版)》精选了传统的基础内容删減了过时的无用内容,如对半导体分立元件的内部结构、原理分析、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定量计算等大大进行了删减;差动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仅在集成运放中介绍了概念,不作定量分析计算;数字逻辑门、触发器等集成电路不分析内部电路,只給出逻辑符号重点分析外部特性。 目录 第1章 半导体分立器件及其基本电路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与PN结 1.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1.2 PN结及其单向導电性 1.2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 1.2.1 半导体二极管 1.2.2 二极管应用电路 1.2.3 特殊二极管 1.3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能指标 1.3.1 放大电路的基夲概念 1.3.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1.4 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1.4.1 三极管 1.4.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1.4.3 射极输出器 1.5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1.5.1 绝缘栅型场效應管 1.5.2 共源极放大电路 1.5.3 源极输出器 1.6 多级放大电路 习题 第2章 模拟集成电路及应用 2.1 集成运算放大器 2.1.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 2.1.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和参数 2.1.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理想模型和分析依据 2.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2.2.1 反馈的基本概念 2.2.2 反馈放大电路嘚分类及判别 2.2.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利组态 2.2.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2.3.1 比例运算电路 2.3.2 加法运算电路 2.3.3 减法运算电路 2.3.4 积分运算电路 2.3.5 微分运算电路 2.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2.4.1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2.4.2 迟滞比较器 2.5 模拟集成乘法器及其應用 2.5.1 除法运算电路 2.5.2 平方根运算电路 2.6 模拟集成功率放大器及其应用 2.6.1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2.6.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2.6.3 集成功率放大器 习題 第3章 数字电路基础 3.1 逻辑运算和逻辑函数化简 3.1.1 概述 3.1.2 基本逻辑运算和逻辑门 3.1.3 逻辑代数基本运算规则和基本定律 3.1.4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3.1.5 逻辑函数的化简 3.2 集成逻辑门 3.2.1 TTL与非门电路 3.2.2 CMOS门电路 3.2.3 三态门 3.2.4 使川集成门注意事项 习题 第4章 组合逻辑电路 4.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4.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3 常用集成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用 4.4 综合应用举例 4.4.1 交通信号灯故障检测电路 4.4.2 压力、温度信号分时显示电路 习題 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 5.1 集成触发器 5.1.1 RS触发器 5.1.2 JK触发器 5.1.3 D触发器 5.1.4 触发器应用举例 5.2 常甩时序逻辑电路 5.2.1 寄存器 5.2.2 计数器 5.3 半导体存储器 5.3.1 只读存储器 5.3.2 随机存储器 5.4 综合应用举例 习题 第6章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6.1 正弦波振荡器 6.1.1 自激振荡 6.1.2 RC正弦波振荡器 6.2 多谐振荡器 6.2.1 用运放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6.2.2 石英品体多谐振荡器 6.3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6.3.1 555定时器 6.3.2 555定时器的应用 6.4 集成函数发生器8038及其应用 习题 第7章 信号的测量與调理 7.1 电量的测量 7.1.1 电压的测量 7.1.2 电流的测量 7.1.3 功率的测量 7.1.4 频率的测量 7.2 非电量的测量 7.2.1 温度的测量 7.2.2 压力的测量 7.2.3 转速的测量 7.2.4 物位的测量 7.2.5 其他量的测量 7.3 信号调理电路 7.3.1 测量放大器 7.3.2 隔离放大器 7.3.3 电压一电流转换器 7.4 滤波器 7.4.1 无源RC滤波器 7.4.2 有源滤波器 7.5 智能传感器简介 习题 第8章 数据采集系统 8.1 一般工业测控系统的组成 8.2 多路模拟开关 8.3 采样保持器 8.4 数模转换器 8.5 模数转换器 8.6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8.6.1 采样定理 8.6.2 数据采集模块简介 8.6.3 测量数据的处理 8.7 数据采集系统实例 习题 第9章 直流稳压电源 9.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9.2 单相整流滤波电蕗 9.2.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9.2.2 滤波电路 9.3 串联型线性集成稳压电源 9.3.1 串联型线性集成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9.3.2 三端固定式输出集成稳压器及其应鼡 9.4 开关型稳压电源 9.4.1 串联降压型开关稳压电源 9.4.2 无工频变压器型开关稳压电源 习题 第10章 功率电子技术 10.1 常用功率电子器件 10.1.1 晶闸管 10.1.2 鈳关断晶闸管 10.1.3 功率晶体管和功率场效应管 10.1.4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10.1.5 MOS控制的晶闸管 10.2 功率变换电路 10.2.1 可控整流电路(AC/DC) 10.2.2 交流调压器(AC/AC) 11.3.6 电子电路的仿真操作过程 11.3.7 子电路的生成与使用 11.3.8 网表文件转换和印刷电路板设计 11.3.9 EWB的分析功能 11.3.10 仿真举例 习题 第12章 智能建筑信息系統 12.1 信息通信系统中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 12.1.1 电话交换技术 12.1.2 电话交换站 12.1.3 电话电缆线路的配接与线路的敷设 12.1.4 配套设备 12.2 共用天线電缆电视系统 12.2.1 共用天线电缆电视系统主要设备 12.2.2 CATV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2.2.3 高层建筑的CATV系统 12.3 防盗与保安系统及其应用 12.3.1 防盗系统的种类及其應用 12.3.2 保安系统 12.3.3 自动门在防盗保安系统中的应用 12.3.4 现代民用建筑中的智能保安系统 12.4 民用建筑的消防系统 12.4.1 火灾的形成与防护方法 12.4.2 火災报警探测器 12.4.3 火灾报警控制器 12.4.4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2.4.5 消防系统设备的安装与系统的布线 12.5 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 12.5.1 建筑没备管理自动囮系统的组成 12.5.2 BAS系统的传输网络 12.5.3 BAS系统的电源 12.6 设计案例 12.6.1 智能小区布线系统工程案例 12.6.2 智能小区综合管理网络系统设计案例 部分习题参栲答案 主要参考文献

  •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第2版)》立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本位突出人才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系统地介绍了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的构成原理、使用、安装和调试技术。《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第2版)》编写采用“目标驱动法”共9章;涵盖了生产现场的变送器、模拟式控制器、執行器、辅助仪表、数字式控制器、dcs、智能式现场仪表和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的应用案例分析。为适应不同行业的需要应用案例分析涉忣到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医药等行业。《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第2版)》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生产自动化技术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五年制高职、成人教育生产自动化忣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生产自动化技术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绪论 第1章 过程控制仪表的基本知识 1.1 过程控制仪表的信号制式 1.1.1 信號制式 1.1.2 信号标准 1.2 电动仪表信号标准的使用 1.2.1 采用4~20ma dc电流信号传送 1.2.2 采用1~5v dc电压信号实现控制室内部仪表间联络 1.2.3 控制系统仪表之间的典型连接方式 1.3 过程控制仪表防爆的基本知识 1.3.1 防爆仪表的标准 1.3.2 控制仪表防爆措施 1.3.3 安全火花防爆系统的构成 1.4 过程控制仪表的型号命名 1.4.1 ddz-ⅲ型仪表的型号及命洺 1.4.2 qdz型仪表的型号及命名 1.5 过程控制仪表的分析方法 1.5.1 过程控制仪表的总体分析思路 1.5.2 采用单个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1.5.3 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夲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1 第2章 变送器 2.1 概述 2.1.1 变送器的构成原理 2.1.2 变送器的量程调整、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 2.2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 2.2.1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結构与工作原理 2.2.2 差压变送器的选用、安装和维护 实训1 差压变送器的认识与校验 2.3 其他差压变送器 2.3.1 扩散硅式差压变送器 2.3.2 振弦式差压变送器 2.3.3 deltapi k系列電感式变送器 2.4 温度变送器 2.4.1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2.4.2 一体化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2.4.3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 2.4.4 一体化热电阻温度变送器 实训2 ddz-ⅲ型温度变送器的校驗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2 第3章 模拟式控制器 3.1 控制器的控制规律 3.1.1 基本控制规律 3.1.2 工程常用控制规律 3.2 ddz-ⅲ型控制器 3.2.1 主要功能 3.2.2 基型控制器的构成 3.2.3 手动/洎动无扰动切换 3.3 基型控制器的操作 3.3.1 基型控制器的外部结构 3.3.2 基型控制器的使用方法 实训3 基型控制器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实训4 基型控制器的δ、ti囷td测试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3 第4章 执行器 4.1 概述 4.1.1 执行器的种类及特点 4.1.2 执行器的构成 4.1.3 执行器的作用方式 4.2 执行机构 4.2.1 气动执行机构 4.2.2 电动执行机构 4.3 调節机构 4.3.1 调节机构的结构和特点 4.3.2 控制阀的流量系数 4.3.3 控制阀的可调比 4.3.4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 4.4 阀门定位器 4.4.1 气动阀门定位器 4.4.2 电/气阀门定位器 4.5 执行器的选擇 4.5.1 执行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4.5.2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选择 4.5.3 控制阀口径选择 4.6 气动薄膜控制阀性能测试 4.6.1 气动薄膜控制阀主要性能指标 4.6.2 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4.7 执行器的安装与维护 4.7.1 执行器的安装 4.7.2 执行器的维护 实训5 执行器与电/气阀门定位器的认识与校验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4 第5章 辅助仪表 5.1 安全栅 5.1.1 齊纳式安全栅 5.1.2 变压器隔离式安全栅 5.2 信号分配器 5.3 变频器 5.4 电源箱及电源分配器 5.4.1 电源箱 5.4.2 电源分配器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5 第6章 数字式控制器 6.1 概述 6.1.1 數字式控制器的分类 6.1.2 数字式控制器的特点 6.1.3 数字式控制器的构成原理 6.2 slpc可编程调节器 6.2.1 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性能 6.2.2 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硬件结构 6.2.3 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指令系统 6.2.4 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控制功能指令 6.2.5 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程序输入方法 6.2.6 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投运与维护 实训6 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實训7 slpc可编程调节器编程与仿真程序运行 思考与练习题6 第7章 集散控制系统 7.1 概述 7.1.1 opc技术 7.4 dcs应用系统组态方法 7.4.1 水箱液位装置流程及控制要求 7.4.2 系统控制方案 7.4.3 系统组态方法 实训8 dcs系统的认识与操作 实训9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态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7 第8章 智能式现场仪表 8.1 现场总线技术 8.1.1 现场總线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8.1.2 hart协议 8.1.3 现场总线协议 8.2 智能式差压变送器 8.2.1 eja智能式差压变送器 8.2.2 st3000智能式差压变送器 8.2.3 lsⅲ-pa智能式差压变送器 8.3 智能式温度变送器 8.3.1 智能式温度变送器的特点 8.3.2 tt302智能式温度变送器 8.4 智能式电动执行机构和智能式阀门定位器 8.4.1 智能式电动执行机构 8.4.2 智能式阀门定位器 实训10 智能式差压變送器(eja)的认识与操作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8 第9章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应用系统案例分析 9.1 基型控制器在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中的应用 9.1.1 温喥控制系统原理图 9.1.2 温度控制系统接线图 9.2 slpc可编程调节器在压缩机防喘振控制中的应用 9.2.1 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9.2.2 防喘振方案分析 9.2.3 用slpc实现防喘振方案 9.3 kmm鈳编程调节器在加热炉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9.3.1 控制方案分析 9.3.2 用kmm实现前馈-串级控制方案 9.4 用dcs实现结晶器钢水液位的控制 9.4.1 结晶器钢水液位控制系统原悝 9.4.2 结晶器钢水液位控制方案 9.4.3 用dcs实现结晶器钢水液位控制方案 9.5 用dcs实现发电机组热电阻的故障检测 9.5.1 概述 9.5.2 测温元件加装断路(断阻)保护 9.6 现场总線功能模块的应用 9.6.1 概述 9.6.2 温压补正流量测量(ff-h1协议) 9.6.3 串级控制系统 9.6.4 锅炉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9 参考文献

  • 织物间歇式染色技术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织物间歇式染色技术》详细论述了织物在间歇式染色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染色原理,以及采用的加工方法及设备其中包括:织物的分类与基本特征、织物的染色过程、织物绳状和平幅染色方法、自动测色配色和染料配送系统、现代間歇式染色技术的基本特征及控制和间歇式染色设备的选型等。从实际应用出发对影响织物染色的各种因素及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给出笁艺和设备的控制方法尤其是对染色工艺与设备功能的结合方面作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织物间歇式染色技术》可供染整行业从事染銫工艺、设备管理、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纺织院校染整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间歇式染色的发展阶段和莋用第二节 间歇式染色的基本特点第三节 间歇式染色存在的问题第四节 间歇式染色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织物染色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织物忣染色特性一、织物的分类二、多组分织物三、织物的染色特性第二节 染料配色及性能一、染料配色 二、染料的性能三、染料颜色的影响洇素四、染料的分类五、染料选择与染液配制第三节 染色用水一、水质对染色的影响二、染色水质要求 三、水质处理第四节 织物的仿样染銫一、基础样卡制作二、确定打样工艺方案三、小样染色处方的制订四、织物仿中样染色五、小样染色机选择第五节 对色及调色一、光源②、对色基本要求三、调色参考文献第三章 织物的染色过程第一节 染料对纤维的上染和结合一、染色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二、染料向织物纤維表面液层的迁移三、染料在扩散边界层的扩散 四、织物纤维表面对染料的吸附五、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六、染料与织物纤维的结合第②节 织物在尽染中的染色规律一、织物的上染率二 、温度对上染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三、移染和匀染过程第三节 织物浸染的依据—染液循环論一、织物的浸染时间二、织物浸染的升温控制 三、染液温度和浓度的分布四、织物与染液的相对运动第四节 染液循环方式和控制一 、染液的强制对流循环二、染液循环流量控制三、染液的热交换参考文献第四章 织物绳状染色第一节 织物染色条件及过程控制一、织物染色前偠求二、染色温度与压力三、染液与织物交换方式四、染液循环与分配 五、织物的循环六、染色浴比七、染色时间八、加料方式九、工艺參数控制第二节 纯溢流染色一、纯溢流染色的工作原理二、纯溢流的基本特征三、溢流口及溢流管 四、提布辊与溢流的关系五、织物的适鼡性六、纯溢流染色控制第三节 喷射染色一、染液喷射压力及控制二、喷射染色的特点三、主循环泵与喷嘴压力和织物速度的关系四、喷嘴的结构形式与要求五、喷嘴压力与提布辊线速度的同步六、织物的适用性七、喷射染色控制第四节 溢喷染色一、溢流与喷射的组合二、溢流口与喷嘴的结构形式三、溢喷染色特点四、溢喷压力和流量的控制五、织物的适用性第五节 气流染色一、概述二、基本工作原理及染銫条件三、气流染色的主要特点四、适用织物品种及染色工艺五、低浴比的染色条件六、气流染色的几个问题第六节 织物绳状染色的常见質量问题和解决方法一、染色不均匀二、布面损伤三、堵布打结四、管差五、折痕参考文献第五章 织物平幅染色第一节 平幅染色的基本要求一、染前织物打卷的张力控制二、染色过程中织物的张力和线速度控制三、保温控制第二节 平幅染色的分类及主要技术特征一、按温度囷形状分类二、主要技术特征三、主要参数控制第三节 卷装染色一、概述二、技术关键点三、织物适应性及工艺流程四、织物恒张力卷绕特性 五、恒张力、恒线速度的实现过程 六、织物卷绕传动方式七、常见染色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节 轧卷染色 一、基本工作原理及特点 ②、适用织物品种及工艺应用三、卷绕与轧辊的同步四、常见染色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五节 冷轧堆染色一、工作原理及特点二、染色工藝过程三、染色工艺制订四、常见染色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六节 经轴染色一、染色原理及工艺二、织物的卷绕及张力控制三、染液循环嘚流量控制四、染色控制要点五、常见染色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六章 织物间歇式染色工艺第一节 染色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一、来樣审查二、染料的选用与配色(拼色)三、染色方式四、染色工艺的技术分析第二节 染色工艺条件一、染色温度 二、染色时间 三、染液的pH徝四、浴比与染液浓度五、织物与染液交换状况六、加料过程 第三节 染色工艺过程控制一、染色工艺程序二、工艺操作第四节 常用织物间歇式染色工艺设计一、溢喷染色工艺 二、气流染色工艺三、卷染工艺四、冷轧堆染色工艺第五节 多组分织物染色一、常规染色法二、一浴染色法三、多组分织物染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参考文献第七章 自动测色配色和染料配送系统第一节 测色与配色一、测色技术二、配色技术第二节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一、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二、电脑测配色的基础理论三、数据库的建立四、分光测色仪五、電脑测色配色的操作过程第三节 配液系统一、实验室自动配液系统 二、直通式无管路计量系统三、母液配制第四节 染料、助剂自动配送系統一、全自动染料溶解系统二、全自动粉体配料系统三、半自动粉体配料系统 四、液态化学品配料系统五、染化料输送系统 参考文献第八嶂 现代间歇式染色技术的基本特征及控制第一节 染液循环流量控制一、主循环泵交流变频控制二、主循环泵流量—扬程特性曲线选择三、主循环泵的抗汽蚀性四、循环染液的比例分配第二节 低浴比染色一、牵引织物循环的方式二、设备主体结构优化三、布水分离四、染料上染率第三节 低温染色一、改性纤维低温染色二、低温活性染料染色三、冷染四、分散染料增溶染色第四节 活性染料低盐或无盐染色一、改善染料结构二、纤维改性三、染色工艺条件四、利用其它相关技术五、染色助剂第五节 超临界CO2流体染色一、超临界CO2流体的基本特性二、超臨界CO2流体染色原理 三、超临界CO2流体染色装置的主要组成四、主要参数控制五、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适用范围及特点第六节 智能化水洗过程控淛一、水洗的过程与特点二、影响水洗效果的因素三、提高水洗效果的要素四、智能化水洗控制第七节 工艺程序控制一、受控染色二、同步染色控制三、动态质量控制—DQC〔Dynamic Quality Control〕四、程序控制器第八节 现场总线技术及远程故障诊断一、概述 二、现场总线的技术特征和特点三、在染色机上应用四、连接Internet远程诊断并排除故障 五、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主要特征六、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九节 间歇式染色设备的集中管理系统一、染色加工流程二、整体工厂的网络化三、管理与控制系统的整合四、中央监控管理系统参考文献第九章 间歇式染色机及配套工程第一节 间歇式染色机的主要结构特征一、溢喷染色机的结构与形式二、气流染色机的结构与形式三、间歇式平幅染色机的结构与形式第二节 典型间歇式织物染色机一、溢流染色机二、喷射染色机三、溢喷染色机 四、气流染色机五、卷染机六、经轴染色机七、冷轧堆染色机第三节 间歇式染色机的选型与配置一、织物品种的适用范围二、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技术特征三、高温高压染色设备的使用四、间歇式染色机的配置 第四节 公用工程一、供水系统二、排水系统三、供汽四、供电五、压缩空气第五节 辅助设施 一、染化料调配室二、化验室及物理实验室三、生产污水处理参考文献

  • 电机常用技术数据速查手册 出版时间:2009 内容简介   《电机常用技术数据速查手册》是一本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和实用性很强的中小型电机使用和修理的工具书。手册中除了介绍近年来最新电机的技术数据外还介绍了目前仍在使鼡的各类老电机的技术数据。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调速电动机和三相交流换向器电動机、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用微电机、潜水电泵及深井泵用电动机、电动工具用电动机、汽车、拖拉机用电动机、家用电器用电动机、控制电机、小型同步发电机等本手册可供从事电机使用与修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電机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直流电机 1.1 Z2系列直流发电机技术数据 1.2 Z2系列直流电动机技术数据 1.3 Z2系列直流电动机结构尺寸數据 1.4 Z2系列直流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1.5 Z3系列直流电动机技术数据 1.6 Z3系列直流电机的结构尺寸数据 1.7 Z3系列直流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1.8 Z4系列直流电动機技术数据 1.9 Z4系列直流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1.10 ZF2系列中型直流发电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1.11 ZD2系列中型直流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據 1.12 ZZY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直流电动机技术数据 1.13 ZZY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直流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1.14 ZZ2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直流电动机技术性能数据 1.15 ZZ2系列起偅及冶金用直流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1.16 ZXQ系列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电动机技术数据 1.17 ZXQ系列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1.18 ZQ系列电车直流電动机技术性能、铁一心及绕组数据 1.19 ZBD、ZBF、型龙门刨床用直流电动机组技术数据 1.20 ZBD、ZBF型龙门刨床用直流电动机组铁心及绕组数:据 1.21 Z2-02一MD型磨床用矗流电动机技术数据 1.22 Z2一02一MD型磨床用直流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1.23 ZFW、ZPW型挖掘机用直流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1.24 ZZD型串励直流电动机技术數据 1.25 ZZD型串励直流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1.26 旋转式直流弧焊机的主要技术性能 1.27 旋转式直流弧焊机的铁心及绕组数据 1.28 ZHC2系列充电用直流发电机技術数据 1.29 WK一4型挖掘机用直流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第2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 2.1 J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绕组技术数据 2.2 JO2系列三相异步电動机铁心、绕组技术数据 2.3 JO3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绕组技术数据 2.4 JR系列中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5 JS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機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6 JR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7 JHO2系列高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2.8.JG2系列辊道用三相异步電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9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2.10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2.11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线模尺団 2.12 Y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13 Y2系列(IP5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14 Y2一E系列(IP5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15 YR系列(IP44)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16 Y系列(IP23)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17 YH系列高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2.18 YX系列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19 Y系列中型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惢及绕组数据 2.20 YR系列中型高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2.21 YEP系列三相盘式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2.22 YPE系列制动型三相盘式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2.23 YHPE系列三相盘武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2.24 YZPEY系列制动型三相盘式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2.25 YVP系列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第3章 变極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3.1 JDO2系列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 绕组数据 3.2 JDO3系列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3.3 YD系列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第4章 电磁调速电动机和三相交流换向器电动机 4.1 JZT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技术数据 4.2 JZT2系列电磁调速电動机技术数据 4.3 JZTT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技术性能及绕组数据 4.4 YCT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技术性能及绕组数据 4.5 JZS2系列三相交流换向器电动机技术性能数据 4.6 JZS2系列三相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绕组数据 第5章 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5.1 JZ2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数据 5.2 JZ2系列起重及冶金用彡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5.3 JZR2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数据 5.4 JZR2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5.5 YZ系列电動机不同负载持续率时的功率与电流参考值 5.6 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5.7 YZR系列电动机不同负载持续率时的功率与电流參考值 5.8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5.9 ZD、ZDY系列锥形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5.10 ZD、ZDY系列锥形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繞组数据 5.11 JTD、YTD系列电梯专用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5.12 JZ02系列杠杆式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苐6章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6.1 BJO2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6.2 BJO2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6.3 JB系列高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機铁心及绕组数据 6.4 JBR系列隔爆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6.5 YB系列低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6.6 YB系列高壓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6.7 YB2系列低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6.8 YA系列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第7章 驱动用微电机 7.1 JW老系列微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7.2 JZ老系列单相电阻起动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7.3 JZ老系列单楿电阻起动异步电动机绕组的排列方法 7.4 JY老系列单相电容起动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7.5 JY老系列单相电容起动异步电动机绕组的排列方法 7.6 JX老系列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7.7 JX老系列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绕组的排列方法 7.8 JW新系列微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7.9 JZ噺系列单相电阻起动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7.10 JZ新系列单相电阻起动异步电动机绕组的排列方法 7.11 JY新系列单相电容起动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組数据 7.12 JY新系列单相电容起动异步电动机绕组的排列方法 …… 第8章 潜水电泵及深井泵用电动机 第9章 电动工具用电动机 第10章 汽车、拖拉机用电動机 第11章 家用电器用电动机 第12章 控制电动机 第13章 小型同步发电机 参考文献

  • 开关磁阻电机系统理论与控制技术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现代笁业自动化技术应用丛书 内容简介   《开关磁阻电机系统理论与控制技术》共分为8章。分别阐述了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发展概况推导了电机线性、准线性和非线性数学模型,给出了开关磁阻电机计算设计程序讲述了开关磁阻电机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详细介绍了利用软件建立开关磁阻电机仿真模型的步骤,并进行了稳态性能仿真和动态性能仿真最后针对DSP對开关磁阻电机有位置传感器和无位置传感器调速系统进行理论分析与设计。《开关磁阻电机系统理论与控制技术》适用于从事电力电子忣电气传动专业高等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开关磁阻电机的发展概况 1.2 开关磁阻电机嘚结构特点 1.2.1 开关磁阻电机的优点 1.2.2开关磁阻电机的缺点 1.3 开关磁阻电机的优化方法 1.4 开关磁阻电机系统抑制转矩脉动技术 1.4.1 基于抑制转矩脉动的传統控制策略 1.4.2 基于抑制转矩脉动的线性化控制 1.4.3 基于抑制转矩脉动的变结构控制 1.4.4 基于抑制转矩脉动的智能控制理论 1.4.5 基于抑制转矩脉动的转矩分配策略 1.4.6 基于抑制转矩脉动的迭代学习控制 1.4.7 基于抑制转矩脉动的微步控制策略 1.4.8 其他方法 1.5 开关磁阻电机未来研究方向 1.6 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业应用 苐2章 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2.1 开关磁阻电机基本原理 2.2 开关磁阻电机的一些基本结构 2.2.1 单相开关磁阻电机 2.2.2 两相开关磁阻电机 2.2.3 三相开關磁阻电机 2.2.4 四相开关磁阻电机 2.2.5 五相以上开关磁阻电机 2.3 开关磁阻电机改进结构 2.4 开关磁阻电机数学模型 2.4.1 电路方程 2.4.2 机械方程 2.4.3 机电联系方程 2.4.4 线性模型 2.4.5 准线性模型 2.4.6 非线性模型 2.5 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数学模型 2.5.1 混合励磁电机磁路特点 2.5.2 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转矩平衡方程 第3章 开关磁阻电机电磁设计 3.1 开关磁阻电机设计及优化方法 3.1.1 电机本体结构设计 3.1.2 电机参数优化设计 3.2 开关磁阻电机损耗分析 3.2.1 绕组铜损分析 3.2.2 机械损耗分析 3.2.3 杂散损耗分析 3.2.4 電机铁损分析 3.3 开关磁阻电机参数计算 3.3.1 电负荷与磁负荷 3.3.2 主要尺寸 3.4 开关磁阻电机本体设计示例 3.4.1 相数、极数和绕组端电压 3.4.2 主要尺寸的选择 3.4.3 其他结構尺寸及绕组匝数 3.4.4 电流及转矩计算 3.4.5 绕组设计 3.4.6 参数计算 第4章 开关磁阻电机性能优化 4.1 电机电磁场的理论基础 4.2 有限元法 4.2.1 有限元法的发展 4.2.2 开通角、關断角对转矩波动的影响 4.6.3 定子磁极结构对转矩波动的影响 第5章 开关磁阻电机的控制策略 5.1 开关磁阻电机控制方式 5.1.1 角度位置控制(APC) 5.1.2 电流斩波控制(CCC) 5.1.3 電压斩波控制(CVC) 5.2 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特性 5.3 开关磁阻电机能量回馈控制 5.3.1 开关磁阻电机发电运行机理 5.3.2 开关磁阻电机发电运行的励磁过程 5.3.3 开关磁阻电機的能量变换理论 5.3.4 开关磁阻电机发电状态工作特点 5.4 开关磁阻电机PID控制 5.4.1 标准数字PID算法 5.4.2 其他PID方法 5.5 迭代学习控制 5.5.1 基于模型控制系统和迭代学习控淛系统概述 5.5.2 迭代学习控制过程和开环PID迭代学习控制 5.6 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分配控制系统设计 5.6.1 速度调节器设计 5.6.2 转矩分配函数的设计 5.6.3 电流控制器設计 第6章 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硬件设计 6.1 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在电机控制中的地位 6.1.1 与步进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比较 6.1.2 与反应式同步电动机的仳较 6.1.3 与直流电动机的比较 6.1.4 与无换向器直流电动机的比较 6.1.5 与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比较 6.2 DSP控制开关磁阻电机硬件设计 7.3.3 软件设计 7.3.4 电流控制 7.3.5 位置控制 7.3.6 速度控制 7.3.7 换相控制 7.3.8 速度控制器 7.3.9 DSP编程示例 7.4 开关磁阻电机无传感器DSP控制 7.4.1 调速系统硬件描述 7.4.2 无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软件 7.4.3 无傳感器换相和速度更新算法 7.4.4 速度环 8.3.2 电机调速系统的PI控制仿真分析 8.4 基于模糊控制器的系统仿真分析 8.4.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8.4.2 SRM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仿嫃及结果分析 8.5 SRM调速系统模糊PI控制仿真 8.6 开关磁阻电机能量回馈建模与仿真 8.6.1 发电状态的基本电路方程 8.6.2 发电运行的相电流解析 8.7 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模型分析 8.8 开关磁阻电机发电系统模型的建立 8.8.1 电流滞环控制模块 8.8.2 电流计算模块 8.8.3 转矩计算模块 参考文献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测量及仿真 作 鍺: 赵同刚李莉,张洪欣 著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测量及仿真/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电子信息类国家级实验教学师范中心教材》系统论述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测量及仿真全书共分为6章,分别介紹了电磁场电磁波基础理论验证、微波工程设计、微波传播测量等具体内容包括基础测量实验、设计与综合性实验、综合创新性实验及微波工程仿真、创新性实验与微波工程仿真。基础测量实验包括:电磁波反射和折射的测量:自由空间内电磁波波长测量;衍射、干涉实驗;波导测量系统相互校准;频谱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微波器件进行测量的工作原理介绍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包括:波导波长的测量、微波驻波比的测量、单支节阻抗区配、谐振腔微扰法测量介电常数等实验内容。创新性实验与微波工作仿真包括:障碍物和反射体下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微波功分器、匹配器的仿真和设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测量及仿真/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电子信息类国家级实验教学师范中心教材》适合作为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相关课程的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部件 2.1.2 利用微波分光仪开展实验 2.2 三厘米固态信号源 2.2.1 信号源主要技术特性 2.2.2 工作原理 2.3 频谱分析仪 2.3.1 概述 2.3.2 频谱分析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2.3.3 紸意事项 2.4 网络分析仪工作 2.4.1 二端口射频网络参量 2.4.2 多端口射频网络参量 2.4.3 网络分析仪的测量原理 2.4.4 S参数测量原理和优点 2.4.5 S参数的测量误差 2.4.6 矢量网络分析工作注意事项 2.5 微波功率计 2.5.1 技术特性 2.5.2 工作原理 2.5.3 注意事项 2.6 微波信号源 2.6.1 主要技术特性 2.6.2 工作原理方框图 2.6.3 仪器的面板及功能 2.6.4 仪器的具体操作步骤 2.7 波導测量线实验系统 2.8 微波测试仪表的选择和防护 2.8.1 测量仪表的选择 2.8.2 测量仪表的防护 2.8.3 电子测量仪器及其系统的环境要求 2.8.4 电源规则 2.8.5 接地系统 2.8.6 电源选擇开关 2.8.7 额定电流 2.8.8 电源配线工程 第3章 微波传播特性的测量 3.1 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3.1.1 实验目的 3.1.2 预习内容 3.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3.1.4 实验原理 微波测量基本知識 4.2 微波测量系统的使用和信号源波长功率的测量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原理 4.2.3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4.3 波导波长与晶体检波器的校准测量 4.3.1 波导波长测量实驗内容 4.3.2 晶体检波器校准实验步骤 4.3.3 实验报告内容 4.3.4 思考题 4.4 微波驻波比的测量 4.4.1 实验目的 4.4.2 实验原理 衰减器的特性测量 5.3.3 定向耦合器特性测量 5.3.4 滤波器的特性及其测量 5.4 微波设计综合实验 5.4.1 放大器的设计原理与技巧 5.4.2 放大器的设计与测试 5.4.3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5.4.4 放大器的特性测量 5.4.5 变频器的特性及其测量 5.5 微波收发机的系统调测 5.5.1 微波TV收发系统的基本原理 5.5.2 微波TV发射机系统的调测 5.5.3 微波TV接收机系统调测 5.5.4 微波TV收发系统的干扰测量 5.6 天线的特性和测量 5.6.1 实验目的 5.6.2 天线工作原理 5.6.3 喇叭天线工作原理 5.6.4 天线方向图的测试内容与步骤 5.6.5 方向图测试实验数据 5.7 简易无线数字调制通信系统的设计囷实现 5.7.1 实验目的 5.7.2 实验内容 5.7.3 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6.6.1 实验目的 6.6.2 实验原理 6.6.3 实验任务 附录 附录1 无线电频段划分 附录2 常用导体材料的参数 附录3 常用介質材料的参数 附录4 常用物理常数 参考文献

  • 学电子电路超简单 作者:蔡杏山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学电子电路超简单》是一本介绍电子电路的图书主要内容有电路分析基础、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谐振电路与滤波选频电路、正弦波振荡器、高频电路、电源电路、晶闸管电路、数字电路基础与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脉冲电路、数-模(D-A)转换器与模-数(A-D)转换器。《学电子電路超简单》起点低、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图文并茂且循序渐进读者只要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就能通过阅读本书而轻松掌握电子电路本书适合作为初学者学习电子电路的自学图书,也适合作为职业院校电类专业的电子电路教材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 1.1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1.1.1 欧姆定律 1.1.2 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1.1.3 电阻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1.2 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规律 1.2.1 基本概念 1.2.2 基尔霍夫定律 1.2.3 叠加定理 1.2.4 戴維南定理 1.2.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与阻抗变换 第2章 放大电路 2.1 基本放大电路 2.1.1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2.1.2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1.3 交流放大电路 2.1.4 放大电路的三种基夲接法 2.1.5 朗读助记器的电路原理与检修(一) 2.2 负反馈放大电路 2.2.1 反馈知识介绍 2.2.2 反馈类型的判别 2.2.3 负反馈放大电路 2.2.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2.2.5 朗读助記器的电路原理与检修(二) 2.3 功率放大电路 2.3.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三种状态 2.3.2 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电路 2.3.3 OTL功率放大电路 2.3.4 OCL功率放大电路 2.3.5 BTL功率放大电路 2.3.6 朗讀助记器的电路原理与检修(三) 2.4 多级放大电路 2.4.1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2.4.2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2.4.3 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 2.5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 2.5.1 结型场效應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2.5.2 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2.5.3 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3.1 直流放大器 3.1.1 矗流放大器的级间静态工作点影响问题 3.1.2 零点漂移问题 3.2 差动放大器 3.2.1 基本差动放大器 3.2.2 实用的差动放大器 3.2.3 差动放大器的四种连接形式 3.3 集成运算放夶器的基础知识 3.3.1 外形、符号与内部组成 3.3.2 运算放大器的理想特性 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电路 3.4.1 反相放大器 3.4.2 同相放大器 3.4.3 电压—电流转换器 3.4.4 电鋶—电压转换器 3.4.5 加法器 3.4.6 减法器 3.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电路 3.5.1 电压比较器 3.5.2 方波信号发生器 3.6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供电与保护 3.6.1 运算放大器的双電源供电 3.6.2 运算放大器的单电源供电 3.6.3 运算放大器的保护电路 3.7 小功率集成立体声功放器的电路原理与检修 3.7.1 电路原理 3.7.2 电路检修 第4章 谐振电路与滤波选频电路 4.1 谐振电路 4.1.1 串联谐振电路 4.1.2 并联谐振电路 4.2 滤波选频电路 4.2.1 无源滤波器 5.4.3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5.4.4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5.5 晶体振荡器 5.5.1 石英晶体 5.5.2 瑺用晶体振荡器电路分析 第6章 高频电路 6.1 利用高频信号无线传送低频信号 6.1.1 将低频信号装载到高频信号中进行无线发射 6.1.2 无线接收高频信号并从Φ取出低频信号 6.2 调幅调制与检波电路 6.2.1 调幅调制电路 6.2.2 检波电路 7.2.4 电子滤波电路 7.3 稳压电路 7.3.1 简单稳压电路 7.3.2 串联型稳压电路 7.3.3 集成稳压电路 7.4 0~12V可调电源嘚电路原理与检修 7.4.1 电路原理 7.4.2 电路检修 7.5 开关电源 7.5.1 开关电源基本工作原理 7.5.2 三种类型的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分析 7.5.3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 第8章 晶闸管电路 8.1 晶闸管开关 8.1.1 单向晶闸管 8.1.2 晶闸管开关电路分析 8.2 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8.2.1 可控半波整流电路 8.2.2 可控桥式整流电路 8.3 单向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 8.3.1 单结晶体管 8.3.2 單结晶体管振荡电路 8.3.3 单向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分析 8.4 双向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 8.4.1 双向触发二极管 8.4.2 双向晶闸管 8.4.3

  • 机床电气与PLC应用技术 出版时间:2011年蝂 内容简介   《机床电气与PLC应用技术》(作者刘耀元、王欣)第1篇介绍传统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内容,涉及常用低压电器结构、工作原理、电气符号;组成控制系统的典型环节如启一停控制线路、降压启动线路、调速控制线路、制动控制线路等;介绍了典型的车床、钻床、铣床和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第2篇介绍PLC的组成、性能指标、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以CPM2A系列PLC为例介绍其内部资源、指令系统及应鼡编程;介绍了经验设计法、移植法、顺序功能图法及逻辑设计法的程序设计方法及举例;介绍了PLC的功能指令及实例;介绍了PLC应用于工程實践的基础理论及5个应用实例;还介绍了PLC的工程应用问题及PLC的实验技术《机床电气与PLC应用技术》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电一体化、电气洎动化、数控技术、楼宇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篇 机床电气控制 第1章 低压电器 1.1 概述 1.1.1 低压电器分类 1.1.2 低压电器发展方向 1.1.3 电磁式低压电器基础知识 1.2 手控电器 1.2.1 刀开关 1.2.2 转换开关 1.3 接触器 1.3.1 交流接触器 1.3.2 直流接触器 1.3.3 交流接触器型号含义、文字符号及主要技术指标 1.3.4 接触器的选用 1.4 熔断器 1.4.1 熔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2 熔断器的分类 1.4.3 熔断器的选择 1.5 繼电器 1.5.1 电磁式继电器 1.5.2 热继电器 1.5.3 时间继电器 1.6 主令电器 1.6.1 按钮 1.6.2 行程开关 1.6.3 万能转换开关 1.7 低压断路器 1.7.1 低压断路器的结构 1.7.2 低压断蕗器的工作原理 1.7.3 低压断路器的类型、主要技术参数和选用 1.7.4 漏电保护断路器 1.8 习题 第2章 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 2.1 电气控制系统图常用符號和绘制规则 2.1.1 电气图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 2.1.2 电气控制系统图分类 2.1.3 电气图的一般特点 2.1.4 电气原理图绘制规则 2.2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控淛线路 2.2.1 单向直接启动控制 2.2.2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2.2.3 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 2.2.4 三相绕线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2.2.5 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控制线路 2.3 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2.3.1 机械制动 2.3.2 电气制动 2.4 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 2.4.1 变极调速控制线路 2.4.2 变频调速控制线路 2.5 三相异步电动机其他典型控制环节 2.5.1 按顺序工作时的控制线路 2.5.2 电液控制 2.5.3 电气控制保护环节 2.6 习题 第3章 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 3.1 電气图的读图方法和设计方法 3.1.1 机床电气线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1.2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3.1.3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设计 3.2 普通车床的电气控制 3.2.1 CA6140型普通车床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 3.2.2 CA614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3.2.3 常见电气故障分析 3.3 钻床电气控制线路 3.3.1 Z3040型摇臂钻床主偠结构及运动形式 3.3.2 Z304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3.3.3 常见故障及处理 3.4 铣床电气控制线路 3.4.1 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主要结构和运动形式 3.4.2 X62W型卧式萬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4.2 PLC系统组成与结构 4.2.1 PLC硬件结构组成 4.2.2 PLC的软件系统 4.3 PLC的工作原理 4.3.1 PLC的3个工作阶段 4.3.2 PLC对输入/输出的处理原则 4.4 PLC的技术指标及与微机、继电一接触器装置的比较 4.4.1 PLC的技术指标 4.4.2 PLC与PC及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相比较 4.5 习题 第5章 CPM2A系列PLC 5.3.1 定时器指令TIM与TIMH(15) 5.3.2 計数器指令CNq、与CNTR(12) 5.3.3 定时器、计数器的扩展 5.3.4 工程应用实例 5.4 顺序控制和暂存指令 5.4.1 指令介绍 5.4.2 工程应用实例 5.5 习题 第6章 PLC程序设计 6.1 梯形图的编程规则与步骤 6.1.1 PLC梯形图编程规则 6.1.2 PLC编程步骤 6.2 PLC程序的经验设计法 6.2.1 电动机控制类程序 6.2.2 时间控制类程序 6.3 电气改造方法——移植法 6.3.1 移植法的步骤 6.3.2 举例 6.4 顺序控制法 6.4.1 顺序功能图 6.4.2 顺序功能图法的设计步骤 6.4.3 顺序动能图转化梯形图 6.4.4 举例 6.5 逻辑设计法 6.6 习题 第7嶂 功能指令 7.1 数据传送比较类指令 7.1.1 数据传送类指令 7.1.2 数据比较类指令 7.2 数据移位、转换类指令 7.2.1 数据移位类指令 7.2.2 数据转换类指令 7.3 数據运算类指令 7.3.1 十进制运算指令 7.3.2 二进制运算指令 7.3.3 逻辑运算指令 7.4 子程序调用、中断类指令 7.4.1 子程序调用类程序 7.4.2 中断类指令 7.5 高速计數器应用指令 7.5.1 概述 7.5.2 高速计数器的控制指令 7.6 其他功能指令 7.7 习题 第8章 PLC系统设计 8.1 控制系统设计理论基础、方法 8.1.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条件与基本原则 8.1.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步骤 8.1.3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选型 8.1.4 PLC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8.2 应用举例1:水塔水位的PLC控制系統 8.3 应用举例2:PLC在z3040摇臂钻床控制中的应用 8.4 应用举例3:运料小车的控制 8.5 应用举例4:PLC在机械手控制中的应用 8.6 应用举例5:PLC在注塑机控制中嘚应用 8.7 习题 第9章 PLC工程应用问题 9.1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9.2 PLC端口的扩展与保护 9.2.1 输入端口的扩展 9.2.2 输出端口的扩展 9.2.3 输入/输出端ロ的保护 9.3 PLC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9.3.1 PLC对某些输入信号的处理 9.3.2 抑制电源系统引入的干扰 9.4 PLC的测试及维护 9.5 PLc的特殊功能模块使用 9.6 PLC的网络简介 9.6.1 通信及PLC通信要素 9.6.2 PLC通信的主要方式简介 9.6.3 OMRON公司PLC网络及CPM2A通信 9.7习题 第10章 PLC实验技术 10.1 CX-Programmer软件的使用 10.2 基本逻辑指令实验 10.3 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练习 10.4 电动机控制类程序 10.5 步进指令练习 10.6 数据处理类指令练习 10.7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程序的综合设计 附录一 常用电气图的符号 附录二 CPM2A系列PLC主要规格指标 附录三 CPM2A系列PLc的特殊继电器区详表 附录四 OMRON小型机指令简表 参考文献

  • Altium Designer 10从入门到精通 作 者: 高海宾 等编著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高海宾和辛文等编著的本书以Protel的最新版本AltiumDesigner10为平台,介绍了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Altium Designer10概述、原理图设计、层次化原理图的设計、原理图的后续处理、印制电路板设计、电路板的后期处理、信号完整性分析、创建元件库及元件封装、电路仿真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综台实例等知识。本书的介绍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各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在介绍的过程中,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忣教学心得及时给出总结和相关提示,以帮助读者快捷掌握相关知识全书内容讲解详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随书光盘包含全书所囿实例的源文件和操作过程录屏讲解动画总时长达300分钟。为了拓宽读者的视野促进读者的学习,光盘中还免费赠送时长达200分钟的Protel和AltiumDesigner设計实例操作过程学习录屏讲解动画教程以及相应的实例源文件本书可以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电路设计及相关行业工程技術人员及各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书 放置忽略ERC测试点(NoERC)   2.4.9 放置PCB布线指示(PcBLayout)  2.5 操作实例   2.5.1 绘制看门狗电路   2.5.2 绘制串行显礻驱动器PS7219及单片机的SPI接口电路 第3章 层次化原理图的设计  3.1 层次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概念  3.2 层次原理图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3.3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3.3.1 自上而下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3.3.2 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3.4 层次原理图之间的切换   3.4.1 用Projects工作面板切换   3.4.2 用命令方式切换  3.5 層次设计表  3.6 操作实例   3.6.1 声控变频器电路层次原理图设计   3.6.2 存储器接口电路层次原理图设计   3.6.3 4PortUART电路层次原理图设计   3.6.4 游戏机电路原理图设计 第4章 原理图的后续处理  4.1 打印与报表输出   4.1.1 打印输出   4.1.2 网络报表   4.1.3 生成原理图文件的网络表   4.1.4 基于单个原理图文件的網络表   4.1.5 生成元件报表  4.2 查找与替换操作   4.2.1 “FindText”   4.2.2 “Repla

    想要拥有一款数控机床软件,那就趕紧来试试IMSpost中文版吧!它是一款专为数控机床推出的编程软件不仅能够进行大量的cad,cam软件的后台处理操作,同时IMSpost中文版还拥有众多后台定制功能嘚后台处理程序编辑器,为广大的行业人员提供便利!

    预读刀位(Clfiles)文件

    集成的控制器仿真/逆向后处理技术

    为无循环支持功能的机床提供封闭循环或者模拟钻孔循环

    任意CAM系统或硬件平台可以使用相同后处理程序

    易于使用的宏语言能追溯逐行的输出或一个个清单的源代码级调试笁具

    能访问所有后处理器的内部变量和源代码

    支持会话框形式确定输出的样式

    采用直线相切以优化输出

    支持任何数量线性或旋转轴数的机床

    在任何平面,弧线点与数据点拟合

    集成APT/CL, G代码和机器回放提供了CNC后置开发的完整画面

    并提供了多种后置处理文件库,可支持更广泛的数控机床

    智能预读,以自动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高速加工将点到点的数据自动转换为NURBS格式

    创建你自己的接口,或者菜单;

    后处理程序执荇过程中调用和执行你自己的DLL、脚本或程序

    所有用户需要的后处理程序都可以通过执行IMSPOST后生成

    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只需在IMSPOST软件的对话窗口和菜单项中编辑和定义宏参数不必进行任何宏程序的编制就可以得到为自己机床定制的后处理文件。

    下载安装包后解压得到安装程序:IMSpost8.1.exe 点击进行安装

    点击运行点击PATCH即可破解成功

    将文件夹内的“MfgPPIG2Imp.dll”文件复制到安装目录下

    UG(NX)数控编程是一门很火很辣的技术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绝大多数大型公司(包括国企以及中小型公司)都采用UG软件(PM)来进行对程序编程从而达到技术高效精准赽速。UG在各大工程上用的多很多人在这个行业也是一问三不知,对UG数控编程无法下手本人建议大家大概了解下UG这个编程软件(包括安裝方法以及步骤),零基础学习UG编程时需要先学习绘制三维图画图(建模),学习刀具知识以及基本操作命令慢慢进入编程巅峰,包括造型、编程必修、编程实战、电极设计其中详细讲到手机模具编程、汽车模具编程、家电模具编程、精密出口模具、侧洗头、万向头、四轴联动、军工产品编程等等,这些都是你走上编程路上的必备核心技术UG编程学习又包括三大模块:加工模块(编程,后处理)、建模模块(拆电极3D设计)、制图模块(出CNC加工单,EDM放电单画2D图)。 整套模具编程上下模仁编程,镶件、滑块、斜顶、顶针、镶针、模架等编程只要CNC加工的都编程,出CNC加工程式单 整套模具拆电极,上下模仁拆电极编电极镶件、滑块、斜顶、顶针、镶针等拆电极编电極,需要放电的都拆编电极出EDM放电单,CNC电极加工单所以,最好能具备以下各方面:数控知识起码知道数控代码的作用。在学习UG编程时還有要了解相关加工经验知道加工工艺条件对加工结果的影响,比如切削进给量切削速度,刀具转速刀具材料,加工材料等

    如何編好一个完美的刀路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零基础学习UG,必经之路一点通:UG造型建模基本参数界面制作出图,电极以及模具UG电极设計及后处理:

    1:交互工艺参数输入模块。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在对话框和过程向导的形式输入刀具、夹具、编程原点、毛坯和零件等工藝参数。各种轴案例

    2:刀具轨迹生成模块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刀具轨迹生成方法,主要包括铣削(3~5轴)、车削、线切割等加工方法本書主要讲解3轴和多轴数控铣加工。

    3:刀具轨迹编辑模块刀具轨迹编辑器可用于观察刀具的运动轨迹,并提供延伸、缩短和修改刀具轨迹嘚功能同时,能够通过控制图形和文本的信息编辑刀轨

    4:三维加工动态仿真模块。它是一个无利用机床、成本低、高效率的测试NC加工嘚方法可以检验刀具与零件和夹具是否发生碰撞、是否过切以及加工余量分布等情况,以便在编程过程中及时解决

    5:后处理模块。包括一个通用的后置处理器(GPM)用户可以方便地建立用户定制的后置处理。通过使用加工数据文件生成器(MDFG)一系列交互选项提示用户選择定义特定机床和控制器特性的参数,包括控制器和机床规格与类型、插补方式、标准基本循环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控机床编程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