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心理学中的传播隔阂的案例分析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ppt 3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内容提要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2、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3、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4、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 二、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2、马莱兹克的传播系统模式 三、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自学) 1、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的出发点 3、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之间的辩证关系 4、唯物史观下社会传播总过程呈现出的形态和结构 5、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p6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 2、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3、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P8 (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自我创造, 自我完善的系统
*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4、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障碍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传播障碍、传播渠道不畅通造成的传播障碍;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不正常造成的传播障碍等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传播学的任务P9-10 二、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 系统研究 1、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
2、系统研究社会传播的必要P54-55 (二)传播的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结构模式
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的含义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每个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 统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自我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或组织 ,形成群体和组织传播。 4、群体和组织传播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 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 保持着相互作用关系。 2、马莱兹克的系统传播模式
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系统传播模式,他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等
2、影响和制约受者的因素:受传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对个人的影响、社会环境、媒介约束等对个人的影响和制约;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 ;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触 ;受传者基于平时接触经验,对媒介的印象。
1、它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它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者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2、它是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3、既指出了传播过程的社会制约性,也指出了其中的心理变量,较以往研究更为系统、全面,更具社会性。 系统论传播模式缺陷
没有明确各种外在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 传播模式小结 线性传播模式:立足传播者的直线模式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控制论传播模式:兼顾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德弗勒的互动模式 系统论传播模式:着眼全局的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马来兹克模式 总之:
传播模式经历了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论模式三个阶段。 前两者都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后者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三、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课外自学) 1、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传播学(北京师范大学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 2.信息(复旦大学2005研;厦门大学2002研)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北京大学2001研) 二、 简答题 1. 什么是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为什么说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妨碍社会发展的 重要因素? 2.简述宣传与传播的异同。(中国人民大学2003研) 三、论述题 1.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浙江大学研) 2.试述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成就、原则和前景。(武汉理工大学2007研)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 概念题 1.传播学(北京师范大学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 答: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 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 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 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 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信息(复旦大学2005研;厦门大学2002研) 答:信息是指消除事物中或事物之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 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 状态与变化规律。 信息的特性有: ①信息的共享性; ②信息的扩散性; ③信息的传递性; ④信息的扩充性;⑤信息的浓缩性;⑥信息的替代性。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北京大学2001研) 答: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是指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传播观。该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和精 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 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以外,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精 神交往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二、 简答题 1. 什么是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为什么说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妨碍社会发展的 重要因素? 答:(1)传播障碍是指阻碍社会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包括结构障碍和功能障碍。 如制度是否合理、传播管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2)传播隔阂是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 价值观、利益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传播隔阂包括个人 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 与世代、文化与文化的隔阂等。 (3)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 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严重 的甚至会造成社会混乱和国家解体。 2.简述宣传与传播的异同。(中国人民大学2003研) 答:(1)宣传与传播的含义 ①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 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 态度。 ②传播是人类对现实进行的象征性表述, 以及这种表述得以成为可能的物质手段和制度 条件,它直接表现为信息的社会流动和信息系统的运行。宣传与传播既有联系,也有区 别。 (2)宣传与传播的相同点 宣传本质上是一个传播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宣传的主要元素与传播一样, 包括传者、媒介、信息、受众和效果。 (3)宣传与传播的不同点 传播是一个一般的范畴, 它概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信息传递活动, 包括新闻、 娱乐、 告、 书刊评论、公关、宣传、演讲等。而宣传则是一个特殊的范畴,它特指那些借助于各种 手段来对受众施加一定影响的有目的的一种传播形态,一般强调其政治含义。 三、论述题 1.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浙江大学研) 答:(1)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的必要性 ①传播学只有和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合才能发展 传播学最先出现在美国,对于引进这门学科的其他国家来说,传播学是舶来品。但是, 引进不是照搬也不是移栽,而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引进达到系 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为我所用的目的。如果传播学不与一定的历 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不在一定的民族土壤上生长出来,不与所在国家传播实践 相结合并为其服务,而只是简单地贩卖和照搬,那必然不会有长远的发展,甚至遭到人 们的拒绝和反对。 ②本土化建设是走向世界的前提 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对于中国传播学来说,本土化建设既可以增强其学科个性 和民族特点,也可以推进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适应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随着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能够解释中国社会的传 播现象和传播问题的传播学研究必然会成为国际主流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应采取的做法 ①辨证的学习西方传播学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既不是一概排斥西方传播学,也不是照抄照搬西方传播学, 它实际上是“迎中有拒、拒中有迎” ,即迎新不迎旧,排污不排外,努力把内面和外面 两个世界的优点和精华都收归己用。 ②针对中国国情,联系传播实际,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术中吸取营养 只有适应中国的社会特征、文化积淀和受众的心理态势、意识取向等条件,才能真正在 中国大地上生根、 开花、 结果, 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 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也才能参与国际传播研究的沟通与交流,取得与国外学者平等对话的地位与权利,并为 国际传播学术作出贡献。 2.试述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成就、原则和前景。(武汉理工大学2007研) 答:传播学进入中国已有20年的历史。20年来,我国学者在引进和介绍西方传播学的基 本理论和方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著的。下面就我国开展传播学研 究的成就、原则和前景进行具体论述 (1)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成就 ①确立了以大众媒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 信息社会与市场化经济的需要决定了我国传播学者对传播新技术进行阐释与理解的工 具性思路。这一思路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结果是,确立 r 以研究现代传播 媒介对社会影响为主体的传播学研究的学术地位, 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传播领域的研究与 影响。 ②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得到扩展,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 目前,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经确立了传播对文化、社会和个人的多重影响,以及传播对 建构人的日常生活的多重功能等论题。 传播学研究从二元对立到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这 种变化,大大扩展了我国传播学者对事物的认识,使研究对象与研究观察开始了由比较 单一向多元化、多视角的转变。人际传播、网络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发展传 播、传媒教育、健康传播、传播的文化研究、传播与文化多样性、文化霸权、对外传播、 媒介素质教育等内容的研究相继展开,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③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有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两种形态。 实证研究使我国传播学者对传播的 认识建立在现实行为的经验事实基础之上。在越来越多地强调实证研究的同时,思辨研 究依旧是我国传播学研究者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④学术资源不断丰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举办的传播学研究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明显增多,我国还建立 了各种以传播学研究命名的学术网站。可见, “传播学研究在中国”这一概念已经具有 了实际意义。 ⑤文献资料积累增加 在我国传播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知识的积累与传递方面,从传播学著作的出 版量与社会需求来看,传播学研究的文献积累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近些年来,我国出 版了大量传播学著作、教材与论文。我国的传播学译著也已进入规模化引进时期,一些 有质量的译丛不断问世。此外,一些科研单位和高校还开展了建设传播学研究数据库的 工作。 ⑥专业研究队伍形成 随着传播学研究与信息传播教育的不断发展, 我国传播学研究领域已经建设了一支专研 究队伍,并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2005 年 2 月,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 会传播学分会”获得批准成立,这标志着我国传播学研究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2)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原则 ①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 西方的传播理论,无论是“管理”学派还是“批判”学派,其诞牛的环境与考察的对象 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活动,其结论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于中国社会。换言之, 以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西方传播学,并没有为我国提供一套能够分析、考察和解 决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中的传播问题的现成理论。 我国传播学者 对西方传播学理论必须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 认;既要汲取其中具有科学价值的精华,也要对一些意识形态的偏见和唯心主义的糟粕 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批判和借鉴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是我国传播学界对西方传播学惟 一可取的态度。 ②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这是中国传播学者多年来的奋斗目标,在已经召开的五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它一直 都是一个核心议题。这项工作在传播文化史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例如,在 已经出版的许多传播学教材中, 编者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思想进 行了一定程度的发掘。1990 年,沙莲香主编的《传播学》一书专门设有一章论述“中 国的传统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1997 年,孙旭培主编的《华夏传播论》对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传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索。但是,除此之外,我国传播学在本土化、中国 化方面还没有重大突破。 ③研究传播学, 要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出发要 使传播学成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科, 我国就必须把传播学研究与中国 国情、与中国的现实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简言之,我国传播学者应该把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状况作为主要考察对象, 来探索中国社会信息传播 活动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课题,包括如何通过理顺我国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社 会的、群体的、组织的、人际的现实传播关系,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等重大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中国传播学 者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3)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前景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只要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开拓、进取, 就一定能大有作为。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要进一步深化传播学基础研究, 为传播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要进一步做好国外传播学代表性著作、论文的系统翻译、评介工作,全面了解和批判 吸收国外传播研究的成果。一是要系统地译介国外传播学的经典性、代表性论著;二是 要 系统地译介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代表论著; 三是要系统地译介传播学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成 果。 ③传播研究要系统、全面。大众传播在一段时问内仍将是我国传播研究的重点。与此同 时, 我国还要开展传播学的重要分支如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研究。 此外,网络传播将很快成为我们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并将根本改变传统新闻 与大众传播的面貌,网络传播研究将成为我国亟待研究和建立的传播学新领域。 ④要加强对国际传播的研究,为在世界上树立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崭新形象,创造良好的 国际舆论环境做出贡献。 良好的国际传播将有助于推动和促进各国人民和政府之间的相 互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我国应注重了解和研究国际传播和国际传媒,特别是目前主 导国际信息流通和国际舆论的国际传播,根据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制 订正确的国际传播战略,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⑤要通过长期的认真研究、批判吸收和自主创造,在解决我国传播实践重大实践问题的 过程中,发现和提出一些重大的、经得起考验的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理论,并在此基础 上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传播学理论体系。 总之,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仍需中国学者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 成。 第二章:人类的传播历史和发展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信息爆炸 2. “信息超载”(信息超载)(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浙江大学研) 3.信息高速公路 二、简答题 1.简述人类社会的媒介发展历史。(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2.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复旦大学2004研) 3.简述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概念题 1.信息爆炸 答:信息爆炸是指媒介发达带来的社会信息绝对量的增加,它主要体现为人类拥有的信 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信息爆炸的直接结 果是其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 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推动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2. “信息超载”(信息超载)(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浙江大学200l、2003研) 答: “信息超载”是指在一个具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当一个人或一个系统接收到太多 的信息数据,需要进行意义确定处理时,发生的信息饱和甚至于超载的现象。信息的意 义确定是一个过滤过程、把关过程,当信息被传播、被表现时,受者需要对他所接收到 的信息流进行判断和评价,确定与自己有关、有用的信息,而抛弃与己无关无意义的信 息。无意义的信息表现容易造成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影响读者对信息的组织处理。如果 接收的信息流量太大、太乱,针对某个受者来说,就会出现信息超载的可能。 3.信息高速公路 答: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和信息系统工程,是一种集广播、 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 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总统在1992年发表的国情咨文,倡议者认为,信息高 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为深刻的影 响。 二、简答题 1.简述人类社会的媒介发展历史。(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答:媒介(media)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历史上的每一次媒介变革,都会给现实的 媒介发展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传播媒介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 受到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为了清楚地描述媒介变革的历史轨迹,可以以重大媒介变 革为标志来考察媒介史的不同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媒介至少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变革, 而正在发展的媒介态势则是人类正在经历的有史以来最重大、最深刻的第五次变革。具 体来说,人类社会的媒介发展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最古老的媒介 人类最古老的媒介是人的身体本身,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 语言传播,然后才产生了语言。语言传播使身体在传播中的作用更显得重要。虽然此后 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媒介和各种各样的设备, 但至今身体在传播中的媒介作用依然存 在。人类还为扩大身体的传播发明了很多发送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如语言、图画、标记、 表达深远意义的饰性图案和烽烟、旗鼓等。 (2)文字媒介的诞生 在语言产生后的10多万年的人际交往和生存斗争中, 人类的先祖们又学会了把声音同发 出声音的人分离开来并加以保存的技术,这就产生了文字。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原始 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一旦有了简化的书面语言和纸这样便于携带的媒介,信 息就能长久地保存和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 (3)印刷媒介革命 印刷媒介革命带来了印刷媒介的普及。教育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书籍出版事业的发展。 到16世纪,几乎在所有西欧国家,都建立了大学。宗教改革使得对《圣经》和其他宗教 著作的需求量大增。此外,科学、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要求出版越来越多的书籍。活字 印刷发明了近200年以后,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纸开始出现。17世纪初,定期出版的报 刊首先诞生于德国。之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日报。最早的日报也于1660年在德国莱 比锡创办,即《莱比锡新闻》 ,它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某种意义上,报 纸和印刷书籍相比更是一种革新,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式的发明。和其他文化传播形 式相比,还在于它的个人主义和现实倾向,世俗性和适用性,满足了一个新兴阶级―― 以城市为基础的商业和专业人员――的需要。 它的新奇并不在于它的科学技术或传播方 式,而在于时刻变化和在自由的社会政治气候下对各个阶层的影响。 (4)电子媒介――电讯技术的发展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综合产物。19世纪后半叶,由于电的发现和无 线电技术的发展,开始诞生了一大批电子媒介,电讯、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等等都 是19世纪至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电子媒介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电子媒介 的出现是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发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电话、电报和无线电的发明 形成庞大的电讯媒介和电讯产业;电话、电报与无线电的发明创立了电子媒介和电讯事 业发展的基础,也拉开了20世纪电子时代的帷幕。 ①电子媒介――电影的发展。电影作为传播媒介的新形式出现在19世纪末,但内容上它 并不新鲜,它只不过是将传统的娱乐转移到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上。 ②电子媒介――广播的诞生与媒介的国际化。广播的发明首先得益于无线电技术的发 展。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标准广播电台是美国匹兹堡的 KDKA 电台。到1930年,无线电 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 当代国际广播已发展成为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 中国家的全球性庞大事业。 ③电子媒介――电视时代的开始。电视的出现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电视是科学 发现与传播事业发展的结晶。二战后电视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④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 的新趋势。 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2.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复旦大学2004研) 答:(1)对新闻媒介形态的变化而言,技术扮演了核心的推动作用。没有技术的进步, 就不可能有媒介形态与功能的不断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和技术水 平极端低下,人类只能凭借体语和简单的信号进行信息传递。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和 文字得以发明,这促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变革,即信息可以借助文字进行编 码并传布久远。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更为人类传播提供了简便的载体,并为信 息的大规模复制和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电子媒体的诞 生,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升。随着卫星和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 快速流动,人类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以时间压缩空间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特 征。 (2)尽管技术的进步对媒介的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技术不是决定媒介发展的 根本力量。技术对媒介的影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不能孤 立地看待技术在媒介演进中的角色。应该承认,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信息传递 需求,是媒介演进的根本决定要素,正是这种需要,推动着人类不断改进技术,并迅速 应用于媒介领域,从而不断提高人类控制和传播信息能力。 3.简述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答:从媒介普及的角度,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初级信息化阶段(20世纪50―80年代)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报刊、广播、电视得到高度普及,单一功能的个人媒介和家用媒介日 趋多样化,社会信息量的倍增速度骤然加快。 (2)高度信息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①大众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传播时 代;②微型计算机普及到家庭;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③以计算机、互联 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④跨 国界传播的日常化;⑤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国策。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编码和解码(北京大学2001研;中国人民大学2002研) 2.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北京大学2006研;中国人民大学2006研) 3.符号的任意性(深圳大学2005研) 4.讯息(message)(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研;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 5.非语言传播(上海交通大学研:) 6.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清华大学2007研) 7.传播情境(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 8.符号互动(厦门大学2005研) 9.象征性文化(symbolic culture)(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2.为什么说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 三、论述题 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上海大学2002研)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编码和解码(北京大学2001研;中国人民大学2002研) 答:编码和解码是指大众传播中符号与信息相互转化的两个相反的过程。编码(encode) 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 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译码(decode)是与编码相反 的过程,即把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转化为受传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2.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北京大学2006研;中国人民大学2006研) 答: “能指”和“所指”是索绪尔语言学中的术语。 “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 “所指” 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 比如英语的“tree'’这个单词,它的发音就是它的“能指” ,而“树”的概念就是“所 指” 。 “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但是,索绪尔认为,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 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 而是约定俗成的。 比如在 “树” 这个词中, 树的概念和 “树” 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 “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 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了“树”的意思。这就是符号的任意性原理。 3.符号的任意性(深圳大学2005研) 答: 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构成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 而是约定俗成的。 比如在“树”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 “树” 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了“树”的意思。 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它支配着索绪尔的整个语言的语言 学系统。 4.讯息(message)(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研;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 答:讯息(message)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 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汛息,两者之问发生意义的 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讯息一词,在中文中也译成“消息” 、 “文告”等等,这是一个 与信息意思相近又有微妙区别的概念。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 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使用“讯息”的概念, 是为了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5.非语言传播(上海交通大学研) 答:非语言传播又称“非言语沟通” ,是指人类运用非言语符号来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 程,足人际传播的一种基本方式。非语言传播符号可以分为三种形式:①语言符号的伴 生符。如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 字的伴物;②体态符号(gestur-e)。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等;③物化、 活动化、程序化的符号。如仪式和习惯、服装和饮食、美术和建筑等等。 6.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清华大学2007研) 答: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结构主 义学说的开创者,其符号理论促进了符号学科的建立。 索绪尔1857年生于日内瓦,1878年发表了《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则系统》 。1881年他 到法国巴黎, 在整整十年问他培养了梅耶、 格拉蒙等语言学家, 建成了法兰西学派。 1907 年起,他开始讲授普通语言学。索绪尔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同学们的笔记和索绪尔的 一些手稿及其它材料编辑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于1916年在法国巴黎出版。 此书曾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其影响遍及全世界。 7.传播情境(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 答:传播情境是指传播学中的语境,即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 物、 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的场景, 如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 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 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 8.符号互动(厦门大学2005研) 答:符号互动即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 相互影响的过程。它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既是社会关系形成的纽带,又反过来体现 了社会关系。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有的学者将象征性社会互动称为符 号互动,也有的学者称为意义互动。象征性互动是揭示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概 念。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9. 象征性文化(symbolic culture)(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答: “象征性文化”是指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将文化理解为符号体系尤其是象征 性符号体系来把握。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从而摆脱 了自然和生物学意义上的束缚。 然而这些象征符体系一旦形成, 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作为能动的力量作用于社会。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答:符号是人们交流意义的基本手段,但是,符号所传达的意义并不总是很清晰的,有 时甚至很模糊。语言符号的暖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有些词语包容范围很大,往往不容易分清。例如“水果”一词的范围就很大,从典型的 水果到不太典型的水果,往往不易明确划分。一些新语和流行语的意义也具有这种暧昧 性。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在某一语境下判断不准应该属于哪一种。语言 符号的多义性是常见的,一个单词或词组、一个句子都可能具有多种意义。除此之外, 同音异义词汇的存在,也是造成语言符号之多义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言符号具有暧昧性和多义性, 这种暖昧性和多义性有时会成为人们之间沟通意义的障 碍,但这种障碍不是难以克服的,人们可以借助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境来消除语 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 2.为什么说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 答:(1)符号化(encoding)是指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 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符号解读(decoding)是指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 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2)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换句话说即交流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 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 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 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不仅如此,传播对象对传来的信息作出反应――反馈的过程也伴 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表述和理解功能是符号的基本功能之一。 三、论述题 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上海大学2002研) 答: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符号是信息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 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意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是人与人之间传 播的目的。将传播过程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的原因如下: (1)传播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够相互沟通信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 的是交流意义,换句话说即交换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 借助于某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够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 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我们说,传播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 过程。符号化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者意义转换为语言、声音、文字或者其他 符号的活动。符号解读是指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 动。不仅如此,传播对象对传来的信息作出反应――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 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 (2)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符号或者符号体系来交流或者交流意义的 活动过程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者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 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这是一个极为广义的概念,在这里,人类在传 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 意义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是意义的交流。 综上所述,传播的过程不仅仅是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互动双方通过符号 或者符号体系来交流或者交流意义的活动过程,换句话说,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 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义。因此,人类社会的传播过程可以理解为 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讨程。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传播者(上海大学2005研) 2.模式(厦门大学2005研) 3.传播模式(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4.反馈 5.并时反馈(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研) 6.噪音 7.单向传播 8.双向传播 9.前馈 10.循环模式(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二、简答题 1.简述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北京大学2003研;四川大学2006研) 2.简述马莱兹克模式(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3.请画出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并阐释其含义。(清华大学2005研) 4.比较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异同,以及由此看出传播学研 究的发展如何。(复旦大学2003研) 三、论述题 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模式、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 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武汉大学2003研;武汉理工大学2007研)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概念题 1.传播者(上海大学2005研) 答: 传播者是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 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 传播者主要解决 “传 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因此,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 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与流向。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传播 者具有以下八个特征:①传播者具有政治倾向性;②传播者控制了大众传播的过程;③ 传播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④传播者大都受过专业训练;⑤传播者有机会对成千上万的 人产生影响;⑥传播者与受众一般不直接交流;⑦传播者能获得特殊的双重报酬;⑧传 播者的工作紧张程度较高。 2.模式(厦门大学2005研) 答:模式是指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 双重性质:①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 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②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 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模式虽然具 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模式 的使用是很普遍的。 3.传播模式(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答:传播模式是指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 是一种象征性的拥有同现实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 在传播学研究 中,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呈现性;②整体性;③超陈性;④启 发性; ⑤实用性。 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常具有以下五种功能: ①构造功能; ②解释功能; ③引导功能;④简化功能;⑤预示功能。 4.反馈 答: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 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 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管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 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5.并时反馈(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研) 答:并时反馈是指一种与信息传递行为同时发生并为传播者同时接收的反馈。并时反馈 的优点在于:传播与反馈之间的时距很短,传播者可以迅速地在大脑中将刚刚进行的活 动和刚刚得到的反馈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做出判断,找到症结。 6.噪音 答:噪音原为无线电通信领域的用语,指电波载传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物理干扰,在引 入到传播学研究中后,它指在传播过程中对讯息以及传达、反馈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干 扰的障碍因素。噪音的概念最早由香农提出,后由德弗勒做了进一步扩展。噪音的存在 会使传播的信息发生衰减或失真现象,如电视节目信号播出后发生图像扭曲、声音断续 等现象。社会传播的过程中也有噪音干扰现象,如虚假、捏造、歪曲的信息等,社会传 播中消除噪音干扰的主要做法有加大正面信息的传播量和传播次数、揭露虚假信息等 等。 7.单向传播 答:单向传播指缺乏反馈或互动机制的传播,即信源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管道而抵达 信宿的单向过程。在单向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传者只是单方面的“给予”和“接受”关 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纯粹的单向传播是少见的。一般来说,人类的传播活动都是具 有双向性和互动性,但这种双向性和互动性有强弱之分,大众传播由于缺乏反馈的及时 性和灵活性,属于一种单项性较强的传播活动。 8.双向传播 答:双向传播指存在着反馈和互动机制的传播活动。在双向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相互 交流和共享信息,保持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般来说,人类的传播活动均具 有双向性,但这种双向性有强弱之分。对话、打电话或计算机通信等属于双向性较强的 传播活动,而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活动的双向性较弱。 9.前馈 答:前馈是指受传者在传播活动发生前对传播媒介的希望与要求,如要求报纸刊登某些 方面的内容,希望电视台播放某类节目等。听众点歌,预约电视等,都是在获得受众前 馈的基础上开办的节目。获得受众前馈,可以提高传播活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对改进 传播效果,提高媒介企业的效益有重要意义。 10.循环模式(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答: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基础上于1954年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 出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 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 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其 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 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受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 等的。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 程却不能适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北京大学2003研;四川大学2006研) 答:(1)德弗勒互动模式的基本内容 德福勒模式是在香农一韦弗的数学模式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传播过程模式, 它克服 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管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 传播的互动特点。同时,这个模式还扩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 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德福勒模式适用范围较广,包括 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2)德弗勒互动模式的不足 该模式没有超越从过程本身来说明传播过程的范畴。 事物的运动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过程 的内部因素,还要受制于外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德弗勒的模式中,惟一 提到的外部影响因素是“噪音” ,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 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2.简述马莱兹克模式(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答:马莱兹克模式是由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 在这个模式中, 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 互作用的“场” ,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大众传播 场就是大众传播过程中诸种社会关系的群集和总和, 他认为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的 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的,而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的性质和 作用。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 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 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3.请画出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并阐释其含义。(清华大学2005研) 答:图4―8为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的目的是想以保有以 前那些简单模式特点――传播双方与外界事物有着密切联系的方式, 来达到反映大众传 播的复杂情况的效果。 (1)这个模式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①x 是社会生活中可以被感知、能够为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事物。 ②A 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传播者。它既可以由个人,也可以由组织来承担。 ③C 是传播的中介和管道,由媒介组织及其成员承担。他们既可以在数量众多的 A 中依 据自己所设想的受众需要和兴趣选择信息,也可以直接在 x 中进行这种选择。c 为 B 充 当信息选择代理人的角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 A。 ④B 表示受众。他们因生活的需要而必须获取和应用来自 c 的信息。 ⑤f 表示反馈。其中 fRA 是受众 B 向传播者 A 发出的反馈,fB。是受众 B 向媒介组织 c 表达的反馈。C 作为守门人在选择信息时要受到来自 B 的反馈的影响。fc。是媒介对信 息来源 A 发出的反馈。这种反馈可能会鼓励、改变乃至抵制 A 的意图。 (2)这个模式的特点如下: ①信息选择具有多样性。传播来源可以在各种事件中进行选择,大众传播媒介由可以在 各种信息来源中选择,同时大众媒介也可以在各种事件中直接进行选择。 ②传播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性。社会上数量众多的大众媒介问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这种 竞争的过程中, 它们也互相取长补短、 自动调节, 以适应社会优胜劣汰的发展机制。 ⑧ 信息反馈具有重要性。只有反馈才能真正保证传播过程中所有要素间关系的系统性。 4.比较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异同,以及由此看出传播学研究 的发展如何。(复旦大学2003研) 答: 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 是对现实的一种同构或预期。 模式按所用符号可以分为文字模式、图表模式、数学模式三类,按模式作用可以分为结 构性模式和功能性模式两种。传播模式基本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成的功能性模式。传 播模式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 (1)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不同点: ①线性模式把传播视为单向流动的过程,拉斯韦尔的5W 模式是典型的线性模式。线性 模式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要素,但未能在模式中更多的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忽视了 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等等。 ②控制论模式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反馈的概念,把传播看成一个循环、平衡的自 我调节系统。但是,这类模式仍然忽视了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③系统传播模式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传播放人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 察,并视之为整个社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相同点: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是传播模式研究过程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线 性模式和控制论模式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 而社会系统模式是对传播过程外部 关系的宏观认识。 (3)通过三种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到,传播学的发展是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发展的一 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渐摆脱简单化的过程。在系统模式下,对传播的研究必须综合 考虑微观的和宏观的各种要素, 在一个复杂多元的视角下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系 统的运行。 三、论述题 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模式、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 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武汉大学2003研;武汉理工大学2007研) 答:模式是以图形或程序的方式对客观事物内外部机制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模式是相应 现实事物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是对相应理论的一种解释和素描。因此,传播模式的发展 变化印证了传播思想的变迁和进步: (1)直线模式与线性传播思想 直线模式或称“五 w”模式、拉斯韦尔程序。这“五 w”分别是 Who(谁)、Says what(说 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管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effect(有 什么效 果)。 拉斯韦尔程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地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 程。虽考虑 到了受传者的反应,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管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 类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也忽略了社会环境对传播的影响。 (2)循环模式下的传播思想 认识到直线模式的局限性,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受 c?E?奥斯 古德观点的启发,提出了传播“循环模式” 。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点在于: ①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 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②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管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 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 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该模式的不足在于: 首先, 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的关系中, 与传播实际情况不符; 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大众传播的 过程。在此模式下的传播思想引入了反馈的概念,把传播看成一个循环、平衡的自我调 节系统,受众的地位及其能动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得以重视,但仍然未能认识到传播过 程中社会背景的制约。 (3)系统模式对社会背景的考量 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只考察微观单一的传播过程,并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 1959年美国的赖利夫妇提出了传播系统模式, 告诉人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 的系统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系统传播的本质特点:①从事传播的双方都可以被看作是一 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的内在活动形成人内传播;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 连接形成人际传播;③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④群体系统的运 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 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系统模式中可以看到社会传播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各种系统,每个系统既相对独 立,又与其他系统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既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又受到外部环境和条 件的广泛影响。系统传播模式把传播放人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并视之为整 个社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使传播制度环境和媒介规范理论研究得以重视,丰富 了传播思想。 归纳而言, 从直线模式、 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 对传播过程的认识经历了从单向、 孤立、 封闭到双向、多元联系、开放的过程,是传播学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发展、逐渐摆脱 简单化的过程。在系统模式下,对传播的研究必须综合考虑微观的和宏观的各种要素, 在一个复杂多元的视角下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系统的运行, 体现了传播过程模式 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大众传播思想的不断变迁与进步。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人际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研;南开大学2004研;浙江大学2002研) 2.亲身传播(上海交通大学2007研) 二、简答题 1.简述传播学关于人际传播功能的基本内容。(武汉大学2004.研) 2.网络传播扩大了哪些人际传播功能?(复旦大学2004研) 3.简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中国传媒大学2003研) 三、论述题 简论人际传播的虚拟化。(深圳大学2004.研)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概念题 1.人际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研;南开大学2004研;浙江大学2002研) 答: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 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 直接体现。人际传播的特点有: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管道多,方法灵活;②人 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2.亲身传播(上海交通大学2007研) 答:亲身传播是指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人体自身为媒介的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亲身传 播最常见的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 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①言语传播, 如面对面交谈、 远距离电话会谈等;②文字传播,如私人信件、电报、传真、E―mail、手机短信等; ③体态语言传播,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④信号传播,如革命时期地下.]:作 者的窗外悬挂物、海上航行时的信号旗等。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 象,属于定向传播。其好处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 内容和方法。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亲身传播的不足之处在于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 保真度差。 二、简答题 1.简述传播学关于人际传播功能的基本内容。(武汉大学2004.研) 答: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问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 的信息传播系统。 人际传播的特点在于: 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管道多, 方法灵活; 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1)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基本内容包括:①人际传播是社会成员交流和交换信息的重要 管道;②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③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④是完成个人社 会化的基本条件;⑤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2)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①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 论,以及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等等,都是揭示人际传播在个人 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 ②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有“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 “创新 一普及”理论等等。 2.网络传播扩大了哪些人际传播功能?(复旦大学2004研) 答: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 的信息传播系统,它是人们之间传递和交流知识、意见、感情、愿望等的社会行为。网 络传播的特性扩大了人际传播功能,具体表现为扩大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传递信息功能。计算机网络建构的初衷就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分享,而人们上网的 最主要目的也就是传递或获取信息。尽管因特网还只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但是 今天网上的信息已经足够丰富,只要拥有足够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不出家门便能尽知 天下事,而且还可以将信息复制、转发给任何人。 (2)协调人际关系功能。网络传播能够起到交流感情、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虽然网上 不可能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但与传统的书信、电话、电报等间接人际传播相 比,明显要方便快捷而且成本要低得多。在计算机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人际传播的空间 被无限扩大了,任何有着特殊兴趣的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知音,只要有共同兴趣,就 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真正实现了人际交流的平等 (3)调节情绪,满足心理需求功能。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决定了它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 播有着很大的不同。①网络传播使得人际传播的调节情绪、满足心理需求功能得到了淋 漓尽致的发挥。②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给信息的发送者带来一种安全感。③基于文本的网 络传播,给信息的接收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问。 3.简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中国传媒大学2003研) 答:人际传播(intel~personal communica!ion)是指在两者之问或者在两个以上的人之 间,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而大众传 播(masscommunication)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 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 可以看到,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 (1)传播者不同。人际传播的传播者是非组织性的普通个人,而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则是 组织化的专业传播者,如记者、编辑等。 (2)媒介不同。人际传播一般不借助媒介而面对面交流,或只是凭借简单的人际媒介进 行传播,而大众传播则是通过复杂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传播,技术性很强。 (3)传播内容不同。人际传播的内容一般是私人性的话题,主观性较强,而大众传播的 内容一般是具有公众性的新闻信息以及娱乐信息 (4)受众不同。人际传播中,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是交互的,互动性强,而在大众传播 中,传者与受众的地位比较固定,受众是隐匿的大规模社会公众,反馈具有延迟性。 (5)影响范围不同。人际传播在两个或数个人间进行,因而影响是小范围的,而大众传 播则会在广大的社会范围产生巨大影响。 三、论述题 简论人际传播的虚拟化。(深圳大学2004.研) 答: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 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传统的人际传播方式主要有二人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等,互联 网出现后,电子邮件、QQ、MSN 聊天等人际传播方式大行其道,网络中人际传播越来越 虚拟化 (1)人际传播的特点 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管道多,方法灵活,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传 播者不仅可以使用语言, 而且能够运用体姿、 表情、 眼神、 动作等多种手段来传达信息。 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多种管道和多种手段的 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这种特殊的情境会产生新的意义。 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 反馈及时, 互动频度高。 双方的信息授受以一来一往的形式进行, 传受双方不断交换角色,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把握、修改、补充传播内容或传播方法。 ④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非制度化主要指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 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是建立在自愿合意基础上的,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 播活动。 (2)人际传播的虚拟化 人际传播的虚拟化就是人与人之间并不是面对面,而是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媒介进行信 息的收授,具有不确定性、虚拟性。人际传播虚拟化导致本来可以面对面解决的问题, 现在更多的依赖网络,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少了,发短信代替了打电话,MSN 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 ①网络中人际传播的特点 网络传播超越大众传播正在于其互动性,网络传播的其他特点也是基于这种互动性。网 络成功地把自己虚拟化, 使得人们仿佛可以无屏障地在网络中直接同他人和现实世界交 流。 a.网络聊天具有信息的流动与控制无中介、双向、传收双方自由平等参与,不受时间 空间的限制等特点。 b.网络聊天方式具有广泛性。人们可以不断地变换交流的对象,这些交流对象的来源 广泛,基本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 c.网络传播形式虽不依赖口头语言,其聊天信息的文本和图本也可视为人际传播口头 形式的延伸,传播形式基本是无组织的,内容以线性或非线性的方式呈现。 d.从传播的接收与限制看,网络传播形式是互动,反馈是实时的,虽然一定程度受到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对方不在线或网络忙而无法接通),但机动性较强。 ②网络中人际传播的虚拟化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具有许多传统面对面传播不具有的特点:匿名性,虚拟性,多重角色 交互,不稳定的多样化和充分的自由原则。因此网络中人际传播是虚拟化的人际传播。 a.匿名性使得每个人可以用“化身”在网络虚拟社区中与他人进行互动、选择的自由 度高于真实世界许多。大多数情况下,网友如果不愿意继续沟通,可以随时中止,而没 有太多的压力和包袱。人际传播的虚拟化使得这种传播更加自由、自信和自足,人们在 虚拟的人际交流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窗口中自由切换,选择不同的心境和 兴趣。 b.人际传播的虚拟化允许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方面疏远了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在虚拟中与他人互动关系的逐渐建立,人们可以跨越时空障碍与生理限制,在 虚拟空间实现一般不能达到的人际传播功效。 c.网络中人际传播的虚拟化也是传受双方探索新的身份认同的过程,以网络隔离为基 础,经由网络联结功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塑造自己的新身份认同,进而称为自我认 同的一部分。 ③虚拟化的人际传播的社会化功能 传统的人际传播的一大功能便是强调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 人际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 中的人际传播对个人人格的形成、社会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接受等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人际传播的虚拟化完全可能造成人们认知上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混淆,有些人 借着在虚拟世界培养与人相处的能力,在真实世界更加顺利地生活,也有人以网络上的 人际传播驱逐了真实世界的人际交流,追求虚拟空间带来的人际关系的满足,逃避真实 世界生活的压力,患上“网络沉迷症” 。 (3)应对人际传播虚拟化 ①人际传播虚拟化的利弊 虚拟的环境下,人们的心态更接近本我,减少了现实社会给人们的身心造成的压力。但 也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人一旦投身网络关系后,会有意识的减少对他人的同情心 和怜悯,因为他们不能辨别真假,但这也使一些真正有问题并希望通过网络求助的人丧 失了得到援助的机会。所以网络除了对人际关系有一定益处之外,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 导致了误传和欺骗。 ②应对人际传播虚拟化 网络造成的人际传播的虚拟化既有有利的方面,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正确利用网络虚 拟人际传播有利一面的同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减少它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作为 网络媒介控制主体的政府、行业组织、网络媒介内部管理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从技 术、规范、道德各个层面上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加强“把关人”的影响力。 第六章:群体传播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群体传播(南开大学2004研) 2.群体压力(北京师范大学2003研;武汉理工大学2007研) 3.趋同心理 4.流言(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二、简答题 1.组织内传播一般有哪些管道?(武汉理一大学2006研) 2.举例说明在面临群体压力时的社会趋同性心理。(南开大学2005研) 三、论述题 在关于传闻的三个要素 “重要性、 模棱度、 批判能力” (impotlance; ambiguity: critical a.bility)中,大众传媒在哪两个要素上可以发挥作用以抑止传闻的进一步蔓延?宜采 取哪些传媒的工作方式来引导舆论?(中国人民大学2006研) 在流言的社会蔓延过程中,大众传媒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以抑止流言的恶性蔓延? 宜采取哪些传媒的工作方式来引导舆论?(中国人民大学2006研)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群体传播(南开大学2004研) 答:群体传播是指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日本学者岩原勉认为: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 组织传播 集合行为 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 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 一条基本的生命线。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群体压力(北京师范大学2003研;武汉理工大学2007研) 答: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 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个人服从 集体、 少数服从多数” 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它不仅是群体保持协调统一的前提, 也是人的社会合作性的体现。 3.趋同心理 答: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是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 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在很多情况下,个人被迫接受多数意见,正是出于这种担忧。 4.流言(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答: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 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管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流言是集合 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流言的发生有两个特点:①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 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②来自正式管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 暖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管道寻求信息。 二、简答题 1.组织内传播一般有哪些管道?(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 答:组织内传播的管道包括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对其具体阐述如下: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管道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管道是指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位以及其隶属或平 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播形式可分为两种,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 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管道畅通;纵向传播则有单向流动的性质,因而,根据信息的 流向,纵向传播又区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①横向传播,指的是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其日的是 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②下行传播,即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 程。 ③上行传播,指的是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 求的信息传达活动。 (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管道 非正式管道是指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管道。 非正式管道中的传播主要有两种 形式,一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如组织成员工作之余的交谈、单位内外的各种私人交往 等等;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各种自发的革新小组、兴趣小组或联谊会中的信息 交流等等。非正式管道中的传播是一种摆脱了组织的制度性结构压力的一种传播活动,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交流的信息广泛。其内容不仅涉及组织或工作任务本身,而且包括个人私事、兴趣、 时事等广泛的自由话题。 ②交流的双向平等性。在非正式管道的传播中,上司和部下都作为普通一员参加,没有 地位高低。交流大都以面对面方式进行,每个人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 ③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由于非正式管道的传播具有自由性和平等性,人们更 倾向于说真话,许多在正式管道不便表明的观点和态度,都能够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 同时,非正式传播管道中有大量充满人情味的内容,是组织成员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纽 带。 2.举例说明在面临群体压力时的社会趋同性心理。(南开大学2005研) 答:(1)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①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由于 群体内部的传播活动经常是在“一对多”或“多对一” 、 “少数对多数”或“多数对少数” 的场合下进行的,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传者都会感受到某种程度的群体压力。 ②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 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就是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 见采取服从态度。 “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是群体保持协调 统一的前提,也是人的社会合作性的体现。能否顺应多数意见,是对一个人的道德规范 和基本价值与社会是否兼容的一种“检验” 。人为了进行有效的社会合作,需要对多数 人的意见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让步,极端个人主义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 然而,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决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理性判断作出的。在不少场 合,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的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 (2)面临群体压力时的社会趋同心理实例 ①例如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在50年代进行的小群体内趋同行为实验: 他准备了甲乙 两种卡片,卡片甲画有1条标准线段,卡片乙画有3条线段,其中 l 条与标准线段长度相 等。实验内容是要求被验人指出卡片乙中的哪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等长。阿什设计了没有 群体压力(个人独立判断)和有群体压力(与他人一起判断)的两种实验环境。 在第一种条 件下,对11组卡片的判断结果是 O.7%的错误率。但在第二种实验条件下发现,有76% 的人在多数意见的影响下至少做了1次错误选择,而全部答案的错误率为36.8%。 ②例如某班班长在班级 QQ 群中发出信息:下周组织同学们春游,春游地点讨论决定。 结果 QQ 群聊天页面中出现秦皇岛、承德避暑山庄、泰山、十渡、野山坡、游乐园、欢 乐谷等不同的想法,意向无法统一,班长召集全班同学开会讨论,此时全班一半左右的 同学要求去十渡,并列出节省班费开支等若干理由,余下的同学并没有统一的观点,班 长请全班投票表决,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公开表明自己的想法和理由,结果票数显示近九 成同学同意去十渡春游。 三、论述题 在关于传闻的三个要素“重要性、模棱度、批判能力” (importance ; ambiguity ; criticalability)中,大众传媒在哪两个要素上可以发挥作用以抑止传闻的进一步蔓 延?宜采取哪些传媒的工作方式来引导舆论?(中国人民大学2006研) 在流言的社会蔓延过程中,大众传媒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以抑止流言的恶性蔓延? 宜采取哪些传媒的工作方式来引导舆论?(中国人民大学2006研) 答:流言(传闻)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如下公式: 流言=事件的重要程度×事情的模棱度/批判能力 如果传播的内容对传播者很重要,涉及很大的切身利益,同时,传播者对其的了解又很 不清晰,那么,越是重要,越模糊,传播速度越快越广;公众对所传播的事情了解得越 清晰,或具有批判理性,能够辨别,那么,流言的传播就会遇到阻力。 在这个公式里,流言内容的重要性一般是难以变更的,因为通常是客观存在的没有解决 的问题。但是关于事情的清晰程度是可以改变的,公众对事情的理性认识也可以提高。 大众传媒在进行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应在模棱度和批判能力两个方面加以改变。 具体来说 应采取以下工作方式: (1)公开真实的情况,减少信息的模棱度 “谣言止于公开” ,在流言蔓延的社会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应充分发挥社会监测的功 能,及时、真实地向公众报告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信息,哪怕这些信息是不令人愉快的, 这可能会暂时造成恐慌,但它也能够调动全体人共同参与,克服危机。而隐瞒和慌报信 息,即使目的是为了人们不惶恐,但效果恰恰相反,会带来社会恶性循环的混乱,因为 人们没有了可以信赖的信息管道,长久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恐惧。 (2)提供相关问题的科学解释,增强公众批判能力 大众传播媒介在流言四起的环境中应以理性的思维和态度,利用自身的优势,提供相关 问题的专业解释和科学看法,引导公众,提高公众的科学认识和理性意识,使公众对事 情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公众也就更容易抵制不真实的传闻,避免无谓的恐慌。 第七章:大众传播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社会雷达(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北京师范大学1999研) 2.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北京大学2003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中 国人民大学2005研) 3.公共领域(北京大学2006研;清华大学2003研;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研) 4.媒介事件(复旦大学2004研;中国人民大学2007研) 二、简答题 1.施拉姆是如何概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清华大学2004研) 3.何谓“社会认同模式”(social identification modal)?如何用该模式来理解大众 传播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清华大学2007研) 4.什么是大众传播的“窄众化”?这一趋势是对“大众”这一概念的有效批评和实践上 的更正吗?(北京大学2003研) 三、论述题 1.以网络论坛为例,简述你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理解。(清华大学2004研) 2.论新闻媒体在建构社会公共领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南京 大学2004研)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社会雷达(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北京师范大学1999研) 答: 社会雷达是对大众传播环境监视功能的一种形象比喻, 由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提出。 环境监控功能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报导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监 控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人们察知和掌握内外环境的变动,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确定应 变之策提供帮助。大众传播的这种功能与雷达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具有类似性,因而 施拉姆将之称为“社会雷达”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的社会雷达功能是其首要功能, 是社会正常运作的前提。 2.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北京大学2003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中 国人民大学2005研) 答:媒介教育(MediaEducation)又称媒介素养教育,是20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北美洲和 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 亚洲部分地区渐兴渐进的一种新的教学科目, 是在大众传媒时代, 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 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 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 媒介教育还力图使未来信息社会的人具 备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使受众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 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清醒认识媒介带来的“快感”和“满足” ;②让 受众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③使受 众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3.公共领域(北京大学2006研;清华大学2003研;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研) 答:公共领域是指一种概念上的、存在于社会中的“空间” ,这种空间位于私人生活领 域以及倡导自身目标(有时也是公共的)的机构与组织之外, 是独立于国家和社会的第三 方力量。在这个空间中,导致民意形成的公共联系和公共辩论是存在的,这些又可以导 致政治运动和政党的形成,以监督私人利益。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对这一概 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出版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其核心概念是“资产阶 级公共领域” 。此后,公共领域成为欧洲主流政治话语的一部分,欧美各国学者的专题 性著作和论文层出不穷,公共领域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受到高度审视。现在,媒介是公共 领域的主要机构,而公共领域的质量则有赖于媒介的质量。从极端方面来说,特定的媒 介结构倾向,包括集中、商业化与全球化,都会对公共领域产生危害。 4.媒介事件(复旦大学2004研;中国人民大学2007研) 答:媒介事件就是指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规划并执行,有 媒体参与的并向受众传播的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事件。 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包含两种理解:①媒介事件是“假事件” 。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 尔斯廷提出“假事件”一词,他将假事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指出 了假事件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导的特点。媒介事件,就是其提出的假事件,是由 各种利益集团制造的假事件。②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中将媒介事 件定义为“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 史事件” 。如媒介策划的各种选秀活动。 二、简答题 1.施拉姆是如何概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清华大学2004研) 答: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一书中,从政治功能、经济功 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功能进行了如下总结: (1)政治功能包括: ①监视功能――收集情报; ②协调功能――解释情报,制定、传播和执行政策; ③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传递功能。 (2)经济功能包括: ①提供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 ②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 ③开创经济行为。 (3)一般社会功能包括: ①提供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息,并接受或拒绝它们; ②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 ③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 ④娱乐功能――消遣活动、摆脱工作和现实问题、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 这种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也不见得十分确切。施拉姆分类法的重要贡献在于明确提出 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 为。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并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施拉姆的这个观点已经为信息社 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所证实。 3.何谓“社会认同模式”(social identification modal)?如何用该模式来理解大众 传播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清华大学2007研) 答:(1)“社会认同模式”的主要内容 社会群体的定义是拥有共同的社会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或认为他们自己是同属 于一个社会类型的成员。群体的成员彼此之间不需要直接的关系,也不必有一个结构, 对群体成员的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的过程, 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可以根 据个人所属的或所确认的群体立场来获知。因此,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 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社会认同感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或出现或消失,当出现时,个人 的言行会试图与他或她所属社会类别的规范一致,并配合相关的情境行动。 2)大众传播媒介在带来社会认同以支持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其理解 如下: ①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描述哪些群体对哪一特定议题存在争议, 从而显示出哪些群体特征 与议题有关。②媒介通过描述各种群体是如何对该议题做出反应的,可以指出每一个群 体所持的意见,并且告诉认同该群体的人们什么是应该遵守的规范。③群体的意见规范 在受众心目中的感觉很可能被传播夸大。 ④人们自己承担起维护这种被认为是群体规范 意见的责任,且更可能去表达这种夸大的规范。正是在这个时候,对不同议题的舆论可 能表现得更坚定、更具体了。 4.什么是大众传播的“窄众化”?这一趋势是对“大众”这一概念的有效批评和实践上 的更正吗?(北京大学 2003 研) 答:(1)大众传播的“窄众化”的内涵 大众传播的“窄众化”是指,传播活动不再针对广大范围的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的大众 群体,而是以特定的传播内容,来服务于具有特定特征的相对同质化的小群体。 “窄众 化”趋势的发展,要求大众传播业改变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分” , 以挖掘出具有不同需求特征的小众市场,并对其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 (2)大众传播的“窄众化”趋势可以看作是对“大众”这一概念的有效批评和实践上的 更正,理由如下: ①“窄众化”趋势对“大众”概念构成挑战。 “窄众化”趋势的出现表明,随着社会的 进一步发展,社会公众不再是被动盲目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多元化的具有特定 需求和特征的不同细小群体的组合,这对传统的“大众”概念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②“窄众化”也在传播实践上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诸如广播系列台、数字电视个性化 频道等传媒实践的新趋向,均表明了大众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窄众化”传播已经成为 当前信息传播的潮流。与窄众、小众化媒体已经逐步成为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一致,专 业媒体及行业媒体开始体现出大众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比如在一个知名媒体集团 中,一本专门讲养花知识的杂志是最利润最高的――因为这个是内容定位准确,分众、 乃至窄众传播的媒体。 综上所述,大众传播的“窄众化”趋势可以看作是对“大众”这一概念的有效批评和实 践上的更正。 三、论述题 1.以网络论坛为例,简述你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理解。(清华大学 2004 研) 答:(1)公共领域的涵义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 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在每一次私人聚会、形成 公共团体的谈话中都有一部分公共领域生成。然后,他们既不像商人和专业人士那样处 理私人事务,也不像某个合法的社会阶层的成员那样服从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限制。当 公民们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时,他们作为一个公共团体行事――也就是说,对于 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 这种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 公共领域的媒介。 互联网时代,网络论坛中人们以匿名的方式平等交流,探讨公共事物和公共利益,自由 结成小组和发表意见,是一种理想的公共领域。当讨论的问题事关文学时,便是文学的 公共领域,事关政治时,便是政治的公共领域。 (2)公共领域的基础 ①公共领域需要这样一个论坛:它对尽可能众多的人开放,町以在其问表达和交流多种 多样社会经验。网络论坛不仅是公共领域的媒介,本身也是一个对众多人开放的公共领 域,一种近似公共舆论的东西在其中生成,但是经济、技术等条件也制约着人们对网络 的使用。 ②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论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来展开交锋。这意味着,只有在 公共领域首先对于一个人可能作出的各种选择方案有一种明察的情况下, “理性的”政 治选择才有可能。与此同时,传媒应该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该公民也能 够知晓他没有选择的方案是什么。网络论坛中意见和观点的交锋已屡见不鲜,但就某个 问题而言,但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网络本身的匿名性,网络发言通常是不够 理性。但整体而言,网络论坛提供平等的发言机会和了解他人意见的平台,公共舆论在 此形成。 ③系统地和批判性地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众领域的首要任务。 网络论坛中不乏政治 事务和公共政策的讨论,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之前之后,网络均有热烈讨论,观 点纷呈,而且政府问计于网民的现象,实际上展现了网络论坛作为公共领域对“国家领 域”的影响。 (3)网络论坛和公共领域 网络传播的参与者身份具有匿名性。这种匿名性使传播者不受现实身份的限制,对参与 者个性、自由的言论的发表起到一种保护作用,虽然匿名性可能对个人随意发泄情感、 攻击他人也起到保护作用,但总的来说,网络论坛中的言论具有一般媒体无法超越的多 样性,网络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论多样化的舞台和信息自由流通的机会。过去由他 人阐释的信 息,现在大众可以自由获取并作出自己的评价,论坛上的各个自由区的讨 论便是重要方式之 一。同时,网络论坛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信息能得到迅速反馈,这 种讨论的方式还促成了虚 拟共同体的建立,在全人类分享共同世界的同时,人们可以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份形成虚拟 社区,网络论坛的以上特点恰恰彰显了作为互联网时 代公共领域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体现了 公共领域的主导价值。 (4)公共领域理论 从价值规范导向来看, “公共领域”概念的价值规范集中体现在它对公共性的高扬和彰 显,而公共性不仅是以批判和开放为其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以自由、民主和正义为其 基石。 ①聚焦于大众公共传播制度与实践之间和民主政治的制度与实践之间经久不变的联; ②它注重任何公共领域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③它避免了“自由市场/国家控制”这种简单的二分法。 (5)公共领域在我国 公共领域作为一个有待实现的目标,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推进市场经济发 展的中国的情境下,也是很有研究和借鉴意义的,尤其是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传统媒 体与新媒介的较量中,网络最能体现媒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网络论坛成为公共领域的 一个模板并成为广泛实践公共领域空间的契机: ①一个合理而健康的国家应当努力营造一个公私分叫、自由和责任界限清晰的社会; ②现代法治国家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 使传媒与国家、 社会和公共形成良性互动, 维系民主与法治; ③传媒应明确和维护自己的社会公器角色,成为公众的信息平台和公共论坛,防止在不 良政治和经济势力的侵蚀下退化; ④传媒所传递的是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的理性的和批判性的声音, 而不是非理性的和被 操纵的意志; ⑤传媒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方法仍旧是一个基本方法,但是必须有所发展; ⑥传媒与高新技术和新经济的关系以及新技术对传媒和社会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2.论新闻媒体在建构社会公共领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南京 大学 2004 研) 答:(1)公共领域内涵 公共领域是指一种概念上的、存在于社会中的“空间” ,这种空问位于私人生活领域以 及倡导自身目标的机构与组织之外, 是独立于国家和社会的第三方力量。 在这个空间中, 导致民意形成的公共联系和公共辩论是存在的,这些又可以导致政治运动和政党的形 成,以监督私人利益。公共领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他 认为新闻媒体是社会之公器, 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 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中就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现代公共领域内运行机制的共同特点主要包括:①具有批判的公共性;②秉承“自治” 的精神;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传播隔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