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的小蓝单车押金没退回来还没退回来

深圳人的小蓝单车押金还能退回来吗?市交委这么说来源:奥一网综合编辑:王泽权积极保护深圳用户权益。近日网上盛传小蓝单车宣布解散,所有小蓝单车的用户都在关注押金和账户余额退还的事情。深圳市交委交通综治处相关人士16日告诉记者,他们已积极联系小蓝单车注册地相关部门,希望尽快拿出解决办法,保护深圳用户权益。最新进展CEO 道歉!小蓝单车将由拜客全权代理运营11 月 16 日晚,小蓝单车 CEO 李刚在其朋友圈发布 & 小蓝单车李刚来信:辜负了各位,对不起 & 的声明。他还附加说明:& 感谢!另外,我一直都在国内,奋战在救赎的第一线。& 而文内则正式宣布,已与与拜客出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将由拜客出行全权代理小蓝单车未来的运营,用户可以一直使用小蓝单车。但并没有说明用户押金怎么退。声明写道:“作为一位 CEO,我做错了,我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跟所有团队成员、用户、投资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说一声抱歉,我会尽我全力挽回,愿我们可以一起携手度过难关。”他说,“今日,小蓝单车与拜客出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将由拜客出行全权代理小蓝单车未来的运营,用户可以一直使用小蓝单车。在完成技术对接后,押金用户将免费使用小蓝单车。我们也会与拜客出行一同增加调度,让更多的小蓝单车与您见面。感谢拜客出行在小蓝单车最艰难的时刻出现,保证了我们对于用户最起码的承诺。”李刚坦露了近半年在竞争中失守,随后遭遇融资困难、财务恶化的过程。“从做小蓝单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始终如履薄冰,面对着强大资本加持的前两名玩家。小蓝单车一直希望通过最好骑的单车,一线城市的纵深投放和最酷的品牌打造成为市面上的突围者,毕竟每一个人心中都有那一份偏执。当时我预计一线城市会限制投放、发牌照,因此全力打一线城市,而后得到更大资本加持后,渗透入二三线城市。半年时间,累计投放了 60 万台车,最高时每日 300 余万日订单,2000 万注册用户。只是没想到政府的限制投放比预期要晚,致使前两家投放了大批车辆,比例远远超过小蓝单车。更没有想到六月初的一次宣传事故,毁掉了已经成型的大额融资和行业内并购。很多用户一直在说小蓝单车是最好骑的共享单车,我非常感动。但再好骑的产品,在缺少了多元化资本支持和良好的财务规划能力时,都显得无力。为了追赶生产进度,小蓝单车在四五月份追加了数亿元生产合同,本来预计五月末六月初融资成功后就可以一次性将资金问题解决,而随着资本市场冷静和六月初宣传事故的双重打击,融资变成了泡影,并购丧失了最佳时机。从 6 月份开始,仿佛小蓝单车受了诅咒,先是月初宣传事故,影响了一笔大融资和一次潜在并购机会。资本市场急转直下,我跑遍了上百家基金,得到了无数关于产品和团队的称赞,但这一切都没有换来一笔资金,打没了我最后一分骄傲。无数次小蓝单车遇到危险,一直支持鼓励我的黑洞资本都选择相信和支持,但我辜负了他的信任未能拉入任何其他资方。各方并购,有真有假,而我总是抱着侥幸选择相信善意,而在共享单车这样凶险市场,我的心智还太幼稚,至今尚一无所获。面对供应商,我甚至找来了其他的订单帮助其消化库存,但最终小蓝单车和野兽骑行恶化的财务状况,让订单迟迟不敢下达。我从来都没有否认我的错误,内心中充满了煎熬,几个月寝食难安。曾经我一直以为只要为了公司好,任何决定都是伟光正的,现如今我才知道什么是责任。曾经我相信成王败寇,现如今我才知道先做人,才能再做事。曾经我自诩勇敢不怂,现如今我才知道做人做事必须要有的底线。曾经我事业第一,现如今才感受家和兄弟的意义。我不知道我的未来是不是完蛋了,但我会一直拼尽全力,因为我知道,只有我拼尽全力,才有机会在未来弥补现在的错误。最后,我想说,小蓝和野兽团队,不要伤心。我们战到了最后一刻,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挺起胸膛,带着骄傲离开。你们没有失败,你们是值得尊敬的。欠大家的工资,我会想尽办法尽快解决。这个世界总有那么一抹蓝,值得我们回味。”押金还能退回来吗?深圳市交委:积极保护深圳用户权益这几天,大量小蓝单车用户都在申请退还押金,但点击退还后,都是一直显示 & 进行中 &,押金与余额都退还不了,用户都在担心再也拿不回这笔钱了。深圳市交委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企业是属地管理,小蓝单车注册地不在深圳,交委现在正积极与其注册所在地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希望他们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保障用户权益。据了解,目前大街上车况还好的小蓝单车,仍然可以通过手机 app 正常使用。但对于已经坏了的共享单车,如果已经找不到企业过来维修,市交委这两天已经与城管部门沟通,建议城管部门代为清理,统一存放,之后再根据后续情形决定如何处置。延伸阅读小蓝单车员工自曝公司解散 拖欠供应商款项近2亿元11月14日,有小蓝单车员工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发布消息,称小蓝单车宣布解散,拖欠员工的工资,继续拖欠至日。据媒体报道,小蓝单车内部员工透露,公司昨天已经解散了大部分员工,可能会留一小部分产品技术,转至别的公司。近段时间,小蓝单车难退押金的事情一直被广泛关注。此前,拖欠用户押金的酷骑单车,已经穷途末路。有业内人士称,小蓝单车似乎是在重蹈覆辙。要知道,小蓝单车曾经被认为是行业内仅次于OFO和摩拜,排名第三的共享单车企业。“共享单车的战场最终只会剩下OFO和摩拜,”早前,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在接受采访时曾断言。共享单车押金难退除了小蓝单车员工自曝公司解散,还称,小蓝单车的HR已经在朋友圈转卖办公家具了。据了解,从今年9月底开始,就不断有消息称,小蓝单车出现押金难退的现象,有的押金甚至40天都未退回账户。不仅如此,客服的电话还很难打通,有的用户甚至通过私信小蓝车知乎账号、微博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下留言、小蓝单车官方APP进行反馈等各种联系方式,都没有得到小蓝单车方面的回应。虽然小蓝单车在10月20日公开发表微博时,承诺用户申请退款的押金会在11月10日之前到账,不过至今,仍有不少用户的押金未能到账。还有用户指出,小蓝车单车官方APP中的还款信息失踪了,小蓝单车APP中的“押金”一栏,已从“退款中”变成了“未交押金”的状态。早前,酷骑单车要求只能在北京总部进行押金的退款,这也出现了一些“黄牛党”,因为酷骑单车的押金为298元,这在整个共享单车中是比较高,黄牛党们声称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帮助其申请退款。拖欠供应商款项达2亿元11月15日,有媒体报道,目前,小蓝单车公司仅剩下部分技术人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蓝单车供应商负责人在等待。该媒体称,目前小蓝单车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大部分供应商的拖欠款项在100万元左右,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高达8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在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充斥着街头的时候,小蓝单车曾经凭借其轻便、好骑的优势,得到了很多用户的青睐。互联网分析师张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小蓝单车是几家共享单车企业中,骑行体验比较好。然而,仅有用户的美好体验是完全不够的,小蓝单车终究未能抵住来自巨头的压力。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小蓝单车落到如此地步,是资金方面出了问题。据了解,小蓝单车自从2017年1月完成了A轮4亿元的融资之后,就再无后续融资。张旭表示,小蓝单车对于资金面的控制有一定的问题。过度的依赖于投资,自己并没有积极去维护自我造血机能。这些共享单车企业接连出现危机,主要是没有后续的投资,盈利遥遥无期,而且市场占有率不断与第一梯队拉大。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小蓝单车落到如此下场不仅仅是因为融资不顺利。微创新研究院龚进辉曾发表公开言论,称这是以李刚为首的小蓝单车管理层误判形势一手造成的,根本原因是团队还是太年轻,与摩拜、ofo豪华团队相比,其行业资历和管理经验相对较浅。从过往小蓝单车高管表态来看,会发现小蓝单车弱势已露。拒绝访问 | steamcn.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steamcn.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1ed794e6b3643e9-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用户称小蓝单车押金退还困难,退款专线已无法接通_凤凰资讯
用户称小蓝单车押金退还困难,退款专线已无法接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每日人物余晓宇报道近日,有报道称,小蓝单车在成都的办公地点已经很多天无人上班,3个维修点也撤走了2个,疑似&人去楼空&。有多名用户向每日人物称,小蓝单车押金退还困难。每日人物拨
每日人物余晓宇报道近日,有报道称,小蓝单车在成都的办公地点已经很多天无人上班,3个维修点也撤走了2个,疑似&人去楼空&。有多名用户向每日人物称,小蓝单车押金退还困难。每日人物拨打该公司提供的退款专线,均无法接通。小蓝车。用户押金难退,成都办公点&人去楼空&近日,多名用户投诉称小蓝单车退还押金较慢。按照协议,原本押金应在1至7个工作日内按原支付渠道退还。小蓝单车官方微博于10月20日发布投诉处理公告,表示会用户于日前申请退款,将于11月10日前退还完毕,并发布了两个退款专线和一个退款微信号。一位用户向每日人物称,自己从5月份开始一直使用小蓝单车,在10月23号因为单车难找申请了退还押金,至今没有收到退款。&提供的两个号码都是关机的,微信加不了,客服永远在占线、推脱。&她告诉每日人物,处理公告并没有解决退还押金的问题。每日人物拨打退款专线时,尾号8124的号码呈关机状态,尾号8276的号码则一直无法接通,退款微信号也显示&操作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无法添加好友。31日,成都商报报道称,小蓝单车位于成都航天科技大厦共享办公室的工位已经多日无人上班,还拖欠了办公区房租,而分布在红瓦华阳春天小区和蚂蚁物流园的两个小蓝单车维修点也已被撤走,只剩在双流区双华路三段的维修点还堆放着2000余辆铺满灰尘的小蓝单车。小蓝单车原成都负责人林洁回应成都商报时,否认成都项目停运和车辆丢失的事情。曾是行业&黑马&,如今&危机重重&小蓝单车由自行车品牌野兽骑行孵化,于2016年11月在深圳落地,凭借着无押金、6个月免费骑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后来居上,跻身共享单车行业继OFO、摩拜之后的&第二梯队&。创始人李刚曾表态称:&我们做共享单车是因为其他的车还不够好骑。&以最好骑的共享单车标榜自身的小蓝单车因为骑行的舒适感巩固了一批用户,接连进入广州、佛山、成都、南京和北京,并于2017年1月将市场扩展到了美国旧金山,但因当地政策法规等问题被勒令停止运营。9月27日,《寻找中国创客》报道称,自1月份完成A轮融资后,小蓝单车就一直在寻求B轮融资,融资规模在4亿美金左右,但一直未果。自2月进入北京,小蓝单车在国内也并未开辟新的布局城市。报道还称,小蓝单车引以为傲的单车产品生产也遭遇了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困境,预计于7月份上线的bluegogo Pro2被曝因为技术原因,至今尚未量产,&一辆也没有生产出来,都是PS的&。9月28日,小蓝单车在其官方微博作出回应,暗示《寻找中国创客》的报道中,有号称&内部知情&的部分人士为博取眼球,以&爆料&为名对其进行造谣中伤,内容&子虚乌有、逻辑混乱、严重失实&,但对于报道中所提及的具体内容没有作出明确解释。11月1日,每日人物致电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和总部媒体公关人员,电话均无人接听。网络图。多家共享单车品牌面临洗牌困境每日人物了解到,存在退还押金难的问题的不止小蓝单车,酷骑单车、小鸣单车、摩拜单车等多家共享单车品牌均有押金无法退还的问题。据据央视财经8月1日报道,今年6月至今,不少自行车生产厂商接到的共享单车订单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甚至有些订单被突然暂停。今年6月以来,共享单车行业也迎来了一波倒闭潮,3家共享单车公司相继关门。6月13号,悟空单车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6月21日,共享单车平台3Vbike对外宣布称,由于单车大量被盗,即日起停止运营。8月初,运营町町单车的铁拜公司人去楼空,有报道称创始人已被拘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6045
播放数:158479
播放数:147122
播放数:5808920| 曾经最好骑的小蓝单车“突然死亡”,各位,你们的押金还好吗? 趣江湖-丽睿客| 曾经最好骑的小蓝单车“突然死亡”,各位,你们的押金还好吗? 趣江湖作者:丽睿客 / 公众号:Beaurica发表时间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在路边看到过小蓝车?有没有感受过这辆号称“最好骑”的共享单车?没试过的,那也没机会了。这个曾经知名的共享单车品牌小蓝单车已经“突然死亡”!并且公司的解散让退押金成为所有用户的大难题。曾经的明星企业,转瞬之间就成了消费者的雷区?小伙伴们的押金怎么办!11月15日有匿名小蓝单车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小蓝单车今日宣布解散,拖欠的员工工资将继续拖欠到明年2月。”随后,有媒体报道:小蓝单车公司总部人去楼空拖欠供应款近2亿元小蓝单车已经解散?HR都开始甩卖办公家具了!什么?小蓝单车的公司真的已经没有了吗!是真的!小蓝解散了……小蓝单车人去楼空!公司CEO回应解散和拖欠工资据内部员工透露,小蓝单车前两天就已经解散了大部分员工,可能会留一小部分产品技术,转到别的公司。小蓝单车HR已开始在朋友圈卖办公家具,“95成新办公家具,时尚简约,出手转让。”此外,李刚的另一家公司,与小蓝单车一起办公的野兽骑行,除了高管外,其余员工全部遣散(劝退)。北京朝阳区金辉大厦8楼就是小蓝单车北京公司所在的位置,物业告知目前8楼整层已被封闭。陆陆续续有小蓝单车的用户前来要求退款,但均被告知无法上楼。现在,8楼已经人去楼空,仅余一名大厦工作人员巡视。而一名物业工作人员则表示,小蓝单车欠下100多万的物业费没有解决。小蓝单车北京公司在小蓝单车成都的办公区,一位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小蓝单车已于上周办理好退租手续,已经与之解除合作关系。成都办公地点在装修对于小蓝单车解散,并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的情况,据36氪今天消息,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也就此事发表了声明。李刚说:以下为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的来信全文:很抱歉,这两天关于小蓝单车的消息打扰大家了。不知不觉,小蓝单车已经一年,野兽骑行也已经三年了。一切的一切都源自对骑行的热爱,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曾消磨这份感动。关于小蓝单车和野兽骑行,作为一位CEO,我做错了,我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跟所有团队成员、用户、投资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说一声抱歉,我会尽我全力挽回,愿我们可以一起携手度过难关。今日,小蓝单车与拜客出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将由拜客出行全权代理小蓝单车未来的运营,用户可以一直使用小蓝单车。在完成技术对接后,押金用户将免费使用小蓝单车。我们也会与拜客出行一同增加调度,让更多的小蓝单车与您见面。感谢拜客出行在小蓝单车最艰难的时刻出现,保证了我们对于用户最起码的承诺。从做小蓝单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始终如履薄冰,面对着强大资本加持的前两名玩家。小蓝单车一直希望通过最好骑的单车,一线城市的纵深投放和最酷的品牌打造成为市面上的突围者,毕竟每一个人心中都有那一份偏执。当时我预计一线城市会限制投放、发牌照,因此全力打一线城市,而后得到更大资本加持后,渗透入二三线城市。半年时间,累计投放了60万台车,最高时每日300余万日订单,2000万注册用户。只是没想到政府的限制投放比预期要晚,致使前两家投放了大批车辆,比例远远超过小蓝单车。很多用户一直在说小蓝单车是最好骑的共享单车,我非常感动。但再好骑的产品,在缺少了多元化资本支持和良好的财务规划能力时,都显得无力。为了追赶生产进度,小蓝单车在四五月份追加了数亿元生产合同,本来预计五月末六月初融资成功后就可以一次性将资金问题解决,而随着资本市场冷静,融资变成了泡影,并购丧失了最佳时机。从6月份开始,仿佛小蓝单车受了诅咒。资本市场急转直下,我跑遍了上百家基金,得到了无数关于产品和团队的称赞,但这一切都没有换来一笔资金,打没了我最后一分骄傲。无数次小蓝单车遇到危险,一直支持鼓励我的黑洞资本都选择相信和支持,但我辜负了他的信任未能拉入任何其他资方。各方并购,有真有假,而我总是抱着侥幸选择相信善意,而在共享单车这样凶险市场,我的心智还太幼稚,至今尚一无所获。面对供应商,我甚至找来了其他的订单帮助其消化库存,但最终小蓝单车和野兽骑行恶化的财务状况,让订单迟迟不敢下达。我从来都没有否认我的错误,内心中充满了煎熬,几个月寝食难安。曾经我一直以为只要为了公司好,任何决定都是伟光正的,现如今我才知道什么是责任。曾经我相信成王败寇,现如今我才知道先做人,才能再做事。曾经我自诩勇敢不怂,现如今我才知道做人做事必须要有的底线。曾经我事业第一,现如今才感受家和兄弟的意义。我不知道我的未来是不是完蛋了,但我会一直拼尽全力,因为我知道,只有我拼尽全力,才有机会在未来弥补现在的错误。最后,我想说,小蓝和野兽团队,不要伤心。我们战到了最后一刻,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挺起胸膛,带着骄傲离开。你们没有失败,你们是值得尊敬的。欠大家的工资,我会想尽办法尽快解决。这个世界总有那么一抹蓝,值得我们回味不少网友看到这样的消息都感到十分可惜曾经最好骑的单车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公司解散令人唏嘘不过有个所有的用户都更加关心的问题:押金怎么办!“我的押金还能拿回来吗?”老大难问题来了押金到底怎么退今年3月22日,小蓝单车推出了半年特权卡,费用为199元,只要在有效期内6天有骑行记录且未退押金,180天后即可全额返现。9月末,特权卡进入返现期,但有不少网友表示小蓝单车突然强制升至全年特权卡,将用户提现时间推迟半年。此事件发生后,网友的投诉声逐渐掀起。10月20日,小蓝单车曾发布公告称,用户于日之前申请的退款,将于日前退还完毕。11月初,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小蓝单车成都办公室已人去楼空。到了11月中旬,小蓝单车承诺的退款期限已过,却有不少网友反映并未收到退款。现在投诉量还在上升中。有用户说小蓝单车APP中的退款信息无故消失“押金”一栏直接从“退款中”变成“未交押金”状态但用户并未得到押金返还而且,这种情况还不在少数还有人反映APP之前更新后存在隐藏押金记录的情况有用户表示之前听到风声赶紧退了押金虽然等了十多天但好在是退下来了还有人说,打了69次电话才给退款跑到总部要钱才要到网友尝试联系小蓝单车结果无法接通两个退款专线均显示正忙各位,你们的押金还好吗?文章来源:新华社(id:xinhuashefabu1)、人民网(id:people_rmw)、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36氪共享单车并购第一案背后:摩拜ofo成双寡头,老三们快撑不住了智东西文 | Origin共享单车行业这两天的关键词是“收购”。一周之前,小蓝单车先被传被永安行收购。一周之后,共享单车行业首例并购案诞生,但永安行收购的却是哈罗单车。共享单车行业的两位第三被传收购、被证实收购,使得“收购”成为继“合并”之后,共享单车行业的又一个热词。但究其根本,两者其实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它们都指向了这个行业在徘徊中最终的归宿——整合。一、老三们的困境共享单车这一行中,摩拜和ofo双寡头将其他玩家拉开不止一个身位。为了争抢注意力、融资、用户,第三名的位置成为了二线品牌争夺的焦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小蓝方面一直称自己是仅次于摩拜与ofo的第三;哈罗单车则使用了更微妙的“行业前三”这一说法;曾有黄金单车加成的酷骑,也对外宣称其地位是行业第三。在古代,探花好歹能落个金榜题名。然而在共享单车行业,第三名似乎是个诅咒,酷骑已经信用破产;小蓝深陷押金泥淖;哈罗则直接被收购了。1.小蓝单车:危险边缘酷骑已经够惨了,因此本文并不想多涉及。而酷骑在9月因为盲目扩张以及和P2P金融公司说不清的关系引发用户恐慌,遭遇押金挤兑的时候,小蓝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共享单车的战斗,首先是金钱的战斗。而小蓝的单车,偏偏是最烧钱的。为了在共享单车大战中体现差异性,小蓝选择了用更好骑的车换取用户口碑的做法。好骑的代价很简单,加钱。第一代小蓝单车的成本仅次于摩拜的第一代单车,而后者的造价为2000价位。摩拜出于成本考虑推出了更轻更便宜的MoBike Lite时,小蓝单车却造出了加装变速器和电子显示屏(后被取消)的Pro版本,差点让共享单车的最高造价突破3000大关。除了在造车上舍得花钱,小蓝单车也是第一批开启免费骑行活动的共享单车公司。上半年,橙黄蓝三家的免费骑行活动频率最高,有时甚至整周免费。免费的代价也很简单,没收入,烧更多融资。但问题就出在这儿,小蓝融不到钱。在1月完成4亿人民币融资之后,小蓝再无新的融资进账。按照小蓝原本的折腾法,其实会更早出现资金危机。但小蓝在3月22日打出了一记狠招——推出半年免费骑行卡,收费199元,半年内每天2小时免费骑车,半年后全额返还199元。显然,这可以为小蓝在短时间内筹集起大量的资金,筹集充足弹药。然而,如果对照易到曾经疯狂的充返活动最终造成的后果,小蓝的这一举措显然也是兵行险招,或者更不客气地说,寅吃卯粮。199元的半年卡对小蓝来说,就像一剂毒品,短时间内收获大量资金入账的快感,然而却斩断了日常的资金流水,并且形成了半年之后的一笔巨债。半年之后,果不其然,在9月22日的半年期临近时,小蓝宣布将半年卡免费升级为一年卡,为“用户提供更长久的免费服务”。但在许多用户看来,这无非是小蓝的拖字诀:将半年卡升级为一年,那向用户返还199元的期限又可以向后推迟半年。这次延期,也是小蓝为数不多被用户所诟病的时候。由于免费活动多、骑行体验好,小蓝单车在用户中的口碑一直很好。早前在网上,摩拜与ofo用户大打口水仗的战场中,总能看到小蓝用户在吃瓜的同时站出来为小蓝打call。或许也正是这种赞誉,让小蓝单车的管理层忽视了维护用户体验的巨大成本,产生了“可以在一线城市与摩拜、ofo一战”的想法。但事实证明,共享单车还是要靠规模说话的。小蓝不到100万的车辆投放规模未能说服资本。尽管用户口碑好,融不到资,盈不了利,这样的生意仍是自嗨。最终,资金问题累计至今,小蓝单车爆出押金退还困难,大量用户一拥而上试图取出押金。这一幕与酷骑乃至易到的遭遇何其相似。小蓝被收购的消息此时爆出,也符合易到最终被韬蕴资本收购的逻辑——内部资金难以应付挤兑的狂潮,只能卖身以求外部资金帮助。小蓝单车贴吧中索要押金的用户对于小蓝来说,用户口碑或许是其最大的资产。在其押金难退问题出现后,不少用户表示继续支持小蓝,甚至呼吁其他人不要参与押金挤兑。但从摩拜辟谣“不收购”和永安行最终选择了哈罗单车的做法,也可以看出这笔资产的价值,还有待商榷。令人唏嘘的是,小蓝单车CEO李刚今年初还称,共享单车大战今年8月就将分胜负、“定生死”。没想到,如今站在生死边缘的,却是小蓝单车。2.哈罗单车:风光下暗藏隐忧相对于小蓝单车,哈罗的情形则要好很多。这家从成立之初就立足做二三线城市市场的共享单车公司,一共投入了超过200万辆单车。除了对外声明的投放数量,在数据上,哈罗单车更可能是那个真正的第三:根据猎豹大数据的调查,哈罗单车的周活跃率为0.0748%,排名第三。农村包围城市的差异化战略和在二线玩家中顶尖的体量,让哈罗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更多支持。去年11月,哈罗单车获得了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愉悦资本、纪源资本、磐谷创投等一线基金的投资,今年4月、6月,哈罗单车又获得了来自成为资本、威马汽车的两轮超亿元投资,要打造“共享单车+电动汽车”的合作生态。然而,哈罗顺风顺水的表象下也隐藏着危机:此前,哈罗单车CEO杨磊在今年6月接受采访时,对外透露的投放量为200万辆,每辆车的造价约为800元——光是造单车,哈罗就用了16亿。同样是在6月,哈罗单车官方宣布的日订单量为500万单。算下来,每辆车的日均骑行次数仅2.5次。这显然不是一个足够好看的数据。此前,智东西有文章分析过,在二三线城市中,共享单车的生存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和一线城市不同的交通布局,使得两轮电动车颇为流行,极大地挤占了共享单车的生存空间,使得其日均骑行次数比一线城市更低。另外一点则是,较小的城市中,共享单车的损毁率更高。这意味着,扎根二三线城市避开了和摩拜、ofo的正面冲突,但却只能在不那么肥沃的土地上耕耘。最令互联网创业公司垂涎的用户,永远是一线城市最多。然而,共享单车禁投令的出台,也暂时堵死了哈罗单车进入一线城市战场的可能。此时由主业为有桩公共自行车的永安行出面并购,哈罗一来可以获得前者较为稳定的资金支持,二来永安行在建设有桩公共自行车的过程中,与政府建立起了良好关系,在共享单车政策收紧的当下,这将对哈罗单车带来帮助。另外,这次并购完成后,蚂蚁金服成为了整个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这意味着来自阿里系的资本与资源的双重支持。几家势力聚首,俨然要把永安行和哈罗的结合体打造成新的巨头。这一次并购,很可能将形成示范效应,带动体量较小的玩家抱团。前段时间共享单车经历了一轮死亡潮,而如今,活下来的公司要面临的,或许是并购潮。二、并购潮下,谁是鱼,谁是虾当并购、合并等字眼在共享单车中越来越多地提上日程时,这一行已经在渐渐转向一场鱼吃虾的吞并游戏。在这今日的并购案例中,永安行是鱼,吃下了哈罗单车这只虾。永安行并购哈罗单车后,依托永安行原有的200万有桩公共自行车,加上哈罗单车的200余万辆共享单车,俨然成为了行业中的第三极。2017第三季度共享单车APP周越活渗透率,来自猎豹大数据但其体量和摩拜与ofo的差距仍然较大,此时,这条新的大鱼若要继续扩张,此前不同程度上遭遇危机、但又拥有一定资产的酷骑、小蓝、小鸣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优拜、1步、由你等数据规模上更小一级的玩家也是可以考虑的对象。而规模再小的共享单车,处于整合成本等考虑,并购的价值也就不大了。当然,优拜等玩家也可以主动抱团,形成规模,让自己成为一条更大的鱼。然而,当我们回看永安行并购哈罗单车这个例子时,不难发现,最大的鱼永远不是共享单车公司。永安行对哈罗单车的并购,背后晃动着阿里的影子——永安行接受了来自蚂蚁金服的投资,而哈罗单车也很早便接入了支付宝。永安行与哈罗合并后,蚂蚁金服成为了占股仅次于永安行母公司的存在。而在蚂蚁金服同样投资的ofo中,滴滴的话比阿里更有分量。在永安行与哈罗合并后,阿里系的势力,在一家规模足够大的共享单车企业中,拥有了足够高的话语权。因此,在这个层面,阿里才是那条鱼。三、共享单车不想收购?但战场由资本定义永安行收购哈罗单车后,将对行业带来什么影响?智东西第一时间联系了业内玩家,发现多数企业无论对被并购还是并购都没有什么兴趣。其中,与哈罗单车同样在二、三线城市打拼的优拜单车的CEO余熠称,他认为有并购消息传出的公司,多是对资金有较大需求。对哈罗单车与永安行合并带来的竞争压力,优拜会“密切关注”,但不会选择去并购其他共享单车公司,或者谋求收购。优拜不“卖身”、不合并的选择是有底气的——因为优拜除了发展二三线城市业务,最近也将出海作为了重点,其首批单车已在澳大利亚落地。在出海之前的9月,优拜也宣布获得了数千万美元融资。至少在钱这个方面,优拜显得不那么急迫。但正在被用户追着要押金的小蓝单车,处境显然就没这么悠然。智东西多次致电小蓝单车COO孙冶及公关负责人,均未得到回应。小蓝单车此前承诺,将在11月10日前退还押金。随着这一期限的邻近,小蓝单车的处境愈发紧张。有观点认为,小蓝最终很可能将走上易到的老路——卖身。而ofo方面此前回应“是否与摩拜合并”时称,并不考虑合并。ofo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也不考虑除摩拜之外的其他共享单车公司。而ofo对哈罗与永安行合并可能带来的竞争并未有太多触动,一位ofo的公关负责人对智东西称,“良性的竞争将有利于共享单车行业优胜劣汰,ofo将积极引领行业健康发展。”言下之意,对新的“第三极”并不怵。摩拜方面则婉拒了采访,但其此前向外界传达的消息,也是“不收购”(当然就更不可能是被并购)。除了坐实的哈罗单车与永安行,似乎并没有共享单车企业愿意并购,或者成为被并购的那一个。但被资本快速催熟的共享单车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向资本低头。在行业普遍没有盈利、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为了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共享单车企业选择抱团聚起更大规模、站队巨头几乎无法避免。摩拜与ofo有足够底气选择不去并购其他共享单车公司,而二三线玩家若要求生存,则很难拒绝并购/被并购这条道路。小蓝单车的例子已经证明,小而美的道路在共享单车中是走不通的。结语:共享单车进入整合时代共享单车行业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以来飞速发展,先后经历了大融资时代、阵亡潮时代,大浪淘沙,第二梯队玩家中,小鸣、酷骑、小蓝先后被冲刷一轮,元气大伤。相对健康的永安行、哈罗单车果断选择合并,抱起了团,隐隐要打造第三巨头。而头部的摩拜与ofo,也被朱啸虎认为走到了“合并”的时间节点。这一切都预示着,共享单车行业,正在迈入整合时代。当然,互联网行业细分领域最终的形态通常都是一个或数个寡头占据,这已被经验证明。然而在共享单车赛道,寡头格局成型的速度,在汹涌的资本推动下,将来得前所未有地快。*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相关文章猜你喜欢包头日报海滨假期旅行社为爱长跑户动旅行网湖南新康辉#统计代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蓝单车押金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