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大学2018考研成绩历史考古招研究生了吗

想考研山东大学考古系_百度知道
想考研山东大学考古系
我对历史考古和文物修复感兴趣,希望考研能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学习考古和文物修复专业,请问具体步骤是怎样的,上哪个网站,怎样订关于那个专业的考研书籍,怎样报考,谢谢了我是美术系本科,今年大一,但因为是跨专业,所以希望早点有了目标刻苦再学一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登录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点击招生工作,查看考古系具体信息。&
国企管理者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07年
本院系招收人数:
本专业招收人数:10
专业代码:060102  研究方向(专业);  01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02夏商周考古  03汉唐考古  04美术考古  05环境考古  06植物考古  07博物馆学  08文化遗产保护  考试科目;;  1& 101政治理论  2& 203日语或201英语或202俄语  3& 661考古综合  4& 无  07年考试分数线
单科(总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325分.  注:  1、总分不低于380分的一志愿考生,单科不受报考专业分数线限制,复试时须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  2、各单位根据学校制定的复试基本要求及本单位生源情况,在学校基本要求之上,可上调各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原则上按不低于1:1.2的比例确定复试人数,具体以各单位通知为准;  3、学科相近且同时符合原报考专业及拟调剂录取专业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可跨学科调剂(不含软件工程硕士,不含总分不低于380分且单科受限的考生);  4、报考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且符合软件工程硕士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直接调剂到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复试,不受原报考专业分数线限制;  5、符合临床医学复试基本要求考生调剂到心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不受调剂专业复试基本要求限制;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考生,复试分数线根据教育部要求另行确定;  7、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完成服务期三年之内、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初试总分在所报考学院(专业)最低控制线下降10分。考生须在复试报名时须出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颁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鉴定书》和服务单位证明。  8、单独入学考试及强军计划复试基本要求请咨询报考学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07年
本院系招收人数:
本专业招收人数:10
专业代码:060102研究方向(专业);01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02夏商周考古03汉唐考古04美术考古05环境考古06植物考古07博物馆学08文化遗产保护考试科目;;1& 101政治理论2& 203日语或201英语或202俄语3& 661考古综合4& 无07年考试分数线
单科(总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325分.注:1、总分不低于380分的一志愿考生,单科不受报考专业分数线限制,复试时须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2、各单位根据学校制定的复试基本要求及本单位生源情况,在学校基本要求之上,可上调各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原则上按不低于1:1.2的比例确定复试人数,具体以各单位通知为准;3、学科相近且同时符合原报考专业及拟调剂录取专业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可跨学科调剂(不含软件工程硕士,不含总分不低于380分且单科受限的考生);4、报考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且符合软件工程硕士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直接调剂到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复试,不受原报考专业分数线限制;5、符合临床医学复试基本要求考生调剂到心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不受调剂专业复试基本要求限制;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考生,复试分数线根据教育部要求另行确定;7、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完成服务期三年之内、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初试总分在所报考学院(专业)最低控制线下降10分。考生须在复试报名时须出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颁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鉴定书》和服务单位证明。8、单独入学考试及强军计划复试基本要求请咨询报考学院。
我是山东大学的。只知道考古系是两年招一届。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07年
本院系招收人数:
本专业招收人数:10
专业代码:060102研究方向(专业);01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02夏商周考古03汉唐考古04美术考古05环境考古06植物考古07博物馆学08文化遗产保护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07年
本院系招收人数:
本专业招收人数:10
专业代码:060102研究方向(专业);01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02夏商周考古03汉唐考古04美术考古05环境考古06植物考古07博物馆学08文化遗产保护考试科目;;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考古系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家“”和“”重点建设的单位之一,是教育部、财政部审定的“”之一。学院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等重大学术平台,下有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硕士点。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院历史
素以“文史见长”,历史文化学院是一个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的学院。
1901 年官立(济南)创建之初即开设历史课程。后在济南省立山东大学( 1920 年后)、青岛山东大学( 1930 年后)、、临沂抗日根据地山东大学中,历史学科有极大的发展。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先生兼任中文、历史两系主任。五十年代,历史系独立成系。五六十年代 , 历史系汇集了杨向奎、赵俪生、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童书业、张维华、王仲荦8位著名教授(史称“八马同槽”) 以及、、、、、、、、等一批知名学者,创办了《》(杨向奎先生为第一任主编),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山东大学赢得了 & 文史见长 & 的盛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实行学位制后,历史系拥有了国务院审批的第一批博士点(中国古代史)和硕士点。王仲荦、、、韩连琪、刘敦愿、等前辈学者培养了一批青年学术人才。另有一批中壮年教授成为各个研究领域中的著名学者。
八十年代,山东大学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史、及均在学术界有较高地位。尤其是王仲荦、、陈之安等先生的魏晋隋唐史研究和以、、、等为代表的,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巨大影响。八十年代,在路遥教授的亲自主持下,在五十年代的基础上又开始了近二十年的大规模的资料的田野调查。路遥教授仍在继续招收和培养义和团方面的研究生,以他为主任的 & 山东大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 是国际公认的义和团研究重镇。
八十年代以来,王仲荦、、李德征、等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 1996 年 7 月,山东大学在原历史系的基础上组建历史文化学院。下设历史系、考古系、档案系、旅游系( 2000 年划归管理学院)。2003年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有上述四个专业。院长为著名考古学家方辉教授。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院现况
2000 年 7 月 22 日,原山东大学、原、原合并组成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保持原名称、建制、人员不变。学院现任党政领导机构于2013年1 月组成,院长为教授(博导),院党委书记为教授,院党委副书记为副教授,副院长为教授、教授、副教授,办公室主任为薛辰兵。
一、历史文化学院党政领导
全面负责学院行政工作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全面负责学院党委工作
  赵兴胜
  杨加深
  董雪梅
党委副书记
党委副书记
  薛辰兵
办公室主任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院组成
学院下设四个系:历史学系、考古与博物馆学系、档案学系和学系。
五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世界史、考古与博物馆学、档案学、文化产业管理( 2005 年专业排行榜中,我院的以 A++ 的最高成绩名列新专业排行榜第一,考古专业排名同类专业第二);一个历史学一级学科,八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世界与地区国别史、考古与博物馆学、专门史、、历史地理学和历史文献学)和九个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与地区国别史、考古与博物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和档案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等十七个研究所(中心)。
历史学院——系
历史学系:系主任胡新生;考古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王青;文化产业管理学系:系主任韩英;文秘档案学系:系主任刘旭光
所(中心)
文化遗产研究院
考古学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
中国古代史研究所
美术考古研究所
现代化与当代中国研究所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
中外关系史研究所
世界史研究所
黄河文化研究中心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所
历史语言研究所
济南文化旅游研究中心
山东区域历史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加拿大研究中心
韩国研究中心
华人华侨研究所
公共艺术产业研究中心
古籍电子化实验室
华夏文化研究中心
齐鲁影视产业研究中心
文秘档案与公务员制度研究所
品牌学校研究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09年3月,全院共有教职员工 69 人,教师 56 人(占全院教职员工总数的 81% ),其中本院教授 30 人,副教授 17 人。正教授占专业教师的 52% ,比例居各院系之冠。学院目前有博士生导师 34 人(含在我院招生的兼职博导 12 人)。学科建设的整体实力较强。近十年中学院连续 13 人破格晋升为正教授。近五年有 15 名中青年高层次人才从海内外引进。形成了一个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在海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梯队。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科研基础
学院科研基础厚实,十年,仅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即高达 20 项。 2005 年我院一次获得 4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一项为重点课题)。这在全国各文科院部中是极为罕见的。另外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项目一项,教育部项目 27 项,国家清史工程招标课题 2 项(山大共 3 项,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生在给校长和王育济院长的信中说: “ 一个学校同时主持承担三个清史工程项目,这在全国高校中还是少见的,显示出山大历史学科的实力 ” ),省社科规划项目和其他项目 82 项。“”和《依托“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构建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一体化教育的大学公共课程体系》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交流
学院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每个月都有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来访,中外合作研究课题众多。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和向海外开放的教育空间,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流的环境。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办学规模
学院有两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微机室,有考古、档案两个专业实验室和一个正在筹建的文化产业实验室。2001 年 10 月学院与学校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媒体教室,是目前山东大学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可以满足各种现代化教学需求。2002 年下半年,学院与学校共同投资,建成拥有 30 台微机的电子古籍实验室(兼计算机室)。由学校拨款 30 万元对院资料室的全面加固、装修以及全部线装图书的进橱保藏,也 已 于 2003 年 1 月竣工。
学院图书资料室是山东大学藏书最多的两个院部资料室之一,现有中外文藏书 14.7 万种,各类中外文期刊 200 余种, 3 余万册。考古资料室现有考古类图书 5 万余种。我院的韩国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收藏韩国历史资料最齐全的机构。该院的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是目前收藏山东道教碑刻资料最全的机构。学院的考古资料库藏有一万余件文物,是目前中国高校中文物收藏最多的资料库房。包括一级文物 75 件,学院收藏的陶片上的文字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大是之外首次发现的甲骨卜文,其中 95% 以上是本科教学实习时发掘的成果。其中一级文物 75 件。学院收藏的丁公陶片上的文字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大辛庄甲骨文字是殷墟之外首次发现的甲骨卜文。有四次考古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其中有三次的文物由历史文化学院收藏,为考古教学和中国古代史教学提供了最充足的实物资料。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届英才
截至 2005 年 10 月,全院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 215 人,博士研究生 97 人,
传记画册《中华齐鲁儿女》
博士后研究人员 12 人,在读本科生 437 人。自 2002 年起,(硕博)招生超过了本科生。凭借学院悠久深厚的学术人文传统和学科的独特优势,我院形成了 & 传道 & 与 & 授业 & 相结合的 & 综合育人 & 的教学管理特色。 1999 年,在读本科的同学,当选为全国学联副主席。同年,高莘获 & 山东大学首届十佳大学生 & 称号。 2001 年王元崇作为山东大学唯一一位学生获首届齐鲁晚报杯 & 山东省十佳大学生 & 称号。 2003 年—— 2005 年,马毓轩、苗婧、三位同学先后被评为山东大学十佳优秀团员。 2004 年我院本科生苗婧同学获第九届“ 21 世纪·外研社杯”(非英语专业)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为山东大学唯一一等奖获得者。院学生会自办的《长风》杂志,在全校评比中,连年获得第一,2003 年被评为山东大学精品社团。五年,本科学生通过率及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在学校中均名列前茅。其中 2001 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名列全校第五, 2002 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居文科第一,2003 年本科生考研率达到 60% ,居全校第一,受到学校通报表彰。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发展前景
学院十分重视创收和办学资金的募集。 2002 年的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 & 教学、科研、创收,是学院并重的三大任务 & 。学院设有继续教育中心、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含 & 剑桥英语等级考试部 & )等创收机构,为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以及教学科研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院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山东大学[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山大】高校的最新新闻!~【学人堂】
05-15&|&05-15&|&05-15&|&05-15&|&05-15&|&
05-15&|&05-15&|&05-15&|&05-15&|&05-15&|&
01-10&|&04-30&|&04-30&|&04-30&|&04-30&|&
04-29&|&04-29&|&04-29&|&04-29&|&04-29&|&
05-15&|&05-15&|&05-15&|&05-15&|&05-15&|&
05-15&|&05-15&|&05-15&|&05-15&|&05-15&|&
05-15&|&05-15&|&05-15&|&05-15&|&05-15&|&
03-15&|&03-15&|&03-15&|&03-15&|&03-15&|&
05-15&|&05-15&|&05-15&|&05-15&|&05-15&|&
04-20&|&04-20&|&04-15&|&04-14&|&04-13&|&
05-15&|&05-15&|&05-15&|&04-29&|&04-29&|&
05-15&|&05-15&|&05-15&|&05-15&|&05-15&|&
04-11&|&04-11&|&12-18&|&12-18&|&12-09&|&
05-15&|&05-15&|&05-15&|&05-15&|&05-15&|&
05-15&|&05-15&|&05-15&|&05-15&|&05-15&|&
05-15&|&05-15&|&05-15&|&05-15&|&05-15&|&
12-09&|&12-09&|&12-09&|&12-09&|&11-14&|&
05-15&|&05-15&|&05-15&|&05-15&|&05-15&|&
05-15&|&05-15&|&05-15&|&05-15&|&05-15&|&
04-29&|&04-29&|&04-29&|&04-29&|&04-29&|&
05-15&|&05-15&|&05-15&|&05-15&|&05-15&|&
05-15&|&05-15&|&05-15&|&05-15&|&04-29&|&
05-15&|&05-15&|&04-29&|&04-11&|&12-26&|&
03-15&|&03-15&|&03-15&|&03-15&|&03-15&|&
06-13&|&01-20&|&01-19&|&01-19&|&01-18&|&
05-15&|&05-15&|&05-15&|&05-15&|&05-15&|&
05-15&|&05-15&|&05-15&|&04-29&|&04-29&|&
11-19&|&11-19&|&11-19&|&11-19&|&11-19&|&
01-10&|&06-01&|&06-01&|&06-01&|&06-01&|&
05-15&|&05-15&|&05-15&|&05-15&|&04-29&|&
04-29&|&04-29&|&04-11&|&02-02&|&01-10&|&
01-10&|&03-11&|&03-11&|&03-11&|&03-11&|&
01-10&|&06-21&|&04-12&|&03-24&|&11-28&|&
05-15&|&05-15&|&05-15&|&05-15&|&05-15&|&
01-10&|&10-08&|&10-08&|&10-08&|&10-08&|&
03-10&|&01-10&|&08-29&|&08-29&|&08-29&|&
05-15&|&05-15&|&05-15&|&05-15&|&05-15&|&
04-29&|&04-29&|&04-29&|&04-29&|&04-11&|&
09-22&|&09-11&|&09-09&|&04-30&|&04-30&|&
03-15&|&03-15&|&03-15&|&03-15&|&03-15&|&
01-10&|&04-10&|&04-10&|&04-10&|&04-10&|&
03-15&|&03-15&|&03-15&|&03-15&|&03-15&|&
05-15&|&05-15&|&05-15&|&05-15&|&05-15&|&
12-26&|&12-26&|&12-26&|&12-26&|&12-26&|&
03-15&|&03-15&|&03-15&|&03-15&|&03-15&|&
05-15&|&05-15&|&05-15&|&05-15&|&05-15&|&
扫码安装【大学新闻】,看新闻更方便
门将为自己喝彩,球偷偷溜了进去
扫码安装【大学新闻】,看新闻更方便2018年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简介
来源:山东大学&& 阅读:692 次&&日期: 16:57:38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8年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简介”,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文化遗产研究院简介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5月,其前身为山东大学东方考古中心。著名科学家吴良镛先生担任学术顾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任名誉院长。
文化遗产研究院现有专兼职人员20余名,其中教授8名,一级教授1名(刘铁梁),具有考古学、中国民间文学和文化遗产学的硕士和博士招生资格,下设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民俗学研究中心、《东方考古》编辑部、文化遗产研究室和综合办公室等分支机构。
建国初期,著名考古学家和美术史学家刘敦愿教授开设专业课程,率领师生在日照、临沂、滕州等地开展考古调查,促进了山东史前文化的研究。1972年创建考古专业,从而使我校成为最早建立考古专业的高校之一。1986年考古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增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成立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为学校&211&、&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科研平台;2006年东方考古研究中心被列为山东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同年&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被列为山东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考古实验教学中心于2009年入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方辉教授负责的&环境考古学创新引智基地&获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111计划&二期培育项目资助, 2010年获批&111计划&资助项目,更名为&环境与社会考古学创新引智基地&。2011年6月,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入选山东省&十二五&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同年,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心入选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强化建设),环境考古实验室入选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2011年9月,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一级学科博士点&最新认定。在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三。
为适应新时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需要,2012年5月学校依托考古学和民俗学学科建立了文化遗产研究院。 研究院将坚持开放性、国际性的特色,将研究院建成考古学、民俗学、文化遗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高端科研中心、高水平咨询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更多信息请查看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 & &
&&&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家峰
(0) (0) 山东大学
16:07:17 阅读(0)
山东日照人。1992年6月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学士,1997年6月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1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7月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任职,先后任讲师(2000)、副教授(2003)、教授(2008),2010年9月任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2014年7月调入山东大学,任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10月起任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
年曾先后在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历史文化研究所、耶鲁大学神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日本庆应大学历史系等访学和交流。2012年9月-2013年6月获“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项目资助赴耶鲁大学访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教会大学史、中国基督教史、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曾主持“民国时期的政教关系”、“近代中国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相遇与对话”等课题。目前所关注的主要课题是来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变迁研究、近代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史。
社会兼职有章开沅文化交流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理事、台湾基督教史学会会员、台湾中原大学基督教与华人社会研究中心顾问等。电邮:jfliu@sdu.edu.cnContact Prof. Liu Jiafeng:
jfliu@sdu.edu.cn 主要研究论著A、著作:1. 《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2. 《福音与犁:美国在华农业传教士研究》,台湾宇宙光出版社,2006。3. 《抗战时期的中国基督教大学》(第一作者,与刘天路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B、主编参编:1. Christian Presence and Progress inNorth-East Asia: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与Jan A.B.Yongeneel等主编),法兰克福Peter Lang 出版社,2011。2. 《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研究》(与陈建明主编),巴蜀书社,2007。3. 《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C、专题论文:1. 《理解变革的中国:在华传教士的中国情怀与观察()》,《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5期。2. 《“中西新教体制”与基督教中国化研究》,《史学月刊》2013年10期。3. 《向边疆布道:中华国内布道史初探》,《晋阳学刊》,2012年1期。4. 《基督教与“新中国”:美国传教士的辛亥叙述》,载李向玉主编:《辛亥革命与澳门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出版,2012。5. 《民国时期基督徒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6期。6. 《革命的耶稣:非基背景下教会人士对孙中山形象的建构》(第一作者),《浙江学刊》2011年5期。7. 《近代中国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关系的研究回顾与前瞻》,《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3期。8. “Christian Socialism in Pre-World War IIEast Asia: A Comparison of Zhang Shizhang in Chinaand Toyohiko Kagawa in Japan”,in Christian Presence and Progress in North-East Asia: Historical andComparative Studies, Frankfurt: PeterLang, 2011.9. 《贺川丰彦与中国》,载《东亚文化交涉研究》(日本关西大学,中、日文版),2010.10. 《基督教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第一作者),《宗教学研究》2009年3期。11. 《晚清来华传教士与穆斯林的相遇与对话》,《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1期。12. 《贺川丰彦与中国基督教》,载《自西徂东——基督教来华二百年论集》(李金强、吴梓明、邢福增编),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09。13.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The AmericanPostwar Plan for China’s Christian College, ”, in China’s ChristianColleges: Cross-Cultural Connections, , edited by Daniel H. Baysand Ellen Widm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4. “Religious Education in Christian Collegesin Pre-Communist China:Challenges and Renovations”, in Christian Mission and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Japan,and Korea: HistoricalStudies, Frankfurt, Peter Lang, 2009. 15. 《基督教与民国时期的乡村识字运动》,《民国研究》第15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16. 《近代来华传教士的中文学习——以金陵大学华言科为中心》,《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6期。17. 《福音、医学与政治:近代中国的麻风救治》,《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8年11期转载。18. 《从助手到领袖:诚静怡与1910年代的中国基督教运动》,《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19. 《中日基督教和平主义者的命运:以徐宝谦与贺川丰彦为个案》,《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20. 《中国近代基督教运动中差会与教会关系概论》,《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20.21. 《中国基督教中学的农业教育与乡村建设》,载尹文涓编:《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中等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22. 《从差会到教会——诚静怡本色教会思想解析》,《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6年转载。23. 《徘徊于政治与宗教:江西基督教黎川实验区研究》,载《浙江学刊》2005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5年转载。24. 《基督教新教的联合事业:以华北基督教农村事业促进会为个案的研究》,载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近代基督教史研究》,2004年,第 5辑。25. 《金陵神学院与中国乡村教会建设》,载陶飞亚、梁元生编《东亚基督教再诠释》(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4。26. 《抗战时期基督教大学与国民政府关系》《史林》2004 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4年第10期、《宗教》2004年第5期转载。27. 《中美处境下的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争议》,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一辑,时事出版社,2004年。28. 《未竟之梦:华东联合大学始末》,载吴梓明、吴小新主编:《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第一届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2003。29.《中国近代基督教乡村建设论纲》《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4年第2期转载。30. 《农业传教与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的起源》,载王忠欣编《基督教与中国:传教士文化》,加拿大恩福协会出版,2003年。31. 《乡村牧区:1930年代中国基督教会乡建理念的追寻》,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1年7月。32. 《基督教与近代农业科技传播: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的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33. 《调适与冲突:1950年前后的教会大学:以齐鲁大学为个案》,载陶文钊、陈永祥主编《中美文化交流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4. 《哈佛燕京学社与齐鲁大学的国学研究》(与陶飞亚合作,第二作者),载《文史哲》1999年1期。35. 《齐鲁大学经费来源与学校发展》,载章开沅、马敏主编《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D、翻译:1. 《贺川丰彦:爱与社会正义的使徒》,(美国)施尔德根著,(与刘莉合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 《基督教高等教育在变革中的中国》,(美国)芳卫廉著,珠海出版社,2005。3.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章开沅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4. 《之江大学》,(美国)队可勋著,珠海出版社,1999。5. 《瑞典行道会在湖北六十年记》,(瑞典)杨富雷著,载章开沅、马敏编《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 《中国基督徒名录》,(美国)贝德士辑,载章开沅、马敏编《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69-486页。7. 《中日战争对美国在华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影响(总论)》,(美国)盖伦·费舍编,载章开沅、马敏主编《基督教中国文化丛刊》第三辑,415-487页。8. 《文化与战后美国的中国历史学》,(美国)冯珠娣、何伟亚著,陶飞亚、刘家峰译,载《文史哲》1996年第6期。F、书评及其他1. Book Review,“Negotiating ReligiousGaps: The Enterprise of Translating Christian Tracts by Protestant Missionaries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Bulletinof 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Research (Vol. 37 No.2, April 2013).2. 《被遗忘的贺川丰彦》,《书城》2012年第9期。3. 《一个传教士的长征叙述》,《书城》2012年第6期。4. 《全球化还是地域化——读<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来临》,载《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4期。5. Book Review,“Nanking 1937: Memory and Healing”,The China Quarterly(与章开沅合著) 2002年4期。6. 《检证〈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检证〉》(与彭剑合著),载《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7.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教案问题》(与章开沅合作,第二作者),载《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8. 评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载《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9. 《铁证:章开沅与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国教育报》(社会周刊),日,第1-3版。 ??
发表评论 已经有0条评论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09:06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09:05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09:04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09:02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09:00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08:58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08:56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08:55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08:54 免费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大学2018考研成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