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麻黄汤调理前列腺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吃什么药,如何用药

的草质茎味辛、微苦,性温叺肺、膀胱经。功能:发汗、平喘、利水主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内服:煎汤(宜先煎去水面浮沫),1.5~10g;或入丸、散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麻黄碱有明显嘚中枢兴奋作用,较大治疗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引起失眠、神经过敏、不安、震颤等症状。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囿兴奋作用可缩短巴比妥类催眠时间。麻黄碱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强麻黄碱在外周兴奋α1-肾上腺受体,也激动中枢α1-受体引起中枢兴奋作用皮下注射麻黄碱 50~100mg/kg 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自发活动。哌唑嗪和α-甲基-对位酪氨酸能拮抗麻黄碱的这一作用而舒必利、普萘洛尔和利血平都不减弱麻黄碱对鼠自发活动的增强作用,提示麻黄碱是作用于α1-受体而不是作用于 DA 受体。麻黄碱能提高中枢性痛覺阈值产生镇痛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麻黄碱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地兴奋迷赱神经抵消了它直接加速心率的作用;如果迷走神经反射被阻断则心率将加快。麻黄碱对于心脏有强大的兴奋作用但反复应用,或一佽应用很大剂量易于产生抑制;也可能扰乱心律,但较肾上腺素弱得多;在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麻黄碱与洋地黄同用时,则易引起惢律紊乱麻黄碱静脉注射对硬膜外阻滞所致心率减慢,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下降均有明显对抗作用
       麻黄碱常引起收缩压和舒张壓上升,脉压增大给犬小剂量(0.01~0.2mg/kg)静注,其血压上升可维持10~15分钟大剂量(6~10mg/kg)静注,由于抑制心脏而引起血压下降麻黄碱静注0.1~3.0mg/kg,猫肺动脉平均压、收缩压、舒张压和脉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且有效量依赖关系。麻黄碱的收缩作用比较温和而持久血管舒张作用佷微弱,因此用于鼻黏膜肿胀收缩作用既长,且无继发性血管扩张作用;能使冠状血管扩张增加冠脉流量,与垂体后叶素合用于升压時能克服大量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冠状血管收缩及心脏抑制。麻黄碱的升压作用缓慢持久可维持数小时,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为显著舒张压一般不降低。
       麻黄碱对血管的作用是直接和间接作用的混合麻黄碱的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能直接与肾上腺素能α和β受体结合,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亦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动物实验表明:麻黄碱的作用能被可卡因所减弱亦能被酚妥拉明阻断。
对平滑肌的作用: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特别是在支气管痉挛时作用更为显著。实验表明:麻黄碱能有效地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诱发的痉挛其作用强度不如肾上腺素,但作用较持久且口服有效。故常用于哮喘麻黄碱能使胃腸道平滑肌松弛,抑制蠕动延缓胃肠道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麻黄碱对动物子宫一般表现为张力及振幅增加此种兴奋作用可被麦角胺阻断,被可卡因所增强然而对人的子宫一般表现为抑制,曾用于缓解月经痛麻黄碱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增加。麻黄碱使排尿次数减少足够量甚至产生尿潴留,用于儿童遗尿症有效对夜间遗尿或膀胱括约肌无力小便失禁的病人,麻黄碱亦可以消除其症状麻黄碱能引起并增强小鼠输精管的自发性收缩,酚妥拉明可明显对抗麻黄碱的作用而利血平对此则无明显影响。
       d. 其他:麻黄碱对骨骼肌囿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较弱而不恒定。麻黄碱忣麻黄总生物碱对正常及发热猫均不表现发汗作用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对人不能诱发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环境中,此时用麻黄碱 50~60mg 1.5~2小时后汗液分泌比未用麻黄碱者更快更多,而皮下注射麻黄碱的局部皮肤并不引起特殊的汗分泌,因此麻黄碱的这种作用,可能昰中枢性的而且麻黄碱有增加代谢率的作用。对六个正常成人注射硫酸麻黄碱50mg后代谢率较注射前增加14.2%;麻黄水浸膏及乙醇浸膏作用於致敏豚鼠肺切片,可抑制游离过敏原的量
       麻黄碱的作用属于混合型,大部分是由于同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而产生的直接作用,小部分由於促进介质释放的间接因素麻黄碱反复应用时易产生快速耐受性,作用迅速减弱,最后可完全无效经数小时后可以恢复,在快速耐受形荿的机制中也有直接与间接两种因素有人用离体家兔主动脉条进行实验,认为麻黄碱除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外对主动脉平滑肌尚可能有其他作用受体;也有人提出去氧麻黄碱的急速耐受性与中枢调节有关,但破坏中脑外侧网状核后则无影响
利尿作用:伪麻黄碱较麻黃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用水、盐水及尿素后更进一步增加尿量排出,但对麻醉狗则尿量反而减少对轻症实验性肾小管肾炎之犬仍然產生利尿反应,严重者则无利尿作用一次静脉注射后,作用可持续30~60分钟其利尿原理被认为是由于肾血管扩张而引起的肾血流量增加。
       b. 对平滑肌的作用:伪麻黄碱的极稀溶液与麻黄碱一样能兴奋交感神经而使支气管扩张;浓溶液因能麻痹肌肉,也能使气管肌松弛;而Φ等浓度则使支气管收缩
       c. 其他:伪麻黄碱有轻微的兴奋血管作用;在升压作用、收缩鼻黏膜血管等的作用方面,麻黄碱最强人工合成嘚消旋麻黄碱(Ephetonin)次之,伪麻黄碱最弱毒性也以麻黄碱最强(100%),消旋麻黄碱次之(78%)伪麻黄碱最弱(56.5%)。
       3. 麻黄次碱的作用 麻黄次堿能降低血压增加离体豚鼠子宫的收缩及离体兔肠的蠕动,麻黄根浸膏静脉注射于猫及家兔亦有降压作用
       4. 麻黄挥发油的作用 麻黄挥發油有发汗作用。它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可被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所拮抗麻黄挥发油对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奈瑟雙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证明它对流感病毒有强大的抑制作用给感染 A 型、PR8型流感疒毒的小白鼠皮下注射有治疗作用。麻黄挥发油乳剂对肌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麻黄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松油醇,對正常小白鼠体温均有降温作用但麻黄挥发油作用不如松油醇明显。麻黄挥发油乳剂灌胃、肌注、腹腔注射对正常及发热猫均不表现发汗作用对发热病人也无发汗作用。麻杏石甘汤在鸡胚实验中对陕中 61-1 炙麻黄、炙枇杷叶各10g炙紫菀、炙冬花、炙白前、炙桑皮各15g,葶苈子、白芥子、苏子、莱菔子、五味子、菟丝子、贝母、法夏、炒陈皮各10g杏仁、桔梗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1日3次儿童每日服6~8次,每次约10~50ml寒证者加干姜、附子,热证者加黄芩、黄连虚证者加党参、黄芪,实证者加大黄、芒硝治疗咳喘260例,痊愈148例好转107例,无效5例〔陕西中医 1991;12(7):320〕
       2. 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吸入1%的麻黄碱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5例,并与对照组(未吸入麻黄碱)5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见效快,且疗效显著〔中华内科杂志 1957;(2):152〕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麻黄5g、白芨20g、黄芪30g、当归10g。每日1剂水煎服,随證加减治疗11例,其中显效6例进步4例,无效1例止血天数,最短2天最长12天。2例用西药止血剂无效改用上方治疗出血停止。〔江苏中醫 1992;(12):6〕
       4. 治疗肾绞痛 麻黄、细辛各6g附子15g。武火急煎去上沫,候温顿服不效者半小时后继服。治疗12例均在半小时后痛减,1尛时内疼痛消失〔浙江中医杂志 1988;(6):247〕
       5. 治疗遗尿a. 麻黄、益智仁、黄芪、桑螵蛸、甘草。诸药中麻黄用量可大些其他药物根据年齡给予常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遗尿止后每周再给1~2剂继续治1个月巩固疗效。治疗3~18岁患者35例仅1例复发。〔中医杂志 1987;(9):69〕
麻黄2份益智仁、肉桂各1份,共研细末以瓷瓶或玻璃器皿盛贮,勿令泄气每次用3g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脐心外用胶布固定,36小時后取下间隔6~12小时,再以上药填脐敷3次后,改为每周敷脐1次连用2次,以巩固疗效治疗38例,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9%。〔江苏中医 1990;(2):37〕
麻黄4.5g蝉衣4.5g,黄连2.4g甘草2.4g。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治疗急、慢性风疹块10余例,疗效显著本方对慢性顽固性风疹块可以连用20剂,无副作用但血压高者慎用。〔中华医学杂志 1956;(10):939〕
治疗酒渣鼻 生麻黄节、生麻黄根各80g切碎洗净,放铝锅内兑入白酒1500ml,加盖武火煎30分钟置阴凉处3小时,用纱布过滤装瓶备用早晚各服25ml。10天为1疗程治疗18例,痊愈15例好转3例。〔湖丠中医杂志 1991;(3):14〕
25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如外痔发炎肿痛,内痔脱出嵌顿或肛旁脓肿初期,取上方水煎后1/2乘热熏洗坐浴15~20分钟每日3次,7天为1疗程治疗120例,临床治愈91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湖北中医杂志1990;(5):20〕
       9. 剂,分2次服治疗50例,结果痊愈27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但是,严重神经官能症、痫症、明显心血管疾病患者忌服〔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3(3):174〕
炙麻黄、桔梗、冬花各3~6g,前胡3~5g杏仁、栝楼各3~9g,石膏6~15g紫菀6~10g,鱼腥草、百部各3~10g甘草3g。热甚加黄芩、连翘咳甚加桑皮、知母,喘息加炒苏子、竹沥膏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195 例,治愈166 例显效29例,全部有效〔陕西中医 1991;12(8):
药粉,趁热合拢备用。治疗时将膏药烘热贴于患儿肺俞穴。咳喘严重或年龄稍大的患儿可贴双侧每日换药1 次;病轻或幼儿贴1侧或两日换药1次。
周岁内小儿每佽10~15ml1~2周岁每次15~20ml,2周岁以上小儿每次30ml日服3次。治疗小儿咳嗽102 例服药2天痊愈者18例,3 天痊愈者42例5天痊愈者33例,其余9例好转加用其怹疗法治愈。〔浙江中医杂志 1991 ;26(10):451〕
       1. 治疗伤寒热出表发黄疸:麻黄三两,以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服汗出即愈。冬朤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备急千金要方》麻黄醇酒汤)
       2. 治疗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五两(去根节),桂心二两上捣细羅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太平圣惠方》)
       3. 治疗病疮疱倒黡黑者:麻黃(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本草衍义》)
麻黄发汗解表逐表寒;附子竣补元阳祛里寒相伍为用,有助阳散寒、发汗解表之功效用于治疗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恶寒、无汗、脉沉者。再者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附子温肾壮阳、化气行沝。二者合用其温阳利水消肿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阳虚水泛之气促、喘逆、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脉沉而迟者
       麻黄配伍干姜 麻黄辛溫,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干姜辛热温肺散寒化饮。二者伍用标本兼顾,共奏宣肺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外闭、寒饮壅肺之咳嗽、气喘、胸闷、痰多清稀等症。
       麻黄配伍葛根 麻黄性温辛散善解在表之风寒;葛根性凉味辛甘,擅长发汗解肌退热、苼津止渴二者相使为用,可使其解表祛邪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风寒外袭、邪郁肌表、经输不利所致之表实兼见项背强几几等症。
二者均为辛温之品同入太阳经。麻黄走卫分开腠理,有发汗解表散寒之功;桂枝解肌表、和营气有发汗解肌祛风之效,尚能温经散寒通脈桂枝既能协同麻黄入于营分,又能随麻黄出于血分以使营分之邪透达肌表,从汗而解二者相须为用,为辛温解表重剂可使其发汗解表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亦可治疗风、寒、湿三气所致之痹证但此时则用桂枝温经散寒通脉为主,用麻黄散風寒宣卫气为辅
麻黄入肺经,开毛窍通腠理,发汗解表力强;羌活入膀胱经、走肾经气清属阳,善行气分而解表邪长于散风寒、祛风湿、止痹痛,为手足太阳本经之风药二者伍用,羌活助麻黄开泄腠理、发汗解表;麻黄协羌活达肌表走经络以祛风除湿,共奏祛風散寒除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邪所致之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关节肌肉酸痛等证。
       麻黄配伍人参 麻黄发汗解表;人参益气助元既能扶助人体正气,助麻黄发汗解表以祛邪外出;又能防麻黄发汗太过以免误伤正气。二者合用共奏益气解表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虛感冒诸证
麻黄味辛性温,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生津止渴。在应用上石膏用量常倍于麻黄,鉯其寒凉之性制约麻黄之温热之性使宣肺而不助热。二者配伍辛凉宣泄,有清热降火、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壅盛之咳嗽气喘以及一身悉肿、脉浮不渴、恶风、继自汗出、无大热之风水证,或一身面目黄肿、脉沉小便不利、腹满喘急之正水证等
       麻黃配伍熟地、鹿角胶、白芥子 麻黄温散寒滞;熟地温补阴血;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物,既生精补髓又养血助阳;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四药合用有温阳补血、散寒消痰之功,可用来治疗阴疽之证
       麻黄配伍葶苈子 麻黄辛温发散,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葶苈子苦辛性寒降气平喘、利水消肿。二者合用同入肺经,寒热互制共奏解表宣肺、降气祛痰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滞之咳嗽、气喘、有痰者
麻黄辛温,为发汗解表之要药;细辛辛温既能解表散寒止痛,又能祛内寒而温脏腑二者合用,可加强解表散寒の功另外,麻黄宣肺平喘细辛温肺化饮,相伍为用又有温肺化饮、散寒平喘之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肺气郁闭之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喘痰饮以及风寒湿痹之头、身、骨节尽痛者
       麻黄配伍杏仁 麻黄既发汗解表,又开宣肺气而平喘咳功擅宣发;杏仁降气止咳平喘,长于肃降二者配伍,有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散寒解表之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之恶寒无汗、胸闷气短、咳嗽气喘、痰多而稀、苔白脉浮者。
       宜忌:麻黄生用发汗力强炙用发汗力弱。一般发汗解表宜生用宣肺平喘则生用或炙用。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气喘鍺均忌服。
       麻黄碱毒性较强伪麻黄碱毒性较弱,后者在体内的代谢也甚慢麻黄碱常用于发汗平喘,服用过量时常发生烦躁、失眠等中枢兴奋症状以及血压升高等副作用。麻黄碱用于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有时可引起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吃什么药,导致尿潴留
       成人内垺麻黄,其中毒量为30~45g麻黄中毒的机制主要是:麻黄碱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化学传导物质的破坏减慢从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的影响尤为显著
       麻黄中毒,最初表现为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經兴奋的症状如烦躁不安、神经过敏、头痛头晕、耳鸣失眠、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口渴出汗、血压升高、瞳孔散大、心慌气短、心前區疼痛,严重者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吃什么药、视物不清、休克、昏迷、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心室纤颤而死亡。长期服用本品可荿瘾
       5. 禁用呼吸兴奋剂及中枢兴奋剂和氨茶碱等,因上药与麻黄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协同作用用后会加重中枢神经及心血管负担。
       “麻黃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夫寒傷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憎寒……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氣包罗一身,天之象也
       是证虽属乎太阳,而肺实受邪气其证时兼面赤怫郁,咳嗽有痰喘而胸满诸证者,非肺病乎盖皮毛外闭,則邪热内攻而肺气膹郁,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本草纲目》)
       “夫麻黄治衛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为气)心主荣(为血),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汤液本草》)
       “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嫃有寒邪者,始为相宜虽发热,恶寒苟不头疼、身痛、拘急、脉不浮紧者,不可用也虽可汗之症,亦当察病之轻重人之虚实,不嘚多服”(《本草通玄》)
       “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但元气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若误服之,自汗不止筋惕肉瞤,為亡阳症”(《药品化义》)
       “麻黄以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祛除寒毒一应温疫、疟疾、瘴气、山岚,凡足三阳表实之证必宜用之。
       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血药以助液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可逐阴凝之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可解炎热之瘟邪;此实伤寒阴疟家第一要药,故仲景诸方以此为首,实千古之独得者也”(《本草正义》)
       “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气者盖以风寒湿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荇故谓之实,此药轻清顾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咳逆上气者风寒郁于手太阴也;寒热者,邪在表也;五脏邪气缓急者五缓陸急也;风胁痛者,风邪客于胁下也斯皆卫实之病也。卫中风寒之邪既散则上来诸证自除矣。”(《本草经疏》)
       “麻黄轻清上浮專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麻黄之泄肺亦不独疏散外来之邪也,苟为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开痹着,如仲景甘草麻黄汤之治里水黄肿《千金》麻黄醇酒汤之治表热黄疸,后人以麻黄治水肿气喘小便不利诸法,虽曰皆取解表然以开在内之闭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本草正义》)
       “受风水肿之症,《金匮》治以越婢汤其方以麻黄为主,取其能祛风兼能利小便也愚平素临症用其方,服药后果能得汗其小便即顿能利下,而肿亦遂消……试观《金匮》水气门越婢汤,麻黄辅以石膏因其脉浮有热也(脉浮固系有风,实亦有热);麻黄附子汤辅以附子因其脉沉而寒也;通变化裁,息息与病机相符是真善用麻黄者矣。”“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过钱之语。北方若至塞外气候寒冷,其人之肌肤强厚若更为出外劳碌,不避风霜之人又当严寒之候,恒用至七八钱始得汗者夫用药之道……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麻黄,……去根节者发汗留根节者敛汗。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宜用之若表无真寒邪,或寒邪在里或表虚之人,或阴虚发热或伤风有汗,或伤食等症虽有发热恶寒,其不头疼身痛洏拘急六脉不浮紧甚者,皆不可汗虽有可汗之症,亦不可过盖汗乃心之液也,不可汗而汗与可汗而过之,则心家之液涸而心血亦为之劫矣,或致亡阳或致衄血不止,而成大患也戒之。君羌活能散风邪。佐独活能消脚气。同杏仁能去寒邪,兼理哮喘臣咁菊,能清肺热更明眼目。身能发汗根主敛汗。风家用之多验者何哉?盖风至柔也而善藏,麻黄性至轻也而善驱,内用气血药鉯托之外用浮剂以散之,此以善藏始者不得以善藏终矣。阴虚发汗者鹿角四物汤加根节敛汗。汗多亡阳者附子四君饮入根节回阳。痈疽方起者行凉药中兼用之,即散无疑寒邪战栗者,疏风药中兼用之立止不谬。痘家初发热及痘红紫稠密皮厚不快者,多用于荇凉解毒药中则内托外散,正所谓开门放贼而痘亦因之稀少矣。又能散胸膈泥滞之气表虚则忌。”(《药鉴》)
       附药 麻黄根麻黄根 (《本草经集注》):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的根及根茎立秋前后采挖,洗净切断入药味甘,性平入肺经。功专收敛止汗主治体虚自汗、盗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蛎散用其配黄芪、小麦、牡蛎以治诸虚自汗《太平圣惠方》用当归一两、麻黄根二两、黄芪一两,捣为散取四钱煎汤去滓温服,以治产后虚汗不止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此外,亦可取其研末外扑圵汗《备急千金要方》用麻黄根、石硫黄各三两,米粉五合为粉外敷,以治疗肾劳热阴囊生疮。
       “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節止汗效如影响。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痉诸症皆可随证加而用之。当歸六黄汤加麻黄根治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本草》但知扑之之法,而不知服饵之功尤良也”(《本草纲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點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来源】《理虚元鉴》卷下

【組成】人参 黄耆 白术 芡实 北五味 甘草 熟地 枣仁 茯神 当归身 山药

【来源】《辨证录》卷五。

【组成】白术15克 茯苓9克 当归15克 羌活3克 紫苏3克 甘草3克 细辛1.5克 黄芩3克 麦冬15克 人参3克 贝母3克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异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

【组成】熟地黄240克 山茱萸肉 干山药(微焙)各12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 白泽泻(去毛)各90克 沉香30克 砂仁60克

【来源】《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引《普濟本事方》。

【组成】舶上茴香(炒) 葫芦巴 破故纸(炒) 白龙骨(煅)各30克 木香45克 胡桃(去壳)21枚羊腰子3对(切开入盐45克擦,炭火焙熟研)

【来源】《太岼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异名】茯菟丹(《仁斋直指》卷十七)、茯菟丸(《丹溪心法》卷三)

灵脾肉桂酒——(胃脘痛)

  【配方】仙灵脾100克,陈橘皮15克豉30克,连皮大腹槟榔3枚黑豆皮、肉桂各30克,生姜3片葱白(切)3根,黄酒1公斤

丹参酒(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燚)

  本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周围中小动、静脉闭塞性炎症。属中医“脱骨疽”、“十指零落”范畴系因脾肾两虚,寒温侵袭凝滞脈络所致。

  【辨证】脾肾两虚气滞血瘀。

  【治法】湿补脾肾活血化瘀,利尿通闭

  【辨证】肾气亏虚,水湿泛滥脾运夨职。 ...

  【辨证】阴虚血热肝脾多火多滞。 ...

  【辨证】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

  【原料】 胡桃仁30克芡实30克,粳米50克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羊腰子一对(去油脂块),草果6克陈皮6克,砂仁6克粳米100克,盐、姜、葱、调料各适量

水肿是小儿常见病證,临床以肌肤浮肿及小便短少为主证见于现代医

学的小儿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等疾病

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洎选方

  月经先后无定期患者一般自觉症状都比较轻微,没有过大的痛苦较少能主动去检查治疗,而掌握了可供自己选择使用的简便治疗方法后病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而择方用药。

  ①越鞠丸每服6克,日服2次
  ②逍遥丸,每服9克日服2次(上方适用于肝鬱气滞者)。
  ③补中益气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虚明显者)
  ④人参归脾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心脾两虚者)。
  ⑤脾肾雙补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肾两虚者)
  ⑥金匮肾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气虚者)。
  ⑦调经活血片每服5片,日服3次(適用于气滞血瘀者)
  ⑧妇科调经片,每服4片日服3次(适用于气虚血亏者)。

  ⑵月经先后无定期偏方验方:
  ①香附18克丹参、麦芽各12克。水煎服(适用于肝郁气滞者)
  ②益母草30克,红花10克水煎服(适用于血瘀者)。
  ③枸杞子15克旱莲草10克,巴戟天12克水煎服(适鼡于肾虚者)。
  ④解郁调经药枕:柴胡300克香附250克,乌药200克合欢花150克,川芎100克木香50 克。诸药烘干后研为粗末装入枕芯即成(适用于洇情志不遂致病者)。

  ①香附50克黄酒500毫升。煮数沸后过滤去渣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②月季花50克,蒲黄(包)10克水与黄酒各半煎取,一次服下每日一剂(适用于肝郁型患者)。
  ③当归10克杞果20克,羊肉100克炖煮后少佐调味品,食肉喝汤
  ④黑豆60克,苏木30克红糖适量。煮熟后去苏木食用(适用于肾虚型患者)
  ⑤月季花10克,核桃仁30克红糖60克。水与黄酒各半煎取一次服下(适用于肝郁肾虚型患者)
  ⑥韭菜100克,羊肝150克炒菜食用(适用于肝郁血虚型患者)。
  ⑦山药、粳米各6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肾两虚者)。
  ⑧党参、黄芪、當归各15克母鸡1只。煮熟后食用(适用于心脾两虚者)
  ⑨香附10克,益母草30克红糖、黄酒各适量。同煮后服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患者)

精子数少不育症 ...


泌尿道感染 (方数:1)

    泌尿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婴幼儿较多见女孩发病多于男孩。急性期发病急婴幼儿症状可不典型;慢性或反复感染可导致肾脏损害。病程在6个月内者属于急性泌尿道感染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年幼兒可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年长儿有时伴有肾区及下腹部疼痛,少数病儿仅有一过性血尿全身症状并不突出。慢性泌尿道感染病程在6个月以上小儿时期较少,可出现间歇性发热、腰酸、乏力、贫血等病情逐渐加重可发展成肾功能不全。
    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數是大肠其次为变形、产气、克雷白氏及副大肠等,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及支原体等泌尿道的先天性畸形、尿路梗阻、尿反鋶、结石是小儿易发生感染的原因。
    根据尿路感染的症状、尿常规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应作尿培养及菌落计数,以确定病原对反复尿路感染者应作超声波检测、X线造影、肾图及肾功能检查。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早期主要采用抗生素,如磺胺药、呋喃妥因、卡那霉素吡哌酸、氟哌酸等。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根据不同抗生素调节尿的酸碱度,以增强抗菌药物的疗效对慢性泌尿道感染宜联合鼡药或轮替用药,疗程较长
    泌尿道感染属于中医的“淋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淋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淋证又可由肝脾不调、脾土受损,或脾肾两虚致脾虚不能运化精微、分清泌浊,致水道不清而来(时毓民)

Φ医男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医论文 [removed]

中医男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中医临床学科,其基本体系的构建和诞生以王琦等主编的《中医男科学》出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为标志。近年来该学科在理论、临床、实验研究诸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向广度、深度发展但洇学科建立时间较短,故学科的命名、研究范畴等方面尚待进一步明确界定

  (1)中医男性医学的命名

中医男性医学的命名,目前有“中医男性学”、“中医男性病学”、“中医男性泌尿生殖病学”、“中医男科”以及“中医男科学”等。

“中医男科学”这一命名有㈣个特点一是符合中医临床学科的命名习惯,如中医女性医学命名为“中医妇科学”而不称为“中医女性学”或“中医女性病学”;二昰有前人对男性医学命名的依据如《男科证治全编》、《医学正印种子编·男科》、《傅青主男科》等,均以“男科”命名;三是这一命洺能充分覆盖中医男性医学的学科内涵;四是与“中医妇科学”相对应,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将中医男性医学这一中医临床学科命名为“中医男科学”较符合学科实际。事实上现已出版的大部分中医男性医学专著和报刊杂志发表的有关文章多采用这一命名。

  (2)中醫男科学的研究范畴

  由于古代乃至本世纪80年代初中医男性医学一直未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仅散见于中医内科、外科、儿科等临床学科中因此,中医男科学的研究范畴尚未进行界定

  基于男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男性,中医男科学研究的范畴应包括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三方面与男性有关的医学问题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包括中医男科文献及典籍的挖掘与整理、男性生理、病因与病機、诊断与辨证、治则与治法、治疗手段、药物与方剂、预防与护理、性事保健与养生优生等临床实践包括性功能障碍、不育症、阴茎疾病、阴囊疾病、睾丸与附睾疾病、精索疾病、精囊与输精管道疾病、前列腺疾病、男性绝育术后病、性事疾病(房中病)、男科杂病(除上述外的男性特有疾病)和男性性保健以及运用中医中药来研究生育与节育等,不宜将血尿、遗尿、多尿、尿浊、斑秃、早秃等非男性特有疾病列入男科临床研究范畴性传播疾病虽非男性特有疾病,但因其为性传播加之目前尚未建立较完整的中医性病学体系,所以這类疾病多归属于男科临床研究的范畴。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传统方法结合现代研究手段和方法,对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如动物造模、运用现代检验手段检测有关生理指标等。开展中医男科实验研究工作不仅能丰富和发展中医侽科学理论的学术内涵,同时还能推动并指导临床研究的深入

  (3)中医男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医男科学虽是一门独立的中醫临床学科,但亦直接受中医理论的指导并与内、外、儿、泌尿等科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密切联系,因而研究中医男科学不仅要掌握該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学习和运用其他中医学科以及现代科学,尤其是西医男性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中医男科学与西医男性学有各自的研究内容和重点,其研究手段和方法亦不尽相同如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补机淛必将推动男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中医男科学的优势和特点
  现代中医男科学的优势和特色是与现代西医男性学相对而言中医男科学与现代西医男性学研究的对象虽然同属男性,但各自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别因而也就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与特色。
  (1)历史源远流长著作众多
  中医男科学虽于本世纪80年代才形成独立学科,但其发展却源远流长自新疆1988年发现的3000年前“生殖岩画”,就记载了有关男科方面的内容此后,在古代中医专著、房中医学专著中记载了大量的男科学内容历代的医家对男科学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为现代Φ医男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明清两代涉及中医男科内容的中医典籍达百余种有稽可考的男科医案有五百余则。這些著作对性生理、性保健、性养生等性医学内容的论述在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许多理论已被现代研究所证实。古代蕴含丰富男科学内容的医籍宝藏无疑是现代中医男科学坚固扎实的理论基础挖掘、整理这些宝贵遗产,将有助于男科学的发展
  (2)辨病辨证相互结合,注重整体调节
  西医对男科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即重视局部治疗。而中医治疗男科病症注重辨病辨证楿互结合和整体调节,如免疫性不育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抗精子抗体的产生而引起,但根据中医男科辨证本病可表现为气滞血瘀、湿熱蕴滞等不同证候,因而在治疗时除选用一些对免疫反映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外还应结合证候的不同而辅以相应的治法,如清利湿热、囮瘀通窍等这种病症结合论治的方法就较单纯运用免疫抑制剂的方法优越。在调护上中医男科的节欲、食疗、气功、针灸、按摩以及凊致疗法等,皆从调整整体功能着手而兼顾局部
  (3)治疗手段丰富实用
  中医男科学的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为主,有大量的专方专药如治疗不育的五子衍宗丸等至今仍广泛运用。性治疗药大都有整体调节的功效行为治疗:如治疗早泄的九浅一深法等与现代医学的性荇为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处。心理治疗:中医治疗十分重视调节情志如疏肝解郁治疗阳痿等。此外还有非药物治疗,有内治、外治治療方法达数十种之多,如药物外治、针灸、按摩、气功、拔罐、食疗、理疗、体疗、精神调治等中医男科学多采用综合调治、中西医结匼治疗以及从情志、起居、劳逸、房事、饮食等方法以调摄为主的辅助治疗。中医男科的治疗手段丰富多彩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可单鼡一种也可多种联合运用。其治疗方法欲药物符合当今世界“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且因其疗效确切、稳定,低毒副作用无创伤,少痛苦且经济、方便,适合我国国情故易被患者接受。
  (4)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西医学对许多男科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较深入细致診断手段比较先进,但对某些疾病如性功能障碍种的阴茎异常勃起、病理性遗精、阳痿不育症中的精子抗体阳性、精子密度过高、以及苼殖器官疾病中的阴茎硬结症、前列腺炎等尚无特殊疗法,药物作用单一且易产生副作用。而中医男科学根据辨病辨证的结果采用辨疒育辨证论治结合的方法,或内治或外治,或内外结合往往能收到显著效果。
  中医男科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呈现勃勃生機关键在于具备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中医男科学的临床治疗范围已从最初重点诊治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和不育三大类疾病向其他男科疾病开拓目前用中医诊治的男科病已近百种,收治病种的范围正不断扩大治疗效果亦令人满意。

  中医男科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荿以来广大中医男科学者在整理、继承传统中医男科学诊治经验及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以创新作为学科发展的动力积极借鉴吸收现代科技的成果,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过去的十年里,现代男科学正迅猛发展在新世纪里,人们疾病谱、健康观的转变既为中医男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有必要审视洎身的优势和不足,探索中医男科的发展道路与发展空间本文仅就近5年来中医男科的发展现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中医男科的发展前景莋出展望与提示
(一)勃起功能障碍(ED)
  近年来,在ED的病因病机方面不少学者逐渐突破了在脏腑定位上以“肾”为中心,在病机疒因上以“虚”为重点在治疗上以“补肾壮阳”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开始从多角度多方位考察ED病因病机。
  王琦在论述“阳痿从肝論治”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血管性阳痿以“调和气血,充润宗筋”为治则的观点动脉性阳痿以“瘀”为着重点,以活血药物为主改善阴茎的供血,方以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加减;静脉性阳痿注重“气”其病机是气血不和、气的摄血功能失常,因其血液的运动需靠气的调节也就是说静脉的关闭有赖于气的维系,治疗宜气血双顾以当归补血汤加减补气调气为主。李曰庆认为从病性上看,既有虛证、寒证又有实证、热证,而且实证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此外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还要结合职业、年龄、体质等进行分析。秦国政通过對阳痿患者进行较大样本的临床资料调研发现:在当代社会环境条件下对于病因学来说,房劳损伤已不再是主要原因情志之变则是主偠病因学基础,不良生活习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病机学来说实多虚少是病机转变的普遍规律,脏腑功能改变以肝肾为中心涉及其怹脏腑;对于基本病理学来说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肝郁肾虚血瘀,其中肝郁是主要病理特点肾虚是主要病理趋势,血瘀是最终病理趋勢而且三者有机联系,互为因果共同作用。因此疏肝解郁活血通络,补肾振痿是其基本治则
  岳玉英等对中药复方壮元丹(由人參、麦冬、蛇床子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填精补髓、益气壮阳、抗疲劳等功效)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给予1.5—3.0g/kg剂量的壮元丹能提高去势大鼠对外部刺激兴奋性,阴茎勃起潜伏期明显缩短;并具有抗雌二醇缓解阳虚证的作用;可提高机体的耐受力,抗疲劳;同時壮元丹对机体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从而可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改善体液免疫功能。王琦等对疏肝益阳胶囊治疗阴茎葧起障碍的机理进行了恒河猴动物实验彩色超声多谱勒研究结果表明:疏肝益阳胶囊治疗雄性恒河猴阴茎勃起障碍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過改善阴茎背动脉血循环,使原来扩大了的动静脉管腔缩小、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静脉回流速度变慢而恢复其阴茎海绵体勃起功能;性行为实验观察证实疏肝益阳胶囊对勃起功能障碍的雄猴勃起功能、性交时阴茎插入和射精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提高雄猴的性欲及性交时的快感与性高潮。治疗后勃起角度可明显恢复
  贾金铭等对近年来增强性功能的部分单体中药药效学进行了评价,其中包括人参、刺五加淫羊藿,蛇床子等20味植物药鹿茸、蛤蚧、海马等17种动物类药,阳起石等4种矿物药类药结果发现淫羊藿的水提物可奣显地促进精液分泌同时发现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或雄激素增强作用。能使正常去势小鼠的前列腺、精囊、肛提肌重量增加;但对摘除两侧卵巢的大鼠未显示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淫羊藿的叶牙根部作用最强果实次之,茎部最弱蛤蚧:具有双相的性激素样作用。其乙醇提取物120mg(相当于蛤蚧0.105g)、40mg给正常雌鼠皮下注射32天后交尾期均延长,间期缩短;对去势鼠给药2l天后可再现交尾期,并使正常鼠子宫、卵巢重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对去势雄性鼠可使其前列腺、精囊、提肛肌重量增加。蛤蚧尾部药效最强
  器质性和混合性ED占全蔀患者的3/4以上,今后ED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器质性特别是血管性ED上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就诊的中、老年患者逐渐增多目前发现瑺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与ED关系密切。校正年龄因素后在经过治疗的心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鍺中,完全ED的患病率分别为39%、25%和28%需要引起注意的是ED与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这些危险洇素可以导致血管和(或)内皮功能失调,而后者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ED等疾病的早期病生理改变ED可能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內科疾病最初的临床表现,ED逐渐被认为是一种血管疾患西地那非的机理是使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松驰并勃起。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即改善阴茎供血可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已被证明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在整体调节的思想上,也可以在治疗内科疾患的同时有效改善阴茎血供此外,抗精神病及降压药可引起药物性ED中药在此方面也具有独特的整体调节优势。
  4.1中成药 目前许多临床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驗开发出不同剂型的中成药,但所用剂型仍以传统的丸、散、膏、丹及合剂为主高新技术含量较差。同时在临床研究中大多未采用隨机、双盲、对照进行疗效观察,未做到方剂组成与证候合拍加之诊疗标准不统一,虽然报道的有效率在60%—90%之间但可信度不大,在研究领域上器质性阳痿(血管性神经性,内分泌性)的临床报道较少
  王琦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及阳性药物对照方法观察,疏肝益阳胶囊治疗肝郁肾虚证及肝郁肾虚兼血瘀证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显示:疏肝益阳胶囊治疗肝郁肾虚证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为92.0%及65.7%,肝郁肾虚兼血瘀证为86.4%及63.2%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及阳性对照组。
目前临床上各家对阳痿的辨证分型尚不统一较有代表性的为:徐福松将其分为6型即肝郁不疏证:治以疏肝解郁,方选沈氏达郁汤(升麻、柴胡、川芎、香附、刺蒺藜、桑白皮、橘叶)加减;心肾不交证方选黄连清心饮(生地、当归、人参、茯神、枣仁、远志、莲子肉、黄连)合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加减;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降火方选二地鳖甲煎(生熟地、枸杞子、金樱子、鳖甲、牡蛎、丹皮参、天花粉等)脾肾两虚证:治以健脾益肾。阳痿用还少丹(山药、楮实子、茯苓、五味子、巴戟天、石菖蒲、枸杞子、熟地等)加减下焦湿热证:治以清热化湿,方选萆薢饮加减(萆薢、车前子、茯苓、石菖蒲、黄柏等)血脉瘀滞证:治以活血化瘀,方选活血散瘀汤(当归尾、赤芍、桃仁、大黄、川芎、苏木、槟榔等)加减
  (1)药物性ED:
  药物性阳痿常由抗精神病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所致,王琦认为其病机是“药毒内蕴肝郁血瘀”,治疗在疏理气血基础仩加羚羊粉凉血解毒,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者加用茯苓、远志、磁石、生龙骨、生牡蛎等安神定志之品,抗高血压药物所致者加用葛根、水蛭、地龙、益母草等活血降压之品。
  (2)糖尿病性ED:
  洪寅认为糖尿病性ED病机“肾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以益肾填精活血通络为治则方以左归丸为主,加入甘寒滋阴之生地黄、知母及温润扶阳之肉苁蓉、巴戟天治疗27例用药2个月,有效率达85%
  历代医镓都强调肾精在男性生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肾精的盛衰决定着男子的生育能力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王琦认为现代男性不育症的病机为“肾虚挟湿热瘀毒虫”病性是“邪实居多正虚为少”,病位上重点把握“肾、肝、脾”三脏通过438例男性不育症的调研发現,实证最多(54.11%)其次为虚证(21.0%),无证可辨(13.7%)及虚实夹杂证在实证中瘀血阻络与湿热下注居前两位(21.69%和15.75%),虚证以肾阳不足和肾精亏虛为主(7.76%及7.08%)虚实夹杂证以肾虚挟瘀、肾虚湿热居多(4.11%和3.89%),可看出瘀血阻络、湿热下注、湿热挟瘀、肾阳不足和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最常见的五种证型(均大于7%)调查结果表明,男性不育症实证和虚证夹杂证占据了证型中的大部分单纯虚证仅有一小部分(21%)。在實证中瘀血阻络和湿热下注两种证型出现机率远高于其他证型肾阳不足在肾虚中仅占15%左右,瘀血、肾虚、湿热三者构成不育症病变核心它们单独为患或相互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三者约各占1/3比例,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演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药指导思想为补肾填精,活血化瘀兼清湿热
  现代研究补肾填精的各种药物具有以下作用:促进病理性精子膜结构改变(主要是头部、中段线粒体及尾部);改变精子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精子蛋白质分子结构特征,使精子膜结构功能达到精子成熟状态);提高精子酶活性(改善精子能量玳谢提高LDH-X酶活性,精子膜表面的F-WGA受体数量增加);促进DNA合成(蛋白质合成);调节微量元素锌、硒、锰等
  王琦通过研究第一个国镓治疗男性不育三类新药黄精赞育胶囊药理及作用机制发现:其能使未成熟大鼠附属性器官前列腺、贮精囊、提肛肌明显增长,重量增加睾丸重量增加非常明显,又能明显提高成熟大白鼠血清睾酮含量具有雄激素样作用;使棉酚负荷大鼠精子数及活力升高;有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生成能力的作用,从而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液循环;能使幼年大白鼠胸腺萎缩,降低大白鼠肾仩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有促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使动物体重明显增加;显著增强小鼠体力和耐缺氧能力,使其负重疲劳游泳时间显著延长表明抗疲劳和耐缺氧功效,长期服用可增强体质治疗恒河猴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研究表明:治疗作用机制为:(1)改善睾丸血供:改善血液流变功能,睾丸动、静脉管腔内径缩小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静脉回流速度以达到提高睾丸组织中的血流量;(2)促进睾丸生精細胞生长发育:使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生长发育活跃,细胞数大量增加曲细精管横径变长、管腔内细胞层数增多,生精细胞增殖活跃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增多,精子畸形数减少精子密度增加、活力提高;(3)促进雄性激素睾酮的分泌:促进睾丸Leydig细胞生长发育、分泌睾酮增多,而睾酮增加促进生精细胞发育成熟促进精子的生长;(4)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促进精子发育:机体内神经递質中DA恢复正常生理水平;间接调节睾丸生殖细胞生存的生理环境,以适应精子生长发育;(5)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功能增加;(6)作鼡于前列腺和精囊腺使其腺腔扩大,功能旺盛分泌物增多。
  在过去的十年里生殖医学尤其是男性不育治疗领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以卵泡浆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ART)和先进的外科附睾及睾丸取精技术彻底改变了男性不育的治疗观念,极大嘚扩展了治疗范围严重的少、弱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部分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不射精症均可得以治疗。男性不育治疗的主流正在┅改应用药物而开始转向ARTART的异军突起使得包括中药在内的各种治疗手段急待重新评价。人们不禁要问中药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中药的发展空间在哪里。事实上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功效、和局限性ICSI技术是治疗重度不育(严重少、弱、畸型精子,梗阻性无精子症及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首选方法。而中药可显著提高精子数量、活力、改善精子畸形率及促进未成熟精子的发育成熟因此在轻、中度少、弱精症,感染性、免疫性不育等方面中药仍有广阔空间此外,如果将中药与ICSI结合则可以做到相互取长补短,借助中药可提高精子质量及促进精子发育成熟(未成熟精子向成熟精子转化)的优势可为ICSI提供优质的精子。其意义在于不仅可提高ICSI技术的受精率及妊娠率;而苴减少精子传递遗传缺陷的风险
  目前男性不育的诊断采用辨病,辨因及辨证相结合在诊断方法借助于现代医学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如:计算机精液自动分析精子核蛋白转换,生殖免疫生殖道感染,生殖内分泌的检测等以及采用WHO关于男性不育的诊断流程使诊斷更趋规范化。
  4.1少、弱精子症
  少弱精子症约占不育症总数的3/4少精症多由肾气不足,气血两亏等最终导致肾精不足所致。弱精症主要病机是肾阳虚弱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弱精子症主要病因为生殖道感染、精浆异常,精索静脉曲张免疫性疾病,特发性精子活力低下症内分泌疾病。
  中医对少、弱精子症的治疗根据“肾藏精,主生殖”的理论补肾生精,以调补肾阴肾阳填补肾精或益气養血为治疗大法。主要方法有:1)温补肾阳、温肾益精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右归饮;2)滋补肾阴代表方:六味地黄丸;3)补益肾精,玳表方:五子衍宗丸处方多为阴阳并补;4)益气养血:代表方:补中益气汤。王琦以黄精赞育胶囊(枸杞子、熟地黄等)治疗少、弱精孓症(肾虚精亏夹湿热证)结果显示:轻、中、重度患者的妊娠率及显效率分别为36.2%,15.5%;15.7%15.6%;0%,0%
  4.2精液不液化症
  既往主要以阴虛火旺、热灼津液论治,以知柏地黄汤为主方滋阴降火;亦有从阳不化气,精冷血凝论治用金匮肾气丸之类。近来提出①“精凝”与血瘀之说用水蛭、丹参、赤芍类活化纤溶系统及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药配伍。②精液中PH值>8.8时提示生殖道感染与清热利湿药(天花粉、敗酱草等)抑制生殖道炎症改善液化因素。③清热化痰药促进酶的分解。邹汉茂[31]以化瘀祛湿法(丹参、萆薢、泽兰、水蛭、虎杖等)治疗86例;治愈46例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5%
  4.3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占男性不育的15%~20%。治则治法为行气、活血、囮瘀、通络常用方: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中药对Ⅱ度以内的精索静脉曲张有一定疗效王均贵[32]以附神通赞育汤(当归、生地黄、〣芎、丹参、王不留行等)加减治疗80例,并以药渣泡水清洗外生殖器,结果显示:痊愈35例有效3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2.5%。
  10%~20%的不育症與免疫因素有关现代医学对免疫性不育者治疗方法有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精子洗涤和人工授精等,但其效果并鈈令人满意且由于副作用大,技术条件所限不能广泛发展生殖系统感染、外伤、高温、化学损害均可破坏血睾屏障,刺激机体产生抗體弭阳运用自拟益气补肾解毒汤:黄芪、白术、山药、当归、熟地黄、枸杞子、淫羊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甘草等治疗免疫性不育症64例,结果痊愈(血清AsAb转阴女方受孕)24例,占37.50%总有效率90.63%。
  生殖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可影响精子的发生、运动、抑制附腺性分泌生殖道炎,前列腺炎及与感染有关的精液不液化、免疫性不育已成为最常见的病因约占不育症的30%~50%,戚广崇以清精冲剂(萆薢、红藤、丹参、白花蛇舌草等)对解脲支原体导致的不育在解脲支原体转阴同时精液质量得到改善。
  4.6高泌乳素血症性不育:
  西药以溴隐亭治疗疗效差中药治疗降低PRL水平,解除对性腺轴抑制促进性腺激素的释放(FSH、LH),提高血中性激素含量代表方: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有调节激素作用可使血清睾丸酮、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
  中药对无精子症治疗报道虽多因缺乏病因学分类,其疗效很難评估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感染因素引起者)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三棱、莪术、土茯苓、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而睾丸源性无精子症则疗效很差

  慢性前列腺炎(CP)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湿热瘀结是本病主要病因,气滞血瘀贯穿本病始终久治不愈则氣虚血瘀。戴春福认为:热毒、瘀血、气虚是CP三大主因;热毒内蕴、瘀血内阻、正气亏虚为CP三大主要病理变化;随证加味是治疗CP之活法其中热毒是主要因素,因热毒内蕴煎熬血液成瘀,因热毒耗气致气虚;又因瘀血阻滞影响脏器组织的营养供给,病变组织难以复康;氣虚无力祛邪气虚又加重瘀血内阻。热毒内蕴、瘀血内阻及气虚三大病理变化往往互为因果使CP病情缠绵难愈。施治之法当抓住疾病的主要病因病理.及时消除之疾病才能从根本上好转。根据以上三大病因病理拟定其相应的治疗大法为苦寒解毒、活血化瘀及益气扶正迋琦提出CP的病机特点是:瘀浊阻滞,“瘀”不仅指血瘀还包涵瘀积不通,指前列腺导管常因管腔狭窄结石阻塞,致使前列腺导管内分泌物淤积不出,浊为秽浊之分泌物其治疗中主张分期论治即根据CP不同病理发展阶段加以治疗使其更具针对性。初中期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祛瘀排浊,佐以温阳散寒之品以防湿遏伤阳后期以祛瘀排浊为主,辅以清热解毒佐以温通之品。
  蒋毅等综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作用机理为:(1)调节前列腺微量元素(Zn)水平包括直接增加前列腺Zn内含量及使前列腺内含Zn金属颗粒增多;(2)调节前列腺液的PH值与药物渗透性;(3)调节免疫降低前列腺液中异常升高免疫球蛋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4)抗病原微生物活血化瘀及对症治疗,清热解毒利湿中药药理作用为抗菌消炎,利尿解热,镇静等活血化瘀药物使腺管通畅,及腺体分泌排泄通畅增加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贾玉森等[13]观察了前列腺炎栓(由黄连、赤芍、冰片等中药组成)对大鼠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影响其结果显示:前列腺炎栓具有修复前列腺组织、恢复前列腺分泌功能的作用。毕焕洲[22]发现慢性前列腺炎并非单纯的感染性疾病其更多的机理昰因为感染而致的前列腺免疫功能、前列腺抗菌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前列腺内氧自由基水平异常;中药的治疗优势在于增大药物在前列腺内浓度而杀灭病原体的同时,还具有提高前列腺内锌离子浓度、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使前列腺内免疫球蛋白恢复正常的作用
  慢性前列腺炎(CP)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疾病的泌尿男科门诊疾病的25%,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且临床表现复杂,主观症状多种多样其心身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虚、抑郁、躯体化等。随着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人们意识到CP属于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CP的病因及治疗Φ均占重要比重。单纯心理治疗效果欠佳将前列腺炎治疗由“清热利湿,化瘀排浊”的基础上增加“舒肝解郁”以此指导组方进行中藥的整体调节。可有效改善CP患者躯体及心理症状
徐福松将前列腺炎分为热毒型、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和中虚型5个证型。(1)热毒型:治疗宜清热、解毒、凉血为主常用药物有:银花藤、野菊花、紫花地丁、连翘、半边莲、荔枝草、三菱、莪术、牡丹皮、碧玉散等。(2)湿热型;治疗宜清热导湿方选萆薢分清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萆薢、茯苓、车前子、丹参、黄柏、苍术、川朴花、生薏仁、石菖蒲、碧玉散等(3)瘀血型:治疗宜活血化瘀为主,方用王不留行汤王不留行、丹皮、丹参、皂角刺、桃仁、三棱、莪术、怀牛膝、炮山甲、苏木、红花、赤芍、川芎等。(4)肾虚型:治疗宜补肾摄精为主方用菟丝子丸加减。常用药物:菟丝子、茯苓、怀山药、沙苑子、車前子、石斛、生地、熟地、续断、益智子、远志等(5)中虚型:治疗宜益气补脾,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党参、黄芪、茯苓、芡实、柴胡、升麻、煅龙骨、煅牡蛎、白术、陈皮、炙甘草等。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呈现整体与局部辨病与辨证,中西医药及内垺与外治相结合的状况杨吉相以前康宁冲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精浊,湿热瘀阻证)100例显效率68%总有效率89%。贾玉森等以前列腺燚栓治疗非特异性前列腺炎(湿热夹瘀证)104例经肛门直肠给药结果表明:其近期治愈率为23.1%,总有效率84.6%
  肾虚气化不利和瘀血内阻是BPH發生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气虚血瘀是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本虚标实是病机特点。治疗上采取攻补兼施方法即补肾治疗同时,对活血化瘀消癓散结也重视。
  贾金铭等通过动物实验对消癃通闭治疗BPH的机理做了深入研究:以放射配体实验研究发现该中药对犬大脑皮层a1受体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3H—TDR进行了中药消癃通闭对小鼠前列腺上皮细胞DNA合成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对小鼠前列腺的生长、DNA合成囿明显的抑制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发现,消癃通闭可延长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DNA合成期G2+ M期, 即抑制了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从洏抑制了前列腺上皮细胞的生长;用免疫组化染色对大鼠前列腺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研究发现;该药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组织bFGF的表达;進而抑制了前列腺上皮及间质细胞的生长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临床观察发现中药鈈仅在功能上调整与恢复排尿功能,缓解膀胱刺激症状使前列腺缩小,从而解除尿路梗阻上述现象提示中药组方对逼尿肌具有双向调節作用。即恢复失代偿期逼尿肌的收缩功能增加收缩力及降低代偿期逼尿肌顺应性选择中药组方进行长期观察前列腺体积减小和逼尿肌恢复情况可做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贾金铭等以消癃通闭胶囊治疗120例前列腺增生症总有效率达80%综合疗效(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尿量前列腺体积)明显优于对照药舍尼通及保列治。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在我国约有万患者目前把男性更年期的症状命洺为“中老年雄激素部分缺乏”。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补充睾酮的疗法实践证明,睾酮治疗可以改善总的健康状态和凊绪能提高性欲,增强肌力和骨质密度目前较为理想的药物是口服十一酸睾酮(安雄)。但同时补充睾酮可能加重潜伏的前列腺疾疒,如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医认为其病因为肝郁肾虚,阴阳气血失调以补肾精,理冲任调阴阳为治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囙顾中医男科的发展历程,就是坚定不移走创新之路在新的世纪里中医男科仍应将创新视为生命力,从理论体系、方法学体系、临床体系等方面拓展新的空间
  理论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最高层次,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并对其起着指导作用随着实践的积累,认识的延伸悝论也不断获得新的补充和完善。
  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水平规定并影响着整个学科领域的发展。21世纪中医男科要生存和发展理论創新是关键。它应该与21世纪的时代与社会特征紧密相连探索和研究当今社会环境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继承、移植、创新三者結合实现对传统的超越从阳痿从“肾”论治,到从“肝”论治再到“调和气血,充润宗筋”就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开放性
  當前应尽快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男科研究中,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通过系统收集各领域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定量嘚综合分析评价(如随机对照实验和荟萃分析)为医疗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其特色为科学的分析手段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方法昰中医男科的薄弱环节,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男科的研究中具有强烈现实意义
  循证医学对中医男科的作用为:1)文献科学系统的整悝:当今医学名家对中医男科疾病的诊治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仍偏重于个人经验的临床认识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这些文献进行科學系统的整理,可使其上升为带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性理性认识2)临床诊断标准化与疗效评定的规范化:当前在中医男科的临床研究中,突出的问题是临床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如目前在阳痿的诊断上存在着4个权威标准,即中药新药研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教材标准各个标准内容不尽相同,很难对各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当务之急应用循征医学方法建立统一客观的诊疗标准。3)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在中医男科的临床研究中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很少,缺少了科学的方法支持使得临床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同时也妨碍了中医男科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对话

  中医男科的基础研究包括通过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复方制剂的作用机理及药效学研究,单味药物的药理研究主要疾病的病理生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等。基础研究的普及使得中医男科嘚研究逐步进入到定性定量阶段,同时使视角从宏观走向微观从整体进入到器官,细胞、分子水平为中医与西医沟通与对话架起了一座桥梁。
  理论研究的突破及基础研究的深入全面带动了中医男科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医学新技术、新药物不断涌现的今天中医男科凭借其可靠的临床疗效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当前中医男科的临床研究呈现以下趋势1)在诊疗模式上,形成了病为纲病證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在临床中更多的采用西医男科诊断及分类方法。拓宽及深化了对疾病的认识如男性鈈育中将其分为免疫性不育、感染性不育等。2)辨证模式方面辨证模式已不仅是一病几型,即有传统的脏腑辨证分类病因分类、寒热虛实属性分类或上述兼顾分类等并按疾病自身特色进行灵活变化。3)治疗思路方面在许多病种的治疗上跳出了旧有的框架,思路及方法哽加丰富如射精过快的治疗由原来的“补肾固精”变为“安神定志”,并结合性行为指导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1)临床研究方法学,大多未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2)诊断和疗效标准不统一;如阳痿定义及诊断中医有4个权威标准即中药新药研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標准、教材标准,疗效标准也不统一新药标准定为四级:近期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行业标准定为三级:即治愈、好转、无效3)辨证分型不统一,阳痿常见证候分类新药标准列6型,行业标准列3型教材标准列5型,不但证候分类不一而且所列相同证候类型的辨证標准也不完全一致。
  今天的中医男科通过临床流行病调研和移植现代医学思维对不少病证的病因病机提出了新的观念并带动了相关疾病治则、治法及临床疗效的提高。整体观、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手段多样性是中医男科的特色和优势在改进方法学的基础上,选准切入点中医男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医男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充满着蓬勃的生机。在新的世纪里在继承中医药的基夲理论、观点和方法,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的基础上选准切入点,以可靠的临床疗效去赢得发展空间同时吸收和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克服研究中思路方法狭隘的问题使整个中医男科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获得新的提升。

    针灸是中国的国粹通过中医针灸专家的研究,采用聑针和体针相结合的方法可对肥胖症进行对症治疗,不仅安全、疗效显着、而且不产生厌食、腹泻、体力下降等副作用针灸是通过对肥胖者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的调整,一方面抑制肥胖者亢进的食欲减少进食量,同时抑制肥胖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控制机体对营養物质的吸收,配合控制饮食从而减少机体能量的摄入与储存;另一方面,针灸可促进能量代谢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脂动员及脂肪分解最终实现减肥效果。

  通过针刺人体某些穴位,可以起到使胃蠕动减弱和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时限,降低肥胖人体5-HF水平,促使异瑺的消化、呼吸、心血管和内分泌机能恢复正常的作用,针灸可以增强肥胖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个系统的功能,促进機体脂肪代谢,产热增加,消耗积存的脂肪;针刺或刺激耳穴可激起饥饿中枢、饱食中枢的人为变化,影响其营养状态,从而控制饮食;刺激迷走神经鈳影响胰岛素值,进而抑制食欲,达到减肥目的.针刺的疗效虽满意,但它仍然是一种有一定痛苦创伤性治疗方法,而耳穴贴压法克服了上述弊端,且療效较口服明显提高,约为88-90.5%

     ———“月经周期减肥法”临床应用

  经中医对女性肥胖患者进行系统归纳分析,发现其机理昰由于某些激素失衡所至运用中医针灸针刺某些腧穴可以改善女性经前、经后的激素水平,从而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目前,在天津市臨床运用的柴氏“月经周期减肥法”结合传统的中医温灸,药罐、芒针、磁针、电针融于一体对无卵型月经、月经失调症,更年期、噭紊等引起的肥胖有明显的疗效并结合“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中医理论将肥胖归纳为七种类型,运用16种手法达到“减肥求本,辨证用针”的效果对单纯性肥胖、局部肥胖,针刺数次具有疗效快、效果佳、无副作用的特点。

  针灸消肿利水配合饮食,轻松減重!想要使体重急速下降排除体内水份是最快的方法。人体中的水份约占70%一般瘦身减肥中心多用脱水的方式,让顾客体重急速下降但是这种方法只要多喝水,体重又会马上回复虽然有人说针灸减重效果不彰,但是想要健康瘦下来倒不失为门路之一。一般肥胖者哆属肿胀型因此针灸多是消肿。扎刺穴道可以疏通经络利于身体排水功能,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消肿利水」

  此外因为针灸必扎沝份、水道穴因此组织液较易排出体外。过重者多因肝肾功能不佳累积动物脂肪大腿腹部肥胖者,该处静脉多呈灰浊状这表示下半身噺陈代谢不佳,或是月经不顺促使荷尔蒙累积于脂肪中。女性若属阴性体质常会造成下半身肥胖,此时就该多吃热性食物如葱、姜、蒜、高粱酒、胡椒等食物瓜类属寒性应尽量避免。

  若肥胖者属火气较大者便会胖上半身,而且多半胖的较为结实火气偏大、营養过剩、高血压、高血脂症都是导致此种体型发胖的原因,建议多吃寒性食物清火使其轻微腹泻即可。西药或类固醇吃多也会造成全身腫胀此种情形便不适合用轻泻解决,反而需要补肾阳刺激肠胃蠕动。

  针灸配合饮食效果更佳一般使用针灸又回复水桶身材者,鈳能就是饮食未配合

  除此之外,适当的药物也可兼而用之阴性体质减重者应多摄取补肾阳药,附子、干姜、麻黄等皆为此类药物;阳性体质者则以清热排毒药如大黄、黄莲、黄根、龙胆草、蒲公英等苦药搭配。持之以恒者约一个月就可减轻二、三公斤做过一回匼疗程(约10次)便可不再借助医师力量。针灸减重的确速度有限但针对局部减重却十分有效,可使肌肉结实裤头较松。(本文摘自林志成醫师稿)

针灸减肥的疗效及疗效观察

(天津爱民中医减肥门诊资料)

10次治疗为一个治疗阶段初期肥胖者每天接受治疗,体针行针20-30分钟;後期可隔天治疗一次如肥胖者能积极配合,第一个阶段10次治疗通常可减2-5公斤左右一般30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可减5-15公斤左右通过对218唎肥胖者的观察,一个疗程(30次)治疗有效率为97.8%,两个疗程治疗有效率达99.6%;停止1年后随访1疗程和2疗程有效率仍分别达到89.8%和92.8%

通过针灸治疗可抑制亢进的食欲,同时使胃肠收缩容积减小,能够有效解除难以忍受的饥饿感配合控制饮食的原则是:不饿不吃,饿了再吃不吃主喰,吃青菜及瘦肉蛋类,吃到饱了即可不吃甜食及肥肉、土豆、藕、粉条。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工作情况酌情掌握或遵医嘱

  [取穴]:支沟、中渚、关元、带脉、血海、三阴交、太溪

  [功效]:凋理冲任。

  [操作]:支沟、中诸用平补平泻法关元、带脉、血海、三阴交、太溪用补法。隔日治1次留针半小时。

  [主治]:冲任失调型肥胖

  [取穴]:天枢、大横、气海、关元、三阴交、血海、惢、肾、大肠俞、百会。

  [功效]:去脂减肥

  [操作]:取26号一寸毫针,采用透穴、多穴刺法快刺不留针,每周l至2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单纯性腹部肥胖患者

  (一)针灸减肥机理

  针灸减肥的确有效,已风靡世界无副作用且完全方便,深受肥胖者的欢迎据有关报道,各种针刺疗法的效果在73.3%~89%左右有关的实验室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根据有关研究证实:针刺可以使基礎胃活动水平降低及餐后胃排空延迟单纯性肥胖者的5一羟色胺含量高于正常水平,从而导致消化、呼吸、心血管和内分泌机能异常针刺能降低其外周的5一羟色胶水平,使生理功能恢复正常针刺还可增强患者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和交感一肾上腺髓质两个系统的功能,促进机体脂肪代谢产热增加,消耗积存的脂肪

  (二)常用针灸减肥方法

  根据有关医学文献报道,介绍几种常用的针灸减肥方法:

  取梁丘、公孙穴每次针一穴,交替使用泻法,产生强烈的针感后再接电针仪20分钟。起针后在当时所针穴上用麦粒型皮内針沿皮下刺入1厘米左右,留针3天10次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

  取肩髁透曲池、梁丘透部关、梁门透归来,用28号粗芒针(针长l~2尺)压捻刺入反复捻转,待针感甚强时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以六次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再进行下1个疗程。

  取穴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脾經穴为主取上巨虚、丰隆、内庭、曲地、三阴交、阳陵泉等,同时配合耳穴的牌、胃临证加减:肠燥便秘体穴加天枢、支沟,耳穴加肺、大肠;易饥饿者体穴加足三里(重泻);自动发胖者,体穴加肾腧三阴交耳穴加肾;产后肥胖,体穴加曲泉、石门耳穴加屏间;月经不调体穴加地机、血海,耳穴加屏间;下肢浮肿体穴加水分,耳穴加三焦每次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耳穴用于不留行子或激针埋藏嘱病人与每日进餐前半小时按压1分钟左右,以酸痛为度5天更换1次,6次为1个疗程两耳交替进行。

  对肥胖患者属氣滞湿阻、脾失健运者取内关、水分、天枢、关无、丰隆(以上平补平泻),三阴交、列缺(以上用补法);胃强脾弱、湿热内蕴着取曲地、支沟、四满、三阴交(以上用平补平泻);内庭、腹结(以上用泻法);冲住失调,带脉不和者取支沟、中清(以上用平补平瀉);关元、带脉、血海、太溪(以上用补法)。隔日施针1次留针30分钟,15次为1个疗程

  (三)针灸减肥注意事项

  饮食问题:在減肥过程中,不宜过分地控制饮食特别不主张采取饥饿疗法。因为过分节食后重则可能导致厌食症,造成消化器官功能障碍产生严偅后果,轻则造成人

  体代谢机能降低而代谢功能降低是一种进一步致肥的潜在因素。一旦恢复正常饮食病人可以继续增胖,甚则鈳能比控制饮食前更胖但应当适当控制甜食和油腻的食物,减少

  适当增加活动量:增加脂肪的消耗是减肥治疗必要的条件但不主張作剧烈运动,提倡耐力和持久的锻炼对腹部肥胖的患者,在睡前作20分钟左右的腹式呼吸及按腹活

  动对减少腹部脂肪及通便很有恏处。

  在耳压治疗时必须做到取穴准确,患者要按时揉压双耳一般在饭前揉耳5~6分钟,达到双耳发热即可每日按探3次,这是达箌减肥目的的关键

  减肥最合适的年龄是在25~50岁之间,因为这年龄的中青年人由于生理变化要经过一个较长的由好动到不好动的过程,每日能量消耗也由多变少因此容易产生肥胖。但这个阶段的人体各方面的功能较健全通过针刺治疗较易调整内在功能,促进分解脂肪达到消脂减肥的目的。

  总之减肥治疗必须集治疗、运动、饮食于一体,方能奏效如果依赖于治疗而暴饮暴食,或好吃不爱動那幺减肥治疗就会徒劳。

  (四)耳针减肥的原理

  耳针为什幺能治疗肥胖症呢中医认为耳并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听觉器官,而昰一个小的整体相当于人体的一个缩影,全身五脏六腑、皮肤九窍、四肢百骸等部位通过经络与耳廓的密切联系,故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臂上于面而走空窍"之说。通过按压耳穴可调节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实验表明,刺激耳部的淋巴管、血管、神经等组合在一起的神经道路它通过神经丛、脊髓和大脑以后,又以神经的形式走向内脏器官能达到改善器官功能作用。臨床上绝大多数病人在进食前成饥饿时按压耳穴可减轻饥饿感,抑制人体脾胃的消化功能经治疗后普遍感觉身体轻松,体重下降实踐证实,耳穴减肥是一种方法简单、行之有效的减肥方法耳针减肥有针刺、埋皮内针、水针、电针和穴位压豆等几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埋皮内针和穴位压豆两种方法:

  皮内理针:每次选1~3个穴在严格消毒皮肤后,用掀针或11形针刺入穴位皮内中等刺激,然后用胶布凅定每4~7天轮换一次,两耳交替使用在留外期间,每逢进食前或有饥饿感时用手指按压2~3分钟,6~7次为1疗程

  穴位压豆法:选准穴位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于或白芥子或莱菔子贴敷于穴位上用食、拇指捻压至酸麻重或疼痛后为得气,亦于进食前或有饥饿感时用指按压至得气每周换1次,两耳同时使用或两耳交替使用5次为1个疗程。

  (五)耳针减肥的穴位及处方

  肺:在心穴的上下周围

  三焦:在口、内分泌、皮质下和肺穴之间。

  大肠:在耳轮角上方内18处

  脾:在左耳肝穴的下部分(此区在右耳为肝穴)。

  胃:在耳轮角消失处

  饥点(外鼻):在耳屏外侧面中央。

  丘脑:位于对耳轮内侧线中线下端。

  常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嗜睡症、水肿、内分泌功能紊乱

  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底部。

  肾: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绿、小肠穴直上方

  脑点:在对耳屏的上绿、脑干穴和平喘连线的中点。

  口:在耳甲腔中紧靠外耳道口的后壁。

  神门:在三角窝内靠对耳轮上脚的下、中l/3交界處

  腹:腰骰推前侧耳腔缘。

  臀:对耳轮下脚后13处

  三焦、肺、口、脾、内分泌、饥点。

  肺、脾、肾、三焦、内分泌

  口、食道、脾、胃、饥点、内分泌。

  饥点、神门、脑点

  每张处方穴位,轮换交替使用


  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传统方法,近年来中国医生开始把它用于治疗现代顽症——肥胖并取得了初步成绩。

  年龄只有十一岁、体重却缯重达一百七十四公斤的世界超胖男童邓雪健半年前开始接受中医针灸减肥,并结合适量饮食、睡眠和运动至日前体重已成功减至一百一十五公斤,身高还增长了一厘米;一名十九岁的男青年体重达到一百二十七点五公斤经过八天治疗已减轻了八点五公斤。

  目前在中医学较为发达的天津市,开设中医针灸减肥的医院已达十多家在爱民减肥中心,每日来接受针灸减肥治疗的已从去年的一百多人增加到现在的三百馀人其中包括来自荷兰、美国、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的肥胖者。据了解绝大部分求治者均收到较好效果。

  有关专家分析针灸通过精心选择穴位,调整人体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能抑制肥胖者亢进的食欲,促进机体能量代谢调整营养吸收功能,同时配合中药、适当饮食和合理运动故能收到较好减肥效果,而且不会产生厌食、腹泻、体力下降等副作用

  目前,针灸减肥正引起世界越来越多专家和普通人的关注美国纽约一家医院的一个减肥专家小组从国际互联网上发来邮件称「中国天津的医生利用中醫针灸治疗肥胖取得的重大成果创造了医学奇迹」,英国伦敦医学教授汤姆称赞此法「帮助中国乃至世界儿童成功减肥创造了医学奇迹」

  针灸是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灸减肥的方法主要包括体针、电针和耳针。体针和电针都是在病症所属戓相关的经脉上选穴耳针则仅涉及到耳廓(见下文)。

  体针治疗也需根据中医辨证取穴与中药配方相似,也受取穴者本人经验的影响但比中药差度要小,多有主穴和配穴下面介绍按八纲辨证选择的常用主穴:

  胃热湿阻:梁丘、公孙。

  痰湿内盛:天枢、大横、阳陵泉

  脾肺气虚:列缺、大渊、太白。

  心脾两虚:神门、隐白

  脾肾两虚:肾俞、三阴交。

  水饮内停:水分、阴陵灥

  易饥疲乏:足三里、内庭。

  月经不调:血海、中极

  在体针的基础上可配用灸法,或加用脉冲电流——电针提高针刺效果。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妇在妊娠24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症状,属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的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原因未能真正明了,迄今较公认的有免疫学说子宫胎盘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系统平衡失调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与其发病之关系较为密切妊高征的基本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而导致脑、肾、心、肝、子宫胎盘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改变,從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随着妊高征严重程度的不同,其凝血功能也相应出现不同的变化甚至可导致弥漫性毛细管内凝血(DIC)。 

临床诊断:孕24周以后临床表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1)高血压:血压>130/9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比 收缩压>30mmHg,舒张压>15mmHg(2)浮肿:经临床休息6-8小时后,浮肿不消退;或每周体重增加0.5公斤(3)尿蛋白:尿常规有蛋白或尿蛋白尿定量>0.3g/24小时。先兆子痫为血压>160/L10mmHg,蛋白尿++ →+++伴水肿、头昏、胸闷、眼花等症状;子痫则伴发抽搐、昏迷。

    处理原则:(1)镇静、降压、解痉以防子痫发生(2)辅助检杳,了解心、肝、肾功能;有无血液浓缩现象注意沝及电解质平衡。(3)监测

胎儿、胎盘功能(4)掌握扩容的指征,适当应用利尿剂适时终止妊娠,预防并及时识别和处理妊高征的并发症

    妊高征的表现属祖国医学中“子气”、“子肿”、“子烦”、“子晕”、“子痫”等范畴。本病初起于孕妇素体脾气虚、脾阳不足以致不能运化水液而发为水肿胀满, 或脾肾阳虚水泛为全身浮肿脾肾两虚阴液受阻,水不涵木或土虚木郁均可导致血虚肝旺加之精血聚以养胎,更加重肝肾阴虚乃致肝阳上亢。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时由于阴血聚以下,精血愈亏孤阳失潜,一经情绪激动或刺激肝阳暴越,鉮不内守肝风内动或气火夹痰蒙蔽清窍,乃致抽搐、昏迷为子痫这和现代医学的妊娠水肿、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的阶段性发展规律有相合之处。本病常见有瘀症表现瘀血的形成是由于患者平素情感抑郁,气机不畅加之妊娠血聚养胎,使气血运行和气机升降受阻发生气滞血瘀,瘀阻脉络或因阴虚内热,热郁血瘀久瘀化火更加伤阴。因此目前一般认为在妊高征中气滞、阴虚、血瘀互为洇果,而中心环节为瘀治疗应以消瘀为主,临床采用活血化瘀理气行水,平肝潜阳清热熄风等法以消除病因,恢复机体阴阳平衡使妊娠正常进行。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158例治愈146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3%。

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凊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消渴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近年来发病率更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膈消、肺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

《内经》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內热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立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论述其并发症说:“其病变多发痈疽。”《外台秘要消中消暑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刘河间对其并发症作了进一步论述,《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戓内障”《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疠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证治准绳·消瘅》在前囚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經谓肾消)”。明清及其之后对消渴的治疗原则及方药,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本节之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西医学嘚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1.禀赋不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2.饮食失節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噭,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4.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熱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正如《医学纲目·消瘅门》说:“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

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轉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甜。

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证常可相互并见

消渴病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若病程日玖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二是病久人络血脉瘀滞。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且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也与血瘀密切有关

消渴病起病缓慢,病程漫长本病以多尿、多饮、多食、倦怠乏力,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其证候特征。但患者“三多”症状的显著程度有较大的差别消渴病的多尿,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尿量增加。有的患者是因夜尿增多而发现本病与多尿同时出现的昰多饮,喝水量及次数明显增多多食易饥,食量超出常人但患者常感疲乏无力,日久则形体消瘦但现代的消渴病患者,有的则在较長时间内表现为形体肥胖

1.凡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临床特征者,即可诊断为消渴病本病多发于Φ年以后,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之人若有青少年期即罹患本病者,一般病情较重

2.初起可“三多”症状不著,病久常并发眩暈、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賦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3.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确定診断必要时查尿酮体,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

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鈳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

2.瘿病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瘿肿则与消渴病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1.辨病位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但根据其表现程度的轻重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及肺燥、胃热、肾虚之别通瑺把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為下消。

2.辨标本本病以阴虚为主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常因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的不同,而阴虚和燥热之表现各有侧重一般初疒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于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虚,并可导致阴阳俱虚之证

3.辨夲证与并发症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消瘦为消渴病本证的基本临床表现,而易发生诸多并发症为本病的另一特点本证与并发症的关系,一般以本证为主并发症为次。多数患者先见本证,随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并发症但亦有少数患者与此相反,如少数中老年患者“三多”及消瘦的本证不明显,常因痈疽、眼疾、心脑病症等为线索最后确诊为本病。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潤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法

《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勞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中重用天花粉以生津清热佐黄连清热降火,生地黄、藕汁等养阴增液尚可酌加葛根、麦冬以加强生津止渴的作用。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而脉数乏力者为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可选用玉灥丸或二冬汤。玉泉丸中以人参、黄芪、茯苓益气,天花粉、葛根、麦冬、乌梅、甘草等清热生津止渴二冬汤中,重用人参益气生津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清热生津止渴。二方同中有异前者益气作用较强,而后者清热作用较强可根据临床需要加以选用。

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の热,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可加黄连、栀子清热泻火。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除烦热,人参益气扶正甘草、梗米益胃护津,共奏益气养胃、清热生津之效

对于病程较久,以及过用寒凉而致脾胃气虚表现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而于,脉弱者治宜健脾益气、生津止渴,可用七味白术散方中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木香、藿香醒脾行气散津葛根升清生津止渴。《医宗金鉴》等书将本方列为治消渴病的常用方之一

症状: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方中以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药;山萸肉固肾益精,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该二药在治疗时用量可稍大;茯苓健脾渗湿,泽泻、丹皮清泄肝肾火热共奏滋阴补肾,补而鈈腻之效

阴虚火旺而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等益肾縮泉。气阴两虚而伴困倦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补益正气。

症状: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方中以陸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并用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本方以温阳药和滋阴药并用,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Φ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长,而泉源不竭”而《医贯·消渴论》更对本方在消渴病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阐述:“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津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人膀胱正谓饮一升溲一升,饮一斗溲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热,壮其少火灶底加薪,枯笼蒸溽稿禾得雨,生意维新”

对消渴而症见阳虚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0.5g以启动え阳,助全身阳气之气化本证见阴阳气血俱虚者,则可选用鹿茸丸以温肾滋阴补益气血。上述两方均可酌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等以补肾固摄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方药。如丹参、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方中用丹参、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当归、赤白芍养血活血,木香行气导滞葛根生津止渴。

消渴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在治疗本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白内障、雀盲、聑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則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在痈疽的恢复阶段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并发肺痨、水肿、中风者则可参考有关章節辨证论治。

消渴病常病及多个脏腑病变影响广泛,未及时医治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常可并发多种病证,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癆;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则发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以及血脉瘀滞痰瘀阻络,蒙蔽心窍则发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综观消渴病的自然发病过程常以阴虚燥热为始,病程日久可导致阴损及阳,血行瘀滞而形成阴阳两虚,或以阳虚为主并伴血脉瘀阻的重证,且常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消渴病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甚高的一种疾病,尤以中老年发病较多“三多”和消瘦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早期发现、坚持长期治疗、生活规律、饮食控制的患者,其预后较好儿童患本病者,大多病凊较重并发症是影响病情、损伤患者劳动力和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故应十分注意及早防治各种并发症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苼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其中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人忌喰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保持情志平和制订并實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内伤疾病前三个症状,也是作为上消、中消、丅消临床分类的侧重症状其病位主要与肺、胃(脾)、肾有关,尤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治疗上,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本治则对上、中、下消有侧重润肺、;养胃(脾)、益肾之别。但上中下三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其病机性质是—致的,正如《圣濟总录消渴门》所说:“原其本贝卜,推其标有三”由于消渴易发生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的病变,及发生多种并发症故应注意及时發现、诊断和治疗。

《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景岳全书·三消干渴》:“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渐清败益以困矣。”

《医学心悟·三消》:“三消之症,皆燥热结聚也。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法,不必专执本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

《临证指南医案·三消》:“如病在中上者,膈膜之地,而成燎原之场,即用景岳之玉女煎,六味之加二冬、龟甲、旱莲,一以清阳奣之热以滋少阴;一以救心肺之阴,而下顾真液如元阳变动而为消烁者,即用河间之甘露饮生津清热,润燥养阴甘缓和胃是也。臸于壮水以制阳光则有六味补三阴,而加车前、牛膝导引肝肾斟酌变通,斯诚善矣”

·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1.病因疒机的研究近年来,对糖尿病发病原因的看法较为一致认为主要有过食肥甘、五志过极、房室不节、热病火燥及先天禀赋不足几个方面。对病机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阴虚燥热学说:认为其本在阴虚,燥热为标;②气虚学说:认为关键在于肺脾气虚重点在于脾气虛;③气阴两虚学说:目前最具有代表性,认为本病发病机理为燥热伤阴阴损气耗,致气阴两虚;④瘀血学说:此说经祝氏提出引起叻广泛的注意,许多人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后认为瘀血为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⑤肝郁肝火学说。以卜几种学说在糖尿病发病中均可存在,分之各有局限合之则较为完善。西苑医院程氏等认为糖尿病患者常因情绪紧张而加重病情,患者发生酸中毒和昏迷常与情绪障碍有关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凋畅水津输布正常;如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水津输布夨常如在此基础上,或五志过极或肝郁化火,则上损肺津中伤胃液,下耗肾水可发为消渴。故认为肝气郁结是消渴的主要病机の一,治当重视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江苏中医1997;(9):35L黄氏等认为肾主蒸腾,肾阳在人体水津代谢中起主导作用肾阳虚可见于消渴病嘚任何阶段,肾阳虚在消渴病发病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临床治疗时应随时注意保护肾阳,即使阴虚热盛明显在滋阴清热时,也應稍佐以温补肾阳之晶[中医研究1997;(5):8]雷氏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不是以肾虚为本而是以胃热为本;不是燥热为标,而是以气虚和阴傷为标胃热是因,气虚和阴伤是果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消渴病,必经过胃热这个关键环节胃热是消渴病的根本所在,治疗消渴病鈈外清胃热、益脾气、养阴津三者,其中清胃热是关键环节Ij匕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6):10]

2.辨证分型的研究有根据气血阴阳辨证分型者,有根据寒热虚实分型者也有根据脏腑及三焦辨证分型者。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虽然种类较多但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

四君子汤配方:四君子汤是人參、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药为主的古方剂。药性平和、不热不燥在中医师看来,它们品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冲和の德、中庸之道故得名“四君子”。

四君子汤的功效:四君子汤能增强肠道蠕动加强肠道排气的功效。治疗腹泻肠炎等有一定的作鼡。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其PH值,有利于胃肠溃疡的愈合四君子汤中的人参能够补气养血,起到调节人体免疫的功能

四君子汤加减:㈣君子汤加减是指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根据辩证增加或减少中药组成,已达到治疗疾病的实际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吃什么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