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跑和跑姿良好,你卡姿莱特属于哪个档次一种

跑步鞋什么牌子好?跑友推荐10款时尚跑步鞋
核心提示:如今,慢跑成为了人们慢生活的一种风尚,人们对跑步的装备也越来越讲究。而一些运动菜鸟对于跑步鞋的选择还一筹莫展。如何选择一双好的跑步鞋?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选择跑步鞋当中的学问。
推荐阅读:
温馨提示:很多粉丝经常看后想再去学习已经找不到网页,九姑娘建议大家关注微信号“39减肥健身学院”(长按微信号可以复制),发送“成功故事”就可以查看和收藏39减肥达人的健康减肥经验,还可以获得免费的饮食运动方案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就是,要跑好步你得先有一双牛逼的跑鞋。一双好的跑鞋不仅让你跑出非一般的感觉,还可以减少运动伤害!
  有人会说,不穿跑鞋我还不是一样跑过来了?如果你每天就跑那么一千几百米的话,你就穿运动鞋吧,小编不拦你。但如果你想跑得更舒服、更安全或立志成为跑步达人的话,小编奉劝你,赶紧把你的板鞋、帆布鞋脱下吧。  为什么不能穿普通运动鞋跑步?  跑步过程中,双脚所受到的压力是人体重的两倍。一个体重50kg的人在跑步,双脚就要承受100kg的压力。跑步的动作单一重复,会对相同部位产生多次的压迫。因此,需要一双鞋子来缓冲这些压力,保护双脚。而跑步中人们所需要的这些保护是普通运动鞋无法满足的。于是,跑步鞋应运而生。  跑步鞋根据生物力学的需要,提供减震性、稳定性等多种性能,并通过特殊的设计为足部内侧边缘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和耐久力,使用特殊材料来防磨。  运动学专家表示,一双好的跑步鞋可以减少30%的伤害。那怎样算是一双好的跑鞋?小编只能说,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跑鞋,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跑鞋。适合你的,就是好的!  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跑鞋并不比找媳妇省事儿,首先你要清楚跑鞋有哪几种,然后根据自己的脚型、跑步习惯等来选择。需要参考的条件很多,其中主要有体重、足弓、跑步习惯、跑程、跑步环境等。这些条件具有变化性,因而建议跑者应该要具备几双不同类型的跑鞋。  跑鞋的类型  根据功能,跑鞋大概可分为缓震型、稳定型、控制型、越野型、比赛类和休闲类六大类型,其中在日常跑步中运用最多是缓震型、稳定型、控制型三种类型。  1.缓震型  缓震跑步鞋顾名思义具有缓和冲击力的作用,具体跑鞋有ASICS的Gel&Kinsei&系列和Gel&Nimbus&系列,New&Balance的1080&系列和840&系列。  2.稳定型  稳定型跑步鞋提供合理的支撑和减震,在运动中提供更加稳定的表现。让你的脚按照鞋设计的方向承担合理的力学分布。ASICS的Gel&Kayano&系列,Brooks的Trance&系列,NikeLunarEclipse+&系列都属于稳定型跑步鞋  3.控制型  控制型的跑步鞋对足弓和脚跟的支撑和步姿矫正作用显著,从一定程度上防止意外受伤,适用于平足的人,具体跑鞋有Mizuno的Wave&Alchemy&系列,Saucony的Stabil&CS&系列等。  具体如何选择跑步鞋?  1.根据体重选择跑步鞋  体重对跑步鞋的缓冲性有所要求。体重越重,双脚、膝关节承受得压力就越大,因而需要缓冲性更高的鞋子。具体如何选择,可以参考下表。  2.根据脚型选择跑步鞋  人的足部通常有一个正常弯曲的弓型结构,我们称之为“足弓”。足弓的弹性对身体重力下传和地面反弹力间的节奏有着缓冲作用,同时还有保持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等作用。不同足弓形态的脚部需要不同的保护,因而也可以根据足弓的形状来选跑步鞋。判断足弓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湿脚测试,具体如下:  不同足弓,需要不同的跑步鞋。但这不表明一种足弓就永远对应一种跑步鞋。跑步鞋的选择还会因其跑距有所差异。具体选择可以参考下表:  什么牌子的跑步鞋好?  就算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类型的跑步鞋,人们还会在各个品牌之间徘徊纠结。到底哪个牌子的跑步鞋比较好?电商说的不算,小编说的也不算,那些骨灰级跑友们说的才算!!辗转多个跑步论坛,小编为大家扒来了跑友们心中的十大最佳跑步鞋。  当然,跑友们的意见也只能权当参考,选择什么鞋子还得看自己情况。  一双好的跑步鞋可以减少伤害,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伤害。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有了好的跑鞋就可以任性为之,跑步时该注意的还是得注意。  1.跑步前做5~10分钟热身运动,感觉身体热了才可开跑。  2.跑步过程中注意姿势正确,并调整呼吸,采用口鼻呼吸方法。  3.户外跑步要避开多、车多、路面崎岖的地方。  4.跑步后要做简单拉伸运动,放松肌肉。  5.跑步前、跑步时、跑步后都要补充适量水分,避免运动出汗过多导致。
了解更多减肥方法,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39减肥」微信号:paireliang&(←长按复制)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补充热能和体液。用于脱水症和病...[]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已经算是个资深减肥者,从大二二十岁开始减肥,只是觉得大学里美...
说到我的减肥故事,就一定要从我初中的时候说起,因为初中之前我...
你还记得身边那个天天嘴上喊着减肥,腰围在一圈圈增长的“减肥达...
我是从2017年二月十二号晚上十一点二十八分想要减肥的,是真真正...
我是从小一直胖到大的,之前算是微胖,真正胖到一发不可收拾的时...
去年的4月15日,我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减肥。胖的时候...
我想我经历过胖子所有经历过的事情吧。初中的时候,我的体重就有...
其实,我是这样胖起来的。高三的时候,由于是走读,迫于高考压力...
我从小胃口都好,比一般小孩要稍微壮实一点,也不是胖的那种!进...
我不属于天生肥胖的人,在怀孕之前体重徘徊在114斤左右,胸围88,...
我是从今年4月13号开始减肥的,身高163,减肥前132,减肥后106,...
减肥是一个要很强毅力的事情,当你看到周围的人能在你早早起来跑...
我曾经是名表演艺考生,各项专业都不错,平时测验成绩都很好,但...
17岁,我是个体重125公斤的胖子。到了新的学校,发现一到冬天的体...
我是从去年开始就变胖的,最重的时候达到了196斤。本来我有一副很...
自我懂事以来,这一身晃悠悠的“外套”就如影随形的陪伴我成长。...
其实从万恶而又舒适的大学开始,我就成功抵达微胖界!刚入社会因为...
2007一段失败的恋情导致整个人性情大变,整个人非常消极,整天暴...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从小体重都比较重,因为个子也一直比较高,所...
减肥的三个月是我永远都忘不掉的,其中的苦乐只有坚持下来了才会...
有的时候减肥不成功并不是因为吃太多或者运动太少,可能只是你没有找对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
你们能明白一个人减肥的过程到底有多纠结,要死多少脑细胞吗?哈。。。你不懂?不懂就让胖球告诉你。
不吃主食减肥只会让基础代谢越来越慢,让减肥变得越来越困难。那减肥期间该如何吃主食呢
从140斤瘦到100斤,胖妹纸终于成功逆袭变女神!…… []
把你减肥成功的秘诀告诉给更多还在减肥路上挣扎的朋…… []
小腿变粗之后穿衣服都不好看,其实想要变成大美腿也…… []
俄罗斯女孩身高158厘米的她,体重仅有20公斤…… []
普拉提融合芭蕾舞、太极拳、形体舞、瑜伽的理念和个…… []
美国一女士因为体重暴涨到约600斤,她已有16年足不出…… []
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你喜欢跑步,你也许该把那些昂贵的跑鞋扔掉,光脚跑。王军霞告诉你什么是正确跑姿 跑正确了可避免损伤|雾霾|跑步_凤凰体育
王军霞告诉你什么是正确跑姿 跑正确了可避免损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冬季跑步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跑步伤膝……在跑友圈常能听到这样的话。今天,奥运冠军王军霞等专家给跑友们解惑,并给出一些跑步指南。
本报记者向群实习生潘锐周志坚长沙报道 本报长沙讯朋友圈流行晒跑刷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项运动。有市民反映,长时间跑步或者暴走,膝盖会剧烈疼痛,市民刘星(化名)每次跑完步后就反胃。专家指出,&去跑步&和&会跑步&不是一回事,特别是秋冬季节,要预防呼吸道疾病。如果是PM2.5超过100,果断放弃路跑吧。 &每次跑完步后就有些反胃。&市民刘星平时不喜欢运动,却坚持跑了近一个月。因为工作后长期坐着,刘星体重增加不少,上个月开始,在朋友建议下,开始计划跑步减肥。 刘星制作了一系列的方案,包括运动的强度,以及加大运动量的幅度。&一开始,都是下班之后才开始锻炼。&因为想要健康减肥,刘星每天都会吃过晚饭后开始跑步,一般是在晚饭后半小时,从一开始的20分钟,慢慢加量,一周之后,保持着每天30分钟的运动量。由于之前不经常运动,刘星跑了10分钟后就会觉得呼吸困难,转而用嘴呼吸,&但奇怪的是,每次跑完后,不仅岔气痛,而且会感觉反胃&。每次跑到最后,刘星都只能一边用手捂着腰,一边还忍着反胃的不适完成运动。 以为是吃饭时间与运动间隔时间太短,刘星决定饭后一个小时再开始锻炼,但跑完步后仍然会感觉反胃。&是不是我身体有什么问题?&为了找出原因,刘星来到当地中心医院,最后得出结论,是跑步的方法出了问题。医生告诉刘星,因为习惯了跑步时用嘴呼吸,肚子里吞下了大量的空气,导致胃部扩张,这才出现了反胃的情况。医生提醒刘星,就算是在他看来最简单的跑步,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然也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记者王诗颖夏盛实习生黄伏智 王军霞 1973年出生在吉林省,后在辽宁省市生活,并在大连被中国著名长跑教练马俊仁发现,中国女子田径队原队员,1993年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10000米金牌,同年在全运会上打破了女子3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纪录,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5000米冠军。 专家支招 尽量选择雾霾较少的时候跑步 冬季跑步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跑步伤膝&&在跑友圈常能听到这样的话。今天,奥运冠军王军霞等专家给跑友们解惑,并给出一些跑步指南。 指南一保持重心平稳避免伤膝盖 &跑步会对膝关节造成冲击,但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可以避免伤害发生。&湖南科技大学体育部教授涂绍生介绍:过度运动或运动姿势不正确都易造成损伤。 谈到跑步姿态对膝盖的影响,奥运冠军王军霞介绍:跑步时,避免膝盖损伤的正确姿势是:首先脚落地的位置应在膝盖的前边,造成膝关节伸直,甚至锁死。此时有相当向前的力量都通过地面反馈而冲击到膝关节。所以,落地时将脚踝位置尽可能控制在膝盖的正下方,或略偏后一点。同时膝盖处的弯曲状态将起到极好的缓冲作用。保持重心平稳向前跑,对膝关节的损伤也会减少。跑友一旦膝盖疼痛,就应该立刻减少运动量。 指南二跑步时注意控制心率 湖南省体育专科医院主任医师黄建 良说:跑步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过度运动,也会继发或诱发潜在的多种包括心律失常相关的疾病,像心源性猝死。&如何衡量运动是否适量?黄建良说:&一般来说,跑步时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用220减去实际年龄)的85%左右为佳。&对于血压正常或高血压控制良好的人来说,一般推荐每周3-4次中等至剧烈程度的有氧运动,一次40分钟左右。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运动。& 指南三冬季跑步应预防呼吸道疾病 冬季到跑步难免会碰到雾霾天。长沙乐动康复中心按摩师邓锟说:&人在运动时身体需要大量氧气,此时很多跑友就会用口鼻同时呼吸,由于用口吸入的空气没有经过呼吸管道,所以会较冷和较干,雾霾天,空气中含有较多微粒,大量吸入容易引起并发呼吸道疾病。&邓锟建议:冬季,年轻人跑步时可戴口罩,同时尽量选择气温较高和雾霾较少的时候跑步。老年人冬季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50岁以上的人,应避免1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跑步,运动时间一般别超过50分钟。患有呼吸道炎症的更要注意预防。 冬季跑步小贴士 防感冒出门前最好喝杯白开水,补充水分,促进血液循环。 防冷空气吸气方式上,应采用鼻呼吸或口鼻混合吸,可用舌抵住上颚,以避免冷空气直接大量吸入嘴里。 防雾霾秋冬季晨练要注意气候,还要关注空气污染指数。如果是PM2.5超过100,果断放弃路跑吧。 跑步护膝方法 1.避免在硬地上跑; 2.跑姿正确,即自然推送双腿,膝盖水平位置相对稳定; 3.跑下坡时应减速并适当弯曲膝盖; 4.膝盖疼痛时应减少运动量 5.保护膝关节要避免长时间坐着; 6.避免暴饮暴食增加体重 7.挑合适的鞋。
[责任编辑:陈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体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170619
播放数:189302
播放数:165274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非专业健身免进,跑步机爬坡走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 知乎8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会跑和跑姿良好,你属于哪一种?
有人说:“人天生会跑”
因为跑对于我们祖先的来说
是生存技能
如果不会跑
要么追不到猎物
要么被猛兽吃掉
因此,我们遗传了祖先会跑的天赋
但是会跑跟跑姿良好就是两回事了,比如跑友们千奇百怪的跑姿,就至少证明了一点——人天生会跑,但跑姿各不相同。
杰出的中长跑运动员或者优秀的跑者,在多年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大体一致的标准跑姿,因为只有良好的跑姿,才能帮助他们省力高效地跑步。
而大众跑者由于跑姿不正确,往往产生下列问题:
动作费力笨重,增加额外能耗,效率低下,不经济;
着地时缺乏缓冲,关节受到较大冲击力;
动作不协调,某些局部或关节负荷过大,导致劳损;
所以,跑步效率低下和伤痛成为大众跑者跑姿不正确带来的主要问题。要想提高跑步效率并且避免伤痛,学习掌握正确良好的跑姿就成为避免不了的重要一环。这也是为什么跑姿一直是跑友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跑友在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跑姿过程中,会发现无论是各种跑姿流派,还是各路大神,往往都是讲他们认为的理想跑姿,并宣扬自己的跑姿如何如何好。
似乎无论速度快慢,只要以这种姿势去跑就解决问题了,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我们以全运会马拉松女子团队冠军成员—王田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她在不同速度下的跑姿,大家就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跑姿是与速度匹配的。
不考虑速度,一味强调某种特定的姿态,其实是误导跑友。
测试对象:王田
运动健将,2013年第12届全运会马拉松女子团体冠军成员,半马最好成绩75分,10公里最好成绩34分。
我们让王田同学在田径场以4:00和6:00两种配速跑步,4:00 配速是高水平跑者代表性的配速,而6:00配速是有一定跑龄的普通跑者常用配速。
选择这两种速度,可以代表慢速和快速两种典型速度,并研究这两种速典型度下的跑姿。
采用gopro高清摄像机同步跟拍其跑姿和着地细节,并采用Kinovea生物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动作解析。
6:00与4:00跑姿比较重点
我们从着地方式、着地位置、支撑阶段、蹬伸阶段、小腿折叠、大腿前摆、躯干和摆臂这八个方面来比较。
先看看6:00与4:00时王田的整体跑姿
一、6:00与4:00着地方式比较
6:00配速着地瞬间:表现为全脚掌外侧先着地。
4:00配速着地瞬间:明显表现为前脚掌外侧先着地,此时脚跟尚未着地。
来看看6:00配速着地时的慢放视频
6:00配速左脚着地动作
6:00配速右脚着地动作
再来看看4:00配速着地时的慢放视频
4:00配速左脚着地动作
4:00配速右脚着地动作
总体来说,6:00配速下,王田既不是脚跟着地,也不是前脚掌着地,而是采用了介于二者之间的着地方式—全脚掌着地。
但如果你以为全脚掌着地就是整个脚底面一起着地,那就错了。
王田是采用全脚掌的外侧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内侧着地,落地时脚外侧缘先着地是自然合理的现象。
但在4:00配速下,王田着地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常显著地表现为前脚掌着地,并且是前脚掌的外侧缘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内侧和脚跟着地。
采用前脚掌落地增加了脚踝的缓冲,减少了膝关节所受到的冲击力,此外前脚掌着地缩短了触地时间,是一种先进高效的着地技术。
当然,在4:00配速时,从前脚掌着地过渡到脚跟落地,并非表明脚跟一定要踩实地面,脚跟只是快速下落,轻轻接触地面而已。
6:00与4:00着地比较总结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优秀运动员在慢速跑步时(6:00),采用全脚掌外侧着地,这样既避免了脚跟着地的弊端(容易受到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也避免了一味前脚掌着地足踝小腿肌肉容易紧张疲劳的问题,或许是一种更加合理的着地方式。
而在快速跑步时(4:00),一定是前脚掌着地更有优势。
二、 6:00与4:00着地位置分析
在着地瞬间,着地位置在重心前方,但距离重心并不远。其实,着地点也并不是那么重要,最为重要的是着地时膝关节不要完全伸直,而是保持略微弯曲。
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着地时,6:00配速时膝关节角度大约呈159度,这样就可以有效缓冲,避免膝关节受到过大的地面作用力。
在4:00配速时,王田并没有因为步子明显迈得更大,着地点就远离身体重心,此时膝关节还是保持160度左右弯曲,与4:00配速时基本接近。
6:00配速时着地位置与膝关节角度
4:00配速时着地位置与膝关节角度
6:00与4:00配速着地位置总结
跑友们也许过度关注了着地方式,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着地位置,着地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说更为重要。
合理的着地位置为:着地点在重心微靠前一点,既不是在完全重心正下方,但也不会距离重心太远,膝关节在着地时保持弯曲非常必要。
跑友们应当极力避免脚跟着地同时膝关节伸直锁死的着地方式,这种跑法对于下肢关节伤害极大。
三、6:00与4:00支撑阶段比较
支撑期是指在脚着地后,身体重心从脚后方过渡到脚前方,膝关节积极下压缓冲,并为蹬伸储备弹性势能的重要过渡阶段。
从下图可以看到, 6:00时膝关节最大下压角度为138度,4:00时为136度,差别不大,但相比着地时膝关节角度为160度均减少,说明支撑期膝关节发生了明显的弯曲和身体重心下降,这样就可以有效缓冲,避免膝关节受到过大的地面作用力。
6:00时支撑阶段膝关节最大缓冲角度
4:00时支撑阶段膝关节最大缓冲角度
随着速度加快,着地时对于地面的冲击力加大,自然地面反作用力也越大,所需要的缓冲理论上也应该越多。
但在4:00配速时,支撑期膝关节下压角度并没有明显增加,这主要得益于4:00时着地,王田着地方式从全脚掌外侧变为前脚掌,脚踝缓冲增加。
因此就不需要膝关节再进一步下压来缓冲,并且过度的膝关节下压使得重心起伏过大,反而影响到速度。这恰恰是高水平运动员跑姿的巧妙之处。
当普通跑友速度加快时,在着地方式不相应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仍然脚跟着地),这时就无法利用脚踝缓冲,膝关节自然就会更大的地面反作用力而容易受伤。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跑姿是随速度改变而动态变化的,随着速度加快,跑姿总体是朝着不影响效率、不增加关节负荷的方向发生自适应改变。
6:00与4:00支撑阶段总结:
在支撑阶段,膝关节通过积极下压缓冲地面反作用力。
因此,膝关节角度从着地时的160度减少为136度左右。但随着速度加快,膝关节弯曲角度并没有增加,这并不表明随着速度加快就不需要膝关节通过更积极地下压进行缓冲,而是此时着地方式从全脚掌外侧变为前脚掌,通过增加脚踝缓冲来避免膝关节受到过大地面冲击力。
这样不仅有利于缓冲,也避免了为了缓冲,膝关节过度下压而使得重心起伏过大,影响速度。
四、6:00与4:00蹬伸比较
膝关节下压缓冲结束后,就开始进入蹬伸阶段,该阶段是跑步时身体产生向前动力最主要的阶段,通过整个身体后侧链上臀肌、大腿后群肌肉、小腿肌肉的协调发力,扒地蹬伸,产生向前运动的强大动力。
在6:00时,在脚离地瞬间,蹬伸最大角度为172度,而在4:00时,蹬伸最大角度减少至159度,说明大腿后蹬幅度进一步加大,延长了肌肉做功距离,进而产生了更大的前进动力。
6:00大腿最大蹬伸幅度
4:00大腿最大蹬伸幅度
五、6:00与4:00小腿折叠比较
小腿折叠在某些跑法中被认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这是因为跑步可以理解为下肢以髋关节为轴心完成类似圆周运动,如果大小腿折叠,相当于减少了转动半径,从而减少了下肢重量带来的转动惯量,增加了转动速度,腿前摆更快,当然速度也就越快。
但问题是,小腿提拉折叠是在任何速度下都需要的吗?提拉折叠究竟是一个主动发力过程,还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从王田6:00配速看,小腿并没有发生明显折叠,膝关节最大角度仅为74度,说明慢速情况下并不需要强调折叠,慢速时刻意折叠反而增加无谓的肌肉负担。
但在4:00配速时,王田小腿提拉折叠明显,膝关节角度达到30度,接近大小腿完全折叠,脚踝向臀部靠拢。
但这并非都是肌肉主动发力的结果,更多得益于速度加快后,扒地蹬伸时惯性力作用,使得小腿被反弹上抬,然后大腿后群肌肉顺势借力收缩,完成了小腿提拉折叠。
6:00小腿最大折叠角度
4:00小腿最大折叠角度
也就是说快速跑步时,小腿提拉折叠并非完全是肌肉主动发力,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扒地时地面反弹力使得小腿上弹。
当然这样效果是在快速跑步中才充分体现,也即本文希望表达的意思,小腿提拉折叠技术不是完全僵化的,而是随着速度改变而改变。
六、6:00与4:00摆腿比较
随着提拉折叠,大腿开始前摆,带动身体向前,从下图可见,在慢速时,大腿前摆角度不大,与躯干成128度,而随着速度加快,躯干与大腿角度减少至116度。
说明在4:00配速时,大腿前摆幅度加大,大腿前摆幅度加大自然带来更大步幅。但需要提醒的是,大腿前摆同样并非刻意前摆,而是蹬伸以及小腿提拉折叠的惯性和主动发力相结合。
6:00摆腿幅度
4:00摆腿幅度
七、6:00与4:00躯干前倾比较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王田在6:00和4:00配速时,均保持躯干适度前倾,但前倾角度几乎没有变化,均为15度。适度身体前倾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带动身体向前,但是不是速度越快,身体前倾越大?
本文并没有发现这样的变化。这是因为,如果速度越快,身体前倾角度越大,必然使得身体有发生转动的趋势,这就迫使背部肌肉要更加用力才能防止身体转动,这无疑是画蛇添足,白白增加能耗,所以速度越快,身体前倾越大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6:00躯干前倾角度
4:00躯干前倾角度
八、6:00与4:00摆臂比较
本文还研究了少有人问津的上肢动作。
上肢摆臂本身并不能产生多少向前的动力。试试看,腿不动,只有上肢摆动能带动身体向前吗?显然是天方夜谭。
但上肢摆臂具有平衡下肢的作用,因此当左腿向前迈出,右臂就会向前摆出同时左臂向后摆出,应以平衡摆腿带来的身体转动惯量。
那么随着速度加快,摆臂幅度增加了吗?
从下图可以看到,从6:00到4:00,上肢前摆幅度并没有增加,均为32度,但上肢后摆幅度从61度增加至66度,这跟速度加快后,同侧腿前摆腿幅度增加带来同侧手臂后摆幅度增加,用以平衡转动惯量有关。
6:00配速时手臂前摆
4:00配速时手臂前摆
6:00配速时手臂后摆
4:00配速时手臂后摆
九、由慢到快,跑姿要素中哪些改变了?
哪些没改变?
足着地位置
足着地方式
着地膝关节角度
小腿提拉折叠
膝关节缓冲角度
1、从慢速到快速,跑姿要素没有改变的
着地时,着地位置与膝关节角度没有改变,无论快速还是慢速,着地点均在重心略微靠前一点的位置,膝关节在着地时保持弯曲,这样一方面避免着地瞬间关节受到较大冲击力,也有利于增加缓冲。
支撑期膝关节下压角度没有改变。着地后,膝关节适度下压可以增加缓冲,并储备蹬伸所需要的弹性势能。
当速度由慢变快,虽然地面反作用力增加,需要的缓冲也应增加,但优秀运动员不会采用更加弯曲膝关节,增加身体起伏这种影响速度的方式来缓冲,而是巧妙地采用前脚掌落地技术,充分利用脚踝缓冲。
而普通跑友速度加快后,着地方式没有改变,膝关节弯曲也不会增加,就会导致膝关节受到较大地面反作用力,久而久之带来伤痛问题。
由慢到快,躯干前倾角度不会发生变化。适度身体前倾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带动身体向前,但这并不意味着速度越快,身体前倾越大。
在速度由慢到快过程中,摆臂幅度并没有明显改变,特别是前摆过程没有改变,而后摆幅度略有增加。
2. 从慢速到快速,跑姿要素改变的
着地方式改变。相比前脚掌或全脚掌着地,脚跟着地会在触地时,遭受较高的冲击力,这是脚跟着地无法回避的弊端。
因此,优秀运动员即使在慢速跑步时,也不会采用脚跟着地,而是采用全脚掌外侧着地,这样既避免了脚跟着地的弊端,也避免了一味前脚掌着地足踝小腿肌肉容易紧张疲劳的问题,或许是一种更加合理的着地方式。
而在快速跑步时(4:00以内),前脚掌着地更有优势,一方面可以利用脚踝缓冲地面反作用力,一方面也有利于减少触地时间,提高跑步效率。
小腿提拉折叠程度改变。但慢速时,小腿提拉折叠不明显,而在快速时,提拉折叠非常充分。有些跑友受某些跑法宣传影响,非常注重学习小腿提拉折叠,这本身是正确的。
但如果僵化理解折叠提拉,认为只要跑步就要提拉折叠小腿,你要么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要么是把自己活活累死。慢速跑步时,根本无需强调小腿折叠,在快速跑步时,折叠提拉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
只不过普通跑友往往因为力量和协调性不够,折叠角度不如运动员而已,这是需要通过训练加强的,但绝不等同于跑步时,时时刻刻想到提拉折叠小腿。
大腿后蹬幅度改变。当速度由慢到快时,大腿扒地后蹬幅度进一步加大,这意味着更长的做功距离,更有力的肌肉收缩,这是跑得快的根本原因所在。
大腿前摆幅度改变。慢速时,摆腿幅度小,快速时,摆腿幅度大。前摆幅度增加是小腿蹬伸及提拉折叠的惯性和主动发力相结合的自然过程。
本文经过测试分析,发现了由慢到快过程中,跑姿中那些改变的和没有改变的细节,跑姿的确需要训练,但这并不等于说,一种固定僵化的跑姿可以通吃天下。
跑友应当灵活变通的理解
跑姿是随速度改变而改变的
你需要理解跑姿所包含的基本原理
而非片面的生搬硬套某种跑姿
动态理想跑姿是跑友真正应该追求的
经授权转载自:慧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姿女包属于几线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