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总结下冬病夏至之说?简单易懂的那种?

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
&站点位置:
& 正文 【设置字号:
夏至防治冬病的妙招
时间: 16:06:00 来源:网友
& &夏至虽然热,但里面却有湿的气候特征。离卦认为,离上下为两阳爻,中间是一阴爻,象征阳中有阴,暑必挟湿之象。所以夏至虽然天之阳达到最盛,但是在地则有暑湿。夏至是防治冬病好时节,下面为您归纳了防治冬病的养生妙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夏天越热,空气中湿度越大的时候,人也就越感觉头昏脑涨、胸闷困倦,没有精神头,这就是暑湿伤人的现象。因此,人们夏天要注意防湿防暑。另外,专家指出,夏至是防治冬病的好时节,因此人们还要做好防预防措施。下面凤凰中医教您如何防治冬病。
1.夜来虽热穿衣卧
人觉得热了的时候无非就是这么几种办法:一是脱衣服,二是找个阴凉点儿的地方避暑,三是开个电扇空调之类的吹吹风,再有就是吃点冷饮之类的。但这些方法虽然都有效果,但都有各自的害处。人的汗毛没有保暖的作用,所以靠加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动物不能褪毛,但人却可以脱衣服。有些男性盛夏时即使在外面也裸露上身,这不但不雅,还容易生出许多病来。不要说在外面,其实为了健康,在家的时候也不要把前胸后背赤裸出来,尤其是夜晚的时候,最忌赤身在开风扇或空调的房间里睡觉。
2.风邪伤人要谨防
一年四季都有风邪伤人。《黄帝内经》中就有八风之说,其中风从南方来的,叫做大弱风。它内可侵入心脏,外可侵入血脉,被它伤害有犯热性病的症状。古人避风犹恐不及,现代人睡觉时就更不能袒胸冒风而睡了。受热张开的毛孔很容易窜入风邪。风跟别的病邪还不同,风入人体后,很难疏泄掉,既不能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又不能自己再从毛孔窜出去。风性善行而数变,内可入脏腑经脉,外可停滞在皮肤之间。夏季之风易为心风,如果受到这种风邪的侵扰会有多汗、恶风、内热不通、大喜大怒、面赤舌红、疼痛不安等症状。在夏天的时候可要特别留神。
3.绿豆胜冰消暑烦
为了消暑,除了物理的方法还有别的解内热的方法吗?民间的往往是最智慧的。中国人在夏天的时候喜欢喝传承了成百上千年的绿豆粥,那就是一剂消暑的好方。
绿豆性甘寒,能入心经和胃经。夏天体热小便黄赤的时候喝起来效果最好。很多人不知道煮绿豆的时候要不要把豆衣去掉。其实绿豆衣也是一味中药,药效跟绿豆一样,只是稍弱而已。所以作为一般清热消暑之品的话,不用特意将豆衣去掉。喜欢吃甜的人还可以加些蜂蜜,对热毒的痈肿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绿豆毕竟是寒性的,体质虚弱的人不宜多食。久服会把体内的虚寒坐实,这样以后就更不容易调理了。
4.有言宣泄多倾吐
夏至的火已经盛大,就像山火一样,当还只是星星之火时,还有可能扑灭,但如果已经成燎原之势,就很难扑灭了。这时我们的方法就是宣泄。我们可以适量地把心中的火气释放出来,让内外的阳气能够交通。
跟家里人,跟亲戚朋友多聊聊天。做一些运动也可以把身体中过剩的能量释放出去。大家一起吃饭时尽量不要吃上火的东西,像羊肉、狗肉这样的食物就要少吃了。如果家里有老人的话这时还要注意家里要保持通风,这种天气很容易酝酿心火,再没有适当的自然风能促使空气流动的话,就会使老人感到心里烦热、憋闷。
5.心脑不禁大喜悲
夏季是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的高发季节,人的情绪波动大的话我们的血管可是受不了的。所以夏天更要注意,不要大喜过望,也不要大悲伤心,要保养好我们的心气。
另外,阳,在天为日,在地为火。夏至时天之阳就已经到达顶点了,这时人的精神活动受到阳气的鼓动,所以人容易烦躁,容易发火。在春天的时候我们让大家调养情志时尽量平和,但夏天时就不能只靠平和来压抑心火了,要有言就讲,切勿大喜大悲。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6条流言上了5月“科学”流言榜 每天吃二三十斤炝锅大蒜才致癌
吃杨梅核能清肠道促消化?85岁老太吃1斤杨梅不吐核患肠梗
儿童食品安全吗? 浙江这些大招让孩子放心过节
食品保质期的法律规制
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新变化:粮食食品安全指标管控更严格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栏目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冬病夏至有哪些注意事项
冬病夏至有哪些注意事项
所谓的冬病夏治中的冬是阴,夏是阳,所谓的“冬病”就是某一些容易发在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虚弱型的疾病。那么冬病夏治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药物穴位帖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敷贴4~24小时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水疱,涂烫伤膏或紫药水,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
2、慎食寒凉肥甘滋腻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影响治疗效果。
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易伤脾胃,影响消化,易导致阳气不运,变生它病。
3、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建议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Sina Visitor System夏至防治冬病的养生妙招_图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夏至防治冬病的养生妙招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59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今天夏至,冬病现在开始预防
每年6月21日、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
这一天,是北半球日照最长的一天,万物繁荣到极致,阳气也到了最盛的时候,接着就要迎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了,想想都紧张。
但是在古代,古人对夏至的描述却充满诗意。《礼记》是这么写的:“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是不是很美?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这两个节气都是阴阳转换的节点。夏至时可以借旺盛的阳气帮扶身体,冬病夏治。本期节气养生,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医师金涛,讲讲夏至之后,生活起居要注意些啥。
用午休弥补夜晚睡眠
这一周,杭州大概会瞬间进入类似“盛夏”的状态。
中央气象台说,随着降雨停歇,江南、华南地区炎热将进一步升级,南方地区将迎来今年以来最大范围、同时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35℃以上的高温天得持续10天以上。
这还不够!气象台还提醒南方小伙伴,你们那些地方,由于湿度大,体感温度会到达40~45℃!紧张了吗?这时候,多希望天气预报不准啊。
中医认为,暑热伤于心,心主神志,所以天一热,就容易烦躁,心神不宁。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高温天,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会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发生“情绪中暑”。
怎么预防情绪中暑?除了调整心态之外,日常起居的这些细节也不要忽略。
金医生说,睡眠不好、疲劳,容易让人产生烦躁等负面情绪,所以好心情,离不开好睡眠。夏天昼短夜长,很多人的活动时间也自然延长了,晚睡早起,睡眠时间难以保证。所以,最好能利用午休,弥补夜晚睡眠不足。
饮食上,吃清淡的果蔬,及时补充水分。“冬至饺子夏至面”,在北方,很多地方有夏至吃面的习俗,夏至新麦登场,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在里头。
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中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从养生的角度看,夏至吃面,还是养心的呢。
古时,夏至是个重要节日,宋代时朝廷给百官放假三天,让他们回家休息。如今虽没有假期,希望大家也要注意,不要太累,不要太作,该睡就睡,吃清淡些,安然度过夏至。
阳盛阴虚的人要慎重
这些天,各大医院的冬病夏治预约,已经忙碌起来。这些年,贴敷贴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似乎是抱着“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想法去的。
现在网络购物很发达,连穴位贴敷的材料都能网购得到,金医生提醒大家,冬病夏治,应该根据病症和寒热虚实等性质,结合患者个体体质进行,可别自作主张;那些阳盛阴虚的人,可能并不适合贴敷贴,也别盲目跟风。
他解释说,冬病夏治的原理,是激发身体阳气来治病,如果已经因为体内阳气太盛,口干眼干得厉害,再去升阳,岂不是火上浇油。
中医认为,冬病的形成,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患者阳气不足为内因。三伏天,阳气旺盛,阴寒之气消减,此时如果能顺应节气,温阳补益,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扶正补虚的作用,使人阳气充沛,经络气血通畅,虚寒体质得到纠正,达到预防疾病发作的目的。
夏治的病,效果最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另外,皮肤病、耳鼻喉病、妇科病都可以应用,治疗的手法,除了敷贴,还有针刺、艾灸、穴位注射、夏季膏方……五花八门。
她碰到过一个女孩子,因为痛经、贫血、失眠来就诊。这个女孩子,一个月只有四五天不来例假,所以血色素很低,第一次就诊时查出来只有4g多,脸色微黄,20岁女大学生的青春气息,在她脸上一点看不到。
女孩子是典型的气血两虚,金医生为她开了益肾补血的膏方,帮她调理气血,养血安神。最后一次复查,血色素恢复到12g,已经在正常范围,最明显的是,气色好了,人也变漂亮了。
冬病夏治效果怎么样,除了医生辩证,自己的配合也很要紧,比如治疗期间,饮食要清淡,辛燥伤阴,要慎用;寒凉食物,容易导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也要少吃。认真听医生的嘱咐,别贴了膏药,吃了膏方,其他什么都不管了。
来碗荷叶粥消暑利湿
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容易食欲不振,过了一个夏天,人瘦下一大圈。金医生给大家推荐几款夏天的茶饮和药膳,帮助大家改善暑天可能出现的不适。
有些地方,夏至有吃黄芪炖鸡的习惯。黄芪,是金医生很推荐的一味药,是物美价廉的补气良药。《本草求真》中,黄芪被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黄芪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很突出。
“一夏无病三分虚”,他觉得,那些气短气虚,神疲乏力、大便溏稀、经常出虚汗的人,炖鸡汤的时候,可以放些黄芪,也可以用黄芪泡水,或者煮粥,补而不烈,循序渐进。
夏天胃口不佳,还可以煮荷叶粥。荷叶有清暑利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暑热烦渴;脾虚少食等,用荷叶熬粥,再加些茯苓,消热解暑的同时,健脾利湿。
到了夏天,不少餐馆都会提供酸梅汤、大麦茶,金医生说这两种茶饮也非常适合夏天。自己在家做酸梅汤,可以加些甘草、山楂,生津止渴,也可以促进消化;大麦,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凉,有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下气的功效,炒制后的大麦,味甘微苦性平或偏温,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夏天喝大麦茶,对改善因为天气炎热导致的食欲不振、困倦乏力有一定帮助。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一个经典名方:甘麦大枣汤,对缓解炎炎夏日带来的烦躁、焦虑,也有帮助。这个方子,用到了甘草、小麦和大枣,三味药都是药食同源,性质平和,甘润平补,有养心调肝,和中安神的作用,可以煮汤喝,也可以熬粥。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