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重病缠身: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发菩提心者该应如何克制自私自利的欲念?
&问:发菩提心者该应如何克制自私自利的欲念?
索达吉堪布: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身口意三门所作一切都应是对众生有益的事业。作为凡夫,无始以来恶业串习,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习气很深,特别是在内心,这类念头经常会不自觉地现起,再加上现在恶劣的社会风气,众生自私自利、刚强难化——接触到这些外境更容易引发自己的烦恼。
虽然在凡夫阶段,这种烦恼心念有时无法压制,但在它想流露于言表时,要坚决地制止住。一个有智慧的人,决不会让内心烦恼付诸实行,龙树菩萨也说过:“心里的烦恼,智者和愚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智者不会将它表露于言行,以此而很少造成不良后果。”我们生起恶念时,当力持对治,不让它轻易流露于言行,这样烦恼就不会增上,恶心也不会转为恶行。坚持如树安住一段时间后,这类烦恼自然也就会消失。
——《入菩萨行广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注我们: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总共7914条微博家人记录: 3&天前&:
问: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您好,您还没有注册!!!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问: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索达吉堪布:有智慧的人能利用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没有智慧的人却只能利用各种方便造作恶业。正如《宝积经》所云:“佛告迦叶,具慧之士依方便得解脱,乏智之人依方便得束缚。”这段佛经也同样适用于对网络信息的取舍问题。但愿人们能谨记这句教言。
——《旅途脚印》
001tSNhNgy6WC7BEVXfed&690.jpg (18.97 KB, 下载次数: 0)
问: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07:13 上传
问:电视电影等对修行人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索达吉堪布:电视、电影,绝大多数是引发众生自心烦恼之因缘。这些对凡夫诱惑影响极大。修行人的心如果转向这方面,正知正念则荡然无存,而为贪嗔痴烦恼所染。
我们凡夫一点点的修行功德,如果到外面去看那些充满色情、暴力的影视,肯定过不了几天,就被摧毁无余。这些外境,极易煽动、引发凡夫无始以来的贪嗔习气。自己稍微清净了一点的心,一旦遇上这些立即又会染污,使强烈烦恼现前,自己没有办法对治,戒律很易毁犯……最后的下场也就不堪设想!
——《入菩萨行广释
该帖已经同步到北京123国学网微博
您可能感兴趣
道德经的道德观并不是三从四德听天由命的,你说的孔孟之道的道德观,假道德观。因为
[*]古同“悟”。
[*]拼音:wù注音:
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现场前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致开幕词两岸学者共
史上什么时候开始叫中国的?这确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因为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
孙长同认解破译[夏禹书]
我解夏禹书这几个字为:道德造字坐进此道崇尚生化。
查看:137&|&回复:0
摘要:“拜倒在石榴裙下”,相信大家早已熟知这句俗语,多比喻男子对风流崇拜倾倒之意
十二位当红一线女星,身着汉服,或高贵、或典雅、或大气、或娇艳、或清秀、或婉丽...
现在汉服颜色分类主要有三种:♦ 暖色:红、橙、黄、粉红♦ 冷色:青、蓝、
汉服中衣曲裾穿法图解落雨 | 10:19:34  深衣创始于周代,流行于战国期间
汉服齐胸襦裙的穿法BY 纨素 · 日
首先先穿上抹胸,然后穿上白色上襦。[
2015年央视春晚其中一个节目是56个民族创意服装秀,观众看完后发现,55个少数民族
若从王乐天【壮志凌云】身着汉服走上街头之时算起,汉服复兴已有12年。12年,这
近日,30余名穿着汉服的爱好者和市民齐聚德阳文庙博物馆内,参观本地文物并了解传统文
汉服所体现的知书达理------国子监祭奠
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汉文化复兴也被越来越多
欢迎您再次来到 123国学网。或
Copyright &
& Powered by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索达吉堪布: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学佛网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发布:悟悠&[ &]&& 日期: 9:01:00&&
  问: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索达吉堪布:有智慧的人能利用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没有智慧的人却只能利用各种方便造作恶业。正如《宝积经》所云:“佛告迦叶,具慧之士依方便得解脱,乏智之人依方便得束缚。”这段佛经也同样适用于对网络信息的取舍问题。但愿人们能谨记这句教言。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该追求的七种财富
佛说信心与持戒,多闻布施净知惭,有愧智慧圣七财,知余财物无实义。佛陀在《宝积经》、《长阿含经》等经典中,都讲到了圣者拥有的“圣者七财”。为什么叫做“财”呢?因为对财富人人都喜欢,渴望从中获得快乐,同样,圣者对这七种法也很喜欢,能从中获得快乐,故称为“圣者七财”。凡夫对有漏的财富非常重视,成天惦记着自己的吃穿、钱财、房子、轿车,而圣者认为对水泡般的身体进行保养不是特别重要,他最关心的是生生世世能带来快乐的财富,这就是圣者七财。一、信心财对上师、三宝、因果、四谛等有坚定不移的信任感,觉得“三宝真的存在”、“莲花生大士不是一般人”、“释迦牟尼佛不是普通的王子,他是智慧尊者”,而不是认为“莲花生大士是个老头子”、“释迦牟尼佛是个比丘”,把圣尊看作平凡人,这个过失非常大。当你观想他们的形象时,应该有无比的恭敬心,这叫做信心。学密法和显宗的人,具有信心非常重要。有些人念经时恭敬合掌,从很多姿态中可以看出他的信心非常大。而有些人没有信心,遇到什么样的功德境也不屑一顾,用转经轮也乱甩。可能我的境界比较差吧,经常观察别人的过失。有些居士确实学得不错,做什么都很有信心,看他的姿态也很舒服;有些居士也许不懂,也许学过但没有信心,很多行为不太如法。所以,有信心非常关键,如果没有信心,即使你是堪布活佛,再怎么了不起,傲慢心若非常大,对解脱也会构成障碍。其实,说深一点,按照密宗的观点,我们正在念佛时,想阿弥陀佛的念头就是阿弥陀佛,除此之外,并没有一个佛从远处慢慢过来。如果你想念上师,对上师起信心,此时你的念头就是智慧本尊的上师。若对这方面有种信心,你的很多烦恼可以遣除,功德自然而然会积累,所以信心很重要。二、持戒财持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现在菩提学会的人比较多,希望大家至少要受皈依三宝的戒,然后根据自己的力量,受一分戒或者多分戒。每个人还是要受一些戒律,这样才能具足菩提心等上上功德。三、多闻财多闻的不是世间各种杂论,而是对与解脱有关的四谛等广闻博学。四、布施财指发放自己的身体、财物。五、观待自己无垢的知惭财。六、观待他人的有愧财。七、智慧财。这七种法,唯有圣者才真正拥有,凡夫人只能相似具足。我们作为希求解脱者,应当尽量具足圣者七财,《法句经》云:“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大圆满心性休息》中对此也有提及。《大圆满心性休息》是宁玛派的修行次第论,按华智仁波切的说法,《入行论》和《大圆满心性休息》那么好的论典,整个世间上也找不到,他讲了很多很多赞美词。不过,可能是众生业力现前吧,我把《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翻译出来后,前段时间总结了一下,请的最少的就是《心性休息》。我以分别念写的书全部都请光了,这本书却没有人请,我们这边的库存剩了很多,外面也剩了不少,有时候看来,人们真的不会选“宝贝”。我们修行人一定要舍弃房屋、轿车、钱财等有漏财富,有多少车、多少栋楼、多少钱并不重要,应如《菩萨宝鬘论》所言:“舍弃一切有漏财,当以圣财为严饰。”法王如意宝在世时经常说:“我们不要互相攀比有漏的财富,你修了一个房子,我的房子就要比你高,这不是一个修行人。”不过,现在世间人就这样,两人一见面就问:“你有没有轿车?有没有房子?房子装修了没有?……”80年代时,大家关心的是“你家有没有电视?你家有没有洗衣机?”而现在完全变了“你有没有房子,是不是别墅啊?你有没有轿车,是不是进口的?”整天谈论的就是这些。而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看自己具足哪些圣者七财。《维摩诘经》云:“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具足圣者七财的话,菩提善根才能得以成熟。现在积累钱财的修行人非常多,可是积累圣财的多不多呢?大家应该观察一下。如今人人都想发财,结果发的只是有漏的世间财,这样的财富越多越不满足,最后自己非常痛苦。出世间的圣者七财,让我们不仅仅是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非常快乐,然世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觉得只有钱财让自己满足,没有想到却事与愿违,感受到了无边痛苦。因此,我们要依靠这些圣者教言反观自己,作为一个修行人,名声不重要,利养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自心与法相应,具足清净的戒律,发放布施、广闻博学……若具足这样的圣者七财,别人不赞叹你也不要紧,别人歧视你也无所谓,自己修道定会圆满的。大家学习这部论典,能得到许多新的思维方式。虽然我讲得很不好,但你们自己应该发挥,尽量打开思路。每个人对世间事情想得那么多,为什么不想想对来世有利的解脱妙法呢?遇到圣者龙猛菩萨的教言,各位理应生起极大的欢喜心,以欢喜心来希求,得到的功德也是无量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问: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索达吉堪布:有智慧的人能利用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没有智慧的人却只能利用各种方便造作恶业。正如《宝积经》所云:“佛告迦叶,具慧之士依方便得解脱,乏智之人依方便得束缚。”这段佛经也同样适用于对网络信息的取舍问题。但愿人们能谨记这句教言。
——《旅途脚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达吉堪布的前世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