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就像在水中扔个石块产生你水波纹像什么,一切终归平静。我们宇宙也像这样吗,是神在我们还不了解的环境中跺了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想象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写你认为天地,宇宙万物是如何形成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写你认为天地,宇宙万物是如何形成的。 最少50字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世界本虚无,宇宙万物,你说有就有,你说无就无,没有起始,没有结果,人是平等的,万物皆是,因为所有的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就是消失!你说宇宙很早就有,能早到什么时候呢,有尽头吗?没有 而且时间也可以逆转,所以不要考虑什么东西,虚实都一样,过好你认为的每一天,三维,四维,五维,N维.其实你认为的宇宙很小,就像你现在看到的一滴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经典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之初宇宙所有质量是一个无限小的“点(概念点)”,之后大爆炸,几秒后形成宇宙现在知道的基本粒子中子 质子等......这是现今的认识,也是现今科学界最认可的形成方式。弦理论极端理论,也是最新的“猜想”,宇宙只是“高位维面(11维空间)”下“低级维面(我们所知道的4维空间)”之间的碰撞(也是另一种大爆炸).....不过弦理论还没有被证...
一切相由心而生
宇宙是一个腐烂的生命体的集合,如果超过了光速的话,我们就可以走出宇宙,但是要用望远镜才能看清宇宙,,因为我们的地球小得就像我们认知世界的电子一样,是一个循环体
扫描下载二维码你能仿照下面句子的特点,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吗? 人生,是一个神秘的故事,我们期待着最美的情节。 人生,是              ,                    。 人生, 是              ,                    。精英家教网
& 题目详情
9、你能仿照下面句子的特点,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吗?(2分)
人生,是一个神秘的故事,我们期待着最美的情节。
人生,是             
,                   

人生, 是             
,                   

题目来源:你应该知道的哲学史上50个经典命题
我的图书馆
你应该知道的哲学史上50个经典命题
哲学是这样走来的
你应该知道的哲学史上50个经典命题
李晓东编著
让哲学成为哲学(代序)
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相比,21世纪的中国哲学似乎有些过分沉寂了。青年人对哲学越来越疏离。哲学的沉寂,除了外部原因外,主要源于我们往往不是以符合哲学思维活动的方式在研究哲学、讨论哲学和进行哲学教育。让哲学成为哲学,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的必然要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哲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结构性转型,必然引出文化和意识方面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应该在根本的基础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另外,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世界各民族多姿多态的文化在相互激荡过程中,相互磨砺和相互促进,这也为哲学的发展拓宽了思维空间。
可是,目前哲学研究并没有出现应有的繁荣,哲学教育也没有对当代青年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哲学讨论和哲学教育的地位甚至无法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在改革开放初期,哲学曾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启动了改革的列车,再一次历史性地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哲学特别是学院派哲学似乎有点跟不上这趟列车的行进速度了,似乎出现了哲学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成反比的现象。
当然,市场经济初期可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浮躁期,追求金钱和感性利益的声音容易压倒哲学家的思想徘徊的脚步声。人们为精彩而又变化多端的物质世界所吸引,似乎无暇反思和琢磨“深奥的”哲学问题。窗外的世界太精彩了,人们很难耐得住冷板凳的寂寞。因此,有许多人认为,目前的时代不是一个哲学的时代。
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哲学家不应埋怨时代忽视哲学思维,相反地,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危机应当从哲学和哲学教育自身去找。人们之所以对哲学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哲学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如果时代冷落了哲学,那么主要是因为哲学不仅没有成为时代前进的先导,甚至还跟不上时代行进的步伐。这就是说,哲学话语的相对沉寂,是哲学自身创新能力不够的结果。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危机首先是哲学和哲学教育自身落伍了。
只有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脉搏并且与生活息息相通的哲学,只有深刻地反思了历史和现实的哲学,才能为时代所需要;只有具有批判精神和前瞻能力的哲学,才能成为引导时代的力量;只有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并且适应社会需要的哲学教育,只有敢于正视现实而不断进行自我扬弃的哲学教育,只有能够给人以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的哲学教育,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青年人的青睐。
哲学的沉寂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哲学需要冷静而深入的思考,需要长期的积累。我也不担心哲学专业的学生人数的减少,我是担心哲学专业缺少高素质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和青年人对哲学越来越失去兴趣。哲学要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并不要求有太多人从事专业的哲学研究,而是给尽可能多的青年以哲学思维方面的训练。这就是说,吸引尽可能多的从事其他专业或职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学习哲学。问题是,现在哲学专业没有能力吸引尽管少数却应该具备较高素质的学生,哲学方面的课程,除个别的例外,也不能吸引其他专业学生的注意。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影响我国哲学及哲学教育发展的深层问题,从我们哲学专业的内部寻找问题的症结。我认为,除了外部原因外,哲学和哲学教育地位的下降,源于我们往往不是以符合哲学思维活动的方式在讨论哲学或进行哲学教育。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以非哲学甚至反哲学的方式在谈论哲学或进行哲学教育。因此,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的出路在于,必须让哲学成为哲学。
让哲学成为哲学,实质上就是让哲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即回归自身学科活动的特殊方式。实际上,哲学不在于能够记住多少哲学观点,讲出多少哲学观念。记住哲学的知识,只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只是哲学教育的基础。如果真正实现哲学教育的目的,就必须让学生进入哲学研究的状态,而真正的研究就是从现有的观念出发而离开现有的观念,以现存理论的反思活动解除现存理论的束缚,开出一块原来未曾进入过的空问。因此,真正的哲学教育者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批判者,用智慧的乳汁哺育自己思想的掘墓人。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创新基地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届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发现哲学的“年轮”
关于哲学的成长与发展,一直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但不太愿意涉及的话题。感兴趣,是因为哲学的成长当中蕴含了太多我们在当’下需要的智慧;不愿意涉及,自然就是因为哲学这个指称所代表的幽深与玄远了。很多对哲学充满好奇的人,一想到要翻开那厚厚的哲学史,要去啃那充斥专门术语的大部头,就兴味大减、好感顿失。有没有一种可以轻松一些的办法,让我们不必去苦读原著,就可以从那些智慧的闪光中受益呢?
这让我想起了大树的年轮。年轮,是大树的树干上的那一圈圈色泽不一、人大小小的同心环纹。科学家们通过这些环纹,不仅能够发现树的年龄,还能对环境的变化等等诸多问题提出发现。对于不是科学家的我们来说,年轮的存在,只是唤起我们对岁月沧桑的感悟而己。原来认识年轮,要把人树砍倒,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现在据说有一种专门的钻具,可以从树皮一直钻到树心,取出一个有全部年轮的薄片。这样就可以不再需要砍倒树木来计算出树木的年龄了。
哲学是一棵参天大树,也有自己的年轮。那些闪耀在哲学历史上的一个个影响深远的命题,以及这些命题背后的那些照亮哲学星空的名字,那些启迪了千万人的观念思想,构成了哲学的年轮,让哲学这棵大树根深叶茂、历久常青。
大树的年轮与哲学的年轮,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有形和具体的,而后者则充满了神秘和神奇的色彩。对哲学的年轮的认识,也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认识哲学年轮的“钻具”,采取“截取切片”的形式,把那些重要的人物的重要观念,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普通的哲学爱好者,“窥一斑而知全豹”,不必费过多的力气,就可以了解哲学的历史发展。这本书,就是这种“寻找”的一个结果。
对于哲学家们来说,每次阅读那些令人激动的著作,就是在感受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就是在重演人类思想的发现的“惊奇”。而对于哲学爱好者来说,认识哲学的年轮,就是从那些哲学巨匠的成长历程中,从那些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里,发现那些可以启发我们思考的东西,在了解的同时,多一些感悟。了解了这些命题,我们便了解了哲学发展的脉络:认识了这些哲学家,我们便认识了哲学的深邃与博大。你会发现,其实哲学是可爱的,而且与我们的成长息息相关。
这种寻找是充满冒险的。这种冒险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这种截取会不会成为“压缩饼干”,因为失去“水分”而变得更加令人“难以下咽”?其二,我们所截取的局部,是不是如实、全面地反映了哲学发展的真实状况和哲学家们的核心观点?会不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这些担心,使得本书的写作过程成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艰难经历。尽管作者总是试图用生动一点的语言,陈述和解读那些充满智慧的洞见,并按照自己的方式,说明自己的体验,但这些努力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上面的问题,确实不好预测。现在,这本书终于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了,这些冒险是否成功,就只能由读者去评判了。
做出断语之前,还是请你先随本书一起回到那悠远的历史,开始我们对哲学“年轮”的发现吧!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这一命题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阿那克西曼德——世界源于无定
阿那克西受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
阿那克西米尼——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
在西方哲学史上,他开创了用事物童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
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
“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巴门尼德——存在是一
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辩的领域。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
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
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
芝诺——飞矢不动
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恩培多克勒——同类相知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可以说在他那里,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等等身份经常交错出现,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切地勾勒出他的形象。
阿那克萨戈拉——异类相知
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底得了足够的尊重。
柏拉图——哲学为王
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生成宇宙
德谟克利特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第欧根尼——别挡住我的阳光
“一个哲人,即便他身为奴隶,也是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
亚里十多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他的全部著作多达1000多卷。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
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
当有人问他什么是哲学的时候,他回答:“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西塞罗——友谊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德行是友谊的基础,也是友谊的孕育和保护者。
卢克莱修——人的真正财富是拥有简单平和的心灵
“卢克莱修在他的时代独自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战争,他当然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诗人。因为他,以及后来的卡塔路斯、西塞罗和维吉尔,拉丁文学才走向成熟。”
奥古斯丁——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内心
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指引人们寻求上帝的路径。
爱留根纳——信仰应当服从理性
黑格尔认为,在中世纪,真正的哲学是从爱留根纳开始
安瑟伦——信仰了才能理解
安瑟伦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真正的经院哲学之父”。
罗吉尔,培根——危险莫大于愚昧
罗吉尔?培根可以说是旧时代最后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学者,也是新时代最早的一位科学思想家。
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是神学的脾女
他一共提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五种形式,这五种形式被简称为通向上帝的“五路”。
艾克哈特——神和神性有天地之别
艾克哈特关于神和灵魂的思辩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德国哲学的思辩精神。
邓斯?司各脱——完善的知识是个别的知识
司各脱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并力图通过放弃理性对信仰的证明,限制认识,为信仰保留地盘。但这种作法,在客观上却为哲学摆脱神学束缚创造了条件。
威廉?奥卡姆——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哲学史上,这个命题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库萨的尼古拉——认识是有学问的无知
所谓有学问的无知,绝不是正统神学家鼓吹愚昧无知的蒙昧主义,而是指人们通过对知识的探求,而后这到对自己无知的认识。
布鲁诺——宇宙是太一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懂得我的价值的!”
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友情的一个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有各种情感引起的郁积和萦绕的心事得以宣泄和释放。
霍布斯——自由与必然是相容的
与同时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对于“和平与安全”有着更为敏感的感受和更为迫切的渴望。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
斯宾诺莎——心灵的绝对德性就是理解
他明确地将自己哲学的目的定位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
洛克——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
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决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在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我们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
莱布尼茨——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
达位对古老的中国充满敬仰和好奇的学者,就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一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伏尔泰——幸福是由若干快乐感觉构成的一种抽象概念
他有一系列桂冠和荣耀:“法兰西最优秀诗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继承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凡尔那教长”、“法兰西学院院长”。
拉美特利——人是一架机器
“凡是真正的哲学家都会同意,从动物到人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转变。”
休谟——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除了哲学和一般学问的钻研而外,我对任何东西都感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嫌恶。”
卢梭——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狄德罗——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
在狄德罗的领导、组织和坚持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
爱尔维修——利益是我们的惟一推动力
在西方哲学史上,爱尔维修的独持之处,就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
霍尔巴赫——一切正直和诚实的心灵都倾听理性的声音
霍尔巴赫是一个聪明的战士。
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己的景仰和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费希特——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
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费希特建构了自己以“自我”为起点的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知识学”。
谢林——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在哲学上,谢林把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二论转变为客观唯心论,把主观辩证法推广到外部世界,从而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创造了条件。
黑格尔——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得到了
“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当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马克思——怀疑一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恩格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这一命题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是专门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的,那就是端午节。作为一位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诗人,屈原有很多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他在其名篇《天问》中就曾经提出这样的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个问题可以表示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最初是从哪里来的?
对于屈原提出的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答。如果从西方哲学的历史长河中撷取解答,我们就可以上溯到西方哲学之河的源头,去认识一位伟大的哲人——泰勒斯(Thales)。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命题,契合了屈原的问题,也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泰勒斯的名字是和米利都学派联系在一起的。米利都是占希腊的一座小城的名字。这座位于伊奥尼亚海岸的城市,因聚集了一批醉心于哲学思考的求索者而远近闻名。在公元前585年前后,在这座小城里声名最显赫的人物,就是泰勒斯。
泰勒斯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他的传闻也很多。从这些传闻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领略这位智者的风采。
泰勒斯是位博学的学者。他对自然哲学情有独钟,也对天文学、几何学等有深入研究。据说,泰勒斯第一个测定了冬至、夏至的节气,并把年分成365天。这些知识使他成为受人敬重的人。有一次,泰勒斯预言: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太阳“将变成黑色”。许多人都觉得这位老先生是在说疯话。但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真的就出现了日食。当时美迪人正和吕底亚人激战,突然天昏地暗,白天瞬间变成了黑夜。双方战士都惊呆了,立即停战言和。泰勒斯的语言和这场战争一起被载入史册,泰勒斯也因此声名远播。
每个有深厚思想的人,都有其可爱的一面。泰勒斯也不例外。据说有一次他正在观测天象,却忘了看脚下,一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一个土坑里。看到这一情景的侍女人笑不止,对泰勒斯说:“你能对天上的东西了如指掌,却不知道自己的脚下是什么东西。是不是你的学问让你掉到上坑里去的?”泰勒斯面不改色地拍拍身上的土,回答说:“只有站在高处的人,才有掉进坑里的资格。”
在关于泰勒斯的故事中,最为知识分子称道的,是他的一次经商经历。泰勒斯的家境比较清苦,他也因此备受所谓富人们的嘲笑。一次,一位富人当面奚落泰勒斯,惹急了这位老实人,决定经一次商,给那些富人们看看知识与财富有什么关系。他在春天,把米利都城的榨油机全部租了下来。当时正是机器闲置的季节,租金虽然便宜,但榨油机的确没什么用场。开始人们都以为泰勒斯真的疯了。等到收获的季节来临,人们才感受到泰勒斯的先见之明。原来,他根据自己的天文知识,判断出当年雨水充足,橄榄一定丰收。等人们收获了橄榄,需要榨油机榨油时,却发现只能从泰勒斯那里租用榨油机。泰勒斯用自己的行为表明:知识分子不是没有能力获得财富,只是不屑于做这件事情而已。这倒是值得让一些越来越像商人的所谓知识分子们思考借鉴,下。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泰勒斯就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开创者。他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命题,第一次尝试回答“世界从哪里开始”的问题,是人从“本原”的意义上认识世界的开创之举。在泰勒斯看来,万物都要靠水分来滋润,所以,如果追溯世界的源头和起始,只能是水。与这种观念相联系,泰勒斯还认为“灵魂是,种具有活动能力的东西”,弥漫在整个宇宙之中。尽管这些论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其开创性的意义在于它提出了关于界本原的问题。如果说哲学产生于“惊奇”或者“闲暇”,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表明这种“惊奇”或者“闲暇”己经开始开花结果了。他所说的“水”,己经开始超脱了流动的形态,具有了哲学的意味。对人类认识的发展而言,这一贡献居功至伟。
我们现在找不到关于泰勒斯的死亡的记载,就像我们找不到他出生的经历一样。毕竟他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太过遥远,部分则是因为人类知识水平的限制。其实,我们翻开哲学的历史的时候,就能从这个命题上看到泰勒斯的影子,他是怎么死的,有什么关系呢?
智者感言: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情结,就是对本原的确定。侠义小说中的认祖归宗、漂泊游子的叶落归根,都是这种情结的典型表现。那淡淡的乡愁,正是对“本”和“根”的牵挂与思念。为什么?因为只有找到“根”,我们才有脚踏实地的感觉,才能找到那称为“依托”的东西。就如安泰投入地神盖娅的怀抱,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他乡遇故知”之所以被称为人生喜事,正是因为那所谓共同的“根”。
但在历史上,总不乏忘记了这一点的屑小之辈。但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我们或许看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历史就是历史。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悔恨过去,而是面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们只有明确中华民族的“本”,把持住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魂”,才能真实而自信地存在与发展,才能让我们的“本原”得以延续。
泰勒斯的命题是超越了具体意义的哲学反思,我们的感言是基于哲学命题的现实思考。这正好说明了哲学家对于我们的意义:哲学家们从生活中发现哲学,而我们在哲学的帮助下更好地生活。
再也不要嘲笑哲学家们的清贫了。
阿那克西曼德——世界源于无定
阿那克西受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
地理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按照希腊语,“地理”这一词汇最古老的含义乃是“土地的描述”。因此在当时的地理学家的眼中,地图就是对地球和世界的解释。古希腊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是从地图编绘开始的。绘制世界地图的想法最早起源于哲学。正是因为哲学家想要试图解释地球的大小与形貌,想要形象化地确定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并勾画出有人居住世界的形状。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张世界地图就是由古希腊的哲学家完成的。这张世界地图已经失传。根据一些文献的说法,在这张地图中,地中海是一个封闭的盆地,有人居住世界的四周都被大海所环绕。欧洲被画在图的上部(北部),亚洲被画在图的下部(南部)。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半岛和希腊半岛也在图上有所反映,而且形状已画得相当准确。在此地图中,有海岸线、河流和山脉,此外,除了当时已经知道的两条大河——尼罗河和多瑙河外,还画有一条猜测中的、位于欧洲北部的山脉。
这位绘制世界上第一张全球地图的古希腊哲学家,就是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阿那克西曼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对于他的生平,我们现在可以确认的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断,比如他卒于公元前546年。我们对他的了解几乎完全来自于塞奥弗拉斯特的记述——这位亚里士多德的继承人留下的卷峡浩繁的记录文字,只可惜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只有几段残篇得以幸存,使得我们可以从谜一般的历史中寻找和发现他思想的闪光点。
阿那克西曼德顺着泰勒斯关于世界本原的追问,继续了导师的思考,深化了对世界的认识,提出世界源于无定(apeiron,也有的学者将其译为“无穷”、“无限”或者“非限定者”等等)的观点,并提出了“西方思想最古老的蔑言”(海德格尔语)。
关于“无定”,阿那克西曼德第一次用“本原”的概念说明其重要地位。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既不是水,也不是那些被认为是元素的东西,而是另一类无定的本性或自然,从这里生成了全部的事物和其中包含的各个世界。与他的老师泰勒斯不同的是,阿那克西曼德不是从自然的存在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而是将这种本原归结为更为抽象的哲学概念,这对人类认识的深化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阿那克西曼德的那段简短却富有深意的篇言,在哲学史上有过一些讨论。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1946年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阿那克西曼德之篇言》。根据这篇文章的说法,阿那克西曼德的篇言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翻译。尼采将其译为:“万物由它产生,也必复归于它,都是按照必然性;因为按照时间的程序,它们必受到惩罚并且为其不正义而受审判。”海尔曼?第尔斯对这则篇言作如下翻译:“但万物由它产生,毁火后又复归于它,这都是按照必然性;因为它们按照固定的时间为其不正义受到惩罚并相互补偿。”海德格尔则翻译为:“但万物的产生由它而来,又根据必然性形成复归于它的毁灭;因为它们根据时间程序为不正义而赋予正义并且相互惩罚。”这些不同的翻译,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说,都是对万物的产生和消失的认识。他明确反对将日常生活的词汇用到哲学语言当中,认为那些单一、确定的物体,不可能同时又是无限的。因为它们的物质属性使它们彼此对立,气是寒的,水是潮的,火是热的,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是无限的,那么其所对应的性质将充满整个世界,于是其余一切荡然无存。他由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万物的始基必然是“无定”,而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元素。这个决定了万物生灭的“无定”以及万物由其确定的“命运”,实际上己经包含了必然性或者规律的问题。
阿那克西曼德在科学上的贡献也功不可没。他是第一个使用日唇的希腊人,认识到天体环绕北极星运转,所以他将天空绘成一格完整的球体,而不是仅仅在大地L方的一个半球拱形。有人据此认为他是天文学的奠基人。他还认识到大地表面必然呈曲线形,认为南一北的曲率是够明显的,所以,他把地球画成为以东西为轴的一个圆柱体,其高度为其半径的三分之一。这些观念,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开创作用。
不可否认,阿那克西曼德也无法超出他的时代。他的天才猜测,甚至成为后世错误的源泉。但我们不能因此将错误算到阿那克西曼德的头上。毕竟,有了他的猜测和探索,才会有后继者前进的脚步。我们可以嘲笑命题本身,但不能忽视或否定提出命题的首创精神。
智者感言:
将我们可以感受的真实世界,寻根溯源,最后归结为一个我们看不到的无定,看似无中生有有些怪诞,实则包含深刻的哲学智慧,这就是人类思维与众不同的地方。
有人因为这种智慧痛苦不堪。因为人是会思想的,是要在世界进步的过程中承担“发现”的责任的。所以,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的思想者们,要比我们这些满足于日常生活的凡夫俗子,多一些敏感,多一些苦难。
但没有必要因此自惭形秽。在很多时候,思想者们的探索,是我们不易做到的,但只要能理解思想者们的发现就足够了。有了这些东西,我们也能形成对世界的深刻认识。
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更多知识的诀窍,就是在别人成为巨人的时候,去学习如何更稳当地站在巨人的肩上。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必要的技巧。荀子说“君子善假于物也”。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将其理解为“善假于学也”。
阿那克西米尼——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
在西方哲学史上,他开创了用事物童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
著名作家斯威夫特有很多朋友,其中一个是英格兰驻爱尔兰总督的妻子卡特莱特夫人。一天,他们在一起聊天,无意间,这位夫人赞叹起爱尔兰的一切来。在谈到爱尔兰的空气的时候,这位妇人由衷地说:“爱尔兰大地上的空气可真好。”一听此话,斯威夫特马上做手势恳求道:“夫人,看在上帝的份上,请您千万别在英格兰讲这句话。不然他们一定会为这空气征税的。”
空气能否征税,只是一个笑话。将气作为世界的本原,确是深沉的哲学思考。提出这个命题的人,就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朋友和学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也有人译为阿那克西美尼)。从学术渊源来说,阿那克西米尼是泰勒斯创立的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哲学家。是这一学派的具有总结性色彩的人物。他的生活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88年到公元前526年之间。在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不多,但他流传下来的残篇要比他的前辈丰富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研究和理解他的观点。
在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上,阿那克西米尼对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的观点进行了综合。他认为,用水解释世界的本原,固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但如果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种不确定和难以把握的东西,同样缺少说服力。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本原应是有定的东西,就是气。阿那克西米尼认为自然的基质是,是无限的,但是他不像阿那克西曼德那样说它是无定的,而认为是确定的,说它就是“气”。气并不是神创造的,相反,神却是来自气“无限”的属性被保留下来了,“空气”的可感而无形的品质使它被确定为“始基”时比“水”虚灵而又比“无定”更容易感受,这至少更能满足那有着深重的命运感的希腊人崇尚实际的心理。
他用自己的这个发现解释了世界的形成。在他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凝聚和疏散而形成的。”当它稀薄的时候,便成为火;当它浓密的时候,便成为风,成为云,更浓密时,便成为水、土和石头,别的东西都是由这些产生的。”灵魂也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使我们成为一体并主宰我们的气。他说:“正如我们的灵魂是气,它将我们结合起来,同样,呼吸和气也包围着整个宇宙。”“使物质聚集的是冷,使它稀松的则是热。”
十分明显,阿那克西米尼为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增加了非常可贵的思想。他用气的凝聚和疏散的运动比阿那克四曼德用冷和热两种对立的性质说明具体事物的产生有更深刻的哲学意义。在西方哲学史致,他开创了用事物量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还有,他认为灵魂是气的思想,也开了西方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精神现象的先河。
阿那克西米尼总结了米利都学派的宇宙论成果,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宇宙起源、演化和结构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始实现自然哲学由宇宙论向物理学的转化。在他那里,宇宙原质的概念已经具有万物基质的含义。公认的属于阿那克西米尼的学说有如下几条:①万物的本原是无限的空气;②原质借稀薄和浓厚而形成不同的物体;③使物质聚集的是冷,使它稀松的是热;④大地是扁平的,漂浮在空气中为空气所支撑;⑤星辰如同钉在水晶体之L的钉子,水晶体则像小毡帽那样,在凝固的空气推动之下围绕大地运行;⑥天是离地最远的漩涡;⑦气包围着整个世界。阿那克西米尼提出明确可感的气作为宇宙原质并说明了宇宙的创生机制,这才真正标志着对神话创世观念的摆脱。阿那克西米尼的宇宙结构是这样的:大地浮在气上,是盘状的,日月星辰固定在一个半球的水晶体上,这个水晶体像小毡帽那样盖在地球卜面,受气的推动而围绕地球转动。他说:“天体并不是像有些人所猜想的,是在大地下面运动的,而是围绕大地,正像毡帽绕着我们头上转动;而太阳并不是隐藏到大地下面,而是被大地的较高部分挡住了,那里离我们很远。”
阿那克西米尼在科学上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在许多方面,阿那克西米尼已经具有现代的科学精神。据说,他最先区分开行星和恒星。认识到冰雹是由雨冻成的,虹是由太阳光投射到极浓厚的云层上产生的。也许是过于受观察经验限制,阿那克西米尼也没有作出大地是球体的结论,这使得他的宇宙结构实际上是个半球形,另外半球充塞着浓密的气,以支撑地球。地球需要支撑,意味着某种绝对的向七方向,在这一点上阿那克西米尼不如阿那克西曼德杰出。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中说:“如果由于强制力使大地保持着它现在的位置,那么,使大地的各部分聚结到中心去却是由于所谓的漩涡运动。……所有企图解释天体的形成并说明大地总是处于中心的人,都是这样想的。”阿那克西米尼就属于这类思想家之列。
智者感言:
从科学性的角度来说,希腊哲学家们的设想无疑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但如果我们将这些发现放到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就不难发现其耀眼的光芒。人类文明,就是由这些错误但富有创见的猜测和思考推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不见得都足坏事。虽然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处理具体事务的时候,我们时错误避之犹恐不及,但客观地说,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事实。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犯错误,而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
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
“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在几何学中,有一个定理,是由处于同地域的人分别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一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其表述为:“直角两夹边的平方的和等于另一边的平方,即弦的平方。”
上述材料中的定理的提出者,就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毕达哥拉斯生于萨摩斯岛,早年曾游历埃及,后来定居意大利南部城市克罗顿,在那里传授数学和哲学。也就是在这里,毕达哥拉斯和他的信徒们组成了名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组织。公元前510年因发生反对派的造反,毕达哥拉斯又搬到梅达彭提翁,直至死去。
毕达哥拉斯是一位杰出的老师。他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在讲学时容许妇女来听课,尽管只是贵族妇女。他认为,在求知的权利上,妇女也是和男人一样平等的。他的学派中,有十多名女学者,这是其他学派没有的。毕达哥拉斯认为每一个人都该懂些几何。〕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勤勉的穷人,就想教他学习儿何,但那个人不愿学。毕达哥拉斯就想出了个办法,对此人建议:如果你能学懂一个定理,那么我就给你块钱币。这个人勉强接受了这个建议。可是过了个时期,这个学生对儿何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反而要求毕达哥拉斯教得快些,并且建议;如果毕达哥拉斯多教一个定理,他就给老师一个钱币。没用多少时间,毕达哥拉斯把他以前给那学生的钱全部收回了。
毕达哥拉斯对哲学十分重视。在建立毕达哥拉斯学派后不久,他就创造了“哲学家(pbilosopber)”一词。在一次出席奥林匹亚竞赛时,弗利尤司的里昂王子问他会如何描述自己,他回道:“我是一位哲学家。”当时还没有谁这样称呼自己。王子就好奇地问毕达哥拉斯什么是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回答说:“有些人因爱好财富而被左右,有一些人因热衷于权力和支配而盲从,但是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的确努力在按照这种标准探索世界的奥秘。这集中体现在他和他的学派对数的认识和理解上。毕达哥拉斯对数论作了许多研究,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和五角数等。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数量和形状决定切自然物体的形式,数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几何形状。在这个意义L,他们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因为有了数,才有几何学上的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毕达哥拉斯还通过说明数和物理现象间的联系,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理论。他曾证明用三条弦发出某一个乐音,以及发出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时,这三条弦的长度之比为6;4:3。他从球形是最完美几何体的观点出发,认为大地是球形的,提出了太阳、月亮和行星作均匀圆运动的思想。他还认为十是最完美的数,所以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必然有十个。毕达哥拉斯还是在西方第一个发现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人。)据说,毕达哥拉斯在发现定理之后,欣喜若狂,特地宰杀了一百头牛来祭祀缪斯女神,这一定理也因此被称为“百牛定理”。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充满神秘色彩。用罗素的话说,“毕达哥拉斯是历史上最有趣味而又最难理解的人物之一”。毕达哥拉斯很少公开露面,他虽然向学生教授数学和哲学,但绝不允许学生将其外传,他的学派有很多禁忌,如不准吃豆子、不能用铁拨火、不能在人路上行走等等。在他建立的团体里,财产是公有的,而且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甚至于科学和数学的发现也认为是集体的,而且,在一种神秘的意义上,都得归功于毕达哥拉斯;甚至于在他死后也还是如此。
也正是因为他的学派隐瞒数学发现,渐渐引起居民的畏惧、妄想和猜忌。后来因学派介入了政治事件,与所在地的行政当局发生冲突,终于诱使居民毁了这学派,so岁的毕达哥拉斯在一场暴动中被人暗杀,学派的其他成员则逃往希腊本土,继续传播毕达哥拉斯的思想。两千多年过去了,毕达哥拉斯的坟墓现仍在意大利的古山城中。
巴门尼德——存在是一
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辩的领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对人自身、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在他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优美的仪表”、“文雅的举动”,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教育使他胸怀远大抱负,但突如其来的巨变,使他无忧无虑、明朗爽快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这些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都开始破灭了。他渴望用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却又觉重任难当,难以施为。他忧郁、悲伤、彷徨,说出了他的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个问题。”读一部《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会理解到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提到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勾勒出一个优郁的丹麦王子的形象。”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应该不会引起什么质疑。但根据一位占希腊哲学家的理论,这种表述是有问题的。因为,哈姆雷特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所以,确切的表达应该是“莎士比亚说哈姆雷特是丹麦上子”,或者更明白地说:“莎士比亚说有一个丹麦王子叫做‘哈姆雷特’。”这位哲学家就是巴门尼德(Paroenides)。
巴门尼德是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地方的人,鼎盛期约当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根据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在年轻的时候(约当公元前450年左右)曾和巴门尼德会过一次面。当时苏格拉底风华正茂,而巴门尼德已经是一个老人了。对于这次见面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影响,倒是不可古认的事实。
巴门尼德的学说表现在一首哲理长诗《论自然》中。在诗的开头, 巴门尼德就以浪漫的神话色彩向我们展示了女神指点迷津的生动画面。他借女神之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用充满诗性的语言,给我们呈现出哲学发展的一个全新方向。
巴门尼德提出:存在两条研究的途径,一条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前者与真理同行,被他称为“真理之路”,后一条是根本不可能的路,被他称为“意见之路”。这个说法本身就比较难以理解,而巴门尼德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哲学的思辨与魅力。
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是惟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存在是永恒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产生的,也不会最终消亡。用巴门尼德的话说,“生成是子虚乌有,灭亡同样不可言名”。既然是永恒的,存在就必然是不变的和静止的。这种不变和静止,最终达到的境界就是“完满”。巴门尼德把这种“完满”称为“一”。二是无限的、不可分的。它并不是象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种对立面的统一,因为根本就没有对立面。巴门尼德所想象的“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上帝。他似乎把它认为是物质的,而。且占有空间的,因为他说它是球形。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为了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巴门尼德进行了专门的论证,开创了哲学史上以论证的方式说明观点之先河。在那样久远的年代里,这种抽象与概括,的确意义非凡。
基于上述认识,巴门尼德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认为人们不应当“以你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而要用理智把有关的争辩判明”。他甚至提出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换句话说,只有思维,才能把握存在的真实意义。这个命题的提出,对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后来这个命题被简化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的经典公式。这是后话,这里不表。
在某种意义上说,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与抽象,在其普遍性、抽象性和稳固性等方面,都已经超出了以往的哲学家们所猜测的那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辨的领域。对于巴门尼德的这种贡献的价值,以下的评价是恰当的:“巴门尼德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并且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人们常常说他曾创造了逻辑,但他真正创造的却是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尽管巴「1尼德本人的论证还存在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引起了他那个时期很多哲学家的激烈辩论,甚至巴门尼德本人也为此十分苦恼,但哲学的理论化和体系化道路,就从这些先哲们的苦恼中开始了。
智者感言: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感觉和思维、感性和理性,作为人类认识的两条道路,分别在不同的方面提升和改变着我们的认识。
有些时候,我们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总希望从感官认识的综合中,发现事物的“庐山真面目”。尽管有时也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但我们还是相信自己的体验和感觉,对事物的把握是最真实的。
但感觉也是会编人的。形形色色的江湖术士,就是利用了我们的感性认识,用欺骗的手段,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假想,进而影响我们的荆断,甚至会以赌徒的心态,去尝试、去冒险。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其实,早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就给我们提醒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淡忘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那请记住: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毫无准备却有了异常的机会,那请注意: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会,也砸不到你的头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一个被说滥了但总被遗忘的真理。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在希腊古典神话中,有一则关于火的传说:在世界产生之初,人间并没有火。为了维持人的生命,普罗米修斯不怕违背宇宙之神宙斯的意愿,用粗大的茴香茎杆从太阳火焰车上引到了火种,将余烬未熄的火花带回人间。人间从此有了火,而普罗米修斯也因此被宙斯下令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承受凶猛的苍鹰啄食肝脏的痛苦。
从史料来看,人类钻隧取火,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人类对火的认识,绝不仅仅局限于此。除了上面提到的传说,还有哲学的审视。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就是作出这种努力的杰出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出生在古希腊著名的商业城邦爱非斯,是爱非斯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对他的生卒时间,没有确切的说明,但他活跃于哲学领域的主要时期,在公元前504年到501年。他是一个个性独特的人,对几乎所有的显赫的前人进行抨击,认为“我听过许多人谈话,在这些人中间没有一个能认识到,所有的人都离智慧很远”。因此,有人称他为“晦涩哲学家”。他性格内向,语言晦涩。但这种略带揶揄的称呼,并不能掩盖他思想的光芒。据说,他写过一本《论自然》的书,分宇宙论、政治学和神学三部分。但这本书的内容现在己经失传,我们只能从形形色色的著述中,零散地找到130多条残篇,从中领会赫拉克利特充满隐喻的杰出思想。
赫拉克利特在处世态度上是超脱的。他出身贵族,但对政治不感兴趣,甚至因为不满于社会现实而放弃王位,专心从事哲学研究。有一次,赫拉克利特看到一群孩子在玩殷子的游戏,立刻兴致勃勃地加入。人们看到一个成人和一群孩子在一起胡闹,都很好奇,纷纷围拢过来,想看个究竟。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影响了游戏的进行。赫拉克利特很生气,推开围观的人说:“你们这些人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呀?这不是和你们参加你们的政治活动一样吗?”
都说哲学家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但赫拉克利特并不是这样,他对生命、健康等等的体验是十分深刻的。当有人问他怎么看待健康的时候,赫拉克利特回答:“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那个人接着追问:“为什么-个健康的人会在一夜之间倒下呢?”赫拉克利特回答:“疾病与健康是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赫拉克利特对火十分推崇。当有人问他世界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赫拉克利特说:“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对这段话给予很高的评价,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这种对“神创世界”的否定,和传说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具有革命性的精神。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里,神经常被另一个词取代,那就是“逻各斯”(logos)。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世界不是在神的安排下存在的,而是按照“逻各斯”的要求,始终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一切皆流,无物常住”。这是赫拉克利特对世界本质的简明概括。
基于对世界不断运动的认识,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将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作为运动变化的源泉。他提出的很多思想,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指挥的光芒。例如:“善与恶是一回事”、“对于神,一切都是关的、善的和公正的;但人们却认为一些东西公正,另一些东西不公正”、“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等等。而在他的这一思想中,最为著名的名言,就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人是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因为河流和人与其他万物一样,都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中的。当一个人第二次到河流中的时候,“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苏格拉底因此称赫拉克利特为“流动者”。从这句名言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无限的流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赫拉克利特说:“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
这一杰出论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是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列宁也十分重视赫拉克利特,“如果恰如其分地阐述赫拉克利特,把他作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那是非常有益的”。
智者感言: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古语也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世界常新对于我们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从希望的角度来说,万物常新,我们就能够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新的变化、新的收获;从督促的角度来说,万物常新,决定了我们永远不能停留在某一点上心安理得地等待和休闲。“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就是因为创业的时候,我们知道面临的是全新和变动的局面,而守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
所以,我们提倡创新,提倡用一种主动的态度去寻找和发现我们希望的东西。创新是生命保持活力的秘诀,更是一种持续进取的精神。与其被动地应付,不如主动出击。
现在就开始行动吧,因为在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和我们的世界已经发生变化了!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
有一位老师专门教人家诡辩术和打官司。他收了一个想当律师的学生,师生签订合同:学生先交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等学生毕业后第一次官司胜诉后交付;如果官司败诉,就无须再交这一半学费。结果学生毕业后,就因为不交学费被老师告上法庭。老师说:如果法庭判决老师胜诉,根据判决,学生必须交另一半学费;如果法庭判决老师败诉,根据当初签订的合同,学生也必须交另一半学费。无论输赢,学生都必须交另一半学费。他的那位学生则说:如果法庭判决学生胜诉,根据法庭判决,学生不用交另一半学费;如果法庭判决学生败诉,根据当初的合同,学生也不用交另一半学费。无论输赢,学生都不用交另一半学费。
上面那场官司,就是著名的“半费之讼”。这位被学生难住的老师,就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
普罗泰戈拉于公元前481年生于阿布德拉,与德谟克利特同乡。他与阿那克萨哥拉、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属于同时代的人,而年龄比苏格拉底稍长。普罗泰戈拉创造了好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他到各地开坛演讲,而且要听众付酬。有人曾经质问普罗泰戈拉为什么要收钱,他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因为知识比无知有价值。”
普罗泰戈拉是一个生活比较简朴的人,他的经历比较单纯,可以说是毕生献给了科学研究。他是当时雅典的统治者伯利克里的好朋友。据说,有一次他们两人曾经用一整天工夫来辩论,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竞技的人,要对一个被标枪刺死的人的死负责。
作为教师,普罗泰戈拉主要教授辩论术、修辞以及方法。他擅长精心准备的长篇演说和问答法。在柏拉图的《普罗奉戈拉》中,有这样的记载:苏格拉底以略带讥讽的口气说,“我们的朋友普罗泰戈拉,不仅能发表很好的演说,像他己经表明的那样;而且当人们问他问题时,他能简明扼要地回答;他问别人时,亦能静候人家的回答,这是罕有的才能。”“我听说过,你能教别人发表长篇演说,其长无比,以至于所有的文字都用上了;又能发表简短的谈话,以至无法再精练了。”从这些零散的记录,我们可以看见一位健谈的智者的影子。
普罗泰戈拉的作品有《论真理》、《论神》、《论相反论证》等,但均佚失,后人研究其思想的主要依据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等人的记载。他的学术观点,也散见于这些同时代的学者们的记录中。而在这些关于他的记载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那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他的这一命题是以他对感觉的认识为前提的。普罗奉戈拉认为,事物就是人们感觉到的那个样子,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而只有人,才能够成为判断知识的标准。人通过自己的把握,使得那些为我们感觉到的东西,成为我们的知识。有学者在对普罗泰戈拉的观点进行探讨时,曾就他所认为的人是指具体的个人还是泛指人类有过争论。但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来看,他主要还是从个体的角度在探讨这个问题。这种局限性,是他无法超越他所处的时代的结果。
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普罗奉戈拉用神话的方式,对国家的形成进行了描述。在他看来,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所拥有的技术和智慧,城邦不是源于神创,也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源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普罗泰戈拉对神灵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他在《论神》一书中开篇就说:“关于神灵,我不能够知道他们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东西阻碍我们得到这种知识,,则是这件事暧昧不明,再则是人的生命如此短促。”后来伯里克利下台,普罗泰戈拉也因此获罪,被政敌控告为“不敬神”,本人被逐出了雅典,作品也被公开焚毁。这也开创了一个记录——这是历史上第一本被政治当局烧毁的著作。普罗泰戈拉在前往西西里岛的途中淹死在海里,成为哲学史上的一桩谜案。
智者感言:
天人关系是很多思想家禅精竭虑试图解决的问题。但时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与人类的发展相联系,经历了一些曲折。
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人类无疑是自然界中的弱者。那时的人们,匍匐于电闪雷鸣的“天怒”下,行走在凶禽猛兽的威胁中,战战兢兢,自然谈不上要作为尺度或者主人的想法。
随着人类的成长,站起来的人类自认为已经把握了自然的规律。人定胜天后,万物不神秘。甚至,一些地方、一些忘乎所以的人,开始向自然贪婪地索取。直到这种索取的恶果让我们付出不堪承受的代价,我们才发现,原来人类的力量,不过如此。于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成为处理这一关系的最佳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重意义。从积极的意义来说,这种认识让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毕竟只有在打上人类思维的烙印之后,万物的意义才能时我们显现出来。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这一观点孕育着一种危险,就是可能因为自认为是尺度而失去了反思和自省的觉悟,进而不得不在悉肆的放纵之后吞咽悔恨的恶果,甚至“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成为历史的罪人。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对自然发号施令。
罗马俱乐部曾经提出所谓“零增长”的呼吁,虽不现实,但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
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
在古希腊时代的某一天,发生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学者正与几位听众在热烈地讨论,一个面带杀气的妇女端着一盆水闯进来,对着这位学者破口大骂。最后,这位妇女似乎仍然没有解气,就将端着的那盆水,一下子泼在那位学者的头上。这位学者却没有生气,只是自我解潮似的时那些听众说:“我早知道,雷声之后,必有暴雨。”
这位绅士风度十足的人,就是古希腊时期赫赫有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那个泼辣的妇女,就是他的妻子。苏格拉底的哲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最能拨动我们心弦的,就是他提出的一个名言——自知其无知。
据说,有一次苏格拉底得到神的启示,说他是天下最聪明的人。谦虚的他当然认为这个说法很不准确,因为自己还有那么多不知和不懂的东西。于是,他就试图寻找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好作为证据,让神改变观点。但在走访了各种不同的人之后,苏格拉底很是失望。那些认为自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都很自负地夸夸其谈,却都在努力用各种手段掩饰和回避自己的无知。最后苏格拉底不得不佩服神的高明。神说苏格拉底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只是因为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知道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而已。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是以善辩著称的。他的弟子柏拉图,就曾经在《理想国》中记载了很多苏格拉底舌战群雄的场景。根据这些记载,苏格拉底有一个很高明的本事,就是用他一连串的话问,让你自己否定自己。”苏格拉底问答”也就成为富有挑战性的尝试。据说,苏格拉底经常站在大街上,与过往的行人辩论,以表明自己“自知其无知”的正确性。很多人试图说服他,甚至采取了车轮大战的形式,轮番上阵,但结果都大败而归。
正是因为这种被称为“灵魂助产术”的本事,让苏格拉底拥有了-大批“粉丝”。根据现有的关于苏格拉底的形象的记载,他绝对称不上是一个英俊的人。见过苏格拉底的色诺芬说他比“萨提尔滑稽戏里的?切丑汉都还丑”。”秃顶,大扁脸,深陷的眼眶里目光凝滞,宽阔的酒糟鼻子是多次宴会的生动写照——单从这副尊容来看,与其说这就是最负盛名的哲学家,倒不如说是个跑堂的。”威尔?杜兰特教授的这个描述,是对苏格拉底的生动刻画。还有,苏格拉底走路的姿势也不甚雅观,像一只昂首阔步的鸭子,腆着一个肚子。他总是穿着槛褛的旧衣服,光着脚到处走。可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可见对思想和智慧的追求还是可以超越外表的。
但就是这种对周围的人的吸引力为苏格拉底招来杀身之祸。在他70岁的时候,这位年已占稀的老人,因为“裹读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被雅典的民主制度处以“服毒酒”的极刑。那些青年们为苏格拉底安排好了逃跑的一切准备。但这位执拗的老头却坚持“恶法也要遵守”,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清白,从容地饮下了那明知会置他于死地的毒酒。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克里同,我还欠医神阿斯克勒皮俄斯一只公鸡,请不要忘了,要还给他。”随后,他的身体变得僵硬冰冷,他与世界的联系也超脱肉体,变成一种为哲学献身的不屈精神。
“自知其无知”的命题,集中反映了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追求知识不仅是人的本性和使命,更是医治雅典民主制度痈疾的良药。而人要追求知识,首先必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心灵的内在原则,他将这种原则称之为“德性”。苏格拉底认为,德性是人的本性,是人人都有的。但只有在理性的指导‘卜,人才能让自己的德性显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善。而理性的指导,主要就表现在人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知道自己还有不足,还需要通过对知识的了解显现自己的德性。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等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都是从这个意义上使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命题的本意,是让人们知道自己的有限,但并不是让人们满足于这种有限性。正因为无知,才能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发现价值,实现自己的德性。如果离开这个根本,去盲目地寻求所谓的“真知”,得到的只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我们对“正义”、“国家”、“善”等等概念的理解,都是这样。
智者感言:
有一种人,被称为“万事通”,言其见多识广、无所不知之意。但很多时候,“万事通”只是在忽悠,在利用从别处夏来的东西换取别人的信任和崇拜,自己对那些东西,根本不懂。这种“批发转零售”的把戏,成功固然很好,而一旦露了马脚,就会留下笑柄了。所以,我们的优秀传统中,对这种人的做法很是不屑,而是倡导谦谦君子之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名言和苏格拉底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知其无知,首先就要坚持一种谦虚诚实的态度。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知道多少就是知道多少,不夸大,不文饰,不冒充专家,不故作聪明。知道自己不知道,是进步的一种表现,爱因斯坦曾经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的知识好比圆圈,我们的知识领域越大,圆圈的周长越长,我们的疑问也就会越多。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对待无知和未知的东西时,保待清醒的头脑。
但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孔老夫子,都不是让我们安于无知。我们知道自己的无知之后,不能安于这种状态,而应该尽一切可能,去寻求对未知世界的把握。知道无知是进步,安于无知就是堕落了。韦编三绝,是老夫子时无知的态度,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对未知舌界的探索精神,也构成了世界进步与发展的推动力量。看看日新月异的世界,你就知道克服无知的渴望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了。
用卢梭的话说,人生未是自由的,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那就让我们用打破枷锁的努力,去证明苏格拉底的咸语吧,这样的努力会让我们成为天下最聪明的人!
芝诺——飞矢不动
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在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俄必须而且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时。这是一个矛盾推理: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所言,他只给村中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不能给自己理发。因此,无论这个理发师怎么回答,都不能排除内在的矛盾。
在逻辑学上,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被称为“二难推理”,又称悖论。七面的例子是由罗素在1902年提出来的,又叫“罗素悖论”。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有位因提出悖论而名声远播的哲学家,他就是爱利亚的芝诺(Zenon Eleate。)。
芝诺生于爱利亚城。他的具体生卒年不详,但根据现有资料,芝诺的活动主要在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30年之间。著作《论自然》,留有残篇。他是巴门尼德的得意门生和义子,也是巴门尼德哲学观点的坚决拥护者。他明确地说:“我并没有怀抱什么大的目标,也没有存心打算欺骗大家。事实丘是:我的这些论证的目的是保卫巴门尼德的那些观点,反对另一些非难他的人。”为了证明巴门尼德“存在者不动”的观点是正确的,芝诺提出了4个悖论。根据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的转述,这些悖论包括“两分法”、“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和“操场或游行队伍”。
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中两个论证:“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的善跑英雄。而根据芝诺的观点,如果让乌龟领先阿基里斯一段距离,然后开始比赛,奔跑中的阿基里斯却永远也无法超过在他前面慢慢爬行的乌龟。什么会有这个显然与我们的经验不同的结论呢?芝诺是这样论证的: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出发点,而当他到达那一点时,乌龟又向前爬了。尽管二者的距离不断地在接近,但永远不可能为零。因而乌龟必定总是跑在前头。
“吃矢不动”:如飞一样的箭怎么可能是不动的呢?这实在让我们费解!但芝诺自有一番说道。他认为:任何东西占据一个与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总是占据与自身相等的空间,所以也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
芝诺给当时的人们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尽管我们可以凭借直觉的信念,很轻易地否定芝诺悖论的结论;但是芝诺所揭示的矛盾却是深刻而复杂的。据说,第欧根尼的学生请教第欧根尼应该如何批驳芝诺的观点时,这位犬儒主义大师一言不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学生还是不理解,他有些不耐烦地说,芝诺说运动不存在,我这不是正在证明他是错的吗?但如何从哲学上证明芝诺的说法是荒谬无理的,还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前两个悖论洁难了关于时间和空间无限可分,因而运动是连续的观点;后两个悖论洁难了时间和空间不能无限可分,因而运动是间断的观点。
芝诺还是一个有着高尚人品和政治良知的人。据说他曾因密谋推翻专制的僭主内亚尔科而被捕,当内亚尔科要他供出他的同谋时,他说内亚尔科的所有朋友都是他的同谋,预示僭主已经众叛亲离了。内亚尔科又进一步追问他同谋还有谁,他说:“还有,我的同谋就是你自己!”芝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死时大概只有6O多岁。
芝诺的论证维护了巴门尼德的学说,对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他所提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事物的内在矛盾问题,对辩证法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智者感言:
在哲学史上,有两位芝诺,一位是爱利亚的芝诺,就是我们上面故事的主人公,另一位是晚些时候的塞浦路斯的芝诺、斯多葛派的创始人。两位哲人各有千秋,而尤以这里的主人公的几个论证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别人扔一块石头砸你,你应该怎么办?是机智地闪开,还是相信这石头永远砸不到你?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方式解释芝诺,我们就和第欧根尼犯了同样的错误。哲学的魅力,就在于这种“讲理”却不“符实”的东西。
问题出在哪里?是哲学无理取闹,无中生有,还是我们的眼睛欺编了我们?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如果我们陷于这样的疑问中,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偏离了哲学正常的软道。
哲学不是诡辩,更不会把自己的焦点建立在诡辩之上。哲学的价值在于思辩,在于通过对思考的话问和反思,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和我们的世界,认识包括思维在内的人本身。所以,芝诺问题的解答,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理解芝诺的话问方式,这对于促进我们的思维是有价值的。
阿那克萨戈拉——异类相知
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底得了足够的尊重。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叫做浮于冤。齐宣王让他推荐有本事的人,他很痛快地答应了,并且第一天就推荐了七个人。齐宣王有些不高兴地说:“我听说,如果千里之内有一个有本事的人,那天下有本事的人就会多得肩并肩;如果一百年里能出一个圣人,那天下的圣人就会多得脚跟脚。先生你一下子就推荐了七个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是不足太多了?” 淳于髡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所有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圈子,我就足属于贤者圈子的人。所以。你向我求贤,就如同从河里取水一样简单。我还要推荐呢,岂止七个人?”
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也有一位与淳于晃先生的看法有相似之处,这个人就是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
恩培多克勒出生于西西里岛一个贵族家庭,是西西里岛的阿格里根特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可以说在他那里,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f--等等身份经常交错出现,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切地勾勒出他的形象。有人说,恩培多克勒“集诗人的浪漫、哲人的冷静、宗教徒的虔诚和科学家的理性于一身”,也有人将他视为“希腊先驱哲学家、诗人,还是民主政治家、生理学的奠基人、宗教精神领袖和城邦改革者”。当然,他也曾因为“自称为神”而受到讥讽和嘲笑。此外,他早年即投身政治,但却表现出与政客们格格不入的品质。
在希腊哲学中,恩培多克勒是第一位典型的多元论者。从基木倾向来说,他的思想带有综合和过渡的性质。他认为,永恒不动的存在不是单一的,也不仅仅是思想的对象,而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他称为“根”恩培多克勒借用四位神的名称,明确宣称火、土、气、水是万物之根:“首先请听真,万物有四根:宙斯造万物,赫拉育生命;还有爱多妞以及奈斯蒂,她用自己珍珠泪,浇灌万灵生命泉”。在他看来,这四种元素本身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存在”。每个“根”都是单独的个体,是“一”,众多的“根”依照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就产生出可感事物,而分解则是事物的消亡。整个世界处于一与多的永恒循环中。但是,这四种元素本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是“它们之外”的“友爱”与“争吵”作为动力才使得它们分分合合。“友爱”是一种亲和力,靠它组合四根,形成事物。“争吵”是离散力,由它导致事物的分离消亡。这两种永恒的力量大小相同,作用相反,交互消长,轮流坐庄,形成宇宙万物悠忽生灭、不停流转的总画面。这一认识构成恩培多克勒的思想基础,也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类相知”的观点就是在“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恩培多克勒认为,在所有的生成物中都有流射物存在,当这些流射物与感官相接触而进入感官时,就产生了感觉。但是,不同的流射不能随意进入不同的感官通道,只有某物适合那些通道时,感觉才会产生。正因为感觉的产生依赖于流射物与感官通道之间的符合关系,所以恩培多克勒认为我们是“用气见神圣的气,用火看昏暗之火,用友爱对友爱,用争吵见可悲的争吵”。所以,知识和感觉是同一的,或者至少是密切相关的。人特别是用血液来思想,因为在血液中,所有部分的各元素都非常好地混合在一起。这种观点的不当之处在今天看来是十分明显的。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这样的观点,无疑是一个创举。
恩培多克勒对科学的贡献也是值得称道的。他发现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他至少也发现过一个离心力的例子:如果把一杯水系在一根绳子的一端而旋转,水就不会流出来。在天文学方面,他知道月亮是由反射而发光的,他认为太阳也是如此。他知道日蚀是由于月亮的位置居间所引起的。此外,他还是意大利医学学派的创始者,这一片源于他的医学学派曾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学者说,它影响了科学思潮和哲学思潮的整个倾向。
关于恩培多克勒的死有很多传说,但得到普遍认可的只有一种:他希望人们把他敬为天神,而为了向他的学生和敌人证明他的神性,他选择了跳入埃特纳火山口。他的这种举动引来很多嘲讽。公元前1世纪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一书中,在谈到他的死时,就以嘲讽的口吻说:“让诗人们去享受自我毁灭的权利吧。勉强救人无异于杀人。他(恩培多克勒)自杀己不止一次了,你把他救出来,他也不会立即成为正常的人,抛弃爱死的念头。谁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写诗。”但对恩培多克勒本人来说,是如同赴宴般轻松地解脱尘世,还是以诀绝的勇气证明永恒,我们就无从知晓了。
智者感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看一个人的品质,就看他交的朋友就够了。还有很多类似的话,都在告诉我们“归类”的重要性。
但这种“归类”不能极端化。有些时候,一些人为的“归类”会导致一些负面的后果。比如,“小圈子”、“山头主义”等等,都是会带来某些消极的东西的。甚至,这种“归类”的作用,已经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专门以“非正式组织”的名义去研究、去发现。
之所以如此,是缘于对“类”的理解的不同。对于自然,人是“类”;在人群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又可以分成好与坏、善与恶、男与女、敌与我等等的“类”。但与前面的人与非人的分类比较起来,后一种类就小得多、轻得多了。
那么,怎样定位才是比较合理的“归类”呢?有人早就给出了答案——“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愿意做君子,还是希望做小人,就是自己的选择了。
柏拉图——哲学为王
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在哲学史上,有一则叫做“濠梁之辩”的典故:庄子和惠施游玩,看到河里的小鱼在游弋。庄子感慨:小鱼多么快乐啊!惠施诘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濠梁之辩”体现的丰富哲理,在古希腊的二个哲学家那里也得到了很好的阐释。这位哲学家就是古希腊多元论哲学的著名代表人物——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
公元前500年前后,阿那克萨戈拉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的克拉左美奈。大约在公元前464年,他到雅典讲授哲学,与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伯里克利交往密切,成为伯里克利的朋友、老师和政治上的积极支持者。后来伯里克利失势,阿那克萨戈拉也因不敬神的罪名被处以罚金并被驱逐出雅典。此后,他回到伊奥尼亚,定居在米利都的殖民地兰萨库斯,直至去世。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在这里安息的阿那克萨戈拉,是一位探究宇宙万物的智者。”
阿那克萨戈拉不满足以往用某一种具体物质或元素作为万物本原的主张,提出了自己的种子说。他的这个种子,结出的果实是大千世界。他认为,“种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种子具有各种形式、颜色和气味,它们的结合构成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事物的产生和消灭,实际上是种子的结合和分离,各种不同的种子不是孤立地独立存在,而是混合在一起的,由种子构成的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也不是彼此孤立的,没有一件东西能绝对与其他的东西分开,热不能与冷分开,白不能与黑分开,所以热能变成冷,白雪能变成浊水,从吃的食物中能长出头发、血管、肌肉等等。而且,事物性质的区别完全取决于该事物占优势的种子的性质,由于种子是无限的,它们的结合和分离也是无限的,因而事物性质和种类的变化也就无穷无尽。这样,阿那克萨戈拉就用“种子”的概念解释了丰富多样的世界。
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本身是不动的,推动种子的结合和分离的力量在于种子之外的一种东西——“奴斯”(希腊原文nous的音译,本义是心灵,可以理解为理智或者理性)。在西方哲学史上,阿那克萨戈拉是第一个将“奴斯”看作高居于物体之‘七的精神实体的哲学家。他认为,宇宙原是无数无穷小的种子的混合体,由于奴斯的作用,使原始的混合体发生旋涡运动,这个运动首先从一小点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这种旋涡运动的结果,使稀与浓、热与冷、暗与明、干与湿分开,于是浓的、冷的、湿的和暗的结合为大地,而稀的、热的、干的和明的结合为高空,从而构成了有秩序的宇宙。
基于这种认识,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了“异类相知”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感觉由相反者生成。我们感觉到一物的热和冷不是由于相似物引起的,也不能通过同样的东西来认识甜和苦,而是根据每一个的“缺乏”,山热而知冷,由咸而知淡,由苦而知甜,可见的东西使昏暗的东西显现出来。恩培多克勒坚持感觉来源于物质对象的作用并在肯定感觉作用的同时看到了它的不足,因而认识到仅靠感觉不能把握真理。显然,这一思想与他世界本原的学说是一脉相承的,而他本人也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验者。有人曾经问他:应该如何体会死亡的味道,阿那克萨戈拉回答说:“就像从寒冷里体会酷热、从苦涩里体会甘甜、从黑暗里体会光明一样,我从生的滋味里,体会死亡的滋味。”
在希腊哲学史上,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赢得了足够的尊重。有人将他的光辉业绩概括为三个“第一”:他第一次把哲学从外邦带到希腊本土,使这朵智慧之花在雅典的沃土中大放异彩,结出丰硕之果,httP:l怂Mw。55,88。com理想在线证券网
httP:ll诀闪叭从
阿那克谁戈拉。异奚相知
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业里士多德等思想巨人;他第一次明确而公开地把精神性的东西——“奴斯”作为本原,从而为后来的哲学革命奠定了基础;他第一次把看不见的物质元素“种子”作为本原,使自然哲学对事物内部结构的探讨更加深入。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业绩的光辉,也足以令我们赞叹不己。
他的这种达观也有不近人情的一面。他在雅典讲学的时候,他远在伊奥尼亚的儿子因病死去。听到这个消息后,阿那克萨戈拉一l一分平静,照样和朋友谈天说地。而面对一位朋友的质问,他平静地说:“从我的儿子刚生下来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他终有一死。”这倒和我国历史上那位“鼓盆而歌”的贤者有些神似。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矛盾的片立面的存在,很多时候是无奈,也是必然。在我国的传统里,有一个词,很生动地表达了这种状况——“冤家”。
冤家是对头。在很多时候,对于“冤家对头”,通常是机关算尽,“必欲除之而后快”。但在很多时候,得到的,却是“同归于尽”甚至“害人害己”的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多么可悲!所以,对待那“对立面”的东西,不能简单地打击了事,也不能一厢情愿地视而不见,更不能天真到“敌我不分”、甚至“认敌为友”。我们必须学会“从敌人那里认识我们自己”,在对立面的相互比较中,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看到我们的实际位置,发现我们的实际价值。把握好这个尺度和分寸,是哲学,更是艺术。
柏拉图——哲学为王
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是讽刺那些自命不凡的学问家的:有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学者,在渡河的时候问船夫:喻懂文学吗?”船夫说不懂。哪你的生命就失去了四分之一你懂科学吗?”学者感慨地说。船夫还是说不懂。哪你的生命又失去了四分之一。你懂哲学吗?”船夫还是不懂。嘴的生命只剩下四分之一了!”学者更加感慨。船到河心,一个大浪将船掀翻。落在水里的船夫问学者:“您会游泳吗?”学者结结巴巴地说不会。船夫说:哪您就失去整个生命了!”
学问家的下场可想而知。学问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但是,学向的用处是什么?的确需要我们好好考虑。关于哲学,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哲学为王”。提出这个命题的人,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出色的学生——柏拉图(Plat。)。柏拉图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后来因为宽广的前额和强壮的身躯,而被他的体育老师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里,Platus就是“平坦、宽阔”的意思。)他生于公元前427年,出身名门。他的父亲阿里斯通的谱系可以上溯到雅典最后一位郡主科德鲁斯,母亲拍克里提俄涅则出自梭伦家族,柏拉图属于梭伦的第六代后裔。这一背景带给柏拉图的最大好处,就是使他在早年就接受了完备的教育。这也为柏拉图的成长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在20岁左右的时候,柏拉图开始了和苏格拉底的交往,而苏格拉底去世的时候,柏拉图才28岁。在近10年的交往中,柏拉图为苏格拉底的学说所吸引,更为苏格拉底的人格所折服。他认为苏格拉底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有智慧、最正直、最优秀的人”。苏格拉底去世后,柏拉图也离开雅典,开始了长达12年的异乡之旅。公元前387年,柏拉图
一一一一石二二二~、一一一⑨
httP:l怂Mw方字陇旧孟冷m理想在线证券网
httP:ll诀闪叭拟。55,88。com理想在线证券网
回到雅典,并在雅典城的西北角,创立了一所名为阿卡第米业(Akade而的的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现代西方的高校学术机构都称为Aodemy,就是源于这里。他的学园在雅典存在大约100年,直到公元前86年罗马统帅苏拉围攻雅典时才被迫迁入城内,以后一直存在到公元529年被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在学园,柏拉图聚集了一大批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让他们讲授他们的思想。学生们在这里要学习巧年,其中,10年学数学,5年学哲学。这是柏拉图对后世最大的贡献。
从现有的记载来看,柏拉图是一个品行高尚、富于智慧的人。可以举一个小例子为证:有一位贵族用调侃的口气告诉柏拉图:“今天,有人告诉我,你在这个世界举世无双。”柏拉图听后表情悲伤,沉默不语。这个贵族对柏拉图的反应很惊讶,就问柏拉图是不是生气了。柏拉图说:“我并没有生气,我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我竟然受到了愚人的赞赏。”当时就让那个贵族无话可说。
柏拉图对哲学的热爱和执著,也是很值得称道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柏拉图在晚年得到了极大的声誉,并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曾经说:“卑劣的人甚至连赞扬他的资格都没有。”而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哲学王”的观念,就是柏拉图对哲学的态度的最好说明。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而作为放大的个人,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应该分别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的德性。只有各守其德、各司其职,国家才能达到正义。而统治者如何才能具备智慧的德性呢?柏拉图的答案是:“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利,或者城邦中拥有权力的人,由于某种奇迹,变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中的罪恶将永远不会停止。”
柏拉图对哲学家情有独钟。有一个学生曾经问柏拉图,竹学家是什么样的人,柏拉图用一个比喻来回答他:“住在洞穴里的囚徒只能了解洞穴里的影子,当他走出洞穴时才能看清楚真正态平衡的世界,哲学家就是这样一种人,他看到世界后又返回洞穴里,带着更多的囚徒走出洞穴。”这在后来被称为“洞穴比喻”。为了培养具备这种德性的哲学家,柏拉图建立了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哲学庞大体系。这一体系成为后来诸多哲学流派的思想基础。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参加一次婚礼宴会时无疾而终。他被安葬在耗费了他半生才华的学园。一位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巨匠,就用这种平和安静的方式,结束了自己长达80年的人生历程。
连柏拉图自己都承认,他所设想的“哲学为王”的时代,只是一个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的“理想”。
曾经有一段时间,哲学以一种不可一世的面目出现,被视为“科学的科学”,似乎可以统治一切,'‘君临”所有其他学科。但当各门具体学科羽翼丰满、不断另立门户的时候,哲学的王者地位开始经受话问。到了中世纪,哲学沦为神学的奴仆,甚至成为论证上帝存在的工具,其处境之尴尬,更不必提。至于那些后现代主义学者们对哲学“死亡”或者“终结”的论断,更像是判处哲学“死开,J”的宣判书。这林林总。总的
态度重金在一起,使得很多人甚至失去了对哲学本身的I。J断。哲学到底是什么?
哲学就是哲学。就算宣称哲学为王的柏拉图,也不能依靠哲学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样,即使是那些试图对哲学“宣判”的人,也不得不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去判断、去话问、去宣告……千百年来,哲学没有因为哲学家的抬高而脱离生活世界,也没有因为激进者的痛斥而稍声匿迹于生活世界。我们总还是能在生活的。氛点滴滴中,真切地感受到那拨动我们心弦的智慧与反思。
让哲学成为哲学,让哲学摘去那些不真实的假面,其可爱之处会令我们心动,其真实之处会令我们感动,其鲜活之处会令我们激动。哲学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就是哲学!
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生成宇宙
德谟克利特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百科全书通常是指一大套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在西方这个词最早出自希腊语εγκμκλιοδ(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ια(Paideia),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一个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后传为新拉丁语词“encyclopaedia”,被选中作为一本覆盖各科知识的参考著作的书名,随后又进入英语,百科全书按辞典形式编排,系统概述人类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识,分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但百科全书不同于辞典等其他的工具书的特点,即在于其知识性,百科全书比其他工具书使用更多的图像来辅助知识的介绍,对条目的阐释也比其他工具书详细。
百科全书是人类知识的总体概括。如果有人具备了百科全书一样渊博的知识,我们就称其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ritus)就是这样的人物。他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比苏格拉底年长一岁,在约公元前460年出生于色斯雷的阿布德拉。在当时,此地十分繁华。发达的海外贸易和来自各地的商人让这座海滨城市充满生气。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水荡起波纹像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